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人都有欲望,韩家斌也是,他以为徐母是杀害杂货店老板的凶手,依着内心的内疚感他决定承担一切,但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他是善良的,有良心的,愿意为了自己以前的罪恶承担自己的后果。
另外他也是罪恶的,欲望人人都有,但决定点在于你能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欲望,在罪恶和善良之间能否坚守自己的本心,有欲望本没有错,欲望也是前进的和努力的动力,善和恶的把控点很重要。
救赎的代价也在于此,韩家斌的伤在于心灵,他心里的伤也许一辈子也摸不平,也许他永远无法原谅自己,徐的离世给他留下了巨大的创伤和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不知道为什么评分这么高,电影逻辑不严谨,编辑基本常识都没有。
因为家暴离婚的徐妈因为没钱放弃了监护权把她留给家暴的爹,首先这事亲妈绝对干不出来。
而且她打工寄回家的钱可以养徐爸和徐囡囡两个人,怎么就养不起徐囡囡一个人呢?
徐囡囡长期没有人关心,被校园暴力,好不容易关心自己的亲妈给打个电话,会受了什么委屈都不说么?
而且,法医是警察啊,怎么成医院的医生了呢?
尸检报告上写:处女膜破裂(新伤),后面又说徐囡囡之前就被老赵性侵,这前后矛盾的简直不能忍啊。
全片一直用简单粗暴的惊悚画面制造惊悚,就不能好好讲故事么,老一惊一乍的。
优点只能说调色调的不错。
上周五上线后就开始大热的网剧《罪途》今天上线了第二集。
不出所料,这个故事来到第二集变得更加的扑朔迷离了。
上一集的结尾处,秋红被抓住了把柄,承认自己是徐囡囡的母亲,为了了解当年命案的真相而把所有人聚到一起并最终用随机杀人。
对于这个说辞,久经悬疑片洗礼的网友们不买账。
如果秋红认为所有人都是导致女儿走向死亡的凶手,这场审判应该是针对所有人的,而不会选择一种随机的杀人方式。
果不其然,这一集就证实了真相另有隐情。
韩家斌不仅帮了秋红很多次,还不止一次提出要帮秋红顶包。
没牙的记者似乎也和韩家斌在计划着什么。
而频频上演制服诱惑的女法医,也证实了徐囡囡虽然因为麻药过敏而死,但她并非只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更是未成年性侵犯的受害者。
震惊之余,我想写篇评论来讨论一下掩盖罪恶的话题。
对罪恶的掩盖并不是一个少见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了。
在《罪途》里面可以看到正是教导主任和女法医联手掩盖了真相。
教导主任三番五次要求女法医“简化一些内容,删掉一些不光彩的东西”。
他的理由一是,学校已经尽力去规避此类惨案的发生,但这些“不光彩的东西”会给学校招致更多的恶名。
二是“事情已经发生了,不能因此毁了所有人的前程”。
三是“这也是为了徐囡囡好。
她已经很可怜了,难道还要让她死后受所有人的诋毁?
”女法医听这段话时虽然手里拿着一沓钱,但是可以看出,她实际上是被最后一个理由说服,删掉了徐囡囡遭受殴打和性侵的证据。
这就很有意思了,一位法医,本应是发现真相的斗士,却沦为掩盖真相的工具。
只能说这位法医对自己的工作完全没有思想高度。
看过日剧《Unnatural》的朋友都记得,第一集里来解剖所兼职的医大学生曾表示自己想从事外科手术,着眼于现在并救死扶伤。
而美丽伶俐的十元妹子告诉他,解剖是未来的科学。
女法医显然是不明白 “未来的科学”是什么意思。
并不是说解剖学能带我们穿越时空,而是说帮助我们去发现真相,去精进科学。
从科学的角度去威慑心怀歹念之人,从而遏制犯罪,并最终来到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另一个维度上,女法医的态度也值得玩味。
为什么我老是要强调她是个“女法医”呢?
