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在《爱》中那样,影片最大的悬念就是主人公未知的命运,他们的命运吸引着观众坐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两个半小时,甚至更久。
这让我觉得电影和纪录片原本就是在这个地方分开的。
一部纪录现实题材的纪录片,唯一能够吸引观众的就是让观众看到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他周围环境的变化,与其他人和事之间关系的变化,在外界环境改变下他内心的变化,和由这内心变化引起的行为方式的变化。
这种对真实的捕捉,不论是以戏剧的方式,以纪录片的方式,还是以电影的方式似乎有着对观众永恒的吸引力。
《进出口》有意避开了剧作家眼中的戏剧性,而对事实产生的戏剧性,这种最本源的戏剧性进行了探索。
这表面上降低了电影的观赏性,没有做到3分钟一个小高潮,5分钟一个大高潮。
但实际上,影片是通过追求真实本身的力量并对戏剧性本身抱以更加严肃而非哗众取宠的态度而赢得赞美的。
沉下来,沉下来,不着急,慢慢讲。
他们作为人,必有动人的地方。
进出口.Import/Export.2007_哔哩哔哩_bilibili 乏力、迷茫、哭泣、无所适从、欠债、愤怒、困惑、离奇、压抑、情色、暴力、歧视、冷峻、灰暗、残酷、羞辱、尊严、性剥削、拮据、辛苦、不堪、逼债、小城市、破旧、无业游民、困境、福利、就业、经济下行、经济危机、老龄化、乌克兰、色情行业、社会底层的职业、生存空间、社会认同、绝望、抗争、贫困、体面、穷人、东欧、财富、冷清、寂寞、无力、死亡、孤独、生活、压迫、冰冷、失业、贫穷、卖淫保罗出生在奥地利,他在一家安保公司工作,每天像是训狗一样接受着训练他喜欢拳脚功夫,喜欢养狗训狗,把狗当作忠诚的伙伴,他是个不解风情的直男,因为狗的事情气走了女朋友不过总体来说他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唯一的问题是他欠了一笔债务无力偿还债主找上门来脱光保罗的衣服羞辱了他为此保罗丢了安保的工作导致他失去收入来源更加还不上债务陷入了恶性循环保罗向他的继父求助继父却落井下石讨要以前借给保罗的钱还骂保罗是废物保罗到车站准备敲诈路人路人一眼识破了他拙劣的手法丢了一盒烟把保罗打发了债主又找上保罗威胁他保罗无奈又去找继父给他干活继父正在做一个走私的生意把破旧的游戏机倒卖到乌克兰对于乌克兰来说这些破旧游戏机算是高档货了所以生意很有的赚继父在奥地利属于底层人民到了乌克兰却俨然成了人上人因此继父到处和乌克兰女人调情保罗非常抵触继父的这种行为继父却训斥他不会享受所以才挣不到钱于是继父把保罗拉到贫民窟的一处暗娼门子唆使保罗进去享受一次里面的房间脏乱昏暗鸡头带着保罗见了一个又一个的女孩但是保罗都不感兴趣鸡头试图给他强买强卖保罗招架不住落荒而逃贫民窟里的小孩围着车子乞讨保罗撒了好几捧游戏币才得以离开他们卖掉了所有的游戏机继父决定晚上不睡在车上了他在一家破旧的高档酒店开了房间还带回了一个妓女用金钱诱惑她做着各种下流的动作不仅如此继父还招呼保罗加入一起搞个3人派对保罗觉得继父这样做对不起母亲太有失尊严和体面而且继父只顾自己挥霍却一直不帮他解决债务问题保罗对继父彻底失望了他离开酒店独自在乌克兰闯荡四处给人展示他的强壮和能干但是没有工作机会他只好继续游荡不知去往何方
没字幕没翻译语种,有对话原音,再加像旁白一样的对话,一点也听不懂,像在看哑剧女主和自己几个月的孩子和母亲生活,在妇产科护理婴儿,生活拮据。
去做色情直播。
