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最火的生化危机游戏出来的时候,对那些僵尸就有心理的抗拒,那种寒毛竖起的恐惧感。
所以对于这系列电影,一开始其实我也是拒绝的,只是刚好也没别的电影可选,而且又写着是终章,于是就选择看了这部片。
看完只想说,爱丽丝真的是太帅了。
是的,她是一个复制品,可是她却比真正的人类更有人性和血性,她有血有肉,根深蒂固的还有这对人类的爱,所以即使最后选择把试剂扩散空中,有可能也会让自己消亡,她却依旧选择了牺牲。
让人高兴的是,最后爱丽丝并没有跟这些僵尸一样死去,反而还拥有了她所缺失的记忆,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人,继续为人类的生存而战斗。
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有很多种表现方式。
有写歌的,有写文的,当然,也有拍电影的。
有的人拍自己喜欢的电影,会顺便把自己的缪斯拍进去,比如贾樟柯(赵涛)、比如伍迪·艾伦(黛安·基顿)。
有的人拍电影,会不管不顾的只是为了拍美自己的女神,电影本身可以让位,比如盖·里奇(麦当娜),比如伦·海斯曼(凯特·贝金赛尔)。
但是,他们都比不过今天要说的这位男人——保罗·安德森,也就是《生化危机》电影版六部曲的导演、编剧、制作人,和《生化危机》女主角米拉·乔沃维奇结婚生子的那位“人生赢家”。
导演保罗·安德森其实是个大帅哥,这位身高192,外形酷似詹姆斯·布朗特(唱you're beautiful的那位歌手)的导演,成功的将自己爱的人(米拉·乔洛维奇),从一个普通演员打造成某款特型演员,也成为史上最卖座的电影系列中,唯一一部连演六部系列剧主角的女演员。
如果这都不算爱的话……《生化危机》系列电影是为数不多的一部以女性作为主角的主流商业电影,作为系列剧来说,大概只有不停换导演的《异形》系列可以与之媲美,但是《异行》系列也只有4部而已。
女主演米拉·乔洛维奇在女权主义盛行的好莱坞今天,甚至未来,她都将成为绕不过去的一个女权标签。
这位痴情导演是如何与生化女神见面的了?
保罗·安德森能接手生化危机这部电影,首先是因为僵尸之王“乔治·罗梅罗”写的剧本被卡普Capcom(生化危机游戏厂家)否决掉了,觉得生化危机不能走游戏里的那种生存悬疑恐怖风格,应该更加商业化大片化,而保罗·安德森刚好由于拍摄了《黑暗表面》和《兵人》而被卡普相中,尤其是《黑暗表面》完美具备了他们想要的类似《异形》的那种科幻惊悚和密闭感,所以,这个系列的第一部导演棒也就交到了保罗·安德森的手上。
在拍摄生化危机第一部的时候,保罗·安德森认识了米拉·乔洛维奇,两个人在电影拍摄过程中互生情愫,并于2003年订婚,2007年11月初,米拉为保罗·安德森生下一名女儿,两人也于2009年8月23日结婚。
从另外一个维度来说,从《生化危机》第一部开始,保罗·安德森就一直是该系列的的制片甚至编剧和导演,整个《生化危机》系列基本上都是他在做主导,团队配角可以不停的变,但是对于他来说,自家老婆米拉·乔洛维奇是一定不能变的,米拉也就成为生化危机系列的的绝对女主角。
所以,大概是从第三部开始,该系列就变成了保罗·安德森一百种花式炫妻的方式,所有的游戏因素都为了米拉·乔洛维奇扮演的爱丽丝这个角色让路,生化危机系列也可以被称呼为《丧尸无双爱丽丝》或《爱丽丝纵横尸界》。
而投资人就由得的他这么炫妻?
不,《生化危机》从第一部开始就一直在赚钱,第一部以3300万美元的成本博得了超过1亿美元的票房,以此为开端,《生化危机》走出了一条“以小博大”的商业类型片之路。
这也是保罗·安德森在15年的时间内编剧执导了6部《生化危机》的最主要原因——成本控制得当,票房回报可期。
让我们回顾下保罗·安德森他开创的炫妻系列的成本和票房。
(数据来自网络以及艺恩的数据统计,前面的数字是成本,后面的数字是票房。
)第一部 3300万 1亿美元第二部 4500万 1.29亿美元第三部 4500万 1.48亿美元第四部 6000万 3亿美元第五部 6500万 3亿美元第六部 4000万 暂时未知目前第六部由于还在上映,但是全球票房已经确定过亿,尤其是中国人民特别喜欢爱丽丝打僵尸,上周周末三天票房已经达到7亿人民币以上。
好吧,让我们回到这部生化危机完结篇的电影,这部电影品质到底如何?
