我见过很多烂片譬如不想表达任何深刻含义的,只是为了逗大家笑以前我觉得这种片子纯搞笑得片子太肤浅看了《月满轩尼诗》后,我原谅它们了至少,它们目标明确,而且坚定不移地朝这个目标奔去了我见过很多烂片譬如故事俗套毫无新意的以前我觉得这种片子的编剧太缺乏新意看了《月满轩尼诗》后,我原谅它们了至少这些电影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至少我看完之后能够给他们一个新颖或者无趣的评价我见过很多烂片譬如故作深刻讲述了一个很无语的道理以前我觉得这样的片子思想肤浅却装腔作势看了《月满轩尼诗》后,我原谅它们了因为就算作文写不好,最后点点题也是好的怕的就是絮絮叨叨一大堆,说到谁也不知道他到底要讲什么我见过很多烂片譬如故弄玄虚埋了很多伏笔等到揭晓时让人惊叹“太冷了”的以前我觉得编剧想象力有限还要附庸风雅看了《月满轩尼诗》后,我原谅它们了至少它们最后给出了一个解释,顶多是有些牵强或者不够劲爆而已至少我看出来了,这本来应该是个爆点我见过很多烂片虽然总体评价它们很烂但他们总有些闪光点比如他有俊男靓女做主演比如他有个不错的人物形象,主角配角都行比如他有句让人印象很深刻的台词或场景比如他的场景都很漂亮比如他的镜头语言地很特别比如他的配乐很妙只要有一点点还不错的地方我都能忍轩尼诗是在挑战我对电影忍耐的极限荒诞的人物个性不连贯的剧情发展无端插入的故事桥段不知所云的镜头运用还有,他连配音都那么差坏电影就是无时不刻在提醒你这个故事是假的的电影《轩尼诗》就是。
月满轩尼诗,看了两遍。
原因:无非是第一遍是尝鲜,但是无奈于影像过于模糊,于是乎,有了第二遍。
第一遍,像是猪八戒初尝人参果,囫囵吞下,浅淡的温馨。
第二遍,清晰的影像,给了我一个清晰的大脑。
捕捉那些美妙的细节。
爱莲,一个没有安全感,喜欢看侦探小说,有点固执,有点爱幻想,有点不爱笑的大龄女青年。
阿来,一个懒散的,也喜欢看侦探小说,有孝心但是又对亲情有深深愧疚在心里的这样一个大龄男青年。
阿来并没有什么出众之处,但是,他能逗一个不爱笑的爱莲笑,而且是大笑。
当然,阿来也喜欢上了爱莲的“大笑”,以及这一份简单和爽朗。
阿来已经四十多岁的人了,他只是想简简单单地生活下去,不曾想过更远的未来。
但是,不巧,他遇上了爱情。
看过此片的人应该和我差不多,都会对那个印度人怀有几分揣测。
他真实的么?
为什么要有他在?
因为,是他的存在,体现了阿来和爱莲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只有爱莲相信阿来的“胡言乱语”、“胡思乱想”。
阿来的老爸,一个幽灵。
阿来总是梦到他老爸,跟他老爸说心里话。
开始不知道为何,到了阿来老妈被气病了,住院了,才知道,这里要说的是亲情。
阿来很愧疚,在他父亲临终前一个,因为睡懒觉而错过了送终。
这个遗憾,跟了他那么多年。
阿来老妈从来都是带妆示人。
她是个优雅的,精明的女人。
卸了妆不敢见那个老冤家,她怕给他留下不美的印象,因为她在乎他。
阿来前女友,在前夫面前不敢说真心话,但是在阿来面前敢说。
阿来说,可能因为你在乎他。
阿来总是很乐观,但是他的过于乐观有点像阿Q了。
阿旭(爱莲的前男友)说他不man。
或许是的,阿来安于现状,被打劫直接交钱包,也不反抗。
但是,他被打得“脑震荡”的时候,还是吐出了一句话,“我能逗爱莲笑,可是你不能”。
还有这样两个细节,影片一开始,爱莲舅妈见阿来,就放下了爱莲的长发,推搡她跟阿来走。
影片的末尾,爱莲见阿来前来,主动放下自己的长发,散在肩膀上。
因为,她知道,这样的发型很美。
因为,她想,让他看到最美的自己。
因为,她爱上了他。
觉得好像看到了一点真实的香港生活,一个没有维多利亚港,没有兰桂坊,没有中环鳞次栉比的大厦。
有的只是平凡的街道,一些平凡人的小故事。
还有,爱很简单。。。。。。。。。。。。
真喜欢汤唯的清新淡雅,执拗倔强。
看这部电影,当然是冲着汤唯去。
看了无数她的街拍照片,嘴角浅扬,眉眼低垂,每次我都要惊叹:美人!
