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时候看了一部非常像童话的电影——《恋恋笔记本》。
这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一对初恋情人经历种种悲欢曲折终于破镜重圆。
浪漫而又美好。
然而让人觉得不同的是,整个故事是穿插在老年的回忆里,年老的他把这段往事读给已经失去记忆的妻子听。
他们已经相守了一辈子,有了儿子,孙女。
他在最后的时光里仍然要陪着她,等待奇迹。
他说,因为她是我的宝贝。
故事读到了结局,她也终于想起了他。
虽然只是很短暂的时间。
她哭着拥抱他,对他说我爱你。
午夜的病房,他悄悄走到她的床边,轻唤她。
她张开眼睛看着他,叫他的名字。
诺阿,你相信我们的爱会创造奇迹吗?
他说,我相信,所以我才会把你带回我的身边。
她的眼中泪光晶莹。
我们的爱会带我们一起走吗?
我们的爱无远弗届。
他在她的身边躺下来,紧紧握住她的手。
他说。
我会一直守护你。
两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就这样一起牵着手离开。
如果童话的结局是这样美好,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感伤?
看到即使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仍然没有一丝更改的爱,竟洋溢着浓浓的悲剧色彩。
这样一份亘古的爱情,让人泪流满面。
童话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它遥不可及。
她喜欢穿红,那么热情洋溢的颜色,就像她的性格。
他之前是一个快乐无忧的人,失去了她以后变得沉默和颓废。
他答应要重建一座庄园给她,有一个面朝溪流的房间给她做画。
他写过365封信,全部被她妈妈私自扣押下来。
他经历了一场战争,她再一次恋爱。
她在报纸上看到满面胡须的他和他身后的庄园,控制不住飞身去找他。
他们在大雨中争吵,终于明白他们依然彼此相爱。
这是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
每个人都会经历恋爱,但是彼此坚定至死不渝的爱情未必谁都会有。
爱情没有那么多借口,如果不能圆满,只能说明爱的不够。
我们总说不懂爱情,但是面对别人的真爱却总能产生共鸣。
对啊,我们只是没能有机会经历这样的爱情,但我们都相信,如果我爱的是你,兜兜转转发现还是你,并且只能是你。
有时候爱情就是这么奇妙,猝不及防的降临。
如果你有足够的勇气,那么只需一眼,也愿意为你倾尽一生。
自从第一眼见到艾莉,爱的种子就在诺亚心里种下了,并且无论他们之间遇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都没能阻止诺亚对艾莉的爱,从来没有。
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什么都忘记了,还会不会记起曾经最爱的你?
诺亚把故事念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为了艾莉,重新回到他身边。
因为他觉得,再坚持一下下,就会有奇迹出现。
其实,真爱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因为有太多太多人,不曾勇敢追求过真爱。
这其中,也有你的存在吗?
我们的伤,有一天一定会好,我们的爱,有一天一定会老。
如果可以,到了我们白发苍苍的时候,握着彼此的手一同静静死去吧。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多么简单,多么艰难。
这样一部电影,让我一下子回到了春天,想到那么一首词,词里这样说“爱日烘晴昼,轻寒护晓霜。
小春庭院绕天香。
”很多爱情不能长久,一些人只能陪你走到青春年少的那一步,剩下你一个人和偌大的世界。
