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的节奏稍有拖沓,不过只要能熬过去,后面的情节就很精彩刺激,电影开局已暗有所指,不过谁也没有想到,那对孪生子竟然可以那么疯狂变态,整部电影有点B级片的味道,不过情节非常充足,电影的核心恐怖蜡像馆,属实是让观众感觉有点震撼,把人杀掉,在人的尸体外面涂上蜡,让尸体变成蜡像,这样制作出来的蜡像,摆满了整个陈列馆,而且,更令人惊悚的是,整个小镇上,除了那对孪生子外,剩下的所有居民,都是蜡像,孪生子中,其一外表正常,性格扭曲变态,立志要完成母亲的遗愿,他平时所要做的就是像个正常人一样在小镇中诱骗无辜可怜的受害者,使他们成为自己兄弟制作蜡像的材料;另一个面部毁容严重,平时只能戴着面具,受到其兄弟言语的蛊惑,内心也极度扭曲,以杀人和将尸体制成蜡像为乐,不过,最后的结局还是挺让人细思恐极的,当年那对夫妇并不只有两个小孩,而是有三个,当男主和女主坐着救护车离去的时候,在之前出现过的搬运森林中动物尸体的货车司机,正靠在车子上对他们微笑,无疑,他就是那对夫妇的第三个小孩,至于他到底是不是凶手,无人知晓,他又会不会继续犯案,还是个谜。
那么接下来来说说大概内容吧,故事一开始就是四男两女开车前往某地观看球赛,人员大致都有这些,女主,女主的弟弟男主,小黑男以及他的女友金发妹,帽子男,女主的男友酱油男,这六个人开着几辆车,一路讲些黄段子,调侃调侃,一路往前开,到了晚上露营的时候,女主指责自己的弟弟,表示他的豪华跑车是偷的,弟弟则反过来埋怨女主,表示如果当时她给自己圆过去就更好了,然后女主就继续埋怨弟弟,表示他被教练开除,现在生活一团乱麻,难道也是自己的责任吗,二人闹得很不愉快,很显然,两个人之前是有过一些矛盾的,只可惜电影也没有详细展开,几个人在露营地的时候,晚上就闻到了一股怪味,才遇到了一个在一边偷看的开卡车的人,男主用石头打碎了一块卡车的前灯,卡车才开走,等到次日早晨,女主决心去搞清楚情况,趁着在旁边树丛上完厕所的空档,她带着金发妹沿着小路往前走,结果就发现了一个全是死动物的坑,女主还不慎滑落下去,金发妹将其死死拉住,大伙儿听到声音都赶来救援,女主这才幸免于难。
女主被拉上来后,昨天晚上在营地附近出现的卡车再次出现了,从车上下来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将卡车后备箱的动物尸体扔进了那个池子中,女主在一堆动物的尸体中发现了一个人手,她有些惊恐,对方却若无其事地取下了人手,原来那只是一个人形模特,真的是让人虚惊一场,但是问题来了,男主偷过来的那辆豪华跑车,车带断了,因此无法前行,大伙儿一合计,决定兵分三路,女主和自己男友一路,接受卡车司机的帮助,坐他的车子,前往他说的小镇;帽子男和男主一路,在后面赶去跟他们汇合;小黑男和金发妹一路,他们到最后也只是在小镇边上的树林安营扎寨,然后被戴面具的弟弟给双双干掉,成了一对苦命鸳鸯,女主和自己的男友乘坐卡车司机的车,但是在路上,对方行为怪异,再加上车子开到了一个小池旁边,车行不便,女主心生恐惧,与男友下车步行,卡车司机没有跟过去,而是转身发动车子走了,来到小镇上,女主和男友去找卡车司机说的那个加油站老板,找遍整个小镇,二人来到教堂,教堂灯火通明,一群人正在为逝去的人祷告,女主和男友闯进去,一个男的出来,表示自己的父亲正在举行葬礼,让他们等等,二人问加油站老板,那个男人表示就是自己,让他们去自己的店等,表示半小时后自己过去。
