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遍看Stay,距离首次看已经两年有余。
最初是被电影的中文译名(生死停留)和简介所吸引:在生与死之间,尚且存在一种半生半死的中间状态。
因为听过很多关于垂死体验的灵异传说,就以为这又是一部表现死亡幻觉的电影,以为故事真的是发生在某个无逻辑存在的异度空间。
交错重叠的幻象、光影诡异的空间、走不到底的旋梯、死而复活的亲人、多次出现的场景和荒唐的对话,都把这个迷团雪球似的越滚越大。
作为观众,我仍然不由自主地跟着故事的节奏寻找那原本也许就不存在于故事本身的逻辑和线索,直到最后真相大白。
我的理解是亨利在车祸发生后,强烈的内疚(又是一个guilt complex)和求生欲使他的脑电波影响了灾难现场的其他人,通过共同的体验和感染形成一种类似冥想世界的精神共生体。
在这个世界里,任何事发生都不足为奇。
现实和冥想世界联系的入口就是亨利,且两个世界人物出现的时间顺序完全并行:冥想世界时时出现的救护车鸣笛声和风声是亨利垂死时在事发的高架桥上听到的声音;总是以仰视角度拍摄萨姆是因为现实中躺在地上的亨利是以仰视角度观看他;路过的母子、精神病人的胡言乱语、留声机里萨姆的声音也都是对现实的重现。
第二遍再看,也许是积累了比较多观看心理悬疑和精神分析类影片的经验,才发现这种解释尚不够深刻。
车祸中亨利的父母和女友当即死亡,亨利亲眼目睹这一切,产生了内疚的心理,希望自己能得到原谅。
于是整个故事——亨利的梦境以forgive为核心展开。
莱拉错把萨姆的名字叫成亨利,萨姆在悬梯底看到车祸时亨利女友甩落的戒指,莱拉看到写满亨利名字和forgive字样的画布,凝望着亨利的父亲走向天堂之门。
这些都暗示着梦境中的精神病医生萨姆和其女友莱拉实际上都是亨利本人,人物角色的转换符合梦的运作机理。
而梦境中出现的其他人皆是车祸现场的旁观者。
亨利向萨姆求救的目的即是通过一种隐蔽的方式寻求内疚感的解脱,在萨姆(也就是亨利自己)的帮助下却得到了死而复活的父母的原谅。
除此之外,梦境还满足了亨利的几个愿望:希望女友不认识自己而改变在车祸中丧生的命运,希望自己的生命可以在萨姆和莱拉身上得到延续,希望通过在21岁生日前自杀而挽救其他人的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Beth Levy,第一个到达事故现场并再三强调没有移动亨利的女人,在梦境中被分解成两个人:Levy——抛弃亨利的医生,以及Beth——萨姆的病人,患有精神崩溃。
写到这里不得不提精神分析类影片经典之作的穆赫兰道,同样是描述梦境,一个是因死而梦,一个是因梦而死。
同样是探讨生命、死亡、意志和希望,相比之下Stay倒还显得简单易懂很多了。
前几天还看了一部机械师,虚实交错,悬念迭出,这类题材的电影是我的最爱,想必能拍到没有硬伤需要编剧、导演和剪辑师非同寻常的功夫。
只是影片结尾处似乎留下了疑问,既然萨姆和莱拉是亨利的自我投射,现实中的他们为什么会记得梦境里的事呢,这样看来似乎冥想世界的解释又有其合理性了。
或者如同亨利所说,整个世界都在一个梦境里。
当我们以亨利的视角鸟瞰整个高架桥时,谁又能说现实并不是十导演呈现给我们的一场梦而已。
博尔赫斯在《环形废墟》里提出宇宙由梦创造的模型。
宇宙是魔法师的一个梦,或者他是宇宙的一个梦。
梦和梦又嵌套在一起,如同两面相对的镜子创造出无穷多个世界来。
而在电影中,导演把观众带进一个无限而混沌的迷宫,而观众却帮助导演最终完成了这个开放性的梦境。
整片在亨利的潜意识中的念由重到轻循序渐进娓娓道来 非常符合那啥啥的XO理论1 我还能活吗?