倒不是因为我有直男癌,而是因为这个法医在掩盖罪恶时,她的女性身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她是被“不要死后继续被诋毁”这个理由说服的。
也就是说,作为女性,她了解徐囡囡遭受性侵的痛苦,也了解这种经历将会带来的舆论压力。
但是,也许是受限于时代,也许是受限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她选择掩盖这个罪恶,其实是“耻”心理作祟。
“耻”心理是很多受害者在案件发生后最大的心理感受。
作为受害者,他们首先产生的不是对自己的同情,而是一种满腔愤怒引导的“耻”感。
而这种“耻”感也经常被不法者利用,来威胁、恐吓受害者对经历避而不谈。
女法医在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是其自身的“耻”心理膨胀,导致她将自身投射到了徐囡囡的身上。
插句题外话,法医做了这样的事直到今天也没有悔意,仍然一口咬定是记者乱写。
说明10年以来,她不仅作为女性没有成长,作为被医院开除的法医也没有反思过自己的过错。
这样的法医被辞退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如果说女法医只是蠢而不自知,教导主任的出发点完全就是私利。
教导主任聪明地抓住了法医身为女性的这个心理微妙点,但实际上他只是想自保。
当女法医同乘警聊完回来,教导主任只关心女法医的坦诚会对自己和学校的名誉造成不良影响,而对所谓死者的名誉则全然不关心。
这种思路乍一看特别清奇。
请问你一没做坏事,二没受侵害,在别人的悲剧里强行给自己加戏是什么目的呢?
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却有很多,而且他们普遍认为悲剧的曝光会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而社会就应该像《楚门的世界》里那个社会一样,是一个看起来光鲜亮丽,没有罪恶也没有悲伤的地方。
这种想法往好了说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往坏了说就是粉饰太平。
在教导主任的例子里,他也并不是单纯的粉饰太平,而是要自保。
教导主任有句台词:“打和被打没有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个没有基本是非观念的老师。
学生是否健康成长,自己对待学生是否做到了公平公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名誉。
而一旦学校的名誉受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他的名誉造成连带打击。
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师,竟然没能教育出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学生们,而是在眼皮底下默许了霸凌,甚至连性侵的恶性事件都发生了。
这种时候学校恐怕是要牺牲掉这位教导主任,才能保护自己的名誉了。
因此,教导主任的脑袋里从来就没想过徐囡囡,有没有想过学校也不一定,他考虑最多的其实就是自己。
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多起来,就导致了《罪途》中那样的悲剧局面。
徐囡囡在世时人人为了自保而不去介入对她的欺凌,徐囡囡死后人们依然为了自保而不去给她一个公道。
令人欣喜的是,哪里有恶,哪里就有善。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越来越多的人站了出来,而《罪途》这部剧就不知道是哪些个愣头青整出来的。
查了下资料,这些主创普遍都很年轻,此前也没有什么作品。
花了两年的时间来死磕这个“揭短”的项目,碰壁不少,但整个团队不撞南墙不死心,居然真的把这部作品做出来了。
我敬佩这些人的勇气,也敬佩他们的责任感。
他们让我看到了坚持的可贵,邪不压正的力量与韧性,以及一个更为美好的未来。
揭露黑暗,不是为了渲染罪恶,也不是为了散播恐慌,而是为了让阳光普照到潮湿阴暗的罪恶滋生地,为那里带来温暖与光明。
我这个人有个嗜好,就是压力一大就喜欢看烂片,通过疯狂吐槽来放松。
其实是因为这样的心理才看了《罪途》,毕竟国内的网大有目共睹。
结果没想到这片居然很有想法,制作上也能看出诚意,最主要的是,它让我走心了。
既然吐不成槽了,那就来好好讨论一下吧。
刚开始看的时候以为这会是山寨东快,所以我吐槽的腹稿都打好了,结果看完两集没法用了。
东快讲的是一节火车上的所有人为了复仇聚到一起把坏人给办了,这个戏看到第二集好多人已经洗脱嫌疑了。
秋红第一集结尾就认罪了,这集男学生的悬疑也洗净了,下一集应该就是看怎么抓秋红的余党了。
要说第一集只是看个新鲜,第二集可以说是震撼了。
老赵那个人模狗样的东西居然这么不是玩意儿!
看他一脸横肉还到处要跟人套近乎就觉得恶心!
这种人就是该杀!
分明是死有余辜!
但是这个点一出来,就知道秋红肯定不是随机杀人了,因为在所有的伤害里面,这个对女孩子造成的杀伤力最大吧。
秋红肯定是知道了真相所以把老赵杀了。
但我有个疑问,教导主任怎么知道徐楠楠被性侵过的?
难道他和老赵其实是有勾结的?
