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原著党,完全是因为本宝宝追太阳的后裔,充了爱奇艺会员,本着一定要值回票价的精神,打开了这部会员网剧。
谁知道看了一集一发不可收拾,满满的青春铺面而来,跟大家伙说的一样,没有狗血,没有堕胎,没有撕逼,有的只是和青春有关的一切。
因为一个礼拜两集,每集只有三十几分钟的尿性,我忍不住去找了原著小说看。
说实话,我对作者八月长安并不熟悉,也是百度了以后才知道她是《被偷走的那五年》的作者,这样的大神的作品,我怎么一部都没有看过呢,太不应该了!
一口气把原著看完,才发现网剧真的改动了很多,所以好多原著党都接受不了网剧中的情节和人设,可我此时却庆幸,幸亏我跟你们是反着来的,所以,两种形式我都喜欢。
大部分原著党都对路星河这个角色接受无能,但是我觉得这个角色在影视剧中真的挺重要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不同,需要大量的冲突情节才能形成节奏感。
在剧中,路星河的存在就像是一个催化剂,没有他的刺激,耿耿和余淮的很多情绪都无法表达出来。
原著里的文字,可以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可到了剧中,这些情绪一味的靠耿耿一个人的内心OS表现,恐怕也不是你们想要的。
就像侯孝贤导演的《聂隐娘》,整部电影没有过多的台词,人物没有过多的表情,一个镜头可以定格五分钟不带动的,意境真的很美,可能欣赏来的人,毕竟只有少数。
所以我觉得原著更适合叫另一个名字《流水混账》,二熊用细腻悠扬的文笔,将点点滴滴流水账般的少女心事写入到读者的心坎里。
而剧作用一个又一个冲突,慢慢加深耿耿余淮的关系。
非典,悉尼奥运在我的高中生活里是不可缺少的记忆标记,按时间算,我应该是比耿耿余淮低一个学年,所以他们经历的一切,我都能感同身受。
不同的是,同样是学渣的我,在那个自带滤镜的三年里,没能碰上一个学霸同桌,但是却恋着一个同样青春阳光,爱画画,爱篮球的男生。
所以看着胡思乱想的耿耿,拼命想办法去给余淮篮球赛加油的耿耿,给余淮带吃的耿耿,偷偷摸摸上课发短信的耿耿......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一边傻笑,一边摇头,小姑娘每天这样,哪能读的进书!!!
选角真的很成功,青春不用过多的粉饰,只要够简单。
耿耿,余淮,路星河,β,简单,徐延亮,每个人都是我心中的样子。
包括张平,这个演员演的真的很好,把农村青年的土,初为人师的心态和在工作中的迷茫困境,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被潘主任撤职的那一集,失魂落魄,衣冠不整的走在商场里的场景,把我看哭了。
一个农村出生的大学生,一个人在城市打拼,遇到挫折的那种无力感,真的可以体会的到。
都怪,有这帮淘气的学生,还好,有这帮懂事的学生。
耿耿和余淮之间的点滴,我就不再多评论了,太多的情绪反而无法用文字表达。
看到他们每天陪伴学习生活,再想到后面会七年不见,心里真的会难受。
现在越是快乐,我就越觉得伤感。
可能我已经走过了那段日子,知道那份等待的艰辛。
还好,最后不枉费那份执着的耿耿于怀。
一直都很喜欢简单这个角色,总是屁颠屁颠儿的跟在韩旭背后,带着羞涩的笑容帮他做这做那。
韩旭和她讲很少的话都可以让她开心半天。
妈蛋那跟朵花儿似的笑容和我和男神讲完话后一摸一样。
看着她蹦蹦跳跳开开心心的样子,屏幕前的我心情也会变好,但也没有特别注意这个角色。
从文理分班那件事开始她就不是我眼中简简单单的简单了。
都知道她学习不好,理科根本就不是她的大脑可以解读的东西。
理科的弯弯绕绕以是她简单学不好的。
可是她最后还是学理了。
注意,她和耿耿不一样。
耿耿最后为了她的余淮留在理科班是因为她知道,不擅长文科的余淮也曾想过为她去学问。
她心里有一种笃定的温暖,她知道余淮是喜欢她的。
可是简单呢?
