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一颗星都不想给,三观歪曲出银河系了。
故事一开始就是个错误,女主的身上让我看到自私自负自以为是。
一,逃出孤儿院女主自己出逃失败,卡在房檐的时候就需要男主帮她,男主在之后说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在来到孤儿院的时候两人就约定逃跑一定要带着彼此,然鹅女主背信弃义了。
之后男主出逃时确实带上了女主,但是吵醒大叔的时候,女主埋怨男主出逃计划烂。
当逃跑中八音盒落地时男主甚至为了捡东西而往回跑,然鹅女主在后来一系列过程中只当男主是一个修八音盒的一直到电影结束的夸赞,虽然是好朋友之间的调侃,但是从来没有发自内心的认为男主可以成为伟大的工程师,而男主一直真挚的相信女主对舞蹈的热爱,细思女主的自私真的恶心到我了。
二,缠上清洁工以自己和朋友走散无依无靠的可怜形象为借口,赖上清洁工,笃定清洁工不会太过分的对她。
如果还有人跟我说这就是现实版,那我相信清洁工接纳她就是不现实。
如果换作一个凶恶的路人我恐怕女主并不会缠着他。
当和男主走撒以后女主才发觉平时的保护伞没有了,然鹅她逃跑时从没思考过,只想赶紧脱离孤儿院的扫潵生活。
而后在清洁工收留她之后冒名顶替女二,她也许想过这样做道德上不对,但是为了报复女二丢坏她的八音盒她还是毫不犹豫的做了,她并没有想过她是清洁工收留的,会给清洁工造成多么恶劣的结局一点没考虑,而剧本也没有很现实的点出包庇小偷的人会遭遇什么。
三,偷了女二舞蹈学院的通知书如果还有人说现实就是要抓住自己的机会,她只是抓住了自己人生的机会而去教育自己的小孩子的话,我只能说真是荒唐可笑。
人事应该去争取一些东西,但是不是靠偷,既然你们说这又不是童话,那么可以说女主这种行为现实里已经构成犯罪,偷取通知书,改变她人成长路径,我想放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不能容忍,换作你自己是女二你还能接受并原谅这样的女主?
还觉得女主励志?
追求自己的理想的手段是不是可怕了点,还觉得没有问题?
说白了,她是一个小偷,永远都是!
你们觉得女二的母亲和女二仗着是有钱人欺负弱小,所以这种报复手段就合情合理了吗?
换作现实中偷取别人通知书的行为能够这么轻易放过你,除了莫名其妙的神级主角光环和金手指以外,还恶意丑化女二母亲,莫名其妙洗白女二。
某些为女主抱不平的人就是把偷盗这件事建立在报复上,原因是因为女二一家做的过分了?
真是可笑,如果女二是一个普通人呢,如果女二就是你自己呢,你因为砸坏别人东西导致录入通知书被别人抢走了,你还能可怜原谅这个破坏者,这两件事是一个等量级的吗?
