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发现叶伟信导演是个很有意思的人,我决定去看他导演的《叶问II》。
前面的戏比较一般,看的时候总觉得没有第一部镜头流畅干净,而且黄晓明的表现不是很上路,跟第一部的樊少皇、任达华没得比。
还颇为抱怨,镜头晃啊、没黄飞鸿好啊什么的,可到后来我只一心希望叶问能把那个外国人痛K一顿。
最激动的地方就是叶问回忆里那句“为了生活我可以忍,但侮辱中国武术就不行!
”看的时候哭了。
问哥那种淡定从容让人在剧情紧张的时候有安心的感觉。
洪金宝真是身手灵便,戏也很稳。
任达华、樊少皇戏太少了,但都很不错。
特别最后佛山四小龙那里逗死了。
那个拳王,有些不够瞧,叶问打他费那么大力气,说服力欠了一点。
总之,打老外,有民族气节,尊重武术。
这样的电影题材很多人都会喜欢,更是我这个动作电影迷的大爱。
希望这类电影继续下去,不要被《无极》、《十面埋伏》那些囧里格囧的动作大片所代替啊!
昨晚去赶《叶问2》的首映场,中途塞车,因而迟了少许。
赶到时,刚好只剩下一个空位。
真的是,座无虚席!而就现场反应而言,《叶问2》必然大卖,这不是客套的虚贺。
不得不说,洪金宝的动作设计真是绝!他与甄子丹在圆桌之擂上的切磋,绝妙巧思在方寸间斗转星移,变化万端;拳脚快接,严谨的密不透风。
这一幕毫无疑问会在动作片的历史上留下深深的烙印。
加上配乐的激烈节奏,快速而干净利落的剪辑,看得很过瘾。
就片子而言,这绝对是诚意之作,而且精心设计的动作只有在大屏幕上才看得分明而又热血沸腾。
由于前面层层铺陈,结尾的决战很自然把之前积压的愤懑在最后的胜利中做一次狂欢式的宣泄,这也是老套路了。
有人说这是狭隘的,被压迫的民族主义。
几时开始,到处标榜中国现在的大国心态,但一回到历史,总脱不下国恨家仇的情绪。
总自动缩回被动挨打的尴尬角色。
再凭借个别英雄人物给个别的侵略者代表以沉重打击来满足我们个人意淫,在虚拟的复仇中膨胀民族主义那脆弱的自尊心。
影院时时想起的叫好声,总让我觉得有点悲哀。
不是说给影片叫好不对,而是精彩的武戏不见有人鼓掌或者喝彩,向为此花费心思的工作者致敬,反是慢镜头的煽情,将被妖魔化的西洋拳王打倒在地,赢得一阵阵的喝彩。
这种对比让我有些心凉。
看整个电影院几乎都是20,30几岁的青年,应该已经走过了不成熟的愤青时代,怎么只在一早算好的虚妄胜利中轻易被激起了民族主义情绪,更何况这种民族主义在现实的灾难面前注定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
会有人讲,看电影就图个刺激,图个震撼,图个发泄,图个轻松,图个娱乐。
哪来那么多劳什子?觉得高兴我就HIGH呗!这话固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就个体而言确乎如此。
然而当个人行为呈现相似的趋势而成为一种社会行为,社会心理的时候,就存在了其研究的价值。
粗鄙如我,自然讲不出其深层内涵。
然而,我还是想老话重提:由历史而观,公平和规则从来都掌握在强者手里。
赢了才有话事权。
自然,中国人一贯奉行中庸,不争而争,切磋而不伤和气。
不霸权是好的,因为从未有一个霸权组织经营得很长久。
但一味的宽容是否也是祸根深种的纵容,这也是我不赞同叶问最终放过拳王的地方,更不赞同洪师傅宁死不放手,说是不允许中国武术受侮辱,但青山不在,又到哪里去寻柴木。
要我们真正放下或者平静的正视历史中的屈辱,不是仅仅在军事,政治,经济上位居大国之列就可以药到病除的。
它需要这个国家的所有子民获得真正大国所拥有的资本,优势。
它需要文化,教育,艺术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建树。
它需要的是真正能撑起这份大国自信的强大内在,而非空洞的总和数字。
只有胜利者才能以低调的姿态回顾过往的辛酸,否则只会成为失败者喋喋不休的抱怨而徒惹人憎。
这也是老话。
电影中,我们HIGH什么没有所谓。
但在现实中,请脚踏实地拱筑起强大内在支持,再用数字来谈笑风生吧!
