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端

Up in the Air,寡佬飞行日记(港),型男飞行日志(台),直上云霄,悬而未决,空中飞人,在空中,八字没一撇(豆友译名)

主演:乔治·克鲁尼,安娜·肯德里克,维拉·法米加,杰森·贝特曼,艾米·莫顿,梅兰妮·林斯基,J·K·西蒙斯,山姆·埃利奥特,丹尼·麦克布莱德,扎克·加利凡纳基斯,克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在云端》剧照

在云端 剧照 NO.1在云端 剧照 NO.2在云端 剧照 NO.3在云端 剧照 NO.4在云端 剧照 NO.5在云端 剧照 NO.6在云端 剧照 NO.13在云端 剧照 NO.14在云端 剧照 NO.15在云端 剧照 NO.16在云端 剧照 NO.17在云端 剧照 NO.18在云端 剧照 NO.19在云端 剧照 NO.20

《在云端》剧情介绍

在云端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改编自美国作家沃尔特•肯的同名小说。瑞恩•布林厄姆(乔治•克鲁尼 George Clooney 饰)供职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一家专为其他公司提供裁员服务的公司,一年有300多天辗转于全国各地解雇他人,几乎以机场为家。在一次例行裁员旅行中,瑞恩遇到了商务美女亚历克斯(维拉•法梅加 Vera Farmiga 饰),二人一见钟情,却都满足于维系随意的性伴侣关系。与此同时,瑞恩公司的大学生新人娜塔莉(安娜•肯德里克 Anna Kendrick 饰)得到了公司总裁的青睐,竭力推广通过网络视频会议远程裁员的改革。瑞恩反对变革,却不得不带娜塔莉四处实习熟悉业务…… 本片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乔治•克鲁尼)、最佳女配角(维拉•法梅加 和安娜•肯德里克)及最佳改编剧本六项提名,金球奖最佳导演、最佳影片等六项提名,并获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剧本...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牛郎织女释放那年花开月正圆边缘世界大宝贝宽恕路从今夜白之遇见青春红土刺猬索尼克3王大花的革命生涯至尊对决命运派对超能少年第四季幸福的馨香东德时尚往事暗杀女仆冥土小姐潜艇总动员5:时光宝盒嘻嘻嘻嘻吸血鬼保姆俱乐部第二季从天而降的一亿颗星星傩之恋AnimaYell!高斯福庄园马加利亚内斯暴力本性卧底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午夜红裙最后的讲座千年之恋之源氏物语

《在云端》长篇影评

 1 ) Up in the air《云霄之上》:孤独的灵魂

Up in the air被美国媒体评价很高,我想,还是因为乔治·克鲁尼教科书一般的表演。

如果最后结局团圆,结婚的结婚,过节的过节,圣诞平安夜一家团圆静听钟声,那么就是部圣诞家庭商业片,大家看完各自散去,没啥好说;但导演终于忤逆了美国大众的HE心理,而我觉得,这恰是对一个人最终归宿的最好阐释,而且也终于没有那么烂俗了。

乔治·克鲁尼饰演一个裁员公司的白领Ryan,每天的工作就是坐着飞机在云霄之上的美国广袤土地上飞来飞去地替别的公司裁人,他的公司名字也有趣:Career Tranportation Company,简称CTC,直译就是“职业转换公司”,正如他每次裁员时那雷打不动的开场白:“I’m here to talk about your future”,看起来真是讽刺异常。

经历过太多悲伤气愤的脸,太多对人的不信任,他的人生观就是孤独地飞翔在云中,以酒店为家,积攒里程积分——不为任何目的,只是单纯数字上的膨胀。

直到公司有一天来了个刚毕业的80后小女文青,信誓旦旦要把裁员改成电脑视频模式——这样就可以节约员工的出差花费。

在和小女孩的斗智斗勇中,乔治克鲁尼也经历了别种价值观的洗礼,参加了他侄女的婚礼,在路途中的艳遇几乎想要发展成Relationship……但最后呢?

Alex说得好:我是成年人,而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美国人是世界上最重视家庭观念的国家之一,片中那个小女孩Natalie的话代表了大部分人的理想:找个喜欢狗的男人,结婚生孩子,不要孤独地死去;但Ryan的一句话说出了隐藏在大多数人心中的担忧:Finally youwill die alone。

这是所有人害怕而不敢说出口的鸵鸟,就算他的侄女和女婿最后幸福地结婚,Ryan劝说那个男人的话语也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Ryan代表的是另一群人的价值观:他爱孤独,游戏人生,及时行乐。

他不和任何人交心,保持自己的独立,家里比酒店还要简单,生活就是飞机上的虚无缥缈。

他的表现,无非是现代社会中大部分男人和一部分女人想法的夸张。

然而,就算Ryan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也未免会受到“Home, sweet home”的影响,他也几乎想要Settle down下来,大风雪中跑去找他爱的女人;但是,就算你找到了又如何呢?

如果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这就算是童话的结局吗?

结局还是人总会孤独地死去,我只能说导演还算发了善心,在他碰壁之前就给他看到了结局吧。

所以这部电影,说的不是爱情也不是团圆,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这部电影让人想到叔本华的豪猪:豪猪都想取暖,又会刺到对方,所以他们只能在近和远之间矛盾。

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是这样的豪猪。

最后的结果挺好,不管你如何,云上的风景总是始终如一。

他会Settle down吗?

也许会,也许不会,但矛盾永远不会完结。

回来的路上,车里放着黄耀明的《艳阳天》,说Ryan这样的孤独灵魂真合适:忘掉万般恩爱的缠绵留下渐泠热毛毯千疮百孔裂痕一个落拓灵魂前面或有艳阳天守不到的诺言记忆中已沉淀不知不觉渐行渐远

 2 ) 失败的减法

「想象一下你正背着一个包。

我要你们想象一下,背带勒在肩膀上。

感觉到了么?

