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很好,音乐也很好。
故事发生在这列火车上本身就有吸引人的魅力。
但是后半段偏了,来了不少惊险动作成分,可惜。
要是能像天才雷普力一样始终对人物和心理进行刻画就好了。
在影院看的,太棒了!
完全陌生的环境,来来往往甚至是说着异国语言的陌生人。
这是多么经典的惊悚片设定啊!
让我想起希区柯克的"The Lady Vanishes"(我看的是70年代的翻拍版)。
影片以世界上最长的铁路线——西伯利亚大铁路(Trans-Siberian)为创作背景。
这条铁路不仅为案件的发生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场所,而且充分展现了西伯利亚独特的寒带风光和人文特色。
摄影出色,演员表演更出色。
本来是冲着Emily Mortimer去的,很高兴见到她塑造了不同以往(尽管不太讨人喜欢)的角色。
还有Woody Harrelson 和 Ben Kingsley,表演一如既往的富有张力。
评分:9 out of 10
看着有点模糊的主线,不过还是蛮有趣的一部电影, 欧洲电影特有的独特气质,加上诡异的氛围和诙谐的背景音乐,I like it.跟随着镜头,故事就发生在Trans-Siberian列车从北京出发横穿西比利亚通往莫斯科的路上,这一路风光旖旎,北国风光,万里雪飘,真的很美,当然暗流汹涌,欲望丛生,内心的挣扎也跌宕起伏...总的来说,很喜欢列车上的电影,从《卡桑德拉大桥》,到《天下无贼》,再到这部《Transsiberian》, Transsiberian的主题略显陈旧,但导演的手法绝对纯熟精巧。
即使有时你已经猜到了剧情的进展,仍然不感到乏味。
表演方面,虽然Woody Harrelson排在演员表的第一位,但本片真正的灵魂是女主角Emily Mortimer。
她把这个表面上甜美柔弱,内心却不安分的女子,表现的恰到好处。
最终的结局略显平庸, 但也算归于平静,内心不安分的女子,杀了人之后内心安稳了,原来安稳才是一个女人一生的主题,she will plant a root
最大的意外在剧中间发生了,导致后面的剧情及其无聊,主要是在看女主人公的紧张、纠结和惊恐,本来开头还觉得她长得蛮舒服的,这下倒好,越看越让人讨厌,恨不得她马上被毙了算了。
那个bad girl倒是一直给人印象不错,长得非常像艾薇儿最愚蠢的就是剧中出现了极其严重的鄙视中国的情节,鄙视编剧
本来是冲着本·金斯利才下的,看了后发现女主角是《赛末点》里的“正宫娘娘”,对此片顿添好感。
影片一开始,光头神探就英明神武地现身了,可还没等我进入状态,镜头就转到了北京,一对美国小俩口甜甜蜜蜜地坐上了穿越西伯利亚的长途火车,还是最原始那种绿色的,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有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 看着再熟悉不过的列车众生相,心想这回肯定又有人说这片“辱华”了突然,我眼前一亮,哪来这么一诱人的大帅哥阿!
虽然世间帅哥无数,可我却对这种有点西班牙风情有点拉美韵味的美男特别钟情,细看之下发现他和我钟爱的Sylar大人还有点点像,真是迷得我心有如“小鹿乱撞”,妙哉!
妙哉!
再瞧此男猛盯女主角时那色迷迷的眼神,啧啧啧 我暗下决心,这片只要一睹他俩奸情足矣,于是我便沉浸在俩人的眉来眼去中无法自拔,完全忘记了本·金斯利老头和影片类型中的“惊悚”二字。
终于,女主角的老公莫名滚蛋,帅哥顺理成章把她带到了浪漫而又荒僻的小破教堂里,我那不纯洁的期待就快要实现了!
