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是展现人性的最佳视角,以至于像《百年孤独》这样逼格高的小说除了乱七八糟的名字剩下的就是”性“了。
船长媳妇受不了寂寞偷情;昌旭为红梅怒杀景久;东植为了红梅误杀甲板长;红梅为了”亲哥哥“抛弃了”救命恩人“。
总之都是这些”B“事惹的祸。
你也许会说东植和红梅的叫爱情?
那么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换个其他的内外兼修的年轻女人,故事是一样的,东植还是会救她,拉她去船里,给她东西吃,逗她开心,向她表白,最后。。。。。
你会说至少这是两情相悦,那么这爱情也太廉价了点吧?
至少通奸偷情之类的事都是两情相悦的,这是欲望。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不丢人。
如果是一个老头掉进海里了,东植会舍命去救么?
要知道迟疑那么几秒人就没了?也许吧。
如果被救的不是红梅东植还会三番五次的往船里请吗?
不会的。
也许你会反驳,是,如果是金惠秀掉进海里了,这五个老爷们都得跳进海里去救人。
如果46分50秒左右红梅碰爆的那个是致使氟利昂泄露的制冷剂的话,那么这婊子的罪过就大了。
之所以说了这么多“俗”话,就是想阐述:“人性没有什么对与错,无论是主角的传说还是配角故事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
”同样人性也不能用简单的善恶去解释,船长的毁尸灭迹和保卫前进号都是人性的使然。
一味的歌功颂德或恶意鞭笞都会偏离轨道,导演只要好好地讲故事就行了,该有的都有,不该有的隐喻一下,保证《活着》绝对不是中国最好的电影。
比如你把孙文与洋鬼子的秘密协定,湖南农民运动的经费,顾顺章的灭门惨案,西路军的覆灭,杜家祠堂的是非都白描出来,建G大业还能不火?
这个世界最表面的是什么?
美?
最倡导的是什么?
善?
最需要的是什么?
是真。
人在犯错了之后,最先想到的是怎么守住最想要的。
是因为错误无法改变,还是错了就意味着失去?
失去曾经的底线,失去未来的光明,失去生存的信念,失去幸福的机会。
唯独剩下支撑自己前进的欲望,凭着一份不想再失去,不想再错的迫切之心,得到一丝挣扎的力量。
突破自我,正视过错,并总可能在余生任何一个独处的时刻里,将自己一再淹没在永远不能挽回的过错中。
像海雾中的船那样,失去对航行而言最重要的方向。
错误就谎言一样,永远不能被完整。
总是有必要撒更多的慌去圆最开始的那个。
电影逐渐演进了三个不同的深度层面。
事件层面中,偷渡客与渔船船员的冲突,这是最浅显的表层;社会层面中,船员知道因为经济危机,自己的工作原本就朝不保夕,但为了当下的生存,却要帮着更廉价的劳工偷渡到自己的国家,进一步抢夺自己的饭碗,这种荒诞的局面,自己又无法掌控;进而引出了第三层心理层面的内容,突发局面激发了各自心理暗藏的玄机,埋藏很久的不满、贪婪和性压抑,各种原本深埋的“心理暗物质”都破土而出,最终引发了血腥冲突。
这几个船员都是最普通的“好人”,有缺点、狡黠但也善良,突然之间,他们就能变脸成为魔鬼,这一点才是真正值得玩味的。
某种程度上说,那艘被困于海雾中的渔船就是当下社会的写照,平日里脸上挂着微笑的普通人,不知道会被怎样的契机点燃,变得让所有人都不认得。
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
这种故事,可以拍得阴暗到底,让一船人彻底互相残杀殆尽,当然,如果真的那样,它或许就不会被选送到奥斯卡。
《海雾》还是保留了一条象征人性光芒和善良的线索。
最年轻的船员始终拼命保护着幸存下来的姑娘。
两人得以上岸。
但在极端环境下,给出过承诺的女孩,还是选择了离开。
几年后,幸存的船员在小饭馆中看到了一个人的背影,似乎就是那个姑娘。