现在我想让你们把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塞到包里,从小件开始,比如书架里抽屉里的。

小玩意,收藏品。

感受这些东西的重量。

然后开始收拾大件的,衣服,桌上电器…背包现在已经相当重了。

接着收拾更大的,沙发,餐桌,车,房子也放进去。

现在,试着走两步吧(笑)。

现在要烧掉这个背包,你会拿什么出来呢?

照片?

那是是给记性不好的人准备的,事实上,烧掉所有东西,想象明天醒来什么都不必负担,很令人兴奋吧。

」「给你一个新背包,只是这次,我要你把它装满人。

从泛泛之交开始,到朋友的朋友,再到公司的同事,再到那些你信任的愿意和他们分享你内心秘密的人,你的堂兄妹,你的姑姑阿姨,你的叔叔舅舅,你的兄弟,你的姐妹,你的父母。

最后到了你的丈夫,你的老婆,你的男朋友,或是你的女朋友,你要把他们都装到那个背包里去。

感受那个背包的重量。

没错,你的人际关系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

但是我们运动得越慢,死得越快。

我们不是天鹅,我们是鲨鱼。

」请原谅我摘录了以上两段台词来凑字数,但我还是执意要这样做,因为电影正是围绕着这个“背包理论”而展开的,而这个理论也体现了主人公瑞恩的生活哲学:减法。

若用两个字来概括他实践这种生活哲学的方式,那就是“拒绝”。

事业上,他为解雇公司效力,帮助一些胆小鬼老板炒员工鱿鱼,帮助他人“拒绝”。

而在生活中,他也不断做着减法,逃脱一切束缚,这主要体现在工作、爱情和亲情三方面。

在工作上,他极度抗拒与他人(女助手娜塔莉)合作。

当公司提出网络解雇计划,他强烈反对,因为这样他就不能“周游列国”了,而要闷在办公室里敲打键盘,他讨厌停下来。

在爱情方面,他是个坚定的不婚主义者。

老大不小的年龄了,丝毫没有“找个人共度余生”“养儿防老”等等念头,他认为“所谓对真爱的理解都是随时间而改变的”。

当他在威奇托遇到了令动心的女性亚历克斯时,也只是维持着不稳定的性伴侣的关系,丝毫没有考虑未来的意思。

在亲情方面,他一年“在云端”的时间300+天,在他的字典里,对“家庭”一词的解释是异于常识的。

那里只有循环空气、人工照明、全自动果汁机、廉价寿司和千篇一律式的礼仪式问候:机场。

而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对他来说是种负担,他甚至对亲妹的婚姻毫不关心(甚至连参加妹妹婚礼的具体时间都不知道),妹妹寄给他的那张结婚大纸牌(相对背包来说)也是显得如此的格格不入。

他像个极端个人主义的隐士,要切断与所有人之间的羁绊。

他是如此的随意、潇洒、带点风趣幽默,恍如一个文艺范十足的流浪者,藐视着一切世俗规条。

当然这也不是意味着他放弃了一切的“永恒”,他有个目标:收集1000万英里数。

然而,随着他与亚历克斯感情的升温,他的这种不羁最终还是败给了内心的依恋,这使他开始反思婚姻的意义(在对婚礼中怯场的妹夫的劝说中产生了自我启发)。

这正是影片的一个重大转接点。

婚姻究竟是什么呢?

就是双方买房一起生活,会有一两个孩子,然后是圣诞节、感恩节、春假…参加孩子的球赛,转眼他们要毕业了,然后孩子找工作,结婚。

然后退休,脱发,发福,最后死去。

一切都是走向死亡的过程,那有什么意义呢?

没有意义,但这就是婚姻啊。

在人生最珍贵的回忆,重要时刻,你愿意独自一人吗?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副驾驶员”。

最终,他放弃了在GoalQuest演讲他的“背包哲学”的机会,他最终抛弃了这种“减法哲学”。

他奔向了芝加哥,亚历克斯的住处,去寻找他永恒的爱情。

令他惊愕的是,她竟是一名有夫之妇,一直在做“拒绝”终于鼓起勇气要“接受”的瑞恩,在爱情-婚姻的道路上最后遭到了拒绝,对方只把他当做生活之外的调味剂。

他开始了解到,那些“负担”是安稳。

或许我们都高喊过《猜火车》里的经典台词:「选择生命,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可恶的大彩电,选择洗衣机、汽车、雷射碟机,选择健康、低胆固醇和牙医保险,选择楼宇按揭,选择你的朋友,选择套装、便服和行李,选择分期付款和三件套西装,选择收看无聊的游戏节目,边看边吃零食……太多选择,你选择什么,我选择不选择。

」到了最后,中二病减退,我们还是「选择生命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了未来,选择了生命」。

从推翻一切地激进到坦然接受地保守,这是生活的选择。

但是,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个巨大的玩笑。

在爱情上失意,女助手娜塔莉因为工作上受不了良心的责备(被她曾解雇过的一员因受不了打击而自杀了)离开了公司。

网络解雇计划失败了,他又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途。

生活又再恢复了从前,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当他凑齐1000万英里数时,机长接见他,问他:“你来自哪里?

”瑞恩回答:“我属于这里”。

跟影片一样,我引用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作为结尾:「今夜人们回家,迎接他们的是欢呼雀跃的小狗和孩子们,他们的爱人会嘘寒问暖然后安然入眠。

夜幕低垂,斗转星移,有一束光格外耀眼,那是我的机翼划过的痕迹。

 3 ) 孤独是现代人的通病

看完这部电影,感触很深,联想现在的人群真是一言难尽许多寂寞孤独的人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爱和友谊并非是从天而降的礼物。

一个人要想得到他人的欢迎,或被人接纳,一定要付出许多努力和代价。

那些能克服孤寂的朋友,一定是生活在“勇气的氛围里”。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一定要培养出与人们密切的情谊关系。

就好像燃烧的煤油灯一样,火焰虽小,却能产生出光亮和温暖来。

我们若想克服孤寂,就必须远离自怜的阴影,勇敢走入充满光亮的人群里。

我们要去认识人,去结交新的朋友。

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要兴高采烈,把自己的欢乐尽量与别人分享。

根据统计显示,大多数结过婚的妇女,逗比先生活的长寿。

但是,一旦先生过世后,这些妇女都很难再创新生活。

而男性由于工作的关系,基于工作本身的 要求,他们不得不驱使自己继续进步。

男性的生活压力大,是社会的现实问题,写写就跑题,算了,就这样...