二人告别了加油站老板,转身就去参观了小镇最有名的蜡像馆,二人被蜡像馆中栩栩如生的雕像深深吸引,觉得很震撼,转过身,二人去了加油站老板所说的地方,约定时间虽到,但是那个男人还没回来,女主的男友自己进去拿了车带,但是型号不对,男友的车要15号的,但是这个老板店里只有16号,男友表示也可以用,可就在这个时候,加油站的老板回来了,他问他们为什么擅作主张进来了,男友表示你的门没关,而且我也给钱了,加油站的老板带上了嘲讽的语气,表示小镇所有地方的门都可以打开,对呀,小镇为什么所有地方的人都可以打开,女主和男友此时竟然还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逼近,也是心粗,老板表示自己家里有15号的车带,让他们去自己家拿,女主虽然不愿,但是男友要去,她只好随着,在路上,从老板口中,他们也知道了一些关于小镇的故事,原来小镇有一个女蜡像制作师,后来因为脑肿瘤自杀,生下一对双胞胎孩子也无人问津,行至家中,跟随老板进去的男友倒霉了,被老板击倒在地,然后打晕,女主见自己男友没有出来,而是老板一个人出来,于是心生疑惑,老板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决定袭击女主,女主抢过老板的车钥匙,准备开着他的车跑,结果车卡在悬崖边,女主的手机还掉到座位底下,女主从车后窗跑出,老板在后面穷追不舍,女主之前还在手机上做了一段留言,是跟之前的卡车司机有关的,这个要到很久之后,小黑男才会听到,但是他在听到之后不久,就被孪生子的弟弟给干掉了。
女主重新跑回小镇,去了教堂寻找帮助,等到进去之后,女主才发现,教堂里所有的人都是蜡像,声音是录音带录好的,就连棺材中的也不是什么老板的亲人,而是一具蜡像,这些蜡像都是用尸体制作而成,老板就是双胞胎之一,他还有一个面容狰狞的弟弟,其有一双巧手,可以用尸体制作栩栩如生的蜡像,女主躲入教堂之中,藏在教父的蜡像身下,孪生子中的哥哥追了过来,在教堂里面寻了一圈,找到了藏身的女主,女主推开教堂的门往外跑,哥哥追了出去,在马路上将女主扑倒,这个时候,女主发现旁边有一户人家的窗户边有个女人探出了头,然后又缩了回去,女主觉得这是个活人,可是后来她弟弟救她之后,女主跑过来一看,才知道这也是一个蜡像,只不过是窗户后面有机关,窗户推动,会让人在窗帘边出现一下而已。
女主被孪生子中的哥哥抓住,绑在了加油站地下室,用的就是当年双胞胎的母亲绑他们用的特殊椅子,这里要提一下故事开头,故事开头就是双胞胎中的哥哥在挣扎,然后被强制绑上了一个特制的椅子,而弟弟则很乖,母亲就说,为什么哥哥不能像弟弟一样乖,然后画面一转,正片就开始了,那么再说回现在,女主被哥哥抓住,绑在加油站地下室,嘴巴还被其用胶水粘上了,而另一边,女主的男友直接被做成了蜡像,他被绑在椅子上,一个特殊的机器,将他脸部固定,蜡油喷洒而下,将还是活人的他直接浇铸成了一具蜡像,女主被绑入地下室后,女主的弟弟男主和帽子男也赶到了小镇,来到小镇之后,二人兵分两路,帽子男去了蜡像馆,在那里被孪生子中的弟弟袭击,两把刀插入胸口挂掉,然后被做成了蜡像,男主前往加油站,此时女主刚被哥哥绑好,哥哥出来应付男主,女主从下水道伸出手指,想要引起男主的注意,结果手指却被丧心病狂的哥哥拿老虎钳夹断,女主忍住痛,用手撕开了嘴,她拼命喊出了弟弟的名字,男主发觉不对,击倒哥哥,然后冲进加油站,哥哥想要追进来,但是男主却把加油站的各个门都给关上了,男主冲入地下室救援女主,女主获救,可是如何逃出这个恐怖的小镇,仍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未完待续)
无脑也无用的主角和大杀四方,无往不利的变态凶手,非常的套路。
所有人都毫无警惕之心,跟着陌生人就敢上车跟着走,单独跟着去人家家里。
在荒郊野岭独自露营这个事本来就很危险,也没什么警惕性。
而且主角反杀从来不会真的反杀成功,都是打一下就跑,绝对不会补刀,绝对会给凶手反扑的机会,这种套路真的看累了。
而且凶手只有兄弟俩,他们也没啥超能力,到底是有啥力量能把一整个小镇的人都杀掉?
并做成蜡像,这个工程量想想也太浩大了吧,肯定是得杀一个,然后做一个蜡像吧,不可能一瞬间杀死所有人,在这个过漫长程中就没有任何人能发现他们的不不对劲,能做出反抗吗?
一个镇的人都打不过兄弟俩吗?
而且死尸被封印在蜡像里面,尸体慢慢腐烂,那味道得多大呀?
