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筝到潜伏,从伪装者到叛逆者,这些年来优秀的谍战剧真是可遇不可求啊,每每逮到一部能顶一阵子快乐。
看了第一天就想来评,特地又看一天六集,可以负责任的来说一句确认的确是好剧。
难得在谍战剧中以金融斗争为背景,是从前没看过的类型,既反映了历史事件,又印照了现今斗争!
难怪央视推出这部剧。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啊!
金融与民生息息相关,从来金融战场的厮杀是不见血的战争,今时今日难道不仍然如此?
连“侵略手段”也如出一辙!
年轻人真应该多看看旧时代大背景下的历史事件,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
成天看什么偶像剧古装剧,那都是“糖衣炮弹”!
敌人巴不得我们天天看那些东西!
好容易有个年轻人喜爱的偶像演员吸引同龄人来看,(我也是孩子推荐的,我很意外他选择这剧),确实很正能量,就冲能带领年轻人多看红色剧种,提高孩子爱国情感,都要给个五星好评!
被这部剧深深吸引了,全神贯注一点不能分心的追。
这是一部节奏紧凑、剧情丰富、人物丰满、故事吸引人、剑拔弩张、质感优越、演技出色的剧。
看得很过瘾!!
想到了买西瓜时,买榴莲时,得到“梦中情瓜 ” 的心情。
皆是如意。
魏若来,一个懵懵懂懂闯荡大世界的大男孩,从身心到灵魂都是光彩夺目的。
他如此聪明,如此美好,虽然生活困顿,但是思想和人品却那么富裕,那样美好。
观众如此全身心的跟着角色走,为他开心,为他焦虑,为他着急。
魏若来整个人真实自然,光彩夺目。
一博的表演很惊艳,特别真实自然,令人动容。
表情、动作、眼神特别到位,就那么自自然然的抵达观众内心。
《追风者》已经播出了近三分之一的内容,可以感受到剧情早期铺垫基本完成,节奏渐紧,在这个时候,我们分析一下魏若来这个角色以及他的“关系”还蛮有必要。
首先,不知道该先感谢背后的创作人员还是先感谢王一博,魏若来是一个很丰富的人。
魏若来出身底层,住在逼仄的阁楼里,打几份工,等一个三年没回来的哥哥。
但是他又不是一个普通的小人物,他极端聪明,有超强的计算能力,过目不忘,以及后来表现出来的急智和坚韧。
而他又有一些内敛和寡言,这种特质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很容易被认为是老实的小人物。
但是如果你也这样认为,就是上了他的当了。
剧情开始,他的自我介绍是,为了吃饱饭,会帮青帮的老乡算账,我们也看到了,青帮的帐错了,是有人要付出代价的,所以他的这份兼职,还包括算完账来个视觉大餐,但是他只见紧张,不见慌乱。
这种特质贯穿他和青帮头子良叔的沟通中,毕恭毕敬,但绝不慌乱,求枪不成,还能附送个“这老头靠不住”的表情包。
帮周姨叫黄包车时,遇到正在逃跑的沈近真,看到沈近真腿上的血迹时,魏若来也是不慌不忙,“不小心”掉出银元和良叔的名片,救人同时自救,思路清晰,急智缜密。
恰恰是这种特质,让他面对哥哥牺牲,叛徒出现这种巨变时候,得以自保和锄奸。
在哥哥出现之前,魏若来小男孩特质明显,得意的和阿文炫耀自己的聘书时候,还有哥哥出现后说“帮我一个忙”,他仍然小男孩十足的耍脾气“不帮!
