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尾煽情并不刻意或做作,荒诞又令人惊喜的情节安排,暗藏着各种积极的内核,打动观众的影片有时并不需要过多让人捉摸不透的台词,让人“不明觉厉”的剪辑技巧。
电影需要“真实”的放下包袱去演绎内容和个性鲜明的主角。
所以当我们被技术难题所困扰至停滞不前时,看看这部影片,会得知或许真诚是更胜一筹的替代品。
一直跑啊跑的,35岁之前,我以为自己是阿甘。
智商不足,又真诚信仰,既秉持原则,又不明白真正的方向,把直觉当作自己的最大财富,相信只要努力地跑下去,就必定有一个满目霞光的未来。
中国人划定生命的标尺,是不会拿35岁当刻度的,圣人说什么时候该而立,什么时候该不惑,什么时候该知道天命,什么时候该耳顺,都拿十年当度量衡。
怎么就忽略了人生的中点了呢?
据说上帝有一扇知觉门,他许诺说,对人生不满的人假若跨越这扇门,就必定会转化命运。
有一个被种种人生苦难折磨的痛苦者决定做这样的尝试。
在历经无数险阻之后,他看到了这扇门,却又迅即被失望笼罩。
因为这门普通到极点,而且当他举步跨越之后,他瞑目静思,感受不到自己有任何的变化。
他失望地掉转身子准备返回,却发现门已经消失了。
上帝在这时出现,告诉他说,我的孩子,你跨越了门,你的既往的过去就从此消失,再没有来路,回忆和追溯再也不能对你有任何的帮助,从这一刻起,一切都要重新开始,痛苦、彷徨、幸福和思念都被你留在消失的门的那边了。
已经懂得放下了,迈向前方的每一步再无牵绊。
孔圣人所代表的中国智慧,把这扇门的刻度放到了70岁,他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也即是说,到达这样的阶段,便拥有了自在行走,自由思想的资本,拥有了用“自我”来重塑世界观的自信,曾经约束、诱导、胁迫你的力量和框架,从此不再对你发生作用。
孔夫子所言不虚,只是,70岁太久,人生本该只争朝夕!
当历经艰辛,攀爬到人生中点的35岁,我希望临高远眺的自己,从此与来路决绝。
如果要用一个形象来标注代言后半段的人生,我愿意选择憨豆。
憨豆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悲观,从开车到游泳,他只会用自己觉得正确的方法以及盲目的乐观去应对;憨豆只迷信自己的经验,没有谁能用人之常情说服或者教育得了他;憨豆敢于挑战一切他觉得无聊和麻烦的陈规滥调;憨豆不会让旁人的批评和指摘影响自己的行为和判断;憨豆有时候恣意妄为,但是从来都馈赠给旁人欢笑和快乐;憨豆经常为自己的莽撞愚蠢付出代价却从来不怨天尤人垂头丧气。
憨豆没有流于表面的信仰和坚持,却从来没有背叛过自己的形象或者虚伪敷衍的试图改变。
憨豆坚持着爱自己所爱,花里胡哨四处泛滥的时尚与流行从来不能影响他的格调和个性。
当憨豆当久了,快乐了自己,也开心了他人。
憨豆最佳地诠释了孔夫子的“从心所欲”,不伪装,不造作,在复杂的多版本的社会模式中艰辛地生存,做一个适应规则,只坚持用努力和“RUN”来解决问题的阿甘,并没有什么错误,只是,当人生已过中点,何妨放下阿甘,去改作从不为难自己,永远试图用自我去应对变化万千的世界的憨豆?
