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不住下半身的下场,非常好地警示了应届高考生,用实际案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一年轻妇女带娃打拼的艰难。
最后的合家欢结局,怀疑是酒精中毒昏迷中的幻想。
话又说回来了,假结婚的爹天天被女儿念叨做妈的死活不肯解释,生物爹功成名就一分钱抚养费都没有还成功润美,这妈做的确实失败嗷。
顺便一提,单说剧情这结局剧情也太符合龟男的定义了,女神给别人生孩子,自己背锅上户口,孩子都不跟自己姓,要不然误会解开了还要被孩子念叨一辈子
电影是人拍的,而人是有思想的,如果拍电影的人的思想出了问题,那么这部电影也会有问题,《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以下简称《我才不要》)就是一部有思想问题的人拍出的有问题的电影,问题是什么?
给母爱中掺了三聚氰胺,会让观众成为大头娃娃!
《我才不要》是一部被“不合理”包裹的作品。
影片遍布着“不合理”,槽点之多,足够撑起一期“吐槽大会”,有些不合理,是创作者能力不足只能搁置,比如电量惊人的手机;有些不合理,是创作者职业操守崩坏所致,例如,2000年,19岁,领证;还有些不合理,是创作者思想败坏毒草蔓生,下面单聊这个。
高考后的某日,19岁的李青桐去医院检查,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没有慌张、身边的朋友没有慌张,就连李青桐的母亲也没有慌张,就好像“19岁未婚先孕”这件事很正常、很合理,无波无澜,这种默认式的处理方式,不是导演能力问题而是思想问题。
为什么要设置未婚先孕的情节?
这种近乎极致的处理,一来,可以让李进步与李青桐、陈君何一次性捆绑和解,二来,用单身母亲和背锅父亲赚取眼泪;也就是说,创作者的目光始终锁定在票房之上,19岁未婚先孕的设置是他赚钱的途径,能将眼泪转化成钱就行,有毒又何妨?
底气十足的将“毒”投给目标群体——高三毕业生(影片定位观影人群)。
如果说,对19岁未婚先孕的默认、默许,是一次对大众思想的投毒;那么,李青桐关于大学和孩子的选择,就是对当下女性的谩骂与侮辱。
关于大学和孩子,李青桐是这没选择的,“他(吴智勋)的人生是他的人生,我的孩子是我的孩子,我可以选择我自己想要的人生(生孩子)”,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她退学生下了李进步。
我试着从影片中找到李青桐做出决定的内在支撑,能扯上关系的,只有一句李五四说的话,“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啥都不是事 ”,现在就很容易理解创作者的出发点了,在他的创作思想中,当女人面对未来与孩子的抉择时,生孩子是正确选项,生育和家庭,是女性的出厂设置和既定职责,不用讨论、不用争辩,默认就好,这不就是对女性的谩骂与侮辱么?
男性创作者向女性投下了邪恶一瞥。
由此来看,《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不是要让女儿李进步邂逅母爱时刻后顿悟归家,而是要把李青桐赶回家,把“李青桐们”赶回家,再将“李青桐的选择”如三聚氰胺般加入“母爱奶粉”,让更多观影的“李进步们”成为大头娃娃,然后选择滚回家!
十八岁的李青桐,身边有爱她的男孩,一群交心的朋友,也有疼她的老爸老妈,而三十七岁的李青桐,身边只有一个我。
如果我的人生只可以做一次选择,我想骄傲地、开心地选择成为她的女儿。
———来自十八岁的李进步
“如果爱说不说口,就叫一声她”李进步和李青桐这对母女,明明彼此关系爱护但却都没有做好对方心里的妈妈和女儿,重回李青桐的青春,作为女儿的李进步宁愿没有自己也要改变妈妈的结局,她真的很好!
可是哪怕是在平行时空里,也没有办法改变事实,但是这次不一样的是,李进步知道了妈妈为了她做了很多牺牲,她终于找到了和李青桐和平共处的方法。
很难不爱上18岁温暖又坚强的李青桐,对朋友真心相待,对爱情也有自己的坚守,哪怕吴智勋抛弃了她,她也没有自怨自艾,而是选择尊重独自抚养李进步!
