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小镇的我,家里经营着小小的米店(?
),妈妈是勤劳能干的老板娘,亲力亲为,自己从小皮卡上搬运货物。
年少的我的心中,装着奇奇怪怪的东西,我相信世界上有妖怪神灵的存在,我还希望我的妈妈是外星人,我沉迷其中,神神叨叨,不被周围同学朋友理解。
转学来的男孩子,寄住在亲戚家,单薄瘦削,衣衫半旧,头发长得垂到眼角,白皙的皮肤少见血色,好像女生爱看的少女漫画里的男主角。
但他宛若受惊的小鹿,沉静的眼里常常掠过不安与惶恐,甚至常常尖叫着大喊“走开”,他说他看到了妖怪,他绘声绘色地描绘着他看到的东西,可是大家都看不到,我也看不到,他的声音慢慢变小变弱了。
他很快就形单影只,还被周围的人骂作“骗子”。
既然我们都不被人理解,心中都有异类,那我和他就做朋友吧。
如果,他真的能看见我看不见的东西,我也想看看呢。
我告诉他我也能看见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转过头来,眼里有些将信将疑的喜悦。
我们开始结伴上下学,一起玩耍,坐在我家仓库里发呆喝牛奶。
与我不同,他大多数时间都静静地坐着,我以为他会骄傲地炫耀他的世界,但他没有。
听说森林深处的有一个大妖怪掌管着气势磅礴的命运瀑布,我便邀他一同去探险。
我们走了许多路,可到了那里我却只看到大片干涸裸露的石头,与周围的绿荫对比仿佛被隔绝了一般,那便是瀑布的所在吧。
可是,连水都没有,更别说大妖怪了。
我觉得无趣又恼怒,便拾起脚边石子,想要丢向那巨大的石崖,他却将我扑倒在地,将我带离那里。
回家路上,我们默默无语。
我们便没有再结伴了,他不再来找我,我也不再找他,短短的时间里维持着这种小孩子间的奇怪默契,而没过多久他也转学去了别的地方,我便再没有见过他。
那段时间里我想起那时他望向石崖的眼里似乎饱含惊叹,或许在那个光秃秃的石崖真的倾泻着不绝的瀑布,或许那个平平的石崖顶上真的坐着一位大妖怪,然后他终于发现我的谎言,我什么也看不到,他仍然是一个人。
日复一日,我慢慢长大,我不再将那些看不到的东西宣之于口,我混迹在普普通通的高中生中,变成了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高中生。
那天我参加学校活动去看多地区的演讲比赛,竟然看到了他,他向我走来,我们仓促地打了招呼,我便迅速逃离了,彼时年少的我,是羡慕他的世界的,我多想看看他的世界啊,一个人喃喃自语的他的缤纷世界。
现在,他好像已经不再一个人了,他的身后也有许许多多的同伴,他们面含春光,笑意盈盈。
回到小镇的日子依旧波澜不惊,重逢唤起了我的记忆,我耿耿于怀起那时的言语,为欺骗那个他的我自责不安。
他竟然辗转联系到了我,我当然赴约前往,在一个老旧的车站前,我们握手言和,也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与你相遇,是我的幸事,在那段将记忆尘封的岁月里,我也开始安静,也温和起来,过去的人与事即便褪色,却不着痕迹地改变了我们,愿你能顺心如意,夏目。
绿川幸已经花了很大的篇幅讲述人与妖的时间差异,最近两季更是营造了太多不可结缘徒增寂寞的氛围,我们也逐渐有了免疫力,人妖之别,纵难以释怀却心知肚明,造物主分割的世界的界限里我们深知自己的无力。
与之相比,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更能触动人心。
那些在阴暗的日子里肯伸出手的人们啊,感谢你们,曾经给过小小少年短暂的阳光,让他在以后的日子里,长成了那样温柔的模样。
春去秋来,人来人往,我们或许淡忘了他们,他们也或许深藏了我们。
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那些相处在我们的行为方式上润物无声,遭遇苦难是迎刃而上还是踌躇不前,身处险境是勇敢冷静还是怯懦无力,面对生人是大方开朗还是冷漠慢热,全都是过去的人与事的小小结局。
年轻时不能了解的故事,在某个契机突然了然于胸。
过往不能原谅的疼痛,在如今的平常日子里随风飘散。
虽然这不是一部出色的剧场版,笔画廖廖,人物写意,未经打磨,甚至拆成几集放进某一季里也没有什么违和感,但饱含着夏目的符号,也将成为照亮过你我的阳光。
remember(剧场版动画《夏目友人帐:缘结空蝉》主题曲)穗之影:-我不在的时候会很担心她,每次想到这个,就觉得自己不能离开呢。
-这里,真的不可以再停留了吗。
-不了,我要去一个地方…...那我走了,妈妈。
-贵志。
我不能再为她消解悲伤了。
当她最终接受,并走出悲伤时,能请你替我去看看她吗?