《叶问2》绝对不能算是一部富有创意的电影,无论在结构,剧作还是场口的设计上,它因袭的东西确实有太多是业已成功的经验——包括别人的和自己的——但更多的是自己的。
《叶问》的成功其实是个意外,从制作成本到摄制周期上看,这部电影看来并没有想过会造成如此轰动的效应,犹记得两年前上映时,这部电影在院线中被《非诚勿扰》挤压得相当厉害。
意外的成功除了带来前所未料的鲜花和掌声外,对创作人和老板而言,一种隐性的投机心理悄悄滋长也是避无可避。
《叶问2》非常坦然地借鉴着前一部的成功经验,这一点有许多例证可以说明:叶问的低调与爱老婆当然会被进一步放大,当然从这方面上说,这两部戏的人物塑造上是完整统一的。
但除此以外,好比设计郑则仕这样的人物,则完全是因循着林家栋的翻译官路数来做;敖嘉年饰演的根哥,则就是上一部中任达华饰演的清泉;而无处不在的吃饭段落证明了导演叶伟信继续在电影中贯彻《叶问》中的家庭观;甄子丹因为洪拳师傅丧命西洋拳王手下而燃起一腔爱国心,则将《叶问》因袭得太过昭然若揭,这一点观众们都看得出来——没有一个人用死刺激一下叶问,叶问又怎么会发飙呢?
同时,《叶问2》的结尾用擂台戏来做高潮位,看起来似乎也新鲜度不够。
其实擂台戏不只是《叶问》的问题,而是动作电影此类场口设计滥觞已久,实难创新。
相比《叶问》中结尾的擂台决斗,《叶问2》起码遵循了经典功夫片中的高潮模式,让二位高手势均力敌鏖战许久,而不像前部一样让终极反角输得太快,打得太快反而使观众意犹未尽。
从这点上来说,其实遵循已经成功的经验也并不是什么坏事,对一些固定的观影模式,如果突破偏离得太多,反而会适得其反。
所以此时的经验复制就难免要说到一个“度”的问题。
如何承袭成功经验,如何破旧立新,如何计算戏的准度与节奏,不宜用力过猛,也不能力有不逮……确实是有极大的难度与讲究。
叶伟信与甄子丹的合作模式其实之前就有偶然的成功与因袭套路的经验,第一部合作电影《杀破狼》算是一次意外成功,而其后的《导火线》则是一次模式化的翻版,算不上多好。
所以《叶问2》必须拍得很小心,毕竟珠玉在前,挑战新的套路在商业性上来说是很冒险的,所以只能按照之前的经验来进行升级与加工,但承袭得太多又可能弄巧成拙,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危险性所在。
在复制套路的准度上,我觉得《叶问2》算是把握得相当好的。
虽然明显是旧瓶装新酒,却依旧能够从剧情出发,将各种经验放置于“情理之内”,使得整部戏的完整性得以保存。
举一例来说明,上部《叶问》中,刺激叶问发威的是廖师傅之死,而廖师傅是一个“忠正”型的小人物,他被日本人一枪毙命,是极易引起同情心理的,所以叶问之后的“挑战十人”戏码才具备了煽动性和合理性;而《叶问2》中则发生了改变,洪金宝饰演的洪师傅是一个气场十足的洪拳大师,在戏的前半场也用尽办法刁难叶问,在这一点上,如果继续“廖师傅”的老路,戏剧效果显然不可能合理。
所以在擂台上,西洋拳拳王打死洪师傅的整个过程,洪师傅近景被击中的镜头相当多,用升格镜头强调着洪师傅如何被打,血沫四溅惨不忍睹,和洪师傅本身的强悍气场形成反差,在渲染气氛上才能变得有力。
相反的,如果此时洪师傅和廖师傅一样被一枪毙命,戏剧氛围和煽动性便很难积累起来,就很可能是一次失败的套路沿袭。
同样的,黄晓明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用来消解这种“俗套”的力量。
就好比叶问在讲道之时,黄晓明用一句“我在想”带过,则将叶问说教可能会引起的观众逆反效果消解,反而会令人会心一笑。
《叶问2》诚然是一部俗片,它不过是一种“类型化”的创作,但是在“类型化”的创作中,《叶问2》的计算和一些细节上的尝新却让人不能不服,整部戏流畅好看,效果如拳头般拳拳到肉,打在观者的情绪之上。
这种以俗制俗的策略,就像叶问攻击拳王的中路一样,行之有效,何乐而不为呢?
