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啊有剧透有剧透此片名叫《爱丽丝的失踪》,刚看到两个人绑架了爱丽丝并在不断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表现得像一般的绑架勒索案一样,我是很疑惑的:这不是绑架爱丽丝么?
为什么片名会叫《爱丽丝的失踪》呢?
如果最后歹徒撕票抛尸荒野了,虽说也叫失踪,但显然我觉得导演不会这么耍观众玩儿的……知道看到最后一幕,我才真正明白电影名字的意思,然后惊呼导演的用心良苦。
正如上面所说,影片是以一件看词普通的绑架案开始的。
电影刚开始是两个男人在采购装修产品,很有节奏的画面就给了人很舒服的印象。
影片开始很久都没有对话发生,看得人云里雾里,但因为极有节奏感的画面,并没让人觉得不耐烦。
我觉得节奏感体现在整部电影的各种细节中——影片开始的采购,每一次的开门关门,两个歹徒每次对爱丽丝的捆绑与松绑等等。
一般来说这种冗长繁复的画面在总长度不过一两个小时的电影里出现是很让人厌恶的,但在这部电影中,这些情节却没有丝毫的不适感。
这次重复的复杂画面实际上起到了缓冲的作用。
影片开始后,每一次的对话都伴随着极强烈的冲突,而这些繁复重复的情节正好在中间起到了缓和冲突的作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起到了提示,吊人胃口的作用,它们都在告诉你一件事:有好戏看了。
导演对画面节奏感的把握是我对这部电影赞赏有加的很大原因之一。
也是我觉得这部电影出彩的重要原因。
说完了电影中导演对细节的把握,我们再来说一说这影片中的各个角色。
整部将近两个小时的电影中只出现了三个人——两个绑匪丹尼、维克和被绑架者爱丽丝。
所有对话也只出现在这三个人之间,影片中的场景也仅仅局限在隐蔽的拘禁处,小树林,废弃工厂,乡间小路这么几个地方,尤其在拘禁爱丽丝的小屋内的时间占据了影片的大部分。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小成本电影,但这部电影惊人的地方就在于导演只通过这些有限的素材就将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
又或者说正是因为人物少,场景少,每个人的性格,人们之间的冲突才会表现得更为丰满。
说到这儿,我觉得导演至少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是个思想洁癖的人——所有出现的都是有意义的,没意义的一点儿都不准留下。
在整部影片中镜头最多的就是丹尼。
他看似身体弱小,性格懦弱,影片开始很久都一直属于听吩咐的憋屈角色,直到某次在维克出去的时候他进了囚禁爱丽丝的房间并伸出手想要抚摸她。
从这里开始丹尼已经开始脱离我们原本对他的印象了,虽然这里并不明显。
之后爱丽丝假借上厕所的名义即将逃跑成功,我们才发现隐藏在这起绑架案身后的故事——富家女爱丽丝与绑匪丹尼是情侣关系。
这里发生了很大的冲突,想要逃跑的爱丽丝最终听了丹尼的话,决定假装被绑架拿到钱然后两个人远走高飞。
可接下来,我们又发现其实丹尼和维克也是情侣关系,从这时开始,我们就有了关于结局的各种猜测了:丹尼最后会选择谁?
爱丽丝还是维克?
他对两个人说的我爱你到底哪个才是真的?
虽然接下来的情节中,我们看得出来丹尼对爱丽丝明显比对维克用心(基佬的常见悲剧啊=_=),但是从他对爱丽丝的防范来看其实他也并不相信爱丽丝。
我想爱丽丝也是看出来了这点,所以她也没拿出全部的信任,才有了后来的裸体大战……这正是导演企图表达给我们的真正的人性——信任是相互的并且及其困难的,如果你没得到别人的真心,你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决不付出真心。
人性是复杂的,从来不是绝对的善绝对的恶,从来也不是绝对的相信绝对的背叛,所以丹尼盛怒之下差点杀了爱丽丝,却还紧张地看她是不是还活着并为她还活着松了一口气。
我觉得不能说他不爱爱丽丝,但除了爱什么私心都没有谁都做不到。
这也正可以说明维克在知道丹尼背叛了他之后决定置丹尼于死地的必然性。
导演就是想告诉我们,人性是复杂的,人性是脆弱的,人性是以自保为本能的,爱一旦掺杂了背叛得到的很少会是宽恕,多数是报复与舍弃。
相信从影片开始到结尾,每一个看电影的人都在猜测结局到底会是如何。
而剧情的走向完全取决于片中角色的抉择。
丹尼两次吞弹壳的场景大家一定都记忆犹新。
其实这也是角色的一种表现。
丹尼想销毁掉弹壳说明他选择了背叛维克,但冲不走的弹壳给了他余地思考,于是一番思考后,他坚定地选择了背叛维克。
第二次他把弹壳吐了出来,其实正是另一次抉择的机会:要不要将一切告诉维克,抛弃背叛了自己的爱丽丝?