一整个的腐烂死尸,那小镇该臭的没法呆了吧?
小镇再小也应该有警察局之类的武装力量吧,连带枪警察兄弟俩都能解决吗?
这个力量简直是非人类了。
但是最后男女主反杀他们的时候,也把凶手身体刺穿了,给他伤得很重,可见凶手的战力也并不是无敌的,一个稍微强壮一点的成年男性就能跟他们打个五五开。
而且小镇再小也起码是一个镇,主角团来的时候,镇上好多场所还在正常营业,电影院还在播放电影,灯火通明啥的,是兄弟俩在维持小镇的正常运转吗?
那毕竟是一个镇的系统啊,供水供电供暖食物什么的就靠两个人就运转的过来吗?
他们能顾得过来这么多系统吗?
很多细节就不能深想,一想,都是无底洞一样的bug。
只是没想到主角是帕丽斯希尔顿,果然是无脑花瓶的角色,并没有带来任何惊喜的表演。
但是其他主角的演技也半斤八两,尤其女主,虽然长的还行,但是真的演技太木了,面对这么变态的场景也没啥表情变化,被切了手指头胶水粘嘴的时候么极致的生理性痛楚,跟弟弟汇合以后竟然就跟没事人一样了,语气轻松随意,后面俩人还有时间唠嗑吵架。
一,第三子的设定凸显对主题的呈现。
好多人非常好奇第三个儿子,也就是片中那个脏兮兮的,喜欢看女人身体而且会收藏动物尸体的人,他好心帮助主角们,却遭到心冷的拒绝。
而当主角们遇到表面上非常帅气英俊,梳着背头,穿着西服的变态杀人魔时,却想让他伸手相助。
脏兮兮的第三子
精致伪装的杀人魔其实到达这个地方主题已然非常明显,就是现代人以貌取人的判断标准。
二,电影中的隐喻色彩影片中多次隐喻两人的离体与重合。
最后两个人又回归到了一起。
其实有一些黑色幽默的色彩。
三,电影中的反转电影中反转的表现是非常完备且震撼的,尤其是开篇1974年的部分与后面情节的一种呼应,细想之后才会非常震撼。
影片在开篇部分根本没给两个孩子的面部镜头,也就是观众根本不知道哪个才是面部有伤的孩子,也就是蜡像天才文生,哪个是表面看起来一点事情没有的小包。
这本身就给故事带来极大的魅力。
而这也无疑印证以貌取人的主题,是我们观众自己反观自己,当我们真正意识到原来自己所认为的乖巧的孩子就是长相没有问题的孩子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自己也深陷以貌取人的漩涡。
这才是电影所传达的更深层的悲哀,是真正的对观众的警醒。
恐怖蜡像馆 (2005)7.02005 / 美国 澳大利亚 / 惊悚 恐怖 / 佐米·希尔拉 / 伊丽莎·库斯伯特 查德·迈克尔·墨瑞
有一个关于蜡烛的笑话。
监狱里,死刑犯在临刑前焦躁不安,狱警对他说:“别怕,电刑的电流很强,也就一眨眼的工夫,丝毫没有痛苦的。
”这时,蓦地从刑场那边传来死刑犯同伙的惨叫声。
“什么声音?
”死刑犯战战兢兢地问。
“我也不知道。
”狱警说着去刑场看个究竟。
片刻之后回来说:“没什么,今天赶上停电,只好用蜡烛。
”我想,如果这个犯人喜欢SM的话,那这个消息对他而言不啻于喜从天降,因为据说蜡烛是SM的重要道具,滴蜡到死,他也算死得其所。
看了电影《恐怖蜡像馆》(House Of Wax)之后,我们又长了见识——原来蜡烛不止可以玩SM,而且还是杀人利器。
通常来说,美国的恐怖片几乎是血腥、低级的代名词,横飞的肢体,成河的血浆,让人不觉得恐怖,反而感到反胃。
近几年口碑不俗的美国恐怖片,无论是《午夜凶铃》还是《咒怨》,都是翻拍自日本作品,甚至是日本导演亲自赴好莱坞执导;构思巧妙的《死神来了》,导演同样是亚裔的美国人。
难道美国导演就拍不出好看的恐怖片?
