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情歌》夏末银幕上的小清新亮色!
文/王珉作者简介:王珉,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全国部分报刊和新媒体的影评专栏作家,厦门广电集团记者。
导语最近上映的《你的情歌》是很典型的台湾文艺小清新电影,选景、摄像和灯光都很唯美。
该片和动画电影《夏日友晴天》一样,是这个夏末银幕上清新的一抹亮色。
青春纯爱片,这一首简单的小情歌,唱着导演安竹间,主演傅孟柏、柯佳嬿、谢博安,三角恋套路爱情中的小清新戏码。
该片充分运用倒叙闪回的手法,营造出一种沉浸感,观众在余静和邢致远的独白叙述中,逐渐发现大人的梦想。
他们的梦想在李东朔这些孩子们的身上,谱写下去。
剧情简介音乐老师余静(柯佳嬿饰演)因为未婚夫出轨,流浪到花莲治疗情伤。
而郁郁不得志的流浪教师邢致远(傅孟柏饰演)同样被调到偏远的花莲学校,他把歌唱选秀当作新的教育跳板。
邢老师问学生谁唱歌最好,学生推荐天生好歌喉的李东朔(谢博安饰演)。
于是,邢老师支持李东朔和他的好兄弟们组成“七月男孩”乐团,并请余静作为指导,在歌唱选秀比赛中大放异彩。
温暖善良的余静,被两个男人深深吸引,面对截然不同的情感,余静摇摆不定。
正文不得志的老师邢致远来到花莲,希望通过歌唱选秀比赛,让身边的亲朋好友看到自己的教学理想。
音乐教师余静因未婚夫出轨,自我放逐远离台北,两个同类人可谓是抱团取暖。
机缘巧合,他们赏识了有唱歌天赋的学生李东朔,才有了这部音乐治愈系的电影《你的情歌》,青春纯爱片中的三个人物都在片末解开了自己的心结,逐渐放下了背负的包袱。
导演安竹间,并没有把那些沉重的回忆,变成狗血煽情的剧情,而是把人物的前情,在片中通过倒叙闪回,一点一点地透露出来。
这样的处理方式,营造出一种沉浸感,好像观众也成为唯美的选景、摄像、灯光中的人物。
在余静和邢致远的独白叙述中,逐渐发现他们并非快乐豁达的人,而是一直隐忍着生活的沉重。
该片予人最大的感受,正是散文诗般的内心独白和生活细节,一切都是那样淡淡来淡淡去,主人公也学会默默接受默默前行。
如此云淡风轻的小清新故事,却包含着隐秘的情感张力,暗潮涌动。
笔者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余静的一场哭戏。
她打算独自承担责任做重要决定——堕掉未婚夫的孩子,却碰见一路偷偷跟在后面的谢博安。
“难得来台北来逛逛街。
”“我来配眼镜。
”茫茫人海擦肩回眸走远,两个人嘴上说着无关痛痒的话,但却都在街头哭了。
这是余静心中积蓄已久的、负面情绪的一扇窗口,她终于可以放任情绪崩溃一次。
两男一女,一场三角恋,这是一个稳固的结构。
剧本结构同样如此,这样的人物设置堪称经典模式。
三个人中,存在年龄差,余静和邢致远都是大人,而李东朔只是一位高中生。
三角恋套路爱情却各有象征,两个大人成熟稳重,他们明白自己的目标,以及生活前行的方向,虽然遭遇挫折,却永不气馁。
邢致远可以说是理想主义的代表,不论是台北还是花莲,成天抱着一堆理想,还有一屁股债。
余静更像是感性主义的代表,她渴望生活平淡幸福,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但是越简单似乎越难以实现。
尚为高中生的李东朔,似乎夹在两者之间,年轻人的理想就像飞蛾扑火的爱情。
但当李东朔从小地方花莲,站上台北的大舞台,他第一次看到台北101大楼,看到全新的世界,心境产生了变化,也找到了自己的理想方向。
李东朔在舞台上光芒万丈,带着主角光环自动打光。
而看似成熟的两个大人,却被真诚的孩子所打动。
因为密集训练,一群不被看好的孩子竟然成才。
余静在台北的淘汰赛,竟然在花莲变成孩子们的复活赛。
那些清澈的嗓音,放在高中生的身上,代表着内心的呼唤。
李东朔们的歌声,提醒两个大人找到适合自己生活的旋律,并且将这个旋律谱写下去。