且跟范冰冰式最佳角度微笑全然不同,一看就知道是有思想,有文化,有理想,有内涵的深度笑容,拥有这种笑容的女人,我们称之为气质型,她爆不爆乳,屁股翘不翘都没所谓,气质面前,一切肉弹都是浮云。
这种轻描淡写的出场多了后,一部以她为女主角的电影无疑吊起所有人的胃口,大家都期待,汤唯色戒后将以何面目示人?
之所以两个月后才看到这部电影,完全因为我作,要看粤语版本,离开广东三年,我已经需要看字幕才能消化粤语,但听到国语配音的粤语电影,浑身总会像爬满毛毛虫一样不爽,必须原汁原味,才能食晒落肚。
大概因为等待时间太长,沉没成本有点高,看完电影,我四处跟人说:我很失望。
失望来自两点。
第一自然是对汤唯的。
从她第一次探监,演示痕迹过重的眼波流转,我心中刹那一道光,这不又是那个女间谍么?
汤唯真该多接点片子,起码张曼玉都演了不少俗片烂片,才开始自如控制脸上每一道愤怒和笑容。
整部片里,汤的姿态,一会是女间谍式的娇媚,一会是共产主义式的坚贞。
一朋友说她觉得汤将大陆人到港定居的心态感觉把握得很到位,问题故人在前,《甜蜜蜜》中的李翘显然比爱莲性格丰满许多,爱莲唯有负气走在马路上散发出一股北姑的肃杀之气,其他时候让我想起师奶朱咪咪的年轻版,穿得就跟剧情一样平淡。
平底鞋牛仔裤,转过身时我忽然很欣慰:原来她屁股也挺大的。
我期望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汤唯?
老实说她既然长得这么有文化,扮演一个只爱看通俗小说的女人,还真让人尴尬,大俗与大雅间偏偏挑了一个中间路线,你又不是张学友,天生长得就很市井,亦庄亦谐。
当然小规格的文艺女青年挺讨男人喜欢,看她娴静如水,大家都很享受,但实在无法胜过她在英国的全胜文艺女青年样。
第二是对剧情不满。
岸西另一部作品《小亲亲》,我在电视上重复看过几遍,看陈慧琳和郭富城斗嘴,陈慧琳神采飞扬在街头说:铜锣湾这么吵的地方,怎么培养得出作家?
每次看都会笑,这部本来以为是浪漫爱情喜剧的电影,结果成了两个失意人士的文艺爱情片,张学友扮演一个从来都不够睡的中年男人,我就是不理解,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居然还要睡这么多?