另外那个男学生,既然知道真相为什么宁愿去顶罪也不去告诉警察呢?
囡囡这个角色真的好可怜,身心都遭受这这么大的伤害,周围居然没有一个人能帮她,或是愿意帮她。
别说别人看不到,其实就是事不关己的冷漠罢了。
学校居然是等到了人被打到送医院才给王超一个处分,这种处理方式不是姑息纵容是什么?
然后看了下集的预告,周新雪因为会有更多戏。
其实她是不是徐楠楠?
徐楠楠没有死,用一个假的身份回来复仇?
然后看到有说大豆酿酒感觉比较奇怪,想到警察说老赵身上没有针孔,那应该是酒里下毒了吧。
但不管结局是什么,其实看完第二集心情就非常复杂了。
老赵这种畜生,因为昏庸的老师和贪钱的法医躲过了制裁,逼得秋红这样的可怜人以身试法。
结果是可怜人要接受法律的惩罚,坏人倒是很洒脱地死掉了。
但这种事真的并不少见,原来有个纪录片就说好多入狱的女性都是常年被殴打,最后被逼到绝境只能杀夫。
然后她们就要在监狱里度过余生。
这里面的秋红应该就是这样了。
特别希望这个剧的最后一集是老赵自己喝酒心梗死了,这样秋红和她的余党虽然是抱着杀心来的但是其实是无辜的。
这样恶人有恶报,死去的囡囡可以瞑目,秋红他们也可以继续他们的生活了。
《罪途》其实是一个提倡保护妇女儿童的教育片,能把教育片拍得这么好看,机油情与理的对抗,又非常的具有娱乐性真的很厉害,给主创们打电话,希望最后一集别烂尾,别让人失望。
PS鹅场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上片?
都已经买了会员了,下一集还要再等到周五,想要急死人啊!
PPS还有这明明就是个迷你剧,又不是复联123,豆瓣还要弄成好几个entry,感觉也是醉醉的。
先吐槽:为什么豆瓣要分成三部啊,明明是一个故事,评价起来好麻烦>.<整体来说第二部的节奏明显就提上去了,第一部埋的伏笔也得到了解答,现在唯一还没解释的是开场那个座位上明显的划痕。
其实从悬疑的角度讲并不是什么心思缜密的惊天案件,但这也合理,第一集暴露的秋红并不是犯罪之王,她只是一个思念女儿的普通母亲,能想出这样的方式让大家相处同一个空间,并且因为是护工所以拿到药,也是很合理的。
还有UU开头的短信真是可怕啊!!!
第一集的时候觉得这些短信肯定有问题,但没想到是这个意思。
真是一帮畜生!!
第一集里其实乘警识破秋红的原因很有意思,王超在最早的时候被噩梦惊醒的时候,就说“我的脸烂了”“我打过她哪儿她就打我哪儿”,说明囡囡的伤其实很明显;但是秋红一直坚持说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来伤,因为她作为一个不行的家暴受害者,主观上认定施暴者都会试图掩藏伤痕。
乘警发现了这个疑点,还是很合理的。
还有一个点我比较在意,她说回来之后一直在戒毒所做护工,是不是碰到了什么人?
刺激到了她这里要再吐个槽,一个女乘务员和一个女餐车服务生,两个人都好奇怪哦,怎么这么平静啦,搞得车上经常发生这种事情嘛?
很多人猜这两个人有嫌疑,我觉得纯粹是导演没调度他们而已…不过如果真的达到了干扰观众的效果也算是不功不过了。
然后还有一个疑点,就是开场的两个贼眉鼠眼的人跑哪去了(胸毛哥很让人在意啊)…其实也蛮好解答的,这俩哥们一直坐在餐车里,伺机等着去蹭卧铺,所以乘警知道他们两个没有嫌疑,而且事件发生的时候,大家都会误以为是食物中毒什么的,每当做凶杀来判定。
所以两个小哥不见了我可以理解,不过下次导演能都交代一下吗?
悬疑片人交代不清楚很容易让观众发生误判呢!
预告片没有给太多的信息,应该是为了不剧透,我注意到周新雪的演员是朱颜曼滋,而且写的主演,现在还没多少戏份,估计是第三集要爆发吧?