四,整个电影浓浓的主角光环所有人都不在乎女主是不是曾经伤害过他们,所有人都在为这样一个还不会跳舞就觉得有天份的“舞蹈天才”喝彩。
逻辑诡异而可怕,教坏小孩子。
认为是自己理想就该不择手段的追求,不考虑身边每一个人的感受,就算深陷困境也会有一个男友备胎帮你想办法善后,看似没有希望的时候,连孤儿院大叔都莫名心疼你,几个月的技巧练习超越了女二几年的专业练习,冒名顶替的人品还获得了大师的认可,就是看好你,无缘无故一段尬舞竟然可以获得女二的原谅和退出,我不如理解为女二压力太大不能正常发挥更让我好受一点。
总之从一开始强忍着,总以为剧情能够转折,女主能够成长,三观能够掰正,看完以后才发现不可能了。
我也赞同抓住人生的机遇,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但是恕我直言,这电影的三观崩坏,我无能接受,细思恐极。
了不起的菲丽西 (2016)6.52016 / 法国 加拿大 / 喜剧 动画 歌舞 冒险 / 艾瑞克·莎莫 艾瑞克·韦林 / 艾丽·范宁 戴恩·德哈恩
浅析《了不起的菲丽西》法国,一个充满浪漫和时尚感的国度。
喜欢观影的朋友们还会为它增添一层印象。
法国的动画电影,在世界可谓是久负盛名,引领动画潮流了。
今天,我们聚焦法国动画电影《了不起的菲丽西》,为大家浅析该影片。
这部影片是由法国高蒙和加拿大动画工作室联合出品的动画冒险片。
以十九世纪的法国为背景,讲述拥有芭蕾舞梦的孤儿院小孩菲丽西勇闯巴黎,最终成为芭蕾舞演员的故事。
菲丽西是一个性格开朗,调皮的少女,她拥有一头红色的头发。
影片开始时,这位一头红发,穿着打满补丁衣服的女孩爬在房顶上,对着院子里的男孩挤眉弄眼,此时孤儿院里的管理先生正在核对人数,而院子里的男孩维克托看到了偷跑的菲丽西。
这个孤儿院先生叫吕托,他的画风真的是很清奇,我看的时候一下子就想到了植物大战僵尸游戏里那个歪着眼睛的农场主,开始时他态度很不好,我还以为是反派,但其实最后他帮助菲丽西重回巴黎,是正面角色。
孤儿院里,菲丽西和维克托是最好的朋友,他们一个心怀芭蕾舞梦,一个励志成为发明家。
两个人都不甘待在孤儿院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他们总想着逃跑,还总犯事儿,还总被抓。
二人在洗碗间洗碗,菲丽西拿着盘子旋转着,想象自己正在跳芭蕾,把手里的盘子扔向维克托,正跳的尽兴,门突然被打开了,是吕托先生,要命的是,一个盘子直接打到了他的头上。
孤儿院的教女告诉他们,“梦想不能当饭吃,迟早被现实打垮”。
但是两个孩子还是坚定地要追逐梦想,一天夜里,两个人准备逃跑。
影片的画风很唯美,很法国。
有点像迪士尼动画片观感。
所以看着是很享受的。
一天夜里,他们计划好准备逃跑,二人跑到屋顶上,与发现他们的吕托先生“决一死战”,尽情展现了“速度以激情”。
他们坐着三轮车在山坡上跑,吕托骑着摩托在后面追。
看的时候我那是一个心惊胆战呀,尤其是菲丽西的音乐盒不小心掉落,维克托去捡。
当时特别担心维克托被吕托抓回孤儿院,但是两个人在最后关头还是冲上了去往巴黎的火车。
维克托不顾一切的去帮菲丽西捡音乐盒这个场景很感动我,维克托是喜欢菲丽西的,看的时候在想这个最后很定时要他们两在一起的,但是去到巴黎后还出现了个男生,因此两人还产生了嫌隙。
他们俩如愿以偿逃离了孤儿院,来到了巴黎。
可菲丽西是担心的。
她走在繁华的巴黎大街上,感到迷茫,畏惧,不安,无所适从。
确实,两个小孩子无依无靠,身无分文,就因为追逐梦想来到了一座大城市,实在是很艰难。
影片第一个节点就在这时发生,维克托不小心从桥上掉了下去,掉到了一艘船上。
那么这天晚上,就意味着,菲丽西要独自度过。
她强忍寒意走在街道上,但“无巧不成书”,“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她抬头,居然看到了维克托给她的照片上的那座芭蕾舞学院。
关于这部电影,我记忆最深的一个画面就是弱小的菲丽西站在夜色下金碧辉煌,闪闪发光的芭蕾舞学院前。
这其实也象征了菲丽西心中梦想的崇高,高大和吸引人。
穿的很破烂的菲丽西被当做小偷赶了出去。
这时,她遇见了将会改变她一生的人,一个女清洁工,这个清洁工收留了她,后来得知她曾经是一个优秀的芭蕾舞者,只不过出了意外导致腿瘸了。
这个清洁工陪伴着菲丽西,慢慢的像是成了菲丽西的母亲,在她的训练下,菲丽西的舞蹈越来越好。
影片一个饱受争议的点是,菲丽西偷用女主人家女儿的名字和录取通知书进入舞蹈学院学习。
这个确实不符合道德观念。
所以孩子们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追求梦想的正确方式,不正当渠道是不可取的!
