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

Eighth Grade,The Coolest Girl in the World,8th Grade

主演:艾尔西·费舍尔,约什·汉密尔顿,艾米丽·罗宾森,杰克·莱恩,丹尼尔·祖尔格哈德利,弗雷德·赫辛格,艾曼尼·刘易斯,卢克·普拉尔,凯瑟琳·奥利维雷,诺拉·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八年级》剧照

八年级 剧照 NO.1八年级 剧照 NO.2八年级 剧照 NO.3八年级 剧照 NO.4八年级 剧照 NO.5八年级 剧照 NO.6八年级 剧照 NO.13八年级 剧照 NO.14八年级 剧照 NO.15八年级 剧照 NO.16八年级 剧照 NO.17八年级 剧照 NO.18八年级 剧照 NO.19八年级 剧照 NO.20

《八年级》长篇影评

 1 ) 《八年级》明明就在他们身边却还感觉像是局外人

五六年级和初中就像是在历劫,那个年纪正处于自卑,角色混乱时候,永远想要变成cool girl or cool boy,在性格更张扬的孩子面前也永远会感到自卑,一边不敢接触他们,一边低下头悄悄观察他们,对着镜子学着他们用最阳光的笑容说hi,想要模仿所有在孩子中间如鱼得水的小领袖。

如果胖,长一脸青春痘,再加上阴沉的性格那简直就像罪犯,被所有体面的孩子歧视,你没有在言语和动作上伤害过任何人,但是你就是融不进,始终是局外人。

《八年级》是所有人的影子,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被边缘过,也都有极度自卑的时候。

谁也不可以说再努力一下,你就能和他们融洽相处,只可以自己祈祷那段时间更快的过去,希望不要难以忍受的糟,希望快一点长大,希望自己能够告诉自己“I'm the goodest girl in the world."

 2 ) Kids are mean, and the struggle is real

上学的时候,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到高中之间,每个前途未卜的小孩儿都有一个终极目标:fitting in。

为了被接纳可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我本人也光荣在内。

跟同学们“打成一片”有一个很low的办法就是树立共同敌人,然后百般欺负羞辱那些看上去不是那么团结不是那么一致的同学。

上小学的时候欺负人的事情真的干了不少。

有一个女同学好像脑子有点问题——现在回想起来也不知道到底是她脑子真的有问题,还是被我们欺负出了问题,而且又发育的比较早——小学的时候发育早的女生的尴尬我想我就不需赘述了,真是很扭曲的一种情况。

总之大家联合起来欺负她,嘲笑她,往她的饮料里灌胶水。

印象中她只会傻乐,as if she’s in on the joke. 前两年当刑警的小学同学建了个微信群,假公济私的用公安系统的数据库搜搜到了这个昔日女同学。

资料显示她已经离过五次婚,有一个女儿。

身份证件照片上面头发乱作一团向四面八方炸着,但脸上还是那个傻傻的微笑。

群里一下子一片肃静,一起忏悔和默哀了三分钟。

是那个微笑让我们想抽自己一顿。

《八年级》的主人公让我想起那个女同学。

Kayla是这么一个形象: 额头有粉刺,下巴有粉刺,暴牙,微胖,长发金色,有side boobs。

爱好是自拍“人生哲理”类型的视频上传油管:形式为她的大头面对电脑摄像头,给出“how to be yourself” 和“how to put yourself out there”这样的建议(目测她幻想的观众是额头有粉刺下巴有粉刺暴牙微胖长发金色有side boobs的女孩们)。

口才:差。

用一大堆的“it’s like...” 和 “so…”, 做各种尴尬的手势。

躲在被窝里刷instagram,幻想和自己的爱慕对象接吻(用手背模拟),穿着艳绿色的游泳衣参加泳池派对。

总之你可以看到,就是一个要多笨拙有多笨拙,初入青春期的女孩子(btw,这个小演员选的真的很棒,金球提名一点不含糊)。

从这个set up即可预测各种悲惨的社会经历将接踵而至。

这是可以看到的开始,重点是,结局如何?

