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铺垫太长,矛盾冲突不明确,有种在拖延时间的感觉,主角小龙对于金沙国的关键作用、小龙本人的特质、金沙国的危机与隐患等等重要问题都没有交代清楚,令人一头雾水。
小龙对于金沙国的作用就是在不堪一击的象神被打死后,奋起一跃就拯救了整个金沙国,假大空的设定延续了中国动画一贯的风格。
角色造型及故事美术设定,美则美矣,毫无灵魂,不学皮克斯就去临摹宫崎骏,糟点太多,不想说。
动作方面,对于一部耗资8000万制作周期5年的动画电影来说,主要角色如公主在说话时,鼻子以下显而易见的“断裂”让人理解不能,即使是邻国如日本每周一集的tv动画也见不到如此低劣的制作技术了,天朝竟然如此神奇???
再说说花儿和小龙,小龙刚到金沙国,对于一个主角穿越到了另一个主角的世界,两人之间还有一条鸟项链和一条狗道具作为联系,用脚趾头思考都一定得发生点什么重要的推动剧情的大事件来,可是小龙居然要走,金沙国人居然要送他走???
小龙和花儿两人的交情仅止于两次出游及相视大笑,如此就能培育出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那么这个公主曾经发生了什么事另她如此“滥情”,故事也没有交待。
中国动画在剧情方面始终无法摆脱假大空的传统,就像一个机器人,按照程序设定,什么地方需要设置个装置用来感人,以为剧中人物流泪了就能隔着屏幕传染给观众吗?
很抱歉,至少没有感动我,即使是那个小孩子死掉的时候。
没有足够的剧情铺垫,是煽不了情的,勉强煽起,也只会透出一股股虚伪与无力,就连主角们留出的泪都觉得是在作秀。
这个片子就属于那种看完了就会用头捶墙大呼“我为什么要浪费时间看这个!!!
”的片子。
ps:小龙敬礼的那一刻我真想戳瞎自己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2010/07-09/2391694.shtml 从傲慢无礼发展成谦卑成熟 可否借孙悟空说成长故事 去年,全国制作完成电视动画片共322部、171816分钟。
对比“产业”起步的2003年4200分钟的产量,6年增长约40倍。
同时,全球约有80%的动漫衍生产品上印着“中国制造”。
不过,有多少中国动漫形象能够纵横世界?
在几年前的一次调查中,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里只有“孙悟空”是本土的,“有市场没形象”的原创动漫产业现状曾让业内人士尴尬万分。
“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暨2010卡通总动员(2010CCG EXPO)”动漫衍生产业和投融资高峰论坛昨在沪召开。
今天,各国动漫人将在苏州讨论动漫产业的全球合作。
业内人士希望能通过海外动漫产业的成功模式,为正在努力铆接产业链各环节的中国原创动漫,提供产业升级的灵感。
哪怕是“8D”,技术也无法洗牌故事 正在上映的《玩具总动员3》,用3D技术为这个跨度15年的动画系列片画上句号。
在技术派影迷为戴着3D眼镜看动画的立体效果惊呼的同时,《玩具总动员3》却用影片主人公15年的成长故事,回应技术大于艺术的质疑:技术像约会时的衣服,能让你眼前一亮,但是故事才是决定电影和观众这对情侣是否能到一起的缘分。
“技术洗牌”是动画行业无法回避的话题,计算机技术的全面应用,已经让《狮子王》为代表的手绘动画成为回忆。
不过,一向以技术前卫形象出现的美国皮克斯公司却称,“最成功的动画片,不是那些在影院中引爆尖叫的技术流,而是几年后你还能记得住形象和情节的影片。
”凭借《飞屋环游记》获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皮克斯的故事创意总监罗尼·卡门告诉记者,不管是3D、4D,哪怕日后发展出“8D”,技术改变的只是电影的制作和观看模式,“说一个好故事,才是电影最原始的工作。
也是一部动画片最值得炫耀的部分。
”在卡门看来,技术不是动漫艺术的决定因素,中国动漫业完全不用急于采用最先进的技术。
虽然美国一直是动画技术的领军国家,但是哪怕在皮克斯浓重的光影下,日本的宫崎骏依旧被奉为偶像。