原本我以为,诺亚是三分钟热情的小男生,艾丽是娇生惯养任性跋扈的小千金。
他们的爱情一定会随着疯狂夏日的结束而结束,随着时间流逝,随着身份、地位、家境而改变。
如果他们在一起,那么这部电影又是一个俗套的不真实的言情,一贯的好莱坞手法而已。
剧情慢慢展开,慢慢才看出曾经的富家小姐就是现在的老年痴呆症老太太,天天讲故事步履蹒跚的老爷爷是当初潇洒疯狂的小男生,他们后来一直在一起,他们的爱情至死方休,眼泪就下来了。
也就是说,它让我看到,表面上那么多爱情分分合合,但也总有那么一份爱情会陪你终老,生活中总有一些是出乎我们的所料,看起来90%的时间都在争吵的情侣却可以甜甜蜜蜜得共度一生。
这真是比童话还要童话的故事。
可这也是事实。
也许我们都忘了,爷爷奶奶是怎样共同度过了七八十年,虽然他们是指腹为婚,结婚前没见过面。
外公外婆是怎样顽强地从你争我斗的六十年代走出来白头偕老,虽然他们的家庭成分不同,政治意见也相左。
也许,爱情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纯粹,而婚姻,也没有那么难,那么不堪。
身边有一个人,让你知道,在漫漫未来,你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
他有那么多的缺点。
但他记得你想要白色的房子。
他记得你想要蓝色的百叶窗。
他记得你要一间能看到河流的房屋。
他记得你要画画,要每天早起床头摆一朵小花。
他都做到了,他给你买早餐,陪你吵架陪你玩陪你疯。
他冲破了金钱和世俗的阻碍,不顾一切地爱你。
他在你年老时候,在你无法认得她的时候,陪你讲话,把你们的故事一遍遍讲给你听。
这一份爱情,多么难得。
连死都无法将他们分开。
想起来开片的晚霞映天,波似染,鹭飞鱼跃,红色的水纹上行着白色的船。
行云流水的配乐响起,纯的真像一部文艺片。
那种盈满整个世界的红,自然的霞光更像是纯爱的颜色。
她说:“你觉得我们的爱,会把我们一起带走吗?
”他说:“我想我们的爱,能让我们无所不能。
”那个载满诺亚和艾丽故事的笔记本,就像李欣频的那本书名:“爱情是文字最美的结局”。
恋恋笔记本是我很久以前看的片子了,现在的我都不知道到底我看了多少遍,今天的我又重温了两次。
可以说我超爱这个电影啦,至于为什么我也有些迷糊,是剧情、是表情、是感觉、是爱的表达,还是什么呢?
就是一种让我深深陷里面的感觉啦。
在看这个电影的过程中我完全找不到自我。
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写这个电影的观后感,上一次写也就是第一次写应该是一年半前了吧,当时由于网络的不稳定我没有保存上,遗憾颇多,当时本想重写的可是感觉就没有了,我想也就算了。
今天我想把这个遗憾弥补上,也是件美事,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小愿望,嘿嘿,美美的。
这是一部需要静下心,用心慢慢品的一部作品,和现在都市的那种快捷凑感觉完全不同的电影。
如果静不下来心看还不如不看。
电影的开篇是夕阳西下湖里泛舟的情景,慢慢的,美美的,静谧的,就好像时光不曾走远。
连同>故事的结局一样有一种凄凄的美感。
随即就有一段很感人也很肺腑的话,让我不曾忘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一个有着普通想法的普通人,过着普通的生活。
没有人为我立碑着书,歌功颂德;我的名字也将很快被人遗忘,但是在一件事情上,我比其他任何人都要成功,我全心全意地爱着一个人,而且对我来说这就足够了。
每次看到这里心里总会有种感觉,不知道怎么形容,词穷啊,好吧,就是不言而喻啦。
其实很普通的话,但是有着不普通的感情色彩,让人心里暖暖的,让人心疼,眼泪就开始飙啦,哎,泪点超低的,呵呵。
这部电影剧情的安排我好喜欢,是一种倒叙手法,开始有点小迷糊啦,呵呵。
人与人的遇见是一种缘分,相爱更是一种缘分,而最终在一起就是非常难得的缘分。
而这种缘分也不能真的那么随缘,就像男主角诺亚一样看到了自己的缘分同事努力争取,否则就是一种错过。