所以影片在这块的情节安排就不太恰当,可以换一种方式让菲丽西进入舞蹈学院,这样更符合真善美的道德弘扬。
菲丽西进入舞蹈学院,舞蹈学院的每个姑娘感觉都很高贵,而她显得格格不入。
看的时候我在猜测,会不会布置她在舞蹈学院被其他学生欺负的画面。
但是这部影片中舞蹈学院的女孩都很好,菲丽西面对的主要困难是她提不上台面的舞蹈技术和被女主人家发现她冒名顶替后与女主人家的对抗。
菲丽西和维克托在巴黎虽然都很艰难,但是两人都坚持了下来,中途,他们俩因为一个芭蕾舞学院的优雅男生闹了些矛盾,但是最后重归于好。
菲丽西的热情与努力让她真的实现了成为芭蕾舞演员的梦想。
“你能赢,凭的是一样,她做梦都没有的东西,热情。
”芭蕾舞是菲丽西的梦想,她勇敢向梦想进发。
我们也需要有这种精神,勇于追梦。
现实社会确实是很残酷的,在生活的压力中我们被迫放弃、遗忘。
但是坚持梦想真的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它会让你的人生少一点遗憾。
希望我们都能快乐面对人生,坚持梦想。
影片中的背景音乐都很好听,被圈粉了。
当然中间菲丽西的冒名顶替受到质疑,但是总体观感还不错!
美式动漫的精美流畅与法式风情的曼妙灵动谱出芭蕾舞版的“冰雪奇缘”,虽鸡汤但鲜美,虽老套但真诚。
红发的菲丽西,让人一秒想起快跑的罗拉:简单、热情、执着,一看便知是迟早会穿上水晶鞋的灰姑娘;断了一点眉毛的维克托好似永远也打不垮的小强,乐观开朗、百折不挠,其实更具凡人梦想的力量。
而高贵优雅的芭蕾舞着实太适合动漫化,那盈盈而握的腰肢,纤细笔直的双腿、优雅迷人的身型、美轮美奂的舞裙、万众瞩目的舞台,岂止是每个女孩的梦,分明是每个平凡人毕生追寻却永无法实现的梦。
而相较于巴黎歌剧院金碧辉煌的舞台,偏僻乡间孤儿院天台上的执着独舞更具梦想的意义。
几段舞蹈相当带感,最后的斗舞耳目一新:有梦想固然可以鞭策自己,有实现梦想的能力才能最终赢得对手的尊重。
从这点来看,这部春节档期一天只排一场的“儿童片”远比其他厅里坐满成熟“大人”傻呵呵看傻呵呵笑的“西游2”“大闹”“瑜伽”更有智商更有思想。
英语老师晚自习放给我们看的 目的很明显——灌输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毒鸡汤 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还行 对于我们这种十四五的初三生实在是显得太幼稚 里边的很多情节不合理也不连贯 搞得我以为自己看了删减版 比如那两个老师到底是怎么认识的又为什么分开 老师到底是怎么残疾的 菲丽西的父母是谁 为什么会变成孤儿 很多都没有交代清楚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去了 一直不理解 为什么米卡尔每天举铁就差36524练舞了 菲丽西零基础学了几个月就超过她了?
