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连看3部赫尔佐格的纪录片,到他的故事片,就按住不敢看了,我承认我胆小,我是先偷偷瞄了结尾,觉得不算太惨才敢看的。
看完觉得还好,还挺商业的呢一个人如果一直担心会被吓着,最终发觉虚惊一场,就需要缓缓神。
要到今天,我在看另一部片子时,才慢慢觉察到喜欢这片子什么。
喜欢它什么呢?
片子里有一个疲惫不堪的中年人,老丑,腐坏,日子一团糟。
他有个硬邦邦的爹,一个酗酒的继母,一位吸毒的妓女情人,一份危险的工作,他赌博,索贿,贪污,偷窃,敲诈,滥用暴力,诡计多端,道德败坏,然而这还没完,他脊椎骨又坏了,疼痛让他依赖上毒品,而毒品又象催化剂一样加速他的问题,他要不惜一切代价去搞到毒品,他要找钱来还赌债,他要帮上司啃掉硬骨头,他要帮情人对付难缠的嫖客,他甚至还要帮老爸养狗听继母唠叨,他疲于奔命象个在玩接抛球的杂技演员,勉力支撑着,问题又产生新的问题,他的球越来越多,偷窃赃物随时都可能被揭穿,为了赢钱居然胁迫球员,为了获得证人得罪了参议员,对付嫖客结果惹到黑帮,想破案居然开始和毒贩合伙分赃。
他崩溃是迟早的事,事情一件接一件,越来越快,按住葫芦又起瓢,眼瞅着要完蛋,这个倒霉蛋啊,在疼痛和吸毒的嗨劲之间,在现实和幻觉之间,连走路都摇摇晃晃,坐下都呲牙咧嘴,怎么还死撑着,怎么还不完蛋呢?
这片子设计了一个精巧的结构,用来解释类似"一只小鸟如何穿越龙卷风并平安无事毫发无损的给家中雏鸟带回食物"之类的神奇事件,总之,倒霉蛋穿越了龙卷风,至少是暂时性的远离了龙卷风,使他的纸糊世界暂时得以维持,甚至推进:他居然升职,娶妻,并且要当爸爸了。
真得吗?
这事自然没完,他的所有问题都在,依然需要解决,他的毁坏的健康,他的对毒品的依赖,他的逐渐丧失的底线,他的无穷无尽需要继续抓下去的歹徒......现实就象片子里反复出现的那些冷血动物一样,无法摆脱,永远存在,必须面对。
片子里有一个镜头,就是当尼古拉斯.凯奇走进监控室的时候,发现镜头前桌子上有2只蜥蜴,他长久凝视着,然后笑了。
我喜欢这片子的地方,是它真实的反映了每一个前面有狼后面有虎,狼狈不堪的人的处境,并且借凯奇这个摇摇晃晃疯疯癫癫的人的折腾,展现了一种面对此境遇时的姿态,而且看到最后,我甚至对他有了些信心,因为仔细想想,能够支撑住他,让他成为受力点的最核心的东西,其实一直没有崩坏。
人性,究竟是怎样的?
这是个几乎跟爱一样永恒的主题。
当人有充足理由脱去道德枷锁,当我们在他面前摆满诱惑,当人的生存空间只剩下毒品这小小的一杯水,当这个小小的世界被人握在掌中...我们所看到的,是否就是赤裸裸的人性呢?
凯奇就是这样一个倒霉蛋。
他吸毒的理由充分的无可救药:背痛,背痛又是由于光荣的救人行动。
就像一只鱼,毒品构成了他的水,为了这昂贵的水,凯奇偷窃证物,赌球,与毒贩子交易...又因为女友而得罪了黑帮,凯奇在这杯浑浊的水中上下挣扎,处在随时可能被打翻在地,万劫不复的境地。
疯狂和压力将他所有的社会面具打碎,生存本能和赤裸的欲望支配了他全部行为。
他可以抢劫雅皮,可以当着雅皮的面干他女友,可以拔掉老太太的氧气管换取线索,可以伪造犯罪现场证据。
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扭曲和黑暗就爬了出来,试图将周围的每一个人拖入深渊。
悲哀的是,在这样浓黑的疯狂面前,没有人能保证自己比凯奇处理的更好。
最终,我们看到导演还是有爱的。
疯狂散尽,留在箱底的,依然是希望。
当鱼回到海,当人不用为了生存而挣扎,我们得到的是久违的,狂乱后甜蜜的宁静。
又是一部尼古拉斯凯奇的片子,凯奇的表演不需多说了,还是谈谈片子。
坏中尉,还是好中尉?