之后去奥地利,在富人家做保姆,不被主人理解(冒雪拿着行李,真不怕冷,不穿裤子😂)。
朋友介绍后去护理老人,圣诞节跳舞也能被嫉妒的老护理追着扭打……男主受训做保安,在车库被一群流氓作弄,被催债。
总是被欺负,和继父在酒吧找小姐逗乐,也让他感到无趣,找工作不顺利,自己独自离开。
两人的历程都是为生活所迫奔波,却总被环境打击让人受不了听不懂语言,还没字幕
是的。
这部电影一度让人想到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我一直在等,想看保罗的线与奥尔加的线在何时会汇聚到一起。
但是,直到片尾,他们的线都没能汇聚。
或者,当她从乌克兰前往维也纳、当他从维也纳前往乌克兰的时候,两条线已经有了交集:他和她,映照出另一个自己。
经济的拮据更像是整个时代的病症。
她从白天的护士变成夜晚的护士。
你甚至看不到一丝情绪上的波动,这自然而然地发生。
人们接受来自另一块大陆的性剥削,因为比起被拖延一次又一次工资的体面工作,这份工作尚能养活自己。
最后,她背离怀抱中的孩子,前往他乡。
维也纳或许并不欢迎她。
她能做的只是社会最底层的清洁工作。
哪怕是与雇主的孩子亲密些,便会有解雇发生;哪怕是与老人亲密些,都会受到护士的责难。
在养老院里,她一度有了获得维也纳公民身份的机会。
但她的神再次背弃了她:以罗伊,以罗伊,拉玛撒巴各大尼?
他是他所崇拜的的牺牲品。
他崇拜力量,却被力量折服。
他的力量训练就像一个可悲的笑话。
他夜巡,他被啤酒倒满全身、被扒光。
他的父亲,更是一次又一次地侮辱他:要他还钱、要他为他充当皮条客、要他当他的面干一个十九岁的乌克兰女人。
他背着行囊离开,以为自己有一副精壮的身体,便不至于沦落街头。
但是这个世界没人需要他。
奥尔加离开乌克兰,前往维也纳,尤其是抵达养老院后,她的世界变得更小了——只剩下密闭空间内的世界。
乌克兰户外即便突兀,即便烟囱林立,但仍旧属于外部的世界,在此却消失不见了。
人被可悲地关到了室内。
保罗则像是被一个看不见的东西追赶着,他一直在逃,没有片刻安歇。
但是那个可悲的世界还在告诉所有人:如果你要寻找到一份工作,你需要保持体面,永远体面地等待。
关键是体面的等待作为这个拮据时代的另一个证明,保罗的妈妈在她生日快到时,曾对保罗说,请转告他的父亲,她需要的礼物是一件上衣,价值27块9——否则他又会买没有用的东西。
礼物不再是礼物了,而是被分为两类,有用的跟没用的。
既然已经有了评论,还以为自己会是第一个的,的确没有想到会有人关注这部电影,不管上面这位通过什么渠道看到此片,还是很难得的.我是在上星期才弄到的片,Ulrich Seidl这片的确导的很尖锐刻薄,看过这片的外国人估计没有会再想到奥地利来了.通过片里几个主人公(外国人)的遭遇来说明奥地利的社会现状. 说真的,片里的故事在这里发生的可能性我是完全不排除的.这样的事在这里肯定是有的.再看看昨天(28.9.2008)奥地利的政党选举结果,排外党的选票从来没有过这样历史性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排外党的人进了parlament,外国人在后来的两年估计是越来越难留的,就更别说什么入国籍了.Das Wahlergebnis 2008:http://orf.at/wahl08/希望这片能尽快在orf或是3sat里播出.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万恶的奥地利".PS: Ulrich Seidl是个不错的奥地利导演,感谢他为我们奉献的此片.对了,网上应该可以找到片子bt和rapidshare的下载,不过应该都是德语(Wienerisch)原版的.