这合理吗 灌鸡汤也不能这么灌啊 还有这俩小孩看着就五六年级吧 接吻啥的是不是过于超前了
转载自:https://www.weidianyuedu.com/content/4617670233630.html 动画片《了不起的菲丽茜》讲述了孤儿菲丽茜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芭蕾舞演员。
她和想成为发明家的好朋友维克多从孤儿院里逃出来,前往巴黎。
一位名叫奥黛特的好心女士收留了菲丽茜,让她和自己一起打扫一个贵妇人的宅子。
贵妇人的女儿卡米耶傲慢无礼,故意摔坏了菲丽茜的"妈妈留给她的音乐盒。
…… 菲丽茜的过人之处在于她对芭蕾舞的无比热爱。
历经千辛万苦和重重磨难,菲丽茜最终赢得与著名舞者一起演出《胡桃夹子》的机会,登上了她梦寐以求的舞台。
是七年的坚持让我有了今天的一点成绩。
因此,唯有坚持才能在学习道路上越走越远,唯有坚持才能战胜困难,唯有坚持才能迈向最后的胜利,这就是坚持的力量。
💙 这两天,翘翘姐一直在帮我做指引冥想,预炼自己未来的一天,遇见另一个自己。
💙 那个“自己”在做着很多这个“自己”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给当下的我带来了很大的冲力。
💙 但是当我指引他人做冥想,哪怕只是在自己的冥想里预炼这个过程,我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丰盛、幸福与满足。
💙 我慢慢的意识到,冥想是我的天赋,是我的热爱,是我的热情。
💙 看到菲丽西又回到孤儿院,看到她状态不佳到重新开始跳舞,我看到了她眼里的光,看到了她的行动。
💙 对我来说,是时候让这个热情落地、开花、结果、精进。
我可能更多没有看到她为梦想的努力,细细看发现各种事情其实都是我不认同的,比如偷人家的录取通知书。
我可能自己看的也比较局限了,没有注意女主的努力,女主的天赋,女主的成功,我更多注意到她的不对,觉得其实她因为自己的梦想也伤害了别人,如果没有女主光环,光是偷通知书也是不小的事吧。
到也不能否认也有人能从中看到其他品质,坚持,努力,坚韧,看的角度不同吧。
刚看到这个电影标题,我以为它会是一个很励志很让人有奋斗目标的电影,没想到越看越让我难看下去,这个小姑娘为了自己的成功不负责任,推卸责任给其他人,这就是我们想要那种励志生活的方式嘛?
要是没有主角光环,这个小姑娘就是芸芸众生中最最最普通的那个人。
我并不觉得这是我们该学习和参照的面对生活困难的方式。
都说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中的主角,但主角也要承受主角该承受的压力,谁不想过的轻松一些呢?
但是一味地把属于自己的责任让别人去负责这就是主角??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菲丽西虽对跳舞有满腔的热情和钟爱,但这真的足以让她从芭蕾舞零基础,经过短短十天时间的训练就能登台上演《胡桃夹子》么?
影片成功的地方在于,它营造出了一种十九世纪末期法国巴黎的浓郁风情。
埃菲尔铁塔正在建造,人们都在心气高昂地享受着生活。
当然,这其中必然伴随着贫富差异、阶级差异等社会问题所带来的些许阴霾。
但巴黎乃至法国,依然是个崇尚艺术、尊重权威、追求梦想的社会。
但影片失败的地方也恰恰在于,对于实现梦想的急于求成。
无论是小发明家的男友,还是菲丽西的舞蹈,仿佛这些有梦想之人几乎可以不费什么辛苦之力就能将梦想实现,就像“法国梦”一夜之间能成为现实一样。
虽然法国人喜欢浪漫,但这未免过于浪漫了。
我很遗憾,菲丽西踏上舞台的一刻,没有跟埃菲尔铁塔的竣工辉映在一起。
否则,为什么一定要出现那个建造了一半的铁塔呢?
这个巴黎市最高建筑,这个法国大革命胜利一百年的纪念建筑,这个为世博会而建造、誓要超越英国水晶宫的标志性建筑,不正是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的法国梦的代言么?