你不说一声就走了……”然后一切戛然而止于他看到哥哥的伤口。
宝剑锋从磨砺出,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魏若来的波折来得很早很残酷。
他掩埋了哥哥,去完成哥哥的遗愿,这里已经可以看出他的坚韧和担当,虽然哭红了眼睑,但是他没有考虑去把金条给当局者,哪怕出现一些他从未应对过的局面——联系不上的组织、环伺的特务、一个疑点重重的接头人。
魏若来一方面将计就计,一方面根据线索去摸“接头人”的老巢,此处和后来袭击张鸣泉那次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充满勇气甚至有些莽气的年轻人。
而他有草莽的勇,又有读书人的智,所以摸清了李晟达的底细的同时,已经开始布局,把险局走成了活局。
魏若来从金条事件中机智脱身,以及之前关于考试和工作的种种表现,让沈图南对他大为赏识,而魏若来对这份知遇之恩也奉若之宝,直言“这条命就是先生的了”。
直到此时,沈图南和魏若来的关系,不过是信陵君和朱亥侯嬴,身居高位的人垂青于你,奉酒宴买衣衫,便换你一个肝脑涂地此生不渝。
但是第十集魏若来的演讲,让我,可能也让你,清醒的认识到,沈图南不是信陵君,魏若来也不是朱亥侯嬴。
魏若来的演讲,颇有纵横家风范,纵观世界局势,分析眼前利弊,展望未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忘强调国内外金融界现在和未来的共同利益。
魏若来功成不居,说演讲稿是沈图南批阅过的,但是,拿着白纸演讲的魏若来是否真正意识到,他满怀憧憬提到的四万万人,沈图南未必做如是想。
魏若来把四万万人当成底气,当成未来,因为对他来说,这四万万人,是周姨,是阿文,是他暂时还理解不了的哥哥的信仰。
而对于沈图南,这些人是融金的来源,是被救赎者,是他鲲鹏展翅下的芸芸众生,他可以垂青他们,救赎他们,但是没有理解和平等对视。
所以金融战,说起来是生意,背后都是主义,魏若来从民众中来,立场必不会脱离民众太久,年轻的他,目前被知遇之恩,被即将大展宏图的希望裹挟着,对沈图南的感激是真的,但也不过是当下。
而沈图南作为地主阶级的精英,三民主义的忠实拥护者,他会想改革,想救世,但是最终也许和国民政府的土改一样,救得还是本阶级的利益。
不过按照编剧对历史的尊重程度和剧中线索,接下来便是宋子文辞职,孔祥熙上任央行总裁,想必沈图南会被多方掣肘,(想想剧中的“大姐”),而这些磨折,会不会让他重新思考自己的信仰和立场,也未可知。
但现在看殊途很难同归,泾渭终将分明,编剧草灰蛇线已经埋就,师徒反目似乎是避不开的局面了。
我们拭目以待接下来的风雨狂潮,这对师徒的最终走向吧。
从《风起洛阳》知道了王一博,后来断断续续看了些他的电影,觉得这个孩子选片的眼光特别好,而且表演逻辑自洽。
这片子真电影质感,节奏紧凑不拖沓,人物饱满不扁平,每个演员都属于那种增一分则满,减一分则亏的,一种恰到好处的好,王一博的魏若来更是妙绝。
就如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顶峰上的顶峰。
王一博一如既往地好眼光。
这真的是一部好剧。
从题材制作到演员。
每一个人都很好,我喜欢这样的剧,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正义。
从古至今正义都在。
王一博是一位很年轻的演员,这让我很感动,他涉猎广泛,年纪轻,有很多的时尚资源,并没有选择拍偶像剧,而愿意沉淀下来跟前辈学习,拍一些有底蕴的片子,这是青年一代值得学习的地方。
希望青年一代都能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影响一代。
个人而言平时很少看这种类型的剧,经常看不进去,这次是朋友特别推荐的,但没想到的是剧情比我想象的好看多了,剧情不拖拉,很饱满,演员演技也都很好,特别是王一博超乎我的想象,演技超级棒超级自然,剧中的背景可以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很不错,喜欢,极力推荐,更新的不够看,会一直继续看的!!!!!!!!!!!!!!!!!
我一直觉得演员不只是好看,是一件很需要天分的事,努力有用,但也只是及格,有的时候,天赋很重要,是老天爷赏饭吃,我不敢说王一博的表演完美,但王一博的表演是真挚的能打动人的,在我这儿,王一博是很好的演员,追风者我追定了 ,一口气追了四集,质感好,节奏紧凑,演员也都很贴合角色,是我喜欢的款!
这应该是我看过最差的谍战剧,先说演员吧,既然做了演员,能不能好好去练一练台词,208就那么容易?
天天说着敬业,可业务都不熟练,说话一蹦一蹦的,听得我出戏,只想快进。
剧情也有拉垮的地方,一场大火只为面试,闹着玩抠眼珠子呢?
这不是谍战剧,是谍战神剧吧,连我老公那个谍战剧狂热爱好者看到这里都觉得无语至极,问我编剧是不是脑子进水了,才能写出这种剧情。
这个降智神剧到底是怎么好意思抬到观众面前的,是没有其他剧可播了吗?
这部剧电影质感,画面非常唯美,充满了大上海的独特韵味。
弄堂,评弹,街道很符合那个年代。
剧情紧凑,跌宕起伏,用心之作!
主人公魏若来就是一个心地善良,天赋异禀,奋进向上,心怀家国的年轻人,王一博的表演自然,不留痕迹,让人倍感亲切。
没被录取时,落寞地呆坐在那里,看哭了。
看了两集,剧情非常吸引人,明天继续追剧。
追完了4集《追风者》,认真审判了该剧,结论是:强推!
强推!
强推!
首先,剧情非常吸引人,剪辑特别流畅,你不知不觉的就被吸引了。
其次,演员演技目前无短板。
4集出场的每一个演员,无论主角配角,表演都很出色,这种出色指2个方面:一是每个演员塑造出来的角色,都自然而然的说服了观众,角色立体,没有背景板。
二是所有演员的表演达成了一种平衡。
这很厉害,说明选角精准,导演也很会调整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