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早就把饥饿游戏的audiobook听了无数遍,看完第三部下之后还是有点小难过,电影版细节改了很多,第三部上甚至把13区首领Coin洗白了,打造成一直苦心为凯特尼斯筹谋的首领人物,所以在此写下一些我还记得的小说细节作为补充,以补充电影版里一些片段1、第三部下中凯特尼斯并不是偷偷混上飞机然后进入451小队的,而是在2区受伤以后自己努力刻苦锻炼,还要天天跑去找医生做最快速的治疗,最后通过试炼考核才能加入的。
那些治疗的痛大概是琅琊榜里剔骨拔毒级别(跳戏了)而最后的试炼考核是被告知考验自己的弱点,在考试中凯特尼斯遇到了模拟出的peacekeeper,正想一枪爆头时指挥官却给出命令要求撤退到指定地点,这是凯特尼斯才醒悟过来自己的弱点就是从不听从指挥,因此她选择了撤退从而完成了试炼(大概也是唯一听从指挥的一次)。
在此期间乔安娜也一直和凯特尼斯一起训练治疗想要进入451小队去执行任务,但最后乔安娜没能完成试炼,因为在试炼中有大量的水,然而水刑就是国会区一直对乔安娜使用的。。
然后凯特尼斯才反应过来吗啡女自从回来后只要是下雨天就情绪异常、连洗澡时也无法控制自己。
2、real or not real 是小分队和皮塔创的游戏,就是皮塔问一件事是不是真的,然后小队的人根据自己知道的情况来回答。
其中最令人无法回答的一个问题是,皮塔问国会区对他施用的一种酷刑就是在他面前放一个哑巴,然后当着皮塔的面把那个哑巴折磨致死,哑巴那种特有的惨叫声因此一直折磨着皮塔。
然后一个成员说了:real (不记得是谁说了)3、那些怪兽在下水道出现时一直出现类似风声的声音,其实是那些怪兽嘶哑着叫着:凯特尼斯!
而怪兽之所以能迅速的找到小队的所在地其实是因为皮塔也一直跟着那些怪兽在嘶哑的叫着,等于是当了那些怪兽的向导。
4、在小分队疲于奔命时曾经在下水道里遇到了peacekeeper,结果那些守卫军反而被追上来的怪兽咬死了,说明那些怪兽只有凯特尼斯一个目标,在咬死她前谁拦着都会死。
凯特尼斯知道后就一直想自己跑掉,都被小队的人拦下了。
5、一开始博格斯死时想要抢走霍罗的那个女下属,最后反而是为了拖延时间选择牺牲自己在巷道里拖住怪兽,虽说并没有什么用。。
6、芬尼克的flag真是大大的。。
芬尼克婚礼上凯特尼斯很开心,因为在此之前别人让她要装出快乐的样子拍给斯诺总统看,她说了句:这是唯一不需要伪装的事。
7、小分队在逃跑过程中其实闯进过一间民宅,刚好那个女主人开门看到了凯特尼斯,然后凯特尼斯不问缘由把她一枪爆头了。
此时凯特尼斯也知道自己开始杀害无辜人了。
8、在国会区的中心盖尔被捕时,盖尔想让凯特尼斯射死自己,因为他自己的毒浆果给了皮塔,没有自杀的毒药了。
而凯特尼斯没忍心下手,在那时两人之间的信任就开始崩塌了。
9、炸死妹妹的炸药的确是盖尔他们设计出来的,第一次爆炸炸死敌人,第二次炸死来救援的人,但凯特尼斯不敢去查那个炸药是不是盖尔制作的,盖尔自己也没有查。
10、当Coin提出要举办饥饿游戏时,凯特尼斯脑子里突然浮现出70多年前也许国会人也是这么投票的,但她还是说了yes。
个人猜测是因为她在那时就准备杀了Coin,而黑密曲信任凯特尼斯所以同意了,让这个提案顺利通过以完成后面的计划。
而且皮塔也应该猜到了,所以最后皮塔才能迅速把凯特尼斯的毒浆果打掉。
11、最后大家放掉了凯特尼斯的原因是,谁都不知道该把凯特尼斯怎么办。。
毕竟她从不听从指挥。。
12、妹妹养的那只猫自己从13区跑回了12区,而且那只肥猫一直特别恨凯特尼斯,因为凯特尼斯不止一次想淹死它毒死它,毕竟多了只猫家里就多了张嘴。
但最后猫原谅了凯特尼斯,凯特尼斯歇斯里地过后也接受了妹妹已经不在的事实(在妹妹死后凯特尼斯一直处于神游彷徨状态),所以把猫抱了起来,猫也顺从的蜷着凯特尼斯像保护以前的主人一样保护她。
而且凯特尼斯在此之后也第一次和她妈妈通电话(她妈妈一直借着工作麻痹自己所以不愿意回12区)。
目前能记得的就这些,当然也会有个人理解和猜测,要是写错了请指出
上映的时候工作忙,看完前3部一直念念不忘,终于百度云上有资源了赶紧看完。
【女主角射杀科恩应是被骗了】最后这一部有点阴沉,剧情翻转都很低回。
不仅是爱情这条线的翻转过程有点突兀,最后战胜敌人的过程更加突兀。
没有看过原著,仅从电影来说,交代的都有点仓促。
————————最后的大反转,在明面上貌似是女总统科恩成了又一个野心家、独裁者、“杀人游戏”的继承人。
然而仔细研判剧情,科恩的死应该是一个阴谋,这是沉闷结尾的一条暗线。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老总统斯诺一直都能用摄像头观察到女主角的行进位置,他为什么突然命令成千上万的都城人必须集中到皇宫门口来?