回忆的开始有点滑稽,荒诞,同时也很惊心和搞笑,很美好,这就是年轻的冲动吧。
直接,冲撞,大胆,疯狂。
虽有一点不是那么真实,但很美好,纯粹的爱恋。
有时我会突然觉得他们好的太快,后来想想也是必然的,因为诺亚真的渴望了解本质的艾丽,而不是表面的一切,注重的是感觉,轻松自在,认真而不轻浮,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所以他们情投意合的那么快,他们躺在马路上的时候,他们互相就有了信任,同时也变得疯狂,艾丽被规划的人生从此有了不同的风景也不在平淡。
随着剧情的发展彼此的了解越来愈多,爱恋越来越多,什么都不考虑,只有爱。
即使争吵仍爱的疯狂。
太多太多的细节很窝心,很感人,很揪心。
中间有一段话也很让人揪心,在他们儿女来探望的时候,男主角这样说:听着,这里住着我心爱的人,我不会离开她,现在,这里就是我的家,你们的母亲就是我的家。
这里的男女主人公都很勇敢,最终他们获得了幸福。
还有太多太多想说的,也许不再有人和我有同样的感觉。
凌晨的时候看了一部非常像童话的电影——《恋恋笔记本》。
这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一对初恋情人经历种种悲欢曲折终于破镜重圆。
浪漫而又美好。
然而让人觉得不同的是,整个故事是穿插在老年的回忆里,年老的他把这段往事读给已经失去记忆的妻子听。
他们已经相守了一辈子,有了儿子,孙女。
他在最后的时光里仍然要陪着她,等待奇迹。
他说,因为她是我的宝贝。
故事读到了结局,她也终于想起了他。
虽然只是很短暂的时间。
她哭着拥抱他,对他说我爱你。
午夜的病房,他悄悄走到她的床边,轻唤她。
她张开眼睛看着他,叫他的名字。
诺阿,你相信我们的爱会创造奇迹吗?
他说,我相信,所以我才会把你带回我的身边。
她的眼中泪光晶莹。
我们的爱会带我们一起走吗?
我们的爱无远弗届。
他在她的身边躺下来,紧紧握住她的手。
他说。
我会一直守护你。
两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就这样一起牵着手离开。
如果童话的结局是这样美好,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感伤?
看到即使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仍然没有一丝更改的爱,竟洋溢着浓浓的悲剧色彩。
这样一份亘古的爱情,让人泪流满面。
童话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它遥不可及。
她喜欢穿红,那么热情洋溢的颜色,就像她的性格。
他之前是一个快乐无忧的人,失去了她以后变得沉默和颓废。
他答应要重建一座庄园给她,有一个面朝溪流的房间给她做画。
他写过365封信,全部被她妈妈私自扣押下来。
他经历了一场战争,她再一次恋爱。
她在报纸上看到满面胡须的他和他身后的庄园,控制不住飞身去找他。
他们在大雨中争吵,终于明白他们依然彼此相爱。
这是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
每个人都会经历恋爱,但是彼此坚定至死不渝的爱情未必谁都会有。
爱情没有那么多借口,如果不能圆满,只能说明爱的不够。
我想所有的人,都应该去看看这部电影,那样美好那样迷人那样温暖。
他们年老色衰,他们体态蹒跚,满脸皱纹,他给她念故事,每天一段。
故事里是年轻的男孩和美丽的女孩,男孩对女孩一见钟情,在摩天轮上挂着身子追讨女孩让其跟他走。
女孩惊慌失措、莫名其妙,最后戏剧的戏弄了男孩。
男孩并未因此放弃,他整天整天的缠着女孩,街上随意的搭讪,诱惑其去约会。
在深夜躺于大街上看红绿灯变换,翩翩起舞,漫步云端。
男孩的大胆和特别,让富家乖乖女轻而易举沦陷,她疯狂的爱上了他。
他们亲吻,随时随地。
他们吵架,吵完又好。
他们相爱,浓情蜜意。
年老的她偶尔会好奇的追问,故事后来怎么样了?
