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25集时感想小玉儿最后的一个上吊是真出人意料。
想来她二十年来为了自尊和爱同大玉儿争,却甚至连争的资本都没有。
大玉儿读书知史,忍辱负重顾全大局,远见卓识后宫第一谋士。
吃的亏未必不是占便宜,许多事说穿只是一念之间。
但人奈何不了自己的心,小玉儿骗不了自己多尔衮心甘情愿被大玉儿玩儿在手心,多尔衮骗不了自己他对大玉儿的爱,放不下本属于他的皇位江山和额娘,豪格也如此,顺治亦然。
所有人不论地位性别都奈何不了自己的执念,放不下解不开,都在痛苦得不到的东西。
大玉儿周旋调停在多尔衮和福临两至亲间的痛苦和无奈。
皇太极或许从海兰珠那里得到了他想要的感情,却奈何只是一霎间心爱的人便长眠。
但这些苦与凄凉,或许就是人生本身,待到将一切放下,这世间又还有什么留恋。
世上哪有圆满?
期盼着那些圆满只是我们造出来的幻梦,借以不时塑出希望。
但我仍然指望着那些美梦伴我往前走。
人生是,美梦与热望。
梦里依稀,依稀有泪光。
对错是非也许根本不存在,更没人能具有判断对错是非的权利。
义务责任道德,不过都是想掌握判断是非权利做出的幌子。
这么说倒像成为了自由主义者。
但我又相信,为了一切的高效运转维持一个太平天下,一个皇上出来倒是轻松解决纷争的办法,只盼望一代明君便可。
自己一点一点想到这儿才真正明白自由和专制这两极的对立统一。
中国数千年来依然屹立,靠的是传统,环境会时过境迁,传统会审时度势。
只盼根基的文明不变,薪火相传。
看到35集,多次泪目。
没人有错,但每个人看着都是难过。
无数次被顺治气的冒火,但也觉得他不过是个长不大的受委屈的孩子,和董鄂明明是不顾大局的爱情,看到他们在雨中拥抱却也红了眼睛。
不知道大玉儿会不会后悔为了大清,选择顺治还不如选择多尔衮。
只有制伏自己,才能制伏别人。
情深不寿。
天若有情天亦老。
一天一地,静默肃穆,注视这场绝杀。
一黑一白,纵马错身,停驻几十步开外。
风沙止息,对手坠下马来,表情凝固在僵死的脸上。
他牵起唇弧,眸子透出明媚,仿佛笑意再深些,便会有阳光从眼角挤落。
白色盔甲,白色战马。
他像最后一位天神,傲然微笑看着人世间,临别一眼。
而后,他缓缓倒向冰冷的黄沙,胸口赫然一道绝命伤。
战场二十春秋,火里来,血里去。
他的佩刀曾无数次抵进敌人的心脏,骨肉碎裂的声音,腥血喷溅的触感。
他不是没有想过,这一身杀孽,迟早要如数偿还。
只是不在乎。
从失去那个人开始,他已然万劫不复。
业火三千,焚心成灰。
他甘愿倾尽天下,为那人的裙裾绣上血染的江山。
这一天早得有些猝不及防,他却等待了太久。
那致命的一刀,剖开心脏,他感到痛楚骤然消失。
那是一种以岁月为弦、以人事为镰,在心口生拉硬割,一照见月光便会溃烂的暗伤。
此刻,身伤正流血不止,心伤却在迅速愈合。
那么多那么多年或尖锐或缓钝的痛,终于要随着死亡,一起结束了。
他探手入怀,取出那只红透了的荷包,贴于唇间。
斑驳浑浊的年代刹时剥落,世界还原为最初的模样。
草原把他渐次冷去的身子染得翠翠的,天空仿佛在他即将涣散的眼瞳里种下两块蓝田玉。
他终于笑了,纯净无邪得像个孩子,一如与她初见。
一笑生,一笑死,一场孽缘的开始与结束。
往事云烟升腾而起,一重重掠过。
他将自己从爱恨中剥离,旁观曾亲身演绎的剧情,局外人般淡淡笑着。
当最后一滴泪风干在眼角,映照出的人影,又会是谁呢?
是谁二八年华容颜如玉,谁又在科尔沁马踏春风少年?
是谁手拈兰花飞针走线,谁又首次出征穿行烽火狼烟?
是谁心若死灰一念之差,谁又浴血归来染她嫁衣凄艳?
是谁新婚之夜含泪承欢,谁又在夜枭声里把心脏疼穿?
命运是个荒唐小人。
赖掉缘起时所有的风花雪月,再挥一纸无法算计的轻狂,叫你百口莫辩。
大玉儿的梨涡斟满了女儿红,多尔衮醉心于她追魂索命的温柔。
只这病酒一回,便注定了日后多少心酸,他都要倾杯饮空,不得清醒。
首次出征前夜,他与她坐拥敖包。
他说,你不忍心将我一个人孤伶伶地抛在旷野中,我也不忍心把你孤伶伶地抛在这个世上。
她说,我会守着月儿缺,守着月儿圆,天天数,天天等,等你回来。
之后,她没能逃脱母仪天下的那一卦,成为他的四嫂。
他命悬一线战场归来,一口血染红了她的嫁衣。
唱尽风烟,劫后余生再相见,已是悄然无话。
谁都没有背叛十七岁的月光。
不过誓言如花,自在凋零,何时知会过篱前惜香人?
