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式青春」没有什么宣传造势,这部国漫影片在今年的夏天悄悄上映又悄悄下画。
比起之前的爆款国漫电影,它的确有点单薄,剧情也欠缺推敲,但是国漫这种题材还是少数,我还是去看了,于是便有了这些文字。
电影名字叫做《肆式青春》,但实际上只有三个分别发生在北上广三个大城市的普通故事。
第一个故事实际上是一篇在北京独自打拼的湖南男孩写给奶奶的深情散文,湖南米粉贯穿整个故事,带着对往日时光深深的眷念;第二个故事是在广州在自己领域里努力不服输的两姊妹的故事,是关于坚持与陪伴的故事;第三个故事是发生在上海,少男少女之间像《秒速五厘米》剧情一样的故事,青涩美好的时光有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多年之后再见,依旧觉得年轻时的选择是多么勇敢无悔。
三个故事剧情不是最好的,台词设计不是最准确的,情绪铺垫也不是最到位的。
但是在影片结束时,回忆翻滚,最后,还是被感动了。
第一个故事,独白很多,温柔的男声一直在耳边把故事缓缓道来。
说着那些童年在奶奶家单纯的玩乐时光,那碗怎么吃也吃不厌的米粉,那几家不知怎么就开了又关关了又开的米粉店,老家的故事,青春的故事……
多年之后,我们都像男主一样,从老家到中国各大城市奔波,却对记忆中那些个短暂又久远的过往莫名地怀念,因为想念,所以总会想着回味,再吃一次米粉,或者再去点一碗粥。
喜欢当时的纯粹,怀念当时人情的温度,食物成为感情的载体。
时间变迁,心境不同,其实再也寻不到那种味道了。
只是,那份寄托在食物上面的温存,会让在生活里变得千疮百孔的我们,不禁想去靠近,再靠近一点点,一点点,这个世界好像,就变得温柔了许多。
或许,这就是一碗乡愁的意义吧。
第二个故事,平凡又真实,发生在广州珠江新城的服装行业。
闪闪发光的东西哪个女孩会不喜欢。
模特,是多么耀眼的工作阿,站在聚光灯下,掌声褒奖环绕。
可又有多少人知道,镁光灯没有打到的地方,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不堪。
原生家庭带来生活的困苦被迫让这两姐妹选择独立与坚强,看似光鲜的模特工作其实面临着极大的压力,新人层出,竞争多么激烈,随时有被挤掉的可能;妹妹努力去做的服装设计却迟迟没有机会展出,一堆堆的设计作品好像成了无用功。
偌大的城市里,两姐妹一边挣扎着成长,一边挣扎着坚持,彼此支撑走过漫长的岁月。
霓虹炫耀,广州塔变换的灯光仿佛可以笼罩整个广州的夜空,这个城市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各行各业在这里扎根,形形色色的人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两姐妹的故事其实只是这个城市里坚持努力的人儿的缩影,在这里,我们尝试过,碰壁过,又继续坚持,继续尝试,她们像我,我也和她们一样。
最后一个故事,相对而言更加完整,看着男生女生在他们各自青春里的错过与重逢,不禁感叹,或许每个人都是这样跌跌撞撞长大成人的。
童年里无忧无虑的时光,趴在桌上听着收音机看着窗外太阳西下,邀来三五好友假借学习的理由吃着铁皮罐饼干谈天说地;喜欢在家楼下的街道打打闹闹,凹凸不平的地面让我们不时绊倒摔跤,疯狂玩耍以后回到家,妈妈看见新添淤青的腿又开始叉着腰发表“演讲”;晚上假装认真学习关上房门,其实作业本下面藏着故事会和知音漫画这些大人口中的“禁书”,每看一眼都像是在打游击战。
还有阿,青春的日子里,会对打篮球的男生有莫名的好感,打球时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汗水被照得闪闪发光,就一瞬间,会觉得世界都美好起来了。
故事里的学渣男孩喜欢学霸女孩,男孩想去女孩的学校,女孩想降级到男孩的学校,彼此做了最叛逆却又是最勇敢的决定,偏偏没有告诉彼此。
最终结果当然是,男孩考上了,女孩降级了,彼此都错过了。
或许不值得,或许太任性,可是我却羡慕他们,他们的勇气,以及他们那种简单却无畏的情感。
越长大越开始变得胆小的我们,为什么就忘了我们曾经也可以有勇气做出这些随心肆意的决定呢?