“以后再也没有人想你一样对我好了。
”对,就是这么一句话。
且不说韩旭对简单哪及得上余淮对耿耿,光论这句话,只能感觉到一直不敢淡淡的惆怅感。
是和那个经常请你吃点心笑容灿烂的邻居要搬家了的惆怅感,是一向严厉的英语老师辞职回家带孙子不管你了的惆怅感。
就是这么句话,让简单留下来了。
看到这里我真的快要泪目了,当初转学的时候我毅然决然的转了,转了才有更好的前程,才有精彩的未来。。。
呸,那些都是虚的,我转是因为我知道他不会像余淮那样,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可能。
我用我全部的理智逼着自己转学了。
简单做了我一直想做不敢做的事。
请相信,在希望渺茫的情况下,不顾自己的前途,为了那个人做一个任性的选择。。。
真的是一件很艰难的事啊。
看到最近那集,简单看见韩旭书里一字一句和贝霖的亲密交谈,那句“放学要不要我送你”,谈着那些她听不懂的话,说着他们的“得天独厚”,想终于被稻草压倒的骆驼,趴在在桌上慢慢红了眼眶。
屏幕前的我早已哭得泣不成声。
我想起那个天台上挚友困难的慢慢吐出“他给我表白了。。。
我好像喜欢上他了”,课间亲密的欢笑打闹,就像耿耿于怀那样美好,他们会为了数学最后一道大题争论不休。
每一个音节就像一把匕首,每个课间我都躲到厕所去。
简单,简单,你别哭,我也曾像你也一样,我真得好想穿过屏幕,给街角的你一个用力的拥抱。
那种自己的好朋友,早在你没有察觉的时候就不动声色地渗入他的世界,什么时候,他们变成了“我们”。
偏偏你还觉得,他们真的好配啊。
那种无能为力的自卑感,那种不同世界的无力感。
我以为我都忘了啊
最后两集看的我很是生气啊, 余淮被塑造成了一个懦弱怕事儿的, 只知道一味的抗拒。
女主问他有没有喜欢过自己 ,他都没有承认。。。。
相对应女主也是找了一个备胎,不接受但关键时刻又找男二垫背。。。。
和我看的简直不是一个好吗!!
余淮是怕拖累耿耿不知该如何抉择却矛盾的默默关注了耿耿七年的人。
耿耿问他喜不喜欢自己的时候 ,摸着后脑勺不好意思的说 。
让我惊讶的还有最后两集男二戏份真的好多,呈现出一个全世界就我最深情的备胎。。。
看的好尴尬好吗!!不知道的还以为我看了一个假的电视剧,因为到最后可能会分不清谁是男女主。。。
当七月的风吹过,阳光洒满了窗格,我们十指紧扣着,听同一首歌。
那一场大雨滂沱,时间在这里定格,十七岁的我,总爱傻笑着,抬头看你说。
沉睡在懒惰的十二月,踏上毕业旅行的五月,你说一定会灿烂的美好的明天,现在是否都实现。
一大推让人头疼的催眠符号,只想往被窝里逃,时间停在那天不走开,带着行李和我的期待。
不仅仅是电视剧里有些青涩的气息,歌曲里面也包含着满满的青春。
真的是上了大学,过了高中那个时段,才能真正体会到高中的美好,虽然高中整天是三点一线的生活,虽然高中整天有大堆的卷子作业等着你,虽然当初抱怨、埋怨,但是那时候有固定的同桌可以给你带零食,可以互相帮忙做作业,可以趁短短的课间嬉笑怒骂。
现在呢,终于上了大学,却发现和自己想象中差别很大,上课不听,整天刷手机,老师讲的不会,考试全靠最后俩星期自学,没有了固定的同桌,老师基本一学期无交流,再也不会有下课让同桌带吃的,也不会有让同桌在老师来的时候提醒一下的时候了。
现在也应该好好珍惜大学时光了,因为不知道毕业了会不会后悔,就像高中生活那样。
不过幸好,我的高中虽然平平淡淡,但是并没有什么大的遗憾。