说实话谁不爱看underdog逆袭的励志故事呢?

我这个俗气的观众一路在心里默默切望Kayla其实是个天才,只是因为性格内向不为人所欣赏,但有一天因为某个契机厚积薄发横扫一切自以为是的傻B同学。

But no,Kayla真的就是一个不能再普通的长粉刺的初中女生,没有任何惊人之处。

在自拍的视频里也没有讲出任何发人深省或者催人泪下的观点和故事。

为这一点,我要给编剧手动点个赞。

【必须吐糟的一点是剧情里出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高三大姐,对Kayla莫名好,但是最后不知所踪,让人拿不准她的角色意义为何(黑人问号脸)。

貌似只为引出她的一个男同学,差点带Kayla误入歧途。

如果硬要包括一段性方面的struggle,用Kayla暗恋的对象Aidan就可以搞定了啊。

扣一星。

】故事的低潮和高潮是Kayla和爸爸在后院烧东西。

爸爸问她盒子里是什么。

她说:啊,没什么,就是类似我的期望和梦想之类的东西。

接着爸爸倒是给了一篇非常俗气非常催人泪下的致辞。

但是爸爸一个人养女儿真的是很不容易(最近的一个例子是《Searching》里的John Cho)。

同时也默默在小本本上记住:如果以后有女儿,一定不要做这么迟钝的家长,当她在泳池派对没结束的时候就打电话来让我去接她,我一定要立马就去,放下手里的一切马上去。

说实话我真的有点怕生女儿……因为我本身不是那么敏感的女生,生个女汉子性格的女儿也就罢了,万一是个超级sensitive的小女生怎么办?

Anyway,后院洗礼之后的Kayla表现出一点点自信和一点点勇气,一点点成熟。

就是这么一个波澜不惊的故事。

Kayla的“翻盘”之举也只是对着撅她的女生一通口才很差的声讨而已(好像说到一半就词穷了,只好气呼呼的转身离开)。

生活还要继续。

粉刺有一天会平复,不安的心有一天会找到anchor——但那也是暂时的,成长的车轮轰隆轧过,只要没轧死,就得继续生扛。

 3 ) 在说“你好”之前,要经过多少次排练

交友,真的是一种天赋,总有一些人能够轻而易举获得友情,在新的环境当中迅速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喜欢。

但是就是有些人哪怕脑中排练一百次却始终也不敢迈出“Hi,你好,我们能做个朋友吗?

”那一步,甚至想到这个念头就会呼吸不顺,脑子里反反复复都是被拒绝的窘态。

相比之下,主角Kayla执行力算是比较强了,虽然最终也没获得什么好的结果,但在一两次为自己打气之后真的就去尝试了。

但是,友谊应该也是分好坏的,有益的友谊(譬如潜水小哥那段)能让你重拾自信,鼓起勇气去声讨那些你认为没被公平对待的人和事;有毒的友谊,则会让你失去本心甚至带有讨好意味般一味迎合对方,被吃干抹净了还觉得别人在对你好。

说到这里,很开心Kayla没有在高年级小痞子的压力下不情愿地配合,也让我想到了Lady Bird里面女主坦诚告诉那帮“很潮”的朋友自己想去参加毕业舞会的场面,发自内心为这些没有因为一时孤单而失去本心的女孩点赞。

同时,剧中的父亲也是非常暖心了,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女儿,用爱包裹住Kayla敏感的芒刺,把她从自卑的泥淖中及时解救出来。

也许三年后的Kayla过得并不算顺利,但是相信她回头看的时候,不会再因为孤单而讨厌自己,也会笑着挖出毕业时候埋下的宝盒,坚定地告诉三年前的自己——我过得并不算好,有过一两段并不成功的爱情,但是我没有再去因为孤独而自卑,而去讨好别人,我现在也有了一些不错的朋友,并试图投入到更喜爱的事情当中。