六部电影,从02年开始到17年,15年都过去了。
保罗·安德森也的确累了,为了老婆拼了这么多年,最后一次生化危机6就带上一家人一起度假好了。
我相信,他真的是这么想的。
你看,第六部最终章里,他不止让老婆在这个僵尸世界最后一次扮演“末世救世主”,还让他俩的女儿艾尔·安德森,在电影中扮演蜂巢的电脑“红皇后”。
一家三口,简直把片场当做是家庭电影了,以后一家人回看的时候该是多么的其乐融融。
此外, 从《生化危机》第三部开始,我们已经明显可以感觉到保罗·安德森作为编剧导演或者制片人的不思进取,这个系列能一直从最初的主打封闭空间的恐怖惊悚片,中间一路加大投资被给予厚望成为主打感官刺激的科幻商业片,剧情变得愈发粗暴无脑起来,不仅每一部之间的剧情变得缺乏逻辑,人物的设定也经常变得前后矛盾,而导演保罗·安德森不加节制的动作场面和各种快速剪辑,再搭配震耳欲聋的音效也证明了他根本没有用心在生化危机系列上。
另外了?
市面上丧尸电影越来越多,纯商业化打怪的僵尸故事越来越欠缺吸引力,及时完结见好就收也是明智之举,而且投资上,最后一部电影投资他只有4000万元,相比较前两部的投资,他还得省着点花。
从六部的成本投资可以看出来,生化危机系列的投资其实并不算A级商业大片,最高的投资第五部都只有6500万,所以在影片质感上会有一种准大片之感。
而保罗·安德森最初就是以B级片导演出道,他特别善于封闭的空间,幽闭恐惧而紧张的风格,这是他所有电影的共同点。
如果我们从以上这些关键点出发,就能理解为什么《生化危机最终章》会变成这个样子。
第一准则:剧情怎样无所谓,但是我的爱妻一定要灭天灭地无所不能,她必须是绝对主角。
第二准则:因为是最终章,而且投资不大,能舍弃抛弃掉的剧情成本就全部抛弃,而且尽可能的填满前面五部的坑,不管能不能填好,但是一定要填上。
为了给整部系列一个完整饱满的结局。
所以部分(其实是超级多)细枝末节就被全部砍掉了,所以才会出现包括但并不限于以下这些细节,比如:华盛顿特区怎么沦陷的?
最后的大战不交代一下么?
前面系列的李冰冰的艾达王和吉尔去哪里了?
威斯克前面几部那么吊,能瞬移不死什么的,怎么突然就被压死了?
安布雷拉公司营造了一个大阴谋就是要把全世界搞死的只剩4000多人,然后公司冷冻几百人的去统治他们,而且最后关头还可以利用讨论公司股权的归属来决定剧情走向……以上这种“大阴谋”真的是安布雷拉公司顶层决定的么?
最后,一瓶解药解全世界的毒 这么浪漫的结尾也是没谁了。
其实,我个人是心情很复杂的,生化危机于我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系列,我可是小学就和小伙伴在电玩室土星机上玩初版日语生化危机游戏了,这几天还在《生化危机7》里被“岳母”蹂躏,所以不管是电影还是游戏我都有很深的情节。
不过,从电影第二部开始我就已经强制自己将游戏和电影分成2个不同的载体来看待,所以并不会因为游戏和电影的冲突而单方面否决掉电影。
不过即使是从单部电影来说,第六部《生化危机》依旧是一个B级片底子的无功无过的商业片,就算放在生化危机系列6部里,依旧能排在前三。
再加上,作为这个经典IP的完结篇,保罗·安德森不仅将前几部中的人物和主题全部回归画成完整一个圈,而且终章大结局也回到第一部原初系列的场景和主题中,将整部系列六部影片串联起来,也勉强的将从第三部开始崩坏的世界设定给圆回来了,充满了告别和致敬的情怀,这一点也非常加分。
最后的最后,于我们观众来说,我们也是眼睁睁的看着米拉·乔洛维奇这位生化女神从第一部开始连续15年专业打僵尸,越打越凶残,而且也从当初的A罩杯打到现在的C罩杯……这种成长,怎么来说都是很难得的,整整15年啊,去告个别也不错。
不过,看这票房,未来重启这个系列是肯定的……
2002年至今15年共6部的《生化危机》系列完结了!
作为最终篇《生化危机:终章》可以说是挺烂的:整部片子被剪辑的太碎了,每一段动作戏都一直在切换镜头;由于投资少特效和丧尸造型方面更是一点新意都没有(广电还删了最精彩的7分钟);曾经的惊悚感也只能靠敌人突然出现的一惊一乍来呈现了。
剩下的只有满满的情怀,“I'm Alice, this is my story, the story will end.”ps:毋庸置疑《生化危机》系列仍是游戏改编很成功的典型,尤其是前三部尤为经典,还是很推荐没看过的朋友去看看!