爱莲更傻,摊上个暴力分子,两个人在一些莫名其妙的地方有了焊接点,产生所谓爱情,却看得人昏昏欲睡。
拜托,你到底想做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作为一部电影来讲,我不想它淡得像散文一样,那样不如直接去看散文。
它有点类似两部香港电影的影子,《月满抱西环》,《跑马地的月光》,起码那两个编剧知道如果故事够俗套,就多搭几个一块卖,死掉个人也是正常需求。
这部戏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镜头,则是鲍起静饰演的老妈一脸大花妆躺在病床上。
谁让你从头到尾都那么淡,只能蘸点佐料下肚。
总而言之,看完我觉得自己又荒废了凌晨的光阴,就像每次回忆起旧时南国好风光,跑到一个茶餐厅里充满希望点上一碟蛋挞一杯奶茶,结果你坐在那里,又惆怅又无聊,吃完瞬间圆润离开,毫不留恋。
鲍起静:Ms鲍从外形到眼神到演技,都是同龄人的翘楚。
印象最深的是她出演的《纵横四海》里嚣张跋扈的利兆天的妈妈,贵气逼人;可在这片子里,Ms鲍普通漂亮,十个小茄子似的手指甲,身上不超过五种颜色不认为是漂亮,不化妆尖叫着不敢见人;有点贪心,向政府交税款好似割肉,催着青叔(李修贤)把税款打对折(--|||);十分任性,支使姐姐(朱咪咪)做这做那还同她怄气说她抢自己男人,清明给老公烧纸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抱怨他先走一步,要他在地下保佑自己;很有经商头脑, 据说曾在两周内卖出五百个电饭煲;是个非常好的妈妈,如果一个儿子可以活到四十一岁还可以拒绝长大,那绝对是因为他有个保护他的好妈妈。
最自然的美丽应该是到什么年纪像什么岁数,《月满轩尼诗》里的MS鲍一定称不上多么美丽,但活灵活现的真实,绝对可以算得上她所饰演的角色中样子最好的一次。
朱咪咪:虽然100分钟的影片里有九十五分钟素面朝天,但是依然掩盖不了二妹姐天生丽质的本质。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网上流传的那张MS朱二十岁时从东南亚到香港闯荡时的照片,顶美的容貌,顶美的姿色,丝毫不亚于青春时的武侠公主郑佩佩的清丽, 尤其她漂亮的没有一点攻击性,更是难能可贵。
谁都年轻过,谁没漂亮过,MS朱在年轻时绝对有脱俗的姣好容貌。
可惜港片在大陆开始流行的时候,二妹姐已是中年人,一出场就已经脱离了偶像的年岁。
数十年如一日亲切的容貌,出演小荧幕里各种电视剧里的古装时装妈,或者鸡婆八卦的配角甲(参见天地男儿的小X老师);大荧幕里依然是各种妈(---|||唐伯虎的老母朱茜女士)。
在这个片子里,她终于没有演妈,出演始终单身、几十岁了才有些遗憾当年没有和秃头相亲的阿姨,这回的MS朱终于不是妈,却疼爱外甥无以复加胜似妈。
这个姨妈不化妆,这个姨妈是剩女,这个姨妈会在霉雨天里把许多年不用的皮包拿出来轻轻的擦一擦。
姿色虽改,容颜依旧,她的样子一直都这么好,每一次都是最好的样子。
最后还是决定写一写这部片子。
随便扯。
下午去了发布会,汤唯很美,活泼,话多。
你会觉得这个女孩子以及她背后的团队是那样聪明,既迫不及待,又隐忍而有分寸。
一直喜欢岸西,《亲密》无缘采到,当时颇怨念。
她普通话不好,但是想法很奇妙,洞察一切。
安志杰,莫名其妙觉得他很MAN,又或者是因为他在别人开口的时候自己默默地在纸上画小人,很有趣。
回到影片本身。
周四在媒体场看的,或许是期望太高,当时觉得略有点失望。
毕竟纯正的文艺爱情小品,或许未必适合在电影院里看,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快节奏,稍慢一点,便觉得沉闷。
未知是否有删节,一度觉得缺乏小高潮。
比如说,为什么阿来突然认识到自己对爱莲的感情?
因为母亲的入院,还是因为被阿旭打了一顿?
回来想了很多,感觉或许简单地把它看成爱情戏,才是真正的误读。
如果跳出爱情戏的框架,那么这个故事其实一点都不闷。
这其实讲的是一个男人的长大,迟来的长大。
剧本很细致,你看到一个中年男人像个大男孩一样的生活,还不是那种阳光的大男孩,他窝囊懒惰,有一点可爱,但是毫无生气。
他有一个又一个梦,扭曲的模糊的梦。
他有过试图改变,有追寻曾经,但还是不对。
他的生活看起来那么圆满但又好像完全是个噩梦,母亲,旧情人,嘈杂无章的世界。
所以不得不说学友很赞,刚开始看,你会觉得他是故意装嫩,故意耸着肩头,让人有一点讨厌。
但最后你想到,哦对,这就是阿来。
唯一对他有些不满的,是最后奔跑去找爱莲的画面,那个跑步姿势哦,十足拍MV的样子,大笑——或者是说宅男体育不好的意思?
