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植净化空气,佳禾和于镭挽救自己,当然也都挽救了对方。
成长不是学会以暴制暴,而是学会怎么样更好的对待自己,对待自己的生活。
幸运的是佳禾在最后的时候放手了,幸运的是于镭紧紧的抓住了没有放弃。
少年少女们都值得一个好的结局。
导演在影片中花的心思非常多,也确实有一些点讲的不是很到位,但作为处女座来说,能做到这样的水平已经足够好了,影片本身很打动我,能打动人的故事都不是差故事。
是影评作业,发出来给大家看看,文笔方面希望大家手下留情,专业知识错误则希望能帮忙指出。
(学艺不精又玻璃心的三拜上)
影片开场前的惊喜
很吃妹妹的颜
她好可爱呀!
他好帅呀!
导演超温柔的,嘻嘻。
孩童们总盼望青春期,中年人总怀念青春期。
作家用文字叙述青春,导演用镜头再现青春。
被世人们所钟情的青春期,真有如此美好?
新人导演周笋也为这奇妙的时期所着迷,拍摄了她的处女作《少女佳禾》。
讲述了一个14岁少女与杀害她母亲的凶手之间的情感纠葛。
本片故事情节新颖,人物个性鲜明,视听语言及意象表达丰富。
但作为处女作与小成本电影,本片中导演未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其他大导的影子较多且风格相对混乱。
少女心事—时代性的主题周笋导演在采访中,说是因为她自己比较喜欢少年这个阶段,从小孩到成人过渡,会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这种不稳定对她很有吸引力。
未成年人犯罪,校园霸凌,“垮掉的一代”是近年来的热词。
导演将目光投向事件的受害者,感到巨大不公的受害者。
本片包含了家庭、学校霸凌、犯罪、复仇、选择等多个主题,也紧扣着对于青春期探讨这一母题的表达。
开片作文的念白配合黑白的手持画面带出一种紧张感与不适感,最后定格到小牛的眼睛来暗示佳禾的境遇。
下水后的闪回画面,开始吊起观众胃口,过曝与高饱和度的日系画面,又与现实形成了对比。
遭受欺负后的反抗则展现了佳禾的性格,也为她之后的行为做了铺垫。
在表现家庭时,先表现出细微矛盾再一次次的累积,到高潮处一齐爆发,最后又达到和解。
对于这部分的表达,导演先铺垫了父女之间的感情与矛盾,为之后的冲突高潮做了铺垫,和解做了伏笔。
其中父母的爱情也是十分动人,交代出了父亲的陋习与解释父女两人的心境。
主线剧情在佳禾遇见于镭那一刻正式开始,并将友情、爱情等支线代入。
佳禾的杀机在一步一步的放大,对于于镭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刻。
想两股相斥的引力,一个将她推入复仇的深渊,一个将她慢慢抽离。
在影片前半部分,复仇之力是较大的,犯罪的行为在一次次变得更加接近。
但到了结尾处,理性之力将佳禾完全拉回现实,与整个社会完成了妥协。
大团圆的结局,包含了女性导演的对于青春期的温柔,也表现对于现在中这类受害者美好的期望。
世间复杂体—独特的人物从片名来看,本片最大的主角是女主角—佳禾。
敏感、复杂、坚韧是她的品德,少女该有的心动、羞涩都得以展现。
母亲的离去,父亲的工作,让她瘦弱的肩膀上,比同龄人多了更多的抉择与考验。
正是这份不同,让她在学校被排挤,对于于镭则有天然吸引力。
故事就在自然而然中发展,其中导演运用了水这一意象,表现了佳禾杀机的扩大化以及剧作的推动。
男主于镭很难去界定他的好坏,杀人是他最大的原罪,而家庭的破裂,对于佳禾的爱护,又让观众狠不起来。
导演弱化了两人的情感戏份,主要是将两人与家庭、亲人的情感困境相交融,再表现出青春期的迷茫与困扰。
