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对《龙之谷之破晓骑兵》十分喜爱,很期待续作《精灵王座》但到了18年才发现了这部电影。
看完后感觉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但看完票房后感到很奇怪,其质量不比同时期的《大鱼海棠》差但却只有2000万票房并且首日排片只有6%放映也只是在下午三四点钟。
因为各种因素放映前评分也被喷子喷到了6.5分。
两年前,一部《龙之谷》吹响了国产动画影片崛起的冲锋号,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票房,但却收获了不错的口碑,也让人对国产动画未来多了一份希望和信心。
时隔两年,续作《精灵王座》终于迎来公映。
在这两年里,《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分别以9.6亿和5.6亿的票房为国产动画立下了新的标杆,也似乎显示出动画受众面的加宽和市场规模的扩大。
这种背景下,不禁让人对《精灵王座》的前景抱有不小的期许。
可惜,现实是残酷的:首映当天排片率仅6%,上映四天档期便几乎告终,上座率惨淡,仅过2000万的票房连前作的一半都不到……这一切在令人吃惊之余也为之惋惜不已。
作为亲自去影院看过本片的观众,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虽然这部影片远算不上完美,但可以称得上制作用心,当得起“国漫良心”这个称谓。
她本不该遭受如此不堪的境遇。
如今大局已定,《王座》的扑街几乎已成定局,神仙难救。
但痛定思痛,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局?
这是我们很有必要思考一下的。
首先,还是应该为本片送上赞美之词。
从画面特效来看,两年前的《龙之谷》已令人眼前一亮,而续作的特效水平更进一步,不仅堪称国内一流,即使放眼海外,也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竞争力。
全片画面精美,几个场景如精灵王国、黑暗山谷等的视觉呈现和氛围营造都达到了极高水准。
女王大婚等情景的衣着设定堪称美轮美奂,而动作捕捉技术的运用也使人物动作更为流畅。
表情的细腻度虽还不能与真人相比,但相比以往也有了长足进步。
从《精灵王座》以及其他国产3D动画的技术表现来看,可以认为国产动画在这方面已经不成问题,即使与欧美顶级动画工作室相比也不逊色,甚至有自己的优势(说实话,迪士尼等在近真人比例人物和服饰衣物等方面并没有太多可圈点之处)。
不过,大概是长期批国产动画画面烂已经成为了习惯,有些人一上来依旧习惯性批评本片画面不好,人物动作僵硬等,令人感到啼笑皆非。
也许在这些人看来,既然国产动画已经烂了这么多年,对其大加贬斥就是显示自己鉴赏水平和品味的不二法门吧。
只是从今往后,这种做法的风险会越来越高,一个不留神只会让自己成为笑柄了。
至于编剧,音效等方面,应该承认或多或少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是也绝非一些人说得那么不堪入目。
起承转合均已具备,有笑点也有泪点,高潮部分也有数次反转,并不单薄(说实话观影时我还真担心女王第一次使用精灵宝玉困住黑精灵时就此结束的)。
在如今的国内影片中,这样的编剧水平也不算弱,当然提高空间还是很大,这也是国产动画将来的努力方向所在吧。
音效方面,有些地方的BGM不如前作,不过薛之谦的主题曲以及其他几首插曲与影片情景的契合度很高,还是显示出了诚意。
总体而言,绝对是及格以上的水准。
其实,如果只看画面和剧情,本作票房破亿的希望还是很大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实际票房的惨败?