谢谢八月长安,给了我们一个耿耿余淮,给了我们一个路星河,给了我们一个简单和韩旭,给了我们一个可以怀念的青春。
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而很久很久以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怎么奔跑也跨不过的青春很可惜 我的青春里没有如余淮一般的少年 相对而言 我更希望身边能出现像路星河般的男孩子路星河喜欢耿耿 大家都知道 耿耿星河欲曙天 满船星梦压星河
最美的时光却不是最好的我们相遇了,懵懂的青春,朦胧的初恋。
其实剧中的耿耿就像大多数重点高中的“幸运儿”一样,依靠运气进入了重点高中,可是自身的学习能力却又达不到,因此一直挂在名次排名表的末尾。
而余淮则是那些学霸君们的一个缩影,他们本就聪明,而且刻苦,因此总是能在一众学生中脱颖而出。
周末则是极为少见的学神,他们天资聪颖,并不十分刻苦却能取得好的成绩。
这类同学是属于让人羡慕嫉妒的类型。
路星河就算是所谓的“关系户”了吧,他们成绩不好,也不爱学习,但是家里有钱。
不过路星河和一般的“关系户”不太一样,他有自己的梦想,不是浑浑噩噩的混日子。
其实说白了,这部电视剧所展现的就是大多数人的高中生活,只是不知道大家是里面的哪个角色呢?
不过电视剧里面还是和生活中有所不同,那就是早恋。
在生活中,但凡学生有一点点早恋的苗头,老师和家长就会掐断,但是电视剧里面并没有。
当然,剧中耿耿和余淮的感情一直处在一个暧昧的阶段,都了解对方的心意但是一直都没有戳破。
反而是路星河有向耿耿表明心意,只是被拒绝了。
因而,在看剧的时候,我个人更喜欢路星河,一是因为他敢于直面自己的感情,二是他真的很爱耿耿,只是很可惜,落花有情,流水无意。
余淮的人生似乎永远逃不过命运的捉弄。
他在初中的时候成绩就非常好,所有人都觉得他一定会上重点高中的重点班,可是他中考考砸了,他最好的朋友都去了一二班,他却去了五班。
他在五班依旧是最出类拔萃的那一个,物理自学到了高二,模考永远年级前几,物理竞赛二等奖,考上清华指日可待。
但是他遇到了耿耿。
耿耿是他生命中的礼物,也是他永远逃不过的劫难。
清晰可见的未来突然变得模糊,物理竞赛失利,成绩一落千丈,好不容易找回了信心,高考却再度失利。
他暗自隐忍,努力拼搏,第二年,当他终于考上了清华,妈妈的病让他再度放弃了自己的未来。
三年,成绩优秀的他获得了去美国留学的全额奖学金,而妈妈再度病危……已记不清这是余淮第几次无奈地放弃,命运似乎总在他人生最重要的时刻捉弄他,而这也正是八月长安的小说最打动人的地方,它最真实地反映了大多数人的人生,我们执着地为梦想努力,却也逃不过命运的安排。
转自知乎 侵删
她叫耿耿 他叫余淮 耿耿于怀 耿耿余淮很巧很特别吧,虽然是小说但还是心里有点颤动,多好啊。
连名字都是那么的特别。
就好像本来就该一起的。
看完这部电视很怀念自己的高中生活,很想回去那个时候,都有明确的目标,有玩的好的朋友,虽然可能没有那么的精彩。
我想这部电视剧还是很成功的。
选角也很好啊,刚好在这个年纪的余淮,谭松韵几岁来着,满满的胶原蛋白,我很喜欢她笑起来的样子,满满元气,很甜很好看,演高中生真的是特别适合了。
这就去青春最好的样子了吧
而且这剧真的很贴近生活(还有暗恋的小美好)有转学的贝塔,又为了梦想抵抗的路星河(路星河觉得还蛮惊喜的,对他的印象还是之前的一个什么节目来着忘记了),而且三观我觉得也蛮好的,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的东西。