三个故事,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爆点,也没有什么可以煽情的地方。
你可能会说剧本无聊,剧情不紧凑,可是,慢慢看下来会发现,里面其实有我们自己的青春。
正如《肆式青春》这个片名的意义一样,电影只是简单地讲述了三个故事,你看了之后或许想起了什么,或许怀念起什么,那些关于你自己青春的记忆,就是那第四个故事。
普通人的生活哪里有那么多轰轰烈烈,小的时候可以出门吃一顿肯德基麦当劳已经是最大的褒奖,奶奶煮的云吞面永远没有一家店可以做出同样的味道,妈妈比起成绩还是最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学习桌底下偷偷藏起来的课外书到现在还没被发现;初中偷偷喜欢的男生已经和记忆中长得不一样了,但是看到他的名字回想起来得还是他当时站在阳光洒满的球场投篮的样子;高中和朋友约定要一起报考的大学,付出了很多努力,最后却遗憾失约了……说起青春,一切都太过于温暖了,记忆经过时光的筛子挑选,能够回想起来的所有,就连遗憾都带着暖色调的光。
这部电影,可以让我看见,那些可能已经尘封已久的,但却永远在心中不曾磨灭的暖光。
在我们听的说的看的世界里,最伟大的平凡才最值得珍惜。
我非常感谢这部电影,让我快要被现实磨平棱角的时候遇见了它,让我可以记起那些关于故乡和童年的温存,那些青春里可贵的笨,想起以前有的那份孤勇,现在还在我的身体里。
青春,真好。
肆式青春的企划早在2015年就有了,李豪凌跟新海诚是12年认识的,当时绘梦帮新海诚在国内做言叶之庭的推广。
肆式青春本来是有四个部分的,分别照应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由包括新海诚在内的四个导演一起拍,但16年君名火了,新海诚也火了,他之后三年的档期被东宝占了,本来这个企划就要这么黄了,但李豪凌坚持要做下去,东奔西跑,才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部影片。
导演变为了三个,故事也有所残缺,没能连成一个整体。
另一方面cwf那边也没有用剧场版的质量要求来制作 ,所以中方和日方一致决定不大规模上映,大家可以去查一查,这次肆式青春是在国内的艺术院线上映的,所以排片少的可怜。
尽管这次《肆式青春》有遗憾之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中日合作的新可能和李豪凌做为中国动画人的努力。
李导加油!
绘梦加油!
国漫加油!
剧中的小明因为一碗米粉,不由自主的想起小时的童年,上学的情愫还有各家米粉不同的口感,同样见证了许多的人,看到了许多的事,正如剧中所说的:我在路上学会了遗忘,只是有些东西你永远忘不掉,像是某个老味道,某个老旋律,某个眉目依稀相识的老面孔,某个被风拂过的瞬间,某个喘不上气的心跳,你总是在向前走,记忆在原地驻足停留,你回头招手时,他轻轻微笑,却永远不会再靠近你了。
最开始的时候是奔着动漫去的,作为一个动漫爱好者电影也是其中之一。
这部动漫从标题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部讲述青春的故事。
故事里面具体的情况我已经记不太清,但是那时的青春愉快之感依然涌上心头。
主角们为了梦想不断努力的样子已经映入现实,仿佛就是我们自己的经历。
人生短暂,青春更应该珍惜。
人生只有一次,青春又何尝不是呢?
