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奇事,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来之前知道是部有“不老”元素的电影,担心拍成奇幻片,所以原本期待值没有很高。
但看完整部电影之后觉得比预期好太多了,主题鲜明,推荐带着家人朋友观看!
电影节奏紧凑,由一个个小事件连贯而成,有很多短镜头。
女二丁萌萌承包了我的泪点,而且电影里真正令我惊讶的两个反转也都是在她身上,演员本人爆发力和表现力也很出色。
另外说一个关于“科研”的我个人在观影中的想法,郭小鲁的父亲、苏凌芳的父母、丁萌萌本人,都在影片里承担了为科研丧生的角色,让我在影片前半段都有一种太突然的感受,但直到后来看到郭小鲁的结局我才明白编剧这么构思的用意,算是很巧妙了。
总之电影还不错,值得一看!
不老奇事 (2021)6.22021 / 中国大陆 / 剧情 爱情 / 徐超 / 王传君 王珞丹
刚看完电影的时候,我忽然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部爱情电影,它还呈现了关于生死以及人生的命题。
我个人觉得这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
影片展开的主线是一段爱情,从王传君饰演的主角郭小鲁的回忆展开。
演员的演技很好,王传君的演技让我看不出来他是在演的,他不是那个角色,他就是那个人,其他演员的演技也没有拖后腿,王珞丹的演绎也很到位,有一些动作和表情上的微小变化非常细腻。
影片中同样出彩的一个点是服装场景的设计,生动地呈现了那一个年代,也就更好地传达出了影片中关于时间,关于人生而想要探讨的主题。
人物的对白和语言也很地道,特征呈现得很明显。
人物塑造也都很饱满和立体,且在许多细节处都有体现,这些细节和影片的主题一样很打动我。
同时也贯穿了影片始末,呼应了影片的内核之一。
影片中有些地方也会让人发笑,比如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歌舞厅,但贯穿电影始末的,是一种面对生死与变故的无奈,还有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影片的节奏变化并不激烈,随着郭小鲁所述说的是他的一生,有一些抓观众注意力的点,也是影片中的重要事件,但要说节奏不断笑点不停的话是没有的。
其中的爱情也不甜蜜,或者完满。
没有很煽情,没有强行抒情的音乐和撕心裂肺的哭戏,没有很狗血的剧情,剧情逻辑上没有硬伤,人物动机也不生硬。
看的感觉和我看《入殓师》的时候有一些相似,其中小提琴的使用也有类似的地方。
不过我觉得《入殓师》在主题上更加凝练一些,《入殓师》的主题也是我不知应当如何去说的,《入殓师》也是最近电影中相当推荐的作品,作为重映的电影质量无需言说,不过可能比较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看,如果喜欢看的话,这部电影可能也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都有涉及到一些相似的主题,关于生死,关于人生。
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与其说是奇事,不如看作人生。
看着他是不老,其实更重要的是,有些东西,刻骨铭心。
不太好的点也有,讲的东西有些多了,太泛了,虽然都围绕着人生,生死的内核,但一些信息交代得过快,在后段有一些信息量太大了,可能让人不知所云了,也许是导演的一个表现手法,有些超现实的表现,我结合自己的猜想还可以理解,但在观感上还是打了一些折扣的。
海报后的内容涉及剧透, 建议观影以后再阅。
电影海报首先先说两个缺点,前段小演员的表演有点太端着了,有些生硬的感觉,我对他们之间的感情感受不是很深。
另外一个是特效,那场爆炸和飞机起落的特效做得有些差,很没有真实感。
影片中最开始进入回忆的长镜头有些生硬,空中,穿过钟楼,到幼年的郭小鲁上,穿过钟楼可能意味着穿过了时间,但感觉不是很惊艳,同样的问题是特效做得一般,也许是记忆模糊的呈现?
