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千智的自杀,最终揭露的是所有人都是共犯,这个结果让人震惊。
青春期难交友,校园冷暴力,回家后想寻找的亲情却因为血浓于水而再次被忽视,千智的遭遇让人同情而难过,尤其经历过的人更是深有体会。
别小看中学生,学校分明是另一个社会,有欺骗、有抱团、有排挤,还有居心叵测比海还深见不底的人心,以及各种企图与欲望。
如果说千智是被孤立的那一个,而招人恨的花莲是另一个,她的可恨在于知道自己是和千智一样被团体排挤的那一个,没有想过和千智真心交友,却以欺负千智为踏板,想和大多数人一样。
金裕贞忽闪着大眼睛,真的很让人讨厌,真心希望最终她会因为千智而走千智的路,然而,这部电影讲的不是复仇,而是,原谅。
金喜爱饰演的千智妈妈非常让人感动,作为超市推销员,沉重的生活负担让她没有时间关注两个女儿,尤其那个会说话性格开朗的小女儿。
等到千智死后才认真检讨自己,原来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
所以她想法搬到花莲家所在的小区,企图让花莲一家人内疚。
她阻止花莲妈妈口头想说出的抱歉,因为对不起是能被原谅的时候才用的,她根本不想原谅为她女儿掘墓的人。
所以她说“有些人你躲也躲不开,挡也挡不了,也不必像伟人一样原谅所有的人,爱所有的人。
讨厌就讨厌,喜欢就喜欢,就那样真实的活着就行了。
”高雅星的万智非常符合她本人的个性,在外面冷冷的酷酷的,在家里依旧不愿表达自己的感情,千智的热情也得不到姐姐的关爱。
就像刘亚仁饰演的长发邻居哥哥说的那样,家人就是什么都不知道而又紧紧绑在一起过一辈子的人。
然而,万智又是最理智的那一个,当妹妹自杀的真相——红毛线团的秘密揭开后,她打开心扉遵从千智的遗言,原谅并拯救了花莲。
如果人与人都把心打开,真心拥抱喜欢的人,相信就不会有冷暴力了吧。
然而,谁都知道这只是优雅的谎言。
另,金香起不愧小童星出身,眼泪说来就来;千禹熙的表演让人暖暖的;成冬日还是老样子;刘亚仁是负责搞笑的;超市卖水饺的大哥也很搞笑,尤其以崇拜的目光摸刘亚仁披肩长发那一刻,非常销魂。
看这电影真是哭掉了好几张纸巾,其实一直想说说这几天发生的事情,但是总觉得没有合适的时机和心情,但是今天却偏偏让我看到了这部电影。
第一个高泪点是在妈妈在超市要双份面的时候,其实真的很能理解这种感受,一个人离开了,假装生活还在继续,放心吃喝,却总有那么一瞬间,被悲伤击中,猝不及防。
即使是最亲的人,也有不能言说的苦。
也许有时候我们只是需要一个拥抱。
那些想言说却被忽略的言语,只有在发生后的回忆才会渐渐清晰起来。
在最后的那一刹那,如果能有一个拥抱,那么事情会不会都不一样。
就在上周六,一起长大的一个小伙伴去世了,从我们小时候玩耍的发电站山上跳了下来。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觉得心里很闷,透不过气,直到今天,想起来还是想流眼泪,却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了什么,为了生命如此脆弱,为了他在29岁的年纪却如此决绝,还是为了其他,我不知道。。。
我脑中常常会闪过他微笑的脸,回去在路上碰到了,总会笑着问候一句”你回来啦“,但是我们却从来没有发现隐藏在那笑脸背后的忧郁——直到他去世,我们才知道他患了忧郁症,已经吃了一段时间的药了。
可是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只选择看到了他的笑脸,我们只看到了我们愿意和想要看到的他的脸。
我们没有好好坐下来聊天,没有问过他最近怎么样,过得开不开心.......他是吃完饭离开家的,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被找到,全身冰冷地躺在石头上,现在我们都无从知道他在那上面坐了多久,都想了些什么,我宁愿相信最后的最后,他是不小心的,那表示他对这个世界还有眷恋,愿意回来跟我们诉说那些生活里的小事和不开心.....可是没有人知道,从那么高的山上跳下来,他需要多大的勇气,砸到那些尖锐的石头上,该有多痛,在那漆黑的夜里,一个人独自面对这么大的难题,该有多么无助。
如果当时,有人能给他一个拥抱,或者只是坐在静静地坐在他身边,一切会不会都不一样,我们是不是还会有机会.....可是这个世界的残忍在于,我们没有那些如果。
他才29岁,还没有好好体会这个世界的复杂和美好,没有看过那些美丽的风景,没有体会为人父的喜悦,就这样离开了。
但愿世界的那一边,没有烦恼,没有忧桑,阳光明媚。
谨以此纪念金同学,我亲爱的小伙伴,愿你找到快乐。
千智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上面还有一个姐姐。
姐姐一幅女生样却实足大大咧咧的女汉子,而妹妹千智则顶着一贯的蘑菇头柔弱内向,在自己的世界中独自前行,终于决定解脱。
学校里念书是名列前茅的千智其实并不喜欢读书,但是她知道如果成绩不好,就不会有人相信她说的话,而她则会更加步履艰难。