【163】
一代宗师的成长路线通常总是相似的。
一出场你的武功就已经是无敌于天下了,一代宗师是不需要勤学苦练的,至于那些勤学苦练之辈,是用来被打死打残给一代宗师积攒怒气值的。
此时你武功虽高,但别人不知道,因为一代宗师必须要谦逊。
不过机会总是有的,因为此时一定有人来找你打架。
(当然是别人来找你,一代宗师怎么能去找别人打,要谦逊!
)经此一架,你的武功已经被人们认可,当然你也会手下留情,昭显武德之崇高,而对手经你一打,通常也会幡然悔悟,对你崇敬有加。
作为一代宗师,这还是不够的,因为你打的还都是中国人。
此时把你推上宗师神坛的外国友人便会出现。
当然外国友人若非欧美肌肉男便是日本鬼子,唯此二者才能触动观众爱国这根神经。
其实带着某种不可完成的使命来到这个世上也是很悲壮的一件事情,就像每个要统治世界的坏人,做坏事总是选择在了有超人、蜘蛛侠和蝙蝠侠居住的美国;每个要毁灭地球的怪兽,总是选择有奥特曼居住的日本发动攻击;每一个毕其一生就为了证明“中国武术无用论”的外国友人,却总是选择在了有黄飞鸿、霍元甲、叶问的地方摆下擂台。
同一个时间无法出现两个一代宗师,所以和一代宗师处于同一时代的其他武师注定悲剧的。
因为要展现一代宗师武艺之强大,靠的是其对手,而如果打败个废柴是没有说服力的,于是还要证明其对手之强大,靠的则是对手的对手,也就是其他武师。
就像和关二哥处于同一阵营的武将,就不要轻易出战,前有擅使饥渴难耐斧之上将潘凤,后有三刀定斩吕布之刘三刀。
同样暴戾的镜头,中国武师被打成猪头时让人何其揪心,鬼佬被打成猪头时又让人何其过瘾。
且不论多少爱国主义的贩卖,民族精神的YY;一部电影能带着观众情绪体验欢畅,那就足够了。
即便是鼓掌喝彩,相信人们其实也都知道,所谓中国功夫,所谓长民族威风,叶问之流远没有谭望嵩、郑智来的真实。
关于武功,一曰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一曰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咏春叶问绝学霹雳闪电咚咚拳传至后世化为两派,一为还我漂漂拳,一为天马流星拳。
洪拳传人后建帮立会,名曰“洪兴”,其武功以钢管、砍刀见长,传至第八代陈浩南,独霸铜锣湾,无匹敌者。
此乃后话。
有谁能说得清,一个男人的春天会在什么时候来临呢?
有的人,像是曾经的皇马七号,劳尔冈萨雷斯,十几岁时就犹如旭日初升,被人称为金童,名扬欧洲;有的人,像是湖人的24号,科比布莱恩特,三十而立,带着自己的球队卫冕成功;也有的人,四十几岁才找到自己的路,然后在这条路上稳步向前,哪管前方的是否已是夕阳余晖,像是甄子丹。
但是,当男人们的春天还没有来临,或者已经过去的时候,他们又是怎样的呢?
就像03年之后的劳尔,金童的光环已然褪去,他只是在球场上无助地奔跑,追寻着不会到来的冠军,人们批评他对着他叹息,人们说你走吧,你在这里只是阻碍着年轻人的发展,你已经配不上身上的白色七号,你是球霸是毒瘤,他们说,劳尔,你老了。
又像是那年的科比,官司缠身身败名裂,球场上与鲨鱼闹翻,最豪华的湖人被平民活塞掀翻,第二年人生中第一次无缘季后赛,继而被太阳神奇逆转,那绝杀太阳的豪情犹在,布莱恩特却已如身在荒野,茫然不知出路。
又好比是当年的甄子丹,那一身雪白中山装的陈真迷倒了多少观众也迷住了风华正茂的万绮雯,但转瞬之间,陈真不再,伊人已去,当他想贯彻自己的道,排出自己的电影时又赶上金融危机,他是甄子丹,而那时的甄子丹不是李连杰不是成龙,他只是大漠里的曹少钦是黄飞鸿里面的提督,所以他一个人黯然远去,只希望有一天能找到自己的路。
这时的男人们好比白门楼上的吕布,城下是敌方千军万马,城上我自独守孤城,眼望城下,不禁心有茫然。
我是谁?
我是吕布,人中吕布,正当壮年,要奋力维护自己的路。
然后呢?
