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之后
Après Mai,五月风暴(台),空中之物,After May,Something in the Air
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
主演:克莱蒙·梅特耶,萝拉·克雷顿,费利克斯·阿尔芒,莱娅·鲁热龙,胡戈·康策尔曼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年份:2012
简介:1970年代初期,各种各样的思潮撞击着这个脆弱的年代。而影片的主人翁吉尔斯就生活在这一片慌乱和杂乱之中。在不同思潮的影响下,吉尔斯积极参与着各种政治运动,他热爱摄影和绘画。虽然他的朋友指责他,说他政治形态不够坚决,但是吉尔斯还是我行我素地艰难的活着。可是,在一系列关于爱情、政治方向、意识形态的挫折和选择之后,吉尔..详细 >
当世界不再年轻。
一群人坐在草地上的时候,弹吉他唱歌的哥们就是Johnny Flynn,用的还是录《Water》的那把吉他。
3.5 很有意思的镜头
看此间的少年是如何装逼的
文艺青年的致青春应该是这样的吧。故事好,摄影好,有个配角很像格瓦拉。但风格上觉得破碎拖沓,颓唐,倒和主题很相称——68之后,一切回归正轨,一种被生活打败的情绪。波西米亚的包还背着,里面却换成了布尔乔亚的梦。结尾的电影片场很动人,这个愤怒的年轻人躲回了电影里。
4.3 能做到這麼客觀又主觀真不容易。反正青春再如何波濤洶湧,沉寂多年也能回至波瀾不驚
更多聚焦在青年们在理想激情过后的分道扬镳,没有过火激进,只有平淡中的伤感。剪辑调度强大,节奏散漫舒服,视角冷静却让人感同身受。
3.5-4 我们就这样 各自奔天涯...
虽然讲的是青春迷茫,但色调好阳光啊,配乐和歌也很好听。
说它太差吧好像也不至于,但是的确从头到尾太平淡。
那是1971年,一切都失去了動力。我們只能下車推著摩托走。愛和革命。汽油還留在詩裡。
这一代整天抽烟做爱搞革命的法国人等老了以后都是咋活的。。。。。
#B#1968-1971-2012:「Après d’Après」这注定了这场回望是带着Nostalgia的滤镜重新“审美”过往的;实际所陈列的(没错,像橱窗的假人偶一般)不过是又一群处于意义撩拨之下的年轻人,符号般的一代(所以看起来好轻佻啊……倘若阿萨亚斯真是出于自传的目的的话……
-左派革命的剩余价值沉积
五月风暴后有关信仰的一次(或多次)无关痛痒的探寻。年岁和青春好像手中扔出的燃烧瓶,轰轰烈烈的爆炸之后,是只剩下灰烬的消逝。爱情和友谊则是天天贩卖的报纸,百家争鸣,一法郎一份,隔夜作废。什么是革命,什么是自由,在记忆的幌子下,再美的坍塌都是虚无。顺便说一句,演员不会演戏太做作。
美。有些男孩,你留不住他的心……
自传性太强,远远不如阿萨亚斯那些稀奇古怪的类型片有意思。
和男主是好朋友...曾经取笑他这部电影好无聊~😳
人物情绪无助迷茫,但电影语言平静舒缓,看完心情平稳落地,甚至获得了某种inner peace。五月结束了,该去六月啦。
流水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