江山分明还似旧时温柔,只是命运早已不复宛转。
箬叶雨浣黄了青梅,剑兰风折断了竹马。
曾经两小无猜,只因了那一段碧色玉质的年华。
岁月的无辜,总会被人事的无奈摧残得面目全非。
他为了爱情誓夺江山,她为了儿子机关算尽。
亦爱亦恨,亦友亦敌。
他除了失败,无路可走。
大玉儿总能恰然掐中他的软肋。
她清楚那道旧伤疤,在他心口几寸几厘的位置。
纤指挑一下,再抚一下,多尔衮便哭笑失了常。
他不恨,甘愿将自己本该成龙的身子蜷缩为她掌中的春蚕,任她翻覆晴雨,为她作茧自缚。
有多少欲语还休,被裹在情丝里,冷硬,石化,如一枚古莲子咯在胸口,坚无转移。
惟待你故作淡然时,把心脏绽裂开惊艳的血花。
爱,根植愈深,伤痛愈枝繁叶茂。
恩,若与怨做了嫁接,无论输赢,皆是惨痛一场。
痴缠纠结至这般地步,已经分不清谁在逼谁。
仿佛她擎着匕首抵在他的胸口,一步一步,将爱走到末路。
她的眼底再也藏不住泪光,一颗一颗砸下来,刻意高筑的城池轰然倾塌。
是的,她在杀他,却也在自戕。
这一芯情焰,在如晦风雨里扑朔了二十余年,终于燃得冷寂而落败。
那一夜,天光微微,旷野中泛起苍莽的紫烟。
他们同骑一匹马,得得的马蹄将绝望踏得清晰刻骨。
天大地大,这小小马背,是唯一容得下他们的地方。
他心灰:若我与福临同时遇险,你会先救谁?
一定是福临。
她含泪:是的,是的。
可是多尔衮,我会和你一起死。
他死命地拥住她,唤道:我信,我相信。
我可怜的玉儿。
她爱他,太久太久,久到自己都开始模糊;可她爱福临,太深太深,深到刻进毕生的骨血。
大玉儿不是平凡的女子,注定无法爱情至上。
多尔衮,输给了她的儿子,输给了大清江山,输得一无所有。
权倾天下的两个人,万丈荣光里,谁比谁更命苦,谁比谁更可怜。
刺龙绣凤的朝服,明黄色包裹的是怎样一副枯槁。
终其一生,山河叩拜前,她是他心上不能唤出的名,他是她眼底不能落下的泪。
他终于放了手,让马儿载她离去,把自己孤零零抛在冷冷的旷野中。
他说,这是你的命,我的命。
这个修罗舔血,叱咤了一生风云的男人,到底认了命。
爱到把一生都葬送,亦是不枉红尘一遭。
紧紧相扣的十指,松脱。
离散的两手之间,恰是一轮明月皎皎,圆满正好。
其实月儿从不曾残缺。
残了的只是人的眼神,缺了的只是沧海初心。
最后一次,他请缨征战,存了赴死之心。
请原谅,爱到认命,便不能为你而生,只能为你而死。
终于如愿,他静静躺在草原上,浅笑着,看天际两只鹰,将孤独换了双飞。
死别时,他容颜如睡,而她正从梦中惊醒。
2010/06/06
一声叹息,将我一生变凉。
我没有那种力量,想忘也终不能忘...因为朋友来北京,我陪同去了六七次故宫,每一次我都在武英殿里停留很久遐思。
这个地方,他曾在这里。
然而,今日的墙壁已不是旧时的寸寸墙壁,还能穿透岁月沾染风云的硝烟吗?