他生活在一个需要长大,需要改变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有张可颐扮的旧女友,他在雨中等待她——我觉得雨中的画面很有意思,最后阿来也是淋着雨跑回茶餐厅找爱莲——当然你可以说一个邋遢的人不在意淋雨,但我更相信是一种暗示,开始希望为一个人,淋雨受苦也无所谓。
成名后的女友,似乎只当他是个枕头,的确是爱的,但两人的地位并不公平。
需要的时候,拿来一起睡一觉,搬家,修修空调之类的,偶尔还当个免费的模特。
即便如此,他还是和她在一起,是不是爱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
青梅竹马,好不容易她居然回来了,那么回来了就是一切。
从来都没有清醒过的他听说她打来电话,跳起来的那个激灵,不是装的。
甚至为了她去跑步去锻炼,就算不成功也是努力——而你只会为所爱努力。
至于阿来的家庭,则完全是两个极端。
鲍起静扮的妈妈,那样风光旖旎,是个泼辣得上了天的人(实在是佩服鲍姐,和天水围完全是两个人)。
于是他只是一个畏畏缩缩的儿子,不需要动太多脑筋,同时也没有自由。
姨妈朱咪咪,那样宠爱他,但这宠爱也不过是一种禁锢,他的生活还是每天饭来张口。
同时,父亲死亡,他却因为嗜睡赶不上葬礼,在缺失男性支持的情况下,一切的一切一步步让这个四十岁的男人,长不大,没有主心骨。
然后就遇见了爱莲。
同样的境遇,一段不知道有没有未来的爱情,一个动弹不得的家庭。
在老板娘生病那一段,阿来做了一个梦,是在监狱里,他出来,望见旁边的牢房里,关着狼吞虎咽吃包子的爱莲。
他们是一样的,没有希望的犯人。
想了很久以后我觉得,其实人和人发生感情,真的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理由。
在阿来沉闷的生活里,有一天,能和一个她一起喝一杯茶哈哈哈大笑,其实这就是一个亮点,她就是一个奇迹。
那么这就是爱情了。
当然爱莲以及爱情不是他成长的唯一理由。
四十岁的时候仍然不知道母亲多少岁,是个笑话,也是个悲哀。
一切的成长,都是互相作用的,是辐射性的。
岸西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像隔着一条路,过得去就没问题,过不去就不行。
虽然没有出现过月满,但月满是希望圆满。
于是我想,因为母亲的病,阿来跨过了到与母亲之间的那条路。
因为被阿旭打,他发觉两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不过是能彼此说说话,逗对方笑——于是跨过了和爱莲的那条路。
他被打的时候对天上的老爸说,以前被人打我会哭,这次我没有。
听起来很幼稚,但我相信其实这意味着一个男人的担当,开始知道,有一些伤,可以为了别人去扛。
当然,反过来说,阿来的成长,也伴随着爱莲心结的打开。
终于,他发现自己中意了一个人。
他长成男人,跑回茶餐厅找她,是不是好结果不知道,但他行动了。
猜测就这么多,没想到下午岸西自己说,这个故事,其实原来可以叫《阿来的世界》。
阿来是中心,说阿来的妈妈,阿姨,妈妈的男朋友,阿来的前女友,阿来的相亲对象,相亲对象的男朋友,所有的人,都在阿来的世界里。
——倒是没想到我好不容易聪明了一次。
最后随便说说演员和几个很有趣的桥段。
相比其他演员,汤唯的确不能算最出彩。
但能在两年之后给出这样的自信表演,不容易。
很喜欢的是她去监狱看安志杰的一段,就这样望着,也不说话,眼波流转,就很美。
有几个倔强的眼神也很好,隐隐约约想起王佳芝,又觉得是不同的。
坚持要付茶钱,抱着抽湿机冲到铺子等等细节,尤其喜欢。
岸西说让他们两个说普通话,有一种荒岛上的两个男女的感觉,彼此说着只有对方听得懂的秘密。
(当然其实本质原因是安志杰同学广东话不行哈哈哈哈)安志杰我倒是第一次觉得他好。