(那时候还没有这么多丧尸片)
不涉及剧透,可放心食用。
首先要感谢索尼爸爸,我看到了首映。
其实一开始我很害怕看丧尸片。
某一年夏天,基友拉我进坑,说要推荐我一部很好看的片子,叫生化危机。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我开始主动去了解游戏剧情,看游戏直播,看cg电影,然后看完五部真人电影之后,又无限循环重温第一第二部。
(高三的时候为了看黑暗历代记的cg剧情被老爸骂了n次=。
=)所以感觉自己是个伪·游戏粉,真·电影粉。
如果没玩过游戏原作是从真人电影入坑的话,那么这部生化危机终章还是对得起这些年的等待的。
第五部的剧情我都忘得差不多了,所以一开始的红后样子变了(还是第五部就已经变了?
)有点陌生,但是她标志性的机械电子音又把我的回忆拉回了第一次看第一部的时候。
剧情紧凑,我全程高度紧张,气都不敢大喘一下。
音响效果超级好,有几次我都快被音乐吓出了声【捂脸】。
不足还是有一点点的,画面基调太过阴沉,打斗场面多,镜头切换快,所以我基本没看清楚丧尸的样子(...)还有导演你这样对你太太真的好吗...Alice感觉是史上被打次数最多的女主,虽然肯定有主角不死定律,但是这抗打坚韧度真的让我忍不住拍手惊叹。
对了还有日语字幕你敢不敢再大点,主角的脸都快被你遮住了【再见】如果有喜欢李准基的人那就更不应该错过啦,虽然出场没多久就被Alice干掉了...好像吐槽多了点。
回归主题。
我已开始以为生化危机只是一部丧尸片,但是随着一部部看下来,描写人性的方面越来越多,风格也越来越黑暗。
生化危机可以说是丧尸片的鼻祖,在我心中,他是把人性升华的最好的丧尸片。
整场看下来大家都很安静,和之前看《你的名字》一样,大家都是安安静静坐到最后才走。
伴随着最后我最喜欢的红后的那句经典台词“You are all going to die down here”全场结束。
一个电影系列划上终结。
这是the last story,但也是新的丧尸片的时代的开启。
期待着未来能出现更多的高质量的丧尸片。
-不太会表述自己的感情,随便写了点文字来抒发一下,请轻拍-
游戏和电影之间的互动向来有些尴尬,单独看,两个领域都有产生巨大商业价值,乃至形成忠实粉丝人群的文化价值的作品出现,各自都有巨作,乃至神作。
但是,当两者相互“串场”,试图将各自领域的IP价值延伸的时候,却成功案例不多,少数成功的也远未达到人们的期待。
而电影作品改游戏,时不时商业上可以取得短暂成功,但是延续成游戏常青树的很少,而游戏改编电影,更是连商业上成功的作品都不多,这不,最近游戏神作《刺客信条》又折了。
在这种背景下,《生化危机》系列电影倒是成了游戏改编电影领域,罕见的持续拍成系列,口碑还比较稳健的案例,注意,是“稳健”,这个系列或许难有佳评,但是以鲜明的风格和角色塑造,已经算是这个领域值得推崇的经典案例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生化危机》就是一部米拉·乔沃维奇电影,作为系列主角爱丽丝的扮演者,她贯穿这个系列始终,已经是其灵魂。
2002年,首部《生化危机》问世,当时的评价其实还算不错,作为游改编电影,它既保留了游戏的背景和感觉,更以一种游戏过关般的节奏让对这个游戏熟悉程度不一的观众都看得过瘾。
是的,《生化危机》系列求的就是一个简单的故事线索+玩命烘托女主角的苦难与神武推进,简约而不简单,这样表面上感觉好像就是爆米花电影没新意,但是这更容易让游戏原来的很多特色元素在其中体现出来,刚刚失手的《刺客信条》就是想整些如原来游戏一般有历史感、宗教感的故事,又讲不好所以很让观众头晕,拍电影,还是要有取舍。
《生化危机》中的爱丽丝很容易让人想起《异形》系列的雷普利,两位女角色身上都体现出悲情色彩,都在为自我的命运而抗争,所以,对这两个角色,我很难涌起“女英雄”这样的词汇,在这里并没有太多英雄主义,看到的更是一种不可为而为之的求生之路。
其实,当一部影片,塑造出一个极具个性特点的主角,基本上就稳了,和一些人的认知不同,越是《生化危机》这种打打杀杀的电影反而越需要一个个性角色撑场,任何电影作品都需要魂,当剧情单线化,人物就显得更加重要。
伴随新近的《生化危机:终章》,这个系列似乎正式完结,其实,鬼才信,严格来说,应该是米拉·乔沃维奇版本的《生化危机》正式完结。
只要这个游戏IP还有价值,指不定哪天,好莱坞就会再找个演员,重新启动。
但是,这是后话,如今提《生化危机》,那就是爱丽丝,那就是米拉·乔沃维奇。
在最后一部中,自然要给这个角色一个交代,给苦难的地球一个说法。
整部影片依旧没有太深内涵,核心还是老一套的人性贪婪的阴谋论,这是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电影常用套路,与早期此类电影往往是政府为邪恶主角不同,随着时代发展,恐怖组织、寡头公司等拥有强大权力的机构组织这折磨人类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实,核心就是,制造一种个体面对强权的不对称,其中的悲剧与个人挣扎才更有张力。
最后一部,爱丽丝直捣黄龙的过程更像是“回家”,有些寻根之旅的感觉,中间还涉及到本体和克隆体之间你你我我,真真假假的认知混乱与迷茫,其实这个话题本身可以延展出很有深度的诠释和探讨。
但是,如果对此类话题感兴趣,请去看比如邓肯 琼斯的《月球》,《生化危机》系列一直有自知之明,毕竟夫妻档,作为导演的保罗安德森,难道还不知道媳妇在这个系列中最出彩的位置是什么吗?