年轻的李青桐就是小太阳,而她也得到了很多很多的爱,亲情、友情、爱情,所以她永远明媚自信,进步真正见证了妈妈的青春,他们是最好的朋友。
“也想让你的世界闪亮明媚”李进步和李青桐一定会在铁原的世界特别特别好的生活在一起。
“其实也不是什么忘不掉的人,只是对那场无结果的付出和被浪费的炙热的爱,耿耿于怀罢了。
” 关于吴智勋和李青桐,剧版的故事我个人觉得更出彩,甚至剧版的结局我真的不能理解,但是在影版 里其实“父亲” 的角色已经不是重点,甚至连有担当的陈君何也成了背景, 因为李青桐和李进步人物更出彩。
又是一部关于疼痛的青春爱情片,但这片拍的也太啰里八嗦了一些。
首先,编剧赶紧辞职吧,写的都是些什么没营养的台词,太多的口水话。
有一说一,哪怕是经常被嘲讽的郭敬明的电影,都比现在这帮所谓的小清新电影强多了。
而且,这片真的是把以往所有青春片玩烂的梗都放了进去,什么穿越,三角恋,怀孕,癌症这些因素现在看起来,比喝白粥还无味。
然后,演员们一个赛着一个的尬着表演,再自我感动到不要不要的,真的最应该说不要的应该是观众吧,看了部没味的片儿后再把自己给恶心到了。
另外,现在的青年演员演戏能不能不要大惊小怪,面目表情横飞啊,当心把脸上的玻尿酸给挤出来了。
多花时间去学习一下何为表演,以及如何弥补自己的不足,别老是一副欠揍的表情。
最后,青春片也出过经典,至于现如今快餐式的电影市场下,还有机会再出现一部感人的电影么,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很喜欢王皓,很喜欢庄达菲,很喜欢陈昊宇,但这不是我陪你们恰烂钱的借口。
暂且不论换角对人物塑造的巨大影响,当时阵容官宣出来彻底删除段霄这个角色的时候,我就感到震惊和不解。
或许是我在铁原破烂团这些人物里投入了个人情感,但是归根结底,段霄存在的作用远不仅仅使李进步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李进步来到李青桐的世界,收获了她前十七年从未拥有过的伙伴,这些意义的比重不亚于她与李青桐之间的情感。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两个小时就能讲好的故事。
你的婚礼的导演完全对他不抱期待,大概率是换演员的,高中戏大学戏社畜戏时间跨度长,想尽量还原几乎不可能,群像戏且主角团4对cp,电影时长处理不好就是狗血大合集,更不用说家庭戏(比如吴智勋压抑家庭,段霄军人有爱家庭,女主的搞笑家庭,陈君何的东北老舅,还有陈君何兄弟)这些人以电影时长压根还原不出来,全砍又会导致人物性格塑造崩坏(看看隔壁的《匆匆那年》等等校园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
没有人可以超越陈昊宇饰演的李青桐!
没有人!
2023-02-14更新,电影版开机了,女主陈昊宇和庄达菲都没变!
是好事,3年了陈昊宇的状态还是很好的!
看阵容是删掉段宵的戏份了,那李进步的人物形象塑造会有很大的削弱,处理不好就会成工具人了,到时候看看下一年情人节能不能上映吧……(为啥要有万国鹏啊!
讨厌他啊!
导演何念没听过)2024-07-17看完了,很多个镜头看得出摄影很有想法,比如跨时空的沙发旋转镜头,很多个蒙太奇镜头和相似转场。
还有用了很多有趣的谐音梗,但最终的结果就还是、剧还是狗屁不通,没有“神秘人”帮李进步那么整个剧更加魔幻,删掉大学线就是会导致18岁领结婚证,吴智勋变纯垃圾男,删掉段宵线相当于好友线全崩,及时有乐团也弥补不上,只聚焦在李青桐和老爸,李进步和李青桐的亲情上,根本比不上剧版!