友情线也是我特别喜欢的,有这样的一群好友。
路星河的56次求婚终究比不上余淮的一句:我来晚了有些东西就是这样吧,虽然你很好但是你不是他(是不是有些东西就是执念的问题呢)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后来的我是最好的我可是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
怎么奔跑也跨不过的青春,只好伸出手道别
全剧所有情节都能用莫名其妙概括,女主是和宋慧乔学的吃枪药套路吗,男主也抖M地各种爱上狂躁症女主。
我简直不懂这个剧除了刘昊然的脸还有什么吸引力。
女主在弟弟炸伤之后毫无内疚,只想着去和男主约会,过后竟然要求齐阿姨向她道歉;女主吊打余淮妈妈,说自己没有影响余淮学习,天知道余淮竞赛没考好是为了谁…女主真的是太可怕了。
一种全世界都要照顾我,我是宇宙中心的概念。
还有女主这个角色就特么很荒谬,每天上课也不听,自己也不学。
就只知道发呆,跟男主聊天,你说你这样能学得好么,要是自己不想学直接放弃也就算了,考差了又要作天作地,到处黑个脸发B疯,好像不知道自己考不好是因为自己不努力不要学习。
你说那么多笨同学都还在拼老命呢,你又不是天才,还成天只知道发呆谈恋爱,你能考好才叫奇怪呢好吧?
好像全天下都欠她一样,跟个小丑似的可笑极了。
后来又突然发疯说自己要艺考,也没见你努力啊,就搁那发疯,就等着编辑一只破笔给你写进中戏大门了。
女主中考有非典帮忙,平时做题不会有男主帮忙,参加艺考有路星河领着去开小灶,正式考试还能有男主一个神乎其技的电话…简直是编剧上帝之手下的玛丽苏锦鲤王了最后周末简单被开除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然而当事人表现的那么开心,这样的情节完全没有任何推动作用和动人之处。
还有,林帆长大之后太gay了吧……---分割线-看到许多喜欢这部剧的豆友来排队骂我了,于是换个语气来表达我对这部剧的看法。
前面叙述的这部剧的硬伤,包括女主人设崩坏,配角脸谱化,情节无意义,时间线混乱等我认为都是客观存在的。
关于他为什么能拿8.5的高分,我也去看了许多五星长评。
这些长评里说到这剧的优点,大概是说有种还原自己青春的真实性和情节设置不狗血。
而我却认为这所谓的优点也只是表象吧。
下面分开说一.还原青春?
谭松韵和刘昊然两张充满胶原蛋白的脸确实青春感十足。
两位主演的表演也是充满少年感的。
全剧所有人都穿着天朝麻袋装校服,力图展现中学生活原貌;做着卷子和参考书,来表现高中生的课业繁忙;用女主什么题也不会,上课一个班有四分之三学生听不懂,考试只能考三四十分来表现振华重点高中的高深和压力。
但就在这样看似压力大的环境下,主角们都表现怎么样呢?
女主每天五六点就放学了,不用上晚自习;女主周末常常和同学去方特旅游度假区休闲玩耍吃香喝辣,一点也不用做作业;男女主每天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打电话,上课讲闲话,下课打闹;女主有各种机会和男二在厕所前,小花园里,铁轨旁谈情说爱;女主课间和学姐交流情史十分钟……等各种数不清的超现实魔幻主义重点高中学渣生活的展现,带领了现实中灰头土脸的高中生靠意淫和刘昊然谈完了一场恋爱呢~二.不狗血?