如果要呈现进入过去的记忆之中,也许有更好的画面表达,可以更加有创意一些。
好的镜头也有不少,相当不错,比如郭小鲁和苏凌芳在房间被架子隔开,分别立在两边,表现他们之间有的隔阂。
郭小鲁开柜子时从柜子里看出来的镜头,时间和人的变化一下子就出来了。
还有片尾的一个长镜头,这个长镜头反而将时间和人物的关系变得迷离,像一个循环,不知是未来还是回到过去,,还有一些郭小鲁去战场的画面也呈现得很好,疏离,荒凉,无力的感觉。
优点分别在立意和叙事这两个点上。
这部电影的立意并不局限于爱情,叙事前段相对明了,这相对于全片,因为其所要呈现的内容较多。
影片中也不仅仅有着爱情,不同于以往的国产青春爱情电影,其中展现了人的一生,有着更多的人们的生离死别。
苏凌芳和郭小鲁的见面,分离,到再相见,再分离。
人变了,拉琴的手也生了,时间把一切都变了,小时候的承诺显得格外地苍白,但有些东西一直没变,也就涉及到了影片的主题,发人深省。
影片一开始由郭小鲁的回忆和旁白展开,从六十年代的童年开始。
原本他和苏凌芳在一起有很美好的时光,从一块高粱饴开始,一起摸鱼,弹琴,而她父母去到大兴安岭,苏凌芳被带到了农村,再见时他们已经成了两块墓碑。
她的亲戚拿钱时承诺得很好,实际上顾着数钱。
她没有读上书,被叫去放羊,穿洗破了的衣服,这让她没有可能再考上医学院了。
她反对她亲戚做的媒,选择去漂泊。
这些是她再见到郭小鲁时告诉他的,在恍惚间,在没有联系的日子里,她已经经历了那么多。
她写给郭小鲁的信也因为被郭小鲁的母亲藏了起来,一封也没收到,一开始看到这我是有些难以理解的,那么多封信,直到郭小鲁离家了以后他母亲才把信塞进了他的背包,再想又只能无奈地接受,郭小鲁和苏凌芳曾经偷偷坐上火车,准备跑到大兴安岭找她父母,他们在火车上三天三夜,和致命的化学品待在一起,最后郭小鲁也差点没能醒来,醒来后大脑也变得异常。
不过这让他看东西的反应更快,但手跟不上,所以他不能跑,会摔倒,但也让他成了做手术的一把好手,这一点在电影中多处有所表现,也呼应了电影的主题,虽然他看东西,那些东西在他眼里变慢了,但时间还是没有变,还是留不住地流逝。
郭小鲁的母亲这么做,也不是不能理解了,谁又能保证他不会再偷偷跑去找她呢?
郭小鲁的母亲在自己的丈夫意外死亡,自己被带走,眼睛被冰雹砸瞎之后,也没办法放心得下。
郭小鲁在拿到信后去到乡下后,却被赶了出来,他们间的联系又一次断了。
信是写给别人的,可能也是写给自己的,应对着她的孤独,无力,寄出去的还是期待,虽然我落空了,但那份感情,那一沓厚厚的信,具象化地表现出了那份童年情感的深厚和可贵,打下了后文情感延续的基础。
而再见面时却因为意外的巧合,两人原本要错过,所幸终究是认了出来,他还在拉着小提琴,成了大学学生,她在台上假唱,卖唱,追求摇滚,居无定所,已经不会拉小提琴了。
相遇后又草率地分别了,郭小鲁的生活还在继续,后来再见,在雨夜里,苏凌芳和他都不得不承认,他们的世界都已经变了,只能不断地向前了。
不断的变故袭来,郭小鲁的手意外受伤,不再做手术,去往布拉格做研究,苏凌芳也和郭小鲁从小一起认识的王青伟一起,现在是他的演员,郭小鲁的遭遇在采访中变成了王青伟的,王青伟成了她的青梅竹马。
他们终究是分离了,天各一方。
郭小鲁和丁教授的女儿又一次再见,一起做实验,研究干细胞,追逐着时间。
两人在布拉格再见已是多年以后,苏凌芳出演了一部关于农村的电影,但苏凌芳已经和王青伟结婚了,他再见王青伟时也没了以前的感情。
苏凌芳留了电话,郭小鲁最终还是没有打过去。
电话忽然响了,丁教授病危了。
电话的设计和信一样巧妙,打的人等待着,却又害怕,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郭小鲁在听见王青伟的声音后挂掉了电话,结婚时她打给郭小鲁的电话,他没能接到。
而在丁家的时候,可以看出丁教授和她妻子期待着丁萌萌的电话,可惜不是,而当丁萌萌接到来自家里的电话时,已经是丁教授病危的消息了。
丁教授的去世让人难过,他在临死前慢慢地失掉尊严,屎尿都得别人帮忙清理,只能眨眼睛,这里他和郭小鲁的讨论,或者说是郭小鲁的梦,有着郭小鲁心里的迷茫,也点出了其追求的意义。
如果说手术只能走在病人后面,那做研究就是想做在病人前面,让人不得病,走在后面是无可奈何的,走在前面却能有所改变。
于此也奠定了他们继续科研实验和丁萌萌用自己做实验的情感动机。
同时苏凌芳的演员生涯不断上升,却也在忍受着不断的酒局,丁萌萌渴望得到郭小鲁的爱,而郭小鲁始终放不下苏凌芳,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是浅浅地联系在一起,郭小鲁一直留着苏凌芳给他的大衣。
而丁萌萌在她父亲丁教授死后努力地进行干细胞实验,追求永生,甚至拿自己做实验,最终死于癌症。
郭小鲁努力地跑,不断地摔倒,为了给丁萌萌买一颗糖,一九九九年的除夕夜悄然落幕,烟花炸响,二零零零年了,丁萌萌也走了。
苏凌芳演戏,化妆,掩盖自己老去的痕迹,郭小鲁做研究,想办法不让人变老,衰退。
妆终究是盖不住的,研究成功了,记忆如果衰退或者只是再克隆出来一个自己,那还是自己吗?