那就请在短暂的青春之中放肆一下,体验别样青春,感受充满活力的自己。
当然这首歌的主题曲与片尾曲也特别好听。
可以去听听看哦。
肆式青春讲述了北上广三座城市,三个年轻人的故事。
而之所以以“肆”为名,应该也是把看电影的我们的那一份青春也算了进去。
作为一部日本制作的动画电影,画面制作堪称上乘,所选取的背景也具有很浓郁的中国味道:蓝白色的运动服,墙上的挂历,老街的米粉。
但是,因为是日本制作,所以作画上还是流露出非常浓的日漫风格,就会给人一种非常强大的违和感。
再加上,三个小故事里出现的角色的脸都是非常正宗的日漫脸。
几乎每个角色的脸我都在别的动漫里见过,像第三段的男女主主角,像极了君名里的男女主角。
这种强大的既视感和违和感打破了电影极力塑造出的代入感。
说白了,就好像是站在一个老外的角度去看中国的日常,他看到的东西没有问题,但骨子里并不亲切,隔着一层文化积淀的深度。
电影由三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介绍了三个年轻人的青春。
前两段故事做的很失败,尤其是第一段,男主一口一个米粉,从头到尾都在讲米粉。
第二段故事情感把控非常糟糕,从姐姐和妹妹吵架,再从姐姐摔倒到退役到复出。
中间没有铺垫,转折非常生硬。
而且介绍的还是模特这一职业,让本来就不高的代入感消失殆尽。
再重点说下第三段故事,第三段名字叫上海恋,男女主角的脸都特别像君名里的男女主角。
这算是三段故事里做的相对较好的那一个,但是,也是被我一眼看穿的那个。
女主男主情投意合,女主父亲要求女主考到市重点,学习差的男主为了追随女主考到了市重点。
但是女主却失败了,被父亲打进了医院。
多年后,男主从磁带里得知女主原来是为了他故意没考上市重点,泪流满面。
最后两人见面,故事结束。
老实讲,这个故事不出彩,这个题材,这个内容在意林或者花火上已经被写了无数次,所以并不有新意。
但在前两个故事的衬托下,这个故事总算是能看的进去。
电影选取的三个人也不具有什么特别的代表性,所以很难产生代入感。
如果满分十分的话,我给四分吧。
两分给制作,一分给这个题材,一分给第三段故事。
《你的名字》大红大紫自然有它的过人之处,以为请了一个原班的制作团队就能打造出中国版《你的名字》吗,像这部电影一样,这种水平,永远达不到《你的名字》那样的高度,不管导演是怎么想的,是不是亲身经历。
但我通过电影什么也感受不到,导演只顾着自说自的!
白白浪费了我的期待!
想表达的内容表达不好。
第一个故事给我的印象只有米粉!
米粉!
米粉!
到底有多喜欢米粉!
第二个叙述更加莫名其妙。
第三个故事还好一点,至少还能一看,也终于能看到男女主角,回应了一下片名“青春”。
我记得我得米粉的部分只是看到了女主角骑车经过米粉店的身影就没了,应该不叫做女主角,只是一个路人,最后还搬走了😂,话说这部分只是说米粉而已,与恋爱什么关系都没有!
PS:我看到不少人刷动画的制作,动画的制作再优秀也掩盖不了电影的致命缺点,新海诚工作室的画风素来高质量,不然也不会和它合作,这已经新海诚工作室的一种风格,严格来说已算不上优点。
再说,要优秀也是别人优秀,动画是人家制作的,与这部电影有什么关系,没什么可吹的!
这个片子用一种很平淡的方式讲述了三段故事,画面有着强烈的新海诚风格,真的让人眼前一亮。
虽然平淡,但却真实,以生活的小事来展现出流淌的暖意。
写于2018.9.29以下负责凑字数: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也是身在海外无意间看到这部电影,我是真的被感动到了!!!早餐粉的情有独钟,小时候的玻璃球,滚铁圈……我现在还是历历在目!
看到了@何打发的评论我终于忍不住注册了豆瓣,我决定把这个推荐给几个认识的老朋友,看看他们的反应。
同时对于差评的人,有些是网络上不喜欢叫兽的,有些是故意要打压,我们不需在意,但确实日本人和其他国家的人对我们中国人的研究和认识高于我们对他们的了解!
我们的喜怒哀乐大多都在小时候的环境里塑造的大同小异,就连兴趣爱好都是相当的类似,像这种表达真性情的平和的手法就像沙拉健康味道gentle,我们习惯了战狼的热血就像每天吃超重口味饭菜,网评也就可想而知!