结尾两人的和解,原谅,又各自回归平凡的生活。
看似是于镭逃过了佳禾的复仇,佳禾放弃了复仇。
其实是两人对于青春的告别,对于母亲死亡的释怀。
说完主角,不得不提父亲,作为配角,他是十分令人深刻的。
一位失意的前运动员,包含着导演另一层人文关怀。
表现了大多数退役后的运动员的生活境遇,也展现失意中年男性的生活真相,能引起观众对这一类群的边缘人物进行关注从而引发思考。
总结本片的人物表现,演员们的演绎都是可圈可点的,虽然女主的演技略显稚嫩,但总体的人物展现与其中所包含的内核是值得深思的。
以物传情—视听分析及意象表达周笋导演是油画出身的,在色彩方面的灵敏度是高于许多新人导演的。
开头的一冷一暖的色彩对比,在引起观众好奇下,有将回忆与现实对比。
许多场景的选择,是十分契合的,迷离感,虚拟感,用轻柔的手法讲述出一个不太美好的故事。
再有佳禾跟踪于镭时,手持摄影与跟镜头,真实的再现现场的紧张感,更容易将观众代入情景之中。
4:3的画幅也是本片的特色之一,通过采访得知导演是故意使用4:3的画幅,其所有的压迫感和束缚感去匹配佳禾的生存状态。
也将场景模糊化,让观众的注意力更集中到主角与主角命运上。
到中间插入的手机画面实在不太高明,有种不合时宜的感受。
在画面、道具方面,本片的穿帮还是不少。
但线索物品及某些细节方面处理是十分到位的。
如于镭房中的那株草,不由得想到《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
是主角黑暗生活中的唯一希望,代表着主角们的良知。
在整体压抑的画面与场景中给人物及观众一点喘息的放松。
作为新人导演的处女长篇作品,编与导集合一身,是不可否认周笋导演的实力的。
让其中博大的主题与细腻的情感形成了微妙的平衡。
全片对于青春期的表现与思考是较为深刻的,几位主演所塑造出的人物也是栩栩如生的,对于视听语言与意象表达的处理也可见导演的功夫。
总得来说,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青春片,能让观众摆脱国产青春片只有爱来爱去的刻板印象。
最后彩蛋,恩熙妹妹别生气啊。
在首尔国际女性电影节,新锐青年女导演周笋凭借这部《少女佳禾》拿下“最佳导演”殊荣,除了青少年犯罪题材的尖锐之处,对原生家庭、校园霸凌以及未成年女性群体的关注与焦虑,同样令人心生暖意,这是一部尽量呵护少年成长的影片。
影片中,少女佳禾有一个藏在日历中的秘密,她用笔划掉日子,其实是在为一件事做倒计时,那就是要在自己年满14周岁之前,为被杀的母亲复仇(就凭这一点,也要给这部影片好评。
)——她的母亲三年前被少年于镭冲动之下杀害,原本被判在工读学校待4年,没想到提前一年出来,偶然情况下,佳禾发现了于镭,复仇的念头便无法抑制。
《隐秘的角落》之后,未成年犯罪题材作品引发全社会的热议,虽然《少女佳禾》也是同类型作品,但它的故事将少年们从成人世界中尽量剥离开来,线索全部瞩目在少年身上,去剖析他们的成长历程,心路历程,从而一窥他们内心世界里的激荡之处。
尽管这是一部少女视角的影片,但故事却带着一种传统武侠的精神肌理,不光是佳禾为母复仇不惜以身试险这一举动,而是从小就擅长绝地反击的她,给所有人以精神激励——被小老板非礼,立刻报警指认,遭遇霸凌被同学孤立边缘,立刻还以“颜色”,她的身上,有着鲜明的攻击性,从而使她更像是一个行走江湖的男子汉,随时快意恩仇。
而佳禾“卧底”打入仇人于镭的生活之后,其实是通过她的视线,去探究与之相对的另一部分人的世界——作为未成年罪犯,如今重返社会,他们如何自处以及与他人相处;或者也在探究虚混时日肆意挥霍时光的少年的世界观。
显然,在这些人中,于镭的处境并不乐观,他的女朋友蔓莉就对佳禾直言:如果不是因为他有钱,谁跟他玩。