-说起来,也许那真的算不上是惩罚吧,因为它曾让我度过了一段那样美好的时光。
今后,我大概不会再回到人世了吧。
夏目贵志:-这些小小的误会,可能就是让玲子最终放弃与人交流的原因。
但是人也好,妖怪也好,他们都一直没有忘记有关玲子的事情。
这大概,就是笹田所说的小小的涟漪吧。
我也身在其中。
-他总是这样笑容满面,大概这些笑容都是专门给容莉枝看的吧。
好让容莉枝的哀伤,不着痕迹地缓缓消散而去。
娘口三三:-当被人欺骗时,有时会生气,有时又会开心得笑出来。
我还真搞不懂你们这些人类呀
雖然只看過第一季番 絲毫不影響它帶來的噗哧笑和治癒 面對守護生命本源是不能随意改变的我想大概说的就是对生命記憶和爱的延續的尊重。
被人遺忘或者銘記都是合適的存在,當你不執著於不被理解,不執著於被誤會,不執著於被遺忘 像玲子和夏目一樣是熠熠生輝般的存在始終對生命敬畏 被遺忘是難免的,其實已經偷偷留下了多年後也許在某個午後望向窗外記起的珍貴記憶,我希望更多的時候應該是像玲子說的那樣不被記得也很好呀。
🤟🏻
又一年六月就這樣悄無聲息地過去了,七月的第一周也逝如流水,但夏天特有的炎熱和出其不意的暴雨如往常一樣刷著存在感,除了越來越稀少的蟬鳴,夏季不變的“特產”,當然還有離別。
曾經很喜歡“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這句詩,最近看木心的《文學回憶錄》書,發現早在二千多年前屈原就已在《九歌•少司命》中發出“悲莫愁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的感慨,更覺離別是個體成長中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可惜的是,在我過去的成長經歷中,並沒有人教我該如何面對離別,可慶倖的是,現在的我終於在日本文學、電影、動漫和音樂中漸漸找到了答案,慢慢地開始釋懷,也更加沉浸於“物哀之美”中不能自拔,比如《夏目友人帳》。
最近看完《夏目友人帳劇場版結緣空蟬篇》,本來以為是喜劇和簡單的收妖故事,結果看到津村椋雄與容莉枝奶奶之間的羈絆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淚流滿面。
真正的津村椋雄早已在八年前去世,現在陪在奶奶身邊的山神的使者,因為承受不了不得不一個人在這茫茫人世間四處流浪的神罰,選擇了躲在一棵樹中的時候,無意中遇見了容莉枝,然後一直聽著她的傾訴,看著她長大,然後為了化解她喪子的悲傷,最終化成人形,陪伴在她身邊八年。
八年啊,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人生中有多少個八年會有這麼一個人一直陪在另一個人身邊呢?
可是人生最悲傷的莫過於“人類的命運就像這水流中的每一滴水珠,人與人的相逢與離別,只需輕輕一碰就會改變,是極為脆弱的東西啊。
”最後的最後,無論有多少溫暖的回憶,有多麼地不舍,羈絆還是有脆弱到不堪一擊的那天,相互之間還是避免不了要說再見。
那麼這些過去就真的無意義嗎?
我想我最喜歡日式美學的一點就是,儘管認識到離別的悲傷和命運的無奈,也不會否定過去一切的意義。
就像假椋雄與奶奶的告別只是如往常一樣說一句“我走了”,而奶奶的回應也只是日常的“早去早回”,但奶奶眼中突然流下的淚還是證明了假椋雄的存在,也說明了這八年陪伴對奶奶來說並不是虛無的,而且還意味著她已經走出了喪子之痛,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所以,這樣想想離別好像也沒有那麼可怕了,這或許也是《夏目友人帳》一直帶給我感動的原因吧。
依旧还是那么温馨让人潸然泪下,分身喵老师真的太太太萌了!