郭小鲁也在自己身上做了实验,他被丁萌萌想要的孩子启发了灵感,于是再次做了实验,展现了科研探究精神的伟大,虽然我觉得灵感的出现表现得生硬了些,不过郭小鲁去经历了丁萌萌经历过的事情,还是让我感到一些震动。
他后来离开了实验室,他没有患上癌症,还去战区当了医生,人们以为他死了,一晃就是十年,苏凌芳寄往布拉格的信再次落空。
郭小鲁在的地方离死亡很近,在这里人的卑微与伟大共存,这里其实有叙事上的一点问题,我觉得导演所呈现的太泛了一些,虽然和主题也有相关,旁白和画面的阐述也很到位,包括后段的部分。
但信息量有点大了,可能一下子接受不过来,可能在这里生死离别司空见惯,让郭小鲁明白并接受了人生中这些经历的无奈。
郭小鲁没有死,再见到那些人的时候他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年轻,别人却都已经老了,苏凌芳也是,虽然我觉得影片里的表现还不够,但感情和地位的变化非常明显,王老不再欠人钱了,还成了富翁。
苏凌芳和王青伟成了名义上的夫妻。
他这一次和苏凌芳告别,走了。
他的确不老了,但他也没办法让苏凌芳回到以前的岁月,什么时候打干细胞就维持着什么时候的样子,记忆也无法不衰退,有些东西依旧得不到,留不住。
回到他回忆时的片段,他在开车,去找苏凌芳,雾很大,高速封路,他撞车了,成了植物人,这里的剧情我觉得稍差了些,原本他是脑子受了伤的,在他拿自己做实验的时候有交代一下,到实验的后期他的眼睛看得见了,不过说得很快,这个信息点不太明显,这样可能就会让观众疑惑他这样可以开车吗?
还有开车撞车这个套路我觉得太俗套了一些。
如果与他母亲抬头看冰雹被砸到眼睛的事情呼应一下我觉得会好一些。
不过这个转折还是相对可以的,立住了回忆的点,也展现了影片的爱情在物是人非,身不由己的变化中的可贵与不变。
郭小鲁成了植物人,苏凌芳到他身边照顾他,还为他生了小孩,用之前丁萌萌和郭小鲁存下来的受精卵。
时间不停,郭小鲁依旧不老,他们的女儿长大了,在长镜头中跑了出去,跑到了六十年代,好像变成了郭小鲁母亲的模样,好像是一个循环。
最后的画面里,有人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身旁,老人剥开了一颗高粱饴,是郭小鲁,他和他说话,她的记忆可能已经模糊,但她陪伴着他。
而现在郭小鲁说了她的名字,他醒了,他还在,他记得。
我对片尾的结局还有另外一个理解,便是郭小鲁并没有醒,那是在他的想象之中,他也许快要死了,他不愿忘了她,也许从注射干细胞的时候他就死了,也许是在沙漠里的时候,或者成为了植物人,于是有了他的墓碑。
所以苏凌芳的手上还能握着上个世纪的高粱饴。
出现的他不像是经历了许多事情以后回来的人,他的出现不合常理,所以别人看着王老表现出了惊疑。
郭小鲁想象着,他没死,他的死是个误会,他还和苏凌芳告了别。
为了解释自己即将的死亡,告诉了自己一个虚假的现实,所以在后段别人都老了的时候他没有老,他想借苏凌芳的老去让自己放下,结果是放不下。
他还是想着,于是有了回忆。
他在临死时想象着再见到苏凌芳的样子,想象着苏凌芳也许会离婚,回来陪他,为自己编造了出车祸的事故,亦如编造出的,他的大脑没事了,可以拿驾照了,也就有了片尾的长镜头,一切还在继续,超现实的表现,时间不可能倒流或者循环,只能是他的想象,或是对记忆的另一种回顾。
但他也在临死前确定了他对苏凌芳的感情,不管如何,不管过去多久,他们的感情,记忆,依旧还在,虽然离别了,但有着最好的记忆。
虽然人终要离去,但奋斗过了,有了传承,像孩子,像科研项目,像留给别人的美好回忆,也就不枉此生了。
我想的这个结局也只是我的猜测,配合着不太清楚的对电影的回忆,已经是昨天看的电影了,不过这一层的用意我想导演可能也有放在电影之中,故在此写下,可能有些牵强或者错漏了。
但无论如何,他们之间这种跨越时间和物是人非的情感,切切实实地存在于他们的内心之中。
苏凌芳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没想到到最后农村的那一部戏演得最好。
”农村对于她来说是不幸的时光,孤独,疲劳,却反而是最好的,她的经历反而造就了她的表演,在那时她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无法选择,无法逃离,但在身不由己的命运变化和时代潮流中,他们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和可以依托人生的美好回忆。
可以继续走下去,或者不留遗憾的告别。
可以安心地问自己,“人生,可以走多远?
”就像最后响起的主题曲,《一生有多远?