但丹尼还是选择了背叛维克。
从这时起我就想,最后没可能是两个人双宿双飞了。
丹尼跟维克和爱丽丝都有了隔阂,那200万赎金大概就只能落到三个人其中之一手上了。
我觉得也可以说其实影片的主导权在丹尼手上,他的这两次抉择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剧情的发展。
对于爱丽丝,她发现丹尼没有完全相信自己,并联想到既然他之前一直没揭露自己的身份,这足可以说明他不值得自己完全信任,才有了还是逃跑算了的想法,却也导致了丹尼对自己的完全抛弃。
这里说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从不是单方面起作用的,都是相互作用的结果。
谁都不想让自己受到伤害,所以有了猜疑 ,猜疑积累,最终成为了恨意,相互背叛。
这才是真实的人性。
影片的结局是出人意料的,但联想到之前导演铺垫出来的剧情和三个人之间累积出的情感,这样的结局也许是必然的。
维克决定杀了背叛自己的丹尼,丹尼逃脱了并杀回废工厂。
这时他依旧掌握了主动权:谁能活下来享用这200万。
这时的丹尼对维克已经没有任何能称之为爱情的情感了。
也许他真的爱过维克,毕竟维克保护过他,但维克已经有过置他为死地的想法了,他对维克仅存的好的情感已经随着背叛的事实暴露并且维克打算杀了他泄愤 而消失了。
所以维克必须不会活到最后。
而最后丹尼对爱丽丝说要是你当时听我的就好了,我觉得这并不是说明如果当时爱丽丝一直相信他跟他合作他们就会共享这200万。
杀人的压力是巨大的,我们的道德观念限制着我们的恶行,做了坏事良心会受到谴责,于是丹尼在杀了维克并感到深深愧疚的时候想到了如果当时爱丽丝没有背叛他他就可以不用再背负一条人命了,他就能觉得自己依旧还有些善良存在的。
可那只是自欺欺人,因为他一开始就没有信任爱丽丝,甚至在爱丽丝企图逃跑成功的时候的坦白的所谓真正的计划都那么苍白无力。
但积极乐观的人生准则告诉我们,坏人总是会得到报应的(……),于是,受了重伤的丹尼在漫天的钱雨中失血而死,中了枪的维克凭最后的力气给了爱丽丝钥匙让她得以逃脱。
经历了生死惊吓的爱丽丝懵懵懂懂的走出了废工厂,影片的画面由地下室的阴暗慢慢变得阳光普照,典型的色彩暗示。
然后她发现了停在一边的丹尼的车,他已经断气了。
爱丽丝将丹尼拖出了驾驶座,自己坐了上去。
车里的音乐太欢乐,她得救了可却没从这一切中反应过来。
然后她开始痛苦。
影片中爱丽丝痛苦过好多次,但只有这一次是平心静气地,倾注了全部的感情的痛哭。
她在发泄,将这几天惊心动魄的生死经历中的压力释放出来。
这几天的发生的事太深刻,所以我觉得此刻再讨论爱丽丝是否还爱着丹尼已经没有意义了。
爱或不爱,她只想赶快从这糟糕的经历中脱离出来。
然后当她发泄完了,她再次打开了欢快的音乐,看了看身边的巨款,开车驶向了谁也不知道的远方。
至此,我们终于恍然大悟片名《爱丽丝的失踪》是什么意思了——绑架她的绑匪自相残杀,拿着赎自己的赎金的爱丽丝远走高飞,从此成为隐姓埋名的女富豪,“爱丽丝”就这样在绑架事件中失踪了。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导演对画面感的掌握。
影片将近结束的时候 导演向我们展示了几个重要画面:囚禁爱丽丝的屋子和床,运送着一切邪恶的小货车,在地下室死去的维克 ,最后回到了车里哭泣的爱丽丝。
也算是对一切的回顾,以及展示了一切都已经过去了的安心感。
我再一次觉得导演真是精神上的洁癖患者,没一个画面都不多余。
看完整部影片不得不说让人有种淋漓尽致的感觉。
一直觉得能让我从头到尾不跑神儿看完的电影都是好电影(个人意见个人意见……),这部电影就是。
情节紧凑,节奏分明,画面感强烈。
还有什么理由不说这是部好片子呢!