戴着老花镜的他对她说,明天再继续。
那是一段令人羡慕的爱情,男孩爱女孩,女孩爱男孩。
可是,光光有爱,却还存在诸多的现实因素。
她的母亲不同意他们交往,她大发雷霆,哭泣着对他说分手。
这个玩笑的后果是,第二天她的离开,和一句再见也来不及说的结束。
就在前一天晚上,他还答应要给她一所大房子,白色,有大窗户,可以作画。
只是如今,人不在。
他每天给她写一封信,他天天盼着回信,他时时思念着她。
然而,他写完365封信,没有收到过一封回信。
他试着放弃,之后随军队去打仗。
此时的她,已是一名大学的在校生,依旧年轻、漂亮。
她遭遇同样富有、英俊的男士,然后他们开始相爱。
她重拾大笑,她接受男士的求婚,激动得不知该如何是好。
至于脑海中一闪而过的他,谁还愿意去计较呢?
他身穿军装,戴着墨镜从远方回来,善良的父亲为他买下他一直梦想的房子。
不幸的是,最后继承的只有他一人。
在去申请装修房子的公车上,他看见朝思慕想的她,疯狂追去却见到她和别人约会。
黯然、失望、伤心,他如行尸走肉,脑子里的唯一念头就是修好房子。
如愿以偿,房屋顺利完工,白色,是她喜欢的颜色。
他拒绝所有上前买房的人,不管是出高价还是低价,他总能找到拒绝的理由。
她试婚纱的那天,很多人前来祝贺,笑容最灿烂的是她的母亲。
不巧,她看见报纸上的他,以及他身后的房子。
涂抹着鲜艳红色口红的妇人,眼神闪烁的说,这个故事我似乎在哪里听过。
老人微笑着点头。
女孩重新来到男孩身边,此时的男孩已经长成满脸骆腮胡的大男人。
他们一起吃饭,安静的聊天,像久违的朋友。
可是内心深处挚热的爱火一触即发,他们再次为彼此陶醉。
有着自己苦衷的母亲,终于愿意把最后一次抉择机会交给女儿。
他们又争吵,像很多年前的那个夏天一样,疯狂又炙烈。
他苦苦哀求她留下,他问她很多遍,你需要什么?
穿红色套装的妇人再次一脸期待的问,结局怎样?
老人继续悠悠讲述故事。
她离开,向未婚夫坦白,善良的未婚夫,选择放手。
当她拎着行李出现在那栋白色的房子前,他们拥抱在一起,紧紧的。
最后是,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是她和他,最初的她和他。
妇人恍然大悟,这故事是我们,我是她,你是他。
他点头,唤她,亲爱的…… 他们依偎在一起跳舞,尽管他们都已年轻不再,美丽不再,帅气不再。
她有老年痴呆症,当她愤怒的把他推开时,老人的眼角流出酸涩的泪水。
可是,又怎样呢?
夜深人静的夜晚,他偷偷潜入她的房间,握着她的手,听她喊他的名字。
她问他:如果我什么都不记得了 会怎么样 你会怎么样 他坚定的回答:我会在这儿 我永远不会离开你 她说:你觉得我们的爱 会把我们一起带走吗 他说:我想我们的爱 能让我们无所不能 然后他们道一句晚安,相约在未来再见。
他们的故事浓缩在一本用笔记录的笔记本上,他每天念一小段给她听,为了救助她科学无法治疗的病疾,为了唤醒她失去的记忆。
我亦相信,她在忆起他说“If you are a bird, I'm a bird. You are my home.”时会有多么的开心,虽然她的牙齿也许已经泛黄,可是她笑起来的样子,在他心里永远会是最美的。
这就足够,当一切为爱而奋斗的人,最终终于在一起的时候,应该好好珍惜。
“我怎么了?