电影名为《你的情歌》,自然在故事中出现许多台湾流行金曲:《憨人》《日不落》《美丽新世界》等等,这些歌曾经陪伴许多观众度过青春年华,也在电影里伴随故事见证两个大人的青春之恋。
余静早在1995年就暗恋上邢致远,这样的剧情像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经典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直到片末余静才向邢致远写信告白:“你那么迷人,你总是让人觉得未来可以很光明的样子……”许多记忆碎片闪回,这些小清新的歌曲和余静的情感像极了《一页台北》《我的少女时代》《一吻定情》等小清新文艺片,都是中国台湾电影的独特标签,台版小清新都市爱情都是小格局小确幸的制作。
回顾当下中国台湾电影,鲜少有大场面、大视角、大制作和大格局,较火的诸如《悲情城市》《一一》《等一个人咖啡》《海角七号》《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艋舺》等,都带着浓郁的台湾味道,属于当下中国台湾都市青年文化的缩影。
这些电影采用现实主义的视角还原台湾市井生活,秉承人文主义追求的小格局,真实抒发台版小清新的情感。
(影评原创,未经作者允许,私自将文章用于商业用途,一经发现一切法律后果自负。
)
台湾电影总能给人以温情和共鸣,这部片子亦是如此。
为接近暗恋师哥而来校做老师的余静;想打破教育学生理念的致远;以及因亲情缺失变沉闷的天才歌手东朔,三个人因音乐而走在了一起,逐渐理解,相互扶持。
而影片并未采用合家欢剧情作为收场,半开放式的结局更多了对选择观的思考,不落俗套。
谢博安的嗓音剧里剧外都充满着魅力感,不愧为顶着选秀冠军的头衔。
编剧应该是周杰伦的超级fans,从选择插曲到钢琴名场面,再到女主声形兼备“桂纶镁”气质,让人各种“出戏”。
电影海报
谢博安现场交流
谢博安在现场
谢博安现场弹唱
感谢#安琪观影团#给予观影机会。
说到台湾影片,光是“柯佳嬿”和“青春”两个关键词就足以吸引人。
关于剧情:全片围绕少年阿东对老师的青涩爱意,二位老师之间羁绊纠葛。
最喜欢的剧情是,阿东满载少年的欢喜借了一部车送余静老师回家,大概想通过这样单纯的方式向老师证明自己同样是可以顶天立地的大人吧。
路上告白一直被打断的好笑又感动感受到,估计阿东也没想到等了这么久的“合适的时间”会是这个样子吧。
少年的爱情总是这么青涩又直接,义无反顾,不顾一切。
关于音乐:前半段多次蔡依林SHE等台湾歌手的经典歌曲,勾起了青春的回忆。
饰演阿东的谢博安是歌手出身,唱功自然也没话说。
乐队决赛的那首原创歌曲歌词略显稚嫩,没有能将剧情推向一个高潮点,不过跟剧中角色的高中生身份来说,这首稚嫩的作品也能理解。
总体算是平均分以上的青春音乐片,值得进入电影院观看。
如果没有狗血三角恋,我想我会很喜欢很喜欢这部电影。
年轻时风头无两的学长,变成被放逐的“流浪教师”,选择台北,还是籍籍无名的花莲,怎么看都是两条路。
在幽蓝的海洋馆前,余静盯着那些漂浮发光的生物,藏着掖着她最揪心的秘密与漫长的白日梦。
而阿东火急火燎地骑着单车,想要把新写的情歌唱给所有人。
情歌回忆传经典,故事温馨有浪漫。
逐梦前行齐奋进,辉煌少年展风采。
舞台挥洒青春梦,不甘言败勇挑战。
心中信仰得传承,未来精彩纷呈在。
爱情世界不彷徨,结局开放留悬念。
感受欢乐来影院,你的情歌值期待。
这个故事有青春的色彩,也有唯美的浪漫,有失落的情感迷失,也有对于理想的些许期待。
人世间兜兜转转,不变的是人们心底的期待。
男女主人公在各自的宿命中徘徊,为了理想,为了爱情,更为了心底的坚守,默默付出。
学生时代的愿景,让砥砺前行的女主人公不断努力。
天赋异禀,性格迥异的乐队组合有着青春色彩,或多或少都在为了梦想而打拼。
我不想说谁和谁的爱情得到了圆满,谁和谁的爱情没有在一起,因为结局的美好,幸福的画面,定格了一切,留足悬念或许是最美的期待!片中几首插曲让我回到了80年代的纯真,也曾有过光辉的岁月和放肆不羁的年华。
整部电影看下来很温馨,很有代入感。