电影《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2024)海报“我二姑她辟谷了。
”“辟谷啥意思?
”“就是住到大山里,三个月不吃不喝。
”“那她还能回来吗?
”“够呛。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就够了。
”“师傅,能再快点吗?
”“大妹子,你赶着投胎吗?
”“还真是。
”“我有点事想跟你商量。
”“咋啦?
”“咱俩别做母女了。
”“又要造反啊?
”“我想跟你做朋友。
”“我才不要跟你做朋友呢。
”01 华语喜剧细分赛道:穿越+两代人的和解一句话剧情,穿越+母女和解+我爸由我不由妈。
“我爸由我不由妈”,则有《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里魔童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影子。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剧照穿越+两代人的和解,俨然成了华语喜剧类型片的一个细分题材。
《新难兄难弟》(1993),陈可辛导演,梁朝伟、梁家辉主演,穿越+父子和解。
豆瓣8.0分。
《乘风破浪》(2017),韩寒导演,邓超、彭于晏主演,穿越+父子和解。
豆瓣6.8分。
《你好,李焕英》(2021),贾玲导演,贾玲、张小斐主演,穿越+母女和解。
豆瓣7.7分。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2024),何念导演,庄达菲、陈昊宇主演,穿越+母女和解。
豆瓣6.2分。
天下文章一大抄,排列组合即创新。
02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悲喜接下来,会有人投资制作“穿越+父女或母子和解”电影或类似题材的剧集?
又或者是这个细分题材毫无创新,而且拍得一部比一部烂(片名也越来越长),没有以后了。
同时也说明两代人之间的问题,只有通过穿越回到那个年代,才能理解,最终达成和解。
但现实与穿越并不兼容,所以现实中的代沟,其实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近年来,一二线城市商场、展会、地铁等场所里Cosplay的年轻人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多了。
在老一辈看来,这就是“妖魔鬼怪”“群魔乱舞”与不务正业。
一代人永远无法共情另一代人,每一代人自有每一代人的悲喜。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风清不扬”)
中学青春对我而言已经成为一个复古的过往,它最多的时候就是在我熟睡的时候悄然入梦,有时候我都在怀疑,那些真切的少年生活,是不是其实已经是梦境中的惊鸿一瞥呢?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这部奇奇怪怪的电影片名成为一个短暂的停留。
它是一个祈使句,却不像其他电影作品那样跟随着标点符号。
它是一个对话的一部分,却一直让人不知是谁对谁的言谈。
它是某个生活的截面,这个截面去往了它原本不应该去的地方。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成长过程,他们往往都是互不关联的,那么我们将何以理解自己的父母呢?
一个好的办法就是回到“朋辈”时代,也就是用同龄的身形去陪伴,只有重新经历过那些正在成长的时光,共同分享欢乐、痛苦和回忆,才会真正理解彼此。。
不过正是因为父母在子女的人生旅途中出现之时,就是已经是大人模样,所以那些从未展露出的曾经的青春岁月,在孩子的视线里就是不存在的过往。
有很多类似亲子题材影视作品也都采用这种朋辈穿越的方式来达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理解,弥补未来甚至是早已不在的亲情,其父辈或失踪或不再,于是这种需要弥补和更加深刻了解父母感情的需要就变得更加强烈了。