这是我最差的观影没有之一,左边一对右边一对都是情侣,右边一直在大声说话劝阻不听,腻在一块,女生装娇羞惊悚,男的也不想说,右边一直在吃薯片,也是窃窃私语,后面还有科普这是谁谁谁的,我真的想说,情侣秀恩爱请干脆要么去其他地方好吗,科普的为什么之前不可普,给别人尊重也是给自己尊重。
真心只想感受一场纯夏目粉专场,不让这些外在因素破坏观影,以及夏目友人帐带给我们的温馨及力量,这部经典所传达的信念。
3月10日抱着友人送的猫咪老师的周边去影院看了这部期待已久的电影。
出来以后却和友人的观影感受发生了很大的偏差。
我的评价是总体满意,友人的评价非常不好,作为一个夏目老粉和一个看过很多动漫的肥宅之间的争吵,我整理了一下也有一些思考。
我对于治愈系的动漫和电影的狂热度都不算很高,但是《夏目友人帐》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但是我看到网路上大部分的评论都止于感性的分享,所以想把这篇带有烽火味的影评在这里分享一下。
我们的核心分歧在于:作为一个漫改电影,是保留动漫原作风格更重要,还是努力向电影体裁的剧情紧凑(大部分院线电影的追求)、动作戏的精彩更重要?
后来我们稍微远了一点,讨论到了作为一部和其他非漫改电影一起在参赛台上的电影,《夏目友人帐》是否需要像《魔法少女小圆》一样假如更多的探索性的先锋艺术?
在友人看来:《夏目友人帐·缘结空蝉》这部电影主要有以下几个缺点:节奏不好、支线处理不严谨且结构松散、冲突不够紧张、动作戏不够精彩、原作应有的恰当煽情没有做到位。
具体阐释如下:1.节奏问题,前一部分慢镜头过多,导致中间叙述过于紧张,应该有细节的部分没有展开,比如太多夏目等人在路上奔跑的镜头友人认为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可以直接切换到下一场;2.支线处理方面,太多的故事支线使得故事过于冗杂而且松散,有一些支线比如夏目和墙里的妖精以及祖母之间的故事自成一体,和其他支线的关系联系并不大,最大的bug是三个小猫咪老师,因为椋雄在故事中最大的功用是“制造记忆”与“失忆”,但是他让猫咪老师有丝分裂这个设定就显得过于牵强,仿佛是强行让夏目和猫咪老师进入剧情完成既定动作;3.冲突不够紧张,既然已经变身电影,就应当制造一些更有力的冲突,例如作品中夏目梦见滋叔叔和塔子阿姨在梦中忘记自己,而自己却被另外一个人所假冒,友人认为既然已经有了这样的冲突,编剧就应该顺着这样的冲突进行展开,要让作品适当时空,但是显然编剧就仅仅是止步于此,不敢让剧情失控;4.动作戏不够精彩,作为电影,在短时间里面要抓住观影者的眼球,想要达到同类电影的一个高度那么就应该把达到同行标准作为自己的本分事,比如猫咪老师和妖精打架的时候,并不算吸引眼球,友人原话是应当多几个角度、镜头切换得更快;5.原作应有的煽情却没有做到,第一季是这一方面的最高水准,因为这种煽情的细节、节奏和感情推进都非常细腻精准,煽情的落点也很好,并不使人觉得尴尬,也就 是 说原作是有水平有能力去做这样的事情的,但是电影却没有做到这一点,虽然 避免 了 尴尬 ,但也丧失了优点。
总结就是:《夏目友人帐》电影版并没有成功地变成一部电影,同时失掉了自己原有的优势。
我的回应:《夏目友人帐》作为漫改电影,成功地做到了与原作的衔接、风格的延续以及一定程度的电影化——即使它有一些不可否认的缺点。
我先写一下对于友人的观点的回应:1.节奏问题我基本是承认的,因此我会给它扣掉0.5分。
剧情的前半部分确实太过拖沓,而且或许是为了给猫咪老师粉(比如我)的福利,总体来说让猫咪老师过度卖萌了,然后中 后 部分 就 显得赶,三条支线(墙里的妖精、椋雄和蓉莉枝、玲子和蓉莉枝)交代得很匆忙,所以观影到这里会有些微疲倦感,如果耐不下性子可能 后面 真相大白也大白不了。
不过我在想奔跑的戏要不要删减其实是一个问题,因为在路上这个动作只要有它的推动力和行动目的,那就是有意义的,三人分头找本身就是一种必须要交代清楚的策略 ,暂时休息下来之后的内心独白也是治愈类作品的应有之物,所以这个部分还需要考虑。
因为友人在交流的过程中引用到了先锋电影的概念,所以我在这里不无狡辩地说了一句:先锋电影的慢镜头和漫无止境 地 奔跑又怎么算呢?