》
证明花钱了,可以比比。
我一般来说 对于文艺片爱情片是没啥感觉,通常也不在我的选片范围之内的。
第一就是他们所表达的爱情 我实在是缺乏代入感,甚至也很难有概念,毕竟单身多年。
第二就是和我所处的现实割裂的太严重。
比如坏学生和校花的青春爱情。
我是既不认识那种学生,也没和校花有任何交集,听他们的八卦和听明星的八卦一样的遥远。
而文艺片,比较冷门,倒不是不感兴趣,只不过就是,觉得没必要花这个钱,因为好多文艺片,表达的很含蓄很隐晦,当然适合我一个人,比如昨天那样的大雪夜,暖烘烘的卧室,沏杯咖啡,裹着毯子,摊在床上看,然后一边看一边思考。
今天之所以去看,第一是因为最近陆陆续续上映的,我大概都看过了。
第二是早上刷抖音,看大几个吐槽。
说是乱,无聊,没意思。
后来大概看了看,是王朔编剧哎。
不吹牛逼,真不咋熟,但是巧的是,前一阵在某呼读了几个文章,《海马歌舞厅》,那些编剧作家,一起玩票的一个东西。
感觉写的很棒。
所以,寻思着,以他和他们一群文青的水平,大概不会差。
也想看看到底是多乱???
嗯,看完了,刚逛完超市,回来。
咋说呢?
先说评价,我认为,很棒的一部片子。
可以看我其他影响,其实我对一部片子,一般来说都要从好坏两方面来比比几句,很少上来就定基调的。
这部片子,当然也有缺点,比如那种蓄意矫情的文青劲儿,但是真的只有一点点。
优点呢。。
让我三度落泪。
一个是父母是 隔在人生里的一堵墙。
一个是和丁萌萌死别。
一个是丁老离世。
最让我 流眼泪的是,最后几个片段,那些已经离世的人,都快快乐乐的从记忆里 始终存在。
比如郭母让小鲁给王叔送吃的。
比如苏家在一起打麻将。
比如。。。
我觉得他好,就是很主观,因为我是抱着恶意来看的,但是没让我有任何不好的偏见,反而戳到我奇奇怪怪的泪点。
一个二百斤的大老爷们,泪流满面。
好在是放映厅暗。
其实不必全篇看完,我觉得这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就是爱情外衣下的关于生死 和永恒的思考。
与其说是玄之又玄的“不老”不如说是 执念 不绝。
当真是文艺到了极点。
隔了三四个小时,一时不知道从哪提起了。
两个人因为命运和家庭的环境,走向各自的人生轨迹。
郭小鲁坚持着苏儿时的想法去考了医学院。
苏在一边抗争一边妥协种不断成长。
二者再相见,爱的都太过克制了。
但凡有一方愿意妥协。
这里有一个关于王传君演技的问题,全程面瘫脸,但是我不觉得这是演技不好,我觉得他恰恰是走进了郭小鲁这个角色,木讷,反应慢,感情表达含蓄委婉,但是内蕴的情感炽烈而执着。
从小到大保留的小提琴,几年如一日穿的衣服,全程他唯一的感情爆发,就是母亲去世,他在屋子里放声大哭。
剩下面对丁老离世,甚至在非洲面对死亡,都没有那么大的波动。
也正是如此,那句念白出来的时候,我第一次流泪。
父母在,人生尚有归处。
第二可惜了丁萌萌,谁也没能想到,那年在手术台上,郭小鲁给她打下的那个中国结,其实是个缠绕一辈子的死结。
后来我用生命证明了我爱你。
俩人话别时这里,眼泪一下子就溢出眼眶了。
我当时想的是,陈二狗没能陪曹蒹葭看江山如画,但是始终不曾负她。
可他就记不得还有个小妖么?
郭小鲁最后和苏的结果,我不知道,但是你欠丁萌萌的怎么还?