当然,我认为这种穿越方式其实非常二次元、这并不只是说它的模式就是二次元(毕竟就是突然一激灵回到了过去)的,而且在此类作品中很常见,如《龙珠》里特兰克斯和贝吉塔,《火影忍者》里鸣人和少年水门。
而是说这种相逢方式的二次元,自己以少年之身回到少年的父母身边,那时候必然还没有自己,这正是手冢治虫里提到的“阿童木命题”的一种变奏,“长不大的身体”。
只有在学校里的生活,才是充满青春模样仿佛具有无限可能的同时,又是日复一日学习生活的长不大的循环叙事的叠加。
在这个环境中,与自己的父母相逢显得非常自然。
在日式作品里的“终焉感”属性并不强烈,而在中式青春作品里,因为高考这一“大写的历史”存在,就导致通过高考离开高中进入大学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非日常。
而《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里,电影还叠加了很多特质:它所给出的宏大叙事就是个人的重大节点(高考前后)、人生的启程开端(出生前后)和人类的时代变化(千禧年前后)的合而为一,由此形成了一个明显的代际交错。
母亲李青桐的故事线走的就是中学青春的时光。
李青桐在电影里完成既拥有儿时玩伴共同成长的岁月,又让自己沉入学习之中,真正完成了社会时钟给她的期盼。
杨皓宇扮演的邹老师也算是豁得出去,一开始就是一个喜剧角色,还在高考前的最后一天整了一个“紫腚能赢”的旗袍(山炮样)。
这部电影正该上映的世间是6月8日,正好是高考结束的日后,也正好是端午时节,就指着这个小长假应景了。
但世间哪有能所有的好事都给你遇上呢,李青桐看似无忧无虑(甚至不用考虑未来几何)的经历同时也埋下了未来坎坷经历的伏笔。
女儿李进步的故事线走的就是人生旅途的出生。
李进步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在她少年时分从未邂逅的家人时光,在其中还穿插着已经成为母亲的李青桐和父亲老李头的对话,虽然都是喝酒对谈,但这跨越时空的对话让一个曾为子女再为父母的角色进行了二次穿梭。
而在李青桐即将生产的时候,她召了一个小摩的穿过长长的甬道,伴随着李青桐生育的阵痛,叠加蒙太奇这象征已经非常明显。
最后还是“交通”承担了所有,李进步回到过去是因为坐上了似乎漫无目的的地铁,而重新回到现在,则是因为坐上了即将与自己的起点触及的摩的。
父亲陈君何/吴智勋的故事线的对照就是千禧年的时代象征。
这两位男性是面对千禧年的两种不同态度,一种是想要一直活在可以不用长大的过去时光,哪怕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陈君何喜欢李青桐,但他依然选择不表白;而另一种则是毅然要与过去斩断,开启全新生活,不管是自己无法决定的过去,还是自己从未享受过的美好过去。
而这部电影回到的时间就是1999年,跨年前组成的“破铜烂铁乐队”成员们,用刘若英的《后来》唱出了并不热闹而是淡淡哀伤的青春告别。
而在跨年后的雪地里,李青桐正是用千禧年(世界末日)问向吴智勋表白。
电影的结尾还有一个彩蛋,是将没有挑明的李青桐与陈君何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明确,用以呼应电影最开始李进步的疑问。
虽然正片里二人已经有了很多互动,但在情感上却并没有走进彼此,或者说这是一种刻意采用的青春叙事方式,将爱情滋生的部分埋进了歌曲《后来》和二次闪回的片段中。
对于看电影的观众来说,穿越其实只是一个扣子,真正扣入心中的,还得是在错位的母女关系相处过程中的点滴彼此,是原本不可能的平行时间线上的交叉相逢,是一种以平辈人做朋友的交往方式。
得知电影版《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开启点映的消息,作为剧粉,自然选择立刻去看,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影版和剧版一样,带给我许多欢乐和惊喜。
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就像去看了许久不见的朋友,他们还是我熟悉的铁原“破铜烂铁”小分队,还是那样肆意张扬地快乐,溢出屏幕的青春气息,每个人物在底色不变的情况下又多了一些成长。