可是可是为了剧情推进的需要,女主角居然毫无逻辑地从激情迸发突变成宁死不从,不那什么就不那什么吧,还搞得像无助小羔羊一般顽抗求生,可人家又没想把你怎么样咯 真是的,最后她硬是狠狠地给了帅哥几闷棍,唉 就这样,西伯利亚洁白剔透的雪地上浸满了帅哥的鲜血,那张俊俏的脸庞永远埋在了这片陌生的冰雪里,我的期待也就此终结 之后的惊悚情节,我也就看得不怎么起劲了不过女主角想方设法扔套娃那段,我还是颇有感触的。
其实,妈妈的忠告,除了“不要和陌生人讲话”之外,还应该有“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谁都有过说谎的经历,无论想隐瞒的实情是像女主角那样人命关天,还是儿时一张见不得人的惨淡考卷,圆谎都是个特废心神的活。
一旦开启一个谎言,就等于把生活置于游丝之上,任何人一句不经意的话,都可能使悉心维护的玻璃球摔得粉碎,更要命的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就像那个老警察说的:With lies, you may go ahead, but you may never go back. 自己种下的冤孽,只能等待有朝一日自己吞下苦果,而且一路上还要担惊受怕,再精细的修补也只会使谎言越滚越大,离“释然”也就越来越远。
撒谎还是坦白,就像影片中的一句台词:People living in the darkness, or people dying in the light, Which is better? 自己选一个。
评5星是综合考虑,推理难度是绝对5星。
一、影片开头老警察出场,感觉是神探级别,旁边两人一个是黑道小头目,一个是年轻探长,看得出老警察对黑道头目十分厌恶,只和探长说话,象老师一样严厉。
刀上有血,凶手的手应该因用力过猛受伤,凶手应该是艾比,影片后面在火车上你注意看她右手吸烟是不是很经典。
丢失的有钱和毒品,根据影片后面谈话内容,毒品数量在20公斤以上。
老警察偷拿走了桌上的手机是不想让破案信息被黑道知道。
二、卡洛斯显然不知道自己身上有钱(要知道就不会带套娃贩毒苦钱了),这个凶案是艾比一个人做的,卡洛斯根本不知情,钱是艾比偷偷放到衣服里的,所以不用找就拿到。
最后去找钱的时候艾比连卡洛斯的脸都不看,直接翻钱走人,两人根本没感情(其实过程中也能看出)。
艾比关注的只是钱,为了她的小木屋,杰西也是为此才告诉她卡洛斯的地点的,不是为了内疚,而是为了共同的理想。
三、艾比、卡洛斯和杰西一同下车是因为艾比还偷带了凶案所得的毒品,下车前听到要严查后面的火车,知道在后面火车上查不到就会查前面的火车,所以下火车躲避检查,然后第二天她一个人出远门去藏毒品了。
四、罗伊没赶上火车是凑巧还是卡洛斯做的手脚?
卡洛斯又是戴手套又是拿铁棍的,罗伊眼看来者不善思前想后只好假装看旧火车头故意没赶上火车,罗伊才是大神,一切尽在掌握中。
(是卡洛斯够嫩,还是怕我们看不明白?
)恩,也许是我想多了,只是为了让杰西不再说罗伊太小心,让杰西也去猎奇一下,罗伊故意不小心一回吧。
五、老警察是影片中最善良正直的人。
有人说他是黑白通吃,有人说他想独吞那笔钱,其实都不是。
和黑道合作是被迫的,他根本不想帮黑道找到这笔钱,但他的敬业精神从未丢失,他一直在破案,直到结案才离开。
老警察查看杰西相机的时候翻到卡洛斯照片那页之前已经知道是什么地方了(知道站名乌里扬,知道是教堂还不够吗?
),如果他想取钱结局就会是另一个样了。
其实他根本不想为黑道找到这笔钱,所以突然不看,转移注意力,当然他也注意到了杰西的紧张,也知道她紧张什么。
“科扎克要把你们的脚绑上,我觉得没有必要,你们又不是罪犯。
”这话说得真够明白的,不跑死路一条,罗伊非常果断跑路,逃跑很在行啊,是不是有什么故事?
老警察在外面照应,准备再帮一下忙。
老警察职务级别很高,想当初出差都是头等仓,这么高级别都只能和黑道合作,没办法啊。
年龄58岁,正是平均死亡年龄,对生死已经看淡,在黑道头目的死亡威胁下,再加上为了帮助罗伊和杰西,最终也走上了反抗道路,好人总是被误解的。
六、杰西为什么杀卡洛斯?
卡洛斯勾起了杰西的惨痛回忆,仿佛又回到当初杀父的状态(不敢多想,算我推理错了,或者是演员演技不足,本条感谢sleepw的影评提示)。
七、第二张火车上的那个乘务员告密了,有没有人记住她的笑容?
八、最难的是让火车只有四节车箱的合理操作方法了,也许需要安排查毒品(就查第二次吧,黑帮的力量足以控制警察),都习惯了就不会有大动静,杰西在侯车室时就操作好了,他们两上车时车箱就是空的,四节之后的车箱也没有出站。
九、卡洛斯说再走两分钟就到了,是因为他走过多次,这算是他的犯罪套路吧,死得其所。
还有什么疑问?
欢迎提出讨论。
看了安德森的《断裂》回头看的这部老片子,还看了《机械师》。
比较下来,还是《断裂》最流畅、精彩,《机械师》故事冗长拖沓,全靠主演的献身精神的表演撑起了片子,本片最差,前半程拖沓,后半程故事和细节不合理的地方又太多。
前半段太拖沓,虽然耗时不少,但是各路人物也没有交代清楚,人设没立起来,直接影响了后半段的剧情发展。
美国男是个传统乖乖男、火车爱好者,但是最后逃跑时,神勇的过了。
美国女外表柔弱,内心有个太妹,后半程是腹黑女+圣母表+谎话连篇的疯女人,做的事情基本无法理喻。
互相有点小暧昧,人家冒犯一下,你就直接打死人?
你明明心狠手辣、谎话连篇,最后还要假惺惺的看望一下毒贩女?
这种疯女人确实惹不起!
毒贩男英俊潇洒、风趣幽默,这个可以有。
可是带着毒品毒资过程中,居然还想泡个有夫之妇,结果被疯女人打死了,你的心咋这么大呢?