之前不是已经疏散了都城人吗,突然这样做难道是他最后时刻善心大发?
当然不会,这只能解释为有阴谋,而这个阴谋是什么呢?
究竟是为了拿市民做人肉盾牌、还是故意让女主角现身,以活捉呢?
此时剧情推进,女主角和男二号眼看就要被前后卫兵活捉了,突然之间起义军竟然从后杀到,而且不顾平民发动进攻了!
真的是起义军吗?
貌似太不合理。
不是满街“豆荚”陷阱吗?
特种小分队都要化妆才能推进到腹地,起义军怎么会悄无声息突然大军杀到?
女主角惊慌四顾,没看到友军,于是拼命往前奔跑,此时男二号被活捉,交火突然莫名停止。
女主角被眼前的一幕吸引,登高望去:皇宫门口,妇女们在传递小孩儿进围墙。
女主角很茫然的看着,观众也很茫然,老总统这样做什么意思?
此时反转出现了,一架都城的飞机向人群空投了“药物补给”,在女主角的呆望中,第一次大爆炸发生了。
妇女、儿童们被炸死。
老总统斯诺后来告诉女主角,自己当时正要投降,这爆炸是起义军干的,目的就是为了瓦解宪兵们的斗志,让他们以为是自己空投炸药炸死儿童,因而倒戈相向。
斯诺说没想到科恩有这一招。
于是,女主角震惊了,并且最后相信了,于万众瞩目中射杀了新总统!
似乎干掉了一个为了自己当总统,而不顾平民死活的野心家。
故事反转似乎就这样讲完结束了。
然而其实细想就会发现,斯诺的话前后矛盾,漏洞百出。
他说没想到科恩会有爆炸这一绝招,要不是因为爆炸、起义军打不进来,但他又说爆炸发生时自己正要投降。
这太矛盾了,既然打不进来他为什么要投降呢?
自始至终、看这个变态杀人魔的所作所为,他怎么会突然投降呢?
他那么阴险毒辣的人,怎么会无缘无故让平民聚集在皇宫?
只为了救助儿童吗?
那么多卫兵、真的就没认出他们两个在人群中?
他一直用密布的摄像头观察,会不知道2个人从暗处出来了?
他明知道让人群集中去皇宫,有可能会被渗透,怎么会故意让他们混进来而又没有后招呢?
斯诺根本就是睁眼说瞎话。
其实对于女主角来说,究竟是谁残杀了平民,她开始也是怀疑的。
但是有三个原因造成了她的错误判断。
首先,在她记忆中有先入为主的想法。
她想起了起义军之前在进攻2区时,曾经试图使用延迟爆炸战术,不顾平民死活。
其次,在第一次大爆炸后,她醒来看到妹妹突然出现在皇宫门口抢救伤员,然后发生了延迟爆炸。
当她再次醒来得知妹妹死了以后,整个人颓了!
第三,男二号没有正面回答她的疑问,仅说不知道是谁杀了平民。
刚好,新总统科恩又提出要用虚拟“杀人游戏”的方式处决老总统。
她终于认定了科恩是个危险的暴君。
而且胜利之后已经由潜在独裁者变成了实际的独裁者,如果不杀她,人民还会受苦。
实际上,女主角判断错了。
科恩虽然不见得是个好人,或者她有很大的缺点,但她并没有设计出杀害平民妇孺的计策,实际上她也根本做不到,都城牢牢掌控制空权,起义军怎么会混入都城军中把药品换成了炸弹?
如果起义军飞机能自由在皇宫上方飞,早就把斯诺炸死了!
实际上,在进攻2区时,科恩从没有同意过延迟爆炸战术,那是男二号和设计师之间的讨论!
要提醒注意的是,科恩后来的继任者,正是进攻2区时的一名地面部队女指挥官,她当时的台词是“活埋对方”。
而科恩的命令反而是,留一条火车通道接受平民投降。
—————— 真正的事实,就是斯诺在知道大势已去、必死无疑后,为了从心理上报复打击女主角、不让她成为英雄,同时更为了让科恩陪葬,于是最后设下如此的骗局。
女主角终究还是被亲情、仇恨(人性弱点?
)蒙蔽了眼睛,错杀了科恩。
而科恩惨死时,躲在角落里的总设计师阴险的笑了。
他早就洞悉了斯诺的阴谋,并且与他形成了默契。
甚至于,他已经和科恩的继任者有不可告人的关系。
否则,为什么会轻易放女主角进玫瑰园见斯诺?
明知道斯诺会说科恩杀害了平民,为何还要促成两人的见面?
革命领袖、临时总统被女英雄杀死,一下子去掉两大政敌,究竟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最终,恶魔斯诺虽然败了,但他临死前实现了从心理上严重打击女主角,拉着科恩陪葬的目的。
我觉得作者实际上要揭示的结局是:人民革命虽然获得了成功,然而革命领袖被革命英雄杀死。
人民英雄最终退隐,而新的阴谋家篡夺了革命果实。
由于人性的弱点和欲望,阴谋家仍然会统治并愚弄人民。
人民本身的劣根性和革命性会再次交替出现 “人性”、“警惕权力”、“反抗”、“阴谋”、“牺牲”、甚至“轮回”,应是作者的终极思考与表达
作为《饥饿游戏》的原著党,我真是十分非常满意《饥饿游戏》几部曲的拍摄。
所以我rio不懂部分觉得这部片不知所谓还很有优越感的观众,hello?
你自己没看过前面几部不知道剧情怪电影咯?
hello?