如果说有人写这部片子是由坏转成好的事情,显然不是,主角从开始到最后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一开始就是一个本善的警察,否则他不会去就那个快溺水的家伙,中间也没有坏到什么程度,只是吸毒而已,而最后得到嘉奖,只不过是完成了本该完成的任务。
身边发生的种种冲突在一瞬间全部解除,主角做了什么吗?
我感觉没有。。。
当他拿着银勺子送给GF的时候,貌似有一些转变的暗示(说实话这个银勺子的桥段感觉插入的有点生硬),却并没有特别的明显。
按照一般的标准来说,确实算不上是好警察,不过确破了案子又救了人,又得到了晋升,还蛮讽刺的。
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因为他本性本来就好的原因,是这样吗。。。
片中出现的爬行动物代表了什么呢?
那只鳄鱼,几次出现的蜥蜴(或者不是蜥蜴),还有那麻利的地板动作。。。
蛮有意思的一部片子
比起那个快溺毙的囚犯,也许还是自己价值55美元的内裤更值钱——面对囚犯的苦苦哀求,警探特伦斯•麦克多纳夹着三字经的话语所表达的就是这么个意思。
然后,他在略一迟疑后竟跳下水去,救人,受伤,接受升值嘉奖……短短的一个开头就奠定了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同时,也是影片的基调。
同理,我们大多可以谅解这个警探为什么最后会染上毒瘾,然而看着他毒瘾发作时赤裸裸的一些恶行,我们任然会深深感到不齿。
但当他为了灭门惨案而东奔西走,那一丝丝作为警察的激情在若隐若现的时候,我们还是会热血沸腾。
面对特伦斯这个复杂的角色,观众们也不可避免地显露出了自身的复杂性。
片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核心道具,一条被养在杯子里的鱼。
有人说那代表了主角的处境,看似透明却无处可逃——可以说他是个善良的人,剧情里给他安排的多数动作的动机都是善意的,但伤痛的折磨,毒瘾的发作,巨额的赌债,酒鬼父母,以及他的妓女女友给他间接直接带来的麻烦都将他的生活一步步逼向一篇混乱。
也许是受到传统道德感思维模式和戏剧观念的禁锢,我总觉得这将会是个悲剧,或者确切的说,这样的一个灰色而模棱两可的角色(并且越陷越深……),除了悲剧外没有更适合他的结局了,而且剧情上也有很多可以为此大作文章的伏笔。
但是,导演Werner Herzog却没带给我们这么个期待着的高潮,一切豁然开朗,生活依旧继续。
——如同日本小说《一个人的好天气》那样……这是突破了戏剧模式的现实主义?
是的,而且不止是这些。
当特伦斯拔下那个傲慢老妇的氧气管,用枪指着那个包庇孙子的黑人女看护,以此来逼问灭门惨案唯一目击者下落时,因为睡眠不足,伤痛和毒瘾发作而使特伦斯看上去像个可怕的疯子。
而这部影片就是用这种方式来误导观众,让我们时时刻刻都忽略了他其实正一边忍受着痛苦,一边在尽忠着一个警察的职责。
观众们因为厌恶他的这些缺陷,进一步厌恶他的手段,并能预见到他将会因此而逐渐给自己惹上麻烦,并走上一条不归路——如同那个老妇和黑人女看护一样用惊悚藐视的眼神注视着他。
而当特伦斯最后给这两个女人丢下下一句“自私”的时候,我们又何尝不像这两个女人地傲慢,自私呢?