本片绝对是低成本之作,我认为,只给三个演员、一个导演、一个编剧的工资基本上就是成本啦,哦,加上一辆破旧的面包车、租一间破旧房子、几条绳子、一张床、一些海绵包装材料、几把仿真手枪的钱。
女主角爱丽丝的衣服也没换两件,有时还是裸体,服装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这些,都不妨碍本片是一部优秀的电影——高潮迭起,意外连连。
片子看多了,很多时候看片,都能按照影片的思路走,一般看了个开头,就能不断地猜,猜出结局一般八九不离十,但本片,不论故事发展的过程,还是故事的结局,我一样没猜对,郁闷之余收获了意外的惊喜。
最先嘛,俩男人干净利索买床啊、绳子啊一类的绑架工具,然后又干净利索地绑架了爱丽丝,这些都没什么,绑架一般都这么干,只是绑架的细节非常清晰,包括绳子怎样勒紧爱丽丝雪白的肉体,怎样把爱丽丝用手铐铐在床上,怎样用绳子拉扯爱丽丝的双脚固定于床上,使之大字形躺于床上,更为惊奇的是,爱丽丝的嘴上居然有SM片中常见的嘴塞——就是一个像台球一般的圆塑料球,两边扎有绑带,用时将球塞在嘴里,绑带固定于头上。
我想,用这东西的目的是让爱丽丝不能叫喊求救,但我当时就怀疑,这东西根本防止不了叫喊,不信?
各位如果家里有鸡蛋,可以一试,将一枚鸡蛋置于口中,再扯开喉咙喊试试,绝对能喊出声,记住,玩的时候不要用牙哦,除非你喜欢吃生鸡蛋。
这嘴塞还不如臭袜子有效防止绑架者叫喊,一来臭袜子能够充满口腔,二来臭袜子臭,能熏死人,闭嘴都来不及呢。
用剪刀剪开爱丽丝衣服那一段很香艳,暴力美学在这里完美体现,而且爱丽丝的身材是我喜欢的那类型,丰满而不肥腻,各位如喜欢可以暂停细看,哈。
我口水这么多,是想让大家知道,看本片的开头,我以为这是一部为满足日本人口味的SM片,但是,我错了。
面对玉体横陈的爱丽丝,俩大男人的神色明显不同,主角之一的丹尼有点色迷迷的不知想干嘛,而另一老一点的主角小维看起来就淡定多了。
当时我就猜坏事的肯定是丹尼,他要不爱上爱丽丝,要不非礼爱丽丝,要不强奸爱丽丝——大字形绑在床上,很好操作嘛。
但我又错了,什么都没发生,丹尼绑架的爱丽丝是他现任的女朋友,而且看他们的关系,早就是超友谊的啦,他绑架女友的目的是勒索她那有钱的抠门爸200万美刀,然后和女友远走高飞。
我以为我自己理顺了电影情节,就是俩恋人合作骗钱,然后踢开小维,独吞巨款。
这次错的更离谱。
当看见丹尼和小维俩大男人激情拥吻之时,我崩溃了,肚子一痛,菊花一紧,电视也没关,上厕所大号去了……好了,剧透了一些电影情节,不太厚道,但还有大量的惊喜和惊吓还没说,留给有兴趣看本片的去发掘,重申一下,本片值得一看。
本片反映的主题是:在金钱面前,什么感情都是假的!