最后一部,大家关注的还是A姐耍帅爆头啊,所以,这些内涵型要素都是点到为止,最终,我们看到的还是爱丽丝的过关斩将。
导演在最后一部试图进一步烘托爱丽丝的自我牺牲精神,但是,作为一部商业电影,还是要回到大团圆的结局,每时每刻,我们似乎都可以感到本片的创作人员在提醒自己,要扬己之长啊,也正是这种看起来四平八稳的流程化制作过程,让这部电影反倒成为同类游戏改编电影中,起码商业上更加成功的一部。
作为游戏改编电影,《生化危机》系列显然无法达到游戏玩家,特别重度粉丝的期待,这几乎是一种必然的命运。
游戏是一种直接带入感的体验,是一种相对开放性的形式,特别现代游戏更是如此,游戏的外延更大。
而电影不同,从时间、空间,到成本上,都必须将游戏本来的开阔空间有一个“收”的过程,甚至可能只能取游戏的重要元素,完全重新编织故事,这必然会对原来游戏玩家的“记忆”造成伤害。
而《生化危机》正是将游戏的主要元素保留,却又不被游戏原有框架限制,大胆的以商业电影的讨论进行制作,反倒降低了非游戏玩家的欣赏门槛,受众得以扩大,以至于到了后面,提及《生化危机》系列,更多人已经将其认知为一个动作电影系列,而非游戏改编电影系列。
对于游戏铁杆粉丝来说,这或许是一种“背叛”,但是从电影角度,这恰是一种也算不错的路数啊。
欢迎关注公众号:关于电影两三事,ID:aboutfilms
看完六部的影评我笑的鼻涕又留下来了如果让我点评,就那么一句话:能去看6的绝对是看情怀,不然应该都在电影院里当吃瓜群众🙄🙄🙄我一直觉得第二部是最好看的,结果到终章的时候导演居然把剧情全改得面目全非了[衰]这打脸打得史无前例的有胆量啊~以前那些棒棒的角色敢情都是假的?!??
对于导演来说,只要有爱丽丝就可以了保罗大概真的江郎才尽了,但是他是个好老公,他为自己的老婆拍了6部耍帅耍得一塌糊的好电影👍这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必须多给一颗星😂
剧情简介--为了拯救身患早衰症的女儿艾莉西亚,保护伞公司的创始人马库斯发现了T病毒。
T病毒治愈了上千种疾病,同时也产生副作用导致人类变成丧尸,从而引发瘟疫席卷浣熊市。
马库斯的合伙人杨永信杀了他,并且取得了保护伞公司一半的股权。
美国政府摧毁了浣熊市,据说仅一人生还,或者说仅一熊生还,那就是火箭浣熊,后来它加入了银河护卫队,为保护宇宙而战斗。
本片是《爱丽丝梦游仙境》的第三部,名叫《爱丽丝梦游浣熊市》。
故事发生在浣熊市附近的一片废墟当中,爱丽丝在一个仓库中醒来,一脸血污就打算上路。
没想到我寻找多年的“油腻的师姐”,终于在这里让我找到了。
你不考虑洗把脸再上路吗,反正都大结局了,顺便还可以植入洗面奶广告。
果然,爱丽丝就走到一个水池边上,看来导演正有此意。
结果突然一只丧尸从水里面冲出来。
这根本就不是爆米花电影啊,一惊一乍地吓得我把爆米花都打翻了。
爱丽丝和丧尸了打起来,这洗面奶广告眼看是无法植入了。
她打死丧尸之后走出仓库,刚好旁边停了一辆吉普车,不但没有故障而且还加满了油,但是汽车主人却不见踪影。
估计是专程给女主送汽车,然后就挥刀自杀了。
开车途中,一只巨大的飞行怪兽全程尾随,爱丽丝用地雷炸死了它。
记得《黑暗骑士崛起》中蝙蝠侠也是被核弹炸了,至于死没死我不剧透。
看来长得像鸟的都容易被炸,毕竟连烧烤摊的鹌鹑和麦当劳的鸡排也无法避免被油炸的命运。
果然还是绿巨人、超人之类的比较安全。
爱丽丝又进入一间民房,看见了红皇后。
红皇后一身红色扮相,十分喜庆,说不定今年是她的本命年。
她告诉爱丽丝,现在全球就只剩下4000多人了。
这个消息让爱丽丝喜极而泣,毕竟算下来全球人均住房面积至少100平方公里,今天住在上海外滩,明天就搬到北京中南海,再也不用为了买房而烦恼了。
红皇后同时也带给爱丽丝一个坏消息,人类将在48小时内灭绝,除非她到浣熊市地下的蜂巢拿到抗体,然后将它释放在空中。
前往浣熊市的途中,爱丽丝被一群黑衣人吊打,爱丽丝凭借当年在综艺频道学习的钢管舞和飞天舞蹈打败了对手。
真·吊打她还在路边发现了一辆摩托车,就在她准备启动摩托车的时候被电晕了。
原来,主人为了防止别人看他相册里的自拍,设置了指纹密码,陌生人试图解锁就会遭到电击,看来这辆摩托车就是大BOSS杨永信的了。
果然,爱丽丝醒来发现她已经被杨永信俘获。
杨永信还和爱丽丝玩起了捆绑,杨永信捆住她的双手让她跟在装甲车后面跑。
这辆装甲车似曾相识,不知道是从《死亡飞车》还是《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剧组借的道具。
爱丽丝背后还有一群丧尸跟着,像是盼望回家的外地人追赶火车。
虽然中国已经春运回潮,丧尸的春运却还远远没有结束。
不愿意和杨永信玩捆绑的爱丽丝爬上装甲车和他打了起来。
杨永信:“大坏蛋,人家拿小拳拳捶你胸口!