不能控制脾气的男人,他的确很爱她,在小破房子里的那一段,看得十分动容。
但他们无法相处,两人在一个房间里,她看不懂他爱的电视,他无法承诺她安心的未来。
他开车去她店外守候,那时候,真的感伤了。
她也不是不爱他,只是没有力气爱下去。
其实这就是平凡人的爱情了,不完美,不适合注定没有希望。
鲍姐的段落真是不用花语言赞了。
浓墨重彩。
说不抢戏是假的。
但如果少了这些热闹,你可能觉得更闷。
只是你看到老去的发福的李修贤,难免是感伤。
遗憾的是我觉得最后两个人结婚的场面有点过分拖沓了。
有很多很纯粹的港式的东西,很怀念,很喜欢,笑得嘻嘻哈哈。
不是那种很下三滥的勉强笑容,是真的会让你觉得开怀的东西。
张可颐和学友的几段对手戏是喜欢的。
上床完毕,她重归忙碌,他落寞离开。
她爱他么,或者只是因为这个人,可以安全地说话。
她说在前夫面前都不敢真心说话。
他答:那只是因为你在意他怎么看你。
有时候,过分亲近淡然,其实也是一种蔑视。
还想说的是关于那个印度人。
可能是两个人关于侦探小说的铺垫,总觉得那是个什么大悬念,最后发现是最普通不过的——当时在电影院里气闷了,回头想想,这样才是一个普通人的世界,你以为你遇见神奇的特别的事情,其实一切都不过如此。
最后就是说,打酱油的演员们真是亮点啊。
那牙医摘下口罩前我就在想,是谁呢是谁呢,哇,郑伊健,顿时笑疯。
宣布结婚时我看那个女律师怎么那么熟呢,哇,邵美琪——这世界还真是神奇啊。
PS:听到人家在说,如果是林嘉欣多好,岸西本来写的就是香港女人,用林嘉欣又会和了与张学友在《男人四十》的缘分。
的确是的。
于是只能说,这又是人的命了吧。
又PS:那么闷的《亲密》,当年我都打了四分。
于是挣扎了半天想说这个四分是不是太低,鼓励分再加一分。
你不得不说岸西有所进步,这次明白多了。
再PS:轩尼诗当然是人头马,也是一条街。
岸西说学友被打以后走回去的那条路,是真的,两边都要拆了。
于是想,这样的一个名字,背后有多少连岸西都说不清的港式的感伤情怀?
最后PS:媒体场看的是粤语原版,很够味道。
不知道在国内是不是要配音,如果配音,估计会失去很多东西。
本来里面有些人说粤语有些人说普通话就是特定安排,叹。
很幸运参加了3.13号香港的试映,但原本的期待有些失望,和朋友同去但结束后回想竟都想不起什么印象深刻...打发时间的爱情片吧,很平淡,也符合现在都市人的爱情是真.
近来一直想看一部电影叫《月满轩尼诗》,因为该片的导演是岸西,而岸西也正是我最喜欢的影片《甜蜜蜜》的编剧。
可是网上一直没有高清版下载。
昨日早上起得比较早,室友们还在呼呼大睡、天蒙蒙亮、手头又没有什么事,感觉很舒服,到网上乱逛,正好看到了网上有该片的高清在线播放,就点进去看了,不知不觉两个小时,影片结束。
影片从剩男剩女的相亲讲起,而故事的核心却是张学友饰演的四十多岁的阿来怎么长大成熟,前女友的回归却已经没有以前的感觉了,什么是爱,或许不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而是在一起有共同话题、在一起可以想起自己最珍贵的回忆。
这可能就是汤唯饰演的爱莲能够吸引阿来的原因,他们两个本就是不情愿相亲的,但几次接触,发现彼此之间有那么多共同点,在一起时总是那么快乐,平平淡淡却早在心中埋下种子。
影片的最后,阿来和爱莲坐在奶茶店里,述说彼此的默契。
没有人们期待的大结局,却结束得如此自然,这不就是生活吗,没有大波大浪,总是风平浪静,自然平淡。
看完影片,坐在椅子上,我微笑着,这就是岸西吧,他的影片总是如此平淡,却如此有诗意,还记得以前看《男人四十》,张学友、梅艳芳饰演的角色在看望自己大学时的老师时吟诵东坡公的《前赤壁赋》,看到这里我觉得有些突兀,而这次看到阿来和爱莲站在一起,阿来说:“我最喜欢听电车的声音,每天清晨听着‘叮叮、叮叮’,然后重又回归宁静,继续入睡。
”我觉得好舒服,这才是生活中的诗啊!