第一场就是医生拯救自己,这个不用多说。
为了往好处想他把自己认定为心理疾病。
“我还有救 ,我不想死”2 父母, 接受到信息“双亲死了”--->“我面对不了”--> “最后接受现实”3 我的理想,片中反复出现 “你觉得这娃咋样?
” 全是出自别人的口,“我觉得他一定有所成” 人生漫长,老子一身才华,怎么能挂!
4 女友,这些出现后才想到女友,他没有接收到女友死亡的信息,相信女友尚能幸存所以把她安放的远远的,不给她与自己有接触的机会,在那段舞蹈练习中他也仅仅是隔窗偷望,“我知道你很好,你会很好的” 这是对女友最大的爱。
整个片就像百合开放一样缓缓展开,很有美感,片尾曲甚至可以说恐怖,重色基调是血与夜的混合,那是亨利死亡瞬间的一生回顾。
双亲死而复生、henry母亲把sam视为henry、lyra脱口而出的呼唤、以及lyra画作背后落款......种种吊诡的情节,在片尾皆被赋予了合理的解释——到头来片尾的车祸场景才是现实,而此前一切不过是henry的濒死体验,围观者皆入梦来,而为其施救的sam和lyra则成为了他在幻境里感知真相的另一个视角,另一方面也延续着拯救者的使命。
无论是通过sam视角从母亲那里获得宽慰,还是通过lyra顿悟“很多美好需要割舍”的真谛,抑或henry对sam歇斯底里地喊出“只有你能帮我”的心声,无一不含有渴求被宽恕的隐喻,显然,被自责煎熬的henry在弥留之际利用仅存的力量构造出虚幻的世界,旨在藉此获得外部的肯定以实现自我救赎。
但随着生命的无声流逝,意识的逐渐涣散以及henry的潜意识对自我的唤醒,对幻境偏离现实的修正,幻境的逻辑链条开始像多米诺骨牌般断裂瓦解,违和而迭起的bug——譬如本评论开篇罗列的种种——迫使sam、lyra、henry和观众步步逼近他们三位一体的真相。
最终,henry所构建的这个幻境轰然倒塌,他终究还是被拉回现实,无法瞑目。
要是他可以就此沉溺在自己构筑的假象中,是否能减轻悔恨懊恼?
车祸阴差阳错地促成了sam和lyra的相遇,在我以为真相大白,故事就此落幕之际,sam的脑海却离奇地闪回henry黄粱一梦里面的片段,仿佛有种等闲平地起波澜的意味,于是我开始捉急自己智力不够了,庄生梦蝶,究竟何人是何人的梦?
看完《穆赫兰道》,再来看《生死停留》这样的意识片,就显得轻车熟路了。
这是我第一次写影评,呵呵,个人观点影片一开始是激烈的碰撞,光影的不规则运动、大桥上燃烧的汽车,空无一人……可以知道这里刚刚发生了一场剧烈的车祸。
男子,也就是电影的男一号Henry(事实上,我觉得后面出现的心理医生Sam也是男一号),毫发无损的坐在地上。
到这里,很多人就能看出来,这是个幻觉,接下来的大部分都是将死的幻觉。
Henry目光淡定,起身,径直朝前走去。
接着镜头切换到Sam。
Sam是个心理医生,为Henry做心理疏导。
在这个疏导过程中,他试图帮助Henry摆脱自杀的念头,试图潜入Henry的内心找寻其自杀意图,却不想让自己陷入了一个又一个怪圈:他与一个瞎眼的老人下棋,Henry看到这个老人时大惊,称是其死去的父亲;Sam来到郊外的大宅子里找寻Henry的母亲,奇怪的是,这个诡秘的老妇人和一条狗住在空无一物的别墅里,老妇人说着话,头顶就流血下来;Sam知道Henry对一个waitress萌生爱意并打算求婚,他走遍了那条街上的每家餐馆,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Henry说的Athena,奇怪的事情又一次发生了,Athena带着Sam走入一条永无止境的螺旋形楼梯,突然Athena失踪,Sam狂奔回起点,意外的发现Athena正和一个黑人对台词——这正是Sam刚找到她时所看到的场景,也就是说,场景重复了……重复的不仅是这一个场景,就不列举了。
或许你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影片的前五分之四都是一个人的幻觉,毋庸置疑。
但Henry和Sam角色的频繁切换,让我时常分不清,这究竟是Henry还是Sam将死的幻觉?