杰姆·塞拉(Jaume Serra)用整整20吨蜡把这个谬论冲得七零八散。
虽然情节上有无法避免的瑕疵,可《恐怖蜡象馆》已算是一部水准中上的美国恐怖片,有伏笔悬念,好像剥洋葱般地逐步触及故事的内核,让人慢慢张开嘴巴,惊讶地合不拢嘴。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几个年轻人露宿野地,因为汽车出了故障,于是分头去找加油站买配件,由此来到一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的荒凉小镇。
小镇显眼处有一家蜡像馆,有栩栩如生的蜡像却空寂无人。
由此开始,这群年轻人开始逐个被残忍的凶手猎杀。
原来,小镇里的活人只有一对杀人狂兄弟,他们杀死了所有居民,并直接把蜡浇注在尸体上,把真人做成蜡像。
有一个镜头是其中一个年轻人寻找另一个伙伴,发现钢琴前坐着一个和伙伴一模一样的蜡像,这个年轻人用手戳那年轻人的脸,竟然是软的,他缓缓剥下脸皮,软软的蜜蜡里竟然是他朋友血淋淋的肌肉组织!
人还未完全死去,还是有知觉,疼痛让他两行清泪从蜡脸流淌而下。
残忍的景象令人不忍卒睹。
这样的剧情和《我知道去年夏天你做了什么》、《死神来了》、《惊声尖叫》等青春恐怖片并无二致,其中的乐趣在于猜测谁将是下一个死去的人?
将会以什么出人意料的方式死去?
根据我这么多年看恐怖片的经验,通常来说,那些喜欢做蠢事的白痴角色绝对会是首当其冲者,而幸存者之中,一定会有一位漂亮女性,并且还会有身材火辣的美女秀身材。
就《恐怖蜡像馆》来说,完全符合这几个定式,这不能不让人遗憾编导在创意方面的缺乏。
抑或,这不仅是恐怖片,而是目前所有电影的通病吧!
《恐怖蜡像馆》中,负责秀身材的是小富婆帕里斯·希尔顿(Paris Hilton),演艳情戏对生活作风不太端正的她来说,简直就是张飞吃豆芽。
她在影片中除了不遗余力地裸露不太白晰的肌肤之外,还有一段艳舞表演,基本可以看作本色表演,搔首弄姿的姿态还算撩人。
不过这位小姐的演技未免也太差了点,明显就是雇来念台词的嘛。
她唯一的亮点是死亡时刻,被一根木棒迎面洞穿,贯脑而入,很有些惊心动魄的味道,血水与脑液齐飞,很是骇人。
当然,比起另一位美女,帕里斯·希尔顿就要逊色不少了。
那个幸存的女孩,如果你看过热门电视剧《反恐24小时》的话,一定不会陌生,没错,她就是里面的金姆——艾丽莎·库伯特(Elisha Cuthbert)。
在《反恐24小时》中清纯靓丽的艾丽莎·库伯特,在别的电影里却喜欢以性感形象示人,比如《邻家女孩》中的AV女优,比如《恐怖蜡像馆》中身材火爆的双胞胎妹妹。
与甜美白嫩的艾丽莎·库伯特一比,帕里斯·希尔顿简直丑得难以入眼,即便是她引以为傲的身材,也未见有何优势。
需要提醒的是,《恐怖蜡像馆》保留了美式恐怖片的嫡系血统,虽然杀戮时刻从将近50分钟时才开始上演,可这绝对是一部血腥的影片,断指、剥皮、流血的场面层出不穷,心理承受能力弱的朋友可要当心了。
虽然《恐怖蜡像馆》一片的口碑并不算好,虽然有人说编导的智商伤了观众的心,虽然影片在剧情的设置上的确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如果一部恐怖片能够在一个时间里完整地营造一个心理空间,叙述流畅,张弛有度,并且丝毫不让观众有被操纵感,基本上已经是一部不错的恐怖片了。
《恐怖蜡像馆》做到了这一点。
要是想找一部好看不闷又有点刺激的恐怖片,那就选它吧!