电影没有安排相见与确认,只有淡淡的凝视,他们有那样惨烈的经历,但如今仍然可以像没发生任何事一样泯然众人。
人性真的深不可测。
2001年10月8日,韩国全罗南道丽水海洋警察署在距离丽水所里岛10海里处,查获了韩国籍渔船「泰昌号」,其船长李判根以及其他8名船员因涉嫌运送60名中国籍公民偷渡韩国而遭到逮捕。
另经查实,在60人中,有26名福建偷渡客因船舱密封导致窒息身亡,尸体被韩国船员抛入大海。
这便是当年震惊世界的「1008」偷渡案,也是《海雾》这部影片的原始素材。
在当时这起案件的后续发酵中,更多的情况被一一挖掘了出来。
比如「泰昌号」人员可以从蛇头处拿到3000万韩元(相当于2.5万美元)的报酬;而蛇头在事成之后能够从偷渡者家属那儿得到每人8000美元的费用;26名中国人死亡后,船长曾与蛇头联系,正是蛇头指示船长把死者抛尸大海,而事发后这个吕姓韩籍蛇头已携家属逃亡。
同时,众多赴韩偷渡者的生活状态也得到了媒体的披露,不仅身份不合法,干得也是最脏最累的活儿,没有三五年都还不清国内的欠债,并且一旦被韩国警方遣返就全完了,因此自杀的、离婚的、得精神病的大有人在。
而从中获利的只有蛇头,只要干一票便能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海雾》的编导并没有对「偷渡」这一现象做全景式的描述,而是仅仅把视野局限在「前进号」偷渡事件本身,虽然格局不免狭小,但也更利于导演对影片的掌控与把握。
本片导演沈成宝名气不大,却曾参与过奉俊昊名作《杀人回忆》的编剧,而且奉俊昊恰好又担任了本片的监制。
所以从气质上看,《海雾》那略带黑色的犯罪惊悚成分亦颇有奉氏电影的味道。
在这样的体裁局限下,导演势必对影片的各个部分作出取舍。
首先在角色方面,导演将侧重点放在了「前进号」的六名船员上,然而即便如此,角色的塑造也呈平面化,从性格到心理都没用过多的笔墨。
稍有例外的可能就是船长,对其家庭和生活状态做了一点描述,但也点到即止。
妻子的红杏出墙对他而言早已习以为常,因而当「前进号」的损坏令他蒙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乃至会失去这艘赖以寄托的船时,帮助蛇头运送中国偷渡客便成了他唯一的出路,并为其之后的行为动机给出了解释。
其次,影片对于「偷渡」,包括如何运作、对韩国社会带来的隐患、危害等等问题也并无涉及。
导演讨巧地将中国偷渡客设定为朝鲜族人,既省去了语言不通造成的障碍,也给船员东植和偷渡女红梅之间感情的萌动提供了机会。
平心而论,这段感情的发展确实有些牵强和迅猛,不过考虑到之后剧情的风云突变,东植和红梅这两个角色以及他们的感情就显得尤为可爱可贵了。
当影片行至中段,一场浓重的海雾笼罩在「前进号」上空时,奉氏电影的残酷气息终于开始弥漫,故事也一头扎进了R级片的氛围之中。
因躲避海警的登船搜查,偷渡客们被关进了鱼舱,但由于时间过长而全部窒息死亡,除了被东植安顿在轮机室的红梅以外无一幸免。
这场海雾便似人性迷失的催化剂,在对前路迷茫的巨大恐慌中,寄居在「前进号」船员们心底的各种恶意肆意疯长,杀戮、贪婪、色欲,在这艘仿佛密室般被困大海的渔船上合奏出一曲腥风血雨。
这是《海雾》最为出彩的段落,张弛有度,节奏感把握得非常好。
至于东植和红梅最终逃出生天,这种为善良留下火种的设定看似圆满,却显得过于规矩,何况感情因素在东植维护红梅的行为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若非如此,想必东植也不会单单为了素不相识的偷渡客而同船长以及别的船员以命相搏吧。
或者设想一下更加黑暗的结局——在生死攸关之际,爱情亦变得微不足道,东植为了活下去只得放弃(或杀死)红梅,人性的畸变也许会愈加令人惊心。
回到影片的开头,沈成宝安排了一大段「前进号」船员在渔船上日常生活作息的画面,虽然平淡琐碎,但却充满了伙伴间真挚的友情,谁又想得到在将来会演变成这么一出悲剧?