其实我想,每个男人的心里都是有一个留给自己的角落的,当身陷迷途,眼望前方漆黑一片,回首过去已无路可退时,男人总是会弯下腰拾起自己的长刀,跨上自己的战马向着前方冲锋,哪管前面的敌人是否只是一架风车。
是的,男人总是活在十八岁,活在一个点燃起热血就全然忘记一切的年龄,活在一个热血一点就燃的年纪。
活在一个思考永远比不上一口气的年纪。
嗯,就像电影里的洪震南。
一个身体有病还不轻的胖子,面对着比自己高比自己壮的拳王,一个只剩了一口气还紧紧握着绳索不肯倒下的男人,虽然家里还有着五六七八个闺女和一个胖儿子,一个宁可被人一拳一拳打死也不愿输了心里那一口气的武术家。
其实,如果他放开手又会怎样呢,没人会因此而看不起他,他还是能天天看到自己的老婆看到自己的几个闺女,劝自己的胖儿子多吃东西,他还是有他的徒弟开他的武馆,他或者还会和叶问成为朋友一起切磋,在酒桌上来一场洪拳战咏春。
但只有男人自己知道,一旦放手会怎么样,他可能也会想到老婆女儿胖儿子,也会想到家里温暖舒服的床家人一起的饭桌,但有的时候,真的是分胜负比和家人吃饭还要重要。
因为这场胜负是男人和自己的决斗,去他的英国拳王中国武术。
擂台上只有我和我自己,现在的我,四十几岁年老带病的我和十八岁风华正茂浑身意气的我,我们两个,终究要有一场了断。
所以叶问会把老婆孩子送到房东太太家里,会站上那个理智的他本不想站上的擂台。
是分胜负重要,还是和家人吃饭重要?
这个问题,有的时候没有答案,因为你不知哪一场胜负会触动你心底连你自己都不要触碰的角落,会逼着你拿起刀剑,会让你鼓起最后的意气,只为吐出心底浊气一口。
其实这个世界上活着这样一种人,他们面目平常混迹于人群之中,每日为了吃食奔波劳作,对着上级低声下气,会到家里顺着儿子让着老婆,他们没有什么多余的嗜好,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着儿子开心不用听到老婆抱怨。
但如果有一天,这个男人趁着某一日风雨如晦,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如平时一样出门。
然后持刀伤人/持刀被伤/成为亿万富翁/赌场上输光家底/和女人私奔/什么都不为一个人离家出走/辞掉工作重新想起儿时的梦想/变成超人/回到火星。。。。
你都不要奇怪,他会做出这一切不过是因为他在那一片荒野之中看到了他的风车,然后男人觉得身体里什么东西忽的热了起来,然后他就想做什么做什么做什么,他觉得全身的血随着那一点点热都沸了,于是他拾起刀剑,向着风车,冲锋。
终于,皇马的七号又拿到了两个冠军,然后在又一次的巨星风潮中脱下了穿了一生的白色球衣,去了别的国家;紫金的24号看着海的那一边的迈阿密组成了金色的三角形,他等着迈向三冠;而那个曾经活在李连杰成龙阴影里的年轻人却没有随着岁月一起老去,他逆着时光向前,迎来了自己生命里的春天。
或者,每个男人,都是堂吉诃德,区别不过在于,你是否找到了自己的风车。
为啥老是自居弱者 电影里的外国人一挨揍,电影院里就有人鼓掌,还大叫“好!
”。
虽然说揍外国人让人解气,可心里还是挺为我们感到不值的。
“中国人打败外国人”是我们喜欢的戏码。
霍元甲打,要看。
陈真打,要看。
苏乞儿打,也要看。
看过叶问在第一集里打还不过瘾,现在到了《叶问》第二集了,还是要看得很。
那边美国人喜欢看“美国人打败外星人”的戏码。
美国人用高科技武器打败外星人,拯救了无数遍地球人;我们这里只是用肉拳头打败地球上的外国人,挣的只是一口气。
这笔帐怎么算我都觉得不划算,似乎人家的比我们境界大。
而且这种境界,还在渐渐拉开。
不管是“中国人打败外国人”还是“美国人打败外星人”,其实都是“弱者打败强者”的模式。
但是美国人早就看腻了“弱者打败强者”的童话了。
于是出现了“外星人打败美国人”的故事。
比如像《世界大战》那样的,美国的现代武器根本不是外星人的对手,美国人几乎就被外星人打败了,地球几乎就被外星人征服了。
最后拯救世界的不是美国人,而是地球上的“污染”。
被外星人打败,美国人无所谓的。
但是能想象中国会有这样一部“外国人打败中国人”的电影吗?
受不了吧,为什么受不了?