有人说他喜欢这部剧是因为它没有那种撕逼堕胎的狗血情节。
但我要说的是,最后的我们的狗血程度也仅仅只是没有(明面)撕逼和堕胎罢了。
剧里撕逼还是不少的,担当撕逼头号种子的是女主的三十岁老脸闺蜜贝塔。
她听见贝霖说五班不好,就认为贝霖不是好人,要撕逼;女主在林帆扎伤之后如何心机撕逼大家可以到回去自己感受;男女主因为某一方心情不好冷落了自己,要撕逼……而所谓堕胎其实暗指了青春题材的爱情尺度问题。
青涩朦胧的爱恋当然是青春里最美好的,没有说出口的暗恋,到最后也没有告白的那个人,也许许多人一生也忘不掉。
动人的青春片最难得的是它在男女主感情上的尺度把握。
柏原崇青涩的暗恋虽然至死没忘但也未曾说出口,只能画在《追忆似水年华》的借书卡上。
女树虽然朦朦胧胧地对柏原崇有着好感,可到最后知道一切,也只是望着象征生命的树轻轻发一声喟叹。
这就是青春里爱恋最美最动人的朦胧感。
错过了就是错过了,错过了也未尝不美好。
心里的那个人其实一直在,翻阅青春的时候他便闪现在你眼前。
但是最好的我们却没有把握好这种度,男女主角每天二十小时在一起,回家还电话联系;女主为了男主学理科,男主因为短暂的联系不到女主就状态不佳,发挥失常竞赛失利;排球赛女主被砸男主脱口就说:敢动小爷的人;简单暗恋韩叙能够天天当老妈子,几乎丧失人格;老脸贝塔竟然暗恋王大锤班主任张平,拍出不伦感;简单为测试韩叙心里有没有自己跑到海里等涨潮;周末一个要被保送清华的优等生为了简单被冤枉作弊一言不合就退学;路星河对女主一见钟情痴心苦等数十年……这些情节,这些年轻人做的事,早早地就超出了青春期暗恋的尺度范围,充满廉价的工业糖精味,好像这群人活着一口气也就琢磨下半身那点事了,一开头刘昊然还知道用大脑搞搞物竟,后来也发疯了,考试不考了就给女主打电话,真搞笑。
这样的感情早早吊死在青春期勃发的荷尔蒙上,看上去蓝天白云未来无限,实际上像极了琼瑶阿姨的你痛我也痛你痛我更痛和无情无义无理取闹,渺小又闭塞。
没了年轻人对未来的畅想,更像是中年老阿姨对青春的狭隘意淫。
最后吐槽路星河,作为原创人物他的确保持着极度脸谱化痴心暖男的男配角形象,几乎不像人。
有人爱他放荡不羁,可他的不羁也就是逃逃课骂骂爹,他能放荡不羁只是基于他有绘画天赋和老爸有钱这两个先天条件,他的行为也就是意象堆砌,看到最后我都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性格的人,反正就是个工具人,廉价极了。
最好的我们是有着真实青春的外表,可撕开青春的这层皮,会发现内里不过只是一颗中年老阿姨的心。
给我很大惊喜的一部剧,之前没怎么看过小说,振华三部曲也只是略有耳闻,话说当年我上学的时候怎么没看到呢(懊恼)尽是看一些饶雪漫、独木舟、之类的伤痛青春。
开播一两集后去补了小说,很真实细腻,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偶然不小心看到隔壁班耿耿同学的日记。
很奇妙的感觉。
很喜欢耿耿余淮,从一开始就非常喜欢,所以反倒是没那么期待的路星河给了我惊喜。
现在更新到14集(追的蛮辛苦的说)最近被路星河感动,虽然是小说里没有的角色,但是很惊喜。
开始我觉得路星河太爱出风头,对一个刚刚考入重点中学的伪学渣耿耿来说,太过于出风头和麻烦。
紧抱着耿耿于怀CP,但是现在反倒觉得他们三个我都太喜欢了。
觉得路星河挺有意思的是因为,陈雪君:”你还挺有意思的。
“路星河:“我有喜欢的人了,还有学校不让抽烟,对身体不好。
”这个时候我才突然想起,路星河也是一个16岁的孩子,他只是相较于耿耿他们来说早熟一些,太过于喜欢画画和父亲的专制,让他用逃课和一些幼稚的举动来进行他以为的反抗。
后来把耿耿从厕所拉出来表白的些话也是可爱到不行。