这一切究竟是各种偶然的因缘际会,还是卑劣的人性使然,每个人心里应该都有各自的答案吧。
스토리가 참 개같은,황해에서는 조선족을 그나마 흉악하고 잔인하게 표현했는데 이 영화에서는 무기력하고 음탕하고 더러운 동물보다 못한 도축을 맞이하는 가축마냥 표현했으니,기분이 드러웟는데...스릴러라고 보기에는 하나도 스릴없는 그냥 인간의 이기적이고 잔인한 어두운면을 표현한 영화
《生存啊生存---韩片二部》《卑劣的街头》+《海雾-怒海沉沦》大概可以呈现一些韩国电影的特色,也充满了韩国电影发展印痕。
这个分裂为南北的国度,太多的国民性不得不设防、警惕,由此,社会产生一些暗影,完全正常,也可说需要吧。
《卑劣的街头》,其实卑劣的,何止是街头呢?
每个混混都有当老大的欲望,不也是常态化社会的某类写照?
而行为“出界”,不止是片中导演之行为,也是其社会整体行为,产生“出界”,或者可能“出界”的描述吧。
《海雾-怒海沉沦》,以2000年为背景,描述经济不景气下,韩某些渔民为了生存或者想改善生存,将另一群为了生存或者想改善生存的偷渡者引往理想之地。
可惜,海上不仅有海雾,还有渔舱气体泄漏,面对重大事故,领导者(船长)不是纠错,而是灭绝、毁尸。
非正常化处理的结果,带来的就是更大悲剧---怒海沉沦,仅余二人登岸。
总之,生存是主题,求生存是本质,获得生存,其实也是影片制作者的需求。
生存,最应该记住的应当是电影中的那句话“我需要的人是谁和他需要什么”。
生存啊生存!
给我喜爱的演员—朴有天谢谢你带给我们如此优秀的电影。
东植让观众流泪,也让大家对人生作出反思。
期待你下一个出色的作品。
--『海雾』带来的巨大震撼如果只能用一个字去形容『海雾』,那就是『震撼』。
它由画面、内容甚至持久力无时无刻都在刺激观众每个神经。
在9月4日清晨我刚到首尔,到逹旅馆后,第一时间向老板查询海雾的上映时间,他说因为已经播放了1个月,只剩下2间电影院播放,一间在钟武路,一间离首尔很远,还要一天只播一场,不到2天便会换画。
由于翌日我打算到釜山,那么只剩下当天的正午12时能看。
老板说因为算是老片子,所以不用订票吧!
但当我站在售票柜位前,几乎要疯了,因为只剩下6个坐位,还主要分布在第一和二行。
最后我自私地让朋友们坐第二行,而我一个人跑到尾二那行。
更意想不到是到开场一刻,全院满坐!
