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FF25 很喜欢“阶级跃升和坠落”这个话题,也很想看朴赞郁如何拆解剖析男性身处其中的焦虑和困境。人物和家庭的复杂性都有,但是当剧情走向犯罪的时候,你基本可以预测剧情走向。剩下两小时只是在观看并不令人意外的意外,以及主角与目标ABC的偶遇,因为标题已经说了No Other Choice。朴赞郁也关心当下的产业变革,交出了最应景的作品。当智能自动化取代了97%的人,我们只能不择手段地成为那3%吗?朴赞郁试图帮我们排除一个错误答案,但是问题不是如何成为那3%,而是为什么要成为这个系统里的3%?如果不去质疑这个问题本身,最后我们都是那个相互厮杀被利用被丢弃的97%。
2025 82 Venezia competition Palabiennale 又名:《拿到offer的決心》《樹人紙人手槍人》《我要打工》Korea film noir again!美指、置景💯其餘剩下就好普通朴贊育舒適區了(甚至沒到他巔峰水平,不是很理解為什麼在威尼斯這麼爆),工廠高層住大house、收到鰻魚barbecue、兩隻狗兩小朋友、提琴網球交際舞、再婚結合新中產、誰知斬頭瞬間走、三個月後勤搵工、人人不願請老友、突發奇想殺同行、一個家庭一段故、造紙廿五匠人心、各個家庭各有苦、你悽我慘抱頭哭、敵我皆為同一人PS:我要打工其實是玩我要復仇梗(sorry解釋笑話了),東亞工賊寫出了最反工賊的文本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美式故事经不住咱东亚人推敲啊!李秉宪孙艺珍表现都这么好了,但整个片子就是还差那么一点魅力,就是差那么一点让人肝肠寸断放不下手离不开你的觉悟。
情节很无聊啊……国内观众果然对韩剧日剧很宽容……也不管具体的剧本如何,总体还行就有滤镜啦。
#TIFF2025#如同新栽的树木不是凭借精心照料就一定可以存活,朴赞郁精湛的电影技巧和作为auteur的独特视角也无法拯救故事本身水土不服、陈词滥调的尴尬事实。讨论韩国乃至东亚环境的资本剥削与劳动力异化,虽然电影似乎找到了黑色幽默与尖刻暴力的平衡点,阴差阳错的死亡和矛盾却彷佛悬浮于角色和叙事之外。比起朴赞郁之前的作品来说环环相扣的设计稍显粗糙,批判与讽刺也最终是一场一眼看穿的闹剧。“没有选择”如同一句咒语,而每个人都可以以此打开摧毁自己或他人的潘多拉魔盒,无论结局如何,那份怅然若失不会随着故事的尘埃落定消散。李炳宪和孙艺珍其实已经表现很好了,但还是因为电影本身的欠缺而逐渐失去绝对魅力。
朴贊郁一直在退步啊⋯要類型不類型,要作者電影又不夠純粹,最後變成四不像。還是回到跟分手的決心一樣的問題,調度無法和故事匹配,就會變成弄巧成拙。
我不行了中间笑疯了,朴赞郁别拍小品了!这绝不是最好的朴赞郁,不是我最喜欢的朴赞郁,但也挺不错的。不知道为什么,大家最后都拍小品去了,其实我希望我喜欢的导演能一直拍他们自己,拍那些悲伤痛苦绝望的东西,他们一直以来不停重复的主题,但不知道为什么最后他们都拍小品去了。
一个失业的造纸工为了挽回全家优渥的生活,不惜要杀掉他的竞争同行。故事乍一看并不可信,但被处理的荒诞戏谑又忍俊不禁。片中每个男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尊严。对于男主来说,一家寄生于资本的中产生活就是他的全部。片中大量展现了他被社会阉割的意象和他懦弱的性格,物质生活就是他全部雄性力量的象征,失去等于死亡,他唯有色厉内茬不择手段。他表面上为家庭战斗,实际上漠不关心。家庭成员全都疏离和隔阂,她才华横溢的女儿无从和家人交流,甚至将父母虚伪生活视为噪音;儿子更是偷窃犯,妻子也忍受着诱惑。而他杀掉同行,同时也杀掉了自己真正的人生尊严,在异化之路上堕入深渊。所谓挽救的家庭也沦为悲哀的捆绑之物,结局更是讽刺至极。镜头语言被导演玩的得心应手,这个养家糊口的危机中,疯癫翻涌、悲喜共存、细节满满、耐人寻味,牛逼。
讽喻拉满,给进步主义唱反调的寓言,也昭示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脆弱。柳万洙的杀人从最初的笨拙、恻隐,进化到缜密伪装、连“做个副手”共生的希望都不屑一顾。“如果不杀第三个人,那前两个死的也太冤了”。新技术问世往往只是历史的一个瞬间,就催逼出连锁的相煎、倾轧和毁灭。别无选择的不仅是万洙,也是美莉、始元、丽媛,换言之,是每个人。如此卷生卷死、步步灭绝人性,只为争得冰冷强大的机器跟前一份随时被砍、究极异化、仅可谓仪式性模仿已淘汰旧工种的营生,真是荒诞至极。很漂亮的色彩、声音、节奏和诙谐严肃配比,说不出什么明确的不好。我这里目前的朴赞郁最佳。