看到结尾,我认为二者的切换正是电影最精妙的部分。
Henry在车祸中身受重伤,弥留之际,他看到Sam来救他,让他撑下去,于是在弥留之际的思维游走中,Henry把Sam想成了一个富有责任感并可能挽救自己的心理医生。
——这是Henry潜意识的第一层意义,第二层随后解释。
我们知道电影的大部分中,Henry因杀害了自己的父母而心生愧疚,这也正是他想自杀的原因。
虽然一开始Henry对Sam这个心理医生怀有抵触情绪,并不配合治疗,但正如Lila所说,Henry信任Sam,这也是为什么他不断来找Sam的原因。
Henry还是抱有一线希望,希望Sam能帮他找到生命的乐趣和活下去的勇气,能打消他自杀的念头。
Henry对父母心怀愧疚,因为在现实中,他开车出了事故,才使后座上的双亲去世。
他自责,认为是自己害死了父母。
电影中有一处场景很诡秘,但很值得深思:Sam来到Henry的家中,找到了Henry的母亲。
这个老妇人到后面情绪失控,不断的重复一句话:“儿子,不管你对我们做了什么,我都可以原谅,我都不怪你。
”这其实是Henry心里所想,他希望死去的母亲不怪罪自己,企图以此摆脱内心的愧疚与罪恶感。
但随后,他母亲养的那条叫Oliva的狗扑上来咬伤了Sam,这条狗其实就是Henry心中的愧疚与罪恶感——一方面,他希望获得母亲的原谅,另一方面,他无法逃脱内心的愧疚与罪恶,并被这种情绪深深的伤害。
你可能会问,既然愧疚的是Henry,为什么Henry的母亲要对Sam说“我不怪你”?
为什么那条狗咬伤的是Sam而不是Henry?
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Henry潜意识的第二层意义,他把自己当成了Sam,他希望自己是Sam。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可以证明这一点:Sam来到Lila的工作室,要离开的时候,Sam忘拿公文包就要走,Lila叫住了他,注意这时Lila说的第一句话:Henry, forgot something? 她喊的是Henry而不是Sam!
Henry的潜意识里,Sam与女友Lila相亲相爱,Lila此前也是Sam心理疏导的一个病人,她患有抑郁症,曾试图自杀,最终被Sam救下,两人萌生了感情,Sam买好了戒指准备求婚——这枚戒指与Henry在现实中为其女友Athena准备的一模一样。
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影片的最后,Henry将身边的Lila当成了Athena,并向她求婚。
如果说他对父母的情感是愧疚,那么他对Athena的情感就是遗憾。
在弥留之际,他还在四下寻找那枚戒指,他希望这段爱情能有个完满的结局。
而在潜意识快结束的时候,Sam意识到自己正一步步走向危险,于是他在街边的电话亭给Lila打电话,告诉她,不管发生什么事,我爱你。
这也正是Henry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想对Athena说的。
生死间的停留其实是一个轮回,Henry在意识模糊时进入了他自己创造的轮回。
你可以说这其实是虚幻的,是意识的,是没有物质依托的,这只是个梦。
但正如影片中的一句台词说的,If all this is a dream, the whole world is inside it.