个人分析下来认为,《精灵王座》在整个制作、发行、宣传的流程中,遭遇了多重不利因素,并最终导致了票房的惨淡收场。
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剖析一下。
一.合作方的解约,导致影片尚未上市就先输一筹众所周知,前作《龙之谷》是根据盛大代理的同名MMORPG改编而来,其续作自然也给人游戏改编动画的印象。
然而影片制作已到中期,却传来盛大与米粒影业解约的消息。
这对影片可说是造成了多重的打击。
一方面,剧本,场景和登场人物都要进行相应修改,许多前作人物如阿尔杰塔等因为版权问题而无法登场,降低了整体剧情的完成度;另一方面,由于游戏相关元素的抽离,也使得游戏爱好者群体对本片失去了认同感,不再支持本片(如果你去龙之谷贴吧逛一圈,就会发现这种情况是十分普遍的)。
对于一部以游戏改编为定位的动画作品,这样釜底抽薪式的打击即使不是致命,也是足够沉重的。
关于这次解约的内幕,坊间多有传闻,有人说是双方因剧情改编的分歧过大,也有说因盛大未能收回投资,或因其已出售盛大游戏而导致解约,在此不再一一分辨。
但无论情况如何,其结果都是授权方、制作方、游戏爱好者和电影观众的“多输”局面,令人叹息。
二.影片定位尴尬,宣传亦不到位版权的失落,意味着本片无法以游戏玩家期待的热血冒险类别为定位,而米粒的最后应对是将其定位于“青春爱情”主题的西方魔幻题材片。
说实话这也不是不可以,虽然精灵和人类的禁忌之恋是个老梗,但讲得好也可以成功。
在剧情的煽情和虐心程度上,从观众反馈来看并不失败,然而问题在于如何让定位观影群体知道这部影片并走进影院呢?
在这一点上,本片也确实做了一些宣传,包括请薛之谦等歌手献唱,发MV预告,一亿路面广告等等,但从结果来看,宣导程度还是远远不够,或者说没有用对地方。
比如在我自己的观影过程中就发现,本来作为目标观影群体的18-25岁的青年观众,数量反而不如儿童家长类观众多。
除了推广不力,这也折射出本片定位在遭遇传统动画“儿童向”定位时的尴尬。
而当这些家长发现影片主题“儿童不宜”时,提前退场也就在所难免了。
至于奇幻风格,这些年来在《魔戒》《霍比特人》的洗礼下虽也有不少拥趸,但其是否会为一部国产奇幻片,而且是动画片买账还是一大疑问。
于是,本片的定位难免落得一个数边均不讨好的尴尬境地。
三.发行方厚此薄彼,重“大鱼”而轻“小鱼”《精灵王座》和《大鱼海棠》的发行方均为光线影业,然而两相对比,发现无论是在前期推广,资源占用,还是档期安排,两部片子的相差都十分悬殊。
《大鱼》占据暑期档开始,排片充足,话题制造充分,一路顺风顺水;而《王座》只能挤在暑期档末,缺乏热点话题关注,排片少得可怜,其结果不言而喻。
面对这种厚此薄彼的状况,也难怪有网友感叹光线影业“不是《王座》亲爹”,因其在彼岸天中持有股份,在米粒中却没有。
也有人认为光线将今年的筹码全都押在了《大鱼》的身上,而《大鱼》的成功也使光线今年度业绩无忧,于是《精灵王座》就成了被牺牲的“弃卒”,任其自生自灭。
事实也许没有网友渲染的那么不堪,但发行方未能一碗水端平也是不争的事实。
商家追逐利益最大化或无可厚非,但这种弃卒保车的做法对于用心做动画的从业者乃至中国动画都是巨大的打击。
四.档期过短,排片过少,口碑效应难以显现从档期上看,《王座》选在8月底,暑期档已是强弩之末,国庆档遥不可及,整体市场的低迷令情形难言乐观。
就算有些许家长还想赶在开学前陪孩子看场电影,恐怕也会选同期上映的,更为儿童向的《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王座》的票房完败于前者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种情形下,良好的口碑可说是最后一线生机。
《精灵王座》口碑如何?
从豆瓣上看,虽然初期遭遇一星大军(一些如上所说的“习惯性批评者”,或是竞争对手的抹黑。
关于后一点我一直还不太相信,不过这几日仔细看了下一星的ID,发现还真有专程打马甲来黑的。
),评分一度被压低至6.5分,但随着影片上映,其分数逐步回升到了7分以上,说明多数观影者还是认可本片的。
然而,过短的档期和过少的排片令口碑效应难以真正显现,也让本片失去了如《大圣归来》那样上演绝地反击的机会。
情况究竟有多离谱?
以我前去观影的华士达影城为例,《精灵王座》的排片仅有4天,而每天仅有1场,还是下午场!