生活中有许多美好、许多诗意,即使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即使困扰于衣食住行,但只要你愿意,你会发现许多真善美在你身边,哪怕电车的“叮叮”声、哪怕一杯奶茶、哪怕她的一颗蛀牙……
这是我来到成都的第二天,我一个人出去看了场电影。
挑来挑去只有《爱丽丝》和《月满轩尼诗》值得一看,可我没带学生证,《爱丽丝》就显得有些贵,于是就去看了汤唯。
电影很舒服,就像成都这座城市一样。
在这个城市我可以大口的呼吸,空气里边都是温柔。
温柔化开了,这就是成都。
整部电影我喜欢前半部分,配乐少少的,却总仿佛听到了音乐。
这电影和成都都让我找到了一个调调,一个可以慵懒可以不要着急的调调,正是这种反现代社会的调子让我在电影院里忽然找到了那么点诗意。
一直喜欢看老港片,其实就是喜欢看那个调子,那种放松又幸福的节奏。
可惜《秋天的童话》之后我再没见过那么悠扬的爱情故事。
《月满轩尼诗》很清淡,很多处留白,这是它的气质,这是老港片的血脉。
如果换做其它片子,一定会把留白都填上糖果,腻到死。
从来都很看好张学友演戏的才能,他是有天赋的,基本做到了演什么像什么,算得上好演员。
他和汤唯,两个人的个人魅力和演技都有改变影片面貌的可能,但是汤唯更加独特,她不温不火,不蔓不枝,对人物的把握总会有一个纵深方向的发展,十分迷人。
看《色戒》的时候我还没觉得她这样好看,今天在大屏幕看到她穿上现代装,确实气场不同寻常,怪不得人人都想泡她。
影片大体上可以算作一场剩男剩女的保卫战,张学友扮演的蒋觉来是个睡神,常常睡到中午,年过四十,没有女朋友。
汤唯扮演的爱莲心有所属,可家里人却反对那门亲。
他们都顺从了各自的家长,去相了亲,但是他们都用另外的方式捍卫着自己的生活状态。
他们适婚却不结婚,因此成了剩下的。
在别人眼里这算是某种失败,可我看到了导演试图诉说的诗意。
他们奉命约会、不期而遇、聊侦探小说,然后哈哈大笑,这分明就是在谈恋爱,在大家忙着操持家务的时候,他们在谈恋爱,青春期被无限延长。
他们是胜利的人,没有被生活骑在头上。
从而开出了自己的果实,酸酸甜甜的。
这部电影是一个好的模板,它映衬了千家万户的中国家庭。
中国的主流家庭非常套路,孩子十几岁的时候正值青春期,却被克制,不能谈恋爱,谈了就是早恋,早恋是重罪,是要由家长、老师以及本人三方会谈的。
和手淫还有追求理想相并列,成为三大青少年容易走的“错路”。
抑制本能与替孩子做主是家长们最明显的教育。
大部分的女生到20岁也没个男朋友,可大学一毕业,家长就来催命,你怎么还没被有车有房外表俊朗的好男人娶走啊?
得抓紧啊。
当我20岁的时候,我感觉我身边的人就跟上满了发条似的,好像马上要踏入老年,恨不得连退休的事儿都解决了。
要贷款买房、要贷款买车、要结婚,不能再玩了,要认真生活了。
周围人的这种转变让我很错愕,本来非常亲密的朋友一下变得没话说,他们谈论的事儿我一样都没想过,我觉得我还年轻,是真的还年轻。
我不急。
未来的确是个令人发愁的事儿。
然而在这代人的心中,未来几乎是个令人发指的事儿,它让大家都不再浪漫。
我认识的不少漂亮女生,在大一的时候谈恋爱,大二的时候谈恋爱,大三的时候尝试乱搞,大四的时候就专心研究怎样傍大款了。
可这里边有三个无解的难题,第一,永远的僧多粥少,哪有那么多大款等着你去傍?