如果菲丽西的个人之梦与法国梦的标志能同时完成,那不是一种十分美好的意象么。
事实上,菲丽西的芭蕾舞生涯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挫折。
她帮着擦了擦地就获得了一位“隐世”的大师的倾囊教授,她没有入学资格却采用蒙骗的方式过关,她没有遇到过不去的坎,什么都是练练就会,她没有受伤,只有一次莫名其妙地对决失败,但很快她就又更加莫名其妙地对决胜利。
如果影片能让菲丽西的芭蕾舞深造,持续一个如埃菲尔铁塔建设期一样的两年时间的话,那她成功所经历的困难才能足够到位,那她最后的纵情一跳才能真的让人喜悦而动情。
对于菲丽西的老师,那位曾经的芭蕾舞大师来说,到了影片结尾不仅应收获编舞权威的爱慕,更重要的应该是从菲丽西的热情中重获跳舞的欢乐与勇气。
她从一开始出现,就是一个显然有故事的人,但这个故事并没有被深挖,她这条副线并没有发挥最大效力。
她为何而受伤,是否感到胆怯,是否厌弃却实际仍然渴望着穿上舞鞋、踏上舞台,表面上是她在教授菲丽西舞蹈技巧,实际上难道不应该是菲丽西重燃了她内心的什么东西么?
因为这样的话,将会顺便把观众燃起来的。
《胡桃夹子》是柴可夫斯基的经典芭蕾舞剧,但它于1892年才在俄罗斯首演。
而影片所发生的时间显然是埃菲尔铁塔建造时的1888-1889年,这是一个不小的历史错位。
另一个历史错位是那个自由女神像。
1885年它就从法国装箱运往美国并最终在1886年在纽约揭幕,无论如何在埃菲尔铁塔建造的时候,它不该出现在巴黎。
动画影评俱乐部 inside
《了不起的菲丽西》孤儿院长大的女主角菲丽西为了成为巴黎歌剧院一名真正的芭蕾舞者。
菲丽西,她是如何成功的?
成功的背后,我们可以学习什么?
信念热爱当我看到罗西·卡莫里时,我就知道我想成为她,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的。
奥黛特问她:“你会跳舞吗?
”。
菲丽西之前从未参加过任何培训,只是在孤儿院里自娱自乐的跳过舞,参加了梅拉特培训后,也见识了跳得优秀的人。
还是不加思索,脱口而出“会啊,我觉得我会”。
菲丽西成功最重要的因素:“热爱”。
菲丽西在孤儿院打扫的时候会舞蹈;
在梦中会舞蹈,梦醒时第一反应还是在保持跳舞时的站位;
在等朋友维克托的时候,会手扶路灯柱练习站位、舞步;
在酒吧听到喜欢的音乐时,更会情不自禁的跳舞。
以“热情”为基础,感受愤怒、痛苦、悲伤和快乐,将它们尽情融入进你的舞蹈中、生活中,感受音乐的生命力,每个音符,每段旋律,每首曲子,都会带动你的身心随之起舞,从你的头发丝到你的脚趾尖,享受这一过程。
以此来感染、打动到你的每一位观众。
遇到好的老师第一位是奥黛特,从一个动作就能看出菲丽西缺点与优点,并为她制定出最适合她独特的训练方案。
这些能力来源于她之前的专业累积和对芭蕾舞蹈的热爱。
她不仅了解菲丽西,更是了解对手卡米耶。
卡米耶各方面优秀,拼技术肯定输定了。
十分精准的给出了打败对手的突破点,最大发挥出菲丽西的“热情”唯一一张底牌。
这一点让我想起《功夫熊猫》烷熊师父,教出的太郎、悍娇虎、灵鹤、金猴、俏小龙、快螳螂徒弟个个是高手,短时间内也能把熊猫调教出来,无一不是利用他们自身的潜能。
第二位是梅拉特,芭蕾舞大师,世界闻名的芭蕾舞编舞。
梅拉特在酒巴喝酒的时候,看到菲丽西即兴的跳舞,感受到了菲丽西对跳舞的热爱,并对她的表现给予了肯定,“今晚的表演倒是不错”。
这也为后续的发展埋下的伏笔。
在得知了菲丽西是冒名顶替时,面对卡米耶母亲的指责,坚定的给出自己的立场。
给予了两个截然不同生活背景的人同样的平台,同等的机会,让二者自己去争取。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让社会地位低的菲丽西对生活依然充满希望,让她知道在才能上是不会用背景来说话的;而同时又能让身为富二代的卡米耶有一些危机感,让她明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靠背景解决,也需要靠自己的才能说话。