相信很多观众和我的感受一样,看这部影片有重见旧友的欢喜,又有看见他们成长与变化的感慨与感动。
[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青春电影]可以很客观地评价,《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是一部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青春片。
它具有青春片常见的校园暗恋元素,但呈现的并非一味是暗恋与苦涩,也没有过分渲染显得矫情。
影片把青春年少时期美好的情愫以一种很积极阳光的方式展现出来:见到喜欢的人会害羞脸红,也会想要追求进步,变得优秀,会跟随对方的快乐而雀跃,也会因对方的遭遇而伤感。
不得不夸的是,虽然电影有是喜剧化的方式呈现,但是在表达少年少女情感时,非常细腻真实,非常小清新。
除了校园暗恋,学生时代和同学朋友上课说悄悄话,传纸条,放学后也要一起吃点好吃的,朋友之间互相分享秘密,分担忧愁,还有不得不面对的考学压力,半夜里亮着的台灯,桌面摊开解不出来的物理题……——这些看似细小的情节,是多少人的青春记忆。
在影片《做朋友》里,是对角色生活的刻画,也是对荧幕前观众的青春挥手致敬。
[又见李青桐:是“青铜”的人生,更是“王者”的心态]李青桐所过的人生并不是世俗大众所定义的“成功”,甚至“单亲妈妈”,“顾不上孩子”这样的标签让她看起来过得非常糟糕。
但我真的好爱李青桐,从剧版看到影版,我对李青桐愈发喜欢和敬佩。
跟随着李进步的视角,我们看到学生时代就粗心马虎的李青桐,她是让父母忧心的孩子,是老师见了摇头的学生,是未来孩子见了着急又无可奈何的妈妈……似乎李青桐在“正事”上都不靠谱,但我总能被她感动到。
我爱李青桐的真诚和坦荡,这是当下稀缺珍贵的品质,在权衡利弊的时代里,她可以做到遵从内心,甚至在结果不如预期时,她依然有勇气去面对和承担一切,足以说明她有稳定的精神内核,充满温柔又强大的力量。
电影落到与父母和解的议题,李进步能理解她的妈妈,和妈妈成为朋友,并非因为“妈妈”这个角色,而是李青桐自身的光芒。
………………………………………………………………………………………………………………………………………………………………………………………………………………………………………………………………………………………………………………………………………………………………………………………………………………………………………………找部好片子看好难啊,好赖是个端午节都不上点好片子…感觉整部电影是个巨大的彩蛋花絮集锦,人设阉割版,剧情片段不连贯版。
陈君何的性格变成了刻板印象版东北大老爷们儿,剧版校霸那种吊儿郎当但是粗中有细令人心疼的感觉没了,吴志勋那种深沉的厌世感也没了,成了青瓜蛋子。
就很一般,莫名其妙的,剧本没写好。
要是在夏洛特之前拍出来就是神作,但穿越时空目前还只能在电影里出现,没有夏洛特应该也不会有你。故事比较老套了,前半部分还不错,挺轻松诙谐的,中间父女谈心是最有价值的地方,后面没啥意思了。
王皓还行,没看过剧版,没有先入为主,不考虑平行时空相互穿插和手机电量就能继续观片。平静的114分钟,挺好。7分是可以有的。
啊?怀孕了不上大学生孩子?啊?
一部电影硬塞了李焕英+我的少女时代+致青春三部片的体量
《你好李青桐》,无聊的地方很无聊,好看的地方也很催泪。
开头部分比较套路,穿越回过去来阻止一些自己不愿发生的事情从而引发的笑料这样的喜剧化模板实在是数见不鲜,也没有产生另类的吸引效果。但剧情在某个时刻开始陡然转向,以一些让人完全处于意料之外的转折打碎了对此类电影的刻板印象,深入地探究了对于亲情、友情、爱情的多重思考,虽然呈现得还是有些混乱与极度理想化,但在某种程度上真的有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会让观众产生更多的回味。
剧粉觉得好看!没有被辜负!延续了原来的母女关系和青春爱情主题,全员演技在线,一如既往地温情,抚慰心灵,又好笑。还能时隔四年,高质量重温,很满足了!一个人包场了,按摩厅C位躺看,笑得乱颤,哭得失声。还是真诚最重要,可以战胜一定程度的俗套。
又是熟悉的回忆又是东北式搞笑互动,对亲情线的刻画有思考有触动,朋友这部电影用实力证明了青春喜剧电影也可以很好看!