读大学时候看完《孝庄秘史》,我深陷其中,久久的思索,在无数漫漫的夜里,试着猜测,多尔衮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是不是一个值得我牵魂梦绕的人,是不是会骑着战马纵横沙场,毫无畏惧铁骨铮铮的真英雄真好汉。
《孝庄秘史》拍得太好了,不仅仅给了一部好的秘史剧,还有许多真情和身不由己。
可以说,它让我的思想方面,改变很多。
有人说,清朝有两个男人很吸引人:一个是纳兰性德,另一个就是多尔衮,前者则几近完美,后者大开大阖的一生让人唏嘘 。
当然此说法具有相当强个人的主观性。
千年风云,万年氤雾,谁又能穿越时空,去探询真正的历史。
到底什么才是真相,真相是电视剧上如此那般么,大玉儿她是真的有不得已的苦衷吗。
多尔衮,悲情涌动的三个字,是天边一抹最抢眼的壮美云朵,即使没有走上千秋万代的吾皇大业,却留得骁勇善战,智谋远大。
柔情重义的金色头衔。
这是《历史上的多尔衮》关于多尔衮的简介: 爱新觉罗·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14个儿子,他的母亲是努尔哈赤最喜欢的一个妃子。
多尔衮生于1612年,卒于1650年的年末,年仅38岁。
多尔衮的一生是谜一样的一生。
他战功显赫,位至极尊,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权倾朝野。
历史上的多尔衮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谜: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之谜 争夺后金汗位失败之谜 争夺大清帝位失败之谜 企图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失败之谜… 你看,你给后人留下了这麽多的迷。
我曾怀疑对你的喜爱和敬仰仅仅局限于对《孝庄秘史》的由衷感动。
马景涛收敛了许多,把你诠释的淋漓尽致,让你有血有肉。
让你人物魅力小而可爱,大而骁勇。
你在失落的时候抱着膝盖赤脚坐在床上,像个小孩子一样,苏茉尔在苦口婆心劝导你。
你在攻下锦州城的时候,全军将士高呼,摄政王万岁,你挥舞着拳头,真有英雄的样子。
多么艰难的锦州城啊,你把它攻下来了。
现在的锦州得到了我深深的眷恋。
我两次乘车北上,经过山海关到达锦州,只为看看今日的锦州。
可惜我不是古代女子 轻拂卷帕。
能够在一个巷角偷偷看着你胜仗而来。
心里暗暗的喜,瞧我们年轻的十四爷,是多么出众呀。
能够走在路上,听着市井的小民议论着你,议论你怎样的英勇善战。
哪怕是听说一点你和玉儿的小事情也好。
他们说庄妃和睿亲王关系不简单。
我知道玉儿进宫之前你就与她在敖包前私定终生了是吗。
你们在敖包前许愿, 那个时候,她心里有了你,你心里也有了她。
失去了额娘,失去了皇位,也失去了玉儿,对你来说真的还有什么真正拥有吗。
连你那可爱的弟弟,那一直维护你的弟弟多铎也因为出天花先你而去。
当你权倾朝野,又有谁明白你心理的苦,有人说你专横,可是我却明白。
眼睁睁看着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都送给了别人,那是何等的痛苦与煎熬。
你伟大的父汗昆都伦汗,其实是准备把帝位传给你的,可惜那时候你太小了。
才十四岁。
也还没有任何功勋,凶暴的大阿哥阿敏和莽古尔泰虎视眈眈。
怎会轻易的让年纪小小的你当上大汗呢。
可怜的多尔衮。
你的额娘为保全你,不得已殉葬,你的四哥皇太极虽从小对你爱戴有嘉。
可是,皇位,这是多大的诱惑啊,深受两黄旗拥护的他怎么能拱手让你。
到底是谁走错了那一步,是你额娘,是你阿玛,是你四哥,还是你就注定真就不能成为皇帝呢。
其实,你已经是皇帝了,在那些爱戴你的人心里。
成宗义皇帝。
因为在我心里清朝不是十二帝而是十三帝。
时光不能穿梭,我无法知晓。
世人也无法知晓。
你的光荣是你一刀一枪打下来的,你所拥有的称号当之无愧。
福临只所以对你如此泄恨,是因为你与他的母后你与他的江山呀,他还年幼,尚在冲龄。
爱新觉罗的三代情痴,福临作为后生毕竟也算是情谊可嘉了。
宛如在临死前念叨:一口气不来,该往何处安身。
我执着的泡在图书馆了,看了关于清朝历史的几十本书,我只是想证实,自己的坚持是正确的,没错,乾隆四十三年,多尔衮的冤屈得申了。
乾隆四十三年,弘历阅看实录,以为你“定国开基,以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明示平反昭雪,还原爵,成为清代八家铁帽子王之一。
但乾隆多心,避免日后惹起宫廷是非,上谕中说:“为后世征信计, 将从前关于此事之上谕,均不得载入国史。
” 于是有关的档案概行销毁,以至《八旗通志》中的多尔衮传,记你死后的事也只寥寥数笔,后人很难弄清楚清算之事的本来面目。
还有谁在乎这些身后是非呢。
如果可以时光穿梭,更加想回到300多年前,随便给我一个名字。
随便给我一个蒙古女子的身份,在你身边,你是不是后人说的那样。