这剧被评级为19禁,看故事大纲也略知原因。
事实上观众早有心理准备看性爱场面,但当他们看见船员们高高举起斧头、菜刀等把尸体斩成碎件时还是感到无比震惊。
那时候我也用手紧紧掩着嘴巴,生怕自己因失控而大叫。
其实不止东植不愿意把人当蓄生斩下去,就算其他人也不想干,直至船长从远处飞掷斧头到尸体上,血溅满了其中一名船员,毫无疑问不管戏里戏外、剧中人还是观众同样深深被冲击。
在故事介绍内一直聚焦在东植的思想大逆转。
当然相对东植的纯朴,其他人就显得绝对的不纯洁,好像好色、贪婪和坏脾气。
比喻船长为了钱而偷运非法入境者,船员要求女偷渡客给予性服务以交换较好的待遇。
相反最初的东植为红梅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怜悯。
那么其他人都是坏人吗?
当发现所有偷渡客全部死去,船长坐在甲板上鸦雀无声,仿佛连时间都被凝固!
但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他沉重的心,毕竟杀死30人并不好笑,不单止是他的麻烦;也是整个团队的末日。
他该如何做?
为了生存他作出了艰难的决定– 就是毁灭所有证据。
就算连他的船员也感到残忍得不能忍受,可是他别无选择,谁阻碍就是他的敌人!
坦白说没有一个人在电影中是特别坏,他们只是随心而行,包括东植也不例外。
因为同情红梅,他没带着一些邪念去关注和照顾她,如果这是一个爱情故事,那画面是多么的动人,可惜这是一场生死游戏。
其后当他们有了性关系之后,他以全部的爱去保謢她,因为东植就是如此纯朴。
他恳求船长让红梅活下来因为他会和她结婚,当船长拒绝他后,东植开始和其他船员动武、跑进控制室大呼求救、又和红梅一起跳进大海,他唯一想着就是如何去救她。
因为爱,他陷进了疯狂并把所以道德观抛诸脑后。
那红梅又如何呢?
他是唯一由始至终都没变过的人吗?
在经历那场海上的生死博斗,犹幸飘流到海滩上,她醒过来却留下还是昏迷的东植,不久又跑去结緍,我怀疑她由一开始告诉他偷渡是为了找亲哥哥已经是一个谎言。
最初他只是以吻来报答东植的恩惠,但当他们见到船长因老船员的失控而杀掉他,红梅紧紧抱着东植、吻他、逃逗他、最后顺理成章就发生交欢之事。
一般人的说法是面对死亡,他们深深希望能做一些事以证明自己的存活,但我认为更多的是因为东植是红梅那刻唯一能依靠的,她欺骗是为了利用他,发生性行为是为了抓紧他的心从而增加自己的生存机会。
到了剧末时,是发生那件悲剧后的六年,东植已经成了一个地盘工人。
某天他下班后到小餐馆吃饭,突然听到非常熟悉的声音,抬头一看,画面让他感到惊恐,听着声音、看着背影,他已经知道是红梅正在喂哺两个小女孩。
看到这个情景,我也快哭了,东植像是大输家,在那场巨变后失去了一切,为了爱;他抛弃了伙伴、放弃了原则、连误杀的事也做了!
但最后他得到了什么?
之前他不知红梅突然离开的原因,还能幻想、为她找上千万个理由,但看到此情此景,他崩溃了,原来她从没爱上自己,他只是棋盘上的一只棋子吧!
余生都将会在痛苦中渡过,何其哀哉!
海雾带给我最深的感觉是 面对绝境,我们永远不知道会怎做,还有该怎做。
为了生存;我们可以完全变脸,这就是所谓的人性吧!