“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咱俩在一起了,一个人搞艺术,另外一个要懂得生活,没事,我不急,咱俩能抓住早恋的尾巴就行”路星河路星河代表的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小野兽,我们只敢想却不敢做的事情。
看到给他耿耿唱的歌、写的情书,这应该是每个女孩子学生时期都偷偷幻想过得事情。
“ 在你什么都不懂的十六岁,你遇见我,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觉得孤单。
就这么一直过日子。
岁月像一个安静的小偷。
很快,我们就要走到一扇扇冰冷的大门面前。
门上写着,毕业、工作、结婚、生育。
衰老和死亡。
我打开一扇门,却遇见了你。
”-路星河
<图片4>“现在的我带着被人喜欢的感动和喜欢别人的心跳,开始我的十七岁”--耿耿三只都超爱,只不过这两集被路星河感动了、、、、、
作为青岛人看的很尴尬,反正这演的不是我们上学时的样子。
现实中,女主跟路星河的二胎都差不多几岁了……
近年看的最好的青春剧,不再是全是围绕早恋早孕之类浮夸的剧情。文理科分科 校园短剧合唱等小细节都真实反映了高中生活 男女主和各路配角也都很到位!现在的网剧不少都比正剧好看了,可见用心才是真!那些不走心的正剧看着才心塞呢
青春片的问题是很难拍出深度,听到高中生谈人生我就浑身难受。里面不少性别歧视言论,还有班集体荣誉那一套媚俗,令我生理性厌恶。但是,同桌之间那些小互动,还有年少懵懂不求回报的爱,还是带来了一些小感动,让我想起青春期的唯一一抹亮色。
老大不小,已经看不下去青春剧了,谭松韵把我丑走了
纯纯的爱
最好的我们也是一部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 “耿耿于怀”两个年轻人 一个学霸 一个“学渣”在互相帮忙中产生了纯纯的爱意 这部剧最好的地方在于让我相信了这样的爱情是存在的 而不是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爱情 平淡生活也会出现的 两位主人公演的也很不错 演技在线 不狗血 给四分
谭松韵的表演不错,年龄的跨度感不错,当然的学渣耿耿和学霸余淮经历过人生中的一些偶然和必然,成就了“当年最好的你和现在最好的我”
这个,额,滴
给一颗星是因为知道了男女主角相差7年的姐弟恋……这种老牛吃嫩草的行为让我实在没眼看下去后面的剧情!
十年间路星河的五十多次表白也不敌余淮的一次出现,其实两个吻说明了一切,耿耿主动亲吻余淮,想躲开的是余淮,路星河主动亲吻耿耿,躲开的是耿耿。耿耿星河,耿耿余淮,可惜的是星河姓路,路人的路,而余淮不多不少,刚刚好。
这个电视看了好几遍了,确定是一个不错的青春题材的电视剧了,里面的各个人物特点也特别鲜明,支持
当初我妹强烈安利我去看的 但是很无感 没有一点让我触动的地方 尤其看到最后几集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弃了 还有副cp 矫情死 每次看到简单就觉得特尴尬(不过谭松韵真的好显小啊 羡慕「(゚ペ)
先骂一下这操蛋的结局。耿耿余淮很美,但是他妈我就是喜欢路星河,十六岁喜欢的人老子也能记一辈子。张平喊了一声贝塔,就觉得值。韩叙再怎么说对不起简单把青春搭进去是自己愿赌服输。可能这辈子都会爱上备胎角色。
俩演员选的好哇
看了一点吧就emmm我还是接受不良吧
不尬 也不萌就是了 想站副西皮 路星河挺好的. 張平簡直是耽美文里弱受本受
编剧技巧还行
大二的时候写的一出话剧也叫《最好的我们》,后来听说出了个同名剧,一直搁置直到现在变成电子榨菜,太中二了一度想弃剧,但是想到过去我们做的那些事不也挺中二的吗,就不要嘲笑自己的青春了。
(⊙o⊙)哇,大爱刘昊然小哥哥,一笑两颗虎牙,呆萌呆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