要看有深度讨论ZZ的片子的、要看青春片的,你们看什么饥饿游戏啊!
一部3D电影,团购还不到20块,你还能看十几分钟的小玫瑰和摩尔阿姨,看到就是赚到好吗?
OK,back to the story itself.首先,这部片的男女主人设很有意思,它在某种程度上是颠倒过来的。
女主从来就不是什么胸怀大志的人。
从来不是。
她和那些有一腔英雄梦的女主不同,她就是一个有点自私的实力愣头青。
在成为饥饿游戏的参赛者之前,她每天的生活就是怎样打猎维持家人的生活。
这个家人包括疯疯癫癫的妈妈和最爱的妹妹。
妹妹是女主的心头宝,甚至可以说是女主通篇最爱最珍视的人(重视程度分分钟高过两男主)。
第一部下她要和皮塔殉情是她的小聪明,钻规则的空子,然后真的成功了。
然而就是这种敢于和规则对着干的精神,让她被选中成为反叛军的精神领袖。
到了第二部,女主成了“成功人士”,这个时候为了自保和保护家人,她也是愿意听命于Snow,继续演好她的戏的。
到了第三部,女主也是在迷迷糊糊中,由于各种原因,被推到了这个位置并被说服作为一个symbol。
然而,后来到了亲临前线的种种感动以及结合自己的遭遇,让她真正愿意作为一个反叛精神领袖而存在。
再说到女主的感情归属。
很简单,在饥饿游戏前,女主和男二就是一层窗户纸的关系了。
然而命运弄人,女主参加了饥饿游戏。
在第一部里,女主并没有对男主产生爱情,她救男主纯粹为了生存(盟友以及表现自己对皮塔的爱能为她赢得更多的好感,从而更容易获得赞助,更有机会存活下来)。
到幸存之后,还是为了生存,女主需要和男主做戏,但直到这个时候,她喜欢的都是男二。
当然男主是早就喜欢女主,一直喜欢。
后来就是女主和男主第二次参加饥饿游戏。
发生了很多很多的事,让女主慢慢地把感情转换到男主这里。
忘了说,本故事的男主人设很弱鸡,武力值很低。
而闪光点是人很善良,而且是毫无保留地理解和爱着女主。
打个比喻的话,就是温柔的阳光一样的存在,就像他自己喜欢的夕阳的橙色那种感觉,温暖而不会灼伤人。
盖尔是不会像皮塔这样懂Katness的,他们虽一起长大,但没有一起经历饥饿游戏。
第二部有很多小细节:女主在做噩梦时,都是在男主身边才能睡着,男主送给女主的三人照片吊坠项链,男主送给女主的珍珠等等……第二部是男女主感情进阶的关键。
而到第三部,女主杀掉wuli 摩尔阿姨准备自杀时,也是皮塔一眼看出来她准备自杀而制止的。
OK,到了第三部。
这个时候女主其实是游移不定的。
她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情感归属。
她的脑子其实是一团浆糊的。
所以她的行为很多时候是随心所欲,什么ZZ立场,什么大局为重,她是不会懂的。
她一直只是Katness,关心的只是自己爱的人的安危而已。
她不怕死,但她怕害死自己家人的人不死。
没有大局观的她会做出手刃敌人这种决定很正常,她要做的事,没人拦得住。
不过……其实如果她没这么任性,很多人都可以不死……BUT,just remember wuli女主的人设是一个20出头的少女,谢谢。
而且,其实很多人都愿意为了她送死。
港真谁不想杀Snow呢?
说起对总统的恨,大家都不少啊。
但Katness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三观。
就是她的善良。
她有很强的共情能力,let's just称之为妇人之仁。
这种对待敌人都会有的仁慈,注定让她只会成为一个不错的精神领袖,而不可能成为一个很好的领导人。
而这种妇人之仁,盖尔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人,是没有的。
但是皮塔也有,皮塔一直可以说是全书最真善美的角色之一(ORZ男女主的人设一定是反过来了)。
所以当一切都结束以后,女主会选择与皮塔共度平静的一生,简直正常不过。
女主自己就是一团火,她和盖尔在一起,她的仇恨、怨愤和对自己一些行为的懊悔,一辈子都不会消灭。
而皮塔,会用他的包容、理解和温暖,带给女主真正的宁静和安全感。
最后,说一下我的结局里导演处理的一些感动点:1)白玫瑰是书里一个重要的symbol,电影还原得很好。
2)那只猫,是女主的妹妹prim收养的,女主一直很讨厌这只猫,而妹妹很喜欢。
猫和妹妹相处得很好,但和女主不。
所以女主抱着猫哭得稀里哗啦那里很多人可能get不到,但我get到了。
3)男主最后在女主家种的草,是樱草,也是女主妹妹名字的由来。
4)男主被Snow搞到失忆甚至仇恨女主之后,经常分不清现实和植入记忆。
所以,他会问女主是非题,XXXX,真的还是假的?
而女主在又一个打雷的晚上睡不着跑到男主身边睡时,男主问的那句“你爱我,真的还是假的“以及女主回复的”true“,真是原著党的我心心念念的电影还原了,good。
其实到了这里,男女主的感情是有点那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经过风风雨雨后相濡以沫的感觉。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这个系列终于就此完结了,我也见证了从第一部到最后一部的全程,每个场景都历历在目。
这部依旧同前三部一样,既有动作戏也有文戏和惊悚戏,动作戏紧张刺激,惊悚戏真的吓一跳,还是那么的精彩。
配音,没想到老张因事换廖菁,阵容也稍有变动,不过也挺不错的。
总之,值得一看。
《饥饿游戏》完结了,追了这么多年,就好像是一段输给时间的恋情,不舍得,但是无可奈何……下午邀好友一起去看,得到的回复是“评分太低了,不想看”,我才注意到评分竟然只有6.3,很多人大呼“太失望了”“被骗了”“场面不够激烈”“好无聊啊”,更有甚者说前三部没看完看第四部觉得烂透了……我只能对没看过原著也没怎么看过前三部的观众说,活该你浪费电影票钱。
我不明白观众的期待点是有多偏才会觉得这部电影失望,难道要凯特尼斯单枪匹马翻过围墙手刃了总统才算大快人心?