毒贩女前半程就是个路人甲,可是结尾又成了大赢家,导演几个意思?
苏联老侦探出场分明是个高手侦探,后面直接成了黑帮走狗,神转折啊?
最后宁可打死黑帮杀手也要救下白人夫妇,然后被白人夫妇举报,惨遭通缉,他脑子进水了?
在审讯疯女人时,根据已有线索,他能立刻判断毒贩男就在乡村教堂附近。
毒贩女都想到了,侦探会想不到?
说惊悚片也成,那个表面柔弱的美国疯女人确实很让人惊悚!
两组情侣,亦真亦假,对白还是很精彩的,,,,,,,,,,,,,,谎言可以让你走的足够远,但是却永远不能让你回头;与其在阳光下等死,还不如在黑暗中生活;赶走我身上的魔鬼,我的天使也会一并离去.......
影片通过俄罗斯外景、列车局限空间营造整个氛围很不错:整体的异域风情,前半段的悬疑,后半段的紧张。
演员的表演也可圈可点,特别是艾米莉·莫迪默 Emily Mortimer将一个经历复杂又身处各种“险境”的角色塑造得很成功。
整个故事还是比较好看(估计老毛子会不喜欢),可能编导为了让观众容易理解,影片桥段上的转承都说不上特别新鲜,所有悬念基本都能猜到结果,没有了惊喜,也就显得不能出类拔萃。
2008-10-24
号称《新东方列车谋杀案》却和推理剧沾不上边。
又打着惊悚悬疑片的旗号,看完后也没有太多这感觉。
说不清这片子到底属于哪种类型。
很多种类型都有涉及,又没有最突出的。
一开始比较平静,甚至是沉闷。
可能是我不太喜欢荒无人烟的环境,再加上天寒地冻的,而且整部片子色调偏暗偏冷的原因。
上火车了,以为紧张精彩的情节就要展开了,可还是很平缓的进行着。
主人公同陌生人结识,吃饭、聊天。
后来女主角的丈夫失踪了。
我还以为他死了,推理侦破的剧情要展开了。
谁知他只是错过上火车。
于是下车,等人,汇合,又回到火车上。
也真相信Ben Kingsley演的是个好人。
总认为还会有故事发生,认为那西班牙人没死,会回来找女主报仇,引出片子的高潮部分。
因为一直猜想西斑牙毒贩是引起悬念的重要角色。
直到Ben Kingsley露出坏人本色,才断定他的确是个小角色,没出现多久就被女主角打死就是他的结局。
其实后面可以说算得上精彩,女主角几次试图扔掉毒品,又都没成功;她和丈夫被坏人代到陌生地方,逼她说出西班牙人到底在哪,命悬一线时;以为他们可以开火车逃掉;后来被军队救了一命。
后半段明显气氛紧张,节奏加快,悬念增多,心也总算有被提着的时候。
虽然那悬念铺设的还不够还不深,最终似乎也只是提醒我们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但也算吸引住了我。
虽然不知到底怎样将它归类,甚至还觉得里面有些喜剧戏谑的效果和成分。
不过还是推荐它,应该值得一看吧。
P.S:片中出现了一些中国的场景,不过很不符合现在中国的实际。
把中国表现的落后,贫穷,仿佛还是前苏联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
不知是导演编剧不了解现代的中国,还是只是作为片中的一个插曲,制造喜剧效果?
发烧的时候不适合看这么冷的片子...感觉情节上有BUG...ANYWAY 陌生人果然是坏人.
终于看到你主演了...
看不下去,那个叫爱德华多.诺列加的男主的那张自以为是的脸,总爱乱勾女人而且还总能勾搭上的德性我真看不下去。他演的电影都这样,不知道导演找他的还是他强行加戏的,轻浮无耻
这么冷的天 这么好的电影
新东方。。。列车谋杀案,请问俞敏洪在哪儿
真是想不到的结局~
虽然推荐,但只要看了不窝火。。。。
谎言有时能使你前进几步,但它却让你无法回头。挺棒的片子,是个带心理元素的旅行惊悚片,气氛营造特别好,开头还有北京站取景,本金斯利演老毛子还挺像,无敌哈里森反串令人很难接受,女主角长的特别让人生厌,但是演的真好。
kill all my demons, and my angles might die too
女主角的表演很到位,剧情很不错。
挺好看的呀,即将去西伯利亚前留念
very entertaining thriller but I have the feeling I never understand every character's motivation.
凑活看还行,其实我觉得还是应该让女主把钱拿走才算完美。
Photographers are bitches...
Don't talk to strangers...
靠剧本写得太烂了,根本说不上什么悬念,也没有高潮,女主角不好看,完全没有看点
北京-莫斯科的火车,用相机记录旅途人像满足我的想象。片子开头那是什么意思?跟后面没联系啊?后段看得好累
好差的一部电影。两星也就是因为自己坐过这班火车,让我回忆很多东西。
最后的结局处理不给三星都对不起这么残破的结局。女主就这么在谋杀的指控中平安回了米国。烂结尾毁了一个好片。
好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