与《狗日子》相比,本片在影像风格上处于过渡阶段,少了《狗日子》里大量的手持摄影,增加了更多的固定镜头和对称美学,颜色的饱和度也更高。
除此之外,暴力,情色,疯癫,病态,压抑,阴暗,这些典型的塞德尔元素样样俱全,一个不少。
影片开始于单亲妈妈,女护士奥尔加在医院里接生婴儿的段落,一个新的生命诞生,而影片的两个主角奥尔加和保罗同样在泥泞浑浊的生活中试图寻找新生。
奥尔加由于医院给的薪水太低而离开了医院另谋高就。
她找到了一份色情直播的工作,在一个个弥漫着淫荡气息的房间里,穿着性感内衣或赤身裸体的女人们面对着电脑搔首弄姿,自慰呻吟,听从客户的指挥做出各种让男人高潮的动作。
而奥尔加在自己的第一次直播中面对精虫上脑的客户强势的指挥,她显得紧张和迟钝,完全败了客户的兴致,她最后也放了这份工作。
整个色情表演的过程导演尤里西.塞德尔始终将镜头一动不动的对准奥尔加,就像一出色情舞蹈,被镜头忠实的记录下来。
关于性,情色以及暴力的不加修饰,如纪录片般赤裸展示是塞德尔的拿手好戏,在之前的《狗日子》中已经呈现得足够疯狂。
一股子既色情又禁欲主义的诡异气质。
随后她从乌克兰辗转至奥地利,试图在新的国家开始新的人生。
她在一户富人家寻得了一份保姆工作,但富人家的孩子把手机的遗失归结到奥尔加头上,这让奥尔加和富人家有了一定的误会。
与此同时孩子们又喜欢和奥尔加相处,他们在奥尔加房间里嬉闹,一起在雪地里打雪仗,这样开心融洽亲密的关系却让孩子的母亲颇感不适和嫉妒,最终强硬的毫无理由的将奥尔加辞退。
接着奥尔加成为了医院里的清洁工,整日面对着病房里一排排衰老,将死之人。
塞德尔镜头下的医院病房里满是“返老还童”的老人,他们生活不能自理,穿着尿布,浑身散发着臭气。
镜头依旧如纪录片般忠实的还原了垂暮者的生命状态。
奥尔加耐心友好地倾听着这些垂暮之人的话语和回忆,却遭到了女护士的反感和斥责,一个清洁工不应与病人有过多交流和接触,这是护士的工作。
一股子身份,职业歧视的味道。
其中一个垂暮的老人表示愿意娶奥尔加为妻,他并不是贪图奥尔加的美色,而只是想帮助这个善良的异国女人取得奥地利的国籍能在此永久居住生活。
随后奥尔加带着这个老人在员工休息间里跳起了双人舞,奥尔加让这个将死的老人体验了一次重返青春的旅程。
这同样是对老人善良的奖励。
在始终压抑,冷峻,灰暗的故事中,奥尔加与老人的互动是为数不多的温情时刻,也是塞德尔作品中为数不多的温情时刻。
只是没过多久老人便去世了,奥尔加在停尸房里看着老人的尸体哭泣,墙上是耶稣十字,如此残酷的人生,上帝于心何忍。
在最后的医院联欢会上,男护士邀请了奥尔加跳了一支舞,嫉妒,吃醋的女护士却对奥尔加大打出手,两人纠缠厮打半天,生活中的恶意总是突如其来,但人性之恶每时每刻都在平静之下涌动。
塞德尔特别热衷于表现恶的激流在遇见裂缝时喷薄而出的状态。
在《狗日子》里,丈夫当着朋友面羞辱妻子,随后朋友拿枪逼着妻子羞辱丈夫的暴力癫狂场面便是最好的体现。
而本片中除了女护士与奥尔加的厮打之外,另一边平行进行的保罗的故事在最后同样上演了一出勾魂摄魄的黑暗戏码。
保罗在奥地利的生活同样处于社会底层切看不见光亮。
他的女朋友因为他养狗而跟他分手,他因为欠债而在地下停车场遭到了债主们的羞辱,他们扒光了保罗的衣服,将他双手绑紧,围着他跳舞,将酒泼在他的身上。
即使这样,保罗以后高昂着头颅,显示着自己的尊严。
他在地铁站里搭讪陌生人试图骗钱,却只得到了一盒香烟。
他面对债主的再次要挟只能撒腿就跑。
他和继父从奥地利辗转至乌克兰,继父的性开放和保罗的性保守形成了鲜明对比。
面对继父对陌生女人的搭讪,保罗很反感,却被继父斥责他过于保守。
在继父的教唆下,保罗来到吉普赛人聚集的平民窟,面对脏乱昏暗的房间里一个个廉价的妓女,以及皮条客们的讨价还价,保罗最后撒腿就跑。
在酒店里,他独自在霓虹灯下跟随着音乐起舞,与奥尔加和老人的舞蹈一样孤独。