”为了避免被袭胸,爱丽丝砍断了杨永信的左手。
从此他再也不能一只手拿着手机看爱情动作片,再用另一只手XX了。
原来,爱丽丝的真实目的是为了用杨永信的手激活需要指纹解锁的摩托车,看到这一幕吓得我立即把手机的指纹解锁取消了,万一哪天有人为了看我自拍把我手砍了怎么办。
爱丽丝骑着摩托车来到一座大厦,遇到一个打怪小分队,其中还有日本女模特罗拉。
哈!
本片有摩托,又有罗拉出演,导演一定是想趁机植入摩托罗拉的广告。
虽然这个广告植入得非常隐蔽,但还是被机智的我发现了。
为了抵御密密麻麻的丧尸,爱丽丝率领打怪小分队将汽油桶点燃扔向丧尸大军。
女人,你这是在玩火!
果然,玩火的女人勾起了杨永信一帮男人的征服欲。
杨永信的手下李准基迫不及待地和爱丽丝纠缠在一起,他的技术非常娴熟,分分钟就和爱丽丝大战了三百回合。
爱丽丝连连称赞:“你好快啊!
”然后一枪打死了他。
除了玩火之外,他们还总是说“fire”,让人恍如身在网吧,这也是杨永信要追杀他们的原因之一。
爱丽丝点燃了杨永信的装甲车,让它真正变成了“火车”,使得紧随其后的丧尸大军更符合“春运”气质。
摆脱掉杨永信一行人的追赶之后,爱丽丝等人继续前往蜂巢。
一名同伴问爱丽丝有没有家人亲戚什么的,爱丽丝说她什么也记不住了。
她天生就是神枪手,却记不住自己的过去,说明长期打手枪的确会导致记忆力下降。
他们来到蜂巢之后,事情真相也终于浮出水面,原来T病毒是杨永信为了称霸地球故意释放的。
蜂巢真是机关重重,像是更血腥版本的桃花岛,估计是保护伞公司为了对付讨薪工人而研发的。
一会儿来个大风扇,一会儿来个陷阱,一会儿来头怪兽,爱丽丝等人走着走着就没剩几个了。
最后,爱丽丝和一位女性同伴遇见了杨永信的本尊,原来之前被砍断左手的杨永信是克隆人。
完好无损的杨永信又可以一只手拿着手机看爱情动作片,再用另一只手XX了。
爱丽丝还遇见了患有早衰症的艾莉西亚,她出场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生化危机4》和《生化危机5》里的大BOSS威斯克杀了,然而此人在这部电影中还没有露过几次面。
光线本来就够暗了,你还戴墨镜,叫你装逼,这下遭雷劈了吧?