而且这还不是个别情况,而是各主要院线的普遍现象。
即使上映首日,本片的排片率也仅6%。
这简直已经不是什么不公,而可以用“刻薄”来形容了。
碰上这种排片,别说是《王座》,就算是齐天大圣,就算是变形金刚,也一样要扑街。
也令人不得不怀疑,匪夷所思的排片背后,是否还另有不可告人的内幕?
五.前有民族主义情节拦路,后有崇洋媚外心理作梗本片上映前,就有人评论“中国人放着自己家的好题材不做,去做什么西方奇幻!
”这很能代表一部分人的意见,即使没有说得那么露骨,也会惋惜“如果用来做一部中国风的动画可能会更好”。
言下之意,中国出品就应该有中国元素。
这种狭隘民族主义的电影观会在有意无意间影响影院的排片和观众的购票意愿,也是本片在文化上所遭遇的尴尬。
对此,难怪出品人张青也禁不住感慨“有些人可以接受外国人做的熊猫,却不能接受中国人做的精灵!
”而与这种国风情节形成对照的是,就在《精灵王座》惨淡下线前,来自国外的《冰河世纪5》第一日上映,便占据了40%的排片率。
虽然该片在美国上映评价并不好,被指为蓝天工作室不思进取,黔驴技穷的狗尾续貂之作,IMDB和豆瓣的评分也十分低迷,但刚刚还吝于为《王座》哪怕多排一场的各大院线,却仍然愿意为《冰川》排出40%的片场。
两相对比,令人倍感苦涩。
对前者,重视民族传统固然无错,但这不能成为故步自封的理由。
迪士尼可以做一千零一夜,也可以做花木兰,为什么中国动画就只能抱着封神西游不放?
对后者,其自是奉行“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的圆”的逻辑,体现了一些人根深蒂固的崇外心理。
所以说“崇中”和“媚外”,表面上截然不同,可骨子里透着的,其实都是缺乏自信的民族自卑感。
中国动画要真正发展,就应该走兼容并蓄的多元化道路。
其实这也正是中国动画现在正在走的路,我们有《大圣归来》这样立足传统的改编,有《大鱼海棠》的浓郁中国风(虽然流于浅表),有《秦时明月》《画江湖》这样的武侠,也有《纳米核心》《双月之城》这样的科幻。
这本是喜人的局面,然而《精灵王座》的遭遇,还是反映出中国观众依旧缺乏兼容并包的观影心态。
分析了这么多,其实也无法改变《精灵王座》的命运。
在哀其不幸之余,也只能希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从制作发行的角度看,如何吸取这次惨痛的教训,在如今技术水平已逐渐不成问题的情况下,找准影片定位,完善推广途径,培养观影人群,提高编剧水平,提升影片深度,都是其应该面对的课题。
而对观众而言,还是应该更多对国产动画保持宽容态度。
如今有一种论调认为“对国产动画不能降低标准,否则就是让它们骄傲自满”,这甚至成为许多打低分者冠冕堂皇,义正言辞的理由。
可事实究竟如何?
的确,国产动画如今也有了《大圣归来》这样的大IP和高票房,但相比欧美日,中国的动画产业仍处在艰难的起步期,其需要的更多还是宽容和鼓励,而不是自诩客观的苛刻乃至恶意黑。
否则,《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的成绩也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应该承认,中国动画在编剧水平,后期推广等各方面与迪士尼、梦工厂等动画大厂相比都还有差距。
但是否就因为这样,它就真的只值一星二星?
就没有可取之处?
没有一点值得肯定的闪光点?
我想,对于真正明白“客观”二字含义的观众而言,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最后奉上一首《精灵王座》的主题曲,薛之谦的《我好像在哪见过你》,作为缅怀
1.小鱼和莉雅的神仙爱情啊,甜蜜又不油腻的小情侣真让人羡慕,莉雅刚见小鱼的时候直接扑上去简直是异地恋的真实写照,交换礼物的那一幕太浪漫,带戒指的瞬间,莉雅抽手让两人都很心痛吧。
2.两人刀剑相向的那段打斗十分精良,特效惊艳,情感烘托也很棒。
莉雅望着拉弓瞄准自己的小鱼,翠绿的眼眸里全是泪,但小鱼射出的箭已经被他自己拗断了箭头。
莉雅不知所措地把宝玉放在小鱼胸口,小鱼轻轻抬手举起那只护指,老薛的歌一出,气氛一下就到了顶峰。
3.前期一直想打凯尔,看起来头脑冷静其实就是个莽夫一直感情用事,因为不信任小鱼就连莉雅劝告也不听,一意孤行刚愎自用搞得几乎全军覆没还面无愧色;后期本来打算回家重整旗鼓,被小鱼感动突然又觉得自己能行了,几个人就打算去挑boss,他是知道主角团有挂吗?