他至今坚持手绘,很少使用所谓最先进的技术,这种坚持一直到他最新的作品《悬崖上的金鱼姬》。
更“夸张”的是,宫崎骏还故意做减法,尽量让他的作品画面风格简单,故意标榜“手绘”和流行的计算机动画对抗,强化故事本身的吸引力。
在《宫崎骏的暗号》中,宫崎骏公开挑战计算机技术,“在技术年代,一切都可以靠科技来轻松完成,可我就是不喜欢顺风车,绘画不可以投机取巧,故事更不能依靠技术叫卖。
”他甚至告诫晚辈“最好不要碰电脑”:“看起来电脑技术使人自由,其实很容易使独具匠心的制作变成流水式的生产。
计算机动画还有3D技术,大家不能向一个风格投降。
” 但遗憾的是,时下许多动画工作室要求应聘者至少掌握5项动画应用软件。
有人说,“这里已经将以往造梦的动画,变成纯粹的技术活。
”宫崎骏“不能向一个风格投降”的忠告,此刻更像是对动画艺术式微的忧虑。
换个角度看经典,不妨想想“后现代” 动漫行业的理想模式,是从电视播放和相关出版物中收回成本,然后以形象授权和衍生产品盈利。
1980年代开始在中国风靡的《铁臂阿童木》,去年推出了全新电影版。
几乎每年都有新内容的系列故事,前后说了30年;授权产品也从铁皮铅笔盒上的印花,发展成全系列玩偶。
而30年间,这些授权产品的产值超过了300亿元。
同样“集体怀旧”的中国动画角色,唱主角的也只有超过20年历史的孙悟空、哪吒、黑猫警长、葫芦兄弟。
很多看着动画长大的“80后”,发现陪宝宝看的动画中的主角和自己小时候的并没有两样,故事也还是一成不变的“好人捉坏人”,只是市场上相关的衍生产品却很少,宣传时也强调“怀旧收藏”,而非“流行消费”。
同样的怀旧,为什么海外动画比中国原创的盈利效率高?
有专家开出“药方”:“经典同样需要现代意识的解读”。
这几年,中国动漫迷追捧的动画形象,有《机器人瓦利》里未来地球废墟上的机器人瓦利、《海底总动员》中为找寻孩子游遍海底的小丑鱼和《美食总动员》中生于厨房做得一手好菜的老鼠。
他们看似没有共同点,故事却集体充满现代意识,集体笑傲票房,领跑衍生产品市场。
“我们没有具体的现代意识和感人标准。
”罗尼·卡门说,皮克斯每部动画片的编剧有六七人,每个人都得提供感动自己的细节去补充剧情的各个段落。
拍摄《飞屋环游记》时,卡门的父亲躺在病床上不能说话。
那时,哪怕在工作室,卡门眼前也时常闪回童年被父亲领着从老家菲律宾来到美国的情形。
“我爱他,但是我知道时间不多了。
”于是,卡门把自己的感情放进了《飞屋环游记》开头的故事中:在艾丽去世后,老卡尔被思念包围,固执地保持着屋子里的陈设,一遍又一遍地翻看那本家庭老影集。
夸张的动漫角色的眼睛后面,原来是不折不扣的真情实感。
成长和失去,是每个人都能体会的感觉。
在海外动画人眼里,《飞屋环游记》编剧加强感情戏的做法是重塑经典时可以普遍运用的:“以中国观众熟悉的动画形象孙悟空为例,猴子从一开始的傲慢无礼,发展成最后的谦卑成熟,是什么改变了他,他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这是一个能让人对照自己的角度。
只要换个侧面,经典同样可以很现代。
” 本报记者 王磊自己小感慨:中国动漫的悲哀,让喜欢看动画的我们黯然伤神。
近期上映的《梦回金沙城》10分的评分只拿到了4分。
中国动漫什么时候才能摆脱日漫的影响和强势的美国技术的冲击。
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多出些孙悟空这样的经典人物和影片。
而不是贪多的《蓝猫很多问》,只追求长度。
要学会在动画中给下一代讲故事,不是一味的重复。
╮(╯▽╰)╭悲剧
昨天晚上在新闻里看到国产动画电影《梦回金沙城》的预告,说实话看上去很不错,画面和背景都很精致。
可是,预告里仅仅4、5个场景吧,一个小男生骑着自行车从城里的街道穿梭而过的镜头,马上让我想到了宫崎骏的《侧耳倾听》里的一个镜头,那分镜和男孩骑车的动作简直是一模一样啊,然后还有一个应该是男女主角的骑在一个动物身上在草地上奔跑,这不是和《幽灵公主》里的那个镜头一模一样吗orz不过不管怎么说,画面和人设是过关了,不知道剧情怎么样还是期待一下吧
新华每日电讯李坤晟 6月23日下午3点,苏晓虹长长舒了一口气。
她刚得到消息:《梦回金沙城》的首映档期改期,避开《唐山大地震》,票房可期。
“6年的制作过程中,我一直在向宫崎骏学习,争取画得和他一样好!