《你的情歌》给人的感觉是导演想表现好几条线,但很可惜他没有能力把这些剧情线串联起来,于是呈现出来的是流水账一样的各个剧情以及及其割裂的转场效果。
无论是组成乐队,男主的教育理想,女主的感情问题,还是师生恋剧情,每一处的刻画都不够深入,大都是比较老套的对话和爱情片桥段。
在转场时割裂感尤其严重,上一场景和下一场景很多时候完全没联系,直接的视角切换导致观感很长,没有连贯性。
毫无支撑力的台词而最尴尬的是导演还常常加上看上去比较文艺的台词。
文艺化的台词是必须要由实质的剧情做支撑的,不然就容易造成一种无病呻吟的骈文感,也就是假文艺。
电影里多数场面是明明没有带入观影者足够的情感,就开始用看似深刻而华丽的台词来表达感情,这就显得特别突兀让人感到矫情不适。
很多时候,我觉得这类爱情电影,那些文艺台词,煽情表达还不如白描或者给个长镜头少点直接表达算了。
像《爱在黎明破晓前》这部电影整片都在进行谈话,但谈话内容很朴素轻松真实,这种自然的表达观感就很好。
或者《地球最后的夜晚》,很多人说这片假文艺,台词抽象无病呻吟。
但我是很喜欢《地球最后的夜晚》的表达方式的,它的台词节奏和虚实交汇的氛围构造完全能容得下那些台词。
而不是《你的情歌》这种言之无物的对话后跟一段煽情总结。
错误的主旨表现形式其实看完这片你很难说出导演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原因不是导演没去表达,而是表达的太差劲了,你说他想表达男主的梦想吧,最后兜兜转转和女主的感情线绕来绕去。
说想表达乐队的励志吧,整了半天乐队感觉就一衬托男主和男二的工具人。
说是刻画女主走出感情阴影的历程吧,抱歉,我看到的是女主和两个男主间各种苍白的桥段和莫名其妙的自我感动。
其实导演选一个去重点表现效果都会好得多,你做成音乐片,做成奋斗励志片,就算专注的做成疗伤片哪个不比这个食之无味的大杂烩好啊。
翠绿的群山,少年的青春,缓慢的生活,固执的理想,美好的爱情,动听的音乐。
这部电影放置了所有对于生活最美好的意象。
主角演技都很不错,摄影美术也非常好。
但是剧情有点过于拉跨,主要的硬伤在剪辑使得逻辑无法自洽。
这些美好的事物需要极强的逻辑使得观众充满信念,但剧情过于缥缈使得它们只能活在想象里,无法把观众亲身带到那个境地,感受那些弥足珍贵的美好。
希望可以有更多这样的作品,即使只是看看花莲的慢生活,看看被山脉、大海包裹的日常,仿佛十年前没有浮躁、焦虑,只有闪光的梦想和直来直往爱情的时代,感受中学生时代的快乐,也是一种享受。
所有的星是给佳嬿姐姐和花莲的美景的。
#你的情歌#这是我疫情后第一部献给电影院的电影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我太喜欢了不管是剧情的反转 我哭的稀里哗啦 还是影片里动人的歌声 我喜欢的庭院 向往的生活气息 很帅的男主们 搞笑可爱的兄弟们 我很爱的佳嬿姐 淳朴的气息...电影的每一帧都能成为壁纸那种宁静的气息那种冲黄灯勇敢的气息一切我成为了我心中的美好(加盐姐太美了 美到不可方物 男主们也好帅好帅呜呜呜)
@江湖观影团 #电影你的情歌# 台湾小清新,还不错的一部影片,虽然里面的套路很老,动不动停电进医院,但是整部片子看下来比较舒适,各种幽默的片段也很搞笑。
女主太好看了,不是那种漂亮,就是很清纯,很美的感觉。
本片稍有一些玛丽苏,文艺小奶狗和又高又帅的男老师,都喜欢上了女主。
三角恋加师生恋的配置多少有点腻,更纯一点就好了,男女老师相恋,共同帮助孤儿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感觉好一点。
片中音乐也很好听,是一部适合情侣放松去看的电影。
而且片中还有一个悬念,就是孩子究竟是谁的?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邢致远的理想是当老师,让每个孩子都不需要被别人定义,有自由成为想成为的人。
他的想法是好的,但这是在学校里甄选表演人才、带学生参加才艺比赛就能实现的吗?