面对激光武器,爱丽丝因地制宜地跳起了街舞,堪称钢管舞、飞天舞蹈、街舞全能型人才,演完这部电影就可以直接上美国达人秀了。
跳完街舞爱丽丝就用手榴弹炸死了杨永信,继电影开头炸死怪兽之后,火药再次立功,不愧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搞了半天主角再厉害,拯救世界还是要靠中国发明。
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胸前的红领巾更加鲜艳了。
爱丽丝释放了抗体,它将在未来几年通过风力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当然,无论再过多少年也传播不到中国,毕竟我们有雾霾。
电影最后只剩下了两个女人,估计是不会有续集了,毕竟两个女人是无法生孩子的。
电影简析---2002年,游戏改编电影《生化危机》问世,是保罗·安德森指导的第一部惊悚科幻片,该片曾荣获土星奖最佳恐怖电影。
本片是该系列的终章,将六部电影串联起来,讲述了一个完整的结局。
这不仅是整个系列的终结,也是生化迷15年青春的告别仪式,如同当年《哈利·波特》系列迎来大结局,引发无数影迷泪目。
本片的反派由伊恩·格雷饰演,他曾在《冰与火之歌》中饰演龙妈的追随者。
电影开头的飞行怪兽不禁让人产生“龙”的联想。
其次,电影结尾丧尸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倒地的画面,也很像《冰与火之歌》中人们像龙妈跪拜的场景。
这一系列细节都让人猜测导演是否是《冰与火之歌》的忠实粉丝。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导演保罗·安德森曾指导《庞贝末日》,而该片的主演基特·哈灵顿在《冰与火之歌》中饰演雪诺。
《生化危机6》的制作成本只有4000万美元,和动辄2亿美元、甚至2.5亿美元的大片相比连零头都不到。
就视觉效果而言,本片和系列第四、五部比较接近。
与其说《生化危机》系列是动作片,我更倾向于把它定义为“科幻片”,特别是第二、三部场面宏大,十分酷炫。
而后三部拍着拍着就成了中小成本的动作片。
相比起来,《碟中谍》《007》《木乃伊》系列则是完全相反,拍着拍着就从动作片逐渐转变成了科幻片。
《速度与激情》系列再继续拍下去估计就要变成太空片了。
本片牺牲了视觉效果,但也带来了较好的剧情。
就故事而言,让整个系列都圆满了,因此口碑比第四、五部好一些,但和前三部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缺点在于本片剧情和前五部有所冲突,但独立地看还是比较完整。
有不少影迷都纷纷表示看多了无脑的爆米花电影之后,更喜欢类似于《降临》《月球》这样的科幻片,虽然没有出彩的打斗场面,但是有丰富的剧情和哲思。
如果你喜欢看有剧情的科幻片,那么本片完全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除了剧情和前五部有所冲突之外,本片另一个缺点是剪辑非常混乱。
这一做法是为了让观众在高速进行的打斗场面中忽略逻辑上的硬伤,但也导致视觉体验大幅下降。
对此我要感谢导演治好了我的近视,因为我被闪瞎了。
丧尸题材的电影不禁让人想起前段时间非常热门的《釜山行》,这部电影的侧重点主要在于人性、亲情。
而《生化危机6》则是引发了人类对科技的思考。
克隆人、生化武器、人工智能……这些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点很像电视剧《黑镜》,通过讲述科幻故事达到让观众思考的目的。
以上三种科技都是有两面性的,运用得当可以带来不少益处,如若心胸丑陋的人加以利用也会后患无穷。
这些都可能发生在不久的将来。
红皇后的设定也非常有意思。
一方面,她是被制造用于感恩人类;另一方面,她又被编程不能做对保护伞公司有害的事情。
因此她只能通过爱丽丝来实现拯救世界的计划。
这种矛盾的设定经常出现在影视作品,可以让故事变得充满戏剧性,从而引发观众的思考。
比如,《赌侠》中周星驰用特异功能赢来的钱不能用,而刘德华赢的钱也必须作慈善用途。
于是,周星驰把特异功能赢的钱输钱给刘德华用,然后刘德华再用钱来救济周星驰。
《血战钢锯岭》中,主角一方面拥有不碰枪的信仰,另一方面他又决定参军为国效力。
这一矛盾贯穿整部电影,主角通过对人性、宗教的思考实现了自我升华,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信仰的可贵。
除此之外,《机械公敌》《沉默》等电影也采用了类似的手法,通过主角矛盾的心理讲述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故事。
2019年漫威将出品《惊奇队长》,它是漫威旗下第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超级英雄电影,该片主角由布丽·拉尔森饰演,而她去年因出演《房间》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不出意外的话《惊奇队长》会在2019年风靡全球,吸引万千影迷的目光。
该片一改以往以男性为主角的超级英雄电影,捍卫了女性的地位,也可以看做是对女权主义的一声呐喊。
无独有偶,今年即将上映的《神奇女侠》也是一部女性超级英雄电影。
希望在将来《神奇女侠》和《惊奇队长》备受瞩目的时候,人们会记得曾经有一个科幻电影系列也是以女性为主角,曾经有那么一群人为了让女性电影成为主流而努力过。
而《生化危机》系列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科幻片,它为女性电影的探索之路奉献了一份力量,这才是它更深远的意义吧。
本片剧情完整,也有大量精彩纷呈的动作场面,可以同时满足剧情向、视效向两种需求的观众。
总的来说,《生化危机6》的确很6。
整个系列至此也圆满结束。
当然,我还是很期待能推出续集或者外传,这样的话新片的宣传语就可以说:“像我这么屌的电影,还有六部!