我在看复联这种片子的时候,都要较真下时空悖论和科幻逻辑,唯独在这里的时候,我根本不想考虑伦理这个事儿。
如果将来我们有个孩子,叫她郭萌。
她是你,她不是你。
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此刻,我也爱你。
这要是放言情小说里,干吧给我整一句,我爱你如命。
你说矫情不矫情。
但放这,以我的理解,肯定不合适,但是看片子,我就觉得本该如此。
郭小鲁,你要是最后也不回应,对于你不爱的人,到底何其残忍啊。
第三丁老离世。
我在疫情期间在家刷了个剧,具体的忘了。
就是里面有个医生,他提早立下的遗嘱,大概意思是,他受过的教育和从事的职业,有很豁达的生死观,但她无法接受以一个活人的身份但是却毫无尊严的活着,他是一个体面精致的人,她无法接受自己给他人带来麻烦和大小便不能自理的屈辱。
所以,一旦他成为植物人,他希望他的继承人能够然他安乐死或者停止救治。
在看到丁老的时候,丁老的老婆所述的,跟之前我看的那个份遗嘱,如出一辙,所以最后,郭小鲁阻止了心肺复苏,给他戴上了假发。
丁老留下遗嘱捐赠自己的遗体,指定郭做解剖。
你的弟子,送完你最后一程。
故事里,最开始的相逢,起于郭小鲁送了苏一颗高粱饴。
故事的最后,苏已经年迈,皱纹爬满了脸,可还是始终带着一颗高粱饴。
苏最后还是忘记了郭小鲁。
但是,不老的郭小鲁始终记得她。
那段对白,我记得不清楚了。
是一段互相自我介绍。
你好啊,苏凌芳。
最后我想用我昨天读书的一句古文做尾。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其实还有很多细节,比如里面充斥着很多的嘲讽。
比如女主角的上位史,比如她回到家,卧室里,老公在和别的女人在做运动。
比如王小莫的成功。。。。
很多关于生死的思考,其实不适合我这种三十岁的老男人,他的观众年龄层还要在拔高一些。
我在看的时候,身后有一个家庭带着孩子来看,那个孩子就一直在问,永生是不是就能如何如何了。。。。。
缺点。。
其实我蛮不想谈。
毕竟感动到我了。。。。。。。。。。
但是。。。
虽然是主观看法,但是客观存在的。。
缺点确实有。
文艺片仍然没逃出前面我说的那种隐晦委婉的表达。
第二就是好像是力求全面,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太杂了,反而有点详略不得当的意思。
还有就是思考逻辑和现实发生的可行性,会有点不那么真实。
真好,要是早知道能得到这样的评价,我就在剧本里在加入一些玄学元素解释咱们古老朴素的哲学生死观。
比如,光溜溜的来,光溜溜的去。
比如郭萌的存在,绕过伦理,称为轮回。
比如最后旁白所述,这个漫长的故事里,那些离去的人,都其乐融融的在一起了。
是为天堂。。。
反正都乱了。。
再乱些呗。。。
就这样。。。。
我有空 其实还想在刷一遍。
噫,忘了,取这个标题的原因。
就是,这个故事里,郭小鲁爱苏,但是到最后,也没表达出来,虽然我猜,那会也不用表达了。
在丁萌萌临终之际,他终于正视自己对其的喜欢,但是好像也没宣之于口。
所以我突然想到了,我做视频的时候用的这个BGM。
只是还没告诉你,对不起,我爱你。。。。。。。。。。。
本以为是爱情片来的,一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彼此是对方的唯一,度过了最难忘最温馨的几年,但没能让人磕到一点甜味,女主的境遇实在揪心,从小到大她都是一个人,一个人对抗这个世界,她孤独,她委屈,她夜里流的泪,鲁都是不能感同身受的,她深谙活下去自己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她还在剧组里当小演员的鲁来看她那一幕,本来一副玩世不恭,浓妆艳抹的状态,看到鲁以后马上乖巧了起来,她不想让鲁看到它的颓废和处境,打算去卸妆的时候她突然想明白了,干嘛要活的这么累,老娘现在的样子就是我本来的样子,于是她没有去卸妆,而是折回来与狐朋狗友推杯换盏。
鲁要出国深造她也没去送,只是淡淡的说“他好的时候,我不用在”这里为结局埋下了伏笔。
男主和女主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一个搞科研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一个靠卖笑苟活于世,鲁像个局外人,根本无法参与到苏的生活和生命中,更无法理解她的处境她的不易,只会冷冷的说“你看看你的样子,你还是你自己么”,他只会责怪苏一直糟践自己,实际上则是气苏不再是自己心目中那个纯洁的小姑娘,他根本无法与苏站在一起,他不配,他一直自私的想要重拾初恋形象的苏,可是苏早就不是原来的她了,她所经历的一切苦难,似乎鲁都不在身边,还不如找一个了解自己和自己是同一个世界的王青伟,苏一直都是清醒的,她看到青伟在睡别的女人的时候只是淡定的抽烟,似乎一切都是意料之中,她的成熟让人看了太过心疼。
直到影片结局,鲁出车祸变成植物人,苏已经老了也病了但她离了婚出现在鲁的身边,做出了当年青伟问他“那他不好的时候呢”的回答,同样也呼应了小时候鲁生病她一直在鲁身边照顾他的情节,这里是我唯一哭的点,凭什么,甚至苏小时候的理想都是做医生给鲁治病,在这段关系里苏一直是付出的那一个,除了一腔真心爱他的鲁的热忱,她还从鲁那里得到过什么呢,理解?
支持?
和陪伴?
都没有啊!