偶然的机会看到这部片子,stay,因为有Naomi Watts,再加上悬疑惊悚的题材。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独特的拍摄手法,衔接得非常自然,时常蛊惑人心的水纹出现,兜兜转转的taxi,盘旋的楼梯,疑惑到最后,原来是Henrry弥留之际的臆想。
台词很美:There is too much beauty to quit.If this is a dream, the whole world is inside it.看完又让我再度对Naomi着迷,Ryan的表演很棒。
Stay,一个奇怪的甚至能称之为诡异的电影,甚至到最后都没有明白其中的一些情节。
关于存在和是否存在,关于曾经发生的将要发生的如果曾经不发生将来就不会发生的。
突然发现stay是多么准确的一个词,Cause we can’t find out other words to describe。
存在是因为留恋,不存在是因为伤痛,于是悲伤就从骨子里溢漾出来,从微微皱起的眉间,弥散在周围。
生或死,谁又知道自己是存在于虚无抑或真实之中呢?
影片1/3的时候,我想,sam和henry可能是人格分裂的同一个人吧而henry的预言,如暴雨,应该是暴雨发生之后,sam的“似曾相识”幻觉也就是说,henry的预言场景,实际上是暴雨发生之后sam才产生的“似曾相识”幻觉后来,“场景重复出现”的桥段,我觉得印证了我的猜想但后来。。。
影片2/3的时候,又有很多不合理的事情发生了我又想,也许是henry死后的灵魂进了sam的身体。。。
是这么回事吧?
影片放完,我也不清楚到底怎么一回子事还好看了 heidi 的评论,让我豁然开朗,要不晚上睡不好觉了原来整部影片都是henry弥留之际的神游。。。
需要用1个半小时的电影语言表达的故事,其实只是henry弥留之际脑海中的一瞬。。。
有点像《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里时间无限分割的意思。。。
不过。。
这样一来不就等于说---在这个故事架构下---实际上,整部影片都可以随心所欲的安排了。。。
所有的铺张开来的悬念和疑点。。。
也都不必一一澄清了。。。
和法国影片《黑匣子》的前半部份很类似这是有点不负责任的嫌疑滴这就好比你给我讲一个故事故事悬念迭起---魅影重重。。。
勾引得我啊不由自主假设这个,推测那个。。
结果末了--很多问题还悬在半空中的当儿--你却结束了故事,说...以上便是某人做的一个梦的内容。。。
于是无论着个梦有多么的精巧和细致我们还是不免有上一当的感觉当然现在的编剧,也不好当尤其是想当好编剧的编剧
有人說内容空洞、與Lynch水平相去甚遠,其實初初我也覺得這部有點Lynch風。
但觀影結束先發覺又何以相提並論。
Lynch慣用夢境主綫,通過夢境碎片及少量現實拼湊真相,理論基礎借鑑弗洛伊德。
而Stay並非以夢呈現,出發點不同,講述的是瀕死體驗,涉及心理學、心靈學、亦有醫學案例背書。
或許大家認爲其內容空洞只因故事到最後無法串聯成結果/自圓其說(?),那些只是虛無且不合邏輯的幻象(於是立馬喪失了推理的興奮和預判結局的快感)。
其實若能接受瀕死體驗的設定,一切都更容易說通:全球案例中大部分都有過類似片中經歷,如中國就有個女生重病失去意識後眼前過片年幼時看過的動畫;腦內人生經歷倒帶;亦有抽離身體站在床邊目睹母親哭著搖晃沒醒的另一個自己…etc.這些實例中呈現的也確是無邏輯的幻象。
將聽到和看到的事物通過腦内無意識聯想形成幻覺是人類在彌留之際本就可能出現的狀況。
有幸讀過這方面的書籍,於是沒錯過/誤解一部好電影(也超喜歡它的色彩和配樂)。
【12.09.23】2011.11第一次看,本次是为写影评而重温。
因为已经知道本片的基本框架,所以这次看纯是为找亮点。
1. 缺点:故事主线不明2. 优点:画面切换很炫不明白影片想描述啥,让人看起来云里雾里,不喜欢,也不太想重温,暂给到四星1. 情节可自圆其说,3星2. 题材独特、画面炫丽,加1星3. 让人不想重温,达不到5星4. 故事情节不及《穆赫兰道》亨利开车出车祸,全家惨死,他懊悔万分,临死前做梦(或幻觉),自己扮做一个心理医生,尝试拯救亨利(自己);他编造了一个理由,使自己体面地死去,实际上却是懊悔至极,借此安慰自己的灵魂。
【11.11.06】心理医生萨姆接替同事治疗病人亨利,第一次见面时,亨利不配合,离开,说将会下冰雹,果然下了然后在治疗的过程中,亨利告诉萨姆他可以听到未来的声音,后来亨利又告诉他自己受够了这种生活,想自杀萨姆想帮亨利,却在生活中接连遇到场景重现,自己也快崩溃了在亨利自杀的当天,萨姆去现场救亨利,结果亨利还是自杀了萨姆发现场景改变,亨利是出车祸死,女友变成陌生人,他与女友初识。。。
生活是不真实的,是毅种循环?