不光于镭的女朋友这么想,他的朋友也这么想,怂恿他从修车厂里开出维修的豪车,但却在被老板发现后第一时间便弃他于不顾,爱情和友情之于这些少年,都只是玩耍的借口从而过于脆弱。
其实,于镭早在自己的数学书上写下“下沉”二字,已经预言了自己的青春生涯。
与他的“下沉”呼应,是影片在佳禾的身上用了许多带水带场景,从开场的游泳馆,到屠宰场血淋淋的下水道,再到最后沉入水底的大河,每次都让她早已沉重的困境再次“下沉”,充满了窒息与绝望的无力。
而她最终被从水中捞起,大抵象征着彼此脱离这种窒息的桎梏,从而实现真正的成长。
当然,影片最终并未让佳禾迈出踏入深渊的那一步,这也是最为赞赏影片的地方,少年心性不熟,需要有清晰的指引和喝止,点到为止的还击可以,但攸关生死的复仇则万万不可。
因此要赞赏邓恩熙的演技给佳禾带来亮眼表现,今年才15岁的邓恩熙在《你好,之华》、《无名之辈》以及不久之前的《风平浪静》里,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没想到这部《少女佳禾》才是她的首部电影,她以当年12岁的年纪,塑造了一个情感层次复杂又鲜明的少女佳禾,令人切实感受到了残酷物语的青春期。
校园暴力、父女紧张粘稠的关系、复仇情结、少女心动……这是少女佳禾的故事,有关伤痕,有关青涩,有关成长。
电影大约是在「致敬」《青少年哪吒》,相似的年纪,相似的人物关系,相似的彷徨,相似的困顿,相似的挣扎。
但《少女佳禾》终究不够圆融与彻底,而显得多了几分感性与暧昧。
这当然与导演本身的功力有关,但与角色自身的特性也未尝无关。
虽然电影本身有些令人「尴尬」的部分,但依然让人情不自禁沉浸在一场有关「青春」的仪式当中。
这场仪式,我们曾经置身其中,以为暗无天日不可自拔,这场仪式,或许已经与我们远去,成为岁月里的迷离魅影。
然而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地图当中,都有一片家禾的影子。
说回演员,邓恩熙是难得有灵气的青年演员,那双眼睛,鬼影幢幢,不须一句话讲已经有很多故事在流淌,演绎佳禾这种复杂而边缘的少女角色十分贴合。
最要紧的是,她身上还有一股像周冬雨那样的「劲儿」,一种韧性,这都是成全电影的加分项。
完整的剧本,导演满有想法的,用佳禾复仇的心路去诠释少女的成长变化,水是流动的也是灵动的,前面泳池和后面河边,交叉剪辑营造悬疑感,利用得满好。
很多转念间的选择,往往都会造成不一样的结果……同样的,这部电影的成片好不好看,除了导演能力外,演员塑造角色的能力太重要了,起码占了一半可事半功倍。
这是一部成在女演员、败也在女演员的电影,很可惜男女主都不是天分型演员,明显没表演经验,所以都没能很好地完成佳禾和于镭的塑造……整体一般般。
很可惜邓恩熙的表演从头到尾的表现只有一个皱眉头,要么不言语(整个表现状态都空洞),中间几处需要演员在眼睛和内心涌动的特写时,缺层次变化,感受不到佳禾那段期间的敏感和危险,只能全靠音效去渲染,比如泳池面对同学们的嫌弃孤立、比如拿西餐刀、比如拿刮胡刀……观影期间,我试想过换成文淇、或者张子枫出演佳禾,会有更不一样的结果?
男主于镭的表现也不佳,一个放出来的少年犯,从刚认识佳禾,慢慢接纳佳禾,再到得知佳禾是来复仇的,两人那种化学反应碰撞没有得到充分挥发……小伙伴群戏,感觉少了几场戏?
网吧临时组队,收编了佳禾为队友,到KTV,再到河边,到最后偷开车行的车去兜风被举报,为什么大家都接受佳禾的随行???于镭突然接纳佳禾???佳禾又没做什么特别的事情换得认可,她的存在应该像极多余,却在争取认可,但却依旧委屈皱眉地杵在那里;妈妈一起时,依旧喜欢皱眉,这时的佳禾不是应该开朗些许吗?