 4 ) 云端之上,亦无轻盈

他打包行李时,干脆利落,拖着一个性感的黑色箱子,在机场大步流星,踌躇满志,熟稔地通过所有登记关卡,在云端之上,透过机窗俯视着每一个城市的大地。

到达目的地,他就开始工作,帮助客户公司——裁员。

这有点像死神,举着长柄的镰,尾随着某个人,在那人尚不自知的时候,已经暗自决定了对方的宿命。

他端坐在每一个即将失业的可怜人面前,礼貌地、专业地、不由分说地告诉对方已经失去工作,而他就是来此和人家讨论所谓的‘未来’,他的镰,是一份份单薄的失业者再就业指南。

他说的每一句话,似乎都不能算冠冕堂皇,好像有点温情,好像有点道理。

如果只是作为旁听者,你大概会在不经意间被他的某个字眼打动。

但是,熟练的残忍和克制的虚伪,在他圆滑的周旋中,总会有一丝渗露出来。

吼,原来他是一个混蛋,虽然,charming。

一直觉得混蛋气质本身就分外迷人。

如他,不计较,也教身边人不计较;不在意,自然也不在意自己以外的任何人。

按照他的人生哲学,每个人肩负背包,无论是在其中塞入物质或是感情,那包都足以把我们压跨,再难前行一步。

所以,只有负着一个空包,我们才能像鲨鱼一样轻盈遨游。

带着自己的‘空包’理论,他生活在云端,高、远、空,完全不接地气,没有朋友、疏远亲人,拒绝婚姻、否定感情。

家,于他来说,是周而复始的空中旅程、连锁旅店里一尘不染的客房、随身携带的无数VIP卡。

对了,艳遇还是需要的,这对他来说也不算难事,别忘了他是那种不用勾勾手指都有人会冲他飞奔而去的可爱王老五。

  居然,他还是有梦想的,累积一千万英里的飞行里程。

离他的梦想还有那么一丁丁点儿的差距时,他的计划几乎要被打破了。

公司来了一个刚毕业的小丫头,小则小矣,毫不含糊,要改变公司既有的运作模式,设立远程视频裁员系统,如此这般,裁人依旧,却不必再有出差、再有飞行、再有王老五爱得要死的生活方式。

王老五当然发飙了,在老板面前,狠狠给了小丫头一场下马威。

这一下,却顺利把人家送上马,老板当即拍板让小朋友跟着王老五出差实习,有则改之,无则更好,早些把新系统建立好,把公司成本一刀砍下来。

于是,两人必须同行,王老五的云端之旅添了一个拖油瓶。

针锋相对的两个人,在所有事情上此消彼长,随时准备灭对方威风,自己却也无意中挨对方几刀。

王老五风流倜傥,也已生出华发,小丫头初出茅庐,还总叨念爱情至上;王老五看出小丫头剽悍之后的幼稚,工作中她忍不住插嘴,却几乎将事情搞砸,他不动声色替她圆了场;小丫头听出王老五‘空包’哲学的虚弱,因为他的包,并不是空的:他虽然不愿意却三番五次为妹妹张罗需要的婚庆照片,他虽然洒脱却和艳遇对象慢慢生出了真情意;王老五看似无情,却知道即使剥离一个失业弱者的最后自尊,也必须给予他面对面的尊重,小丫头看似讨巧,却在失业者活生生的痛苦前败下阵来,她花里胡哨的安慰更像花言巧语,把愤怒的人逼到绝望。

两个不同的人,却也非常相象。

设立一个理论,让它看上去无比完备,却在心底怀有疑虑;建立一个系统,看似无懈可击,在现实中却不堪一击。

他们两个人,总在嘲笑对方之后,反思可笑的自我;总在标榜自我之后,审视对方的应对。

他们都动摇了。

王老五一反本性,拖着露水情人,回到老家参加妹妹的婚礼,他想雪中送炭,人家却不觉得他有那么热乎,他索性置身度外,却在婚礼行将破裂之时,挽回了妹妹所期待的俗世幸福。

‘空包’理论,幻灭了。

亲人、家庭、婚姻、稳定,突然之间盘踞了他的头脑和心灵,他不顾一切地浪漫了一把,来到情人身边,却发现了真相:他和情人,原本都在路上,轻盈奔跑,默契暗生,他以为彼此可以携手跑完余下的人生旅程,可是,他跑的是马拉松,道路漫长;而情人是万米选手,已然到达终点停下了,他只能孤独上路。

小丫头被恋人用短信fire掉了,命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她当即崩溃。

依照她庞大而系统的完美恋人理论体系,她在酒会偶遇几乎符合标准的对象,酒精的刺激之下,两人一夜温存。

但是,翌日清晨,她逃了出来,无声地、冷酷地背离了自己的爱情理论。

她亲自试用自己设计的裁员系统,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因她而崩溃,却依然驱离对方,用铅笔划掉自己亲自裁员成功的第一人,深知自己的某一部分也因此永远消逝了。

她忍耐着,看着自己的系统逐渐上轨,但是某个失业者的自杀,终于让她难辞其咎,放弃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王老五在最失意时,实现了梦想。

他接过象征一千万英里飞行里程的特殊VIP卡,沮丧万分。

年老的机长坐在他身边问道:“Where are you from?”他避开了对方的目光方能回答:“I’m from here.”……如果,我们都错了该怎么办?

如果,我们奋力争取的生活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该怎么办?

如果,我们的时间被耗费在自以为是的岁月里而我们终于后悔了,该怎么办?

云端之上,我们还是无法轻盈;空包之重,我们还是无法承受,那么,该怎么办?

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答案,我们还能怎么办?