谢谢你一直相信我是世界上最酷的女孩,gucci

 4 ) 这才是我的青春片

内向这种性格其实没什么问题,有的小孩就是喜欢自己一个人玩,独处并不会让他们觉得无所事事。

问题在于,内向的后面常常伴随着另一个词——自卑。

看见Kayla的言行举止,我仿佛看见了另一个自己:从小到大受到最多的评论就是安静,好听点的叫做文静。

我看见她早上穿着不起眼的短袖,低着头含着胸走在学校的走廊,我就想起初中,中午上课前我不得不穿过热闹的操场,急匆匆走向去教室的楼梯。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我那会真的不用怕什么。

怕什么,那些都只是人而已,甚至还有比自己更蠢的人而已,只不过他们是外向的蠢蠢的人而已。

她硬着头皮不得不去参加聚会,电影中我认为最精彩的就是游泳池前的这一段:慌乱而沉重的bgm,镜头不停地在泳池里各色各式的人切换,在社恐者的眼里,他们似张牙,似舞爪,他们从来不会觉得羞耻,他们在自己的领地里混迹自如。

有的时候,真的不是自己不愿意广交朋友,而是有的人,光凭外表你就知道你们俩不是一条道上的。

女生肯尼迪以及她闺蜜对Kayla的态度,我也很有共鸣。

那段时间,我甚至对自己产生怀疑,以至于到毕业了大学了,跟舍友聊起高中的事情的时候,我都在问自己,我那会什么也没做错,为什么有的人就能莫名其妙看不起你,是因为性格吗,是因为长相吗,是因为性格太内向不会说话吗,是因为长相不够出众看起来很好欺负吗。

“I am a good person because I am always nice to you,but you're always mean to me.” WHY?

我曾经一直这样疑惑,现在我不了,因为我没做错什么,我只不过不爱说话不够优秀只是普通而已。

现在我想通了,你对我不友好, 只是因为YOU ARE BITCH。

影片到最后,并没有俗气的转折,女孩仿佛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她耳朵上的耳钉又预示着什么在悄然改变。

我只知道,这份记忆,这份记忆带来的痛苦与难堪,时间不能让它淡去,但时间可以让女孩慢慢强大,慢慢自信,只要她熬过去。

——2021.12.1更新今天刚刚了解到鹿道森的事情,很感触,点进来的时候看到豆瓣推送的乔任梁父母的消息。

只觉得,面对世界的种种恶意,种种不公,你若还能温柔相对,心怀阳光,勇敢生活,真的是件我自己无法想象的事情。

关注过其他平台的残疾老奶奶唱歌,盲人母亲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子,她瞎着眼睛都可以炒菜,她面对恶人的挑衅侮辱,也能坚持做自己的事,我很敬佩,也很感动。

世界上的恶意实在太多了,一想到他们软弱的身躯点进评论里,几条侮辱的话映入他们眼里,就很想哭。

他们生活饱受艰难困苦,能这样敢把自己的不堪大方展示于世人前,已经很难得了,为何还有蛆虫在那里叫嚣?

你们不觉得羞愧吗。

再说回来吧,曾经对弱者冷言冷语欺凌的恶魔们,你们假装忘记前世,以小时候不懂事做借口,再悄悄混迹于人堆之中,作出一副伪善而崇高的样子,一定很得意吧?

 5 ) Thank God for Bo Burnham

上周末Hilcrest Cinema有演员Q&A。

Hillcrest是我在San Diego最喜欢的影院,虽然身边坐的都是陌生人,但是他们都懂你,都爱你所爱。

看完Eighth Grade回来,本来我想写篇文章说我有多喜欢Bo,一翻电脑我去年就写过一篇讲我有多爱他的Stand-up了,结果现在看完他的导演首作,我觉得我又重新爱上他了一次。

回来和童讨论我们最喜欢的Comedian,我和她说看了这么多standup我最喜欢的还是Bo,感觉很不好意思,最喜欢的竟然是一个和我差不多年纪的straight white dude (touché)。