……也看过邓恩熙其他几部电影,基本都靠外型包装了形象,所以菇凉的表演有待提升。
爸爸妈妈中规中矩,妈妈拍得很好看,爸爸几个生活情节做得不错,比如白酒装矿泉水里,以为女儿不知他喝酒;比如女儿吃剩的饭,爸爸呲溜吃完;爸爸其实还可以更好,可惜和女儿两人的化学反应依旧没能很好地得到充分激发;面对没经验的新人演员,此时再次验证对手演员重要性……作为编剧和新导演首作,经验不足,优缺点很明显,但好在剧本工整+⭐;第二、初生牛犊勇敢地选了区别于其他青春片表达成长的故事题材,+⭐;第三小成本完成,到能放映,+⭐;希望导演和演员们再接再厉,期待下一部会更好
电影乍一开始,就看到女主角敢做敢当的一幕——往游泳池里倒入一桶疑似鲜血的液体。
当然,像我这种较真派就会想,短短的时间里,她是如何弄到一桶血的呢?
当然,也可以解释为一桶水里面拼入红色颜料,这就容易办到了。
但这细节是整部电影技术层面的浓缩:有不错的意象,但也许经不起推敲。
整个故事,就是讲女初中生发现与造成母亲之死的少男提前出来了,去跟踪,试图复仇。
我觉得这部电影好,一个特点是它一直在吸引观众看下去,最大一个谜团是少男是如何造成女孩母亲去世的,我曾经猜测是交通事故,结果猜错了。
(当然,为什么要把这一幕先藏起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如果把这个因果链上的最先一环告诉观众,我敢肯定,绝大多数中国观众都不可能同情少男。
故事就没法讲下去了)还有个谜团是冰箱里转发塑料瓶里的东西。
电影里好几次出现,先是女主爸爸从车上下去,回来时抱着几瓶和几袋东西,再堆到仪表板上。
接下来在家里,女主爸爸给水瓶做记号(好像是这样)。
然后女主去冰箱拿水喝,打开一瓶喝了口不对劲,吐掉,把东西全倒掉,装了瓶自来水放回去。
还有一幕是女主爸爸自己喝了口瓶子里的东西,发现被掉包了。
瓶子里到底是什么?
观众也会一路猜测下去,到最后女主和父亲的一场戏中,观众才知道答案:原来是酒。
紧接着,父亲的形象也更加圆满了。
父亲是摔跤运动员出身,留下一身伤痛,十多年喝酒或许也是为了疏解身躯疼痛。
他转业后到体育局管档案,属于编制外人员,收入也就不高。
眼看进不了编制内,才辞职转开运输车。
随着女儿向父亲说出内心话,我们得知这个父亲对妻子的身亡也负有一定责任,也许是这样他发誓说不再喝酒,于是才要把酒装进水瓶子里。
电影里有一个前后呼应的细节,开始女儿对父亲说,车子怎么这么脏,妈妈在的时候没这么脏过。
到了片尾,父亲将汽车擦拭得干干净净。
虽然有人也许觉得这种细节安排太显眼,但我觉得它是加分项。
再说片子不合理的地方。
看过电影后,就知道女孩母亲之死属于刑事罪,是要公诉的吧?
那么嫌疑人是否年满14周岁的问题,是公安要调查,检察官要去厘清的。
而且当年难道作为受害者的家属难道没有请求民事赔偿吗?
从法律实务角度来说,讲不过去。
至于宽恕,确实获得别人的宽恕与宽恕别人都是很困难的。
但从电影的故事中,我觉察到是否值得宽恕与讲故事的方式密切相关。
同样的事件,选择不同的角度与叙述方式,完全能让受众得到截然不同的感受。
至于选择,片中的角色提到了一部关于做选择的波兰电影《机遇之歌》,抛出一个很值得讨论的命题。
假如一个人做出过一个错误的选择,他是终身要背负这个罪,还是仍然有机会解脱呢?