8分,超出预期的好看,非常推荐。有幽默有感动,同样是穿越,比李焕英好不少另外,李青铜这个人物性格感觉太像李金铭扮演的陈美嘉了,仿佛又看到了曾经的爱情公寓。演的真好还有一点就是贾冰终于不演烂片了
有时候我也受不了我的腐向,磕妈妈女儿磕得津津有味,是妈妈是女儿也是好cp(学习小组)。
显然比《末日狂花强》强多了,父女情,母女情也挺到位。愣是把「未婚生子」的苦情故事改造成「去父留子」的励志故事,也是挺牛逼。
七分,“这是原则的事”,但是你请他两顿小烧烤+两瓶小汽水,他就什么都忘了。从暗恋走到户口本、九块钱、玫瑰花,双膝跪下“嫁给我吧”,他真的很帅。好喜欢这个演员表啊,配角也都好喜欢!在东北看这个片子太有感觉了哈哈哈,转过头和朋友说话,他接话那两句就跟电影里一样,永远有笑点。你们学校到底在哪啊,怎么做到图书馆出来闪现净月潭的?(贾冰这一年是真没少演啊)
平凡的生活就很伟大,但人生的第一任务是对自己负责,放弃前途怎么给孩子好的生活好的教育?
甭管俗不俗,电影还是挺好看的,尤其乘着陈昊宇在浪姐夺冠这个节点,泼天热度和富贵得接住啊!几个喜剧人的表演是最出彩的,比较恶心的是万国鹏,这孙子为啥还能混娱乐圈?
这里有整晚不熄的霓虹、没有一夜安睡的梦,那里有天体物理的奇迹、没有另一个世界的你。企图强加的美好未来,不过是一场早已落幕的悲剧;拼命阻止自己的出生,在死亡面前皆成荒唐的泡影。我喝出了白酒的滋味,却失去了饺子的温度;你接受了疮痍的成长,那也只是对现实的缴械投降。正如人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悟,我们又如何苛求幸福和对幸福知足。
没看过剧版,故事也显然不是拍给我这个人群看的,浅聊俩感受:1.父亲的角色很容易工具化和套路,但贾冰用绝佳表演把角色演出了不同,很棒;2.父女对话那场设计得不错,贾老师诠释得也好!3.王皓的表演也很好,有喜剧天赋;嘉行的庄达菲资源很好啊最近,加油!
看过电视剧版,机缘巧合看了影版点映影版相当于剧版的浓缩剧情,重做了当时观众吐槽的结尾。在电影上,轻喜剧的部分更浓厚了,看着特别舒服,王皓和贾冰给喜剧部分加分很多。
点映看完意外很喜欢,故事非常真实生动,尤其笑点的把控的非常到位,有好几处观众都笑翻了,包袱全都抖开了,找贾冰来演父亲是对的,还有杨皓宇的班主任,浑身都是梗。庄达菲和陈昊宇好漂亮,两个人都好有青春感,感觉在东北大家都白了一个度,庄达菲的李进步虽然年龄没变,但她在和母亲做闺蜜和做女儿时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状态,陈昊宇就更厉害了,完美驾驭18和36岁的李青桐,你真的觉得这是一位30多岁经历过很多的漂亮妈妈。陈君何主动喜当爹那里,卫衣的绿色帽子就预示了一切,笑死我了。
除了庄达菲,没有任何值得看的,各种安排都显得无比刻意
如果不去计较穿越逻辑,不讲究故事有bug,以及不在意套路,这将会是一次愉快的观影。因为没有离家出走的人生是残缺的,没有东北话的喜剧也是残缺的……虽然“铁原”这个地名甚至在朝鲜,但王皓贡献了精彩的屎尿屁桥段,导演让杨皓宇穿上了旗袍,让庄达菲和王皓互呕,让陈昊宇和贾冰父女隔空对瓶吹,这些点还是可圈可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