难道真的要手撕分机才叫刺激和高潮?
难道真的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是非观才算快意恩仇?
拜托,这种电影每天都在上映,多看看漫威,放过饥饿游戏好吗?
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对错可以分得清辩得明啊。
在我看来,饥饿游戏这四部电影合在一起是可以问鼎这个星球上任何电影奖项的,可惜背景太宏大,铺垫多,不得不拆开来慢慢讲。
作为原著粉,我很感激导演员以及制作团队的专业能力和用心程度。
拍的如此忠实于原著,但是全然没有被剧透的无聊感。
在我看来四部曲的排名顺序应该是:第四部、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
不管从场景,音乐,演员的演技,情绪的铺垫,第四部都是巅峰之作。
而现在,6.3分,IMDB也只有7.3,和第一部持平。
没有时间重温之前几部,直接去看的,其实前面有些情节都记不清了,甚至不记得上一部到哪里结束的。
但是电影一开始就被拉入凯特尼斯悲哀的情绪当中,到现在都没有缓过来。
整部片子的情绪基调是悲哀,其中些许的愤怒只是悲哀过于漫溢时找到的临时发泄口。
大表姐整部电影的表演几乎可以打满分,很久没有机会看到这种不用表情只用眼睛就可以淋漓尽致的表演了,也不得不夸夸画面对于这种情绪瞬间捕捉的精准。
在电影院里有一种要淹死在漫溢的情绪之中的感觉,这是我觉得这部片子够得上“大片”的原因之一。
欧美“大”片,“大”片……大片的定义是什么。
投资大?
场面大?
当然这部电影的场面和投资也很大,但是不“俗”大,灌完沥青的广场的那个环视的镜头我觉得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当然另外一个“大”的元素是它的视野,看社会与历史的角度虽然不大,但是高度很大,在人视与上帝视角之间,约为“半上帝视角”。
我之前一直以为这算是一部反乌托邦的作品,但现在回头看来,我看原著的时候的理解力还是有限。
作者什么都没有反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只是在疑惑在询问,所有的反抗姿态都是在对现有观念的一种提问,并非那种高高在上的否定和打压,是一种谦卑的,我站在和你平等甚至比你低的位置询问,用商量的语气。
其实挺不喜欢有人拿青少年文学来说事儿的,你们真的觉得自己比青少年强多少吗,拍拍心想一想,自己是在进步还是在倒退呢。
对于诟病颇多的结尾我不想说什么,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
用一句俗气话来说——这就是凯特尼斯的罪与赎。
对与皮塔和盖尔之间的选择的问题,其实凯特尼斯没有做任何选择,是盖尔选择了放弃和一些别的东西而已。
最后用一句话圆一下我的题目,“太疯癫”与“看不穿”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只能一笑而过。
但是这么浅都看不穿?
是根本没去看吧。
P.S.1.奥斯卡影后并非虚名,和高手同台飙戏才能立见高低,小玫瑰的演技在大表姐面前被秒成渣了,大部分人在大表姐面前都变成了台词复读机。
2.小玫瑰发型不错,可以忽略她嘴歪的事实。
不黑不吹:《饥饿游戏3》目前29%左右的排片率顶多维持一周,观众观影后的口水将会对其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把3分为上下两部本身就是抢钱的行为,为了维持时间能分为两部电影剧情已经够拖沓的了,可笑的是下部时间竟然长达136分钟---然后观影是全程是尿点---无论你何时上洗手间都不会错过任何剧情。
另:女煮角从上部开始由头到尾相同的表情---面容麻木、眼睛里透露出的无非就是惊恐、犹豫不决等“弱女子”神情,且不说这表情符不符合革命精神领袖的形象能不能HOLD住剧情,整整两部电影你用同一表情我都想不明白你是怎么拿到奥斯卡的。
最后你哭的那段我都感动了---终于看到第二种表情。
凯尼斯抱着第二个孩子看着远方草丛里皮塔跟大儿子嬉戏,她对着怀里的孩子倾诉了她所经历的一切,色彩温和,凯尼斯很美,皮塔很帅,以及孩子很萌,结局完满。
我所接触的饥饿游戏只是四部电影而已,没有去看小说。
我自己的评价是这样的,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下>第三部上。
第三部就不该分为上下,精炼为一部会更精彩。
这一部主要就是反攻了,看起来凯尼斯依旧被当做宣传的点进行拍摄视频,宣传当政者的罪恶,“煽动”民众。
但实际上凯尼斯的能耐当然不止这些,她也不甘被当做旗子使用,于是想出逃单干去杀斯诺。
于是刺杀斯诺小分队组队开始出发,一路上各种危险,当然也死了一些配角,留下真正的刺杀小队。
芬尼克死的时候我好伤心啊,因为是帅哥!