Eighth Grade讲一个13岁八年级的小姑娘Kayla,在初中最后一周的故事。

演员Elise Fisher拍电影的时候刚刚八年级毕业。

Bo说当初选角的时候,其他试镜的都是自信满满的姑娘试图去演13岁尴尬小女生的模样,而Elise却是一个胆怯害羞的姑娘硬要表现的很自信。

那些你能想到的初中生琐碎小事,你经历过的你听说过的,都在电影里。

觉得家长管东管西,觉得自己很有想法但没人了解自己,想要有个男友,憧憬高中生活,觉得那个很受欢迎的女生其实一点也不好,甚至包括被骚扰了之后还觉得是自己做错了。

片里有一段,是做了好久心里准备的Kayla,去参加同学的生日泳池派对,还显得很不合群(don’t we all),但后来却自告奋勇的唱K。

Bo把这段比成他自己从小就开始表演standup站在舞台上的感觉,很想表现,但真正站上台却恐慌焦虑不知道怎么表现了。

Bo说他拍这部电影,心里想的受众群不是真的八年级小女生,他是拍给自己看的,也是给所有能从Kayla生活中看到自己的人看的。

看到Kayla唱K,我想到自己做好大的心理准备去参加reception/networking,你知道你应该去做这些事情,知道应该去争取达到对自己的期望,但却要鼓起很大勇气去做。

是一个不自信的人,假装自信的不得了,来掩盖自己的不自信。

看完电影回来,我一直在想,看Bo的作品,那些一直困扰我却又说不出的想法,竟然能被这么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统统精准的描写出来。

回来翻了翻评论,感觉很多人,无论男女老少直的弯的,都这么觉得。

大概是真正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里都是真情实意,而不是他们觉得观众想看的。

讽刺的是Eighth Grade讲的是个13岁女孩的故事,但电影的分级却不是PG-13,而是R级,17岁以下的观众需要成年观众陪同才能看。

里面有提到性,oral sex,还有一段戏,我觉得全片最棒的一段戏,有很强的sexual undertone。

看过电影的人会觉得,我们13岁的时候虽然没有smartphone,instagram, snapchat,但电影里并没有讲什么13岁的人不知道的事情。

Bo说他虽然很失望,但也没有觉得很惊讶。

虽然他写这个故事是写给自己的,但他觉得受众群是所有觉得自己不合群活的很困扰却还是要硬着头皮上的人。

距离Bo上一个standup演出已经有两年多了,他说他后来站在舞台上会恐慌,不能好好演出了。

所以现在导演电影,也算是另一种表演。

我虽然很想看他站在舞台上,但是我会耐心等的(我的模板是那些等了Dave Chappelle那么多年还把他等回来了的人)。

Also bonus points why I love him so much.

我们都爱(普利策获奖者当代诗人)Kendrick Lamar

我们都爱(奥斯卡最佳影片算什么)Moonlight

 6 ) 干干净净的电影你为什么不敢看

干干净净简简单单的一部校园电影。

关于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初二女孩 脑子里一万个想法却在现实中死怂死怂的女孩,答应自己要改变又永远给自己多一条的理由不去做。

只敢跟老爹面前发泄咆哮的小可怜女孩 想过老爸死了我也想个办法了断。

可能不是因为多爱老爸 可能自私的缘故更多 因为没有人能忍受我突如其来的小情绪和坏脾气吧 如果世界上唯一能帮助我的人走了 我难过的活着真的有一点意义吗这是在韩国第一晚看的电影 男朋友在旁边看着震耳欲聋的蝙蝠侠。

 7 ) 粗笨白痴女的初中不完全纪实片

我本来想说“大概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么一段时光”,想了想还是忍不住刹闸,我不能把自己发生的事情推介到所有人身上。

怯懦,内向,却又总想着扮酷是我成长的心路历程,不是别人的。

当时的我也站在初中升高中的关卡上,拿着一部破破烂烂的智能手机,努力缩下巴,用美颜相机磨平脸上的痘;和班级里口碑不错的同学搞好关系,让自己看起来是个对谁都不发脾气的好好先生。