便亲眼看而得之了... 不用在所有的犹疑之后非得加一个妄自揣测了 无奈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300多年前,多尔衮是清王朝政治舞台上指点江山的主角, 300多年后的今天,在人们耳熟能详的清宫戏中,他仍旧是最令观众感慨系之的人物。
多尔衮的人生短暂,在历史的时空中却得到了永恒。
他无疑是清朝王爷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个。
语言到了最真挚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变的拙笨和矫情。
当听着《你》,心无他人。
你站在万人中央/感受那万丈荣光/ 回想起你的眉角,此生执迷,何况前生。
你的DNA到底给了谁。
写于2007年四月 北京
本人一直很喜欢这部电视剧的片头曲和片尾曲……特别是歌词。
也曾经为一句话感动,就是孝庄身边的丫鬟的一句话:“她不能哭,那只能笑了。
”以前总觉得,以前的达官显贵总是无病呻吟,总是以爱情作为自己的生命,有时候甚至让人觉得幼稚的可笑。
但是看完这部电视剧,我却似乎有了新的认识。
记得妈妈曾经和我说:“人这一辈子,会做很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但是,你没有办法去拒绝。
”以前还以为只是妈妈为自己找的借口,但是渐渐长大,我终于明白了很多的东西。
很多事,明明想做,可是不能做,因为你不是为自己而活,生活中的阻力,有时候真的不能不让人低下自己“高贵”的头;有很多事情,你不想做,可是不光光为了自己,你必须去做。
这就是人生。
不能哭,就只能笑了。
有时候,玉碎瓦全不是无奈,而是必做的牺牲。
为了他,为了江山,为了比自己更有价值的东西。
风沙止息后,对手坠下马来,表情凝固在僵死的脸上。
最终是我赢了,我应该骄傲,我知道此刻我一定嘴角上扬,眼里有明媚的光。
我是那草原上的鹰,最凶猛的那只鹰。
可是而后我的身体竟然不受控制往后面的黄沙一倒,我低头一看,原来我胸口亦中了一刀,致命的一刀。
我伸手入怀,取出那只红透了的荷包,贴在唇上。
我笑了,一如与你初见那日一般。
记得那日蓝蓝的白云天,太阳照红的美人脸,赠荷包予相思,是上天让你落在我的马背上。
那时我是正在长大的苍鹰,发誓要带你去看天下。
那时候我想,我将来一定会是整个草原的英雄,像汗父那样。
做最爱人的骄傲。
那年,汗父伤重,对额娘说传位给我。
然后额娘却被皇太极害死。
我拿刀去找皇太极的时候,是你拉住了我。
你告诉我只有忍才有机会。
玉儿,你是对的,你总是对的。
我只有忍,才能做你的英雄。
为了做你的英雄,我答应阿敏出征,却被他陷害,整整一年的时间,我九死一生的逃回来,嚼草喝马尿,只不过为了回来见你。
未曾想,等我回来时,你却嫁给了我的四哥皇太极。
未曾想那个我最深爱的女人我要喊她一句嫂嫂。
我怎么甘心。
你说过等我回来的时候就嫁给我的,为什么你没有等我。
我当然明白你的苦衷,玉儿,你总是对的。
我还可以做你的英雄,我要忍。
我比皇太极年轻太多,我一定会把他熬死的。
但是我没想到,这一熬,会是十八年。
从雏鹰到雄鹰,我等了十八年,也终于等到皇太极死的那天。
我要取回属于我的皇位和我的玉儿。
偏偏是皇太极的儿子豪格要跟我抢。
父汗,额娘,你们看见四哥了吗?
你们问问他他到底欠我多少,他到底欠我多少。
既然我当不成皇帝我就让你的儿子当皇帝,我要让你母仪天下,我要你在那人群中央闪闪发亮。
我原本以为皇太极死后你可以回到我的身边,后来才发现我们早已沿着命运的轨迹流离,相遇,又渐行渐远。
我们竟然是再也回不去了。
玉儿,我们竟是再也回不去了。
世俗礼法不允许我们在一起,你的儿子福临我们的皇上,他不喜欢我。
既然我不能还你幸福,就给你一个天下。
我要你在最高的地方,发最亮的光。
我为你从关外杀到关内,我有无数次自己当皇帝的机会都放弃了,毕竟那个当皇帝的是我最爱的人的儿子。
我和福临的关系越来越糟,我知道他想让我死。
四嫂走的时候对我说让我善待福临,他是无辜的。
可是,我多尔衮又有何辜。
在天下和你之间,我选择了天下。
可在我和你儿子之间,你却选择了你儿子。
玉儿我们是回不去了。
我不怪你,只怪这该死的宿命。
贴着我唇的那个荷包,是我第一次出征前你为我绣的。
那次没有等我回来,皇太极就娶了你。
这个荷包,你隔了十八年才给我。
为什么命运要如此捉弄我两。
如果可以,我宁愿是当初那只雏鹰,飞翔在科尔沁的草原上,上天让你来到我的马背上。
我要睡了,玉儿。
大清,天下,皇帝,再也和我没有关系了,我现在只想做一个梦,去见一见我曾经心爱的姑娘。
——2016.8.26
每每想到多尔衮和大玉儿这一对我就觉得命运真的是很不公平,安排了他们相遇相恋,却不给他们相守的机会,甚至还让他们彼此算计,最终死别,或许多尔衮是有权利欲望的,但是很多时候是对身边的人是跟随的人一份交代一份责任,他恨他的皇帝哥哥,夺走了他心爱的女人,但却不珍惜,可是他却可以为了大玉儿的请求放下皇帝的位置甘愿让他的儿子来当皇帝,他的一生其实很悲惨,爱而不得,却和不爱的人纠缠了多年,大玉儿是爱多尔衮的,可是爱情对她来说却永远不是第一位,她的心里有大清有儿子,有责任,许多事情她没法做,最后多尔衮死的时候那一幕真的不知道看哭了多少人,闭上眼睛的瞬间想的全是和大玉儿的过去,手里还拿着玉儿送给他的荷包,可是就算是死了,皇帝和大臣对他的惩罚也不少,大玉儿只能含着泪和他说对不起,还记得她说‘:多尔衮去吧,去做一只草原上的雄鹰,自由自在的翱翔吧,或许这也是一种幸福,她很希望多尔衮能够想初识那样快乐无忧无虑潇洒自在,结局的时候大玉儿坐在台阶那里跟苏茉尔说着多尔衮,她说多尔衮是草原上最勇敢的鹰,是她深爱一辈子却不能爱的她的英雄,或许来生或许在梦中他们才能够在一起永远在一起。