难道她其实是囡囡嘛….细思极恐。
上一集后半部分,随着调查的层层深入,乘客中的一名护工阿姨进入了乘警何赫的视野。
她号称自己用注射器将相关药物注射进矿泉水瓶,造成了老赵的死亡。
好多人都跟我一样对这个“秋红”感到很迷茫,她不仅前后的供词相互矛盾,而且对杀人过程的讲述也很含糊。
警察怎么能这么轻易相信她呢?
果不其然,何赫敏锐地发现护工只是为了顶罪,真凶另有其人,而护工阿姨的真实身份,竟然是十年前意外死亡少女的母亲。
作为与死亡少女有着最亲血缘关系的母亲,不是她手刃老赵,还会有谁?
其他乘客到底有着怎样的过去?
他们和徐囡囡当年的联系又是什么?
看完第一集,我和其他许多影迷一样不断想着这些问题,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终于等到了今天15号,第二集更新了!!!
等了好久的眼镜女终于出现了。
在这一集里,乘警何赫把矛头指向了之前走了的眼镜女,和穿黑衬衫的眼镜男。
眼镜女好像是法医,她演得角色看起来有点尖酸刻薄,冷冷的,总是喜欢时不时推一下眼镜,再缓缓地呼出一口气,讲她的台词。
这个角色演得很社会化,就像一个已经在社会上摸爬打滚很多年的职场老油条。
说她在十年前的案件里干干净净我是一点也不相信的。
果然不出我所料,她也是个“坏人”!
十年前她是徐囡囡尸检的法医,当时的吴主任数次打电话给她,都被她给挂了,她毅然决然地坚持在报告中指出小女孩的阴道撕裂伤。
看到这里我整个人都燃起来了,心里想小姐姐好样的,真酷,果然是有职业道德的好人啊!
谁知道下一个镜头,吴主任塞给她一沓钱,告诉她为了学校的声誉和女孩的名誉,不要将女孩死前被性侵的事实写在尸检报告里。
眼镜女抿了抿嘴,似乎纠结了一下,就听信了吴主任的话,照做了。
可能不少人都觉得,眼镜女是因为不想让徐囡囡死后被人诋毁才删除那句话的。
毕竟她应该还有为人的基本道德,和身为法医的职业素养。
看到这里我就想问,难道真的不是因为钱吗?!!
主创为了使这个角色不那么让人讨厌,还特地设置了“不想徐囡囡遭受诋毁”这个缘由,使眼睛女变得不那么可恨。
可是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会做这样事情的人,都是为了钱啊。
不可否认的是,眼镜女的内心,还是有良知和不忍的。
从她后悔地供述自己犯下的过错时,就能看出来。
真正刻薄的人,在说出自己当年做过的事情时,都是毫无悔意而心不在焉的,他们甚至可能都不记得了。
而眼镜女记得每一个细节,她的每一句话中,都透露着后悔和不忍,并且全程紧锁眉头,眼含泪水,表情严肃又内疚,让人无法恨起来。
她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处在灰色地带的普通人。
补充一句,小姐姐短发制服敲好看敲有气质!!
生而为人,都愿被世界温柔以待,同样,也请善待他人。
更愿这世间能多点平和,多点阳光,这样纵使卑微到尘埃里,也能开出花来。
《罪途》三部曲,于阴暗的角落里投射一点光明。
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通常十六年的求学生涯里,总会经历些校园霸凌事件。
或者是亲身,或者是身边的同学。
借助于现在资讯的发达,那些虐童的人、拐卖儿童、家庭暴力等等和未成年人相关的罪恶总能冲入视线。
人性的善恶或许有天生,有后天环境,在未成年的阶段,我们希望一切都是善良和美好的,因为作为生物,对于下一代绝大多数都是恨不得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予他们。
可是现实的社会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故事,这样那样的人心不断摧残着生而为人的底线,一次次挑战着人类群体的良知、道德、正义、法律。
用了一下午的时间看了《罪途》三部曲,没想到现在可以有这样的题材出现,虽然眼眶微润,虽然心情略沉,仍然为这样的主创团队打Call。
看弹幕也是众生百态,有感动,有愤怒,有调侃,有酱油。
是什么杀害了囡囡?