7月,我35岁了……不想再当阿甘了,嗯,决定了,在后半段的人生中去做一个快乐生存的呆呆的憨豆。
澹言 20070728
I love Mr. Bean 2007.5.27虽然这一天有很多烦心的事,但是晚上看看Mr.Bean总是能够让人开怀。
这部《Mr.Bean's Holiday》据说是罗温·艾金森最后一部憨豆先生的作品了,真是万万分遗憾。
但愿我到五十岁,罗温仍然能够出演白发的憨豆。
如果实在不行,我愿他能够健康长寿的活到老。
其实这个人是非常聪明的人,因为演一个憨豆这样的人需要无比的演技。
实际上罗温是牛津大学电机工程博士。
这真是惊人地发现。
说起来已经看了几部憨豆先生的电影了。
包括憨豆先生的大灾难,还有憨豆先生的007(很帅,把罗伯特德尼罗比下去了^_^)。
还有他参演的一部美国电影,好像是各路人马出尽法宝寻宝的,每部都让人笑到肚子疼。
个人认为好的喜剧片是非常难拍的。
吓人很简单,让人哭很简单,挑逗人很简单,把故事从中间说起让人猜来猜去也还不算难(像无间道这种)。
但是要保证提供质量优良的幽默,还要连续2个小时提供出来,这是需要非常的机智与达观。
这是我喜欢《疯狂的石头》还有《上帝也疯狂》这类电影的原因,就像优秀的响声,包袱都在最后那一刻呢!
《憨豆先生的假期》最爱的是最后一幕:憨豆先生大闹戛纳电影节,无意中挽救了某名导的电影何小男孩一家之后,在欢呼声中自己跑出去,突然发现了梦中的海滩,于是走到二楼天台,奇迹般的从天台跨到巴士,卡车,摩托,人的肚皮,然后到了海滩。
也许这才是憨豆先生眼中的好电影吧。
虽然他乱拍的杂七杂八的生活片段已经鬼使神差的征服了戛纳,他的平凡的一天搬上大银幕后居然出现了奇迹般的效果。
而对他自己,海边才是最爱吧。
生活总是很艰难的,有些艰难的时刻,人不得不倒吸一口凉气,咬紧牙关撑过去,然而还好有了这些可爱的机智的喜剧,让人觉得生活还是有很多阳光。
人世如何险恶,自与你心中那尊欢喜佛无关,那佛能帮你读过昨天,也能帮你度过今天,明天。
法国很好,很美,很有生活气息,希望我有天能到那里,虽然以前错过机会了,希望能够去度过人生中的一段日子。
居然因为憨豆先生的电影爱上了这个国度,很不可思议,以前总认为这个国度比较浮华。
Bonjour, Mr. Bean!
罗温·艾金森这位在今年的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凭借着一指禅的"神功"协同英国交响乐团,为全世界观众再现了奥斯卡经典影片《火的战车》中的经典配乐,在回顾这部经典的奥运题材励志电影的同时,也让全世界观众领略了英国人的独特幽默,而这位享誉四海的浓眉毛、大鼻子演员被全世界的影迷昵称为——憨豆先生。
本片是罗温·艾金森2007年推出的“憨豆”系列作品,可能是上一集中“憨豆”去当特工实在是太惊险太劳累了,他决定去度假,正好这个时候天降宏运,他居然中了彩票,意外的获得了去法国度假的机会,于是乎那个在“憨豆”系列中屡屡出现的小行李箱又再次派上了用场。
手执自己的数码摄像机开始了自己的电影梦之旅,也同时开启了一段爆笑之旅。
影片的导演通过“憨豆”的路途,用大篇幅的画面描述了法国各处美妙的自然风光,无论是田野乡间还是都市海滨无不令人心生向往,为了达到喜剧的效果,导演还不忘记穿插进法国的美食、映射环法自行车赛、戛纳电影节等等法国著名的元素。
不过有了“憨豆”先生这一切都只能是⊙﹏⊙汗流浃背的收场,在带着一个孩子和一位年轻的美女大闹电影节之后,“憨豆”先生终于踏上了向往已久的海滩,阳光、沙滩、比基尼,真正的度假生活开始了。
罗温·艾金森他那标志性的面孔,已经几乎成为当代英国喜剧电影的招牌,一次又一次的号称最后一次扮演“憨豆”的他,却一次又一次的欲罢不能,本片已然延续了以往“憨豆”系列诙谐的风格,但“憨豆”先生本人的性格却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化,以往那种贪小便宜闯大祸的状况,此次电影中很少见到,而那丰富至极、夸张至极的面部表情已然令观众百看不厌,真的只能用两个字形容他——活宝。
虽说罗温·艾金森他又再次宣称不再扮演“憨豆”,不过我还是希望他再次食言。
周末,开车带着老婆儿子在北京纵横挥洒,又在欢乐谷昏天黑地的上蹿下跳,回到家已是精疲力竭,下楼买西瓜,看见这张碟子就买下了,要给自己晚上轻松一下,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何等英明!