大学的时候和舍友一起看孝庄秘史,看的时候,对小玉儿极为反感,当时看到的只是她的任性妄为,却没有在意她对多尔衮刻骨的爱。
她的悲哀是爱上一个永远不可能爱上她的男人,注定了一场没有亏欠,亦无对错的单恋。
人各有命,这就是她的宿命,躲不掉,亦逃不了。
多尔衮帅,大玉儿美,这部剧中所有的人眼睛似乎都想在放光,那么明亮。
所有的演员都那么沉稳,那么优秀,就连一个小丫头,都看不出一点做作的痕迹。
我想起了谢晋说他拍芙蓉镇的时候,连周围打伞围观的群众演员,都是从话剧团找来的,一个眼神,都透着那么专业。
《孝莊秘史》最後一集,大玉兒看見已然斷髮的順治,說了一句:“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她這句話是對福臨說的,更是對自己說的吧,早知道到頭來你還是不想做皇帝,當初我何必事事考慮,機關算盡,和我愛了一輩子的那個人反目成仇,只為保全你的皇位。
初看時,我總以為,對大玉兒而言,從福臨登基,她便不再愛多爾袞,往後的柔情,都充滿了算計。
如今再看,她不是不愛多爾袞,而是捨棄了那份感情,成就大清王朝。
她曾說她的命運如此荒謬,竟然被一個不知名的喇嘛隨口而出的預言所左右。
可實際上,是她一步步選擇走向了那個被預言的命運。
事事周全,人人考慮,唯獨沒考慮過讓自己快樂。
二十多年前,大玉兒無論得寵還是失寵,她都不在乎,因為那時她是多爾袞的大玉兒,他出征,她每天晚上癡癡傻傻看著月亮,心裡算著日子,什麼時候他才能回來呢?
大婚當晚,她無法入睡,聽說鳥叫其實是在拔病人的眉毛,她拿著鞭子不顧旁人眼光,一直鞭打,不許叫,不許拔他的眉毛。
一年多未見,再見時她居然在踢毽子,她懊惱,這般羞態被他看了去。
多爾袞過生日,即使皇太極就在身旁,聰慧如她,也沒法掩飾看向他的眼神。
可是,那個時候,她只是大玉兒,她並不是一個母親。
或許她對皇太極沒有愛,但眼看著自己的姐姐集寵一身,她的心裏真的不難過麼?
所以她才會對蘇沫爾說真想要個孩子啊。
當初大婚後,她對哲哲說:“姑姑,我這輩子,還有什麼未來,還有什麼幸福” ,既然這輩子已經沒有未來沒有幸福,有個孩子,便多了一份期盼吧。
福臨誕生那一刻,她成了一個母親,她的心還是多爾袞的,但已經再也不只是多爾袞的了。
為人母,當上皇太后的大玉兒不再只是多爾袞的大玉兒,她開始算計甚至提防她最愛的人,最後反目成仇。
不過,或許因為她依舊是愛著多爾袞的大玉兒,所以她才會一次又一次那麼篤定地說多爾袞是大英雄,才會只在他眼前變得脆弱,變得無助。
“我沒有那種力量,想忘也總不能忘” 都說說的是多爾袞,又何嘗不是說的大玉兒。
不然,她不會在試探多爾袞後因為他的猶豫嚎啕大哭,那場勸說,如果他沒有猶豫,權利回歸福臨,她真的會跟他走,從此天大地大。
她不會在聽說多爾袞寵上一個小姑娘後,幾分難過又幾分羨慕地說“她一定很年輕吧”。
她不會反目成仇後一聽聞他又犯病了立即出宮找他,因為她的沒法心如止水,心如死灰。
理智告訴她不應該再見,她做不到,她好像變回了二十多年前的小女孩,無助地問多爾袞,我該怎麼辦,我要怎麼辦。
她不會在說完那句 “多爾袞,我愛你太久太久,可是福臨是我的兒子,我愛他太深太深” 後緊緊抱著他。
她不會在馬背上說“多希望這一刻我們都死了”,馬兒停下不走,多爾袞下馬轉身準備離開時一直緊緊抓著他的手不願鬆開;她不會在聽聞多鐸快不行時,哭得不能自己,滿腦子想著多爾袞該有多難過,多爾袞會怎麼樣。
她不會在明知他死了事情都能解決的情況下,去勸他不要出征,摟著他默默流淚;她更不會在多爾袞出征後,在宮裡又一次次地數月亮。
即使多年後,順治大鬧出家,她脫口而出的是“皇子都小,選出一個幼年皇帝容易,卻再也找不出一個忠心耿耿的多爾袞輔政了” 這種時候,她想到的依舊是多爾袞。
皇太極死時,她不曾難過;姑姑死時,她雖悲痛卻很快打起了精神。
可是,像是有預感般,她在多爾袞的死訊傳來前驚醒,一滴淚都流不出來。
和多年前第一次聽說他死訊時一般,除了悲傷,她還憤怒,她說蘇沫爾,他死了,一個我愛了一生的男人,他都不跟我說一聲,他自己就死了。
過去許久,再看到月亮時,她依舊會想起他,月亮再圓一千次,一萬次,你也不會回來了。
多爾袞握著荷包含笑而死時,是否也會想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早知奉上大清的江山也換不回心愛的姑娘,當初是否不應該把她的兒子送上皇位,還多一絲希望。
早知她會愛她的兒子這麼深這麼深,當初為何還要費心為她送安胎藥,冒險安排人替她接生。
他這輩子只大敗了那麼一次,可就是那一次,他唯一在乎的東西後半輩子無數勝利也再也換不回。
哲哲死前,勸他:“福臨何辜?
