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塞:差点改变世界的人
Elser: Er hätte die Welt verändert,决命13分钟(港),帝国毁灭:关键13分钟(台),埃尔塞:将近改变世界的人,十三分钟,13 Minutes,Georg Elser
导演:奥利弗·希施比格尔
主演:卡塔琳娜·舒特勒,布尔格哈特·克劳斯纳,菲力克斯·伊特纳,克里斯蒂安·富里道尔,约翰·冯·比罗,大卫·齐梅尔席德,乌多·申克,西蒙·利希特,杰尔蒂·德拉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5
简介:《埃尔塞: 将近改变世界的人》讲述的是刺杀希特勒事件,但影片里的史实比《行动目标希特勒》要早几年。1939年。希特勒差一点被一个名叫埃尔塞的木匠干掉。那一年,希特勒的权力正在逐渐迈向顶峰,当大多数人都在狂热崇拜之时,埃尔塞成了少数几个的正义斗士。在精密的计划之下,他在希特勒演讲的讲台附近设置一个定时炸弹。可惜的是..详细 >
这个故事太传奇,很想知道真实情况的各种细节,因为电影里面实在是太神奇了一点什么鬼……叙事结构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一样,对演员和剧本要求都很高,不然就会超级不合理。当年白丝带的小牧师演技还是不够(虽然人瘦了变帅了)。爱情过多,且跟三观转变没有多大关系。也是德国主旋律了吧。
一个普通的人,一个善良、清醒的好人,无关政治立场、无关主义,只是看清了罪恶,想要正义,并一往无前地为此献身。令人震撼,坚定地忠诚于自己所相信的正义也是一种信仰,信仰是怎样的一种感受?我想必定是极为深刻、具有超越性的生命体验,可惜自己此生应该是体会不到了。 德国普通民众当时对希特勒的看法,和社会当时的状态可以在影片里略了解一二。
2021.06.05 泸州 HOME&WAY辞职以后看的任何东西都是断断续续的😂人人视频的删减版,但是上刑那一段还是很震撼,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永远是人类自己。
因为爱这个国家,看不下去它的毁灭,埃尔塞的决定是从邪恶的根源上阻止他,虽然运气差点,又或许是天命如此
第一次看德语电影,还是日语字幕的。
一个普通人的人生,只是,他做出了不普通的选择,导致了不普通的结局。可是,他差点改变世界这件事。
中规中矩。历史就是个轮回,但愿我们不会看到wwiii。
Elser在去炸河北省长前的描述放在今天就是一个极端小清新左翼。然而那个时候社会大环境不同… 不过那么好的题材,拍得也是够无聊的…
get不到哪里好看
平铺直叙没太多特点,更不是惊心动魄。Burghart Klaußner 演什么都对。
人才
德国的二战反思片真的都特别震撼人心。萤火虽微,照亮黑暗,埃尔塞的行为终于感动启迪了他的审判官、看守和书记员。为了正义而献身的勇气很难得,坚持鼓勇而前更难得,影片里最佳的段落是他向书记员要求转达对受难者歉疚和受刑后坚不攀扯只自称愿意改过两处,烈士的软弱如此表现真是独到。戈贝尔竟然为了做样子把他留了五年才杀,可见典型的意义。
希特勒真是命大,现在光是讲他侥幸躲过暗杀和在暗杀中幸存的电影就有两部了,不过本片的张力比《行动目标希特勒》差得多,虽然是一次失败的刺杀,但筹备过程这么潦草,感情戏占那么多真没必要。男主1939年刺杀失败一直被关押,一直到审问他的人也上了绞刑架,以及他的刺杀对象也自杀了才就义...也算是看到了曙光,可惜无法挽救数千万人的性命。
很棒!不过怎么老选这个女的去演呢,德国太缺演员了吗
1939年希特勒差一点被一个名叫埃尔塞的木匠干掉。那一年,希特勒的权力正在逐渐迈向顶峰,在精密的计划之下,埃尔塞在希特勒演讲的讲台附近设置一个定时炸弹...埃尔塞在当年11月遭到了纳粹的逮捕,遭到处决。
约翰·乔治·埃尔塞
立意当然是刷历史存在,但镜头侧重点有一定问题,刑场残酷中穿插主角对爱情的美好回忆固然可以表明“正确”的行刺动机,但也可以认为这是导演一厢情愿的安置,只有一种过于虚无的历史观才会导致这样的展现方式——梦幻般的闪回和禅修一样的集中营生活。
电影节。插叙结构好,女主美。
刺杀动机解释太弱、儿女情长铺垫太多、行动准备描述太少、失败后的审讯又太长…很好的题材,总差那么口气。好的是,注射的特写镜头极具震慑力,结尾弹唱歌声也让整个阴郁故事显出一丝暖意。“这不是关于梦想,而是关于生活。”一个人失败一时,却不代表失败一生。
113 分 48 秒,穿插倒序的方法构成,片尾字幕提及: 爱莎离婚后,又结婚两次, 却从未忘记艾尔塞。 他只是想杀死 一个大家都不太喜欢的野蛮人,片名用力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