这片子比起上部憨豆特工出色多了,这才是憨豆本色,我很高兴他找到了回家的路,整部片子的观影过程中,我笑的呼天抢地,顿足捶胸,很久都没有笑的这么爽快了。
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些欢乐:1、出租做错了方向,憨豆决定步行,手里拿着指南针,浑然不顾身边是什么环境,一路向前,身后,被打搅好事的情侣,撞成一团的汽车,手忙脚乱的餐厅服务生率先领教了憨豆的威力。
2、抓了一个乘客为自己拍摄走上火车的镜头,第一次,一排行李车碰巧路过,第二次,半路踢倒了乘客放在地上的饮料,第三次,成功。
憨豆很高兴的上车,而乘客回身去拿饮料,列车开了,乘客没有上来,追着火车跑,憨豆呢,拎着dv给他拍摄。
3、法式大餐,这一段把我笑晕了,绝对经典。
4、帮失散的孩子打电话,结果把自己的车票丢在电话亭上,车上查票,躲入厕所,转身发现厕所还有一个男士,连忙开门出去,面对面装上胖妞检票,两个男人站在厕所,大眼瞪小眼看着胖妞,憨豆当时的表情真绝了。
5、卖艺,憨豆出色的艺术天分和表演才华展示无疑,演绎歌剧声情并茂,颇具大师风采。
6、追逐,这是憨豆经常作的工作,这次追的是一只鸡,开始人追鸡,然后自行车追运鸡车,一路追到……养鸡场,面对一仓库的鸡……7、搭车,先是企图搭一个还没有人走路快的小摩托,劫持未果,而后上路边木棚厕所被风吹上了门,锁在里面,这时就看,一辆接一辆的车驶过,憨豆透过门缝,无力的摇动手臂。
8、憨豆自己制作的通行证,上面还写着VIP,划了两个漫画头像,真搞,居然差点就蒙混过关了。
……真是太多太多了……其实片子很多细节都是精心设计的,甚至一个道具的摆放运用,时间差的设定等等,都非常到位,一个一个小的连环的段子经常是刚笑过,喘乐口气,就又开始前仰后合。
对戛纳电影节的恶搞也让人很会心,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不需要那么多故作深沉的电影,我觉得如果多一些憨豆,生活可能更美好。
一些小市民式的幽默笑话。
机灵古怪的憨豆先生闹出的笑话和麻烦都是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囧事,配上憨豆先生的那副扮猪吃老虎的表情真是巨搞笑。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憨豆和那个孩子悄悄偷走卖唱片的音响放在地上,然后表演街头艺术。
她放什么音乐他就即兴配个舞蹈和表演,很是活灵活现。
表演完了两个身无分文的人赚了一顿伙食费!