这部电影就像有很多分叉线的树枝,开出了我有点意想不到的结局。
本来以为最后钥匙会落在她脚边刚好够不着的地方,然后Danny逍遥法外,Alice在绝望中淡出观众的视线。
结果导演大概是不想让无辜的一方受到牵连,就在Alice拼尽全身力气的那一刻,估计有不少观众都希望她碰不到的,可是偏偏Alice运气很好,V把钥匙扔在了一个幸运的位置。
也就是这个一线之间的转变,Alice从绝望变成了希望,她顺利逃脱。
光着脚丫她顺着公路找到了Danny的车子,这位前男友真倒霉,还以为那到了200万可以当上富翁的时候,竟然发生了意外。
于是Alice又再一次地得到了神明的眷顾,她把被绑架的痛苦和绝望,被背叛的伤害和沮丧,甚至是得不到父亲关心的愤怒,都用不到两分钟的痛哭失声来蒸发掉了,失踪的不是Alice这个人,而是她的良知。
最后她渔翁得利,拿着好不容易从父亲那里勒索来的200万,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面。
我不知道导演想表达什么,我只知道这种九死一生的感觉,会在事后惊醒,我们会忽然想到如果当时没有得救也许会死也不一定。
这种事后惊总是比经历的当刻更为惊悚,因为没有生的可贵不知道死的可怕。
本来这种深层次的害怕需要温暖的抚慰才能慢慢痊愈,可是女主角看到了车上的赎金,已经死掉的绑匪,好像看到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情绪上从担惊受怕到贪婪获利,这个也许就是她重生的机会。
电影里面Danny很多次重复说这笔赎金是不可被追踪的,也就是Alice最后的下落一定是像被撕票了一样,杳然无踪。
有了金钱她可以抛弃掉一切,最后重新开始吗?
我不知道,Alice一定也不知道。
但至少她现在可以一瞬间成为富翁,人类就是如此贪婪。
又一个小成本电影的经典之作!
最后爱丽丝驾车伴着音乐消失在远方,她真的是赢家吗?
首先设想下几个可能的结局:1.如果没有爱丽丝识破丹尼的小插曲,最后歹徒拿到赎金后她是不会被加害的,原因有以下:A.不难看出小V是歹徒二人组里绝对的领导,他们在房间里继续戴面罩,不是为了怕爱丽丝认出丹尼,因为他原本就不知道二人之前就认识,这只能是为将来释放爱丽丝做的准备。
还有就是小V得知爱丽丝昏死后的焦急态度以及最后小V临死前扔钥匙的给爱丽丝的举动,说明了他并不是一个穷凶极恶的人;B.两次对车的处理 ,第一次绑架完爱丽丝他们只是把车里的贴纸撕下来烧掉了事,而第二次则是烧车,我认为第二次处理车是计划败露后的歇斯底里的无奈之举 ,以上可以断定小V拿到钱后一定会带上挚爱丹尼远走高飞,并不会最终撕票。
2.第二个设想是丹尼拿到钱后,爱丽丝是否会随丹尼远走高飞,我觉得觉得剧情欠铺垫的,应该有爱丽丝的家人极力反感女儿的情侣是一个小混混的情节,从小V顺利拿到赎金可以看出爱丽丝家人对女儿是很爱的,当爱丽丝知道被无情绑架、蒙受侮辱和难堪都是小情人的筹钱需要时她肯定心都碎了,导致爱丽丝主动交出手枪被重新绑回床上,只是因为小V回来急促的敲门声让爱丽丝害怕并假装相信丹尼,第二次爱丽丝设计给丹尼戴上手铐就说明了她对丹尼的不信任,可见,她不可能跟他远走高飞,肯定会借机再脱身,这样的结局对爱丽丝也还不错!
3.就以影片的结局作为第三个结局吧,最后爱丽丝失声痛哭,我个人认为她是在为曾经的爱而哭泣,最后通过后视镜看着自己后似乎在和过去的自己说再见,随后打开音乐的举动只能说她坚定了信心,纵观全剧并没有交待爱丽丝贪图享受或和家人关系紧张的铺垫,就这么消失了似乎没道理!
以上爱丽丝最多只能算大难不死回到现实生活,算不上赢家,结合电影的名字《爱丽丝的失踪》,最后爱丽丝失踪似乎更合理,我认为剧情是有缺陷的。
以下一点也是对本片小小的缺憾!
最后的烧车之举纯粹多余,小V是先烧车然后企图杀死爱丽丝灭口,从小V换新车的举动可以看出,他只是想灭口爱丽丝后就逃亡,并没有迹象他会回第一次藏匿爱丽丝的高层去处理高层住宅里有更多证据的犯案现现场;小V没找到丹尼的尸体,这些都是潜在的破案线索,所以烧车更是可有可无,联系到本片是小成本电影,那就让小成本进行到底吧!
爱丽丝由于被丹尼绑架不再信任他试图逃跑,才导致维克发现问题,从而不信任丹尼。
维克不信任丹尼,才想杀死丹尼。
因此,丹尼才狠下心杀死维克。
最后丹尼也因之前维克给他的那一枪流血而死,而之所以流血而死是因为丹尼不再信任爱丽丝,因此没有解救爱丽丝,如果解救爱丽丝的话,也不会没人照顾流血而死。
全都是因果关系,丹尼说的那句台词是全剧的中心:你应该相信我的。
三个人,他爱她,她爱他,他爱他,谁究竟是谁的真爱,谁有究竟真得像自己说过的那样爱着谁?