”作为制片人和编剧的苏晓虹说。
向宫崎骏学习 苏晓虹与动画电影结缘于2004年。
那年,被《名侦探柯南》、《蜡笔小新》打得丢盔弃甲的中国动漫产业正重拾旧山河。
曾在国外从事期货和地产投资的苏晓虹嗅到其中商机,决定把投资重心转到这个自己并不熟悉的行业。
当年最火的国产动漫当属《蓝猫淘气3000问》,可苏晓虹对这种可爱片没有兴趣。
“我想拍一部《埃及王子》那样的作品”。
那年6月,过去几乎与动漫绝缘的苏晓虹看了好莱坞梦工厂公司在1998年出品的《埃及王子》和2002年出品的《小马王》两部电影后总结出一条规律:国外的动画电影无非是用自己文化里的经典故事讲勇敢与爱的主题,讲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他们能做,我们为什么不可以?
”她说。
从小在成都长大的苏晓虹选择了当地的金沙文化遗址作为故事背景,“金沙遗址发现了中原地区少见的大量象牙,金沙人和大象一起生活,这不就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吗?
”《梦回金沙城》的故事梗概在苏晓虹心里酝酿。
但作为一个投资人,资金的回报才是首先考虑的问题。
投资大银幕的动画电影在中国是否有前途?
几年来,苏晓虹当时的决定不时被身边好友质疑。
曾在《触动》杂志工作的小唐告诉记者,因为资金回报无法预期,不少人当时都不看好这个行业。
毕竟能像近几年《喜羊羊与灰太狼》这样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中国动漫太过零星。
更多的公司则可能因为一部在票房上失败的电影而消失,“远的不说,就说去年的《铁臂阿童木》。
票房惨败后,参与制作的香港意马动画工作室今年就清盘了。
” “必须向国际上的动漫大师学习,他们的作品都经过了观众审美和市场的考验。
他们怎么画,我就怎么画。
”2005年,制作团队在南京组建,苏晓虹确立了向宫崎骏学习的目标。
“美国人的高科技做不了,但日本人的手绘风格却并非不能达到。
”在苏晓虹眼里,宫崎骏是日本最著名的动画大师,向他学习,市场一定有保障。
从甩手掌柜到动漫专家 但很快,苏晓虹发现学习大师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
小唐告诉记者,中国是一个动画代工大国,每年上映的国际动画大片大多数都有中国动画人参与制作。
但通常的操作模式是国外送来原画,提出具体的细节标准,中国的动画人就根据要求依葫芦画瓢地制作。
久而久之,这些专业人才各有各的一套习惯,但又缺少对动画电影制作的整体把握。
就和施拉普纳当年告诉中国队球员“怎么踢?