可每天火锅加烧烤,就算再强的胃,时间长啦,也会出事!
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这些小蔬菜让大家看到,选择吃什么,自己决定吧……补一下,不是很多人的中学生活都像电影里的那样,而是很多代人的生活……
搭乘10时30分起飞CD1448航班的旅客请到47号登机口登机哭过笑过我们交织而成的诗篇所描绘的会是怎样的未来啊昨天停留在原地我们挥手向他们告别然后迈开步伐开始向着明天远行 青春是一场味觉的盛宴,酸甜苦辣咸。
青春是一场色彩斑斓的绽放,红橙黄绿青蓝紫。
青春是思念、是陪伴、是遗憾、是圆满,载着这些,向着明天~
远行
首先我要说我看的是中配的,第一个故事的开头那段旁白真的是又太长了,而且讲的那么详细真的是让人犯困,其次中配的旁白就像上学那会读作文,读古诗词,听着听着就犯困了,个人看法,可能我看的这种旁白长的影片比较少,不喜勿喷,紧接着想说的就是美食特写的那些镜头,不觉得太长了么,你是电影啊,电影啊,说归说,那些描述还挺实在的,以前的米粉配菜挺多的,现在的米粉真的是又贵又少又难吃,看了肚子挺饿的,真的堪比舌尖上的中国,然后就是第一个故事,男主回家看奶奶的那段,我的天,刚回老家见奶奶,奶奶就。。。
真的是比柯南还柯南。
第二个故事,姐姐跟妹妹聊天那段,姐姐说不想再当模特了,说是要向妹妹学裁缝手艺,靠自己手艺谋生,然后就是妹妹说少瞧不起人了???
然后姐妹就吵起来了,emmmmm,我看到这里很迷,不想干模特,找妹妹学手艺,怎么了?
怎么了?
怎么了?
导火线是啥?
尬吵?
原谅我眼拙,没看懂。
第二个故事的结尾说实话,挺打动人心的,家人朋友的支持。
然后砸门就来说第三个故事,小清新唯美爱情早熟篇,刚开始的旁白乍一看挺好的,然后我们仔细听,有说到中断的恋情,残缺梦想的延续,那时候的你和我,曾经拥有一切。。。
听见再见之外的话语,因为没有你,明天的我依旧心痛不已。
这段旁白不是前后矛盾么,又是中断的恋情,又是拥有一切,而且看到后面的剧情,由此可知,你们还没有恋爱啊,仅仅只是有好感罢了,恋情是恋情,好感是好感,比如说中断的恋情换成还未彼此诉说的话语,不是更好么?
然后就是男主基友喊女主喜欢男主那段,天呐,在家高喊!
街坊邻居都听见了,砸门结合实际好嘛,大中国的行情你不知道么?
这么高调不会被父母揍么,假如换成在学校周边同学都在的情况,高调一下,我觉得ok,然后再回家的路上,老巷子里摔跤,这不是ok嘛,真的不是吹毛求疵了,麻烦动点脑子,既然打出中国现实的片子,就请结合实际,这么唯美,槽点很多的,然后就是男主考上重点高中那段,提到我们不再畅所欲言?
男主不是为了女主考的重点的么?
是我静香不够骚了,还是胖虎你挑了 ,忽然间说死就死的念头,还有在桥上的那段,男主这么高冷真的好么?
你曾经这么拼为了啥?
为什么要失去了,突然看到某件事物,想起曾今,才会哭泣,寻找曾经失去的。
第三个故事的结尾的分镜,好评!
ed后的总结,好评!
说是国漫在进步,确实也在进步,但是不要总是国内的企划,国外的制作,画面很美,音乐很赞,剧情跟不上,一样是渣作,跟大鱼海棠一样,打着国漫的旗号,除了剧本,几乎都是外包,然后剧情的逻辑我就不再吐槽了,我想说的就只有这些了,谢谢大家的观看
讲好一个完整的故事是需要一定时长的。
可惜了画面 故事太单薄了 感受不到情怀 跟青春的感觉 为啥不是方言
尬尬尬,似似青春,谁的青春?