只能继续起程。

于是小丫头找到新的工作,在人生的首次失败之中感受到他人的善良鼓励。

于是王老五依然穿梭于云端,虽然偶尔他会放慢脚步,松开行李,独自感受孤独飞行中的人生轨迹。

 5 ) 孤独老男人使用指南

其实本来不是叫这个题目,原来的题目是《每个孤独的大叔都是闷骚的逃兵》。

可这个题目总让我很不自觉的联想到自己,而且觉得特别容易暴露自己身上的种种特质,尤其是一些被认为不好的东西,所以只能忍痛割爱。

最近哥们儿们总是劝我干这些或者干那些,小D劝我倒腾倒腾骨质瓷。

丁伟两年来一直坚持不懈的鼓动我去学纹身,好让我再给他修理修理胳膊上貌似麒麟实则狮子狗的奇怪小动物。

李总说最近有北京三建的资质了,让我联系联系工程。

这种事儿越来越多。

每当我想起来就觉得自己越来越不靠谱了。

当然,我是说自己,哥们儿几个都是术业有专攻,事业稳定,家庭安定,情人淡定。

我倒成了杂货铺的掌柜的,上到投机倒把,下到路边摊煎饼,都想试一下。

相反,哥们儿没有再规劝我回到以前的工作了。

倒是一旦被迫交代给别人,老弱病残孕幼一概统一口径不应该放弃。

导致我最后对之前体面的工作却总觉得跟干鸡鸣狗盗的事一样莫讳如深。

可能因为以前的工作内容同样是解决问题,同样长期泡在酒店,打的和打飞机时间永远比呆在公司多,在车上和飞机上永远比床上睡的好。

什么是共鸣?

共鸣就是这个傻b干的傻b事儿你都干过……当然,我没有影片中的风流倜傥。

我通常都是民工范儿,拎着商务旅行箱上飞机,到地儿后迅速躲进酒店唧唧咔咔变身,最后掏出一支特纯555点上用职业人士该有的步调频率走过酒店大堂。

大堂仙女通常会微笑的问:白骨精先生,您check in了吗?

我则利索的掏出早已准备好的门卡在她眼前晃了一下。

心说:看见了么,哥换身行套就能忽悠人了。

大堂仙女一脸窘迫的说:白骨精先生,您这……我又心说:呵呵,姑娘你胆子不小,敢质疑我。

低头一看:我操,我介不拿了一片康德母吗?

从仙女幽怨的眼神中,我知道她真误会我了。

我也曾在机场大庭广众之下一气呵成,帅气的把登机牌直接塞到屁股兜里,可随即进厕所方便出来之后就发现不见了。

一阵心慌,一阵恶心,连忙跑回厕所,发现登机牌舒舒服服的躺在地上离小便器一个人的位置,庆幸的是比较及时,没有任何液体和脚印,否则不知道登机时各种仙女该是如何鄙视我了。

不管怎么样,我现在不在飞来飞去了。

记得离职的时候老板模仿黑社会的口气恶狠狠的说,社团培养你,不,是他妈的公司……培养……陪……陪……呸!

呸!

呸!

马上给我发辞职报告的邮件!

中英文两份!

经常会关注萝卜乔治不拉得三人的片,三个人所处的不同年龄群中气质和演技都是出类拔萃,更主要的剧本的选择很少出现问题,三个男人似乎是魅力男人的进化过程标本。

一直到看这片儿之前,我都不知道电影的内容,可能是《up in the air》这个名字和乔治克鲁尼的名字就已经可以吸引我。

在我没上天之前,就是小的时候。

我一直觉得每个巨大的云朵之中都藏着一座城堡。

时至今日,我仍旧坚持要靠窗的位置,以便随时能寻找那座城堡。

可城堡一直没有找到过,却不知不觉在身边构建了一座看不见却着实存在的壁垒。

电影是以老男人瑞恩的工作为主线,衍生出同事关系,家庭关系,情感关系等种种视角。

瑞恩的工作是替各种公司料理员工后事,术语叫做情感关怀。

这是一种代理人的角色,工作中这种代理人的角色很容易腹背受敌,既要有职业操守,又要承受内心情感压力,所以这个人物的内心深处是矛盾的。

另外一个内训课程工作的背包理论则慢慢同化了人物的价值观,人物的自我暗示,导致被迫接受了这样的价值取向,这同样是一个具有职业操守的人被迫牺牲的一种方式。

我以前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不过我都让学生牺牲了。

爱听不听,爱干什么干什么,爱你妈谁谁。

基于这种三热爱理论,后来把自己也搞烦了。

合作的哥们儿说你这样不行啊,客户听不懂啊,不给钱啊。

我说:你丫一年到头都讲一门课程,我就从来就没讲过重样儿的,我自己都不懂。

其实讲课是个先骗自己,再骗别人的过程。

哥们儿能骗自己也能骗别人,我眼睁睁的看着丫按人头收每天1k的学费。

我骗不下去自己了,还得总提防着被学生骗了。

瑞恩在城堡中活着,工作的城堡,情感的城堡,奥马哈家中的城堡。

这些城堡共同的一点就是生人勿进。

城堡之外可以甜甜蜜蜜,笑容可掬,可一旦进入私人领地就不能那么回事儿了。

堡主的怪癖,喜怒无常,心理阴影会全部暴露出来,这几乎是常人无法忍受的。

可事实上,无论是山头,城堡,还是一个国家,只要是圈起来的地方,总有人会刻意或者无意的要去占领它。

小青年儿娜塔莉就是工作中的一个入侵者。

实际上就我而言,我一直对短小禁干,不,短小精悍型的姑娘避之不及的。

也许因为生理某种问题,这种姑娘似乎都怀揣了一种争强好胜的心态和一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特质。

或者这是孤独老男人共同的特征?