今天把这部经典童年阴影的恐怖片看完了,剧情节奏把控的很好,虽然就我个人而言不觉得恐怖😜但绝不会让人感到生硬无聊女主真的超漂亮,嘴上原本淋漓的鲜血虽然后来肉眼可见变成了艳红色口红_(:з」∠)_但真的貌美,也不拖沓累赘,智商武力时刻在线,也怪不得小男友会有点小吃醋🥺男友也好好看(*/∇\*)可惜一身俊美被剧组的服化道给毁得彻底😢后来还死掉了呜呜呜,不过被杀人狂关在屋里哭唧唧地在地上往后爬的时候,我微微一硬以示敬意(对不起我是变态我就喜欢看美人受虐,被抓走后眼泪就一直啪嗒啪嗒地往下掉,嘿嘿(*´﹃`*)男主emmm很经典的影视剧白人男形象,外表玩世不恭但其实都有苦衷,算不上啥好人但一定要有一副莫须有的正义面貌,没必要没必要,真的看腻了虽然不恐怖但是疼,真的超级疼,心里一寒的那种痛感😫比如女主的手指头被剪掉,男友被割断脚筋、撕下脸皮,女配脚被刺穿,整部电影疼得我面目狰狞,眉头紧锁,谢谢导演演员真的有被感同身受到05年的电影了,篇幅不像现在动不动就三个小时,篇幅有限很多地方的描述很难做到细致,比如说杀人兄弟他们一家其实很有意思,但是太简略了,结尾留了个悬念但估计应该不会有第二部了,男主演员的名声早就烂了,很难再拍,有点可惜
很欣赏电影里的几个细节1.Vincent把门切开的同时也把两兄弟的连体蜡像切开了,他掉下去的时候又和哥哥粘在了一起,是他们命运的开始也是命运的结束。
2.那条狗,从蜡像馆出现到家里出现到最后跟在老三身边,贯穿了全剧主要恐怖情节,是每一处小高潮的恐怖标志。
房子塌了人死了它还没死,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3.欣赏电影的结尾,留下深深悬念……听到they have three 的时候以为开车送两兄妹去医院的司机就是第三个孩子(看到后面被吓怕了都忘了货车司机即老三,之前还以为他是大儿子)4.看到一半的时候就觉得能活下来的是兄妹两个。
为什么不是全死?
——那样的话就是Bo和Vincent的胜利了,谜团没有人来解开,小镇还是一如既往的神秘、与世隔绝,恐怖不和现实搭边就不是恐怖了。
留下两个活口也是为了迎接高潮的到来。
为什么是其他三个人死?
——首先说Wade,从他对去纽约举棋不定和在教堂前吃醋看出他是个自私的人,其次他喜欢窥探他人隐私、不懂尊重(从他闯入加油站、在Bo家闯入房间乱动东西可知)这样的人不管是在崇尚艺术的剧中人面前还是在宣扬正面价值观的编剧笔下都是活不了的;再说那对情侣——在朋友有难的时候只知道做爱,这样的人能活么?!
其实Paige还是比较善良的,会担心朋友所以她得活久一点,还有和敌人搏斗的机会,在情理之中。
——Dalton就没太在意了,反正都是要死的嘛又不是主角,或许是因为他才是真正偷车的人?
……——最后为什么是Nic和Carly活下来?
首先长得好看的人一般都能活下来其次人家兄妹情深啊,从carly带Nic上路到Nic给carly背心到以后种种,兄妹俩感情不亚于Po和Vincent,而且Nic一直就是好人,牢也是替别人坐的。
有个疑问,Vincent为什么要给wade缝针。。。
(他很善良?
为了艺术品的完美?
)拍得相当好的一部惊悚片,半夜看看还是很爽的!
结论就是,不要随便到没有人还有尸臭的地方去露营啊啊啊不要跟不靠谱的情侣去看球赛演唱会啊啊啊粗门要带个蹲过监狱身手好的老哥啊Chad真的太帅2333
这部电影简单,紧凑,富娱乐性。
我在电影前三分之一结束后盛了杯牛奶,到电影完了都忘了喝。
但这电影的缺点也是太明显:情节有点硬来,也无甚新意。
难怪有人说好莱坞的精英都改行去拍电视剧了。
不过话说回来,对娱乐片强求太多,也是件很无聊的事情。
总之,一切的一切,始于那扇紧闭的大门。
门上安安静静的挂了个牌子,牌子上面只写了一个字 —— “CLOSED”。
后来呢?
大家都知道啰,手贱的小明又来了.......
提到恐怖蜡像馆这一类的恐怖片,要么浮现的是血腥低俗的场面,看多了这种一直都是低俗血腥的代名词的电影,想到的总是熟悉的主角团配置。
长相甜美的白女甲,相貌平平性格不突出的白男甲,气质痞气直爽坚强的白男乙,喜欢拿着DV乱拍的白男丙,身材火辣的白女乙和黑人甲。
前面就是一群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讨论最近发生的事情和去某处聚餐的计划。
啰啰嗦嗦讲了很多铺垫,事实上在后面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一行人还没到露营地之前,稍事休息。
结果突然一个陌生人开车来到他们身边没有原因地打开了车前的大灯,让一行人慌了神。
这里是第一次冲突,并不算激烈,找茬的人的一个灯被砸地粉碎。
后面就是车里的皮带被剪,一队人来到实际荒废了的小镇找皮带以及发生的一系列恐怖事情。
这一段拍的很正常,所以没什么好讲的,但是后面的片段拍得实在除了血腥之外,并没有什么意思。
甚至主人公和反派boss的交流都没有,一个忙着猎杀,一个忙着逃命。
是的突出了一个忙字。
但是虽然忙,却并不算好看。
最可气的是,主人公被硬生生拆开去做事,好像就是为了方便反派下手一样。
试问正常人在看到一座死气沉沉的小镇和荒无人烟的场景时,是突然泰山石敢当附身了吗?