看来中国的动画制作人对自己都很失望,所以以为只要去借助别国就能做出好的国产动画,然而做出来的确是四不像的畸形产物。
吃粉不加酸豆角?不正宗!
醒醒!你不是动画版《舌尖上的中国》!不要再模仿了!能不能有自己的风格!??!!!!
故事1:舌尖上的湖南米粉+北漂故事。故事2:广州女子图鉴+小时代。故事3:上海三重门+初恋这件小事。结论:动画里藏着童话
这个还是很好的,三个独立的故事,叙事能力很强,感情表达充分,而且也非常写实亲切。个人认为是中国动漫无论是画风,还是叙事能力,都非常非常出色。中国剧情一向以薄弱为大家所诟病,但这部剧情节简单却非常丰满,很好。
三鮮米粉,中華小當家外包團隊製作的感覺。
Netflix还真的是电影的坟墓,浓浓的大数据画风扑面而来,我已经快被无休止的旁白逼疯了,看着美食故事,有种吃不了兜着走的感觉。以后没有好故事,都别拍电影了,替你们心累。
华而不实,空有新海诚式电影的皮毛罢了。两星全给第三个故事,短短74分钟里塞进三个故事,本身各位导演能力就一般,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讲好一个故事,如果只讲好一个故事,相信整体效果会比现在强不少
新海诚的画面放在中国 这样的事情也终于不是遥想了
用新海诚式的风格,来讲在中国发生的故事,还是有点新意的。然而现在豆瓣还不到6分,以豆瓣对日漫的要求标准来说,实在是偏低了吧?!不过我看的日语配音版,不知道用中文念这些略矫情的旁白会不会让人出戏。
一碗乡愁 从一碗三鲜米粉切入 以物为寄托 将人们的感情浓缩其中 虽然整体来看有些平铺直叙 但胜在感情真挚
日式画风的中国青春,北京、广州、上海,三大城市,钢琴音乐扣人心弦。三段故事整体上:一碗乡愁<霓裳浮光<纤雨初晴,其实个人最喜欢第二段,皆因作为广州人在电影院第一次看到以广州为背景的动画,且竟然还是粤语配音,感觉百般亲切耳目一新!而下一个故事作为上海话配音的动画也尚属首见!三段故事虽构思不错,但都不约而同地在情感展现上暴露空洞(特别是第一段),难以打动,剧情铺设也缺失自然,而彩蛋理应置于正片末尾才完美有力,升华氛围。
先说一个:配乐好听。看的日文配音版,意外还不错。评分低很大可能是语境不同。首先要想象这是一些发生在别的地方的故事,其次要理解这片受众其实很窄,不然真是极别扭。再说说剧情,上海部分算最用心了,共鸣也多,大概是上面提到的,主要受众都经历过那段学生时代、那种朦胧无奈吧。这个故事也最新海诚,可惜彩蛋没把余味收住。其次说北京吧,一个北漂的心路历程。其实从老家的滋味切入是不错的,但把握不好就容易变成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北京的刻画也太少,好像湖南这边着笔更多。广州的故事本来并不那么无趣,真正致命的问题是:广州这座城在故事里消失了。个人感觉,这样的动画应该让人看完后记住那座故事发生的城市,而不是零星套路化的泪点。不是这座城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故事——希望能看到这样的故事。
叫兽一星,不认识的日本人负一星,李豪凌五星!还没看的同学直接开第三段就行了43:55不谢。不听劝的记住浪费时间你自找的。
旁白太多不好,气味场有意思
为啥评分那么低,虽然故事没有什么大的冲突和曲折,可确实是许多人青春的影子,我和奶奶之间的回忆大部分也离不开食物,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就是看着你吃得喷香,多长肉长个。求学追梦也是青春的一部分,更别说是两姐妹相依为命,就更记忆深刻了。至于青春懵懂的感情,那是真的远离了社会的浮躁,纯真的感情,只有那个时候为了彼此放弃或者拼命才显得那么勇敢和无畏,而一旦长大成人,就会不断权衡利弊,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没有必要非得狗血剧情才显得特别,承认平凡有那么难吗?
第三段上海老房子画的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