把球往对方球门里踢”一样,苏晓虹只能告诉“各有各习惯”的创作人员“就按着宫崎骏的画”。
但宫崎骏怎样画,她不知道,她的团队也不知道。
“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没有统揽全局的人才”是最大的难题。
“中国的动画电影没有张艺谋、冯小刚这样的大导演,就算有钱也请不到。
” 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
很多原画的初稿,连苏晓虹这样的门外汉一看也明白完全没有达到宫崎骏的水平。
但她表示不满时,创作人员却直愣愣地说,我从来就这样画,要不你来画两笔。
很快,团队中的矛盾爆发了。
原画觉得编剧太过业余,自己根本无法把编剧不切实际的想法落实在纸上。
此时,苏晓虹觉得自己不能再局限于投资人这样类似甩手掌柜的角色,她必须参与到一线创作中去。
她在休息时间恶补了50多部国外的经典动画电影。
“我和团队一起看教材,看宫崎骏的电影。
一帧一帧地分析他画的头发分了几层;每个表情时,嘴唇怎么动;人物瞳孔里的细线怎么画,高光点在哪里;在不同的气氛下,同一个场景的色彩有什么区别……” 有一段时间,苏晓虹每天下班之后,就和导演一起分析当天进展,并及时向业界朋友请教,直到深夜。
第二天再跟第一线的创作人员分享总结经验,让他们去完善实施。
“一张不满意,我一定要创作人员重画。
直到效果和宫崎骏一样为止。
”6年中,《梦回金沙城》的原画创作画稿28万张,用纸3吨。
苏晓虹慢慢积累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动画电影制作标准:音效5-6声道杜比;每秒原画一定画满24张……曾经很少看动画电影的苏晓虹现在已是对动画电影的17个环节如数家珍的动漫专家。
“这部片子我做了6年,最大的收获就是确立了一套属于我自己的动画电影制作标准,整合了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
” 不做“二日本” 男女主角骑着老虎穿过碧蓝澄净的湖面、绿荫参天的大树轰隆倒下惊起飞鸟无数、华丽宏伟的皇宫、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短短一分钟预告片里的剪辑画面精致得让人心醉。
但在获得好评的同时,也有网友表示了质疑: “男主角骑自行车的镜头让我想起了《侧耳倾听》,男女主角骑在动物身上奔跑不是《幽灵公主》吗?
” “男女主角一起看日出的场面,分明是新海诚的《秒速五厘米》嘛!
” 网友颜台雪表示,学宫崎骏?
在中国,真的不看好!
苏晓虹并不介意宫崎骏电影的痕迹。
恰恰相反,她认为,日本人的技术标准、蕴含中国文化的故事情节和爱与奉献的永恒母题是中国动画电影获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如果说学习大师就没有前途,那宁浩的‘疯狂系列’为什么又票房过亿呢?
”小唐认为,在中国有很多人学日本动画,但又总以自己的特色为借口偷工减料,最终只能沦为粗制滥造的“二日本”。
2006年,苏晓虹带着《梦回金沙城》的半成品参加日本东京动漫节和法国昂西动漫节,“欧洲人都问我们是不是给日本人做的代工,他们没想到中国人还能画这样的作品。
”那是苏晓虹第一次对自己的作品有了信心。
四年过去,苏晓虹说“影片在某些方面肯定和宫崎骏还有差距,但在一些技术细节的处理上,我认为这部影片已经超过了宫崎骏。
我相信这部影片将为后来者设立一个准入的门槛。
”
中国动画最大的问题就是人物和情节的问题,不管是欧美流动画还是日式动画,其实他们在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说“人类”本身的故事。
这也就说明了动画人物的重要性,也给了动画的情节给了一个指向,那就是不管情节再怎么跳脱,再怎么超出常识,应该服务的对象仍然是观众本身的心灵。
想对那些动画剧本的作者说,高抬贵手吧,先把人心揣摩好了再写剧本吧。
一个好的动画,到底好不好看,和成本真的有关吗?
画面可以不够好,因为剧情真的没什么能说的地方了,所以观众才会挑剔画面不好,剧情给力的话,那么画面不好也只不过是一种积极的抱怨,而不会成为“致命伤”。
然后是一些吐槽,角色美型点不行啊?