对于梅拉特自己而言也是十分有利的,首先他看到了菲丽西的巨大潜力与感受到她对舞蹈充满的热情,一方面惜才,另一方面如果赢了话会十分感谢自己给她争取来的机会;因为有着竞争意识在,也会让卡米耶更加努力,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优秀,在外名声也会越来越好。
同样当卡米耶、菲丽西斗舞和梦想表白后,卡米耶把克拉拉角色让给菲丽西之后,梅拉特立即抛出继续留在歌剧院的机会。
无一不体现出做人的智慧。
梅拉特人物在历史中有真正的原型,他就是法国著名舞蹈家和编舞家路易-亚历山大·梅拉特,因一出《希尔薇娅》流芳千古。
追逐梦想
现实我们的梦想就如孤儿院修女所说:我知道你梦想当芭蕾舞演员,我们都知道。
世上人人都有梦想,可你要记住我的话:梦想不能当饭吃,生活很残酷,根本不会可怜你,它注定要被埋葬。
幸好菲丽西没有记住这些话。
为什么跳舞?为了梦想,因为这一直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还很小的时候,就有了这个梦想。
梦想让我活下去,找到自我。
跳芭蕾舞小人的音乐盒,是片中最为重要的道具。
不仅是菲丽西渴望实现梦想的象征,它屡屡出现在菲丽西的梦中,激起小女孩做出一个个追求梦想的决定,但它在现实中频频损坏,是维克托一次次尽心竭力的修补,这也是维系她与维克托关系情感的纽带。
主线与辅线的处理也很精妙,除了菲丽西想要跳芭蕾的梦想外,与之烘托的孤儿院男小朋友维克托他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发明家。
最后结局,菲丽西被逼从自由女神的皇冠掉落的绝境,维克托用自己那个失败了好几次的飞行器前去营救,两人翱翔在天际彼此实现了各自的梦想。
里面一个小bug有很多人指出"菲丽西"冒名顶替之举,极其不道德,甚至不适合给孩子看,我想这也是豆瓣评分不高的原因所在。
但如果能从剧情和创作者角度来思考的话,就会更易理解了。
从剧情的角度来讲,冒名之前是发生的小插曲的,卡米耶把菲丽西的芭蕾舞小人的音乐盒故意摔坏,冒名可看作是小小的报复。
其后,她面对卡米耶是有还信给她的举动的,只是因表达出自己的对跳舞的那份爱,感动到奥黛特老师,奥黛特给挡了回去。
从创作者来讲,太平凡、没有争议的故事,是不容易引发关注。
就如之前Boss直聘、知乎、马蜂窝等企业在世界杯央视转播广告,广告投入到世界杯的舞台,最害怕的就是没有任何冲突和波澜的完美主义,什么都对,什么都美美的,但这样没人记住你,没人评价你,结果就是没人消费你,就代表没有人爱你,也没有人恨你。
你要脱颖而出,你首先要洞察受众的冲突,用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解决他们的冲突,关键在创意的表达上,尤其需要制造冲突。
制造冲突的手段可以有多种多样,但殊途同归的是,首先的要务是要让他们看到你,听到你,记得你,爱你,或者恨你。
对于这个小bug,怀着好的接受,不好的就不那样做的态度就好。
喜欢奥黛特练习时里面的一句话:你要盯着一个点,牢牢地盯住。
英语舞蹈都不错,男主好可爱。20170602
我只想知道巴黎最好吃的牛排在哪里。ps:我发现动画片里的胖子都是超可爱的好人,最瘦的那个往往是最坏的。所以我们要把自己吃的胖点。
热情,喜欢才是最原始也是最大的动力
励志温情套路,因为梦想而努力。但这女主的三观有点让人不能认同,为梦想也不能不择手段!芭蕾舞的场面好评,确实是用心去还原舞蹈的美。
三观不正:女主光环(女主真的是靠努力还不是“天赋”吗)、门当户对(无限贬低权二代)。这个故事其实说的是青春期梦想和懵懂情感的碰撞吧。其实梦想都会实现的,我们害怕的是实现之后还是梦想吗
价值观不正啊~有段芭蕾比试算是高潮~这片我居然都看完了~
看得好感动!情节就是美国电影的套路但是我喜欢!