友人的回答是:那是因为细节做得足够好。
我由于沉浸于争辩,所以 一时 竟想不出来电影的细节部分来反驳,虽然 我 自己 在 观影 时候 还是 感受到很多照应的;2.关于支线的问题:这个部分我只表示四分之一的赞同。
赞同的部分是猫咪老师的有丝分裂的突兀性安排,正如友人所说:椋雄只 负责 记忆 ,但是并不负责重复或者复制。
但是深入思考也能够将其合理化那么一点点:在电影中其实有交代,由于椋雄的“制造记忆”实际上相当于复制记忆,他对于人类生活 参与 大多 是 通过 变成某一个他们比较熟悉的人来进行的,那么这种随时进行的“复制+参与记忆”便成为了椋雄的一种 常规操作,猫咪老师在电影中说:妖树在碰过另一些生物后,结出和那个人很像的果实,是很常见的现象,所以会有老师形状的果子结出来。
在结尾的时候椋雄变成微尘四面散开,那些小分子在碰到 蜻蜓的时候就变成蜻蜓,碰到 墙妖的时候就变成小墙妖,未尝不是和前面的三只猫咪老师的一个很好的照应‘;此外我完全不同意支线过于散漫的说法,因为很明显电影的主题就是要探讨:妖精(或者有妖力的人)参与人类的记忆到底是不是一种妥当的行为?这个中心话题,小墙妖与玲子,而椋雄和蓉莉枝阿姨,夏目和滋叔叔塔子阿姨一家的三线关系,讨论的都是这样的一个话题,所以我认为所有的支线都应该是这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一部分;3.冲突不够紧张:我认为这部分友人举的例子不太恰当,我是这样反驳的:梦境带来的冲突可以看做是心理冲突,它的作用是隐喻不正常的记忆,用比较夏目的词汇“结缘”到底是否合理。
我 认为 在 原作没有任何反派的基础之下强行要加一个大曲折是不太符合原作风格而且没有必要的,因为失忆这样的事情在蓉莉枝阿姨家就已经发生了 为什么 还要 再重复在夏目家再发生一次呢?
而且不要忘记,塔子和滋实际上与造成失忆的椋雄是没有任何交集 的 (这家人远在五丁镇),而感染失忆症的三只小老师也很快离开了滋叔叔的家跟随 剧情 在 外面 四处晃荡,镜头在此就没有再关注家里的事情了,到底有没有失忆对于整个剧情的走向其实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夏目友人帐》其实延续了之前的画风,那就是在平稳的人际关系之中传递情感,没有巨大冲突是它的一个特色也是一个立足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想要戏剧化那还是出门左转去看其他 大片 吧 。
4.动作戏:这一部分的反驳思路和第三点关于冲突的思路一致,就不展开了,总之就是每一种体裁都有自己的领域,如果要强行让文艺片拍出漫威电影的特效,就太难为人了。
5.关于煽情:其实我挺庆幸它没有煽情的,因为治愈片真的不一定要声泪俱下,感情恰到好处就可以了。
老粉看到的是更多的温情,比如接近结尾的时候夏目与结城(一个一开始什么也看不见却欺骗夏目感情的中二少年)坐在长凳上,交流之后结下了属于人类的 友谊 ,会让人想到第一季的开头外婆玲子与站台旁边的妖怪结缘的故事,这种细小的对照或许只能意会;再说到客串的牛牛和丙等一群妖精朋友,在猫咪老师1号跑掉之后决定开 追思 会 ——实际上是为了 找机会喝酒,这个和之前猫咪老师生病一群妖怪借着探望病人的机会喝酒,都一样的可爱,这种可爱是指那些久经生死离乱的妖怪对于离别的这种醉离别的豁达态度。
既然又有成长又有温情,何必要滥用伤情呢?