4.后期boss战看得比较尴尬,女王得到生命宝石赶来的时候暂时压制了boss,大家就跟过家家一样一下就放松下来开始social,这边搂搂抱抱那边聊聊天的,boss只是被藤蔓暂时绑住了啊喂,打架认真点啊!
把宝石丢来丢去溜着boss玩的操作真是天秀!
5.结尾彩蛋有点可爱,全片一直宝玉宝玉的叫有点出戏6.求火起来啊,期待第三部
今天有幸参加了《精灵王座》的首映礼,看完之后感慨颇多。
先说说直接的观感吧,画面和CG视效相当不错,很多场景都很美,女王的婚纱、头纱尤其美,质感相当棒,我相信很多女孩子看完电影肯定都想要有一套女王同款婚纱头纱。
故事算是完整的,但内里问题不少。
表演上,文戏时口型有些对不上,动作表演稍有些僵硬奇怪。
动作戏还算精彩,导演对节奏把控还是很不错的,就是升格慢镜头用的有点多。
在后来的导演见面会上,制片人说这部片子做到一半时,盛大不给《龙之谷》的授权了,于是制作方只有临时修改角色、修改故事并重新制作。
经历了这样的变故,还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各方面都完整、画面技术算是高质量的作品,真是相当不容易。
但我对这部片子的票房预期却无法因为这样的背后故事而增加,这才是最令人唏嘘的。
能看出来《精灵王座》的团队是比较成熟的团队了,也是一支用心创作的团队。
动画电影的制作周期很长,两三年算短,四五年也是常有的事情。
很多人花好几年时间全情投入一个项目,可影响项目成败的因素却多而复杂,努力不见得就有回报,甚至结果常常很残酷。
就《精灵王座》来说,在我没看这部影片时,我对它的票房判断就不高。
现在我看完了成片,为它扎实的CG视效技术而高兴,但我对它的票房预期并没有增加多少。
为什么我对它的票房预期不高?
因为电影是一个经验型产品,在营销上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映前做足宣传,尽可能的增加第一批走进影院观看电影的人数;二是头三天的口碑效应,第一批观众对电影的评价和推荐,对电影后期的票房走势很重要。
而《精灵王座》这部影片,首先,它本身的题材上就无法吸引太多观众。
它是一个西方魔幻世界的故事,讲的是少年少女之间的爱情和成长,这显然不能吸引太多中国动画电影最稳固的观众群体——家长和孩子进入影院观看,同时它也没法吸引太多青少年和二次元青年进入影院观看,因为这个题材既不够接地气中国化,也不够新鲜有趣。
这导致第一批走进影院的人数就有限。
其次,这部影片没有太多的话题点,背后的故事和技术卖点都不多,难以引发话题讨论、增强目标受众的观影意向。
第三,这部影片的故事问题不少,喜剧性不强,角色也不够打动人心。
整部影片花了很大的笔墨讲述主角的爱情,但他们的爱情很多时候都表现在无力的台词和简单的二元正邪对立上,即使有互相牺牲的时刻,也没有做到戳人泪点感人肺腑。
这样的话,第一批走进影院的观众很难给出较高的评价,期待通过口碑效应增加票房的道路也就行不通了。
真的挺难做的,大家花了这么长时间,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做出来的作品,甚至可能无法收支平衡。
然而假如这不是一部动画片,而是一部真人实拍电影的话,我相信它的结果不至于此。
国人对国产动画电影的感情很复杂。
一方面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动画片是给小孩子看的。
一方面又觉得迪士尼、梦工厂等好莱坞大厂出品的合家欢动画片不错。
另一方面又期待有中国特色的不幼稚的动画电影出现,这样的作品一旦出现,即使它不够成熟,观众依旧会给予极大的关注与支持,参见《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
作为一名国产动画行业的从业者,我只能说我们还不够好,大家还得继续努力、拼命的努力才行。
认真、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不认真、不努力就什么都没有。
而对广大观众,我希望大家对动画片的偏见能少一点、再少一点,相比较于一些粗制滥造、捞钱就走的实拍电影,很多国人制作的动画电影要走心得多,他们值得更多一些的关注。
那么,如果你想知道国内CG的顶尖水平,就来看《精灵王座》吧!