后记:由于我不黯韩文,在没字幕的情况下,内容只能猜测,所以如有错漏,万望见谅。
不言迟2014.9.10
惠特曼曾经称亚伯拉罕·林肯为“船长,我的船长”。
这个历史意味深远的譬喻,贯穿了从希腊到近代的历史。
作为历史意象的船长牺牲了,同为历史意象的航船却并未停止。
但《海雾》提供了世俗化的反例。
为97韩国金融危机困扰的船长,驾驶一搜千疮百孔的拖网渔船启航,航行任务转为接应偷渡客。
当鱼舱变为客舱,偷渡之人就变作了俎上之鱼。
甚至他们的遇害方式,也仿照了鱼的命运。
船长的黑化是整个神话的有意倒置。
这位“船上的撒旦”消灭了他攫取的猎物,也加速了船员团队的土崩。
在沉船的结局到来之前,船长尽了最大努力拯救渔船。
但这个困兽犹斗的船长不是作为船员的组织者来作这件事情,必输无疑。
吞噬和掩盖一切的海雾,就像席卷90年代末席卷韩国的金融风暴那样,消除了包括人性在内的一切标准。
虽然为了朴有天写了好多剧评,但是这是第一次发在豆瓣上,谨以此文献给老朴的第一部电影,也纪念自己饭上他的四周年!
自古以来灯塔就用来在海上为来往船只指引方向和避开危险,因此有灯的地方就有光明就有希望。
还记得前几个月海雾刚刚上映,在韩国各个电视台宣传的时候,有很多镜头曝光出来,而那个船员们围着灯光取暖的镜头着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灯光是暖的,3个人脸上的笑容是满足的也是暖的,虽然知道这部电影的结局是沉重的,但是在那个镜头里,我还是感受到了温馨和温暖。
在剧照中,所有船员的衣服都是灰暗系的,只有东植是一抹暖色,因此大家都说,东植代表了前进号上唯一没有泯灭的人性和善良。
其实我觉得东植也是前进号上的那盏灯。
做为老幺船员和船上唯一读过书的人,他得到了轮机长大叔的保护,和哥哥们的嫉妒。
虽然没有过多的描写他的家庭,只是看到他有一个相依为命的奶奶,为了让奶奶能享清福,他选择了做为船员出海。
在接收偷渡的朝鲜族同胞的时候,他向在大雨中畏惧不敢跳船的红梅伸出手,也在红梅落水后义无反顾的跳海去救红梅,随后还跟着轮机长照顾只能在甲板上过夜的人们……在意外还没发生前的种种行为都能看出他的善良和勇敢。
和甲板长对船长的无条件服从,轮机长的懦弱,昌旭几近花痴的癫狂以及景久的熏心欲望来说,他就像是船上的那盏灯,不刺眼,但是一直给人温暖和希望。
在后来颠覆性的各种变故中,接踵而来的各种危机和为了守护红梅,让他开始越来越坚定,越来越发亮,当船长让大家一起肢解尸体的时候,他刚开始还是处在那种难以置信的震惊和恐惧中,眼神是慌乱而虚无的,但是一听到红梅被提起,可能会有危险的时候,他的眼神在一瞬间就变了,镇定和坚定的表情取代了之前的紧张,犹如那穿破海雾的灯光,他开始一步步成长起来,越来越亮,成为了要带着红梅突破海雾包围的灯光。
东植的确是整部电影的一个亮色,尤其是从影片刚开始那个憨憨傻傻的老幺船员,到后来敢于和前进号上神一般存在的船长对抗,这个过程在紧张而短暂的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里演绎出来,还是给观众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
再来说说船长。
金叔的演技真是超赞!