以上,从动漫到漫改电影面临着两种体裁之间 的 转换 问题 、风格 的 变动问题等诸多问题,在写影评的时候我想到了跨年夜看的《地球上 最后 夜晚 》,这种风格太明显的体裁是否真的适应银幕、银幕到底是需要什么 样 电影 ,依旧是个问题。
所以我会给《夏目友人帐》的电影版打一个合格 偏优的分数。
原野绿如旧,乡村静如初,暖风仍和煦,少年仍温柔,三三还是那么的贪杯好吃,妖怪还是那么的层出不穷,夏目还是那么的温暖善良,故事还是那么的平淡无奇,拆分放进六季中也毫无违和感,但这不并妨碍我对夏目的喜爱。
忘了与夏目结缘是何时,但留下的温暖却始终藏于心间,人生是一趟孤独的旅程,但那些温暖的相遇不会消散!
穗之影离去的时候,所有看不见妖怪,并且不会对它产生记忆的人类,都看见了它带来的那一场泡沫飞絮——是夏目这么多年来最有情怀的画面了。
常绿的是茂密的植被,点着一些晨曦与晚霞,给人与妖怪作清净舒雅的背景,去寻那些过往的错别以及现时的幻影。
善良与温存都是闪闪发光的,连带着告别与遗憾也都有了神。
这样的感动真是怡然。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而夏目与妖怪之间的友人帐却是温柔的牵绊。
不论是千与千寻里千寻与白龙、无脸怪、小玲的结缘,还是小偷家族里无血缘关系却抱团取暖胜过血亲的动人亲情,日剧不停地探索着在每个人都日渐孤独的现代社会里,到底是什么将一座座孤岛连接起来。
夏目玲子因为有看到妖怪的能力被人类排斥,但她的善良仍被妖怪们记得并怀念。
小夏目因父母早逝,被亲戚们不容,却被没有血缘关系的一对夫妻收留。
被神罚的妖怪本已放弃再缘结空蝉,却不忍看失独的母亲忍受痛苦,化作儿子陪伴,再结空缘。
这种种真情与血缘无关、与种族无关,却胜过所谓的人伦亲情。
商业社会里,人们营营碌碌,广结人脉,核心却不过是个利字,真心算什么,善良又有什么用,陪伴更是无从谈起,人人都忙着让银行帐户的数字越来越大,哪管内心荒芜一片。
幸福到底是什么?
是孤独时陌生人的微笑,是加班后24小时店里温暖的关东煮,是生病时出现的一杯热水,是有人和你分享所有的喜怒哀乐,是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理解和关怀。
当被神罚的妖怪为了夏目决定离开时,他说道就算会被忘记,但他会永远记得这8年美好的回忆。
不必纠结别人是否会忘记你,把每一份美好的回忆当作世界赠予的礼物细心珍藏,珍惜当下最诚挚的感情,幸福其实一直都在。
从电影院出来,一个人走回家,一进家门就有狗子欢乐的朝我摇尾巴。
我在想夏目其实要说的也就是这种平凡的日常吧,但却点出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羁绊!
虽然故事还是说的人与妖,但那又有什么区别呢。
牵绊大概是这世上最难割舍的东西,要不怎会有“天若有情天亦老”这样的感慨。
最近看到好几篇讲述关于衰老,关于死亡和告别的文章。
也曾看到微博上有位演员说,“父母是你和死神之间隔着的一道墙”。
我才惊觉自己的父母也都是快六十岁的人了,假使乐观的估计父母能陪你到他们八十岁。
也不过是十几二十年的事情了。
以前的我从来没有好好思考如何面对这样的问题。
十几二十年长吗?