TIFF25 很喜欢“阶级跃升和坠落”这个话题,也很想看朴赞郁如何拆解剖析男性身处其中的焦虑和困境。人物和家庭的复杂性都有,但是当剧情走向犯罪的时候,你基本可以预测剧情走向。剩下两小时只是在观看并不令人意外的意外,以及主角与目标ABC的偶遇,因为标题已经说了No Other Choice。朴赞郁也关心当下的产业变革,交出了最应景的作品。当智能自动化取代了97%的人,我们只能不择手段地成为那3%吗?朴赞郁试图帮我们排除一个错误答案,但是问题不是如何成为那3%,而是为什么要成为这个系统里的3%?如果不去质疑这个问题本身,最后我们都是那个相互厮杀被利用被丢弃的97%。
251005.COEX.DolbyCinema.| 251004.KUCinema. 颜色的高饱和高对比度带来了虚假感,让这个改编剧本的故事显得如此浮夸,除李秉宪外的表演也非常灾难。其实只需要把这一家四口写到充分就能成立,但很遗憾是妻子的刻板、儿子的刻意、女儿的工具都让故事与表达完全崩塌,舞会、提琴、狗全都没有发挥到用处。全靠中年夫妻的低级段子推动情节。
又名「上班的决心」,在香港看的,好喜欢,好富有文学性的一部电影。。。
NYFF No.21|其实是个关于中年危机的电影。从牙痛到手枪,从三人争枪到化妆舞会,大量关于性焦虑和中年危机的符号贯穿全片。漏洞百出的现实逻辑让诸如资本或者阶级之类的现实议题只是浮于表面,完全无法严肃看待。此外大量使用夸张的韩式表演完成的堪称低级的喜剧笑点,极其外露的场面调度和CG制作的美术置景让整部电影都显得非常粗糙,和《分手的决心》像是两个导演拍的。
#LFF 15-Oct-25 我看这部电影最大的困惑来自于对故事本身的不信服和无法代入。
不够文艺片也不够商业片,给人看的好困,整体的逻辑也不自洽,我思考了下,感觉还是韩国太小了,所以只要干掉三个竞争对手就行
#viff 还是那个美术、镜头和转场很厉害的朴赞郁,将这种荒诞的黑色幽默现实一次次重复推进后,产生了戏虐的过程。不过也是因为这种重复,在结尾处却略感疲劳,感觉差了口气。但是整体观影氛围很好!
去掉一星是因为朋友提到了依旧存在女性处于低位和需要通过某种特定手段才能达到目的stereotype。懂得都懂。
几处空镜头转场有点当年看斯托克的那种惊艳与乐趣,特别是李饼通宵挖坑铲子刚入土,画面切到妻子翻身的镜头,冷静又精准,极具老朴的幽默与隐喻。剧本荒诞又暴走宛如溺水者抓住最后一根稻草挣扎改命,比《寄生虫》更对我胃口,有几处甚至忍不住笑出声。原本因评价一般还担心会失望,看完只觉得,不愧是老朴。
@ Broadway Cinematheque|挺喜欢,黑色幽默到位。单身的人看了毫无压力甚至觉得更好笑了。看时不知有个法国原版,但无论如何都非常当下。前几天看到一个观察:“在当今这个时代生活就是要选择你能接受的那一种或几种剥削。”此片的一大主题也是这个。这片居然也有四爱笑话(镜头一出来影院里有好几个女生和我一起在笑),好事儿啊!还居然嗑到了1s李秉宪李星民的角色这合理吗这不合理吧(针对雇主老板的阴阳怪气笑话全部好评,不管是哪国的)
9.17釜山电影节开幕片 9.24🇰🇷上映/曾经在手记里说要拍一部可以给女儿这个年龄层看的电影的人又在写老登味剧本,美术与转场很匠心,故事只有50分钟能看,尤其后半看得人尿急。老朴啊拍得这么冗长又男味重又不给女性角色戏份就别蹭寄生虫了好吗……
把韩式嘶吼推上了另一个高度
2025 82 Venezia competition Palabiennale 又名:《拿到offer的決心》《樹人紙人手槍人》《我要打工》Korea film noir again!美指、置景💯其餘剩下就好普通朴贊育舒適區了(甚至沒到他巔峰水平,不是很理解為什麼在威尼斯這麼爆),工廠高層住大house、收到鰻魚barbecue、兩隻狗兩小朋友、提琴網球交際舞、再婚結合新中產、誰知斬頭瞬間走、三個月後勤搵工、人人不願請老友、突發奇想殺同行、一個家庭一段故、造紙廿五匠人心、各個家庭各有苦、你悽我慘抱頭哭、敵我皆為同一人PS:我要打工其實是玩我要復仇梗(sorry解釋笑話了),東亞工賊寫出了最反工賊的文本哈哈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