这是什么畸形的爱情,什么错误的爱情观,希望不要成为年轻人感动和效仿的对象,我真的希望结局是他们各自安好,再无交集,你我于各自想要的方向生长就好,本来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再说说后半段那段“干细胞”着实有些拖沓和不明所以,花了那么长的时间和精力介绍干细胞,我以为我在看“走进科学”,编剧的本意可能是想着生命的倔强和遗憾,写生死的体悟,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把科学加起来如此生硬和违和。
演员的演技还是在线的,但也没有让人很惊喜,服造上在年龄对比的画面中没有凸现出来,稍微有点遗憾。
总的来说,像是在讲一个悲惨女人爱上科学家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看点个人认为就在于帮助女性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不做爱而不得的萌萌,也不要做牺牲自己的苏凌芳,女人啊,还是需要一个能和自己勇敢的站在一起,能理解并认同自己的人,双向奔赴一场全力以赴的爱情。
《不老奇事》是一部让我感动到哭的片子,因为这部片子直面了一个永恒的问题。
买票的时候,我看到只有一个预定的座位,我有点担心,恐怕又是一个叫好不叫作的片子。
等到我坐下来,看到一对对情侣进场我终于不再担心。
在买票的时候我猜到这是一个讲述爱情的故事,却没料到是一个关于永恒的追问-死亡的故事。
片头的长镜头已经暗示了这是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镜头从北京二零一几年的北京穿越到一九八二年青岛大学的钟楼来到郭小鲁的童年。
那是郭小鲁第一次见到苏凌芳的那一天,那也是郭小鲁第一次面对死亡。
从死亡穿越回来的郭小鲁太小了,小到了他无法理解什么是死亡。
送苏凌芳去寻找父母的车上装满了易燃易爆炸的化学物资,却是苏凌芳和郭小鲁人生中最好的记忆,那是睡卧在死亡之上的旅途。
当成年的郭小鲁送走了母亲,他终于撕心裂肺的明白了什么叫失去至亲有多么痛。
成年人的世界向郭小鲁铺面而来。
在送酒醉的苏凌芳回去的那一夜,他也知道了自己的未来里没有苏凌芳。
这是死亡吗,是的。
这是童年的死亡,郭小鲁的童年显然结束的比苏凌芳要迟的多。
当郭小鲁摔断右手,他再也不能做手术只是一个合理的理由,让郭小鲁不去循环老师的命运。
那时候的郭小鲁只会用反抗的方式去面对他不能接受的事。
在布拉格十年的时间里,郭小鲁告别了老师,见证了一个摆渡人的死亡,是理解,是尊敬。
这十年里,是郭小鲁自我封闭的十年,是郭小鲁对抗死亡寻找永生的十年,也是萌萌陪伴郭小鲁的十年。
最终萌萌让郭小鲁明白,爱情有很多种。
和萌萌的爱让郭小鲁明白,有一种爱是当你爱上她的时候也是和她分别的时候。
此时,郭小鲁已经面临了父亲、母亲、爱情、老师、爱人的死亡,他不知道他是不是战胜了死亡,但是他绝对已经被死亡击败了。
在非洲的的八年里,当郭小鲁每天都在送走生命,面对死亡的八年里,他终于和死亡和解了,从此之后,郭小鲁再也没有反抗过死亡。
在沙漠里,郭小鲁经历了重生,他再次回到了生者的世界,接纳了一切人、一切关系和过去。
后面的故事无论是瘫痪在床的郭小鲁还是健康的郭小鲁,其实都没那么重要,因为那是爱的延续,是回忆的延续,也是生命的延续。
其实,最后郭小鲁和苏凌芳凌芳的告别不是记忆的死亡,是对过去那段感情的感谢,是来自银幕背后的某个人向某个人的告白。
片子中密密麻麻的细节在告诉观众,这是一个讲述死亡的故事。
如果你已经看完了片子,那你一定会看到一个热爱运动的丁院长,谢顶的头上有一顶假发。
王老虽然住在太平间隔壁,但是他的床上贴满了美女照片。
已经身患癌症的萌萌在生日狂欢。
一直到老都喜欢吃糖的苏凌芳。
老去的王青伟喜欢睡年轻漂亮的女演员。
他们都在用着自己的方式拒绝死亡,对抗死亡。
如果你点开豆瓣页面,拉到编剧一栏看到王朔的名字的时候,我想你也会明白为什么苏凌芳是一位女演员。
在这个童年标志逐渐离世的时代,一个我小时候看过他写过《过把瘾就死》《动物凶猛》《一般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人,这些名字随着他的名字汹涌浮现回来的时刻,我明白了。
二零一零年的时候,他用李香山说了死亡,二零二一年他用郭小鲁的一生在讲述死亡。
如果看到这里的你,看过《千年女优》《秒速五厘米》,那么我猜你也会喜欢这部片子。
冯小刚说中国缺好观众。
我对此一直嗤之以鼻,直到我看到这部电影,它居然在被豆瓣的观众打在及格线上。
这可是豆瓣啊,一大群高学历年轻人的地方啊,哈哈,好吧,确实冯小刚导演那句话也没错的多离谱。
居然还有人问苏凌芳和郭小鲁的孩子为什么是郭萌。。。
好吧好吧,我不会解释,因为看电影是个需要脑子的活动,可惜打一星二星的没有。
你们适合看神奇女侠、小时代之类的大片。
*友情提示:影片真的不适合未经世事的纯情小情侣,更像是披着爱情片外衣的哲理向文艺片1.苏凌芳找到父母的时候已经是两块墓碑,死因究竟是意外事故还是某文导致的非正常死亡?