真聪明:-)最后的结局是孩子和家人团聚,海滩上的大团圆合唱。
剧情虽然不符合逻辑,但能轻松一笑就也值得了。
若问到一个人喜欢什么,像我这种兼具羞涩内敛与选择困难症的家伙,就连小时候被问及“最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这种极具恶趣味的笨比问题也必然纠结嗫嚅着不知从何说起。
但若问到电影,我便能一反常态的和大家聊一聊这部我最喜欢的电影《憨豆的黄金周》了。
瞟了一眼豆瓣8.2的评分固然不错,但也很难从众口铄金的角度证明这部电影是当之无愧的最佳。
诚然,憨豆就是那个憨豆,喜剧就是那种喜剧,它不曾拥有像历届奥斯卡最佳影评得主那样,把自由、平等、爱情等主题拔高到令人叹为观止的丰功伟绩。
但在生活中浮沉得越久,越发觉得自己作为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微尘,可能承担不起那么多宏大而深邃的感动。
反倒是这样一部平凡、真诚且带着一些执着的小小喜剧,能给人更多的平静与救赎,即使全剧摊开了揉碎了来看,无非一个憨豆,一辆小mini,一连串诙谐而反智的“人类一败涂地”式操作而已。
我喜欢这个故事。
被因果律、墨菲定律以及一切魑魅魍魉针对的究极倒霉蛋Mr.Bean居然破天荒的中了一回奖,前往法国南部的里维埃拉海滩免费度假。
以Mr.Bean的一贯作风,这绝对是一段悲壮而艰险的旅程。
这不妨碍我们饶有兴致地陪伴着Mr.Bean展开他的小小冒险,毕竟对困在钢筋水泥和繁杂工作的人们来说,甚至不需要一个目的地,单是一段未知的旅途就足够令人心驰神往了。
对于跨年了还得坐在这结这个倒了八辈子霉的破帐的我,像憨豆那样骑车徜徉在法国南部的金色花海更是恍如白日飞升般的奇迹与震撼。
但我们都知道,旅途的真相远不止于此。
正如同我们在这个荒唐而混沌的世界中时常遇到的,总会有那么多的遭遇,其中小小一件就足以毁掉整个旅途。
对憨豆来说,没赶上车、丢了钱包护照乃至于突然被通缉,都将出现在他传奇而丰富的际遇里。
面对这样的遭遇,人们也许会打道回府,也许会被迫改变行程,也许会与身边的人大吵一架,但那不是憨豆将要走的路。
对此,影片中有一段笑果十足的经典表达:憨豆会对着地图,校准自己的指南针方向,然后绝不转弯绝不回头地走向指针的方向,不管脚将要迈过的街边的长椅、飞驰的车流还是别人的肚皮。
这是Mr.Bean这一角色自诞生以来一以贯之的经典形象。
可能六小龄童不能完全代言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谢罪警告),但是Rowan Atkinson无疑能够百分百地代言Mr.Bean。
在荧幕前的他,时常是个十足的坏蛋,但也偶尔纯真善良,以他笨拙且固执的行事方法,在生活中闹出了许多笑话。
相比于Rowan Atkinson连年来肉眼可见的苍老,Mr.Bean却从来没有变过。
他的单纯与执着让他在这个荒诞而温情的喜剧世界里屡屡碰壁,但是每一次结尾,他都以天马行空的喜剧方式做到了他想做的事。
《憨豆的黄金周》里,功成身退走出首映现场后那无意间的一瞥,Mr.Bean在那不起眼的小门中,发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黄金海岸。
感谢Rowan Atkinson先生的颜艺,虽然滑稽感十足,但带给观众的无疑是得偿所愿、求仁得仁的释然与快乐。
这段旅途中,或许有许多让观众们快乐甚至捧腹大笑的经过,但对Mr.Bean来说,只有这一刻他是发自内心的欣喜。
在聚光灯下他接受万众欢呼,他手足无措,因为他想要的不是这个;漂亮的姑娘兴奋地献上香吻,他困惑地擦了擦脸,他想要的也不是这个。
他单纯的执着让他即使面对着愤怒的质问,问他到底想要什么的时候,依然能一脸期待地掏出地图告诉别人:“To the beach”。