女主角还是可以看看的,至少不像过去那样棱角分明了,男主角还是没法看啊,那个大叔头+光额头(我可以吐槽么)至少弄个板寸吧,现在的小孩理那样的发型,估计自己都想死了吧……然后素描的感觉太多了,最近放的《食梦者》,就是那个讲漫画家的动画,里面就明确说了,漫画是应该线条更简单一点的,区别于一般画作的。
然后画面的确挺优美,不看人物的话,我看了十几年动画的人也觉得没什么好特别挑剔的地方。
剧情没什么亮点了,才需要挑剔画面,所以挑剔画面什么的暂时先放放。
不过说起来传说中的搞基动画《弦月X影》画面已经是完美日式了,我还是比较倾向于这种,为什么呢,既然有这么完整的样本放在那里,还一定要搞所谓的原创的话,那纯粹是自找麻烦了,韩国人都已经直接画日式漫画,做日式动画了,人家的确做的还不错,没什么好在这点上坚持的。
兼容并蓄才是中国人应该有的品质,既然不错,那就不分国界拿来用用好了,既然要票房,那当然用最能达到票房的技术咯,一定要用原创来创收,真不知道该说制作方是缺根筋还是傻可爱了。
然后还是里面的各种neta,蓝色的巨人,不得不吐槽的东东,就缺些红点了,完全就是凉宫春日里那个东东啊我勒个去,这货不是凉宫春日,这货不是凉宫春日……象神什么的,我倒完全没有什么异议,抄袭不抄袭的,反正就当neta来看吧,最近的吐槽动画,用这样的手段也不少啊,不过个人比较倾向于制造原创neta,也就是不去向日本取经,而是靠自己的知识来弄——比如拿把武器,用途很多啦,吐槽为“瑞〇军刀”什么的,这一类型的,既不会与日本动漫产生交集,也可以当做笑料,还是全世界都看得懂的笑料。
还是得说,姜文的《让子弹飞》里的笑料真的很不错,是不恶俗的笑料,而且的确是原创的呢,至少是能让人会心一笑的。
还是那话,能让人会心一笑的动画,成功了;能让人感动到哭的动画,非常成功;能让人思考的动画,值得看;能让人长久思考的动画,甚至带动一批人思考的动画,那就神作了。
中国动画还要走很长的路,先做些能让人会心一笑,能让人感动到哭的动画吧。
这需要好的剧本才行呢。
最后一句,人物要美型点,青少年不爱美的没有的吧,大叔头或者凸额头可以省省了。
曾经有某吐槽动漫说“凸额头是稀缺资源”(neta贫乳是稀缺资源)但是在中国,可不是稀缺资源,天天看得见的玩意儿,还用跑电影院去看么。
开始的时候因为看到网上的评价并不高,本着支持国产烂片的心态去看的特价场,即使这样还要30块一张票,也不觉得便宜,所以也准备看完以后拍板砖的,但是看完以后觉得中国的动画现在也有了长足的进展,画面的场景,配色自己认为都和日本的宫崎骏最著名的千与千寻和最近的悬崖上的金鱼姬不相上下,甚至某些场景还要好一点。
但是就剧本而言就欠缺不少,虽然能够让观众大概知道这个故事,但是在故事的层层递进,以及矛盾的突出上是非常不够的。
甚至某些对白是非常唐突的,这点和同时上映的玩具总动员3,不可同日而语,应该说玩3在故事的铺成以及,故事的冲突上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我想这些都是我们的动画人非常值得学习的。
总体而言,我还是推荐该片,不管是支持国产动画上,还是就丰富学生的暑假生活,我觉得这部国产片都应该可以欣赏下。
刚刚看完,特地来说一句,很垃圾!
什么历经五年制作、耗资8000万元,有用吗?
最后的结果是如此的让人失望。
投入再多,回报的是一垃圾又有什么用?!
在这部动画电影快要暑期上映做宣传的时候,我就关注了,疯狂听梦回金沙城的mp3,一直很期待呢!
为什么呢?
也就希望国产当自强,强我民族心。
虽然后来听到票房90多元草草延期上映的尴尬,自己依然相信他们所说的,这是国产动画的“尴尬局面”,是国人崇洋媚外,只叫好不叫座等等。
但如今看来这就是一笑话!
你敢不乱找原因吗!
你能不自吹自雷吗!
你行吗!
高投入,零回报!
投入和回报完全不成正比,陈德明你可以不当男人了!
完全没有用心去做!
浮夸是没用的,到最后没有成绩,只能是自己扇自己的脸!
国产动画其实有很多是很好的,大家也能看到国产动画的成长,只是这部片子真的丢国产动画工作者的脸
首先我是被该片封面海报吸引了,一惊,以为宫崎骏有新作了?