自己长到三十岁,当你要回忆往事的时候,记忆却总是模糊的。
觉得三十年也不过是短短的模糊记忆,觉得就像是一场梦,搜一下就过来了。
这才意识到,原来能陪伴你的人的时间总都是有限的。
想到这就很难过,这两年尤其感受到对人生的无力感。
没错,现在才懂得,生活确实是场渐行渐远的路程,我们会不断告别,却没有机会好好说再见。
可是那些陪伴的日子啊,不都是真实存在过的吗。
即使电影里椋雄的最终离开带走了容丽枝阿姨的记忆,即使有一天我们也将会这个世界上全部抹除消失,即使这样才是这个世界的常态。
那些陪伴的着你的人,变成了组成你全部生命的鲜活符号。
原来羁绊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我向来认为中国人是喜欢热闹的民族,而日本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总是对孤独与生命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
即使是最孤独的人,羁绊也仍然深深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之中,并且绽放成对我们最重要的鲜花。
一朵花,也许你曾经觉得有她是再平凡不过的事情,也没有精心打理,然而当那朵花突然枯萎的时候你会痛苦。
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陪你走完这场人生旅程。
我能做的,也许就是真心的陪伴,若是告别的时候会总会有遗憾,那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个可以带给身边人温暖的治愈者吧。
像夏目一样,像椋雄一样,像雕画师阿姨一样,坚定而温暖。
一点点不成气候的碎碎念,这不是影评,只是每次看完电影之后,我简单的大脑总是又思考的多了一些。
夏目友人帐是那种体会过孤独的人看完会心里暖暖的动画。
确实是tv版的集大成,看了下编剧不是绿川,故事蛮旧味道的,没什么新意,可能看大屏幕希望有个更新的感受吧。希望友人帐上的名字永远不要还完QAQ【依旧只字不提外公】
人与人、人与怪的kizuna,无处不在的季节感,妖怪比人还有诚信。构成挺好,故事完整性满分,制作只能说比TV版好一点,剪辑转场加分。早场包场观影感受太棒(虽然音响是真的很差),在大荧幕听到卡米亚的声音也算此生无憾了,毕竟十年情感,高良健吾好软好软啊。。。官方太黑了,一次出三个周边
“白衬衫的温柔少年,打一个人” —纳兹咩哒
人与妖的世界十分不同,但又何其相似。我们都在寻求亲情、友情、爱情,寻求人与人之间不断的联系,可最终总会发生难以抵挡的分离,有时候是因为误会,有时候是因为死亡。
套路基本上都用過了,但這個番不需要劇情,看你們打打鬧鬧我都很開心。
终于知道猫咪老师是怎样的存在啦。
为了把所有角色都带出来有的地方节奏有点不对,但整体完成度很高,意境也到了,注水部分也很可爱(虽然是注水。算是有tv平均值吧,严格来说应该3.5
还是那么治愈,但是还是短篇的几个故事更精彩,这种纯治愈向的不太适合拍成40分钟以上的故事。
娘口三三的小小只,一如既往温柔细腻的夏目,故事缓缓道来
娘口三三分裂超级萌,夏目还是一如既往的温柔,中级还是那么搞笑。
其实我一直觉得友人帐传达的从来都不是归属感而是一种无法解除的疏离感不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妖怪之间从来都是抱团取暖因为一件小事执着不肯离去每次看完只是会增加孤独的感觉别无其他
感觉我已经过了感动的年龄了
陪朋友来看 没想到意外的好 节奏极度舒适 娓娓道来的感觉 画面好看
节奏舒服,娘口三三有丝分裂可爱崩溃
日漫里的羁绊总是那么感动,夏目还是那么温暖
还是偷偷红了眼眶啊lol
好多年前看的了,还是和当年一样,很温暖,很治愈!
7.5分。其实这个作品我之前并么怎么接触过,小清新治愈系从来就不是我的菜啊,哈哈。不过作为电影来看还是挺满意的,尽管说这电视番质量的画面效果看得有些失望,但胜在故事煽情,角色可爱,小猫真是太萌了~~~陪伴逝者的这种神罚也太奇怪了点。不过就像很多朋友说的,电影里的确是有着一种奇怪的疏离感,看得有点怅然,可能这就是本片得魅力所在吧。
不久前b站刷出个经典老歌合集,一堆弹幕说好好听这是什么番,然后听到了中孝介,听到long and short party,还想夏目的歌不算老嘛。今天大屏幕看完剧场版查豆瓣,才发现已经十年了啊!老实说夏目那么多故事,记住的少忘掉的多,但始终如一的亲近怀旧温暖自然,又疏离孤独悬疑妖冶的感觉留下来。这也算我追过最长的系列之一了。感谢朱夏社,从brain's base独立出来后,填了无头骑士的坑(尽管评价各异),然后始终没有放弃夏目,剧场版还拉上白狐wit一众,也算一个阶段总结。剧情本身,配乐方言雕画都熨帖舒适无须多言,情节倒没比tv更复杂,依旧关于回忆。倒是三等分猫老师简直萌死人不偿命。值得注意的是外公又被提及,而最后猫老师对夏目那句无心的“友人帐也快用完了”似有暗示?还是让一切自然抵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