他看到学生奇怪表演时嫌弃的表情,自己也一心想回到台北资质较好的学校教学,他到底有搞清楚心中的标准是什么吗?
七月男孩在网路走红,现实是这么简单的吗?
无非又是一个台湾青春片的故事罢了:一群“咸鱼”为梦想打拼,途中有人想退出,又被激励,成功了令人振奋人心,但最终还是铩羽而归。
但这反而促进了主人公的反思,寻找真正的幸福。
电影就像片中21世纪前十年的流行歌曲翻唱串烧那样,旧瓶装新酒,还是老的好听/好看。
余静心理咨商的部分其实很值得深入探讨,例如心理医生所说:你被困在过去,又不敢想象未来,就待在原地,殊不知等待也是有成本的。
王子和公主为什么从此幸福地在一起?
因为他们没想太多。
可惜这部分也被轻描淡写地略过。
最终治愈她的是什么?
还是时间和一天天的生活吧。
导演知道自己想说啥吗
最后的反转!永远爱女主
平庸台式小清新,为了反转而反转
她的孩子是谁的😓
影片很“生”,故事不够流畅,情节经常会突兀,细节欠缺。前半段还是比较想看下去,后半段快进,人物很单薄。
老掉牙的剧情,搞什么不好你搞音乐,拍烂了都。。哎
台式矫情
就这么个剧情还拍了两个小时…最后车祸真的看得我脑壳冒火,还好人没死。无聊至极,没事别看。
歌很好听,花莲很美。女主很美,车祸很诡异。这部片类似于歌舞剧一样,中间穿插着一些还不错的歌曲,但是剧情就显得很散。整部片讲了一群为了理想歌唱的一类人追求梦想的生活。两个男主之间心里都有女主,为了女主唱出心中的情歌。如果爱人与被爱之间存在时间差,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说再见👋。
你被困在过去,又不敢想象未来,就待在原地,殊不知等待也是有成本的。王子和公主为什么从此幸福地在一起?因为他们没想太多。
“身体碎了一点”情绪碎了 情节也碎了 感觉应该再收拢一下表达的攻哥好帅 竟然还有鸿的出演 目前看过的柯佳嬿作品中最美的
听过五月天周杰伦SHE这些歌的人年纪都不小了吧,没有短评说的那么不堪,有点泪目
小柯😍😍
一颗星给柯佳嬿的表演
优秀音乐铸造优秀电影
前半段还好,小问题很多但还可以接受。影片高潮开始崩,回到花莲更崩。最开始三位主角的困境铺垫的还行,东朔稍微弱了些。但是矛盾的解决非常突兀,感情线的处理,在看到情书那一刻开始,崩的更夸张。
太烂了……
1.5 98%的爱情戏很无聊,莫名其妙的三角恋,还不如不要爱情线写励志故事,多讲理想跟现实的部分,并没有表现出大城市跟乡下的空间氛围差异,挺浪费场景设定的。很多情节突兀硬要狗血乱来,结局一头雾水,很多大段MV,但完全没能在剧情体现为什么片名叫你的情歌。
这真的是2020年的电影么?还在唱着日不落的想念?
跟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但好在有柯佳嬿,一切都变得更合适了。结尾处反转再反转是一大亮点,改编的几首歌都很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