被一种价值观所束缚而自行站在了道德的堡垒之上给角色预测了结局呢?
这就是中国和美国,东方和西方,圣人主意和个人主义的隔阂,甚至在美国的不同阶层里(主角是中产,老妇是上流社会,黑人女看护是底层。
)也能产生这种观念与视角的碰撞。
好莱坞过去也盛许多产法外英雄,黑暗英雄,但这部影片,把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极致到了让你人不出来。
那个“可能充满了希望”的结局,不仅在影史上依然拥有出乎意料的效果,也贯彻了现实主义,最后,也是导演给我们这些观众的一击响亮而充满嘲讽的耳光。
影片中,导演在背景里安排了蛇,鳄鱼,变色龙等爬行类动物贯穿全剧,那些没看到最后的影评人也许会自作聪明地以这些动物的寓意来揣测导演的意图和剧情的定式,比如蛇代表堕落,鳄鱼代表贪婪,变色龙代表背叛等等,殊不知这些寓意又何尝不是人所赋予的呢?
而就自然来说,就现实来说,它们不过是动物,确切一些,是肉食动物罢了——就和我们人一样。
所以我们可以对这个角色持保留态度,如同导演对人性本身所持的态度一样。
题外话,主演尼古拉斯凯奇的表演很棒。
凱奇的新片子,劇情卻似曾相識說說凱奇……聽某同事的八卦他似乎破產了。。。
囧一直覺得他是個演技派,因此這片子就算他把這中尉演的淋漓盡致我也不是特別意外無論是捋頭髮、蹭鼻子的小動作,還是高低肩的殘疾狀,甚至有些略帶猥瑣,以及嗑藥后的暴戾亢奮都很出色可我就是不那麼喜歡這片子。。。
電影中出現過一些動物,蜥蜴、鱷魚,都有特寫鏡頭渲染某種氣氛或者嗑藥后迷離的狀態?
還是什麽別的?
如果不是那就是一種奇怪的炫耀或者浪費
男主因为救人致使腰部受伤而染上毒瘾,所以从骨子里他并不是坏人,只是一些外部因素迫使他不得不去做一些违法的事情而已。
凯奇的演技真的很棒,把一个腰部受伤,工作勤奋的警察演的活灵活现,他在这部片子里面的内心戏演的也很不错。
这部片子立意很高,里面的内容需要耐心观看后仔细思考才能懂得其中道理。
人性的弱点也被导演和演员诠释的很好。
但是这部片子整体节奏比较缓慢,情节也不是特别扣人心弦。
现代社会已经是快餐时代了,观众都喜欢情节紧凑剧情刺激的电影。
从这部影片的打分就能看出来,广大受众买账的并不多,这也就是所谓的“阳春白雪 下里巴人”,很多人的观影水平还没有达到那一步,也只能变成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了。
其实关于警察黑色题材的电影也不少,以前刘德华主演过一部《雷洛传》也是一个想当好人的警察最后自甘堕落的故事,也许是国家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问题吧,《雷洛传》最终还成为了经典。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永远站在最高处的,期待凯奇以后有更多经典影片带给我们惊喜。
影片前半段,让人明白什么是没有最坏,只有更坏,让人知道走投无路不是一步达成的,而是一点点让人感受到绝望。
影片后半段的绝处逢生,我只能用奇幻来形容。
不否认有这样子机缘巧合使这个本性不坏的暴烈警官,继续将希望绝望交织下去,也不否认并不是所有的坏人都可以靠天理昭彰来获得结局,更多是凭借胆识、运气过着名利双收的日子,但是这个结尾,这样的故事,还比较像传说。
多年以来cage一直是天人级的,并非是说没演过烂片,而是当一部戏需要你出色的时候你从来不令人失望。
你看你的发际线越来越后,镜头常常掩盖不掉那些皱纹,或者甚至亦不能像 空中监狱 那样展现剽悍的身型——但科波拉家族的名号是完全不被你辱没啊。
一个行走边缘的警察,刀子嘴豆腐心的警察,彷徨矛盾精明,努力上进却时而为现实的讽刺逼向堕落的一方的警察——堕落是容易又轻松的——我可想不到好莱坞还有谁能演得过你!
