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品:第二部分
The Souvenir: Part II
导演:乔安娜·霍格
主演:蒂尔达·斯文顿,奥诺·斯温顿·伯恩,亚里安妮·拉贝德,乔·阿尔文,理查德·艾欧阿德,查理·希顿,安珀·安德森,爱丽丝·麦克米兰,杰甘·艾伊,亚丝明·佩奇,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爱尔兰,美国语言:英语,法语年份:2021
简介:挚爱消逝,年轻女孩茱莉的生活困在死寂的余波中。那位迷人的神秘男子停驻在她行经的每一个角落,让她一再复访与他有关的人事,贪恋两人曾经的亲密相依、控制臣服,试图为狂暴芜杂的昔日关系寻获一个明晰的解答。毕业在即,她的电影创作依旧备受挑战,遥遥无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她能否攀伏情感的藤蔓,让这段刻骨铭心的初恋成为滋养作..详细 >
6.5/10。两部都很好,但更爱如耳鬓厮磨的第一部分。到了第二部分,导演拿起摄影机这个武器来拯救自己,撕碎银幕,大喊一身“cut”,这是她的《痛苦与荣耀》。电影比一般的悼亡片多了分犀利与决绝,最后的平摇甚至是恐怖片式的。《笑忘书》中写道:“将这样的感触,写一封情书送给我自己,不失为天大的幸福,可以不在乎,才能对别人在乎”。
非常多的镜面设计 错置割裂空间 跟随朱莉一起在错落的空间里寻找 片中片的空间感很绝 也致敬了不同的影视 100分钟日常碎裂的时间里 充填出如此多精彩的“时刻” 构图调度美术都棒 比纪念品1更好
才明白这是正片,而纪念品第一部分只是前传,是铺垫。电影该是什么,是1比1倍速的生活记录,还是读薄之后的一本书?人的复杂性是永不可也无法探寻的,一层层套娃之后那拣起摄影机的我也不一定就是真我,框外还会有另一个次元的我喊卡。这是乔安娜霍格的《纽约提喻法》,更偏写实风格也较清新有女性的气质。还有细腻的感情线,心疼女主总是遇见渣男,太清楚那种对亲密关系的渴望,那是性绝对没办法弥补的,N道门锁防的只是自己的欲望。蒂尔达是片中定海神针。
5.1 倒也没好多少
第二部更明显地呈现出了导演的自传性质 大概拍完这两部也就人生无憾
比第一部差了一些
看第一部的时候还是疫情爆发前 转眼已经是疫情的第三年 第一部的印象不算很好 第二部感觉好很多
经历了那些困顿、彷徨和失落,茱莉得到了她的纪念品
闪过的崩溃瞬间,柏林墙终会倒塌,梦里的画面,多镜像,潜藏在日常下的压抑和迷茫,但是这部其实并没有很大的共鸣,其实这也是导演记录自己生活经历日常情绪和想象的纪录片吧,中间那段幻想的画面很有趣,让我想重新开始看黑白片了,配乐真好。
女电影人讲起自己的艺术之路源起这样谦虚,但能有机会拍成上下两部本身就是业界奇迹。
一个奇妙的痊愈过程:把伤痛细节化、修饰、扩大、模糊,循环往复直到它可以被提炼出来向大众展示,而自己可以从层层的痂中脱身。以琐碎的生活体验和私人情感完成艺术化又可被理解的表达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比第一部看的进去 第一部分当初看一次睡一次 比kindle治疗失眠很管用
朱莉在失去安东尼后,进入电影学院,毕业作品成了她填补内心缺口的载体,放映时将自我代入,一进一出,完成创伤的疗愈,电影拍摄的过程充满分歧,是锤炼自我的试验场,在压力围攻之下坚守表达,形成情绪的释放,结尾表明朱莉也是导演的化身。
更喜欢第一部分
oh this was much much better than Part one. Hogg is masterful at subverting expectations - she really did avoid the temptation to be obvious. something magical happened for the film the second Julie started directing her stand-ins. then just as you think it couldn't get any better than this the end scene happened and it was even more magical. also her/Hogg's wardrobe is to die for.
镜像。当电影进行时,生活浮现幕后,剥离了事物本其应有的复杂性,蜕然镜头之下原本就应该警醒创作者的原义,纯粹、脆弱皆源于个体所想的拍摄动作,那沉溺自救的唯一动作——并不企图索取,并不与之抗争,而是选择顾影自怜地熟视花枝的落败,盘根生命之树结出饱满的记忆果实,缓慢漂浮至宽广无限的天空。幻想朝日的情景能够抚慰干涸的躯干,享受保有私密自由的放飞思绪,可过往珍贵的壶罐已然破碎,只待被碎片划破手指,被回忆戳穿自尊,它伤及了弥合完美的执念,丰满了虚构的场景可能,它或许是陈词滥调,却无法复现这般腐朽。我不期待波澜平静的海洋,只愿浅足驻留在海岸的两侧,因为海浪的能量并非可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未曾感受水的温柔,未曾见识蔚蓝与波光。柏林墙终有倒塌一日,爱的形态终会转变留存,美丽与永恒在一个又一个剧场中闪回、驻留。
比第一部好很多,不再自怨自艾無病呻吟。讀藝術的最重要有一個有錢老母,然後開戲講自己當年開戲的故事。拍個畢業故事便能解決財困,太幸運了。PS 配角們很搶戲
和第一部一样,这部片有种令人原谅的做作 但看到快结束时,柏林墙倒塌众人攀上墙庆祝的电视新闻切换到一个白人女性在电视机前看到哭得涕泪横流的脸,真的有点做作到起鸡皮疙瘩
比Part 1更relatab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