对于船长来说,他的灯,只有前进号。
那个当年丽水海上的传奇人物,那艘次次满载而归的渔船,他们之间的羁绊又岂是其他船员所能理解……前进号是他的生命,他可以忍受妻子的不贞,却无法接受失去船只的痛苦。
为了守护前进号,他终于接了他之前不敢或者不屑于参与的人蛇生意。
在前进号上,他才是真正的霸主,镇压挑衅者,看起来很残酷,却是最快也是最安全的解决方法;在遇到检查的时候,懂得审时度势,最终化解危机;在意外发生后能迅速冷静的制定计划,把所有潜在的危险全部排除,甚至对于身边的船员也不例外……他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守护好他的船。
其实想想,东植真是一直都在给船长添乱,出海好不容易遇到鱼,慌慌张张的他被缠进网中,大家手忙脚乱的解救都来不及,最终只得船长拿斧子砸开那个不知道是什么管子的东西才救了他;后面跳海救红梅的时候,也逼得船长不得不冒着被发现的危险,打开探照灯给他照明救人;甚至于后面东植为了红梅而和他的各种斗争,最终把前进号完全送上了毁灭的道路……所以东植之于船长绝对不是灯,而是海雾,足以覆灭他希望的海雾。
对于红梅这个角色,我真心只有两个字评价:祸水。
但是对于韩小姐,是越看越耐看了,最早得知女主人选的时候,不觉得好看,后来看了那么多场舞台问候,竟然也觉得红梅和东植还是很有夫妻相,越看越有味道。
看完电影,也完全认同了她的演技。
最后来说说朴有天。
我饭上他已经4周年了,时光不知不觉带着我们走了这一路,让我看到了他的成长,欣慰的是我也不断追随着他keep moving forward。
真心的说,对于他,除了饭的正常花痴心态外,我更多的是对他的感谢,他的那种在逆境中不气馁,坚定前行的勇气;他的那种在每个荣耀的时刻,不骄不躁,向着下一个高峰攀登的坚持;他的那种云展云舒中笑谈人生的豁达与聪慧……无时无刻都在给我带来正能量,虽然他永远是我无法企及的那道光芒,却永远激励着我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这次的《海雾》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朴有天,或者说让我只看到了朱东植而忘记了他是朴有天,突破自身的形象,艰苦的拍摄环境,和众多的老戏骨飚戏,他的演技已经又上升了很大的一个层次,现在演员朴有天这个称呼,他已经当之无愧。
祝福《海雾》能在将来的众多奖项中所向披靡,穿透海雾,满载而归。
也期待能在今年年底看到演员有天的新剧上映!
《海雾》改编自2007年的一部同名舞台剧,而这部舞台剧也是由2001年一起真实事件改编。
这次事件中,25名中国朝鲜族偷渡客惨死于“泰昌号”的渔船中,尸首被抛弃入大海。
影片时间设定于1998年,正值韩国深陷金融危机,片中多次提到的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正是由于IMF的错误决策,导致韩国金融危机的加剧,同时,亦不可否认IMF对韩国经济振兴,摆脱困境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这里将那个年代重新拉回人们视野,也是一方面反省金融危机和IMF对韩国所带来的影响。
船长哲洙是那个时代里无数普通民众中的一员,老婆外遇,事业低迷,除了供人调侃的光辉历史和一艘早已破烂不堪的“前进号”,几乎一无所有。
可以想见,这艘船在他心中地位,用他的话说,就是“船是要写进族谱的”。
而就是因着这种执着坚持,为了维持自己的渔业经营,哲洙不惜铤而走险,秘密私会余老板,走私偷渡客。
这次密会他只带了甲板长,其他船员都被蒙在骨里,直到船出航众人才知道这次是要去偷渡。
事前毫不知情,也没有做好安全措施,检修设备,导致偷渡客集体中毒身亡,船长在整个事件中责无旁贷。
最后渔船沉没,船长也被拖入大海,虽然悲壮,也算是罪有应得了。
如果说偷渡客集体惨死鱼舱中还是意外,那毁尸灭迹绝的决定可以说船长人性已经完全扭曲了,人在抉择善恶的关头的选择最是困难,而一旦做出了选择,之后的就只是顺势而为了,所以之后杀害轮机长也是情理之中了,毕竟自己已经错了,想要掩盖一切只有继续错下去,无法回头,此身已入修罗界,无路可退。
轮机长的死让人扼腕,无可奈何却也是必然,在这个险恶的环境里,船长就是“上帝”,当恶掌控了一切,成为了最强势的那一方,那么轮机长的死也只是对他深深自责的一种解脱。
当然惩恶扬善还是所有电影的主旋律,最后除了男主女主所有的人都死了,随着那艘无法行驶于新世界的旧船,沉入大海,也算是奉俊昊给电影里留下了最后一丝希望。
影片一种现实主义风格,除了床戏和沉船两段剧情,甚少用音乐烘托气氛,只是依靠故事情节推进,导演依靠赤裸裸的视觉冲击,配合阴暗模糊的海雾背景,展现了这种压抑封闭环境下的人性,每个人心底最深处的欲望都表露无遗。
为了掩盖罪行不惜分尸的船长,深深自责愧疚的轮机长,对女人仍然念念不忘的船夫A,推脱责任毫无主见的船夫B,目瞪口呆的新手船夫(也就是我们的男主),以及躲在轮机目睹整个分尸场面的偷渡女。
或害怕或内疚或毫不在乎每个人暗藏心鬼。
可以说这种极限环境下对人性拷问,直指每个人的灵魂,不仅仅是演员,也在拷问每个观众,到底要如何选择?