电影从一开场就干脆利落的讲述了故事的背景种种,简单,但是却在细节暗示出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入密室后各种张力开始展示,把信任、背叛与爱情、欲望纠结在一起,导演把这个故事讲述的行云流水,不多的台词,演员到位具有说服力的演技把观众牢牢地锁定在人物的起伏变化中。
如果不是结尾太过于正经,正三观,我一定给出五颗星,而其他的四颗星给出的心悦诚服。
我爱你,就三个字,上唇碰下唇,舌头在牙齿中间打个转儿的事儿,可有人却用天长地久去尽职尽责,而有的人上一秒还在信誓旦旦,下一秒就在别人的床上舔别人的“那话儿”。
爱情是一场修行,不是比谁爱得疯狂,爱得热烈,也不是比谁爱得更高明,而是比谁爱得死心塌地一根筋,可如果你遇上一个不该爱的烂货,除了自认倒霉,自己挖坑自己埋,你还能怎样?
You said you love me,就拜托你像个样子,拜托你自己也相信自己说的这句“我爱你!
”,我要的不是回忆里的甜言蜜语,也不是当下的分分钟,我要的是——未来每一秒都不输此时的那份笃定!
1、创意很好,一共就三个演员。
2、看的时候,一度我以为场景不会出那间屋子了,要是那样就太绝了。
3、悬念做的不错,无法预测下一分钟的事情。
从影片的中间开始,高潮刚刚起步,就有太多可能性会发生,而你却不知道导演要将这条线往哪边引,他们俩俩组合却各藏私心,说到底都是为了钱,此种低成本却如此内涵的电影是值得一看的。
不太喜欢这个译名,因为很容易混淆到别的影片,直接叫《爱丽斯失踪》好了。
影片布局巧妙,没有花巧的剪辑,有别于英国那一批MV巧手;出场人物从头到尾只有三人,每个角色却演绎得有板有眼,性格鲜明,令人印象深刻,剧本作者功不可没。
这对于一部处女作影片来说,实属不易。
主题仍然是讲述人性中的贪婪,在钱面前,爱情都变成浮云了,透露出无力的绝望感。
跟Danny Boyle的处女作《同屋三分惊》很像,但这一部的格局更小,重要事件都在一间屋里展现,对导演的功力更具考验。
传说英国现在很红 评价非常好的一部低成本电影 整部片子只有一间房间 一部货车 还有3名演员开场十分钟 只有一句台词"OK" 超紧凑 最讨厌什么内容都是用说的电影了 听了就烦 好电影是不用解释的 随着情节的铺陈 会出现超多twist!!
英国口音 听起来有点吃力=_=不过就算不用翻译 也完全能够理解剧情结尾部分稍有一些小不合理 不过不影响是部值得看的好片女主角就是《诸神之战》里的爱娃姐姐 怪不得老觉得眼熟
成本太低了
丹尼太贱了 次奥
三个人的张力比两个人强了很多 杰玛阿特登实在算不上漂亮有几个情景太假
多次的反转确实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犯罪题材感情戏也能拍成这样腐国独立范儿不是盖的。关于一个谁笑到最后的故事可惜结尾我实在不喜欢,三星半~
很难表达观后感
danny好帅 可是好坏
题目很有内涵
在意外,在复杂,也瞒不住最后的结局。
变态基佬绑架案。真是估他不到
我們異性戀和我們同性戀是生活在同一個世界的。
这基搅得叫一个突然。。。
好基友为什么不能一被子?!
全片只有3个演员 剧情反转那么多次! 看得我都要精分了 真的是大反转啊 还好多次
好看哇
豆瓣归类为惊悚实属太过。全片三个演员,两个场景,烧了台车,开了几枪,流了点血就叫惊悚?硬要说惊悚的话,给女主角接屎接尿才属惊悚。【小成本制作电影的范本,很成功的片子。演员演技尚可,剧情张力十足,够了】
牛逼的处女作,选择的难决性以及结果的不定性。
在回国的飞机上看得 没意思
精彩,一张一弛,把握得很好啊
挺无聊的,看的电影解说,6分钟就讲完了
冲着裸戏去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