就像阿Q不能让别人说自己头上的疮一样。
其实也可以这样编剧,中国人几乎就被外国人征服了,幸好中国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外国人呆不下去了,中国“逃出生天”。
还有一种“外星人打败美国人”的故事,比如《第九区》。
这回干脆让外星人扮演起了弱者,然后外星人起来反抗强大的地球人。
打败地球人,逃出生天。
啥时候我们也当回强者。
我们挣了口气,外国人挣了啥 整部《叶问2》,其实反面角色严格的说只有两个。
一个是贪婪的洋警司,一个是脑残的洋拳手。
洋拳手不加掩饰地鄙视、污蔑、挑衅中国人,是个毫无教养的洋流氓,一看就欠揍的那种。
但是他也就是一个粗人,更坏的是那个洋警司。
洋警司以权谋私,无恶不作,能欺压中国人的地方他从不放过,而且整个比武闹事的事件也都是他一手挑起的。
一看就不得好死的那种。
最后,洋拳手被叶问揍趴下了,可是洋警司呢?
他是被英国人自己带走的。
所以这部电影虽然“中国人打外国人”打的很热闹,可是最后主持正义的还是英国人。
君不见,洋拳手的脑袋被叶问夹在裤裆里狂捶,可那个裁判就是不停止比赛,估计拳击规则里完全伏地才算击倒,身体一部分没有伏地就不算击倒(洪金宝就是这样死的)。
直到叶问放下洋拳手,裁判才呼地冲上去读秒,最后还宣布叶问获胜。
这个裁判不偏不倚,只忠于规则,果然公正。
君不见,最后叶问絮絮叨叨说了一大通难懂的道理,还要有人同声传译。
可台下一干英国听众正襟危坐,没一个开小差、打哈欠、挖鼻屎的。
最后还要起立鼓掌(当然有一个愤然离场,权当他是实在叶问说的太久,他上厕所来不及吧),果然绅士。
君不见,由于肥波检举揭发成功,洋警司被洋警察们自己带走,临走时还声称“你是我们英国警察里的败类”。
(这时观众好尴尬,鼓掌好还是不鼓掌的好?
)洋人在洋拳手和洋警司身上丢的面子全都找回来了。
果然法治。
据说叶问在香港没有和英国人打过架。
这个故事是编出来的。
那么为什么要编这个故事?
就为了让中国观众YY一下“中国人打败了外国人”?
叶问打败了洋拳手,充其量挣了口气(就是所谓的尊严),那么英国人挣的是啥?
为啥叶问话那么多?
叶问的故事其实很老套,先被人家打得鼻青脸肿,然后再把人家打得惨不忍睹。
一言以蔽之——“奥特曼模式”。
只不过“叶问”撑得长一些,铺垫得足一些。
多少年来,来自M78星云的奥特曼家族为了地球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怪兽进行了坚持不懈、毫不妥协而又卓有成效的斗争,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只不过每次战斗都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往往被怪兽揍得满地找牙之后,小红灯一亮,开始发飙。
只是奥特曼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一个聋哑人,他几乎不会说话,仅凭眼神与人类交流。
每当打败一个怪兽之后,他表情凝重,没有一句话。
拍拍身上的灰尘,伴随着一声坚毅有力的“ZHA!
”一跃而起,消失在天空之中。
#走的酷酷滴。
# 相比奥特曼,叶问却有很多话要说,全然不顾已经鼻青脸肿。
好像过去的动画片,结束之后出来一个人物,说今天的节目告诉了小朋友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无非要团结友爱,不能说谎云云。
整部电影,通过洋警司和洋拳手两个反面角色,一直在煽动这样一种情绪:洋人是欠揍的,洋人是不得好死的。
但是后来的洋裁判、洋绅士和洋警察也说明了人家也不都是流氓,也是有讲道理、负责任的人。
中国人也不能陷于一种被迫害后的复仇妄想中,必须要有一个明白人出来中和一下情绪。
于是,叶问讲话了,听了半天,总结了一下中心思想:打架是不对的。
那何必打呢?
以后能不能别打了?
4月20日上午:《叶问2》(新影联院线媒体场free) 今天,我决定做个好人,不剧透,因为我怕影响各路人士对《叶问2》的期待与好感,所以我会模糊地表达我最真诚的“捧臭脚”!
看完整部影片,我只有一句话,那就是(请自觉鼓掌):甄子丹负责叶问,黄晓明负责2,但是很可爱、很强大!