看到那些变种扑上去的时候,我心都碎了。。。
何况家里还有个刚结婚的妻子呢。
战争的最后,凯尼斯面对斯诺,斯诺说我没有滥杀无辜。
那些炸弹不是我发的。
我思量了下所有13区领导说的话,我相信斯诺。
从战略上来说,她的棋走得好。
但是真的太不人道了。
凯尼斯应该也是相信了的。
所以最后她同意了再次进行饥饿游戏来处罚斯诺,当镜头拉开,我看到13区领导站在斯诺正后上方时,我知道这次凯尼斯的箭会射向她!
果然,当她说完,把你的箭射向你心所指吧!
凯尼斯对准斯诺的箭往上抬了一下,一箭穿心,正中新任总统的心。
看第二集的时候,我怀念第一集,怀念第一集的影片,剧情和大表姐看第三集上的时候,我怀念第二集,更加怀念第一集的影片,剧情和大表姐,起码还是饥饿游戏不是到了看第三集下的今天,我越发怀念当那时初见的大表姐,更加怀念我看的预告片“对决”版预告!!
以芬尼克与安妮在13区举办的甜蜜婚礼开场做为开场····与后面逐渐升级的战争态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格格不入简直太虐有木有····正片:婚礼大表姐在台下各种扭捏,哪里有什么甜蜜幸福。
前线,有拍前线么????
“对决”版预告!!
在大表姐的召唤下施惠国民众奋起反抗,大表姐与总统斯诺之间的终极对决就要来了啊······正片:对决个屁,他们莫名奇葩走到总统府门口还有50米,战争就结束了,早知道这样,大表姐你出来干嘛?
为了治皮塔的精神病吗?
在基地治更安全啊,不用给精神病人弄死。
“对决”版预告!!
“我觉得很兴奋,凯妮丝终于要成为一名领袖,”劳伦斯说,“虽然她仍旧身不由己,但她开始意识到她对整个世界的影响。
” 我大表姐要逐步成为真正的精神领袖了,赶脚大数群众和战士都已经和她站到了反抗的那一条战线上····我大表姐一步步走来也真是···(>_<) ··结尾那个“欢迎来到76届饥饿游戏”的台词简直是吊足了胃口啊啊啊···正片:“欢迎来到76届饥饿游戏”也和预告片一样就是结尾了。
你提什么饥饿游戏啊?
大家都当打仗玩一样。
或者编剧硬把总统智商拉到和自己一样高,然后单方面宣布胜利了病毒预告,空旷的工厂中,无数的白衣战士,身着纯白色战服、头戴白帽、手拿冲锋枪,神情肃穆,却斗志昂扬····用队形摆出的嘲笑鸟展翅,我霸气十足的大表姐身披斗篷,一身红衣站在队形正中央呼吁为自由而战··········简直太霸气了有木有啊\(≧▽≦)/正片:这是放给敌人看的,所以正片里头木有还有那个结尾的恐怖变异人,虽然一闪而过,但是也超级期待!
简直就是惊喜啊!!!
正片:观众第一时间就离场了,还有晚点的就是没睡醒的,有没有彩蛋都请让我们赶快走吧
《饥饿游戏》系列:居然不是大逃杀文:火神纪第一部《饥饿游戏》出来,应该是2012年吧,距今十年了,之后每年推出一部,连续四年,成了一个系列。
当年这个系列推出来的时候,只是勿勿看了一眼简介,看了几张海报和剧照,看了宣发的几段小文,感觉,这是不是就是美版的《大逃杀》呢,于是一直提不起兴趣去看,一点想看的欲望都没有。
可能因为我是《大逃杀》的死忠粉,在我看来,大逃杀类的电影,已经无出其右了,所以除了《大逃杀》本杀,同类型的片子感觉都不怎么好看,久而久之,大逃杀系的电影我就基本不看了。
近期片慌,于是一口气,把这个系列的三部曲,共四部片子都给看完了。
饥饿游戏 (2012)7.12012 / 美国 / 动作 科幻 冒险 / 盖瑞·罗斯 / 詹妮弗·劳伦斯 乔什·哈切森《饥饿游戏》(The Hunger Games)开山之作,讲的是一个架空背景下的世界,十二个行政区加一个都会区形成的一个大世界,都会区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也是这个世界的统治阶级,其它十二个行政区各行其事,有的挖矿,有的砍树,有的畜牧,有的种植,以供养整个世界的运行。
每一年,十二个行政区都要抽签选取一对男女,送去都会区参加一个叫做饥饿游戏的真人秀,每年送去参加真人秀的所有选手,只有一个人能活下来,那个冠军可以超脱出自己原来的阶层跟统治阶级一起享受全民的供养。
在这个背景下,这一届的选拔开始了,女主的妹妹补抽签抽到,女主为了保护妹妹,自愿替妹妹去参加饥饿游戏。
而因为女主是第一个自愿替所爱之人参加游戏《饥饿游戏》(The Hunger Games)开山之作,讲的是一个架空背景下的世界,十二个行政区加一个都会区形成的一个大世界,都会区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也是这个世界的统治阶级,其它十二个行政区各行其事,有的挖矿,有的砍树,有的畜牧,有的种植,以供养整个世界的运行。
每一年,十二个行政区都要抽签选取一对男女,送去都会区参加一个叫做饥饿游戏的真人秀,每年送去参加真人秀的所有选手,只有一个人能活下来,那个冠军可以超脱出自己原来的阶层跟统治阶级一起享受全民的供养。
在这个背景下,这一届的选拔开始了,女主的妹妹补抽签抽到,女主为了保护妹妹,自愿替妹妹去参加饥饿游戏。
而因为女主是第一个自愿替所爱之人参加游戏的,所以在她参赛之时,便被这个真人秀的制作方大肆宣传成了热门人选。
女主的技能是射箭,所以参加比赛后,这种远距离的攻击在那个冷兵器的战斗里简直成了无敌的存在,本来说女主夺冠就好,但是女主与男主两个人互不舍弃,准备双双奔赴死亡以此反抗这个制度,结果大赛临时改了规则,让本来只能一个胜出变成了两个人同时胜了,于是破天荒第一次,苦命金鸳鸯双人夺冠,彼此成就了彼此。