木讷的罗塞尔克劳?
神经质的德普?
型索的皮特还是还是成天在思考的马特达蒙?
那小子连自己是谁还没弄清楚。
tomhanks或许能演绎一二,但想想也给人太憋屈的感觉,他不笑的时候都是一副被人逼着吃了苍蝇的苦瓜脸。
不知道人是不都有矛盾到自我无力的时候。
挖苦着溺水的囚犯却终于下水救人;消灭犯罪又从证物房偷可卡因;支持妻子戒酒而与女友吸毒;想改变生活最终要挟球员打假球。
他吸毒但消灭毒贩。
滥用职权但care小孩子安危。
赌至债台高筑却怀念着童年寻宝的欢乐。
抓捕毒贩但不愿栽赃射杀之。
我本将心向明月,不过现实给了他蹒跚的步履歪斜的脊柱丰厚的赌债酗酒的妻子难相处的老爹,可卡因里倒是给了他伶俐的情人破案的灵感和一夕安眠。
——谁能解救一个英勇救人的干探?
谁知道一个硬汉衣下的困扰?
何以解忧,唯有吸high。
high了之后才能怒斥盲目老妪,才能自如掌控大毒贩。
现实无所依,他连睡觉的窝都没有,不是睡在酒店,就是警局小黑屋。
醒时是一脸倦容的残疾警探,醉时。。。
他是一个困扰的警探,他有一个大大的梦想。
你是如何把自己灌醉的?
看这个的时候一直想起以前演的 the weatherman,异曲同工。
P.S,口琴的桥段乃是经典。
再P.S,华人里有一个也适合演这个,杜汶泽大人。
写得不好,但看了一部好片子的心情很好!
早些时候的威尼斯电影节成全了两位老头的交恶,阿贝尔•费拉拉狠毒的表示翻拍他电影的人应该下地狱,沃尔纳•赫尔佐格的回应是与前者划清界限,并澄清自己“从来没看过那部电影”。
不过从成片的的故事来看,赫尔佐格说自己“没看过”显然属于无端扯谎,基本的人物架构、故事脉络几乎如出一辙,狂人改掉的似乎只是故事的结局。
没错,在费拉拉1992版的《坏中尉》里,黑心警官哈维•卡特尔毙命在路边的警车里;而在赫尔佐格的新版中,尼古拉斯•凯奇笑到了最后。
你也可以认为赫尔佐格把电影修缮一新,汽车宽敞了,楼房高大了,警员也气派了,电影的黑色气质却明显衰退了下去。
费拉拉的《坏中尉》是一种粗粝的美学风格,它带有毛边,却能产生震撼的效果,比如哈维•凯特尔在下楼梯的一场戏,与马丁•斯科塞斯在《好家伙》中的段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沃尔纳•赫尔佐格的新版虽然“亮堂”,却没有那种时刻紧绷的质感,即使电影里把“轮奸修女”改成了“灭门惨案”,人物的破案仍属于走走停停,完全处在一个相对疲软的状态。
有几个段子在新版保留下来,一个是尼古拉斯•凯奇在街边逼奸吸毒少女,(原版里是哈维•凯特尔逼她呻吟打手枪),另一个是他赌球欠债引火上身。
在前一场戏中,哈维•凯特尔的表现与尼古拉斯•凯奇有着天壤之别,前者是慢慢走到窗口,面带冷漠的进行威胁逼迫;尼古拉斯•凯奇的行为则处于一种狂热的状态,有一些“咆哮”的征兆,也破坏了整场戏应有的冷色调和震撼力。
凯奇因为赌球而遭黑帮胁迫,他的表现是完全的萎靡,哈维•凯特尔的表演则是带一种不妥协的蛮横……事实上费拉拉所有的笔触都比赫尔佐格来的凝重,譬如凯特尔听闻输球的一刻,掏出手枪击碎了车内的收音机。
在新版的《坏中尉》里,我们既找不到那种颓败的末日气息,也找不到那种恍惚的人物状态,尼古拉斯•凯奇的表演同样间接性的害了这部电影。
与哈维•凯特尔不动声色的爆发相比,凯奇张扬的表现已经背离了电影自身的气质(《我心狂野》也有这样的弊病),换句话说,尼古拉斯•凯奇根本就不适合这个角色。