该片俺打出了9.9的高分,史无前例啊(除了《两杆大烟枪》10分),扣的那一分是因为熊姐姐的孕妇造型真的很失败其实《叶问2》和《叶问》一个套路,连上画面带配乐带故事设置,感觉都是照搬过来的,所以是名副其实的“续集”,就等于一年前看了上半部,今天来看下半部了。
不过这并不会让你有丝毫不满或厌烦,因为叶问还是叶问,甄子丹也还是那个甄子丹整部片子的节奏尤其好,“笑果”十足,可爱的叶问,可爱的黄梁,可爱的少年版李小龙。
说实话,虽然很讨厌很娘的黄晓明,但是不得不承认,黄梁这个角色的戏份恰到好处,不多不少,让观众刚刚接受了犯2的黄晓明,又没有什么机会讨厌他,反而觉得格外惊喜。
叶导的实力真的是不错不错不错。
每个好演员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好导演,就像Depp说的,导演应该挖掘演员的潜力。
叶问就像是为甄子丹量身订造的,不光身手好,最重要的是有修养(还“怕”老婆),文武兼备,那种气质和甄子丹本身最擅长的戏路合二为一了,所以“叶问”给了甄子丹他应该得到的地位,而甄子丹也成为“叶问”的金字招牌,这两者是依存的关系。
正如甄子丹自己说的:“我觉得《叶问》的成功与咏春无关,如果我打洪拳,就是洪拳热,如果打咏夏、咏秋、咏冬,结果也是一样。
《叶问》能打动人心,不在于他打什么拳,而是在于我们塑造了一个让观众信服的角色--一个很能打的宅男。
”不过也因此,我很担心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会死得很惨,因为有了先入为主的根深蒂固的印象,所以无论梁朝伟多有魅力多么销魂,还是超越不了甄子丹,人家子丹大哥狂是有资本的。
所以我要是王家卫,我就立马把刘镇伟招过来,就地取材原班人马来个“二”代宗师,就像当年的《东成西就》和《东邪西毒》一样。
不过依照王家卫的速度,没准《一代宗师》出来成品时,大家早忘了“叶问”是谁了。
哈哈哈乌拉拉不损了,其实我想说的是,当我抱着很大期望去看《叶问2》之后,我一点失望都没有,反而看的很开心。
笑得时候狂笑,激动得时候鼓掌,即使是同一个擂台,只是日本人换成了英国拳王,但是俗不可耐的民族情感还是再次成功地将我收服我想说,我是中国人,所以,因为叶问,我挺自豪的!!!
好吧,我承认我掉进陷阱了,导演正是看中了我敏感的神经,所以一个劲地煽风点火,让我不自觉融入电影中,成为站在叶问身后那些渺小的国人中的一员。
最BT的是,外国人打咱,慢镜头上,然后弄得我不敢看,但是咱打外国人,那叫一个给劲!
让你Y欺负我们,让你Y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叶大侠一出手,都老实了吧!
然后我就恶俗地在导演的煽动下情绪高涨起来,才不自觉产生出俺是中国人俺很骄傲的情绪乌拉拉导演的用心真的是精准啊!!!
票房是不用担心了我们这些在CD的世界里找不到尊严的家伙,终于可以借助叶大侠的身体,在电影里彻底牛逼一回了!
PS:甄子丹的咏春真的是一板一眼帅到爆,无论是打木桩还是木桌上比武,特别是那个飞速小碎拳无限repeat,打得真的是Q这告诉各位男同胞以及酷爱肌肉男的女同胞:身板肌肉不是厉害的关键,俺家小叶问虽然不高也不壮,还有点瘦,但是魅力无穷!
捧臭脚告一段落,爷会再去看的因为很享受,美在心里啊
真的很不错 比叶问1 里的打斗场面更多 最后打过英国佬的那一霎那 感觉很兴奋!
《叶问2》比我预期的要好很多,虽然故事稍显平淡了些,但是扎实的人物塑造和漂亮的动作戏相当出彩,使影片整体水准较之第一部有增无减。
作为国产电影的续集,又是以和洋鬼子打擂这样的滥桥段来作为核心剧情,确实有太多理由让大家表示质疑,但是《叶问2》最终还是成功突围,一路稳妥走到最后,得到观众的一片掌声。
我个人觉得《叶问2》能够出彩,几乎一半原因是得益于人物塑造上,延续第一集,续集里依然坚持不遗余力地将叶问的形象往寻常人的路子上做,一个谦虚、谨慎、善良又顾家的男人,而不是动不动就出头的莽撞英雄,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一场黄粱问他,能不能一次打十几个人,他说,最好不要打架,黄粱逼问,要是真有十几个人要打他呢?