我想,影片真正触动我的一点,就是Mr.Bean即使面对着那么多旅途中不期而遇的惊喜与惊吓,他唯一想要的仍然是“To the beach”。
而且,他真的去到了。
与其说Mr.Bean是万中无一的倒霉蛋,还不如说他更像一个上天钦定的幸运儿。
最初的梦想或许每个人都有一个,但真正能到达的可谓凤毛麟角。
能归罪的东西太多,毕竟这世界这么多诱惑,追着兔子却扎了个猹的事情在所难免;天不遂人愿,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令人扼腕却又无可奈何。
就概率而言,我们是大多数,而Mr.Bean是绝少数。
“你看,并不是我要放弃的啊,而是世事本如此,我们这叫成长,这是面对现实。
”但我想,真正现实而丰满的人,是兼具着面对真实的放弃和不忘初心的渴望的。
一路走来,我们或多或少,或主动或被动的丢弃许多,遗憾许多,但这不妨碍我们在人力所能触及的连续时空,去追寻一些微茫而飘渺的幸运。
在成年人的童话里,Mr.Bean是那个唯一的幸存者,他去到了那个在现实中许多人都没能去到的海滩。
对带着遗憾的人们而言,守护憨豆的那个梦想或许意味着一种救赎:我没能去到的地方,在另一个时空,有人带着我的寄望,化身我的投影,终将到达。
同时,Mr.Bean的笨拙与固执固然带着艺术夸张,但又何尝不是面对陌生与未知时人性的真实写照;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开场便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未免太失之真实;固执与笨拙更像是我们的本色。
有人说,人人都是Mr.Bean。
我想也正是以上这两点,让人们在这个纯粹的喜剧形象身上,看到了一些真实且振奋人心的东西。
过去的2022对于许多人来说想必是艰难的一年。
正如同三年疫情告诉我们的事实,病毒传着传着会变异,人走着走着会也会迷路。
在上一个辞旧迎新的时候,默默许下的愿望如今还记得吗?
又实现了多少?
疫情阻隔了多少的思念与渴望?
错过的时光又是否能寻回?
你还记得你要“To the beach”吗?
问题未必总有答案,更多的时候我们对历史的见证多于回答。
2022我们见证着那位长者及伟人的陨落,见证着俄乌之间变幻的政治军事形势,见证着人类历史上传播性最恐怖的病毒无情的肆虐。
对我而言,2022是我的而立之年,漫长的思考与探索中心思渐长但也疑惑更甚,更笨拙,更固执但却没那么纯粹,背负了身而为人的复杂欲望与灰暗现实带来的无奈不舍。
原来执着的小廖也会有坚决不愿但又不得不放弃的东西,只因Mr.Bean可以活在剧本里,但这个纷繁动乱的世界里,并没有真实永恒的理想乡。
2023注定也是不平静的一年,在无数小阳人此起彼伏的“咳咳咳咳”岁末交响曲中,希望我们在穿越曾经的迷茫、穷困、病痛与那么多的所求不得后,依然还能记起心目中那闪耀着的彼岸。
在现实中,我没有办法想象天堂,但我可以想象有一个世界,那里有无数个Mr.Bean,他们每一个都去到了自己梦想中的黄金海岸。
2023,To the beach!与我爱及爱我的你们共勉!
Mr.Bean ,众人都说他是个“一根筋”,或者说,他拥有一个自己的世界,信奉着自己独有的价值观。
很难想象看憨豆电影会感动,可在结尾时看他旁若无人地离开喧嚣的影院秀场,把黑暗与人造的聚光灯抛在身后,顺着阳光,走过屋顶,不看脚下,一步步迈过由若干汽车构成的绝无仅有之路,终于来到梦寐以求的沙滩,我分明还是假惺惺地将自己的眼眶湿润了。
欢快的节奏,加上田园美景,旅途中遭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点公路片的影子,但是没有小资情调很重的隐喻说教,一切都蕴藏在那英国式的幽默中,更重要的是:公路片里的那些颠沛流离、穷途末路的人们都没啥明确的目的地(别跟俺说《落叶归根》,那只是歌颂中国人的谦良恭顺来着),而憨豆则不同,我要去戛纳!
哪怕不择手段!