至少电影里瑞恩也是这么想的,无法忍受无知少女对习惯性的工作状态进行改变,续而采取了一种反攻的姿态,直到最后娜塔莉被击垮,才满足的写了一封推荐信。

可能这也是所有小青年必修课。

少妇阿莱克斯则是情感中的入侵者,也正是一种游戏的态度让两个人达成了一致。

可老男人和孤独的老男人不是一回事儿,老男人遍地都是,他们住的是农场,欢迎任何有意无意的迷路姑娘来玩,来搞。

孤独的老男人住的是城堡,城堡外欢迎来搞。

可搞着搞着把城堡搞破了是不行的,是要负责的。

所谓城堡就应该坚不可摧,入侵者不应该能打进来,打进来的都不是入侵者,是牛b大了的殖民者。

这似乎有点象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只对绑架者产生感情。

爱情能迅速瓦解孤独的老男人城堡,却不是毁灭性的。

所以阿莱克斯离开后,瑞恩能迅速的重新建造城堡来保卫脆弱的内心,自由的副作用就是孤独。

而瑞恩的姐姐是家庭的入侵者,当然应该也是维系者。

可对于孤独的堡主来说,任何外城堡外的人都是入侵者。

长期亲情的缺失是一种城堡的强化剂,使得这个壁垒无形中变得坚固。

可反过来亲情似乎也是更强大的软化剂,比其他任何关系都能轻易摧毁城堡。

瑞恩从被迫带着妹妹和妹夫纸架照片拍照,到掉进河里去捞纸架也揭示家庭关系逐渐融洽。

当瑞恩和阿莱克斯对娜塔莉讲述情感价值观的时候,恍惚觉得那些台词都是我曾经说过的话,我当即看出其实瑞恩不是这么想的,可确实又是这么想的。

因为一旦成为习惯,也就无所谓了。

当瑞恩再次进行励志培训的时候,却颠覆了“空背包”理论的观点,所谓精英无一不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回归老男孩情感的瑞恩冲到芝加哥,熟料阿莱克斯却生活在温暖的后花园。

这样,即便一千万英里的目标达成后,瑞恩也觉得索然无味了。

胡子机长说:“旁边的座位有人坐吗?

”瑞恩突然意识到快乐注定要与人分享,而身旁却无人。

只能把历程积分换成旅行分享给妹妹夫妻俩来完成环球旅行的梦想。

想起来有次和李总小D闲聊,两孙子捶胸顿足的跟我说千万别结婚,千万别结婚,一结婚什么都完了,天都他妈的塌了,现在这个岁数正是牛b的时候。

然后开始泪眼朦胧的遥想当年错过了好几个有钱有势媳妇,当时要是不单单只用下体思考,现在就能少奋斗十年了。

我说你们丫装什么孙子啊,当年你们丫有上体么?

话虽如此,不过我确信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用爱情换十年的光景,肾上腺素分泌旺盛的时光,又怎么瞧得上那短短的十年。

他们不是逃兵,依然奋斗在赚钱养家的第一线。

我则放弃了城堡,大兴土木建了一座地宫,只能求哪个喜欢偷坟掘墓的姑娘受累把我挖出来。

MSN上仍旧挂着一些每天打飞机的朋友或者以前的同事,签名永远是不同的城市。

PS:住城堡的未必是王子或者骑士,也可能是敲钟的卡西莫多,吸血的Dracula,再或者是养阿兹狗的格格巫。

切勿友邻,每次忽略都痛心疾首,以关注为美,如影评口口声声城堡地宫,私下友邻如火如荼,怎么能对得起“指南”二字,见谅,跪谢捣蒜如泥。

--根据豆瓣敏感词规定,此帖已经作废被删除,你们看到的都是幻觉,都是自己臆想出来的,不要通过此帖友邻LZ,否则以围观罪论处,LZ受宠若惊惶失措上加错,再也不敢写这么无聊的东西了。

另外也不准骂LZ是写影评的,LZ从来不写影评,一直都写观后感。

十分感谢不明真相的群众以及不谙事事的少女友邻关注,LZ情绪不太稳定,为避免伤及无辜,尽量在笼子外边参观。

 6 ) 领导,请您尊重每一个面瓜。

2007年,我刚毕业,领导说:“小赵儿啊,去黑龙江分公司吧。

”我就去了。

虽然我很想去北京,或者离家近点的分公司。

2008年,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气里,我一个人走遍了漠河、塔河、黑河、齐齐哈尔、大庆、绥化、鹤岗、佳木斯、阿荣旗、扎兰屯、根河、牙克石、海拉尔、拉布达林、加格达奇、满洲里大大小小的县城。

看到克鲁尼孤独的走在路上,我想起了那段日子。

不同的是,我出差从没坐过飞机,只有中国特色的火车、大小巴、公交车;没住过像样的宾馆,只住10块或者20块的招待所小旅店;他做的是炒人的活儿,我做的是低三下四推销忽悠人的活儿;更没有碰上能进行身体和精神交流的美女。

2008年圣诞节前,内蒙下了那年的第N场雪,我接到总部的调令,限三日内回总部报道。

当晚,我去赶晚点火车,第二天赶到千里之外的分公司所在地,第三天回到万里之外的总部。

那天晚上,我喝的大醉,和同事抱头痛哭,说不想离开这里,也不想离开照顾我的兄弟们。

分公司的经理没有给我送行。

我知道我的业绩不好,但我还是很想要一个交待,一个说法,哪怕只有一句话,而不是一张他妈的调动通知书。

2009年,领导说:“小赵儿啊,去A部门吧。

”好吧,我就去了。

几个月以后,领导说:“小赵儿,你去B部门吧,那里缺人。

”我说:“领导,是不是我干的不好?

不称职?

我刚熟悉起这个部门的业务,再调动,对公司对个人都不好吧。

”领导说:“不是。

因为B部门缺人。

”又是新的环境,又是一个从头再来的过程,想想我就恐惧。

更恐惧的是:面对这个庞大的机构,会感觉自己的存在连个屁都不是。

就像克鲁尼说的:每个被炒的员工都会怀疑自我。

领导总是这么酷,从来不给你磨叽解释,连“每个成功者都曾经坐在你的位置上”这样的套话都不讲。

几个月后,领导又说:“小赵儿,你回A部门吧。

”几个月后,领导又说:“小赵儿,B部门又缺人了,你再去帮忙吧!