” “你只是走了一会儿神。
” 放心,无论如何,我都会永远陪伴着你。
从最初第一眼遇见你开始。
亲爱的,艾丽。
『夏日的恋情 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终结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它们都像是划过天堂的流星 拥有壮观的一刻 虽然只是一闪而过 却拥有短暂的永恒』 感谢导演给了这个弥留在笔记本上的故事一个完美的结局。
人生虽短暂,爱却可以永恒。
爱情没有那么多借口,如果不能圆满,只能说明爱的不够。
爱情的影片数不胜数,却没有人看厌;爱情的故事演绎过无数遍,却没有人腻烦。
爱是永恒的话题,没有尽头。
《恋恋笔记本》又是一部讲述爱情的电影,向观众讲述一则简单又不简单的爱情故事。
最让我感动的不是他们年轻时轰轰烈烈的爱情举动,而是当他们白发苍苍,步履蹒跚,那份爱意依然浓稠,依然动人,依然甜蜜。
影片最后的镜头让我沉默良久,已经超出了羡慕,超出了感动。
曾经看到一本书上说,爱情的保鲜期是18个月至36个月。
之后或者各分东西,或者升华为亲人。
于是我一直对爱情持着旁观的态度,不完全相信,也没有放弃过。
这部影片片头意境很美,一夕彤红的落日,一弯宁静的湖水,一个人摇着一只小船在湖中荡漾,一群白鸟浩浩荡荡地飞过,一首舒缓的曲子,构成一幅美至极又宁静安人的画面。
当时我就想,这部片子一定拍得很不错,这么完美的开始也会有一个好的过程与结局。
故事情节不算新鲜,都在意料之中。
只是描述的方式有所不同。
疗养院里,一个老人,拿着一本不厚的笔记本,一页一页翻着向另一个老人讲述一对年轻人的爱情故事。
我一开始并不知道那两个老人就是那两个相爱的年轻人。
后来发现端倪时,心里无比柔软。
有几个人的爱情可以保鲜这么长的时间,有几段爱情故事可以至死不渝?
他们可以。
浓浓的爱意没有被日常生活的琐碎消磨丝毫,有了儿女,甚至有了孙儿女,他们的爱情依然。
影片中间插入了他们的儿女,儿女的儿女,去疗养院看望他们的镜头。
儿女们发自内心,希望父亲可以回家,希望父亲接受事实,母亲已经失忆,已经不再认识他们每一个人,他再努力都没办法改变的事实。
年迈的老人拒绝了。
他说,这里住着我心爱的人,我不会离开她,现在,这里就是我的家。
你们的母亲就是我的家。
我很感动,感动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全心全意的爱,感动这不离不弃的爱情。
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不会让你孤独,即使你的记忆里已经没有我。
他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完美。
他一直在疗养院里给她讲述他们年轻时的爱情故事,他一直坚信,他的爱,他们的爱情可以唤醒她沉睡的记忆。
他就这么执着地陪在已经不记得他是谁的她身边。
奇迹有时候也会眷顾,只有几分钟而已。
尽管如此,他都没有放弃过。
他相信她的灵魂深处并没有忘记过他。
我的宝贝,我是多么的爱你!
她真的就是他唯一的宝贝,即使年迈,也依然希望呵护的宝贝。
我想她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心爱的男人,全心全意地爱着她,护着她。
"your mother is my home"。
很久很久这句话一直在耳边,开始很傻地又哭起来。
很久都没有看爱情片了。
看着《绝望主妇》,翻着《读者》的告诉你的爱情真理,让我对爱情,婚姻有些失望。
但真的很感谢,有人总是会站出来,告诉我其实世界上真的会有这样的感情,是所谓的“爱情真理”解释不通的。
我现在脑子有点乱,我不知道怎样来评价这个故事,我很怕故事被我糟蹋了。
我知道我又要跑题了,但我要再一次在键盘上写下:爸爸我爱你,爸爸我真的真的很感谢你对我们做的一切。
谢谢你无论多晚,都要等妈妈一起吃饭。
谢谢你总是在我问“我妈那时候长了一张猪脸,你那么帅,为什么要娶她”的时候,你总会告诉我,你妈妈真的很善良。
谢谢你总犯贱得买一些妈妈一辈子也不会穿的衣服,一辈子也不背的包。
谢谢你那次吵架后,又默默地从离婚事务所跑回来。
谢谢你虽然常常用英语来取笑妈妈,但却从来不会嫌她没文化。
谢谢你在我受不了我妈的时候,你会告诉我:让她做她喜欢的。
谢谢你“纵容”她。
谢谢你在吵架之后,那么不男人地向她和好。
谢谢你向“妈妈的麻将”妥协,因为你知道,我这个“庸俗的妈妈”,除了麻将,还有什么称的上是她喜欢的呢?