”多爾袞抬頭,那麼悲涼地反問哲哲:“我又何辜?
” 二十多年前,失去額娘,失去汗位,失去玉兒,二十多年後,權傾朝野的他依舊沒有額娘,沒有皇位,沒有玉兒。
這個江山,是他汗父的英雄夢想,是他的英雄夢想,更是他送給心上人的禮物。
他用行動證明了他是個英雄,逐鹿中原,定鼎北京,實現了汗父皇太極兩人一生也沒實現的夢想。
從小被寵壞的多鐸總勸他稱帝,他考慮的卻更多是八旗內部的團結,大清根基未穩的江山。
即使這個江山他坐不得,他願換心上人的笑容。
可是,他們彼此之間的笑容,卻變得越來越少。
一諾千金到盡頭,他做到了,只是他求之不得的,依然不得。
那年,玉兒對他說:“讓我們的愛情和我們的意志力一樣堅強”多年後,玉兒看到的他的幻影對她說:“讓我們的意志力和我們的愛情一樣堅強”玉兒不能總是他的玉兒,但是他卻一直是玉兒的多爾袞。
她得寵,他失意;她失寵,他更難過。
懷胎十月,沒有丈夫關心,卻是他一直在送安胎藥,甚至冒險派人給她接生。
他娶小玉兒因為蘇沫爾那句三分像格格,他寵幸的每一個女人都或多或少像大玉兒,就連所謂最得寵的小霓子,也始終只是個丫頭。
一生無子,他卻真的那麼認真在思考怎樣做一個好父親,哪怕這個兒子是仇人的兒子。
在外他是至高無上的攝政王,當有人提議改稱號皇叔父攝政王,他第一想到的並不是權力的進一步鞏固,而是更親近了。
皇父攝政王,或許從一開始他想的便是終於可以和玉兒一起,權利才是順便能得到的東西。
那場試探,他猶豫了,他掙扎了,但他依然會選他心心念念的玉兒。
他用一生殉她,“我愛了一輩子的玉兒,追我魂索我命的玉兒,能不能告訴我,我這半生馬上鞍上,刀裡槍裡,所謂何來” 他不明白,該他的東西,為何竟一樣都討不回來,我也不明白。
收到他死訊時,大玉兒一滴淚也掉不出來,第一次,蘇沫爾沒有擦乾眼淚安慰大玉兒,而是坐在地上痛苦失聲。
她心裡嫁了的那個人,死了。
這輩子她都在為主子和那個人操心,幫忙,現在她連為他哭一場的權利總當有吧。
如果大玉兒不能一直是多爾袞的,蘇沫爾卻一直是。
玉兒出嫁,他在她懷裡痛哭流涕;他被問罪,她甘冒大險扮鬼嚇宸妃,只為能救他;她勸說玉兒下嫁,我總認為她是真心希望他們能一起。
她這輩子,兩個最愛的人能終於一起,大概便是她最大的幸福。
暮年,玉兒問她還記得嗎,就是那年多爾袞和姑姑回科爾沁省親。
她說怎麼能忘呢。
每次望著月亮,默默思念多爾袞的,還有她。
我總想,如果順治知道原本奪人所愛的是他的阿瑪,本該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是他的十四叔和額娘,他會不會理解。
大概會吧,當年多爾袞雖然怨恨因為宸妃,玉兒日子不好過,也理解皇太極對宸妃的那份真情。
都說哲哲沒有兒子,如何能一直穩坐皇后之位,被皇太極敬重,安享晚年。
她或許沒有大玉兒聰慧,卻更多一份婉轉,亦深知顧全大局。
人太理性,總是會顯得有些無情。
這輩子,哲哲都太理性,她或許才是一直利用多爾袞和大玉兒的感情保大清江山的人。
康熙登基,大清朝迎來了千古一帝,大玉兒似乎又可以徹底做回只是多爾袞的大玉兒,開始肆無忌憚地想他。
歷史記載,大玉兒暮年時去了多爾袞死去的那個地方,大概如結局一般,她會坐在地上,跟蘇沫爾閒聊起來,不談皇太極,不談福臨,不談大清朝,只談那個她愛了一輩子的人,她的大英雄,她最勇敢的獵人,多爾袞。
願來世,他們能是一起自由自在飛翔的鷹。
一,有这样一个女人她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更可怕的还是一个绝顶的忍士,喜怒哀乐能隐于无形。