有或许你我都曾有过的漠不关心,有面对丑闻捂盖子的名利,有罪恶欲望,有未成年人幼稚扭曲的观念,有家庭责任......一节车厢里的各方代表,如同长着尖刺的刺猬,将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各方纠结中终结,并不得昭雪。
生而为人,都愿被世界温柔以待,同样,也请善待他人。
正义从不会缺席,迟到的正义也比没有正义好。
更愿这世间能多点平和,多点阳光,这样纵使卑微到尘埃里,也能开出花来。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一辆火车被困在了山路上,一名乘客的离奇死亡牵扯出了车上每个人埋藏了十年的秘密……这听上去非常像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的设定或许会唬住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部模仿《无人生还》或者《东方快车谋杀案》的作品,然而耐心地看完这三集就会发现,这部片子的内核是彻头彻尾的中国故事,确切地说,讲的是中国社会长久以来的隐痛。
这个列车上每个人都与十年前的一起事件有关,事件的主人公叫做徐囡囡。
她的母亲因为家庭暴力而离婚,去外地打工,留下徐囡囡和酗酒、不负责任的父亲一起生活。
学校里的男同学听说她的母亲在外地卖身,所以对徐囡囡进行欺负和殴打;徐囡囡的唯一好友被学校小卖部的老板长期性侵,为了脱身,她不得已把徐囡囡也推入火坑……就是这样一个饱受折磨的女孩,在一次同学的殴打下受了伤,被送到医院后却对麻醉药产生了过敏,不幸丧命。
而在她死去后,学校的老师为了压下这件丑闻,不惜贿赂法医,修改尸检结果,导致十年来徐囡囡的死亡真相都被掩埋起来……而十年后,在这辆停驶的列车上,死者就是当年猥亵了徐囡囡和周新雪的老赵。
乍看之下这是一部悬疑推理剧,但是如果真的拿它当推理剧看的人或许要比较失望了,这部剧集的重点很显然不是硬推理,而是其背后讲述的故事。
徐囡囡的好友周新雪被猥亵的时候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少女,当年的她孤立无援,在老赵的控制下,她以为唯一能逃脱的方式就是让另一个女孩顶替她的位置。
她有罪,她坑害了自己唯一的好朋友,并且利用老赵大豆过敏这点,令老赵误饮下大豆酒;但是她又没有罪,她无非是个饱受折磨的小女孩,她即使长大成人,不再被猥亵了,她所遭受的痛苦依旧没有停止,她所能做的只是为自己和徐囡囡复仇。
而这剧中每个人几乎都和周新雪一样,恶果未必来自于恶行,恶行未必出自于恶心。
例如当年欺负徐囡囡的同学韩家斌。
生性懦弱的他为了不让自己被欺负,所以也跟着同学对徐囡囡进行校园暴力;而在偷看到了老赵对徐囡囡进行猥亵后,他却把强奸误以为是性,从而对徐囡囡也产生了性冲动……十年后,为了赎罪,他主动提出为徐囡囡的母亲秋红顶罪,因为十年来他一直饱受良心的折磨。
他有罪,他的懦弱和无知令他伤害了别人;他又没有罪,他的行为是被迫的,是自保性的,如果他没有加入到霸凌者的队伍中去,那么他必将变成霸凌的对象。
同样的,徐囡囡的母亲秋红为了得知真相而设计把所有人骗上车,给他们下迷药,但她的行为仅仅是出于想要给女儿还一个真相。
她的罪或许是当年抛弃女儿离开了家,或许是因为她给老赵下迷药,而导致老赵无法意识到自己过敏而死亡,但谁又能真的指责一个痛失爱女的母亲,十多年走不出悲痛而做出来的举动呢?