事实上就是nobody cares about you,只有你自己在度过这段tough time。

我还记得初中毕业的时候,我站在平常放学回家的路口,看着那些熟悉不熟悉的面孔远去,隔壁班的班长还在和她的闺蜜讨论她的小男朋友,我心里想的是,去你妈的,初中总算结束了。

高中比初中还可怕,我顶着搞笑的短发穿着一件土旧的白衬衣去报道。

新的班级我根本谁也不认识,和别人说一句话都需要巨大的勇气。

新同学都来自各个区的重点,高手如林,我还记得,我第一次月考考了全班倒数第十。

我妈默默流着眼泪,她可能觉得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事实证明,高中三年我一直在虚假繁荣。

扯远了,其实在每一个孤独的欧美青春电影主角身上我都能看见一点自己的影子。

Kayla呆滞,肥胖,不解风情又无聊,说话吞吞吐吐,却在视频里教育别人。

当我觉得世界上不会有别的女生在鼓号队里打大嚓的时候我就看见了Kayla那一脸生无可恋的特写。

Fine,看来我们是同类。

我们都是那种粗笨的白痴女的,可能长大了懂得心理调节,不断说服着悦纳自己,青春期的尴尬时刻足够让你在午夜梦回时不断惊醒。

希望有类似经历的女孩都自信起来吧,我觉得Kayla那个自我催眠的办法还是挺有效的,不断告诉自己我已经是个自信的人了,我只要演出来就好了。

 8 ) 成长中每一个没有退缩的我们真的很酷

影片很真实的反映了青春期里那些不自信女孩的窘境和苦恼。

每一个自卑的人或许都可以从女主身上看到曾经的自己。

对着镜子练习对话努力迎合群体;在日志本上写上自己的小目标,比如想要变得自信,交很多朋友;想要做一个酷酷的女孩;被班上帅气的男孩子吸引,视线总是望他;

渴望友谊和关怀却又因自卑而局促不安,努力的佯装自信,结局却总是令人尴尬甚至窘迫。

可这都是成长的一部分。

这并不是失败或错误,一切都因此在慢慢的改变。

烧掉了时间胶囊的凯拉放弃了录视频,她勇敢的对自己的爸爸敞开心扉,斥责了将她的真心置若罔闻的同学。

她遇到了愿意聆听她的声音,即使不着边际的聊天也不会让她觉得窘迫的盖布。

影片中最令人暖心的是初中生的凯拉录给高中毕业的自己的视频。

“现在你所经历的坏事并不会一直在你身上发生,一切都会改变的,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接下来发生什么。

这让人感到刺激,害怕且有趣。

所以,也许只是你暂时还没有找到而已,正确的方向,合适的朋友,以及成熟的自己。

一切都在慢慢改变。

不要害怕。

这就是成长,过程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勇敢无畏,甚至回想起来让人觉得可笑或是尴尬,但是至少我们没有选择退缩,这真的很cool。

 9 ) 平凡人的电影

有一天,我想,如果Bezos,亚马逊的头头突然挂了,或者收垃圾的突然生病且无人代替,哪一个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更大?

我猜是后者。

电影,喜欢讲梦想,讲英雄,尤其是现在美国梦当道,好莱坞垄断电影业的时候。

(好莱坞是造梦工厂,关心的是那1%的明星,而不是99%的普通人。

)95%的电影,都是讲英雄的故事,或者普通人成为英雄的故事,很少关注平凡人的生活。

在有这样的想法之时,一部电影,叫《8年级》,出现在我眼前。

女主角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概括一下,满脸是痘,浑身赘肉。

她生活中缺乏自信,暗恋校草不敢表白,被其他爱打扮的女生瞧不起。

女主自己还录制youtube视频,教导大家要打开自己,树立自信,如此种种,但视频中磕磕巴巴,嗯啊不断。

巧合的是,她在视频中所讲的,也是她自己在努力做的。

她在打开自己,勇敢地走出了很多第一步,向更好的自己迈进。

影片结尾,她还是那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只是比之前的自己有进步。

我有时候看电影,并不是想看到扬名立万,而是只想说一句,原来你也有这么颓的时候。

 10 ) 自我写照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waking王小心(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9518361Snapchat公司的PR和影视方有合作,所以我们才得以在公映之前在圣莫妮卡的Arclight提前看了这部电影。