本来是跟帖的,写着写着发现字数不少,改发帖了。
第一次看穆赫兰道那时候真的是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然后惊叹不已,之后再来看生死停留就觉得简单多了,基本上看到小一半的时候就清楚了。
个人认为想要看懂stay这部电影主要是抓住两个地方,第一是这类电影只有最后15分钟左右真相大白时刻是真实的,前面一个多小时都是梦境,而在梦境中出现的人一定是在真实中见到过的,所以记住最后时刻站在车祸现场围观的那一群人,回想一下在梦境中他们都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什么身份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第二是从电影的一开始到最后多处穿插了那种只有一帧的画面,观看的时候感觉只是闪了一下,如果正常速度播放的话根本看不清是什么,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慢放一下看清楚那个画面,例如在Sam和Leon下棋Henry出现之后的那里就有几个闪过的画面,在看的时候暂停倒回去慢放一下,就会看到是Henry的全家福还有车祸时的景象,所以我当时看到这里就彻底明白了。
上面同学提到的主要有两个问题,我说说自己的看法,不知道解答是否合理: 1、Lila看到那些有Henry签名的画之后就拼命跑下楼 在电影后面车祸的真实部分,Sam检查车上其他人情况Lila救治Henry的时候闪过了一个瞬间画面,慢放一下的话就可以看清正是Lila跑下楼的情景。
所以梦境中Lila拼命跑下楼对应的就是真实中她努力救治Henry,Henry在临死的时候会有求生的本能欲望,他希望正在对他施救的Lila能够看到他画画的才华、对往事的悔恨和对生命的渴望,所以在他梦境中的Lila首先看到了画作后面是Henry的署名,然后看到他所写的“forgive me”,接着就拼命的向楼下跑,到达门口却怎么也打不开门锁,这时Lila的眼神向门外聚焦仿佛看到什么东西,此处意指Lila非常想救活Henry但是发现伤势严重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
其实在真实部分中的车祸死亡、围观人群不施救、警察到达缓慢等几乎所有情节在梦境中都是有对应的。
父亲的死亡是在他眼睛复明与Sam谈话之后一个人走向道路尽头,路灯一盏一盏熄灭,母亲的死亡是在Sam到她家里之后房间的空旷,说记得还有剩菜但是冰箱里空空如也,Henry女友的死亡(忘记叫什么名字了)是在跳完舞后人群散去只剩她一个人仿佛她不存在。
Henry在珠宝店橱窗外的时候头上流下大股大股的鲜血,但是他的周围却静止了,汽车都停下来不动,人们都站住看着他什么也不做,这里Henry的眼神是非常怨恨的,表达了对车祸围观者的不满。
这些鲜血在紧接下来的镜头里变成了Sam脚下的血,因为在现实中Henry的血就是流到了Sam脚下,此时Sam是站在地铁里,注意一个闪过的画面是与Sam同一车厢有两个人是警官,这两个人就是真实中到达现场在后来和Levy说话的那两个警察,在地铁中一个人腿上放了个对讲机,里面传来“Brooklyn Bridge”的声音,这是他们接到警报,但是他们的地铁却与迎面而来的Henry是两个方向,Sam拍着车门去叫Henry,是因为他很想救他,Henry向Sam忧伤的挥了挥手,他所在的列车空无一人,是开往死亡方向的。