周新雪,韩家斌,秋红,他们都是受害者。
他们的错误,都是在面对更大的魔鬼,更大的罪恶的情况下,做出的。
而这更大的最恶,则是社会。
是社会在保护儿童上的集体无知,是社会在对家庭暴力、校园暴力的集体漠视,是社会对儿童自我保护和儿童性教育上的集体无作为。
正如我之前所说的,这是个彻头彻尾的中国故事,讲述的是中国社会长久以来忽视的问题——校园暴力,针对儿童的性暴力和家庭暴力。
而能在我国这样的国情之下,制作出这样一部网剧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这里不得不向制作者报以强烈的敬意。
除了故事之外,这部网剧的演技和制作都非常的精良。
跟许多苹果光从头打到尾的网剧网大不同,这部片在电影艺术的讲究上可以与许多电影媲美。
由列车座椅和卧铺构造出来的镜中镜,充满压抑感的面部特写和复古的昏黄灯光给这部剧集蒙上了一层悬疑和沉重感,令这部剧在美学水准上远超于市面上的大部分网剧。
所以如果有时间,请务必看看《罪途》,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1.继上一部,感觉推理被摆了一道,又回到了上一部结尾护工秋红为凶手。
要不是知道有针管那个证据存在漏洞,我差点就被韩家斌的演技信服了,那一段表情很到位,回忆原先的事情也不那么尴尬,很有代入感。
2.罪途1里面有个喝酒镜头忘记点了,虽然目前还不知道会不会对下一部曲有什么影响。
教导主任吴健那里有bug,吴健根本跳不回自己原先的窗子啊,而且衣服都湿了很容易被发现问题的。
那个吉他是为了说明两个小乘警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吗。。。
有什么剧情上的作用吗。
不觉得徐囡囡母亲冷静的有点可怕吗,王超殴打她的女儿,韩家斌也欺负过,法医骗过,教导主任压着事情,这位母亲冷静得看外边的雨,第一部说是自己也冷静。
而且前两部里面都没有周新雪和徐囡囡的过往交代,我甚至怀疑下一部曲也会说明,我感觉不是什么好事情。
3.我一开始以为全员都得死,从罪行最轻的老赵开始死(因为上一部只知道他瞥了一眼被欺负的徐囡囡)。
结果老赵是个恋童癖,死前还被严重性侵,也就是徐囡囡忍受的是性侵加校园暴力双重折磨。
我甚至怀疑就是因为有吴健这样的人把事情压着,除了徐囡囡以外还有别的女孩被性侵。
教导主任吴健就不用说了,上一部我就猜他义正言辞地为了维护学校名声,收买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法医刘惜之我就没明白她居然听信了吴健的鬼话,假装什么事情也没发生是保护了学校的名声,也保护了那几个人的未来,可是有谁想过徐囡囡啊,徐囡囡的家人啊。
那些犯下恶行的人换个地方改头换面的就这样继续人生了,忘了就过去了,谁还记得徐囡囡呢,她曾经痛苦过。
研究生韩家斌比王超有良心,他本质上还是对徐囡囡心存愧疚的,但是他还不够勇敢,这次也许他会找到当年徐囡囡死的真相吧。
故事的反转还是不简单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一样的说话 谁是凶手? 当第二个凶手承认的时候我也相信了 可还不是 她们都不是凶手 所有人都回忆起了十年前 十年前的事情让她们记忆犹新 亲人为了给自己女儿证明清白 在此中间犯错的人都愧疚于心 我似乎知道了故事是怎么样的了 不过剧情节奏太慢
第一集憋的气,这么快就泄了。。。
522
学生作品,鉴定完毕
全剧整体感觉还算可以,立意是未成年人保护也不错!唯一感觉很像陈坤的何索扮演的韩家斌表演过度,前面可以说是为了转移观众注意力,把嫌疑集中到他身上,但一直到快结束了还是这么个表情,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只有斜着眼睛看人啊?
有点拖沓
很无聊
女法医掩盖了女孩被性侵的事实,教导主任口口声声是为了学校,道貌岸然,最恶心的是老赵,恋童癖,都不是好人 。
有点傻!剧情太老套了。
果然再反转,所以到现在最不被怀疑的人将成为最后的真凶吗
挺好看。
对网络大电影彻底改观!
猝不及防的破解,峰回路转
终于明白腾讯为什么推荐这么狠了,片子可以说是良心作品,有不少小瑕疵,但是故事音乐还有演员演技都在线
这个调色真的是。。。。
校园霸凌 家庭暴力 儿童性侵 但这三条立意 就胜过95%的电影 # 第二部推理有些凌乱 不过三集剧的体量也是国产网大的一条新路
竟然是讲儿童性侵 校园暴力的,加一星
无师德者吴阎王;旁观者周新雪;恋童癖者老赵;暴力狂王照;伪君子韩家斌;篡改者法医;七个全部不是好人,造成了对囡囡的直接和间接伤害。
各种狗屁不通 莫名其妙的情节推进。。。
{&#34;status&#34;:&#34;ok&#34;,&#34;text&#34;:&#34;##Y6OsHZtk1##PAGE&#34;}
一列火车上的杀人案件,结果是当年的校园虐待案件造成的!中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