影片遵循一条规律,凡是被黑暗宝玉所伤,就会受其控制,幽魂如此、小鱼如此、最后龙族的魂魄亦如此。
玫拉以自己的血(也是精灵的血)和古战场的幽魂来供养黑暗宝玉,激发其强大的力量,同时幽魂被改造成了黑精灵。
有黑暗宝玉的支持,普通的箭已经杀不死黑精灵了,齐射也杀不死,只有弓箭手的功力非常深才行。
全片好像只有一个掌舵的黑精灵被凯尔射死,这一箭也是举足轻重,黑精灵死后幽魂解脱,再无复生的可能。
木师傅扔两个小狗也没能把黑精灵杀死,虽然就差一点了。
所以精灵军团全军覆没是在所难免。
普通的精灵没办法和黑精灵抗衡,国王也没法和玫拉抗衡,凯尔的刀被小鱼一下砍断,就是例证。
能力排序大致是:普通精灵 < 黑精灵 < 国王 < 玫拉。
玫拉和女王,正面交锋也是女王输,只有靠偷袭把玫拉和黑暗宝玉分开。
如果女王拿着生命宝玉来交锋呢?
不知道,也不会出现。
因为生命宝玉必须要远离欲望与纷争,这也是女王为什么没有直接戴生命宝玉来防身。
就好比两个人吵架,如果非要比别人声音更大,说得更难听,即使赢了素质也不见得比对方高。
或者像打太极,我的目的不是和你分高下而只是为了强身健体。
最后女王祭出生命宝玉也没有和玫拉拼内力而是依旧把她和黑暗宝玉分开,避其锋芒而攻其软肋,甚至连软肋都没攻而只是夺其兵器,“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大概就是这样的状态吧。
看过龙之谷1 本来很期待2 以为是精灵一族的魔幻史诗战争爱情片 结果却是一部爱情片作者可能想表达一种和第一部一样的种族平等之类的东西,不过感觉表达的不够丰满,战争场面也一般,反派第一部里黑暗精灵IQ很高,第二部就有些中二了,结局有些仓促,对第一部人设有一些改动。
其他种族都没有,略显遗憾
无论是剧情还是画面都是完美的,这种水平放在国际上都是一流的,我感觉作为国人感觉这部作品是超过《冰雪奇缘》的。
只是它的完美与它惨淡的票房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感觉的遗憾与悲愤。
如果一部诚意至极之作就这样被埋没了,被证明是失败的,那么又有谁还赶来趟国漫这片浑水,国漫何时才有出头之日?