”我很爽快的答应了。

因为已经麻木了。

以前飘来飘去的时候,整天喝的迷迷糊糊,不知道明天在哪里,也自觉没有资格爱上谁。

当安定下来的时候,却发现喜欢的姑娘已经变成了拉拉。

看到克鲁尼屁颠屁颠跑去给人家姑娘一个惊喜的时候,我笑了。

哈哈哈哈。

 7 ) 人生就本质而言是孤独的

梁文道:人生在世就本质而言是孤独而寂寞的,我们有时候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否真实存在,不知道现在跟我说话的你是不是我想象出来的。

那么在这样的状况下,遇到高兴的或者悲伤的事情,就需要找一个人分享,极力去确定我所看到的东西是真的。

人生如此孤独,需要透过他人的保证来告诉自己,“我不是单独存在的”,这就叫做分享。

所有的爱情、婚姻,一切人间的亲情、友情都是这样,要分享,要选择一些人来分享,这些人就是能够帮助你确认自己的存在意义的人。

 8 ) 关于影片中的“背包理论”

影片中,关于背包理论的描述有两次: “你的生活到底有多重?

假设你在背着一个背包,感受勒在你肩上的背带,感受到了么?

我要你把生活中的一切都装入这个背包,从小的物件开始。

书架上的、抽屉里的、零食、一切乱七八糟的,试着感受重量的不断增加,现在开始往里装大点的物件,衣服、桌面上的东西、台灯、毛巾枕头、电视机,现在它应该不小了,再往里放更大的东西,你的沙发、床,还有餐桌、汽车装进去,你的家,不管是所公寓还是三室一厅,我要你把它们统统塞进去。

现在,试着走下路,是不是有点费劲?

这就是我们每天做的事情。

我们不断地给自己增重直到寸步难行,我们绝不容许一个失误,生活就是不断移动,现在我想把你的背包烧了,你决定从里面拿出些什么?

照片?

照片是给那些记不住事儿的人准备的,吃点脑白金就把它们烧了吧。

告诉你们,把所有东西都烧了吧,想象一下明天早上起来,孑然一身,轻松上阵吧,是不是轻松多了?

”“这就是我每天开始时候做的事情。

——你会有个新背包,这次需要你装进去的是人,从那些一般的熟人开始、朋友的朋友、办公室周围的伙计,之后是你最相信的那些人,那些你可以倾述秘密的人,你的表姐妹兄弟、你的叔叔阿姨、亲兄弟姐妹、你的父母,最后是你的妻子、丈夫、男女朋友,把他们都放进背包里面,不用紧张,我不会让你们把它点着。

此刻,感受一下背包的重量,你和周围人之间的关系是你生命中最重的负担,想象一下肩上的背带,嵌入你的肩膀之中,那些约定、争辩、秘密,还有诺言,你需要承担它们所有的重量。

试着放下背包,有些动物生来就要相互背负以求生存,共生共栖、匆匆一世,好像灾星下相爱的恋人,一夫一妻制的天鹅。

我们不是那些动物,移动的越慢,死亡来临的越快,我们不是天鹅,我们是鲨鱼。

”背包理论很有层次感:物质是我们生存的基础,第一部分是关于物质的,我们总是背负着生存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的压力,而且往往还承受着超出于此所形成的物欲膨胀带来的压迫感;第二部分,是人际的,人总是受着各种社会关系的约束,于是有了妻子、丈夫、男女朋友,也有了约定、争辩、秘密,还有诺言。

我们总是背负着所有的一切,龃龉前行,所有的背负似乎成了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但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时间的相对论是“移动的越慢,死亡来临的越快”。

瑞恩主张“把所有的东西都烧掉,孑然一身,轻松上阵”“我们不是天鹅,我们是鲨鱼”,于是他成了艾里克斯眼中的“empty bag”先生。

关于“背包理论”的第一次辩论,是在一个聚会后。

艾里克斯问瑞恩“你是不喜欢你的行李,还是不喜欢人”,瑞恩说自己“不恨周围的人,自己又不是隐士”“自己只是想一个人”,于是艾里克斯又追问道“是不想被束缚,还是想逃避责任?

”,接下来,很明显的是,瑞恩避开了正面的回答,“自己并不这么认为,只是想一个人呆着”,艾里克斯沉默了,很严肃地看着他,其实她此时已经明白瑞恩自己并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与艾里克斯愉快的交往,使瑞恩起了“往背包里装东西”的冲动。

关于背包理论的第二次争论是娜塔莉提起的。

说起娜塔莉,首先需要回顾一下她的经历。

她为了男友,放弃了作为高才生在当地的好工作,来到了奥哈马做起了裁员的事儿。

很明显,这个工作她并不喜欢。

然而她却时刻在努力,始终坚守者作为一个职员的责任。

她用自己的创意,为公司节约开支;她不断努力学习如何成功地裁掉别人。

然而却在客户的一个女雇员跳河自杀后,近似彻底的崩溃了。

她辞职了,这次的经历给她带来了心灵上的阴影。

然而,从她最后坚定而深沉的眼神,我们可以看出娜塔莉已变得成熟。

在情感上,虽然她的想法近乎幼稚,然而这她却总是去尝试,去追求。

其实,我们都曾幼稚过,因为我们都曾经年轻过,经历过少年的少不经事的阶段。

即使在与男友分手后,她在酒吧与另一个男人喝酒,K歌,寻求解脱,然而在第二天清醒之后,她却仍然产生了负罪感,这可以理解为感情责任惯性的作用。

总之,娜塔莉是个重责任、重感情的人,这也注定了她与“背包理论”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

终于,一次在帮瑞恩拍照时,开始了他们之间的正面冲突。

娜塔莉问他和艾里克斯之间是什么关系,瑞恩一副不屑的态度,说是那种平平常常的关系,很随便的语调,甚至没有经过思考。

人做事情的时候,想到了结果,那就是理性的作用,才可能意识到责任的存在。

然而空背包先生的背包始终是空的。

当娜塔莉问瑞恩他们这种关系是否有结果,瑞恩却说自己并没有想过,此时的娜塔莉已经是相当的生气了!