你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原谅别人跟被别人原谅都是件很难的事情。
”《少女佳禾》讲的就是一个关于原谅和被原谅的故事。
在佳禾的心中,母亲犹如她生命中的一道光,也是她这个三口之家的纽带。
电影通过佳禾时常摆弄母亲留下来的纽扣和耳环来表达母亲在佳禾心目中的位置,纽扣、耳环这些非常女性化的符号代表母爱对一个少女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所以当母爱这道光戛然熄灭的时候,佳禾的生活也渐渐坠入黑暗。
她叛逆,她攻击带着偏见看她的同学,她把冰箱里的酒换成水来表达对嗜酒如命的父亲的不满。
少女李佳禾就像一只“刺猬”,不愿与人接近的同时带着强烈的攻击性,对母亲的思恋是她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唯一的温暖。
可能大家看到这里会发现,《少女佳禾》并不是一部青春洋溢的青春片,它甚至有一些阴暗。
母亲意外死亡的14岁少女,内心的秘密永远比同龄人多的多。
她不想接受母亲的死亡,甚至因此不接受整个世界。
她通过写作文去表达自己,她能把自己父亲那份跟宰牛有关的工作描绘得那么生动,但却只有老师用简单的分数来衡量她的优秀。
影片一开头对少女李佳禾的性格刻画得很细腻,几个上课出神的表情,还有她在游泳课上与女同学的之间的矛盾,直到她往泳池里泼红色颜料,都让观众看到李佳禾柔弱的外表下面隐藏着满满的暴力值。
所以后面发生的事情就可想而知,她无意中找到了杀害自己母亲的凶手,一个叫于镭的少年。
她开始慢慢接近他开始自己的复仇计划……但同是两个孤独的灵魂,他们从彼此之间看到了对方自己身上的影子,于镭被套上了一辈子都挣脱不掉的枷锁,而佳禾却被困在枷锁中不肯出去。
影片通过几场戏来表达两个人之间内心的碰撞,不肯下水的佳禾和于镭在池塘边上对话,KTV里于镭帮佳禾挡酒……从影片一开始的泳池冲突,到影片最后二人在池塘内地挣扎,导演用水这个元素来衬托一种悲悯的情怀。
还有于镭家窗台上的那盆银皇后,佳禾小盒子藏的纽扣耳环,都寓意着是两个人内心深处的某种寄托,佳禾对母爱的渴望,于镭需要被救赎,这也是我们看过电影的成人需要反思的地方。
与这两年大火的《隐秘的角落》、《少年的你》一样,这部电影也涉及到了未成年人犯罪。
佳禾的母亲被未成年人于镭误杀,佳禾反过来也想接近于镭复仇。
从一开始把他当成一个杀害自己母亲的凶手,到最后从他身上找到了两人的共同点。
但终究两人还是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躺在草地上的李佳禾对于镭说,“我不想成为你。
”有的时候命运的分叉口就出现在一瞬间,有可能来不及思考但选择权终究在你。
就像前面所说的,原谅和被原谅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原谅于镭是不是对母亲的背叛,一开始在佳禾心里是疑惑的,但经过几次的跟踪、接近和未得手,佳禾给自己找出了答案。
电影很文艺,好像把我们带回到了自己的十几岁的时候,谁还记得自己14岁那年的样子,都干了些什么?
不管是14岁,还是17岁,那是都是一条迈向成年的必经之路,而这条路不管怎样都需要我们自己走。
好像听到导演说自己很喜欢惊悚和复仇类型的影片,可能是受限于故事改编自真实事件,主人公又是未成年人,本来我会以为佳禾最后会像《水果樱桃》中那样的少女复仇故事,尤其是开场游泳课上受排挤后的反叛行为更让我对这个角色的走向充满好奇,但是片中对杀母仇人于镭的刻画明显趋于偶像剧男主了,试图让观众觉得这个少年犯没有那么可恶,甚至是那种小女生特别喜欢的叛逆少年形象;片中一边很正面的表现佳禾接近于镭是为了寻找证据证明他杀害母亲时并非未满十四周岁,而且向小姐妹筹钱准备请律师通过法律途径来帮母亲复仇;而另一边又不断的营造出佳禾想要趁他不备偷袭他的氛围,这种矛盾的心理或许是符合角色年龄的,但总让我觉得这样做只是为了规避审查的风险;整部电影最让我感到惊讶和惊艳的是女主佳禾的扮演者邓恩熙,之前在《无名之辈》等影片中已经让我对她印象深刻,难以置信的是出演《少女佳禾》时竟然只有十二岁,她的表演让人质疑她的年龄,因为太过真实成熟,但那不就是少女的本来样子吗!
希望继续坚持文艺电影的路线,不要走偏!
影片的选材本身对于新人导演来说是极富挑战的,一些情景的表现也略显生疏,看得出导演是很有表达欲的,或许因为是一位女性导演,并没有像许多男性导演那样过分表现出野心,突出“个人风格”,像这种慢节奏把故事娓娓道来的影片我个人还是很喜欢的!