2、Henry死后Sam在与Lila谈话的时候却又出现梦境画面 人在死亡之后的短暂时间里应该还会有少量的脑活动,记得小时候读一本叫做世界自然之谜的书里面还有一章是讲这个,这里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要注意这里很容易有误解,因为梦境刚好出现在Sam与Lila谈话时所以有同学会误以为这里是Sam的想法。
这个梦境依然是Henry的,Sam是正常人,不可能突然有这么奇怪的梦境,场景又刚好和之前Henry的梦境一致。
因为是Henry刚死后的短暂梦境,所以又是一闪而过需要慢放才能看清楚,通过慢放可以看到主要有四个画面:第一个是Sam坐在围棋桌旁把弄手中的戒指,窗外是一双大大的眼睛,这是Lila的,第二个是Lila的嘴唇特写,第三个是Sam和Lila拥抱,第四个是Sam在电话亭打电话。
在电影中Henry的梦境里面有多处把Sam想象成自己、Lila想象成女友,这一点不用赘述了,此处仍然如此。
Sam是和Leon一起下的棋,把戒指给Leon看,从谈话我们得知Sam买这个戒指也买了一段时间但是还没有向Lila求婚,当Sam独自坐在桌旁把玩着戒指时窗外出现了Lila的眼睛意指其实Lila就隔着一层玻璃在窗外等待,但是Sam却还没有送给她(有点王家卫那个一百分之一厘米的意思)。
之后的红唇和拥抱不用说了,Sam打电话的画面是回到前边Sam给Lila打电话那里,电话中Sam告诉Lila她是他在全世界中最相信的人,他爱她。
所以电影最后的这个情节的意思就是说,Henry死后那一刻心里记挂的还是他的女友,他在悔恨为什么买了戒指之后一直没有向女友求婚,等到21岁生日这一天,结果却已经无法实现,他渴望能够再亲吻她的嘴唇,与她拥抱、爱抚,告诉她:“全世界人里面你是我唯一相信的人,I love you” 当时在慢放看清楚这个画面时突然很伤感,一下子忘了前面的种种悬疑,原来stay这部电影不是玩的什么悬疑和惊悚,而是一个sad story,Henry那股后悔追恨和渴望表达出来的爱情还是挺感人的。
弗洛伊德+普鲁斯特架空剧情两星,画面和音乐加一星,演员加一星。
不能因為主角做夢就亂拍啊.......
简单说,一个植物人把车祸发生后几分钟见到的所有人都植入到自己的梦里,寻找被原谅的机会。#做梦
梦境中萨姆的裤脚总是短一截,这个细节太棒了!
我的问题,没怎么看懂
其实我很讨厌这类电影
其实不想留,其实我想走……于是,再见了……唉~
完美至极
原谅我的艺术欣赏能力,是看了剧透才明白的。。。
Double illusion 电影名为Stay 译为生死停留太误导了 看到好多影评都钻了牛角尖
如果瑞恩和伊万又是由于精神分裂而产生的同一个人,确实影片水准会降低不少,不过好在巧妙地利用了人在弥留之际的复杂心理活动构建了这么一个离奇的逻辑世界。深度不大却困难理解。
场景设计极佳,几乎可称是故事的另一配角了。光雾笼罩似的布鲁克林大桥一节摄影堪称惊艳。心理映射的关联表现并不强烈。
看不多久就知道是ILLUSION 只好由4星降3星 倒没猜到是死前忏悔 十分讨厌用到ANGEL时的画面 太MV了
蝴蝶效应姐妹篇。或者你说他们是兄弟
我看的是日语吹替版。某些特定情况下,日语无法表达出英语的节奏感。比如片中有段病人对着医生吼的那一句:“SHUT!——UP!”用日语吼不出铿锵有力的感觉,反而像是在对医生撒娇。不过除此之外,两个声优的表现无可挑剔,再加上电影本身的拍摄手法和剧情很有意思,使得整个观看的过程都挺享受。
我觉得很烂啊~没劲
转瞬一间,是非成败已淡然;丝丝挂念,烟消云散已逝远。
看的我好困。
转场自然完美,想起超市夜未眠,梦境真实虚幻,引人无限留恋
没明白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