伊娃•门德斯是一个“拉长”式的人物,赫尔佐格扩充了她的戏份,却不见得这个人物本身对叙事的发展有何贡献之处。
至于与毒贩的争斗,新版中是“谈条件”,旧版里属于横夺,哈维•凯特尔把赃款装进腰包的动作,要比凯奇在毒贩面前划开包裹有力的多。
或者在费拉拉看来,这些都还构不成“下地狱”的条件,真正窝火的是赫尔佐格改变了结局,麦克纳多和毒贩达成共识之后又反戈一击,剧情的转换非常生硬,(难道是为了“和谐”)也完全不合常理。
在某种程度上这更像是一种赫尔佐格意淫式的胜利,把人物从边缘处拉回正轨,没有铺垫、没有动机,这样的收尾非常难堪。
要说《坏中尉:新奥尔良港》与《坏中尉》的差别有多大,我想这个差距至少超过了《曼谷杀手》和《无声火》之间的尺码。
同样是翻拍戏,《曼谷杀手》的失利是源于从泰国文化到全球思维的扩展而引发的智商下降,而《坏中尉》之间的落差除了这点差池,尚有导演的上手不佳(《曼谷》和《无声火》的导演都是彭家兄弟)、演员的戏不对路,以及“修正”的支离破碎。
一部如此平庸的电影亮相水城影展,不但是沃尔纳•赫尔佐格个人的悲哀,也同样可以算是整个威尼斯电影节的遗憾。
其实看着类电影心理面早有个结局,要么就一直堕落下去,要么就被拯救。
曾经的Leaving Las Vegas,落寞的剧作家;Lord of War,上瘾的军火走私贩,Cage是一个天生眼堕落的角色。
即使那些曾经被拯救的matchstick man,the weather man,Cage也用着他独特的堕落诠释着人类世界里面每一个渺小的任务生活中的感伤和无奈。
很少追随一个演员的所有电影,Cage是为数不多的几个。
他选片的唯独一直都是自己喜欢的,无论是这种小人物的电影,还是大制作都会被凑上深刻他的烙印。
近几年,他拍的这个水准的电影真的是越来越少了……
剧情上面全是洞...
实在 无法容忍坏事做尽还有好下场的结局
看不懂 u:字幕+枪版害死人啊
莫名的失去与补偿。
鱼有梦想吗?
三星半吧,凯奇叔的演技不错。不过有用力过猛的嫌疑。
水蛇、鳄鱼和蜥蜴
结局好平静 我们总得面对第2天的生活
好吧,凯奇大叔从此在我心目中被三振出局了~
腐败警察的腐败故事,没意思
不错...不错...看完影片很久才恍然大悟凯奇大叔的腰是装出来的
看尼古拉斯凯奇去的,看介绍还行,又说尼古拉斯演技又回来了,但是看了实在一般般,有如温吞水,没几天前看的,现在已经不记得剧情了。
看了一半,非常失望。犯罪片玩意识流,玩得不伦不类。凯奇这个形象不是一般人能演的,看着都为他觉得累。方基默变成胖子啦!
人是一种应急动物,好与坏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作出的特定的应急反应,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好人中的小坏蛋,坏人中的笑面虎,who knows?!你想要哪个?
奇怪的电影
我就不明白了,凯奇他干嘛非要接那么多烂片啊?这不是演的很好吗?
没有啥意思,吸毒、妓女、酗酒、非法移民
这个世界允许这种人他妈的存在???
只有酗酒和嗑药的时候,凯奇才是神。
是那种看到名字就倒胃口但只因为凯奇还是会勉为其难去看看结果却被吸引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好电影。当伟大的演员遇上牛X的剧本。不可多得不可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