怎么都怎么胆大包天敢一个人独行呢?
脑子这时候都不用了吗?
看到这么诡异的场景应该想到的是要团战吧。
为了不吓到小朋友,就不说那些毫无新意的血浆四溢的场景了。
背后杀,求救被截,欲救无能等等的情节没什么特别的。
我请一位美女吃了顿正儿八经的烛光晚餐。
马路边,一张摇摇晃晃的桌子,两张吱吱嘎嘎的椅子,但坐上去还算舒适,至少三个小时内不至于散架。
店主拿过一个啤酒瓶子,上头插着一根燃烧的红烛,映衬得美人如玉,月华似水。
主菜很有档次,是和法国餐厅的蜗牛同类的带壳动物——辣子田螺。
更奢侈的是,还有音乐家前来助兴。
当然,音乐也对路,是和小提琴同类的弦乐。
一位热情的民间二胡表演艺术家,非要给我们演奏一曲。
他摆好姿势,拉了几声,被我用啤酒瓶子砸跑了。
对于我这种有品位的人来说,细节方面是绝对不能凑合的。
我想听舒伯特同学的《小夜曲》,这位艺术家居然给我拉什么《两只蝴蝶》!
这是我吃过的最开心的烛光晚餐,因为最便宜,结账时,只花了我三十块钱。
那位美女表示,她会永远记得这个完美的晚上,而且,这个晚上完美到她永远不想重复。
每次我提议再去那里吃烛光晚餐,美女都会忙不迭地用粗口谢绝,生怕破坏了那段完美回忆。
我建议各位粗心的男人,一定要多多地带女人去吃烛光晚餐。
假如你不像我这么富有,就算在家里和她吃咸菜,也务必点上一根五角钱的蜡烛。
这笔钱一定不能省。
因为,火,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用来燃烧火焰的小小的蜡烛,则充分地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有时,它是相思的道具。
请参见《唐诗三百首》,比比皆是。
最著名的句子当然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 有时,它是革命的象征。
请参见闻一多的《红烛》。
“烧吧!
烧吧!
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 有时,它是母爱的代名词,请参见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噢,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 噢,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脸颊印着几多牵挂。
噢,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 妈妈,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 有时,它是杀人的工具。
请参见好莱坞电影《恐怖蜡像馆》(House of Wax)。
这是一部略有些意思的青春恐怖片。
类似影片多了去了。
《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I Know What You Did Last Summer)、《惊声尖叫》(Scream)、《死神来了》(Final Destination)系列我都欣赏过。
男孩们女孩们都很好看。
但是,只有长得最好看的,才能做主角,才有机会绝地逃生。
那些比较不好看的都悲惨地死翘翘了,越丑的死得越早。
电影的剧情很简单:一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小镇,隐藏在森林中。
小镇的活人只有一对杀人狂兄弟,其他的居民全被他们杀死,做成了蜡像。
这几个倒霉的家伙误入此地,遭到了伏击与追杀。
最震撼的场景是一个巨大的蜡像馆,包括墙壁、地板、床在内皆属蜡制的蜡像馆,被大火焚烧,慢慢地倒塌融化,此刻,当然还上演着生死对决。
据说,为建造这个蜡像馆,导演用掉了二十吨蜡。
我的记忆里也留存着一滴蜡。
初中的时候,我们上晚自习,偶尔会停电。
我就会拿出备用的蜡烛来。
烛影摇红,心事也晃动不定。
同桌没带蜡烛。
我把蜡烛拔下,要移到离她近一点。
火焰下端已贮满了蜡油,一不留神,蜡油滴到了手背上。
一点轻微的灼痛。
她把我的手握住,问:“疼不疼?