一句话,拍得真是好。

有人说像少年版的《伯德小姐》,我觉得还要好,更真实,更怯懦,更温馨。

影片内容很简单,围绕着一个八年级(相当于我国初三)的小女孩初中的最后一段生活。

小女孩Kayla内向、不出众,在看脸和看“social”的美国校园里处于垫底的阶层。

然而她的少女心不比任何人少。

她希望走出自己的内向性格,去和更多人交朋友,对班上的帅哥有一颗花痴之心,然而现实和幻想总是有距离:班花有自己的圈子,基本全程看手机翻白眼甚至都不在意她的存在;帅哥只想让她给他口`交;好不容易交到高年级的新朋友,等着她的却是更大的坎儿……影片全程的线索是小姑娘Kayla在youtube上自己录制上传的视频。

每个视频看的人数都是个位数,每个视频的主题都是她做不好却在教别人怎么做的事情。

“如何交朋友”、“如何找到自我”……这个拍youtube视频出身的导演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

可是笑着笑着,我觉得这太真实了:她在告诉自己怎么做,也在告诉我怎么做。

那个藏在我心里的、小小的初三的我慢慢跳了出来,那些当年困扰我的课题——怎么与人交往,怎么忍受班花的白眼,怎么与班里拉帮结派勾心斗角的女生周旋,怎么变得更外向……这些都是我历历在目的事情。

而几十年过去了,我才发现事情并没有好转。

你长大了,学会了掩盖,学会了专注在另一些事情上,比如工作,比如柴米油盐;可是那些当年困扰你的问题,比如怎样才能揣度他人的心理,怎样才能厚着脸皮与陌生人谈笑风生,怎样才能知道什么时候得寸进尺什么时候示弱求饶……这些我原来不会的,现在还是不会。

我们用冷漠掩藏了羞涩,如果你在宴会上看见我有一张高冷的脸,那只是因为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话题;我们用平庸掩盖了不熟练,我们日复一日按部就班地做着同样的事情,只是因为我们不想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域……我们无数次告诉自己,人生就这样吧,那个在心里的八年级女孩感叹到。

所以,我还是佩服Kayla的,她愿意去尝试——虽然不一定是成功的尝试——但她还给未来的自己写了一封感情饱满的信放在时间胶囊里,对未来充满着信心。

这信心不是“我一定会更好”,而是“不好也没关系”,而这个自信很大一部分来自末尾与她父亲的超级感人的一段对话。

Kayla问爸爸:我长成现在这个样子,你是不是很难过?

爸爸笨拙而温柔地说:怎么会难过呢?

我以上帝的名义起誓,我比幸福还要幸福!

你是那么容易让人爱上,从小到大……我以为我要教你善良、教你分享、教你这样那样,可是我发现你不用教,自己就学会了这些东西。

这个单亲的爸爸,含辛茹苦地把女儿一点点带大,每一天的成长对他来说都是奇迹。

是的,我们懦弱、内向、不好看,可是我们都是奇迹。

《八年级》短评

第一次听说八年级之最。眼睛最漂亮。八年级发育得这么好,比中国大学生的胸都大。怪不得中国大陆不能看YouTube的视频,太不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了。如何口交都有视频介绍。毫无情感共鸣,太私人化了,像是女生日记。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1387316

6分钟前
  • O型血
  • 还行

Wow. I actually could not relate at all.