她一生的情感周游转换在丈夫皇太极、情人多尔衮、儿子顺治帝之间,当然感动观众是她与多尔衮之间那段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爱情。
因为本身爱情是最具想象力的,其次也是因为本故事中的爱情悲伤得彻骨。
她是一个大女人,有大清国运责任控,自十多岁嫁给皇太极做宠妃到七十多岁做康熙的皇奶奶,一辈子费心费力,负重坚持。
这样的女人太硬,以我女性的视角,是敬她也恨她,敬佩她的为人处世、心胸学识,恨她铁石心肠、处心积虑。
我相信对皇太极她是心有敬爱,态度恭谨,应差绸缪以相安无事的相处方式。
而多尔衮是她内心所爱所藏又施以蹂躏抛弃又念念不忘的人,只有在多尔衮面前,我们才可以看到一个娇羞的、脆弱的、哭哭啼啼的庄妃,只有在这个男人面前,她才会卸下所有的铜墙铁壁,哪怕要挟抬杠伤害都那么赤裸裸。
对于儿子福临,有时候也会觉得偏袒过分,对多尔衮不公,可是这世间,母爱历来就是如此霸道和强势,这是生命的本能。
“是,我会救福临,然后与你一块去死。
”她这样回答他的测验,他泣泪涟涟“这样,我就心满意足了。
” 大玉儿这个女人,绝对是广大宅女们羡慕嫉妒恨的对象:美貌、才干、爱情,且样样不旷世不传奇不罢休。
二.有这样一种情感酿一世的痴情,惹一生的沧桑,握不住的幸福,挽不回的凄凉。
爱情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还是只是一种善意的杜撰;是快乐兴奋的多巴胺,还是怅然若失的无名状;是突袭而至的箭雨,还是潮涨潮落的波浪(排不下去了,再排比下去也很做作牵强)。
太宗太祖的血系里出尽了痴男,上起宠爱多尔衮母亲的努尔哈赤大汗、视宸妃(海兰珠)为至宝的皇太极、为大玉儿奋力一生妥协一生的多尔衮、直至与董鄂妃(宛如)生死契阔的顺治皇帝,这些马背上骁勇得意的英雄,在失去自己最心爱女人的时候也不过是伤心绝望的普通男子,心力交瘁的无助、肝肠寸断的凄惨、甚至万念俱灰的绝尘而去。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重情的男人更有魅力。
海兰珠征服强势男人皇太极用的是:十分的真心、百分百的依赖、耳鬓的娇羞软语和弱柳扶风之态。
大玉儿又是凭什么俘获多尔衮的呢,美貌、胆识、智慧、人品,都是又都不是,就像杂酿出来的一种烈酒,多尔衮为之迷醉,欲罢不能,不断激起英雄的豪情又在后劲中令其体乏神伤,可是他说他乐在其中,当他倒在草原上手里紧紧攥着大玉儿绣的荷包含笑离世的时候,他是倍感欣慰还是仅在自嘲呢?
而宛如,漂亮温柔贤淑的的宛如,吸引福临的首先是清秀之貌,出水芙蓉的水灵之气、谈吐不凡之才和温婉亲善之质,而福临恰好就死心眼作定了这朵芙蓉的护花使者,花零后引咎自责以致遁离尘世。
痴情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悲伤。
说起痴情,不得不提里面的小玉儿,从小就梦想嫁给多尔衮的她,多次示好表白甚至想尽一切方法达成了心愿,可人家根本不爱她,应付她情绪失控下的逼问也绝不施舍一丁点善意的欺骗和讨好的话语,导致小玉儿上吊自杀。
多尔衮对大玉儿的痴情是建立在对小玉儿的绝情上的,像小玉儿这种径直撞向南墙不回头的痴情人壮烈而悲惨,这让人联想到三角关系中“攻守退”的命题,难呐,有多少人的具有理想的情感控制阀呢?