相信“青春叛逆期”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一个特殊阶段,而该如何正确引导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一直以来都是很多父母、长辈令人头疼的问题,有时过于严厉的批评又或是过分的宠爱,反而会让孩子们叛逆心理进一步加重,由此还会引发一些青少年犯罪、家庭关系出现裂痕、与同学朋友间产生仇恨等诸多问题,在12月11日上映的青春现实题材影片《少女佳禾》中,就将焦点聚集在了一个普通女孩身上,但由她所折射出的关于青春期成长的影画,却是很值得我们去认真反思的问题。
片中邓恩熙饰演的13岁少女李佳禾,与父亲相依为命,但由于父亲从事往屠宰场送牛的工作,在学校里收到一些同学的排挤,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年满14周岁的某一天,偶然发现两年前杀害自己母亲的凶手出现在眼前;李感饰演的“少年犯”于镭,由于在杀害佳禾母亲时还是未成年,所以被送往工读学校接受三年教育,因为表现良好,提前一年改造归来,当佳禾确认于镭就是那个弑母凶手之后,一个复仇的计划正在她心中酝酿而生,她特意主动地接近于镭,也逐步的向危险与犯罪的边缘迈进。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但其中又融汇了未成年犯罪、家庭关系、校园霸凌等许多现实题材元素,通过片中“佳禾”的视角,呈现出一个游走在危险边缘的少女内心世界,既能够让人感受到她来自亲人、朋友间的亲情与温暖,也会让你感受到在残酷的现实中,迎面而来的那丝丝寒意,写实的叙事手法,使观众的感触更加真实,仿佛在影画之中看到了自己曾经青春的身影。
发生在佳禾身上的不幸,可也用“无妄之灾”来形容,母亲的意外遇害,让她原本幸福的家庭产生破裂;由于父亲的工作环境原因,让她在校园内遭受到冷漠与孤立,即使她自己的语文作文获得了优异成绩,不但没有赢得其他人羡慕与鼓励,反而被有些同学冷嘲热讽,现实所逼,让这个正值花季青春的少女,认识到要比其他同龄人更加成熟与坚强,当复仇的怒火在心中准备燃起之时,她的勇敢面对与她父亲的软弱和逃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当她身处困境之时,她最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更多的理解与分担。
其实可以发现,片中佳禾所做的很多事情,都不应该是这个未满14岁的少女该做的事情,而是应该由她身边的大人去承担,但是没有看到她父亲、老师、律师,还有美甲店的老板娘等身边的成年人伸出援助之手,每当看到佳禾几乎要跨越那条犯罪红线之时,作为旁观者的自己,都会感到一种惋惜与内疚,矛盾的心理一次次做着不同的抉择,然而看到佳禾在复仇之路上的最终选择,本已冰凉的内心,瞬间感受到了温馨的暖意。
《少女佳禾》可以说一次原谅与救赎的青春迷途之旅,一个叛逆少女的真心自白,相信每一位成年观众,都会被片中“佳禾”如何去选择她的未来人生而感动,也会唤起我们对未成年的关爱之心,只有更多的人去关注青少年们的现实问题,才会为他们创造出更为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幼小的心灵里少一些阴暗,多一些阳光。
#桃花岛观影团#感谢桃花岛观影团提供的观影机会!
这部电影我还挺喜欢的。
在影片开头我注意到这部电影的英文译名是 Summer is the coldest season,不是中文直译过去的,还蛮有趣的,可能代表了妈妈出事的时候是夏天吧。
而且拍摄当下女主的镜头和之前跟妈妈一起的镜头使用两种风格,跟妈妈一起的镜头都是暖调柔光的,而且佳禾的打扮都是很甜美的,头上还会带个发夹;而当下的镜头都是偏灰暗调的,意味着妈妈在女主心中有很重的份量,有妈妈在的时候生活都是充满阳光的,现在不在了生活也变得灰蒙蒙了。
男女主虽然说是仇人关系,但我竟然看出了cp感!