曾经以为,有些人的欲望不值一哂,即使很符合当下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现在细想,不过是因为那份欲望不适合自己这份而已,或者说,自己无法满足它罢了。
所以才会有欢欣与痛苦,才会有诸多不甘,诸多舍不得。
其实不妨学学憨豆,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渺小而又坚强的那一个欲望,对于影片里其他人的轮番表演,视若无睹:大导演,如同呓语家王家卫一样面无表情,始终嘟囔着nothing,察觉到有人篡改自己的电影,火气三丈,全然没了风度;及至发现观众喜欢憨豆的DV,立马见风使舵,将自己扮演成艺术先驱,还故作谦虚:只是一个尝试,云云...小明星,虽然还有些真性情,但面对名与利,少不了在权势面前骚首弄姿,即使知道憨豆是被误解的“绑架”嫌犯,即使知道小男孩急于找到父亲,但为了参演电影的首映式——哪怕里面只有一个一闪而过的镜头——仍可坦坦然弃二人于不顾。
……也许跟憨豆最像的,就是小男孩了。
衣冠楚楚的成人世界里,他是孤独的。
你我都信奉,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但憨豆呢?
回首以前那些憨豆的特有符号:用挂锁闩门的Mini汽车,连倒车都是飞驰着的;破旧的公寓单人床,每次就寝时睡衣睡裤却穿得一丝不苟;唯一的“家人”,是那只毛线版泰迪熊,瘦瘦小小,常人眼里恐怕毫无可爱之处……这些点滴,就是憨豆独特的欲望,或许不为外人所理解,但你我不得不承认:90年至今,Mr.Bean未曾老过。
而我们迈向成长这些年里,多少童话已变成寓言。
正所谓——剽悍的人生无需解释。
你不曾懂得我欢欣,也不会明白我有多伤悲。
简单说一下。
DV是本片的亮点。
全片我觉得真正出彩的地方就是最后在嘎纳电影节上用DV“篡改”播映影片,既搞笑又感人,欢乐大结局,后面还有一段反而显得有点俗和多余(但是踩在各种东西顶上走到海边那段设计的还是可以的)。
中间的笑料总体比较一般。
好看是好看,挺好看的,挺过瘾的。
最后那段憨豆以自己的DV接到大屏幕上代替开幕电影以及之后一些列动作,配合得真绝阿!!
不过看完回头琢磨,怎么琢磨怎么感觉不太对阿,这简直就是在大张旗鼓地讽刺嘎纳电影节和王家卫这类的文艺片和导演嘛。
英国人不厚道阿``哈哈``
憨豆的终极演出,绝版的东西,都不会太差,看到最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片尾终结设计得也蛮巧妙.
4月在欧洲看到到处都是这部电影的广告。可惜,我始终不是Mr.Bean的支持者。
2007.09.07
cctv6喜欢结尾那场戏,一直走一直走……走到戛纳的海滩……
真心理解不鸟英国人的HHP
多么明媚的法国啊
班上放的,极度讨厌的一部电影
别老抱怨生活怎样,而是要明白怎样生活……不太喜欢这部,为搞笑而创造剧情,笑得勉强。
最烂的喜剧...
长的喜庆。。
搞嘎纳了哦
二十年前看估计能有意思。
毁角儿片
当年在英国进影院看过近10次的电影:) 哈哈哈哈
憨豆不憨,追求的幸福其实很简单
十三点。英国第一号十三点
爱这个电影的一切~
呃...虽然牵强那么一点点,看乐子还是不会失望的
憨豆只能演憨豆.
看憨豆先生有一种结构性的安全感,不管他做了多少错事,不管他走到多么荒唐的地步,故事总能有个圆满。全世界都把我们豆豆先生当成一个笑话,可我们豆豆先生却在自己的作品里嘲笑全世界。虚伪懦弱的国家和政权,无聊到让人昏昏欲睡的艺术和戛纳,不堪一击的世界安全组织,在我们豆豆先生的眼里,都只是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