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 (2013)7.42013 / 美国 / 动作 科幻 冒险 / 弗朗西斯·劳伦斯 / 詹妮弗·劳伦斯 乔什·哈切森《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The Hunger Games: Catching Fire)里荣归故里的两小只并没有从此就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因为女主在故乡还有一个等她回家并且帮着她照顾女主母亲和妹妹的男友,而女主男主苦命金鸳鸯的人设本来只是一个为了游戏而做的人设,所以荣归故里之后,一方面是男友尽心尽力地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方面是同生共死的袍泽以及全国人民与媒体都在争相关注的回访与甜蜜的爱情生活,因为你既然享受了人设带来的福利,那么享受完之后便需要继续经营该人设了。
新一届饥饿游戏按时来了,而主办方再次更改游戏规则,这一次的参赛者,不再从所有民众里去抽签,而是从历届的冠军中去抽签,美其名为纪念赛《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The Hunger Games: Catching Fire)里荣归故里的两小只并没有从此就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因为女主在故乡还有一个等她回家并且帮着她照顾女主母亲和妹妹的男友,而女主男主苦命金鸳鸯的人设本来只是一个为了游戏而做的人设,所以荣归故里之后,一方面是男友尽心尽力地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方面是同生共死的袍泽以及全国人民与媒体都在争相关注的回访与甜蜜的爱情生活,因为你既然享受了人设带来的福利,那么享受完之后便需要继续经营该人设了。
新一届饥饿游戏按时来了,而主办方再次更改游戏规则,这一次的参赛者,不再从所有民众里去抽签,而是从历届的冠军中去抽签,美其名为纪念赛还是终极赛,冠军中的冠军。
而尴尬的是,女主所在的行政区,她是唯一获得过冠军的女性,而男性的冠军,只有她的搭档以及她的老师,所以她是一定会去参加的,而男性选手则非此即彼。
整个比赛的过程并没有太多的惊喜,电影最后的一个镜头,女主一箭射破了天幕把整个比赛终结,可能才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一个暴点。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 (2014)6.32014 / 美国 / 动作 科幻 冒险 / 弗朗西斯·劳伦斯 / 詹妮弗·劳伦斯 乔什·哈切森《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The Hunger Games: Mockingjay - Part 1)则是这个系列开启的一个新纪元,从游戏里出来,不再有游戏,游戏里的杀戮,直接带到了现实世界中去。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所以,整个曾经被夷灭的第十三区成了革命的根据地,革命军的总统带领着革命军队随时准备覆灭旧政权的统治——而女主,因为其比赛中的优异表现以及由她最终射破了苍穹,所以她成了革命军最好的宣传工具。
整个第三部,感觉就是一个拯救大兵男友的故事,第三部的剧情至男主被救止。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The Hunger Games: Mockingjay - Part 1)则是这个系列开启的一个新纪元,从游戏里出来,不再有游戏,游戏里的杀戮,直接带到了现实世界中去。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所以,整个曾经被夷灭的第十三区成了革命的根据地,革命军的总统带领着革命军队随时准备覆灭旧政权的统治——而女主,因为其比赛中的优异表现以及由她最终射破了苍穹,所以她成了革命军最好的宣传工具。
整个第三部,感觉就是一个拯救大兵男友的故事,第三部的剧情至男主被救止。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2015)6.52015 / 美国 / 动作 科幻 冒险 / 弗朗西斯·劳伦斯 / 詹妮弗·劳伦斯 乔什·哈切森《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The Hunger Games: Mockingjay - Part 2)为革命小分队的进攻历程,小分队一路向都会区去进击,最终在他们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时候,革命军战胜了政府军,新世代降临。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The Hunger Games: Mockingjay - Part 2)为革命小分队的进攻历程,小分队一路向都会区去进击,最终在他们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时候,革命军战胜了政府军,新世代降临。
四部片子看完,我才发现,我果然是狭隘了,这个系列电影,其实可能都算不上大逃杀系的电影。
在我看来,它多少带有点政治隐喻,带有点权谋,带有点荒岛生存,带有点爱情,带有点反讽……它似乎啥啥都有那么一点点,但是它却又啥也不是。
好莱坞商业大片,可能真的如同一个大杂烩一样,啥啥都往里加一点,尽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各种喜好的观众都给照顾了,而这样做会产生了另一个问题是——看似是面面俱到了,其实面面俱不到,可能所有人都被照顾到了,但是所有人可能都没有被照顾到很好——所以这会带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好像所有人都不怎么讨厌它,但是所有人可能也都不会怎么喜欢它。