谢谢你,爱她这么多年。
可能这就是我爱这个故事的原因。
爱一个人,是容易的事。
爱一个人一辈子,是一个没什么人相信的故事。
因为,走到婚姻后头,更多的是责任。
但我真的喜欢这个故事,就像我依然固执地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那么几个人,能够幸福地爱上一辈子。
时间永远是利器。
阶级不同的人恋爱,会有结果麽?
很难。
一般来说,不同阶级相见就不容易,谈何相爱。
因而,现实中,跨阶级爱情少之又少。
还好,第七艺术不断探索,我们得以管中窥豹。
2004年,一部[恋恋笔记本],破解了跨阶级恋爱的密码。
男主用时间与空间,铸造了名为安全感的利剑。
它刺穿了阶级的叹息之墙,为跨阶级恋爱,交上完美答卷。
一.跨阶级恋爱,诺亚有绝招[恋恋笔记本]讲的是跨阶级爱情。
21世纪以来,跨阶级爱情本是韩剧玩烂的套路。
与韩剧不同的是,影片针对这一问题,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方案1,即唯一方案。
诺亚是个穷小子,他爱上了富家女艾莉。
瑞恩·高斯林饰演诺亚
瑞秋·麦克亚当斯饰演艾莉剧情是一贯的老套,为了追求艾莉,诺亚不择手段。
他试过强行搭讪。
未遂。
说骚话来证明自己有趣。
未果。
接二连三的失败,诺亚没有气馁。
他祭出绝招。
以死相逼。
这次成了,道德绑架比什么都管用。
当然,如果没成,那大可不必追了。
如果她能眼睁睁看你去死,证明你的心上人是个冷血动物。
很快,他们相爱了。
更快,这段恋情被女方家长否决了。
原因很简单,他们阶级不匹配。
艾莉是要去纽约读大学的人,她的未来一片灿烂。
诺亚在林场搬砖,他的未来一小时25美分。
炎夏过去,艾莉远走纽约,诺亚留在原地,无解一季。
一般情况,故事讲到这,就差不多结束了。
怎知,诺亚化身点子王,开始铸造那把名为安全感的利剑。
一开始,他给艾莉写信,一天一封,内容相同,写了365封。
信件完好无损,全部送到艾莉母亲手中,诺亚苦苦等待,然后石沉大海。
他只得再次祭出绝招,时间不够,空间来凑。
艾莉曾提过,她将来想住白色的房子,有自己的画室。
于是,诺亚为她造了梦中的房子。
买了全套绘画工具。
这事成了新闻,大婚之前,艾莉竟在报纸上看到了诺亚的照片,当然,还有房子。
艾莉没有犹豫,她抛弃富二代,回到了诺亚身边。
毕竟,艾莉本身就是有钱人。
因此,钱不是她的核心需求。
当不缺资源的时候,人们内心真正所求,只有两件事。
爱与安全感。
两成人缺爱,八成人缺安全感。
艾莉不能免俗,是那八成中的一员。
当有人愿意为你造一座房子,那么他同样能为你奉献一切。
富二代做不来,再多的钱也无法化为等同的安全感。
因此,诺亚把住了跨阶级恋爱的脉门,来到了爱情的沙罗双树园。
二.跨阶级爱情,百年历变电影诞生之初,用于纪实。
纪实之外,用于造梦。
梦的本质,源于白日苛求。
因而现实中越缺乏,电影中越丰富。
现实中,跨阶级爱情难于上青天。
所以,自默片时代起,跨阶级爱情就是影片的极佳主题。
只不过,一开始,多是男性阶级高于女性。
1925年,冷面笑匠巴斯特基顿自导自演[七次机会]。
基顿化身富商吉姆,急求伴侣,引全城妇女求婚。
《七次机会》中,为了嫁入豪门,妇女们一往无前默片之后,黄金好莱坞驾临,平凡女孩渴望嫁入豪门的故事叠见层出。
1935年,卡洛·朗白主演[两情相悦]。
不相信爱情的修甲师,意外与权贵相爱,成了伯爵夫人。
《两情相悦》中,嫁入豪门的卡洛·朗白说起早期的跨阶级爱情,卡普拉最喜欢这种套路,几乎玩穿。
像1936[迪兹先生进城]、1944[毒药与老妇]。