他在房间里看着继父调教妓女,看着妓女将屁股对着他们,看着妓女慢慢脱衣,看着妓女给继父口交,听着继父口中的污言秽语和自我炫耀,他无法像继父那样放浪形骸,他年轻,强壮,保守,迷茫。
这一段两男一女共处一室的戏码不禁让人想到了《狗日子》中丈夫,丈夫朋友,妻子三人共处一室的段落。
同样的色情,裸露,暴力,疯癫,病态等等元素一个不少。
塞德尔总会在影片接近尾声之际来一场毁天灭地的视觉盛宴和精神污染,这也让一直压抑的状态得到了彻底的爆发。
这在之后的《天堂.爱》中被发挥到了极致。
保罗与奥尔加并没有寻找到所谓生活的出口,他们依旧在生活中挣扎,依旧艰难的保持着自己的底线,仅此而已。
最后医院里再次发出了臭味,不知哪一个老人死掉了,出生的婴儿与死去的老人,夹在他们之间的是操蛋的人生。
想说很多,先从电影名讲起吧。
我是被电影名吸引的,进出口,像是人生的出生和结束,电影中也的确出现了出生的婴儿和濒死的老人,所以如果把电影理解为关于生死的话题,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我没看电影之前的想法。
看完电影,发现进出口另外一层含义,乌克兰和奥地利,电影开始时,一个是男主的进口,一个是女主的进口,电影结束是,对方的国家成为了彼此的出口,进出口此时成为了一种国家地域性的意义。
生死也好,国界也好,导演不关心生死,也不着笔政治,电影中讲述的的,是如何活。
准确说,不是教观众怎么活,而是给观众看,大多数人的生活。
电影给我的感觉是真实、乏力、迷茫;女主被富家女主人辞退时的无力和无助、给孩子在电话里唱歌时忍不住哭泣、还有她看着太平间老人的遗体,像是溺水的人失去呼吸,只能接受慢慢的沉底。
男主是迷茫的,没有方向的,失业让他无所适从,欠债让他多处受困,母亲让他感到压力,继父的所作所为让他愤怒、困惑、不解。
贫穷、失业、衰老、漂流;这些带给人压抑和乏力的东西想空气一样存在于人生中,人生的进口与出口不过生死。
而生死之间被称为活着的这段路程,大多数人的这段路程,就想出生时在婴儿车、濒老时在病床。
电影最后,镜头先是跟随男主,而后镜头停下,男主继续向前走;女主最后的镜头是她与一群清洁工同事在大声的、发泄似的笑。
进出口之间这段路程,还是得孤独、离奇、压抑、不如意的走下去。
“把鸡巴握在你的手中”“呵呵呵呵!
”“请认真对待这个工作,这是一份严肃的生意”。
无论是万恶的资本主义还是共同富裕的天朝,批判性的观念始终贯彻于人的生活当中,无论当权者如何鼓吹和谐与安康,始终改变不了社会百分之九十的财富集中于不到百分之十的人的手中的社会现实,也始终改变不了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孩心中“性爱裸视是一份严肃的生意”的行业思想。
希望、方向、信仰、思想一切都在片子中化为虚无,令你感觉到的一个冰冷是世界,漂着锋利的冰花的社会,无力和寂寥充斥着整部影片,足见导演的功力。
单调的镜头、令人崩溃的对白,始终是表达一个”金钱万能“的反讽,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强烈的反抗这样的观念,但最终还是无力的去承认这个一个事实,生活可以给我们关于”金钱万能“的教训实在太多太多,躲不了,逃不掉,直到我们认真的去承认,这是一个严肃的社会现实。
两个分别来自奥地利和乌克兰的男女,都因为生活所逼迫,分别前往对方的国家混生活,两条平行线,始终没有交集,但片子给人的感觉确实非常的完整,用最冷彻的镜头,去体现最绝望的社会和孤寂无力,即使是片子里有几段性事的描述,却被导演的镜头冷却了所有的欲望之火,只剩下冷冰冰的对金钱的追求,对生活的迷惘。
一切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一切只是为了活下去,一切只是为了获得钱的自尊。
”我让你看看钱的力量!