”
我和朋友趾高气扬地说:系列电影一般从第四集开始我都不看的,但是为了你,就屈尊去一下吧。
然而,看完之后,臊眉耷眼地和对方说:还是挺好看的。
剧情也还行,也终于不再是子弹飞啊飞两边割韭菜一样倒下来的场景,很满意。
能打的女主,会影分身的男主,都没有对象。
这部电影适合在情人节播,既照顾了单身狗的情绪,突如其来的耸人效果又很适合情侣间紧握双手互相打气。
最后的场景,很像《香水》的结尾。
众人为之倾倒,男女双主呈阴阳鱼状,不可调和。
这个系列到这里差不多,终章给的爱丽丝结局也在我意料之中,作为英雄继续活着,作为克隆人的重生,拥有本体的记性。
整场电影一点都不恐怖,完全不,就是突然的大音效吓人一跳。
3D体验较差,觉得完全没必要,很多镜头的旋转跳跃打斗看的头晕眼花(也可能与我的感冒有关吧)。
开场就是逃跑抓住逃跑抓住的戏码,不要带逻辑看剧,不要骂为什么,一切为了剧长。
看完全剧,还是最后红皇后和其本体(一下忘记叫什么了)还有爱丽丝,三个同源的人在一块的场景让我印象深刻。
1. 在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由于一次摩托车事故,女特技演员奥利维亚·杰克逊的左臂受伤严重,最后这只手臂不得不锯掉。
奥利维亚·杰克逊也曾在《星球大战》中以特技演员出演过2. 电影在南非拍摄期间,一位名叫里卡多·科尼利厄斯的电影摄制组的工作人员,当时他站在一个旋转平台旁边的,上面有一辆悍马车,很明显,这辆悍马车没有被固定好,所以它滑了下来。
据报道,当悍马车滑下来的时候,车把里卡多压在了墙上,几乎是要被压扁了。
里卡多当即被送往了医院,并安上了生命维持系统,但不幸地是,几小时后,里卡多就去世了。
这是在这部电影拍摄期间出现的第二起事故,而且这次事故是致命的。
第一起事故是发生在奥利维亚·杰克逊身上的(上面有说道)。
3. 据说,《生化危机:终章》上映后,会拍摄生化危机系列的电视剧版本。
4. 《生化危机;终章》据说是生化危机系列的最后一部作品,但是完结与否都是取决于作品国内外商业的总价值,所以这也许不是一个结束。
5. 《生化危机:终章》本来计划在2013年的秋天开始拍摄,预计于2014年九月12号上映,但是计划取消了,改为2016年上映(本片于2016年12月13号在日本上映的,北美是在2017年1月27号才上映的)。
推迟计划的原因是因为电影女主角米拉·乔沃维奇怀上了她的第二个孩子。
6.在《终章》里,艾丽·拉特饰演的克莱尔·雷德菲尔德将会回归。
艾丽·拉特的上一次出镜是在2010年的《生化危机4:来生》。
艾丽·拉特饰演的克莱尔·雷德菲尔德(本片剧照)7. 西耶娜·盖尔利以后将再也不会扮演吉尔·瓦伦丁这个角色了。
她在推特上宣布她再也不会参与《生化危机》的电影项目了。
她也向支持她出演这个角色的所有粉丝表达了感谢。
西耶娜·盖尔利在《生化危机5:惩罚》中的剧照8. 拍摄的最后一天是在2015年的12月10号于南非的Belhar。
9. 在南非的开普敦,当时有很多的油管人在参加一个会议,他们获得了在电影中扮演丧尸的机会。
10.在一次有众多新闻媒体参与的采访中,艾丽·拉特确认了这部电影确实是生化危机系列的最后一部。
11. 扮演艾达·王的李冰冰由于要在中国参与另外一部电影,时间上的冲突使得她不得不在放弃《最终章》里的出演。
12.《终章》的制作是在《生化危机5》拍完之后就马上提上日程的,尽管《最终章》是在上一部电影(生化危机5)的五年后才上映的。
13. 上一部电影的角色,比如说,利昂·史考特·肯尼迪,吉尔·瓦伦丁,克里斯·雷德菲尔德,还有艾达王都不会在这部戏中出演了。
对于影迷来说,这是一个遗憾。
但是这也是一个商业决定,那就是说,他们决定去找一些新的,有票房潜力的演员去吸引新的观众。
14. 一个名叫Busani 'Alisdair' Ncube的津巴布韦人,从超过1000英里的地方赶来,只为获得在电影中的出镜机会。
15. 米拉乔沃维奇是唯一一个在所有的生化危机系列电影中都出演的演员。
(下面是2017.1.31更新的)16. 米拉·乔沃维奇,艾丽·拉特,伊恩·格伦和肖恩·罗伯茨是唯一的在本部电影和其他的几部或所有的《生化危机》系列电影中的都有参与的演员。
注:米拉·乔沃维奇是参演了所有的《生化危机》生化危机系列电影。
艾丽·拉特,伊恩·格伦 和肖恩·罗伯茨参演了《生化危机:终章》和《生化危机》系列其中几部。
他们三位演员详细的参演片目及时间在这里:关于《生化危机》的三位演员详细信息17. 艾丽·拉特饰演的角色克莱尔·雷德菲尔德,在本部电影中穿戴的全套服装,与游戏《生化危机:启示录2》中克莱尔·雷德菲尔德穿戴的服装,是一模一样的。