当瑞恩表明自己现在只是对“互相望着对方的灵魂,全世界都因此而寂静下来”的感觉、那一瞬间的事情感兴趣时,娜塔莉骂瑞恩简直就是个混蛋,只有 twelve的年龄。

其实娜塔莉此时想表明的,就是没有责任的感情是幼稚的。

12岁的年龄,是个很有意思的年龄。

此时,没有成年,具备简单的理性但却不必为事事担负责任,可以与自己感兴趣的异性自由交往,不必顾虑相思相守的诺言,甚至可以直接告诉对方,那只是彼此荷尔蒙所造成的懵懂。

当然,此时的瑞恩已经间接表明了要把艾里克斯装进她的背包的想法,而且也在主动帮助她的姐姐拍照片了,他对自己“背包理论”的坚持已经有所放松,然而却并没有使他突破这道防线,心理的防御,似乎使他不敢接受这份感情的真实性。

第三次的冲突,是隐性的。

当瑞恩的妹夫即将举行婚礼时,他退却了,感慨生命的短暂,犹豫着就这样踏上自己的婚姻之路——后面接踵而至的就是房子、仪式、一个一个地生育、养孩子,孩子养大了,再让他们买房子、结婚、生孩子,如此的轮回,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瑞恩的妹夫开始质疑,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在瑞恩的妹夫眼里,婚姻就是一座围城,进去的想出来,出来的想进去。

瑞恩接下来的回答,真的是力不从心。

但他的孤独理论最终还是说服了他——“人都需要陪伴”。

这也是瑞恩的真实感受,而艾里克斯的出现,只是让他更有孤独的感觉了!

影片快结束时,背包理论现了高潮。

在一次演讲时,瑞恩又在重复他自己的背包理论。

突然,他若有所悟,中断了自己的演讲,冲出了会场,奔向他心目中的女王!

他抛弃了自己的背包理论,不愿做一个“空背包”先生!

他渴望把艾里克斯装进自己的背包,一直背负着她!

然而开玩笑的是,他面前的女王竟是一个已婚的女人,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一点他之前毫无所知!

他不相信自己,接下来,便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正如艾里克斯所说,瑞恩开始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之前所做的不过是把生活的种种从背包里跑了出来,漂浮在云端。

艾里克斯本来以为彼此的关系都已心知肚明——我是你偶尔的慰藉,你是我些许的依靠,我是你人生的过客,你是我生活的插曲。

但艾里克斯没有料到,瑞恩的观念已经变化,关于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已经懵懂地意识到了!

然而当艾里克斯追问他“到底想要的是什么”,瑞恩无语了,沉默了。

女人对安全感的渴望与生俱来,就算艾里克斯没有家庭,他们的关系依然不会改变!

因为艾里克斯不可能在瑞恩身上找到安全感!

“我是成年人”,而你呢,只有十二岁!

影片开始时,瑞恩非常讨厌家庭关系的束缚,他和姐姐之间非常的客气,和自己的妹妹简直就是陌生人。

但在实习生娜塔莉的影响下,他逐渐和自己的姐姐和妹妹亲近了起来,并逐渐接受了他对艾里克斯真实感情的想法。

但当他真正的抛弃自己的空背包理论时,导演却给他来了个晴天霹雳——你只是个另类,你是个逃兵,你在流浪,当你突然到了一个迷人的小镇,你想安定下来,却不可能被人接受、接纳!

自此,导演想告诉我们什么,已经很明白了。

 9 ) 斩断联系的虚荣你要吗?

本人在自己22岁的时候才实现了第一次飞行。

当我还很小的时候真的很羡慕那些忙来忙去的空中飞人,一个高档的旅行箱,一定不能装满,其中件件是让人咂舌的大牌。

耳朵上随时别着蓝牙耳机,踩着高跟鞋,露出漂亮小腿的套装,永远昂首挺胸的拖着旅行箱走在世界各地的机场里。

早上的时候在LA,中午在PARIS吃的午餐,晚上赶着去NY的酒会。

别人打电话给我,我会专业的说:“对不起,现在我不在国内,我查一下啊,后天下午我就回上海了,那时候再联系你行吧?

或者明天你可以在新加坡和我见面。

”高薪、成功、气质在那个时候都有了吧。

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幻想着自己这样的一天。

看完这部片我才发现这永远是一个关于自己的虚荣的梦,我们的家人从来没有出现过,我自己的家庭也没有安排他们出境的时段。

我完全是一个没人要的孩子,一个不需要和朋友联系的孤单体,我的生活中只有自己。

换句话说永远是自己羡慕自己,自己欣赏自己。

一直以来我觉得“优秀的人都是孤单的”这句话是正确的。

因为没有人情世故的牵绊,我们的目标更明确,我们的决定更不容易被影响,跟理性。

但如果用孤单一生来兑换这种忙碌的梦中虚荣,你愿意吗?

我们会在旅途中见缝插针的找到生活中的知己吗?

还是像埃里克斯那种确信你有逢场作戏、消除寂寞的心知肚明?

事业上我们追求效率,感情上我们也可以这么有效率吗?

记得看过韩寒讽刺中国对于早恋问题的文章:家长反对我们在初高中的时候早恋,甚至有的家长反对大学谈恋爱。

他们幻想着大学毕业后立马有一个各方面优秀,有车有房来和他们的儿子、女儿结婚。

想得太美了吧?!

我赞同他的话,感情的事是感觉的事,你能确定自己在某个年岁的时候一定有感觉吗?

就算你能控制你自己,你能控制别人吗?

这部片讨论的就是这样的事,虽然为了迎合金融危机的裁员风波企图加入一点励志的色彩。

但瑞恩劝别人去结婚时的那句话貌似才是点题:“你希望在一些特殊的时刻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吗?