“这是片子中奥地利父亲在羞辱调戏乌克兰妓女对儿子说的话,当钱的力量超越国家的界限,奥地利在乌克兰成为财富的象征,半死不活的老头因为钱和奥地利的居留权可以成为诱惑年轻漂亮的乌克兰女孩的条件,我想,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就算是心中有再熊烈的火焰,也会熄灭在世界的尽头。
无声无息,连痕迹都没有留下。
往往扭曲的心理更容易获得变态的快感,似乎所有人都可以因为钱可以无所不能,可以改变社会的规律,也可以因为社会的规律而改变自己。
”没有原因,因为我可以雇佣你也可以炒你“,这是女主角在被女主人炒掉女佣的工作的理由,无论是从乌克兰到奥地利,还是从奥地利到乌克兰,片子的主旋律一直未曾改变,有时候描述社会底层的生活压力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悲切,其实也隐隐印证了社会百分之九十的财富集中于不到百分之十的人的手中的社会现实。
故事的焦点集中在女主角工作的老人医院里,冷清、寂寞、无力、死亡是这个医院的主旋律,片子最后定格在一群孤独的老人在深夜躺在床上的混乱的呢喃、悲戚的叫唤的画面,似乎给我们留下一段生活的念想,这是否就是生活的尽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们是不是也会像片子里的那群女清洁工一样,围着桌子无理由的狂笑,像是脱离了阶级的对立、放下了同事的矛盾,忘记了生活的压迫,却又最终走到类似那群老人的尽头,无爱情、无希望、无追求,一切一切,只剩下冰冷冷的生活。
《进出口》,我们怎么走进了入口?
又是如何的找到了出口?
一部纪录现实题材的纪录片,吸引观众的就是让观众看到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他周围环境的变化,与其他人和事之间关系的变化,在外界环境改变下他内心的变化,和由这内心变化引起的行为方式的变化。
这种对真实的捕捉,不论是以戏剧的方式,以纪录片的方式,还是以电影的方式似乎有着对观众永恒的吸引力。
《进出口》有意避开了剧作家眼中的戏剧性,而对事实产生的戏剧性,这种最本源的戏剧性进行了探索。
这表面上降低了电影的观赏性,没有做到3分钟一个小高潮,5分钟一个大高潮。
但实际上,影片是通过追求真实本身的力量并对戏剧性本身抱以更加严肃而非哗众取宠的态度而赢得赞美的。
有个学生写了个剧本,叫“热天午后”,故事讲了一个普通县中学生宿舍的管理员,一个中年退伍军人,长期性压抑,最终和初中女生发生性关系而被开除的事情。
同时做为一条副线,又描写了一个旁观这整件事的初中男生,性欲萌发的片段。
看似不相干的两件事,经由欲望的主题串接,刻画出人性的卑微与不堪。
很喜欢这个故事,在评价时,我使用了这个词:“生活的剖面”。
有很多电影和故事,形式奇特有趣,镜头美妙神奇,像是在生活的皮肤和毛孔之上,涂上了一层又一层肥皂泡。
你即使能通过它们生动的艺术形态,了解到人类精神的深层和丰富幻想,却无法获得那种赤裸的、厚重的生活质感,无法看见那种最本真的原始层面-日常的麻木、毫无情调的沉闷压抑与人与人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嫉恨和提防的现实,那股令人窒息的腐臭之气,若没有一把冷酷的手术刀,若找不到精准的切口,你看不见这些剖面。
而有些电影,从第一个镜头开始,演员的第一个表情开始,背景和画面的第一个色块...就给你这样的感觉,“这个可能是真的了。