男主当时犯的错误应该是一时冲动吧,他应该是知道女主接近他的目的,但还是在保护她。
影片结尾也跟之前的片段呼应,之前跟妈妈一起时不敢做过山车,结尾自己一个人很勇敢的做完了。
导演说她很喜欢少年犯罪类型的片子,我也对这类题材感兴趣,这部电影拍的是我喜欢的类型。
还不错,一个特殊情境下的追踪故事拍摄得细腻悠长,有回味的空间。邓恩熙的表演不错。对父亲的嫌弃很符合青春期女孩的特性。有妈妈出现的场景,都是带着柔光和干净、美好的,而今的现实总是灰暗、阴郁。男主的表现也不错,悬疑感一直很抓心,那场水中的救与杀,到位。
都以为是《过春天》,结果是《阳台上》+我自己臆想的《少年的你》。看得出很受日系影响,包括拿矿泉水瓶子喝水这件事……邓恩熙表现维持了《你好之华》《无名之辈》的水平,依旧冷艳早熟且演技OK。新人李感也表现优异,刘德华(演技好点的那面)+秦昊的结合体。整体而言制作成熟,也有出彩的地方,算是饶雪漫(当然这部不是)写的青春书理想中的成片质量(天啊前几年还说《左耳》可以拍成《告白》今年标准就这么低了)。P.S. 跟一个大姐姐换票,然后男主坐我旁边看了半场,虽然没有签名合影故事,但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整个人都兴奋了55555
开场很接地气 虽然是垫基调没入正题 但对细节和感情的把握还挺精准 但中段切入复仇计划后 从演技到剧情都全方位崩塌 而且双线交叉叙事并没有看到有任何必要 还不如传统线形对感情的酝酿和发展有更强的掌控力 结尾的原谅和释怀显得格外突兀 同类型可以借鉴日本对心灵阴暗面的发掘和深入
时而灵 时而尴
男女主之间本来有很多可以刻画的,但是很可惜没看到。零零散散。
画面过于接地气以至于觉得很亲切,可能是很绿的画面和工地还有那首飘雪让我以为是广东的小县城,最后片尾才看到哦原来是台州呀(也对人家普通话那么标准。。)7/10元素过多却没有处理好就有点杂。以及现在看啥短头发妹妹都觉得像子枫(
生活就像过山车,内心毫无波澜。
无聊 平庸 浅薄 没劲 主题曲有句歌词好喜欢“其实你并不爱我 只是需要我陪着 来让你觉得安全 也不寂寞”
于南阳胡同。看之前没抱期待,反而觉得不算差哎。放逐者回头是岸。
又名《少女的复仇》。很青涩的作品。整片看下来,又面又怂又暖的爸爸反倒是全片最能立得住的角色。不管是从演员的完成度还是角色本身的立意来看。主创在构思这个人物的过程里,应该是有很多现实观察的。男主女角的这条线反而有着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奇怪感。尤其在女主与小团体的互动上,那种别扭的违和感简直达到顶峰。母亲大人全程圣光笼罩,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在找丈夫的过程中看到有不明男子还要往前走,这个不太符合常识吧?
生硬(表演尤其是台词)、刻意(靠旁白闪回交待人物小传)和细节失真(竖屏视频微信时代刷银行卡等一些过期动作)之外,依然足可以加入“被凝视的游荡少女”(《过春天》《嘉年华》《阳台上》《狗十三》《黑处有什么》等)华语独立电影套餐。
元素过多,情绪涣散,青春的困境不该是画地为牢。
太装了
在第一部昏昏已睡的电影后,终于看到一部让人能留下印象的女性导演长片处女座。无意比较,但是还是让我想起去年在这里看到“过春天”的惊艳!少女佳禾邓恩熙 李感主演,女导演周笋执导,关于少年犯罪关于在家庭变故里青春期的蜕变与成长,小邓同学彼时才12岁,表演有力有层次,完美符合人物设定!周笋手法其实挺老道,节奏舒服,让人印象深刻。这些年轻人们,未来可期啊~三星成绩,加一星作为鼓励!
平庸
看到弹幕有一半人说看不懂 拍的乱 就知道千万别高估观众
影片一开始的镜头确实吸引我,拍的就很干净,朴实到挑不出多大的毛病,但故事的力度又不能打动我,就挺像一张白纸,划拉了寥寥数笔,升华影片的主题确实不够。
好看
想说的太多以至于啥都是蜻蜓点水,适合拍成电视剧
像是学生作业,镜头表演如此,剧本也是。介于写实与伤痛文学之间,故事不充盈的编造感冲散了影片追求的现实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