没有伴侣?

就像没有副驾驶?

”看来再排斥结婚的人都有过寂寞的感觉。

在云端的日子再美好如果总是缺乏一个人讨论,缺乏一个人欣赏你在云端的日子,就像瑞恩终于完成自己1千万的里程记录时拿到第七张VIP卡的时候,落寞!

 10 ) 我从未感觉孤独过

我边看着电影边跟女友说快去看这个电影那个跟乔治克鲁尼搞ONSs 的女人完全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对象:她说我们二十多岁的时候通常都会想着要有个伴要想同人结婚,想有孩子,同孩子一起玩,希望对方挣的比自己多,但是,相信我,以后会有那么一天,其实也是后患无穷而当我还以这个30多岁的女飞人为榜样目标暗暗用力给自己打气的时候,克鲁尼找到她家却发现她原来早就是别人的honey 及两个娃的妈妈。

我的梦想顿时像玻璃碎了花朵蔫了一样。

当我以为乔治克鲁尼永远会be himself 这样在云端飞来飞去不厌倦的时候,他却厌倦了,他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架上耳机耳麦接受新人开发的原地裁人的视频程序。

电影画面里他的家开始给人感觉寂寥空荡,他的冰箱开始越来越满,这一切预示着他渐渐远离他原来的生活方向。

这一切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恋爱了……而30多岁的女飞人电话给他还责怪他怎么可以一声不响就跑到她的家她的私人领地她的“正常生活”中去,注意,“正常生活”。

原来克鲁尼一直都是他的调剂,用他们的话讲,是“插曲”。

原来要玩的时候,女人有时候可以比男人更强势。

我觉得难过不仅因为好好的飞人克鲁尼被人插曲了一回,而是因为我再一次证实了某个事实。

我又想起那个男人曾经同我的一段对话。

我问他:你不孤单吗?

他说:不孤单。

我从来不知道孤单是什么。

就算把我关到棺材里,抬到深山里扔我一个人在那里,我也不觉孤单。

为什么?

克鲁尼在没有遇到亚历克斯之前也是这样的吧,当娜塔莉给他上人生教育课想要改变他的那些奇怪逻辑时候,面对那些你有没有想过婚姻想过孩子的问题,他一口一个准的“no no no ”。

而他在妹妹结婚后的那段日子确实觉得孤单了吧,以至于他终于完成他的终极目标实现那些飞行里程数,终于有机会同机长坐在一起的时候,他的激动全没了,他就像人老了一样,“忘记很多东西”。

所以,我想,我的那个他,之前对我说过那些话,于我而言,只是在对我说明他的一个态度,说明一个问题。

He's just not that into me .

《在云端》短评

十年后重看改成五星。我儿时梦想是成为空姐环游世界,后来,洲际航班在lounge吃饭喝酒洗澡睡觉熟悉不同航空公司两舱附赠的set的品牌及不同型号飞机的180度平躺椅,local飞廉航红眼在破旧机场洗手间刷牙化妆,在机场购物逛博物馆看电影,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差点接了国际航线市场部offer,ins简介不是住过的城市缩写而是堆满三位机场代码。不是没有能力在喜爱的城市定居,不是没想念过同一张床的温存,只是暂时,一件托运行李+一件登机箱那就是我的家。Too early to settle down. Welcome home.

10分钟前
  • 72%海盐巧颗粒
  • 力荐

除了维拉的诱惑 一无是处 -1

11分钟前
  • UnforgetMemory
  • 很差

完全无法理解最后的结局

14分钟前
  • 噬血HERO
  • 较差

克鲁尼都老大不小了就不能挑部好片子?对于结局极度不满

17分钟前
  • Mahi Mahi
  • 很差

当每个人褪去了青涩的外衣,家庭,朋友,工作,责任,一个个的包袱就这么硬生生的压下来,漂泊还是停留,放下还是承担,答案也许就在云端。

22分钟前
  • 青黛
  • 推荐

I feel lonely

26分钟前
  • 豆友2214657
  • 力荐

Clooney 老了,两个女人也都不养眼。除了情节让人猜想Clooney的单身危机,其余乏善可陈。

28分钟前
  • BearSnap
  • 较差

知道孩子们为什么喜欢运动员吗?因为他们从来都不放弃梦想....

31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男主邂逅的还是有夫之妇,专门炒别人鱿鱼的职业,未免太沉重了

36分钟前
  • =_=秋叶
  • 还行

让我睡着的电影一定不是什么太好的电影。

38分钟前
  • Rangi
  • 较差

这种生活还真不是谁都能适应的,不过等到你连假的概念都缺失了的时候,这到底是福是祸呢。

42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这部电影试图探讨的所有问题都只是点到即止,一个不复杂的故事,但会觉得它表现得不够多。被过誉了。

43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还行

我知道还可以累积里程。

44分钟前
  • 胡涵之
  • 较差

偶在这个年龄这种时刻看这部片是不大恰当的,过程中有几许担心,如果瑞恩结婚了,瑞恩转了里程数,瑞恩回头走出登机门,瑞恩浪子回头,放弃了擅长的自欺欺人的生活,偶会毫不犹豫给一星

48分钟前
  • 彩虹几度
  • 推荐

没啥出彩的地方

53分钟前
  • 不是啥好鸟
  • 较差

对欺骗和谎言后表现出的无辜和倒打一耙愤慨尤甚。PS.电影漂亮的海报欺骗了我...GeorgeClooney举手投足的气质也难以掩盖它的无聊。

56分钟前
  • 小塚ai艾
  • 较差

cool

59分钟前
  • keep it real
  • 推荐

不好意思,基本无感

60分钟前
  • 歪歪
  • 还行

在通往心灵鸡汤的路上猛然来了一记回马枪,我认同这种稀释过后的无力感。改变总是令人恐惧,而更讽刺的是,任何生活方式都像是一个伪命题。

1小时前
  • Obtson
  • 推荐

除去片头片尾曲一无是处

1小时前
  • 弗洛格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