”“真是这么回事。
”电影里没有任何矫饰,也没有立马就来的什么廉价的同情、关怀,而是直接了当地,把生活扒光了,扒得一丝不挂、不堪入目,所谓的艺术,在这些导演看来,只有从这儿开始。
哈内克算一个,卡萨维茨是一个,托德索伦兹也是,罗伊安德森......塞德尔是其中很生猛的一位,看完“狗日子”,你会了解,生活既非天堂也非地狱,天堂和地狱这两个词对于生活来说,都太矫情。
塞德尔的独特还在于,他只对人性中最卑贱最麻木最折磨的那些精神状态感兴趣,而且,他的电影给你这样一种感觉,他不营造,他只发现和发掘。
没有什么刻意的情境,而是...生活本来如此。
街道是这样颜色、房间是这样杂乱而不协调地堆积在旷野边缘,每个人是戒备而厌倦的,性是苦闷而无聊到极点的白痴游戏。
“进出口”,叙事很清晰明了,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一个从维也纳来到乌克兰,一个从乌克兰去了维也纳,两条线没有任何交集,直到最后,这两个在生活中备感逼仄和焦虑、在异国语言不通四处碰壁的年轻人,也无法找到安全的落脚点。
进出口互为映照,仿佛人生无处可逃。
结尾收在医院老人病房,象征着人类最后的安息之所。
全片的愤怒、恐惧和绝望,是不言而喻的。
演员的表演自然、准确,片中有几处暴露出男女器官如果你有幸在临终医院的老人病床上和很低档的脱衣舞夜总会里看见过,那就是那样,大小、色彩、角度,不夸张、不造作,都是丑陋而缺乏性美感的。
男女主人公除了职业特征(没有安全感的保安,无人爱护的护士),就只是那种在生活中备受歧视的下层人物,没文化没思想,被生活盲目驱赶着、为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烦恼。
男保安因为养狗爱狗,被女友分手(实际上他用狗吓着了女友还很高兴),欠了一屁股债,时刻遭到羞辱和追打;女护士不断失业,每当她小小的高兴一下,就面临丢掉工作:她在中产人家好不容易和难缠的孩子混熟,就被善妒的女主人无原由地开除;她在网络视频秀的工作也因为不够骚和不顺从男人而无法继续;她被一个气息恹恹的维也纳病老头求婚,看起来她不会是为了获得居住身份而出卖自己的那种女人,但这个意外也多少会让她为自己的美丽开个心,可转眼老头就死掉了。
她在舞会上被邀和男护士跳了个舞,被嫉妒的女护士在停车场里追打。
男保安和父亲的乌克兰之旅充满了空虚和乏味无聊,为了找刺激他被父亲激将,钻到吉普塞人居住的贫民窟里去,而一扇扇门背后的廉价肉体,让害怕被敲诈的他兴趣全无,唯有在灯光拙劣的迪厅里,他独自扭动身体的惨白身影中,能发现点他的真实宣泄,但转回头到宾馆房间,却被端着性具毫无羞耻的父亲,逼着看如何调戏和作贱一个乌克兰妓女。
片中人际关系的营造,尽显人物的可怜可憎可悲。
家里的女主人嫉妒女佣人和自己孩子的欢闹,所以辞退她(孩子们更愿意在佣人房间玩耍)。
女护士教训低一等的女清洁工,却极度仇恨她在病人中的人气。
衰老的父亲,通过性追逐和性能力来显示自己比生活中无能的儿子高上一等,并抓住机会羞辱他....塞德尔式的压迫和仇恨的方式,无论亲疏,让人不寒而栗。
这就是生活,稍给点甜头,松一口气,紧接着当头一棍。
电影中让人怜悯心起的几个片刻,成为凄苦中的小小安慰。
女清洁工在干瘦的老女人病床边听到诵念爱情的痴妄词句时停顿的手,男主人公在楼道里猛然打开一扇门,尴尬地坐进一堆肮脏的穷孩子中间,看见一个等待出卖的吉普塞女孩乌黑而美丽的面庞...我想对于奥尔加来说,那个一直对她好感的男护士,为了帮她查清是哪个不守规矩的病人把充满便臭的尿布丢在过道里,一个个病床地去查问,这可以算作是冷漠的奥地利给她这个打工者难得一见的尊重和温柔了吧。