《迪兹先生进城》,女记者爱上男大款
《毒药与老妇》,女邻居爱上男明星嗯,别问我韩剧都哪学的套路。
说来也怪,穷姑娘的故事讲多了,穷小子却迟迟不见踪影。
直到一部巨制,男女身份转换,终于轮到穷小子去追富家女。
1998[泰坦尼克号]。
至此,这个套路终于被玩穿,好莱坞导演本着更高更快更强,追求新玩法去了。
万万没想到,韩国人民发现了跨阶级恋爱,如获至宝。
2000年,[蓝色生死恋]横空出世,被称为韩剧鼻祖。
《蓝色生死恋》影片在跨阶级恋爱之外,增添抱错孩子的套路,令无数少男少女落泪。
18年前,如果不知道这部剧,只怕追个妹子都费劲。
当然,韩国人民有着极高的原创精神。
虽然跨阶级恋爱偷师好莱坞,但[蓝色生死恋]创造了「癌症、车祸、治不好」韩剧三要素。
是为鼻祖之因。
韩国人一玩就是十几年,直到今天,无论[我的女孩]还是[继承者们]。
2005,跨阶级恋爱之《我的女孩》
2013,跨阶级恋爱之《继承者们》[蓝色生死恋]该有的,它们都有。
当然,套路的尽头,永远是反套路。
2013年,柯西胥率先扛起跨阶级恋爱反套路的大旗。
[阿黛尔的生活]一出,人们幡然醒悟,阻挡爱情的叹息之墙,并非阶级本身,也不是权力与金钱。
2013《阿黛尔的生活》而是阶级背后多年来形成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当看法产生,不同阶级由于经历不同必起争执。
而之前的电影,为了制造幻想,赚得票房,有意回避了这些。
那么,同样的跨阶级恋爱,相同的制造幻想,2004年的[恋恋笔记本]与之前的好莱坞结局究竟有何不同?
爱情电影,最重要的是反差性。
之前的电影,低阶层以独有的特质,辅以运气,得到高阶层青睐,直至有情人终成眷属。
说白了,吸引富人的不过是导演有意安排的「人格魅力」,缺乏说服力。
[恋恋笔记本]不同。
诺亚没有人设,和每一个穷小子没区别,不存在任何光环。
他赢得艾莉芳心,靠的是无穷无尽的时间,用一生为她营造安全感。
诺亚曾对艾利直言:你想要的,不过是安全感。
当嫁入豪门的女星,面对老公破产,重新出来工作时。
大家一定都在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安全感。
影片中,真正的安全感是这样的。
当艾利年迈,成了老年痴呆,诺亚仍日复一日为她读书,只为唤醒她短暂的记忆。
《恋恋笔记本》中,诺亚每日为老年痴呆的艾莉读书这就如同前文的造房子,时间永远是利器。
暴发户可以一次为她买999朵玫瑰。
你却可以辟出一方土地,种下玫瑰,每日为她寄去一朵。
哪一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感,从而打破阶级的叹息之墙。
我想。
大家一定都有答案了。
-中山公园白头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电影破事儿”
在情人节夜晚独自一人看了这部电影。
身边人去了香港,会带着情人节的礼物夜归。
要早归的陪伴,还是要夜归的情人节礼物?
总是习惯做类似的纠结和思考。
对爱觉得疑惑不已。
明知承诺也代表不了什么,也依然想要得到承诺。
或者想要得到的也不是承诺,只是一份平淡但真诚,普通却牢靠的感情。
却也知道任性追问,对方也只能诚恳承诺。
如此这般,一切疑问,循环纠结。
最后疑惑的连自己也不再清楚问题是什么,答案该如何,扰乱了自己,也辛苦了身边人。
电影里的爱,总是炙热专一而长情。
主人公无论如何总纠缠不休不离不弃。
现实生活却无力而又野蛮的充满着爱照耀不到的阴暗疑惑。
爱是什么呢?