如果换做是我,我又该如何选择?
我又是否有勇气?
大逃杀版的「泰坦尼克号」。悶蛋了一個小時之後才終於爆發 魚艙打開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來了來了!高潮來了!」也許是看了刪掉19分鐘的閹割版 所以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多年後 東植在小飯館里重遇紅梅。確實 我相信紅梅並沒有利用東植。我更愿意把離開理解成愛 毕竟片子已經這麼絕望了。
看了一小半弃了。神马辣鸡。从选角到表演到编剧到摄影全方位的烂。
真实故事改编,接下来好像也有导演要拍中国那个故事了,不知道会被拍成什么样。
看了几年终于看完了,韩国真实系电影太耐看……所以姑娘的欧巴还真是欧巴,船员与船客情是假,船长与船的情才是真……
2015024 人心各异,都在海雾中迷失。整体太沉重,结尾没什么必要。
当年的冲奥影片,一言蔽之一个女人引发的故事,一如既往韩国这类电影风格。
2星,真实事件改编,改的比较刺激,但是也太离谱了。哈哈。
这电影太SB了
我怎么觉得就是红梅把气体搞泄露了呢,没事乱摸,闯祸了也不敢说,人性啊!到最后他们都疯了。
《红梅的游戏:杀与操之歌》
“没见过女人的混蛋”
实在不懂导演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是船长对船的感情还是东植对女偷渡者的怪异爱情,剧情拖沓,尿点巨多,看得真心没意思,本来要给3分的,结果看评分这么高,往下拉拉吧
拍的什么垃圾,各种生拉硬靠,表演也是渣渣,鬼扯,尤其是两艘船靠近,跳船的那一段,真浮夸,烂
我感觉这应该是个挺好写的题材啊,怎么只剩下外部矛盾了。武戏设计也非常少,很暗基本看不清。船员的关系应该是最容易铺内部矛盾的,但是没有写。虽然偷渡客是主题,但也算整个船的外部矛盾,不好讲的。
我们就片论片 至于真是事件里责任在谁这个不讨论 这片貌似是韩国征战奥斯卡的片子 那么有这种水平也是应该的 我当时看到朴有天的名字时 心中还是稍稍有点打鼓 感觉这小哥太嫩 没想到爆发力还真强 片子很精彩 但至于能不能最终突出重围拿到提名 这个我个人先保留意见 看看其他国家的片子再说吧
剧情太噁心了
人性的考验,大变故之下,只能个人利益最大化良知战胜邪恶,永恒的主题,现实生活中付出更大的代价最后那个女的为了忘记这段记忆,选择了和其他人在一起,现实,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不好看,浪费题材,还有种诡异的泰坦尼克号+小美人鱼的错觉
管不住自己老二真要命
金允石的气场太强了,朴有天的气质又撑不起主角担当,反倒成了配角似的。如果以金老板为主角线,估计就不会让故事这么拧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