第二,大款未必想让你傍,也许你觉得你行,大款觉得你不行,毕竟人家眼界比你高;第三,你总会变老的吧,那时候你除了傍大款再没其它手艺,总不是个办法。
我想痛骂这种司空见惯的既定的生活方式,它抹杀了一切情趣,剥夺了所有的可能。
人们要被迫的习惯在每个年龄段与别人攀比,上了什么样的学校,找到了什么样的工作,组成了什么样的家庭,住进了哪里的房子,开着什么牌子的车子。
现实成了每个人的顶头上司,而这种现实原本是可以改变的,是虚假的,是营造出来的。
因为这样的现实有悖于真实的生活感受,那样的幸福不是真幸福。
所以何必呢。
何必自己强迫自己一定要过上那样的生活,何必把生活中所有大的小的事情都弄成一个个的负担,如果你喜欢看侦探小说,那么就住在里面,它给你的快乐要远远超出你多卖一个马桶盖子。
因此我喜欢爱莲这样的女孩,她踏实,不慌张,不会一天到晚烦烦烦,她的爱是坚定的,她潇洒,惬意,乐于付出。
她能让你慢下来,这样的女人有大智慧。
如果你在每天挤同一班车回家,那么你总是会感觉很紧迫,似乎错过了就回不了家。
你以为那辆车能给你安全感,但它恰好带走了关于你的所有安全。
这样一代人一代人前仆后继,只有压迫感,只有窒息。
那就找一个无所事事的晚上,故意错过那班车,也许夜晚就突然变得美好起来了。
草威脉搏:http://www.mtime.com/my/caowei/
“如若没有结识你 城内百万人其实没有哪一对天生应该靠紧游遍天下却没有谁可以更令我着紧爱得 这麽合衬” ——《不只有缘》 张学友太久没有看港产电影了,因为太多喧嚣的滥竽充数倒了人的胃口。
当然是奔着汤唯去看的,但《月满轩尼诗》却让人心生温暖和喜爱,让我认识本该很熟悉的岸西。
这是一部清新的文艺小品,对于平凡人的刻画入微且生动。
阿来不愿长大,爱莲不愿清醒。
他逃避着成人世界的责任,因为梦中能天天和老爸相见;她祈望着那个能保护、爱惜自己的人,所以仿若一根救命稻草似的抓着这段感情,就算她知道这不是对的人。
这是一场不愿醒来的梦——因为一旦醒来了,“成人世界”的责任还有世俗还有物质需要就会排山倒海而来。
但是梦终有醒时,所以阿来告诉张可颐也许我这么多年不拍拖不是因为你,爱莲告诉阿旭我好累。
他们最后在茶餐厅复又谈笑风生时,窗外那个印度人走在街上,如此平常地没入人海,不再是茶餐厅waiter或者CID或者梦中人,因为梦已醒生活已恢复常态。
然后就是主题曲,很好的词,让人明白,梦,是该醒了。
1、本想捧汤唯的场的,可是没想到她在英国学了半天,就对张开大嘴比较有心得。
2、很美丽的片名,可没想到很上当。
没有美丽的画面,没有美丽的爱情。
3、最后就只能当做了解香港一般市民生活片段的新闻专题片来看了。
4、张学友好老,很造作。
比男人四十的林老师,差远去了。
5、同样是市井生活,天水围就舒服多了。
唉!
烂片·····那个印度人真莫名其妙
虽然电影还慢一般的!但是气质美女和歌神的搭配还是很吸睛的!
其实我觉得挺好的,因这一份平静吧,情绪转换没有大起大落。只是这个故事,太过于童话性质了,我不喜欢对男主角的角色设定——超现实主义?o(╯□╰)o。总之太奇怪了。不过汤唯的扮相实在太美了!啊啊啊啊啊~~女神~~
香港的所谓文艺片,让我充满了倦意
一星给汤唯 郑伊健终究是老啦 像僵尸一样的脸~~~~~
节奏好慢
烂片届的奇葩
那年吃过几多薯片,看过几多套港产片……汤小姐真有语言天赋。她有能力在所有剧情里保持气场和从容。有港片的一点点韵味,不过这个调度和镜头划分的太次了……
需要一些感觉 可惜我没有
神一般的难看
期望太大。失望过剩。
两个字,失望。
1、剧透!宅男是张学友,剩女可不是汤唯——是张学友的姨妈!2、导演功力不足,无论调度还是剪辑都瑕疵不少,剧作还算有点意思。3、看好鲍起静老师明年再靠此片获一个女配提名。4、不是为了去看汤唯(其实也没什么可看),说实话没必要去影院。
大陆新移民在香港人眼中实在太外星了。。。张学友的宅男算突破性演出么?
稀松平常的剧本,白白浪费了一堆好演员。
我喜欢这种调调的电影,汤唯真是让人有感觉啊~~~
张学友不错啊。汤唯开头那个村姑妆太配她了。。。
汤唯真好看
汤唯我好爱你~~~~~~
细腻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