接着就华丽丽地看到了是国产片。
然后就有了不超过两星的判断。
请先别忙着骂我崇洋媚外,不支持国产,道德败坏……如果那样骂能使你很嗨,心里得到安慰那你也不妨继续,我就当做件好事了。
真不是咱崇洋媚外啊,我还从没见过一个号称超越某某经典大作,向某某大师致敬的"类似"型影片最后得到过好评的。
当然不是说拍电影就是不能借鉴,不能致敬,但要玩您就玩的有点"范儿"好不好。
同样是借鉴,"疯狂的石头"就玩得很流畅啊,同样是致敬,"无耻混蛋"更是玩得很嗨。
但也没见宁浩又或是昆汀塔伦蒂诺拿这些说事儿啊,不是说人家多高尚,说了能多出一千万的票房我保证他们立马满嘴跑火车。
不说是因为人家聪明,说了,别说增加票房,最后不被骂就是好事了,何苦费力不讨好。
更重要的是,那些借鉴啊,致敬啊,不是影片的主要东西,是把故事讲好,主题表达清楚之后的"玩儿",让观众欣赏影片的同时小嗨一把。
这才叫玩的有范儿。
否则就会玩成抄袭的下三滥。
最惨的还是,本来一个画面好,音乐好,结构好,情节好,主题好的电影,按照稍微有点智商的想法,顶多就是抄成一部"异常类似"的不错的电影。
结果您老人家愣是抄成了一部要啥没啥的电影,情何以堪啊……最后还要说一点,作为动画电视电影异常发达的日本,从没见其要做一部迪斯尼风格动画片出来,而是精心摆弄着自己的"高达","武士刀","和服小姑娘"……难道中国人就是有山寨情节?
1.好不容易抽中免费观影的机会,为了积攒人品还是硬着头皮的去了,本来以为会比想象中好一点,没想到竟然连比想象的还要差很多,珍爱生命,谨慎支持国产烂片。
2.编剧非常之弱,弱智到无法自圆其说、怪物和好人突兀的出现,而且还没回过神来就挂了,这种片子电影总局也不会剪,为什么不能花点功夫打磨剧本呢?
该下笔墨的地方不下,不该说的地方冗长无度。
3.少儿不宜,本来以为幼稚到可以只给5岁以下儿童看,没想到那个很突兀很无厘头的大BOSS出来时,电影院里面的一个小朋友开始惊悚的请求妈妈带他离开,可见他被吓到了,很严重的吓到了。
4.金沙城为什么会被咒语所笼罩?
那个怪物到底为什么会出现?
他被男主角的玉坠戳一下就死,为什么还那么威力四射,所谓一物降一物?
怪物设计的太粗糙了,黑色粉色相间的身体令人作呕。
5.所谓纯手工绘制的动画不过尔尔,离宫崎骏还是差很多,人物设计和绘制非常粗劣。
6.随处可见的植入主旋律符号很粗暴、很牵强,男主角行队礼时,整个电影院都无奈的笑了;难道去了一趟金沙国就从无良小混混变身社会主义好少年了?
感谢国家感谢党。
画面比较吸引我,故事情节就不用说了..人物吧....- - 看手绘稿,个人觉得挺好的,本人不是学动画的..不懂比较。
比某些国产脑残动画还是好了非常多。。
剧情毫无新意,结尾的BOSS简直就是山寨幽灵公主。画面和音乐还行。要说媲美宫崎骏,真是太过了。国产的动画要发展,剧情和内涵要搞好。太狗血了。
太卡。
不错的啦
也不至于3.5分吧
历经5年耗资8000万的神作. hooray ~
画面超出预期,其他各个环节的技术力都弱。
请听我中肯的建议:别看。浪费时间
算是儿时回忆吧
很早之前看的了,当时就很失望,剧情漏洞太多了,画面也很糟糕,唯一记得的就是韩雪的主题曲了。
想来想去还是给了个及格。其实从剧情上来说是很不及格的,没有故事内核。只是在梦中游玩了一番而已。场景绝美,人物画风老版语文教科书插图。将军这怎么就突然莽送,主角怎么就突然莽跳?只能说是梦里没有逻辑。
小龙对着消失的象神行了一个少先队员礼让我脑袋上飘起一个大大的问号…十年前的国漫 还是以鼓励为主吧…
富有想象力,画面很漂亮。
画面挺美,但就是感觉很小家子气。
歌曲很棒
情节很幼稚,画面感有改进。国产的通病
这剧情,这对白,这人物,葬送了这精良的画风和用心的配乐……比之吉普力的作品,本片≈默片。
可能制作上花了很大工夫,但剧情真的让人提不起兴趣
不想关心为什么评分低,冲着童年回忆给四星
中国文化兼收并蓄,可惜,这个故事是中国当代擅长的穿越故事,可是画面虽然已经在加油了,但是不是中国人擅长的~哎哎~
画面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