但对苏凌芳没有任何的通知和补偿,而是粗暴的把苏 扔给农村的姑姑,是时代的悲剧;2.影片以时间的推进为主线,郭小鲁在父亲实验室爆炸后昏迷而产生的记忆缺失、封闭的火车车厢里的旅程以及遣返、童年苏凌芳在农村对黯淡星空的凝视、飞机起落架收放 时空转换的画面处理、每一幕戏结束后 才出现的时间地点的文字注释,表现出时间的锋利和无情;3.重逢后苏凌芳对世俗名利的追求和对真情的渴望导致了对郭小鲁的若即若离、郭小鲁的坚守和王青伟的背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4.王姓作家和作者电影的调侃有点老套了,诗歌和摇滚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布拉格的城市建筑很美;5.丁萌萌的捷克女导师使用新技术来保持容颜(有点诡异,让人想到中国古代《卖柑者言》里面的橘子),丁萌萌主动注射鼠细胞“改变了基因的刻度”而导致癌变的提前,郭小鲁因为孤独也步后尘,毫无疑问他们是丧失理智的科学狂人。
这似乎对当下新冠病毒的溯源、疫苗临床试验的安全性、病毒实验室的管理有现实意义;6.郭小鲁注射后在沙漠自我放逐,经历了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洗礼,传教士的打扮 仿佛受难后的耶稣,而后来郭小鲁也确实永生了;7.影片在取舍上 内核的丰富性优先于情节的连贯性,所以影片最后出现了光怪陆离的魔幻现实,但确实引进了一系列的深刻命题:缓速视觉--时间相对论,干细胞研究--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死亡和永生--人的有限性和宇宙的无限性,以及基础生命科学研究、医美、代孕、有尊严的死亡、司机口中长生不老会“乱了套”等社会伦理学问题;8.很多人害怕死亡,很少人思考死亡,全社会都需要一场以死亡为主题的启蒙。
电影只看了一遍,个人观点 不喜勿喷。
今年院线国产片的绝对惊喜。
非常喜欢。
作为王朔读者加粉丝,这部是我一直想看的。
但此前并未抱太大期许。
因为二十一世纪以来的王朔编剧电影,没一部是我认可的好电影。
上映后各处搜索评论,负面口碑不少。
没想到,今天看了,深得我的喜欢。
徐超导演的完成度很好。
作为创作者的王朔,在叙事实验上也实现了对自己的突破。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王朔,从小说来看,一直都在关注生命和人类关系的主题。
电影很好地延续了后期王朔的创作命题,并且空前地通过奇幻设定完成了这场叙事实验,这是此前的王朔作品几乎从未实现过的尝试。
能在一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中探讨如此复杂与宏大的命题,在国产商业类型片中非常难得。
导演的处理,基本做到了表述清晰与结构平衡。
当然,如果以更为严苛的标准来看,成片在部分剧情的叙事上略显仓促,大量依靠旁白推进也是遗憾之一。
但这恐怕是体量所限的无奈之举。
如果能延长一倍时间,做一部七八集的迷你网剧,或许能够交代得更加充分一些。
感谢徐超导演的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呈现,使得我这样的王朔老粉仍有机会得见且相信——依然宝刀不老的王朔。
这样一部既严肃又商业,兼并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奇幻电影,无论是对中国类型片市场和王朔本人,都是一场可喜的突破。
推荐给那些对生命有过一些感慨和阅历,同时也仍旧怀有赤子之心,还会被浪漫主义叙事打动的人们来看看这部国产电影。
真的。
能在电影院与依旧纯情的作家老王久别重逢,也是我苦等多年的隐秘幸福。
本以为是个爱情片、是个奇幻片,没有想这么悲惨、这么灰暗,看完我都抑郁了。
说点杂想:①向老一辈科学家致敬!
他们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回到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奉献出自己的生命,甚至是下一代的幸福。
今天中国能这般繁荣、强大,是他们生命换来的,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②日久生情,千万别和一个人在一起呆太长时间。
郭小鲁和丁萌萌本来是一点感情都没有的,可在一起时间长了,居然产生感情了。
郭小鲁刚出国时,和丁萌萌住在一个屋檐下,我就知道导演是在搞事情,最后果然…………真不明白,郭小鲁和苏凌芳都深爱着对方,为什么郭小鲁却要在大好年华去国外呆上十年!
有人说是苏凌芳酒醉后说的话让郭小鲁死心了。
其实说穿了不就是导演搞事吗:让他俩产生矛盾一别十年,再给两个人都安排上情人。
反正就是虐恋,就不让他俩好好呆在一起!
真够了!!