好的被埋没,恶心的成主流。
在这个烂片横行的时代,垃圾导演的垃圾作品,一次又一次刷新我的认知,一次又一次加深我对国产片的担忧。
偶尔有这样的诚意之作却没能用“诚意”的票房证明自己。
想那样的烂片,出了电影院人人都骂的恶心片子都能卖个3亿4亿5亿6亿,好的作品却赔的血本无归。
作品没毛病,问题在局外。
票房一定要跟宣传有一定的关系。
《大圣归来》剧情,画面都ok,宣传也到位,票房证明了《大圣》的成功。
《大鱼海棠》剧情很烂,但是票房也不错,这要归功于前期的宣传,就凭12年制作的这个噱头,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大鱼》上映前很早,我就看到了铺天盖地的宣传,周围的人也在议论,这自然也会吸引消费者。
再反观《王座》,哪一天上映我都没听说,电影上映一个月身边的人都不知道有这个电影,我想片方是不是对自己的作品太过自信,相信没有宣传也能大卖。
不遵守规律,必死无疑,血一样的教训。
排片率低是致命的。
我还从没有听说哪一部电影第一天上映只有6%的拍片,本来知道的人就少,一天可能就只有一场,这还只是大城市的数据,小城市可能就没有排。
这种有固定年龄段的人观看的电影更需要在更合适的时间段排,如果这6%的排片都在晚上,我想票房的失败是注定的。
电影很好看,片方很脑残。
画面很棒,剧情很好,虽然缺少中国的本土元素,但是因此带有更多的国际元素。
画面感很像小时候幻想的童话里的仙境,看上去总是很舒服,看完电影感觉很陶醉,沉浸其中久久不能释怀。
片方很脑残,只是制作了一部作品,其他的都不管了。
比如说一个工厂,生产出了产品,虽然为了这个产品,工人们没日没夜的工作,老板更是殚精竭虑,日夜操劳,产品生产出来了,是完美的。
可是老板不知道怎么买出去,甚至嘴皮子不好不知道怎么介绍这个产品,甚至不知道要拿给别人看,甚至不知道找什么样的人来买。
所以烂掉的产品不断的抽打着老板的嘴巴。
米粒影业肯定是用非常非常昂贵的代价买到了一个教训,我想它肯定是疼到了,所以没有下一部了。
《王座》的失败又一次冲击了脆弱的国漫电影市场,找到国漫电影的出路与自信,路漫漫其修远兮。
2016年,动画电影《 精灵王座》上来首先要说的 虽然没有各方面都有进步,但是确实没有达到第一部的效果,(有点病句了),就是表面上的特效,音乐,细节都不错,但是人设,剧情,动作方面确实一般,因为第一部给我的震撼确实太强了 天朝居然还有这种操作?
还有一点必须要说,海报,好几张海报莫名的熟悉感,原来是因为我大爱的《罗德岛战记》,《罗德岛战记》算是我童年的记忆,记忆中的精灵,魔法,战士,是我对于魔幻世界观的启蒙,非常的喜欢 也许龙之谷这些人也是看这个长大的吧 中间几段MV,细节真的不错 但是我能说,唱的确实矬了,音乐创作也是差了一些。。
也许真的没找到有才华的人,音乐或者说BGM对于电影的整体的效果是一个大方面。。
看看《冰雪奇缘》就知道了。
虽然不是音乐电影,但是起码一首惊艳的歌是一个神作电影必不可少的。
比如:除了《冰雪奇缘》,《红辣椒》里魔性的BGM也是记忆深刻,《天空之城》就不用说了,《疯狂动物城》之类的迪士尼动画,更是如此。
剧情的节奏有点老套和狗血,最后的各种呼应前面小铺垫,剧情曲折反转,还是有点意思的。
可以赞一下。
两只狗,非常萌。
其实整体的节奏和设定,中间的MV都慢慢在靠向迪士尼,但是说实话,我更喜欢头一部的那种战斗爽快感,这是咱们天朝动画自己的感觉。
毕竟借鉴迪士尼,是永远无法超越迪士尼的。
我是精灵的分界线--推荐指数:★★★★(8/10分),虽然不如第一部,但是如果天朝的动画电影到达这个水准,我已经满意了,看来不等 什么有生之年,天朝动画的崛起已经悄悄走在路上了。
我第一次做影评,而且这号也没注册多久。
我喜欢《精灵王座》,没有为什么,我就是喜欢。
喜欢一部电影需要理由吗?
不需要!
所谓的理由也都只是临时编出来的(个人观点),又或许只是让别人知道你为什么喜欢这部电影,但是无论你怎么说,唯一不变的还是你喜欢这部电影啊!
同样的,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同样不需要理由,那些带理由的,都是为了让别人也别看这部电影从而降低这部令他感到厌恶的电影的评分(个人观点),又或许是水军一类的,但真的有一少部分人在理性的分析着各种,虽然理由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不喜欢这部电影(第三者酌情加理性客观评分)。
可能是我看的太晚了吧,都19年了,再看这些几年前的影评,好的也有坏的也有,但是坏的真的太伤人心了,作为一个非常喜爱这部电影的初看者,看到这样的影评心情着实不好,在看到一些不良评论后有了一些感触,比如这部电影只适合6-15岁年龄段观看,对此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感觉他在说看这部电影的都是睿智。。。。
我不厚道的笑了,你不也看了吗?