爱是碎片吧。。
彼此之间百分百信任和爱护的碎片。
相互陪伴相互折磨相互牵挂相互追究的碎片。
甜言蜜语浪漫花火般的碎片。
背叛欺骗敷衍拖累的碎片。
可不可以彼此约定,不带给对方伤害的碎片。
人总是号称追随幸福的。
我不再纠结早归的陪伴还是夜归的礼物,随着心接受所有爱的方式。
所有伤害的碎片在我的选择性失忆里都被遗忘在了昨天。
像那个疯狂的乡下男孩一样去爱。
爱你会有许多方式,但,那都是爱你。
假如你是洛郎,你的老婆在结婚前出去找她的初恋,去和她的初恋做爱,。
你能接受吗?
我突然觉得这个故事好假。
没有盼头的等待七年,谁会去继续等待。
我只能说艾丽是个很淫贱的女人。
她在剧中说过她已经是结婚的人了。
若亚也知道她是将要结婚的人。
但是两个人还是做爱了。
任何的道德标准,最起码的对婚姻的尊重都没有了。
假如你是洛朗,你找到了这样的妻子,你会怎么样?
假如你是艾丽,你在7年没有消息的等待之后,你爱上了一个你很深爱的人,并且答应嫁给她,你哪天看到你的初恋的消息的时候去找他吗?
如果你是若亚,你能够每天等待一个17岁那年你爱过的人吗。
你会愿意等他一辈子,为了她,付出自己的全部,没有事业,没有生活,和一个妓女解闷,苦苦等待没有消息的女人吗?
这一切,你们不觉得很可笑吗?
这个故事,你们不觉得连童话故事也不可能发生吗?
麻烦告诉我哭点在哪里!!!
没有被打动
本来说富家小姐怎么就非得看上伐木工啊,看到床戏的时候就完全明白了!
女主真的很像马特达蒙!!!
看了之后很想谈恋爱结婚,只是不知道,这种感情是不是真的存在
“爱情没有那么多借口,如果不能圆满,只能说明爱的不够。”爱是不能说的。当一部电影能全身心地阐述这一点,就不用再去分析它的场景、配乐、演员或者俗套的结尾,一切都变得很完美。圣经说,爱是恒久忍耐、永不止息。退回现实,这些庞大的词语,要用一辈子去实践。如果真的可以,那我就坚定。
不喜欢,矫情
真难以置信现实生活里发生过一样的事。http://pic.people.com.cn/n/2013/0302/c1016-20654595.html
俗套的好看。“爱情没有那么多借口,如果最终没能在一起,只能说明爱的不够。”
我会永远记住你。爱情没有那么多借口,如果不能圆满,只能说明爱的不够。
除了瑞秋的脸没什么可看的,第一幕男主扒着摩天轮杆子悬空求爱的场景就足够惊悚。富家女的假日消遣而已,为什么总是给塑造成真爱永恒?|好莱坞俗套吐槽里点了这一段、暮光之城和毕业生,还反思了总是把男性对女性的跟踪刻画成性感的深情的,而面对死缠烂打的女角色男角色可以大声怒斥“你为什么要这样刺探我的隐私”而让女角色立马表现出手足无措和愧疚,相反这里女主开头明确表明拒绝、不想,男主的行为却越发猖狂。
是的,童话故事都是一样的。。。
高司令~
虽不惊天动地但也委婉动人
较差
好幸福的一个女人啊
20岁:是的,我要的就是这样的爱情。40岁:俗烂的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但你有没有隐约觉得,拥有过那样的荷尔蒙,又像是真的。
军官和女主如此相配,如果女主更爱军官一点,应该也会过的很幸福。男女主身份差距这么大,能够融合在一起,这样的剧情可能只有电影电视里才存在,因为现实中真的很难。
回忆它永远不肯放过当下的幸福
煽得发腻,恕我无法接受高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