③有个影评说故事的最后一段都是郭小鲁的幻想,其实郭小鲁给自己打上实验针后也死了,什么去非洲、出车祸、苏凌芳离婚照顾他、有了女儿等等都是他死前的幻想。
分析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
我承认,分析的很有道理。
但我不接受,这个影片本来就已经很伤感了,再这么一分析,感觉整个世界一片灰暗…… 我坚信:最后他们俩在一起了,郭小鲁的病好了,他们在一起,有个女儿,一家三口过着幸福的生活。。。。。
另:看了一篇影评,写到我心里去了: …………后半段丁萌萌的出现,让人觉得感情戏很割裂,前面还跟苏揪心不已,后面就又与丁患难情深。
《本杰明巴顿奇事》跟《阿甘正传》都是单女主,男主也是一往情深,领悟人生之余真情永不变。
片子看了三分之一,我的第一印象:这不是中国版哦不对,青岛版阿甘吗?
两小无猜到劳燕分飞,男主的后天特技,之后的偶遇以及念念不忘的暧昧。
再看三分之一,嗯?
怎么找到点青岛版入殓师的感觉。
感觉中间这部分对生死的立意很新颖,也很透彻,和女二的生离死别也很感人。
最后三分之一又仿佛变成传统韩剧的不老男主和熟女女主的羁绊。
其实,每种口味深挖都还挺不错,做成拼盘就有点串味了。
但我觉得四星没毛病,虽然人设太狗血,女二是真二,男主女主是真较劲
说它烂也说不出口,说它好也说不出口……中间干细胞广告看得我直接抠出了一座地下城。以及为什么又又又又又给我在电影院看到代孕???
低情商:烂片高情商:作者电影
也就5分的水平,槽点太多。
第一次发现这几个王姓演员都这么老了……李婷婷看上去真是青春活力呀。至于电影,很复古的感觉,不是时代复古,而是在叙事上。2022再看到这种电影,有种穿越时光的感觉。
王传君演戏怎么这么好
两小无猜被时代分开,痴情少年苦恋风尘女子,痴情女子狂追守身男子,孤老终生阴阳相伴。够凄美吧!够伟大吧!我只想说“洗洗睡吧!”
20211227 人生啊,一眨一闭就是一辈子,王啸坤是亮点,小痞子演的不错!
‘‘所谓的时光不过是一眨眼而已,我们哭着迎来自己,又哭着送走亲人,想要珍惜,却又不断逝去。生命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无助者。’’中国版的返老还童,还是挺成功的。
看得出主创试图借由科幻符号诠释哲学爱情命题,奈何功力有限完全没撑起来。前后叙事风格严重割裂,故事走向自男主出国后就整个跑偏,后半小时混乱的剪辑、糟糕的节奏以及语焉不详的情节编排实在太减分。大段丰富的内心自白又处处透着文艺片常见的疼痛矫情味儿,偏偏还拍了两个半小时怎教人不如坐针毡。其实单看前半部分的青梅竹马聚散离合还是很抓人的,起码算得上是气韵悠长的合格年代爱情片。
王朔滤镜让我多打了一星
7.5人类的命运就是幸福和悲惨的纠缠体。
旁白太多了,好像一部读出来的电影。前后也略有些割裂,故事讲着讲着就跑了。有些内容还是有想法的,但是讲得方式太差了。而不老这个概念,也基本没用上啊。
竟然没有把《伏尔塔瓦河》播完
王啸坤演得挺逗,丁萌萌好像我一朋友
开篇就带着本杰明巴顿既视感,前半段靠着一丝悬疑撑着一丝好奇,不想后面急转直下步入魔幻超现实主义,编剧的构思完全没有撑起来。所有女性角色(包括丁老媳妇)性格趋同,一个大飒蜜不够,都得是大飒蜜。少年女主到成年女主的气质完全割裂,从清新脱俗一瞬间变得俗艳,没有任何铺垫。男主的转变倒是有层次,前段还算循序渐进,最后非要快进式猛洒狗血。
我服了 看的我难受 几度想起身离开 你要是只讲感情线也好 偏偏乱七八糟 像一个魔幻片 我也看了不少王朔的书 并没有感觉像啊!
看前半段以为是部纯爱片丁萌萌死之后突然超现实了起来。就还是什么都想说,什么都说了一点,又好像两小时也没说明白什么,这里面最王朔的大概就是隔壁老王了吧。
为了午饭后消磨时间,我进场看了40多分钟就出来了,因为40分钟里我不知道它讲的是什么。王传君我不理解他一直标榜自己要跳出过去,然而他除了给自己一个很「艺术」的姿态之外,在演技和台词上根本没有半点进步。还有王珞丹你为什么要参演这部电影?
这个中文片名和故事太不贴了,看完了郭小鲁漫长的一生,也不是不好看,也没怎么突出不老,就是突然在自己身上做了干细胞实验,仿佛是一个超长的干细胞医美的宣传片。王传君的声音太有电影感了。
一個有意思的故事,取了一個不貼合的片名,到了沒能拍成一部好電影。前兩幕尚且算在及格之上,讓人開始期待的時候,第三幕便開始崩壞,而且越崩越壞,尤其是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跨度,時間在其中的至關重要,偏偏角色年齡感的塑造卻是錯位的,有演員狀態的問題,也是妝髮粗糙的問題,更是導演對故事理解和把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