11分钟前
  • Mateus
  • 较差

A24 似乎想复制去年 Lady Bird 的成功,但这片子是不是有点挑观众,成长过程中有类似经历的人可能会有些共鸣?否则大概就会看得很尬且全程翻白眼了。影片堆砌了大量不痛不痒的细节,试图解构这个代际的少年,但没啥太新的解读,视角也比较僵硬,最致命的是每到一个段落结束就有些拍不下去的感觉。看完也不知道导演你是想让我同情这个姑娘还是怎样,讲一个 be yourself 或者寻找同类的故事需要这么拖沓费劲么。怪咖青春片而论,也远远不如《壁花少年》或者《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15分钟前
  • cinvro
  • 较差

即便难,也要熬,就是成长。

1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八年级》确实不错,一些人讨厌此片,或许是从女主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22分钟前
  • 今言
  • 推荐

就挺无趣的啊 5/10

23分钟前
  • 考拉先生
  • 还行

初中生想好多啊...确实展示了随着社交媒体长大的一代吧,但有些人物形象还是蛮刻板老套的,美国青春片离不开刻薄漂亮富家女了么,好奇现实中的小孩都把没礼貌当cool么?! cool实在说太多了...

28分钟前
  • willamette
  • 还行

too cruel to be true.

32分钟前
  • Marcela
  • 推荐

真心的,这个还是因为美国青少年作业太他妈少给闲逼出来的,当然更多是白人小孩戏太逼多。风格相当的Bo Burnham,看着太尴尬,00后太可怕了。

33分钟前
  • AshtrayGem
  • 还行

我们太早去接触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东西了。

37分钟前
  • 第七大陸
  • 较差

国外初中生的青春也这样么,。。。。

42分钟前
  • 黑天启
  • 较差

全世界的青少年有着一样的烦恼 可惜的是在电影中你会很快就知道假面背后的意义 也能潇洒面对世界 不过在生活中 谁也摘不掉假面

47分钟前
  • octopus
  • 推荐

JESUSFKINGCHRIST I WAS SKIPPING AND SKIPPING AND SKIPPING AND IT STILL GAVE ME FKING PANIC ATTACK IT'S TOOO DULL BUT INTENSE AT THE SAME TIME FOR GOD'S SAKE YOU DON'T KNOW WHAT OTHERS ARE EXPERIENCING WHEN YOU'RE NOT PAYING ATTENTION SO FKING LISTEN AND CARE AND IT’S NOT A TEEN FILM FOR FKS SAKE

50分钟前
  • 高潜力人才
  • 推荐

纯属小演员独角戏,不管是录给未来自己,还是发布在网上的视频,都传达出成长路上的小忧伤、小领悟,是经历过那个阶段的我们不能不认同的,是取悦别人,还是一味特立独行,给异性涂抹一层光环,对父母的关心感到厌烦,然而这就是成长,原滋原味。

54分钟前
  • 醉梦·聊生
  • 推荐

三星半。带着对最近美国青春片的巨大信心予以期待,结果还是略微失望,关键是太浅了,最后还得靠父女谈心这样的戏码来“救火”,结果反而显得更加突兀;近两年美国校园片井喷式出现,几乎把每个年龄段和群体都囊括其中,感觉那点事儿都被道尽了(导演们真没想过换个角度和思路来拍吗),这部貌似也说了不少,逆反心理、同学关系、暗恋、网络社交…但其实就只讲了一件事啊——努力想要融进周围圈子的八年级怪女孩;一句“圈子不同就不要硬挤”便可以轻易概括了嘛,充分利用兴起的网络社交平台串联剧情这点,虽然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单调乏味,但其实这一伎俩也并怎么不新鲜了。不过,结合最近这些青春片的受追捧程度,想来井喷也并非空穴来风;导演是个90后,还是值得鼓励,年轻人拍年轻人,没毛病,估计今后这类90后导演拍00后故事的情形会越来越多。

57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沉闷

58分钟前
  • 真的天空
  • 很差

be a cool guy?just need to be yourself

1小时前
  • 通叔
  • 较差

因为男生穿了一件库里的球衣,加一星。泳池男孩的范儿太像霍华德了。

1小时前
  • 张博
  • 还行

在一旁随便看的都给我看进去了,(英语国家文化)超写实 是真尴尬

1小时前
  • YangYang
  • 推荐

太俗了。为这部片能捧得这么火再减一星

1小时前
  • InvisibleHin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