他说,跑。
但随后我们就在鱼档的戏里看到了叶问以一抵众的场面,武侠里,以少林为代表的各路英豪,也常常会教导弟子,练武是为了强身健体,而不是持强凌弱云云,但是都不如这一个“跑”字来的真实、舒服。
故事上,虽然新意无多,但是节奏控制的比较好,那么多场打戏,完全没有给人情绪断裂的感觉,人物态度的转变也都四平八稳,不突兀。
唯一的缺憾是,打擂之前叶太生孩子,这桥段有点俗得令人发指了。
再有就是影片的台词很精准,除了郑则仕“爆料”一词引来一阵并无恶意的大笑,片中鲜有与年代脱节的雷人词汇出现,更难得是,作为一部很“慷慨激昂”的片子,片中台词处处收着,将说教的意味降到了最低。
叶问传授黄粱关于中国武术的要义,完了问他明白吗?
到了黄粱这边,不是若有所思、郑重点头,而是滑头地接了一句:我在想。
大家一笑,大义隐于幽默之下,完全没有粘腻的恶感。
尤其擂台结束,叶问的访问,干净利落,既契合了人物本身的气质,又没有因为刻意强调而将之前积蓄的感染力削弱,棒。
影片的重场戏有叶问和洪震南的圆桌比武和与英国拳王的擂台赛,相对于前者比较单纯的动作戏,后者因为情节过于常见而更难处理一些。
霍元甲、黄飞鸿,中国观众对于民族英雄痛殴外国佬的故事个个耳熟能详,但是叶问打败英国拳王的那场戏还是具有极好的感染力,因为叶问那一刻并没有被神化,洪震南被打死的镜头交叉剪辑进来,表明他更多的是出于对人的敬重和惋惜而出手,而不是空空大义,当他一番陈词之后,一干英国人起立鼓掌时,还是有人甩身离去,这些细节都很真实,使人而为人,方能动人,此话非虚。
最后说一下表演,不得不说甄子丹的表演真实越来越纯熟,把握角色的能力也超越了一般武打明星的水准。
我个人看甄子丹,总觉得他是个戾气过重的人,板起脸来扮酷耍帅,演狠角色都不费吹灰之力,要演一个慈眉善目的隐世高人,还是有难度,不过这样的担心被证明多余了,即使在片尾看到叶大侠真身,你也不觉甄子丹的形象与之相差太多,至少气质上,很贴近了,我以为,在甄子丹众多影片里,叶问一角,或可垂名。
勘误树的阴暗面说: |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262778/ | | esrb是游戏分级 | 电影分级跟游戏分级虽然类似,但那是两套不同的标准 | 执行起来也不一样,是两个独立的机构 | | 电影分级应该是MPAA分级,不是esrb | | 这个是MPAA的分级方式: | http://www.mpaa.org/ratings/what-each-rating-means 哦,也是 叶问2确实是M http://www.hoyts.com.au/movies/details/ip_man_2.aspx 但是我也查错了 澳洲的分级是 http://www.hoyts.com.au/mediafiles/images/Classification/legend.jpg 你给的分级可能是US的 谢谢指出 我给编辑上去 ————————————————————————————————————————————————————————————当年有鲁迅,于是我们伟大祖国开始把他放到小学课本里作为80年代的我,视之为偶像和不朽的精神食粮,长大后发现,其实他的文章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是被逼出来的,而拿到现在做教育,是在宣扬民族主义。
人文一点想,美国阿甘出去打仗,珍妮叫他遇到坏人就跑,这和我妈妈泪汪汪拉着我的手送我出国时说的一样。
我在想,也许我自己是一个小混蛋,倘若现在三战爆发,我差不多10年前打CS的时候肯定眼睛一亮,定会YY自己做战斗英雄,一路捡枪捡子弹。
然后爆头无数敌人。
可是现在如果真的打三战了,一个宣传兵跑我家里跟我说,请你响应号召参军,我肯定会说,那么Go xxxx yourself。
而CC什么V如果上面有类似广告新闻,我也肯定换台。
算我丧心病狂吧,我认为西方的人文或者人本主义,自由主义,其实是更为先进的。
国家是一个帮派,老大们要混江湖,少不了纷争。
我只是屁民,为国争光,别人去争吧。
国家丢人了,我认为并不能代表我会被别人嘲笑。
这个年代,大家大概已经知道了尊重人而非家庭背景。
虽然很多时候,在学校成绩好但是家里穷的孩子还是被瞧不起。
白人打了洪师父,打死了,话说,人家带了拳击手套,嚣张了点。
但是也不能算谋杀,人家的文化就是那样,说实话,倘若现在你把泰森拉去打,他也是一个德行。
如果打不过,没必要打,让他嚣张,一个人对着不存在的成功嚣张那叫傻逼。
你去跟他跳过去打,被打死了是被侮辱了,把他打了就争光了,这其实是一个自卑者的逻辑。
实际上,我不认为英国人真的会因为打死了一个中国胖老头而有任何自豪的。
当然,在电影里的Context下我不能这么说,因为香港当时是英国殖民地,中国人是奴才。
确实受了不平等待遇我认为片子这一段只是为了挑起民族主义情绪而设计的,因为西方的骑士精神当然无存,一个英国冠军怎么会跑去殖民地和奴才较劲。
奴才灭了主子,也就是奴才的YY中国文化里,琴棋书画没什么好比的,也不好翻译比吃的话,没什么好比的,我前不久知道马达加斯加和毛里求斯都有中国人做中餐。
西餐显然没法比。
能拿出来比的只有武术,所以成了YY对象。
我在网上搜索下各国武术比武,发现中国老和日本比武中国人到日本去,就被打败了,日本来中国,就被灭了观众倒是都是爆满,仔细一想,和电影一样,只是用民族主义情绪弄点钱。
这无可厚非,相信看我的影评的人,大多都知道什么是电影,什么是人生男人们,如果你们有那么漂亮一个老婆,和一个要出生的孩子你真的会中华崛起而XXXXXXXXXXXXXXXXXXXX吗?