孝庄可能有,她对多尔衮的爱总是节制的,适度的,相反多尔衮对她的爱就喷涌鲜活些。
感情是不对等的,多尔衮弥留之际握着那方绣帕的动人之状,我觉得是他自己的真心与执着感动和告慰着自己。
要感动,只能是让自己感动。
演员的表演很精彩,主角宁静和马景涛和赵德凯都不错;配角胡静的苏茉尔和多铎这两个角色不错,讨喜;小角演的也还可以,但舒畅真水灵漂亮,那会
当年拼却醉颜红,舞尽桃花扇底风。
重看《孝庄秘史》,仍然觉得宁静演的孝庄最有味道。
邬倩倩的扮相好看,但稍微欠缺了明智果敢的气度,斯琴高娃倒是颇像个女中须眉,但美艳不足,至于潘虹,也嫌单薄了些。
色艺神俱佳的,也只有宁静了。
当然,别的孝庄,也没有马景涛的多尔衮那样出彩的对手演员。
真是不懂,那样刚毅的男儿相貌,怎么可以演琼瑶哭哭啼啼的烂片那么多年,幸好,还有《孝庄秘史》,一洗从前污名。
在故乡承德,关于多尔衮和大玉儿的传说不少,当然,也有好有坏,但看了这部戏,我宁愿相信它所讲述的故事。
我白衣翩翩的英雄,总有一天,驾着五彩云霞来接我去到无比缤纷绚烂的世界,当然,猜得到开始,却猜不到结局。
原来我们两个人,沿着命运的轨迹流离,相遇,却又渐行渐远,原来伴着眼泪的相交线,便是我们感情的唯一描述。
原谅我,即使心碎了又碎,也不能把血色涂抹在你的脚边;原谅我,不能为你而活,只能为你而死,终究还是把你一个人,抛在这滚滚红尘。
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
今生已过矣,结取来生缘。
下一次我再看见你一身白色盔甲,站在草原的尽头冲我微笑,我一定不再松开,握住你的手,下一次,我不要再为责任而活,我们做一生一世一双人。
才知道是抄袭烂剧,都懒得洗稿,直接照搬原作,而原作者朴月因父亲生病无力打官司,导演和编剧应该被钉在耻辱柱上。
讨厌死多尔衮了 大玉儿是真心喜欢他?
我最近吃旋转小火锅上瘾了,席间,一个面熟的大姐,也常去。她的手机铃声,就是“你站在万人中央,感受着万丈荣光”好几次了,我就忍不住,追根溯源,一个这么老的剧,台词写的就像宁静在捧着本子诗歌朗诵一样。从来都没有看过清宫剧,感兴趣是因为前面刚听完阎崇年的明亡清兴60年,像看下这段时间的历史故事。但看后宫的妃子们整天争宠,还挺有意思的。里面一直夸大玉儿,但权谋篇几乎没有,价值观很难令人接受,苏沐儿感觉比宁静都好看。服化道具很不考究,非常尴尬,皇太极人物形象很满意,没想到董鄂妃居然是舒畅演的,不过那已经是16年前了
即使只是她的玩物,他也甘愿。他是盖世的英雄,只是永远都只为她臣服卑微。他要去送死,她来挽留他,那最后的拥抱那么沉重又绝望,她搂着他的脖子,不忍撒手。
娘的!我小学的时候怎么不觉得多尔衮有这帅列??!!
咆哮帝比较正常的一部,宁静的大玉儿真的很漂亮
幼儿园还是小学时看过!我觉得很好看!那时候阈值奇低!我很容易被感动被惊吓被吸引!
201610重温,赵鸿飞不演顺治演多铎真是太明智了,歌曲好听,双静真美
很经典,大玉儿很美
如此圣母化孝庄,丑化宸妃😂偶像剧剧情。还有所有人都是带着塑料质感耳夹……
第三十集结尾拍的太好了,“走到尽头了,你看,连马儿都知道。今夜你来看我,我这一生也不算枉过了。去吧玉儿,你应该把我孤零零地抛在旷野中,这是你的命,也是我的命。去吧。”还有第三十一集两人最后对话“玉儿,玉儿,我爱了一辈子的玉儿。追我魂索我命的玉儿,能不能告诉我我这马上鞍上,刀里枪里,所为何来?该我的竟然一样都讨不回。”草,这台词都写的字字泣血,哭死我了!万万没想到我竟然粉上了马景涛)
这部美化侵略者的辫子剧使我心里和生理上都感觉恶心。这么美化侵略刽子手,对得起死在满清残酷统治下的各族人民吗?
这种剧也有这么高的评分??
这一版的孝庄秘史最好看,也是宁静演得最好的角色,还有机灵可爱的苏沫儿、温柔大方的哲哲,就是马景涛的咆哮让人分分钟跳戏啊!
以前的国产电视剧真的好看,即使播出多年也能让人不时想起剧中的情节,时不时的还想再重温一遍。现在的剧整体制作水平下降,甚至有些可以说是粗制滥造了。
在看《洪业》,多尔衮作为清朝最高决策者出场的六七章我脑内都一直出现马景涛😂(2020.11)
我是万万没想到多尔衮死的时候我会哭的那么惨,这部剧好就好在不那么玛丽苏,皇太极要娶孝庄不是因为喜欢她,多尔衮虽然对孝庄用情至深但是依旧免不了想要抢夺皇位,孝庄对多尔衮的爱也远不及保护儿子和大清,这些都让这部剧显得更加真实了。然后就是小小的科普一下吧,总有人说福临不懂事,孝庄为什么什么都不告诉福临,电视剧修改了福临的年龄,福临登基是六岁,亲政的时候只有十四岁,去世的时候二十四岁,他的功绩虽没有康熙多,但是也是为了清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的。
补标记小时候就不爱看,太悲了,不过演员选的不错,屠洪刚的主题曲我也喜欢
马景涛老师的胸肌太好了。多铎赵鸿飞在铁齿铜牙纪晓岚里演了崔玉言
咆哮的多尔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