”我迅速地勇敢地坚定地回答道:“疼。
”无比轻柔地,她把我手背上的那滴蜡油剥下,仿佛有一根天使的羽毛拂过我的心头。
那时,兄弟们,我真的很希望,我全身都滴满了蜡油。
后来,我知道,有时,蜡烛居然还是SM的重要道具,和绳子、皮鞭、手铐一样不可或缺。
我鼓足勇气提到这段往事,必然要遭到贱人们的嘲笑。
但我还是忍不住要赞美一下:蜡油,那是一个何其美妙的温度,疼痛,却不至于造成伤害。
爱,不会如此恰如其分,它要么冰冷得把我们冻坏,要么狂热得把我们灼伤。
情节设置俗而不腻这种类型的恐怖片在那边实在是不少,大家伙在很多情节设置上的相似实在是稀松平常的事儿,说它们俗,它们毫无怨言。
还是这样一个玩法:一帮年轻男女赶路,然后闯入禁区,通过奇怪状况的诱导和自身的傻X式努力成功地进入虎穴,进而开始了又一场昏天又暗地的腥风血雨。
这个玩法是此类片儿的片规,无可厚非。
《蜡像馆》做的比较好的一点就是它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缜密的离奇情节,并且在伏笔方面尽量不在一些莫名其妙、毫无用处的场景铺垫上浪费胶片。
真相的揭秘过程也是分配均匀,结合着之前的悬念慢慢展开,既没有急着在中段一下子抖出来,也没有攒到最后一把掏出来硬塞给观众。
首次进入恐怖状况,是一辆破旧卡车造访了那帮年轻人的营地,右车灯被女主角的哥哥砸坏,第二天,一个同伴的DV丢失,女主角男友车的零件奇怪地坏掉,女主角等人发现了一个丢满了动物死尸的坑,遇到了片子里的变态老三。
到这里,我们知道腥风血雨的战斗就要打响了,但是这些引子它只是引子,完全没有任何透漏秘密,这一点非常好。
战斗开始后,杀与被杀之间的场景被设定在一个小镇,但是却没有被空间限定住,而是展开了两条线,这样就隔开了那帮男女,而两条线也各有各的精彩,随着情节的展开,两条线并到一块儿,该牺牲的死的干脆,剩下两人做最后的揭秘和抗争。
所以说这是个较为流畅却又不单调的过程,而且前期的一些细节铺垫也在过程中找到暗合之处,比如DV原来是被变态老二偷走,比如片子一开始就暗示了连体兄弟小时候的个性,比如那堆动物死尸原来是用来供变态老三制作胚胎标本用的,比如变态老大在引女主角和他男友上钩的时候说谎暗示了他们家的一些遭遇。
总体来说,《蜡像馆》的情节还是俗,但是不腻,不会让人不屑地说:靠,又是这样。
而且《蜡像馆》在片尾匆匆地交待了一下为什么变态兄弟的恐怖蜡像小镇一直没有被警方发现,算是有诚意较细心。
片子的最后给了警方查出的变态老三一个诡异的镜头,终究还是没摆脱给续集留后路的俗套,这是俗套,但不是败笔,况且是得给这个没参与正面战斗的老三这个角色一个小小的交待。
角色设定小有突破按照片规,划分一下:《蜡像馆》的杀人方有三个人,全都是男性;被杀的一方有四男两女,是一群伙伴,人物关系是两对情侣,一对兄妹。
女主角的男朋友,此类平平庸庸却又年轻气盛的角色通常都是率先遇害,《蜡像馆》里也不例外。
这样的设定基本上是为了强调杀人方的强悍,把片子的氛围带入战斗状态,同时也让相对弱势的女主角心理开始慌乱,加剧紧张气氛。
豪门千金希尔顿在片子里与另一位黑人同伴玩起了黑白配,两人基本上是陪死的。
希尔顿的长项得到了较好的发挥,片子里主要的情色桥段都是由她贡献的,其中营帐里大跳脱衣舞勾引黑人男友的戏份演绎得相当娴熟,在这方面的演出上,希尔顿生动自然,交足戏份,但是其它的镜头场景里她的演技还是显得有些生涩稚嫩。
男性观众可能会很喜欢希尔顿那虽然不多但是颇有噱头的戏份。
当然女性观众也可能不会空手而归,因为女主角的哥哥这个角色的设定是酷味十足的痞痞的男生,而且演哥哥的小伙子真的是很帅。
而一开始带着DV乱拍的那个同伴也是标准的陪死角色,没什么特别之处。
这样的话,最后的生死挣扎阶段,被杀一方就只剩下了女主角和她哥哥。
之前,两兄妹经常为了哥哥的不良习性争吵,之后,两人在拚死逃生的过程中终究还是血浓于水,都极力保护对方。