一不小心剧透了些,还是抄几句评论放最后吧。
补充一点:对于人物的喜怒哀乐,导演从不给煽动情绪的片刻,你看不到明晰的眼泪、沮丧独坐发呆神伤,此所谓“冷”和“准”,正如残酷的生活根本不给你这样的机会去伤心自怜,人人都一样,冷而硬,才能活下去。
“导演以冷酷的长镜头呈现现代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人性丑恶面,赤裸裸地暴露老年化社会的无奈与悲哀、失业、贫穷、种族歧视、以及卖淫的问题。
又狠、又冷、又准。
”
流亡。 淡蓝色和青白色。为什么我只找到了 60min的版本 重看
《进出口》,★★★☆☆。影片以双线交叉的结构,刻画一名乌克兰单亲妈妈为了更好的生计,决定到奥地利讨生活;而原籍奥地利的男子,在国内反而苦无出路,最后去了乌克兰营生。安静呈现了孤独、贫穷、色情、死亡,以及全球化下愈形严重的外来人口问题。影片乃纯粹文艺片,文艺致死的那种,观看慎入。
叙事手法和拍摄都很大师,可真的太闷了。
东欧电影的冰冷色调,有些场面尺度挺大的,节奏舒缓压抑,看不懂
这都是些啥?!
两个边缘人奔向彼此的国家,仍然无法改变命运。
纪录片特质。主人公由穷困到穷困
演的什么玩意儿,豆瓣假清高!
一个从维也纳来到乌克兰,一个从乌克兰去了维也纳,两条线没有任何交集,直到最后,这两个在生活中备感逼仄和焦虑、在异国语言不通四处碰壁的年轻人,也无法找到安全的落脚点。进出口互为映照,仿佛人生无处可逃。当钱的力量超越国家的界限,奥地利在乌克兰成为财富的象征,半死不活的老头因为钱和奥地利的居留权可以成为诱惑年轻漂亮的乌克兰女孩的条件,我想,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就算是心中有再熊烈的火焰,也会熄灭在世界的尽头。无声无息,连痕迹都没有留下。往往扭曲的心理更容易获得变态的快感,似乎所有人都可以因为钱可以无所不能,可以改变社会的规律,也可以因为社会的规律而改变自己。重要台词1那你们一起快乐吧,你又单身了2这是个严肃的生意,你要认真的对待你的工作3我让你看看钱的力量!
大尺度
四露A
人各有志,各取所需,不必强求,放任自流。!
明知兩個主角都沒什麼可以失去,還是隨時擔心他們陷入更糟糕的境地,但是什麼都沒有,平淡,和生活本身一樣平淡。平淡的讓人發怵,片中有一首歌,歌裡唱道,親愛的,和我一起喝吧。讓你的心輕鬆快樂,世界是如此美好,沐浴在玫瑰色的陽光中。和我一起喝,和我一起唱。開心點,忘了吧。有些事情不能改變
他妈的竟然还挺好看的…………………………………………
"街道是这样颜色、房间是这样杂乱而不协调地堆积在旷野边缘,每个人是戒备而厌倦的,性是苦闷而无聊到极点的白痴游戏。"BY外外 我觉得难过 再难过眼睛里也只有发臭的眼泪 很快就跟发酵成熟的袜子上临时喷洒的廉价香水一样蒸发 浅蓝色 婴儿粉 青草绿 酸柠黄 药片白
拍得堪比纪录片
很。不。错。
塞德尔电影里室内固定镜头构图都精致到牛逼啊!不刻意讨巧的剧本,恰到好处的爆发冲突。冰雪严寒,金钱性欲,你进我出,深不见底。
最后,男的,找不到人搭你一程。女的,老头死去,你虽在医院但终究是个扑地的清洁工。男的在宾馆看继父嫖妓,及女的在医院走廊与老护士扭打2场戏,牛逼的一塌糊涂。足见导演功力。
有暴露加分,很无聊,没演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