18. 《生化危机5:惩罚》的电影结尾暗示了本部电影是生化危机系列的最后一部电影。
19. 新一款的电子游戏《生化危机7:恶灵古堡》发布的3天后,《生化危机:终章》在美国2017年1月27号上映。
《生化危机7:恶灵古堡》游戏封面20. 这是第一次生化危机电影(《生化危机:终章》)和黑夜传说电影(《黑夜传说:血战》)在同一个月(一月)上映。
20. 本部电影《生化危机:终章》距离第一部电影《生化危机》上映已过了15年。
21. 这部电影与上一部电影(生化危机:惩罚)相隔5年,这是生化危机相邻的系列电影时间间隔最长的。
22. 这是电视名人罗拉(Rola)的参演的第一部电影。
日本女演员罗拉 I translated from IMDB. (2017.8.4更)下面是我翻译的关于一些电影的幕后故事: 卡西·阿弗莱克、鲁妮·玛拉的新片《鬼魅浮生》幕后故事,花絮,还有很多,还算可以吧 诺兰新片《敦刻尔克》几乎所有花絮翻译 《死侍2》花絮:关于预告片和影片制作 《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中文花絮 《银河护卫队2》最全中文花絮 寡姐的《攻壳机动队》,你不知道的事关于《金刚狼3》,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关于《美女与野兽》(2017),你不知道的事
比前面几集都好看
前半段的中世紀打法挺震撼。
前面三分之二,毫无新意,打打打。进了老巢后,才有点看头,略有可取之处。坚持看到彩蛋,看完后,脑子里一堆表情包,WTF !总之,想节省点时间的,彩蛋直接问我吧。不影响效果。
事到如今,15年了,谢谢你见证了我最年轻的时光,而很荣幸我也能见证你的成长和终章。
比我想像的好看許多,是值得在電影院看的爆米花電影。或許這才是真正的女權主義電影:男性們自私冷漠,而拯救世界與扭轉局勢的都是女性。
逻辑bug太多 镜头好晃 但还是刺激的b级片,比某狼强多了
作为终章合格,但确实很赶,整系列还是1.2好看
不用等彩蛋了,是颗黑蛋,里面藏了张字条,上面写着:你们都死定了。
不错的周末爽片,爱丽丝教你怎么使用anti-virus,50ml直接摔地上,去tm的分子密度,去tm的空气传播速度,整个浣熊市的僵尸瞬间死绝了......
我从小追到大的系列啊,讲道理它现在已经成了种情怀,居然到现在才发现女主美的如此不可方物,也许漏洞许多,但到结尾处当我看到一群群僵尸如同臣服一般倒在Alice面前时还是忍不住激动地热泪盈眶,无可厚非僵尸片的代表作,致我曾经的童年噩梦,致我15年的期待。
三个女人一台戏……作为二十年的游戏迷……两口子终于拍点别的去了
对我来说,生化危机不是用分数可以衡量的╭(╯^╰)╮ 不说了,我要向女神学习锻炼肌肉去了💪
应该叫Retard Evil:the final piece of shit
真的结束了吗?终章全程打戏呀,感觉在看米拉打游戏……还有李准基哈哈哈
忽略剧情,场面和动作还不错。
垃圾。没有故事,乱打一气,镜头乱晃,五毛特效。我们热爱的僵尸连一只成型的也没看到。音效弄的特别响,看完电影视力听力双双受损。
没睡着 | 不少场景都挺喜欢,那个人类大堡垒倒油火的时候好好看 | 不要看4D!!!(以下作为收到数个“为什么不要看4D”豆油的补充,谢谢你们)4D会通过晃动捶打模拟移动/你被人揍/被扔到地上等,当然也有水汽助兴,我自觉除了被揍很不爽以外最大的问题是会分心,晃来晃去难以定焦,直接丢失剧情。
动作场面的平均镜头时长直观感觉缩短了,41岁的米拉打不动了,跟所有暮年的动作明星一样,要靠剪的七零八落的镜头来遮掩了。“三个婊子聚到一起”的设定还算热血,但是片尾那个净化药剂就是往地上一扔就起作用的设置也太糊弄事了。安德森的导演环节基本还是以前的特色,所有女性角色都强势,比男角立体
为什么卡普空都能靠着《生化7》让这个游戏系列焕发新生,而电影版却一路走低,剧情敷衍潦草不说,整个制作也是极其的不走心,导演似乎以为只要靠各种动作场面狂轰乱炸吸引观众,然则各种玩命式的高速剪辑与亮度不足的伪3D效果,让人崩溃,大部分场景都是夜戏或者比较灰暗的色调,那尼玛搞伪3D是为毛!
纯粹动作片,80%篇幅各种打,谢天谢地,慢镜头和超能力都没回来,也就没刷新烂的下限,可问题是,尼玛大结局好歹多搞几种怪物来看看啊,一直打人类形态的boss算怎样?省钱吗?说好的人气角色全回归,结果只有克莱尔....爆坑爹!跟系列其他几部比还凑合,跟游戏原作比简直是奇耻大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