比如我,我其实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说它有多好吧,没感觉;说它有多少硬伤吧,好像也没有。
总之看完后我依旧觉得,我好像不后悔这十年来,我曾经错过它;也就是说,如鸡肋矣,食之多少有点乏味,弃之亦不觉可惜。
对于这四部片子的评分,如果按五星评的话,第一二部我会给三星半吧,第三四部则两星半到三星,中规中矩。
这个系列有个很反差的东西,看名字和介绍我觉得它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系列,但是真的看下来之后它却让我的期待值很受伤,它不仅不快,它还很慢。
第一部,它恨不能用半集甚至三分之二的时间去做铺垫,而真正在游戏的时间所占的篇幅其实并不多。
这个系列,虽然是在一个架空的背景里,但是它对于潮流的反讽,对于真人秀的嘲弄,对于权贵阶层与底层人民的冲突与刻画,倒是多少可见其野心的。
大量的包装,大量的铺垫,大量的访谈,最后把才把这些人都放进那个游戏的设定里,去进行那个疯狂的猎杀。
而所有种种的一切,最终只是权贵阶层的一场游戏,也是统治阶层对于底层反抗的一种疏导,这一点很有意思。
被选送的贡品,仅仅只是贡品,连人都不算是——他们是这场供给予全民狂欢的游戏里的棋子罢了,而他们的生与死,对于统治与权贵阶层仅仅只是游戏,仅仅只是对于下层统治的一个工具。
所以这个系列的电影虽然叫做《饥饿游戏》,但是这个游戏本身的意义并不是这个游戏,这就让这个游戏完全失去了意义,而电影的意义呢,又在哪里。
这可能是这个系列里最具反讽意义的设定了。
政治与权贵,主宰所有的一切,而底层阶级的生死场,仅仅只是他们眼里的一场游戏,甚至不过是娱乐的秀场,更甚至是用之来愚弄底层的工具而已。
所以,电影里所有的进击与努力,在另一个阶层里却成了一个玩笑与娱乐。
这个系列里,引导所有一切的,不是底层阶级如何努力如何摆脱阶层固化进击逆袭人生,而是上层阶级如何愚弄底层,如何利用底层的情绪去操弄底层人民。
政府总统如此,革命军的总统亦如此。
政治权谋到了末端,一切人一切事似乎也就都殊途同归了。
《饥饿游戏》的意义是什么,是政治工具;《星火燎原》的意义是什么,同样是政治工具。
只是,《饥饿游戏》是政府的工具,《星火燎原》是革命政府的工具;所以,大主女的进击,最终只是看她成为了哪一边的工具,为哪一边去服务。
《嘲笑鸟》两部呢,女主以为自己觉醒了,但是其实没有,她的小分队一直没有停止下进击的步伐,可是她最终的目标却没有达成,就在她距离她的目标仅有一步之遥的时候,革命军伪装成政府军对民众和孩子进行了屠戮,而她也倒在了混乱之中……这可能是我所看过的电影里最具讽刺意义的一个设定了,女主三部曲四部电影跨时十个小时的努力与拼杀,最终却没有任何意义,电影里真正的发展线,从不以人物的意志为导向,而是政府军与革命军的争夺为基准。
最后,女主射出了最终的那一箭,正如她射破苍穹一样的那一箭,射杀了革命军的临时总统,而疯狂的民众冲向了政府军的总统,两个代表着权贵与统治的人,都死于底层人民的反抗。
可是,这有意义吗?
这种看似的成功,在我看来不过是复刻了革命军的最初的那个阶段,试想想,当革命军总统刚刚在十三区里求生存谋发展的时候,她的心中一定想的是如何存活下来,然后如何推翻暴秦;但是当她终于有了实力可以跟政府军一决胜负并且最终赢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之后,她想的是跟政府军一样的饥饿游戏,那个时候的她,跟原来都会区总统府里的前总统,有什么区别吗?
电影用了四部的篇幅告诉我们,这种抗争没有任何意义,当它以另一次革命完成了这一次的革命之后——我们是不是又一次面临再多一个四部的篇幅来验证,故事最终的走向是否又如出一辙呢。
永远不要去考验人性,因为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
这并不是一次大逃杀,完全不是。
这更像是一个纸牌屋,女主看似风光无限,可是在牌桌上,她仅仅只是一张好牌,仅此而已。
所以,这是一个充满了政治隐喻的电影系列。
节奏很慢,因为它不是大逃杀,所以它可以舒缓地讲一个看似是大逃杀的故事,却在暗处玩弄着另一套的权谋。
它居然不是大逃杀,而我居然,没有失望,虽说也没有很惊喜。
总体评价属于可看可不看系列,片荒,打发时间又有何不可;至于说它有多好,其实也大可不必。
有意思,并没有很有意思;好像还行,并没有很行;没有惊喜,不会失望。
2023年06月28日;农历五月十一。
由于题材关系,这个系列死亡率一向很高,在这部终极篇里更是达到乔治·R·R·马丁级别的高(参见下面花絮第13条)。
下面来盘点那些在本片里死去的角色生前所立的flag(不提名字以防剧透),总结一套不完全作死规律,以供后人警惕。
大战前结婚这个举动会为你立起夜空中最亮的flag,大战还未打响就燃点起另一场战争的硝烟,愤怒的单身狗会想尽一切办法不让你活下去的。
类似情况还有妻子怀孕、收到爱人的信和打完仗回老家结婚。
发誓保护主角只要对主角说出诸如“我不会让人动你半根腿毛”、“我会喂你耳屎”这种话,总有人会设法铲除你这个障碍。
值得欣慰的是,心存感激的主角一定会为你报仇的。
跟主角作对哪怕只是暂时的都千万不要跟主角作对,万一留下人生污点就再也不能洗白了,因为最后你的选择就只有一个:以死谢罪。
跟主角关系亲密通常配角走在主角身边就已经立起半支旗了,要是跟主角关系密切就更加悲剧了,任何天灾横祸都有可能随时降临在你身上。
但你的牺牲往往是最有价值的,因为能将主角的愤怒值推至最高,让最后怒杀大BOSS变得有理有据。
双胞胎恭喜你,你的存活率可能是立flag者里最高的,有50%!