lets set Paris on fire!原来真正爱你的是那个天天管教你的老汉和为你一次又一次修理你坏掉的破玩意的小男孩。
刚从电影院看完,感觉非常三观不正啊,你穷你有理。去偷去抢,野鸭子上路,三天就把人家专业的舞蹈演员PK下去了,所有人都得让着你,最后happy ending找到了真爱.....这碗鸡汤喝不下去..
可爱,可爱的地方太多了!分享梦想原来有这么伟大的能量,除了炽烈的热情和爱,男孩女孩细腻的小心思也都表现出来了。当心情低落的时候选择看这样一部动画片真的是百益无一害。我发现在看过《冰雪奇缘》和这部电影之后,我对红棕色头发扎着麻花辫脸上长雀斑有着海绿色眼睛的女生越来越没有抵抗力了!
菲丽西是一名孤儿。怀着芭蕾梦想向往巴黎,通过各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达到了自己的梦想。热情、投入的做自己想做的事,结果不会差。加油! 是,别人练习了很久,比菲丽西基础好,但是她们缺少发自内心的热爱。另外对于顶替的事,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罪有应得。不然也不会有法国大革命了。
狗血动画。《胡桃夹子》是我很喜欢的一部芭蕾舞剧,无数的经典舞步和音乐,这部动画一场也没有重现。
20210821臺灣片名|《芭蕾奇緣》畫風可愛,就是女主角太作死。
故事套路不要紧,学习米国人的动画套路更不是问题,但是情节本身的转换太牵强了,有种硬凑出来的感觉,前后好多都不搭调,可以展开的梗木有,不知道在铺垫个啥,高潮戏码菲丽西突然找不到北,又突然找到北都跟神经错乱一样,我觉得挺失败的,浪费了这样的美术。
確實有點三觀不正
就算知道小姑娘一开始一定不会成,最后一定能成,烂桃花和恶魔阿姨一定会弹开,可她努力的样子和尽情跳舞的姿势还真是好好看啊!
如今歌舞片的发展要靠动画片带了,舞蹈动作的面、勿忘初心的里,一出动画版“舞出我天地”。故事似曾相识,能在很多功夫片里找到影子——每个芭蕾舞学校都有一扫地大妈,且大妈还是“黄金右脚”。只是主角是个为了梦想不择手段的玛丽苏,最后三观没掰回来,那个发明家男主角也不太讨喜,为反派女儿蒙冤
麻烦少女最烦人了
音乐和舞蹈方面还可以,但是剧情太木有新意了。它给菲丽西设置了一身臭毛病以此来表现真实,结果让我对这个女主角完全喜欢不起来哇。反倒是孤儿院大叔、发明家学徒小胖子、俄罗斯王子这些配角塑造的更成功,实力抢戏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道理孩子是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