还有脸说我们?
随后,往乐观的方向一想,这不就是在说我们还年轻吗?
虽然我不知道看这部电影的观众都是什么年龄段,但是上述年龄段确实年轻啊。
虽然我都17了,但是我也还在看,甚至看了好几遍了,却依旧这么喜爱这部电影,按照上一段的说法,那就是心智不熟了,确实,这一点我承认,我确实幼稚,也可能这段影评你们也觉得很幼稚,但我是以我的角度来说的,不存在任何约束(或许有吧),我的角度来说,就是喜欢这部电影,没有理由,如果非要加一个理由,那只能是我喜欢男女主了。
我还想再说些什么,但是我记不起来了,反正说的乱七八糟,你们可能也看不懂,也就无所谓了。
我喜欢《精灵王座》。
因为龙之谷这一系列的电影被认为国漫崛起的指标,所以深受人喜爱。
虽说内部矛盾,有些人不去支持国漫,但如果硬着头皮地写下去,那些对龙之谷怀有着无比期望的大众又会怎样,如果经过拼搏能打造一部适合现在社会风格,人能品味的精彩电影,对于那些太过冷落国漫的又会怎样。
国漫的进步是明了的,不能说是轻微的浮动。
希望龙之谷系列能一直走下去。
能让更多的国漫奇迹见证在这一系列电影上。
莉雅居然是精灵贵族,女王的小姑子。当信鸽的魔箭。婚礼很是壮观。家园树,摄魂怪。剧情比较拖沓,我看着犯困。反派和女王都傻,明明可以用宝玉解决的问题非要用计谋。控制心智的梗太老,相爱相杀。运功吸毒。狮子吼。鸟粪攻击。最后男主操控生命之玉自爆干掉反派,然后和生命之玉融合重生。没有什么大场面战斗,和《龙之谷》相比简陋很多。配乐有点单薄。画面质量还不错。动作表情捕捉也可以。
老套,类似的看了太多太多,已经无感了
陪外甥女去看的,感觉没啥意思,果然不是我这个年龄层能看的片
好看
你一个西方奇幻整那么多琼瑶言情作甚?
场面不错,人设凑合,剧情套路。不过老话说,自古套路得人心。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你真正守护的到底是什么?就像还有句老话:钱只有花出去的时候才是钱,书只有阅读的时候才是书。
还得继续加油啊
想看中国动画产业山寨到了什么“境界“,不妨一看。包你满意,口喷酸水。
映像深刻的就是薛之谦的歌响起的时候
这算国产动画的正常水准。
不会吧,我情愿把分给大鱼,这样的片子拿7分?!!看了一半走出来
主角看着像个小屁孩,结果却是个爱情片,看着尴尬症都要犯了
少了些大场面,人物塑造似乎也不如前作丰满,不过这部电影泪点贡献如故,音乐动听依旧
龙之谷
不是我甜配音,不开心。制作的确精良,但低幼的故事拉太多后腿了
总体感觉上比第一部破晓奇兵要好很多,精美的画面和特效,精彩而感动的故事,尤其是小鱼和莉亚拔箭对射那里,真的有种想哭的冲动。国漫良心,甚至给我一种魔戒的感觉。如果直接让我听薛之谦的《我好像在哪见过你》我可能只是觉得不错,但是看过精灵王座后我迷上了这首歌。可惜宣发太差,埋没了这部良心之作,不知道会不会有下一部。加油,米粒影业。
冒险与情义的回归。
幼儿水平的编剧,主题又是成人的爱情,不知这样的动画电影定位的观众到底是谁?
真的比上一部龙之谷进步太多,而且是从剧本,人物,特效,模型,配音等全方位的进步。角色立体,且造型讨喜,从男人到女人到狗。剧本的核心元素:姐妹反目、玛丽苏爱情、夺取宝物、长辈反对,虽都是影视中常用套路,但交出的答卷已经完全满意了,下次可以别用台词讲内心戏会更好。给米粒影业打电话!
一般吧,剧情不太好,制作有进步,可以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