这样的设定不能算新鲜,但总算是没有落入窠臼,甚至还凸现了那么一点儿携手逃生的感人亲情。
相比于被杀方兄妹俩,杀人方的兄弟三人的角色就更加地脱离了单一模式而变得较为丰富。
变态老大和变态老二生下来是连体的,他们的医生老爸操刀分开了他们,老二的右边脸惨不忍睹,而且从小内向依赖性强,老大则焦躁狂乱。
父母死后,心理扭曲的老大控制着老二,开始着疯狂变态的活人蜡像工程。
而老三,这个没有参与正面杀戮的角色,正好跟他的两个哥哥之间形成一种隐约的游离感,从而把发生在这个偏僻小镇上的关于一个家庭的悲剧烘托得非常诡异。
女主角和哥哥最后干掉了变态老大和老二,并成功地让警察知道了这么个鬼地方,这是被杀方的胜利。
角色之间的血腥互动也算是有了一些对陈旧的角色设置和情节关联的突破。
最后以正常而且是正面形象出现的警察虽说什么劲儿也没使上,不过好歹算是让这类片儿在扫尾的时候出现了正常世界的人物形象,无形中也多少让那些变态杀人角色和整个诡异离奇的故事更具有了一种虚构的真实感。
手段场景推陈出新看这种片子,腥风血雨是家常便饭,而且阴森压抑的场景和层出不穷的杀人手段一直都是这类片子的一个很重要的看点。
《蜡像馆》在这方面实在是没有辜负“蜡像”这个好创意。
这种片子虽说是以血腥见长,但是场景的营造也是绝不可马虎的。
《蜡像馆》里的地点当然还是一个偏僻的角落,空荡荡的街道,诡异的气氛,阴森的建筑,还有那一群群惨不忍睹的活人蜡像,配上灰暗的色调,整个小镇的气氛立马被弄得让人不寒而栗。
在这些场景气氛的烘托下,接下来的故事就会讲得顺畅很多,一切诡异的人和诡异的故事隐约变得顺理成章。
活人蜡像,这实在是个骇人听闻的杀人方式。
刺、砍、铰这些都是基本的方式,都是为了给之后制造活人蜡像这一“工序”服务的。
活生生的人在阴森潮湿的地下室里被捆绑固定然后用那让人瞠目结舌的机器给还在拚死挣扎的人扒皮上蜡,何等的令人发指,尤其是当那一个个蜡像脸上的蜡片脱落漏出或鲜红或干瘪腐烂的肌肉组织,看的人也会觉得痛苦异常。
更加让人惊愕的是蜡像馆整个就是用蜡造出来的,所以这样一个构思直接导致了双方最后拼个你死我活的时段里上演了一场紧张刺激的逃生大战,要表现着火的蜡房这样一个急速融化的空间,那是非得动用特技不行的。
这样的场景在此类片子里算是较上规模的了,这个片子在这个大场景上完成的还过得去,最重要的是避免了那种单纯的你追我逃式的陈旧模式。
相比于很多此类的其它恐怖片,《蜡像馆》好在有一个离奇诡异的故事脚本,还能由蜡像想象出比较丰富的诡异空间,更可以肆无忌惮地虚构一种变态之极的杀人方式。
有了这些方面的有力支撑,《蜡像馆》就顺顺当当地玩出了一些推陈出新的东西,精彩指数也就理所当然地比原本意料的要高了。
撰文日期:2006-11-07
看花瓶...
美式“恐怖片”,不能恶心更多。。。剧情老套俗气。适合快进观看。
这真的是佳作好么!不要因为希尔顿就歧视这个片子好么!你们到底懂不懂恐怖片!!!!
真有那样荒无人烟的小镇。
帕丽斯希尔顿就只有卖骚的份。。。
我喜欢蜡像馆的气氛
变态连体双胞胎VS正常好看龙凤胎,正常胜。
真的好看
只给肌松,不给阵痛的情节让我纠结了很久
我看了,可是我已经想不起里面的情节了,哦!对,当时他们扒开蜡像的脸的时候我想着,那得多疼啊
这大半夜的!
★★★☆ 好看,开放式结局啊
烂片,冲着hilton去的
挺搞笑的
除了帅哥和美女还有什么
我比较推崇的一部恐怖片,效果很好,因为真的参观过杜莎蜡像馆,所以感觉比电锯惊魂啊什么的真实,哈哈~
要不是有六个人在我身旁撑着·我肯定吓死了
Chad很帅。蜡像馆是亮点。剧情很平淡。
那么回事儿吧 看看小贱女人Paris Hilton的内衣秀 看看当红电视剧演员的二流表演
也就那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