问题就回来了,国外给这部片子评级是M,于是我查了下Mature分级到底是什么意思于是找了这么个分级列表http://www.esrb.org/ratings/ratings_guide.jsp上面写的是17+这就很清楚了,如果你16岁,不好意思,看起来25岁以下的都要查ID可是在国内,我猜10岁的孩子也是可以看叶问2的对吧?
只要你愿意,6岁都可以。
那么回到我开头的话题现在你回想一下,对不起各位女读者,我不知道你们会想什么(叶问叔叔好帅?
)但是我10岁的时候和大部分孩子一样爱好调皮捣蛋扯女生辫子放人家自行车气门芯。
假设我看了这部片子,我大概会想去练一身功夫,也会从片子里学来一腔满腔的爱国情怀·········所谓爱国,就是要去打那些打中国人的,10岁嘛,大概逻辑如此等这样10岁的孩子到了20岁当年的情怀可能已经不在了但是我总在想,那些法国人说中国没资格举办奥运会为什么会有那么那么那么多的中国青年满腔热血的,一脑子奴才样的去抵制家乐福去“爱国”为什么就没有几个人穿着北京奥运的T shirt,手拿几张奥运的门票,满脸欢喜的,伸出中指,告诉法国人Va te faire foutre我想民族主义肯定是从娃娃就抓起了······放不下了本文扯的很远,但是这就是我的想法,电影嘛,你看了宣传片就知道讲什么了,如果你预期不太高的话,这部片子因该可以达到你的预期。
值得票价尤其是和老外一起看的时候(嘿嘿嘿嘿···········)
电影院里的掌声,实在让人哭笑不得。意淫也得有个限度,得靠谱不是
打~打~打麻筋er~~
比第一部差。
动作片的结尾都容易很烂~甄子丹确实不是演技派。。。
如果说第一部还有点历史渊源,那么第二部就是彻底的2了
温吞水,说教
如果《金鸡》代表了香港市井文化的深刻面,《叶问2》就再一次展现了它的浅薄面。如果《叶问1》仍然有诚意的话,那么《叶问2》就是以这种浅薄为套路的商业片——这种套路,香港电影玩儿得太熟了。
第二部比第一部好看。美国拳王演得挺不错的。
贵在中和 不争之争
该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以叶问、洪震南为代表广大华人炽热的爱国之心,在港华人虽然生活在殖民地,偶尔自相残杀、替洋人卖命,但是他们在关键时刻顽强不屈、团结统一,以实际行动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这值得全体中华儿女好好学习。
甄子丹
漫画电影~~呵呵
过瘾之外还得想着可怜的民族心理,自己也挺可怜的
扣分是因为配乐不是谷云龙大哥负责,"中国酷"也不是主题曲.要不就5星了,lol
意淫强国呢
释小龙,咋这么洗具了
丟失了一的那種較爲深的内心刻畫,又變成一部純粹的功夫片。不過打得還是很爽的。
今年看到现在最棒的大片。趴地膜拜洪金宝,洪爷实在太牛逼了,华丽丽的气场啊!单是洪爷大战甄子丹一场已经值回票价,更何况还有别的惊喜!
一顿操作猛如虎,晓明演技二百五。继上一部之后,这一部更加注重了感情的叙述,甄子丹和洪金宝的动作设计还是很惊彩,剩下的晓明看起来还真的是让人着实尴尬。如果装B可以赢的话,那么晓明一定是拳王。
作为动作片这么拖沓。。。都要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