(其他人都是0)不是你死就是另一个亡,但也不排除共赴黄泉的可能性。
路人脸当危险来袭的时候,无论你跑得快、跑得慢、或站着不动都得死。
虽然很不公平,但现实就是这样,从生下来就预订的便当,含着泪也要吃完。
上述条件并不是绝对的,也有像复联2中鹰眼这样的逆天存在(详见这条知乎第一个回答),所以配角们一定要乐天地活下去,没准还能撑到最后哦(GOT的就不要凑热闹了)。
花絮1.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下两集是在2013年和2014年背靠背拍摄的,这就是解释了为什么2014年初逝世的菲利普·塞默·霍夫曼还能在电影里出现。
这是他参演的最后一部电影。
2. 根据导演弗朗西斯·劳伦斯的说法,本片的初剪长度达到2小时51分,最终长度确定为2小时16分,成为系列最长电影。
3. 导演弗朗西斯·劳伦斯表示,这是《饥饿游戏》系列中最暴力的一部。
4. 由于某些特效镜头的制作难度太高,导演和剪辑师在上集发行前就开始后期工作了。
5. 凯匹特(Capitol)的场景大部分都是在巴黎和柏林实景拍摄的。
6. 新的嘲笑鸟标志曾出现在《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演职人员表结束后。
7. 本片有三个奥斯卡获奖演员:詹妮弗·劳伦斯、朱丽安·摩尔和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8. 饰演反抗军指挥官Lyme的演员莉莉·拉贝由于时间冲突无法继续出演,格温多兰·克里斯蒂(《权力的游戏》中的美人)接替了她的角色。
9. 格温多兰·克里斯蒂和娜塔莉·多默尔都出演过《权力的游戏》。
10. 本片将在美国上映2D和IMAX版本,其它地区则上映2D,3D, RealD 3D和IMAX 3D版本。
这是系列中唯一一部发行3D版本的电影。
11. 狮门影业的CEO表示,《饥饿游戏》很可能会推出第五部前传或续集。
12. 片中饰演Katniss孩子的是詹妮弗·劳伦斯的侄子。
13. 在小说里,Katniss加入了451小队对抗斯诺总统,但最终18人的队伍只有5人存活。
怎么会那么不好看,自己对前两部的评价是不错,但到了第三部就完全不行了。可能精彩的本来就是游戏的冲突本身吧,起义和战争什么的太难拍得精彩了。
地铁站像hanna里的 都是柏林拍的吗 第一集里明明是狗到这里变成水发僵尸了
终于完结了
毫不犹豫地给出零分,影片每一分钟都味同嚼蜡,所谓的人性展现只是故作深沉,所谓的政治隐喻也不过是儿童剧一般的隔靴搔痒,如果给我十分钟,我能数出几十个剧情bug来,但是我觉得比看这个漏洞百出电影还要浪费时间,因为从第一部开始就毫无逻辑可言,一套糟糕的书拍了一套更糟糕的电影,将迅速被遗忘
“You love me, real or not real?” / 很多线索交织 很多思绪绪绕 很多暗喻 遥远的同频共振 是革命 也是爱情
并没比上篇好看多少……摩尔阿姨贡献了职业生涯最销魂的死亡姿势。毕竟完结篇,个人感情再加一星。
一个全世界都要听我的中二玛丽苏电影。赚到钱就好。
大表姐真是美爆了,可惜结尾好拖拉
毕竟有始有终是么,比3上好看多了起码。补标记。
芬尼克死了T T哭死我了!
如果不是为了完结我是不会刷这片儿的。
整体满意度一般,比3上好那么一些。第三部小说本来就糟糕结果还是没有跳出小说的框架限制。距离1、2还差了一口气吧
反而觉得这一部比先前几部好看。大概是已经没有期待值了,所以可以打到三星半。剧情逻辑的部分问题以及谈恋爱的奇葩部分我都可以不计较了XD 摩尔阿姨演技太好,好得我都觉得她可恨了 科科科
这个游戏注定对谁都是个悲剧,12年看得第一部到现在,很高兴它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后两部沉长乏味,真是不如直接拍成美剧来得痛快,政治斗争清洗,在中国看真是应景,结合现在台湾岛内局势更加真切,真正的民主谈何容易啊,也许只是追寻的一场美梦,嘲笑鸟终于可以休息了!
Way too underrated!
3.5/5,反高潮的设计好棒,真的没有什么是必须由主角来完成的,索性就一炸而过吧,太真实了。石油水倾倒,一瞬间进入黑色版闪灵的世界。以及变种人是书里本来就有吗?大表姐真就是变种人本人啊。
1就不喜欢,2已看不下去,在3(上)没看直接看3(下)的前提下深感枯燥乏味。仍像我之前所说的,青少年末世题材只看第一集就够了,续集都是在不断挖坑活埋自己。续集靠格局的拓宽来揭露乌托邦阴谋论,主题愈发黑暗和沉重,走向一个令人沮丧的深渊。菲利普·塞默·霍夫曼生平最后一场戏是一个侧脸。
差强人意,有些地方处理生硬。亮点还是在于原著无孔不入的细腻
队员便当领的好快;那个立体投射仪器没啥大贡献,出了最后和芬尼克诀别;Coin提出要举行新的THG的时候就觉得这货药丸,后面果不其然~Mutt出现的有些突兀,前面的电影一点都没有提到这种东西;女摄影记者战斗力破表。
最后一部并没有太多惊喜,前半程我一直在默默地希望编剧可以做一下小改编,不要让Finnick挂掉,可惜编剧几乎照搬了原著的所有细节。仔细想一想饥饿游戏大概是我唯一一个全系列都是去影院看的电影,今年终于完结了多少还是有一点小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