她阅读一本有关抑郁症的书籍,只是为了根据其中的症状反着做,让别人不会看出她有这方面的困扰,她尽一切努力掩饰自己内心的不正常;被压迫着签下了友谊的契约,因为对方玩笑的一句希望获得mp3而艰难开口向在超市里做促销员的母亲要求,她是存在深深的歉意的,但是她又不希望别人担心,所以选择沉默;从小到大所谓的闺蜜,总是在生日派对当天把她的时间写晚一个小时,导致每一次她都迟到,她虽然心知肚明,但还是没有选择爆发,她默默忍受,试图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去感化,可是真心只是变成被利用的工具。
她内敛的像一朵白莲花,行进在这个污浊的苍茫世界里,却独善其身。
就是这样一个人,她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她决定离开。
她的离开太过突然,从而一个惊天的秘密被挖掘出来凸显在世人面前。
她的离开不是因为她无法再存活,她是以一个哲学家的方式做出了这个决定,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唤醒身边的人。
谜底是慢慢解开的,她留下的那些纸条是为了告诉周围的那些最亲近的人,什么才是作为一个人所需要去完善的。
不是仗着财大气粗去笼络同学,或者以欺负弱小者的举动向他人炫耀自己的强大,这个不是朋友,因为到最后你会发现,那些原本攀附在你身边甜言蜜语的所谓朋友,等到真的出事的时候就会大难临头各自飞,不会有人真心关心你,虚情假意的空盒子只会让你无尽哀叹感伤;不是把愤怒凌驾于他人的自卑之上,带着真心的幌子去招摇撞骗,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是真诚;当然,大大咧咧的姐姐最后才发现自己并没有和妹妹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姐妹关系,因为太关注自我而疏忽了妹妹内心的健康,在她困扰的时候,焦虑的时候,不安的时候,有姐姐却也无法倾诉,但是千智说始终觉得姐姐很棒,并以她为骄傲;而最最亲爱的母亲,她也同样以自己的方式传递信息,希望她保持一贯的乐观开朗,留下来继续朝着阳光微笑。
她是这个世界上最最清涟的白莲花,她是如此的美好,而这个混沌的世界不符合她的理想,她选择离开是为了去往更好的世界,而她则希望借此机会劝告大家远离刻薄,用自己的真心去对待周围的人。
她无力去改变,但是她的离开足以改变整个局面,她牺牲自我去成就了别人,她也是爱这个世界的,以她自己的方式默默盛开。
看的时候会想起小时候作为借读生被欺负的点滴。
排挤有时不是不和你说话,而是在你周围产生一种不对等的氛围……本来以为只有小孩子会这样,后来发现同事中也有这样的人。
片中的孩子心里很清楚虚情假意,还存着一份对朋友的希望,那个年纪,朋友真的很重要!
不像长大了,知道办公室这人爱推诿还说的一副漂亮话,离她远点就是。
但是,孩子不一样。
我们周围有多少披着美好的外表,看起来阳光无害却背后捅刀子的人呢?
影片中的花莲把无辜诠释的很到位。
用看似看玩笑的话语奚落你,让你有口难言。
过后,还能轻描淡写的为自己洗白,只要人不死,这样的人会继续活在不受良心责备的世界中吧?
又有多少人是帮凶,对这样的事和言语从众附和,还喜欢用舌头传说?
还有多少人是糊涂的不明真相,反而以为是片中受害者是怪胎,性格不爱说话的?
其实千智是很爱聊天,也很爱笑的女孩。
只是在这帮人面前,无话可说。
还有人居然像花莲妈妈一样,说是千智太软弱了。。。
真是想问问这是人说的话吗?
千智不是魏璎珞,花莲也不是用暴力杀人的罪犯。
千智她这么小,体谅妈妈生活不容易,她也希望有一个朋友,有正常的校园生活。
千智问过万智,假如身边只有这样的朋友呢?
她口中的这样是什么样的?
就是伪善的,假装和你要好,实际拿你寻开心的,不在乎你感受的,让大家还觉得她很好的,让大家觉得是你怪癖的那个人。
她问过万智觉得花莲怎么样?
记得万智怎么回答的吗?
很可爱。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她知道花莲的伪善,那个拆了"自杀毛线"的女孩是她愿意放弃死亡,对友情重新开始的希望……很美好的一段女孩间的片段,最终却因为千智妈妈和自己爸爸的关系说了绝情伤人的话!
是啊,不在乎的人说的话伤不到几分,可在乎的人说的话份量太重了!
没有人需要怜悯的友情,"老师说,你去陪陪可怜的千智吧"……把友情跌倒了任务的份上……为什么千智愿意妈妈恋爱,而她不愿意爸爸恋爱呢?
完全可以用真话的时候就不要说狠话了。
抑郁症自杀的人,大多都看来平静,也多识得人性,才更伤情。
把他们推向死亡的从来都不是看得见的刀枪剑戟,都是暗中看不见的人性的恶毒。
一直都觉得韩国电影对于人性的题材总是挖掘的很深入尖刻。
反思一下自己,也许不至于像花莲那样以孤立,欺负人为乐,但自己又何曾真心关心过自己班中那些人被孤立的原因,以及他们的感受?
剧中的所有人物:花莲的欺负、美罗最后伤人的话语、美罗的父亲的胡搅蛮缠终导致美罗对千智的态度的突变、看笑话的同学甚至包括没时间、心情与千智交心的姐姐、妈妈,曾出于可怜让同学去和千智讲话的老师都在正面、侧面促成了于千智的最后的选择。
在最后的一个线团中,千智写道一切都会过去,你们克服了这一切,这不像一个将要自杀的人的想法。
如果她真的相信一切都会过去,又怎么会选择自杀呢?
也许这是编剧想给予这部影片温暖积极地结尾,但总觉得并不特别合适。
喜欢这部电影的题材,我觉得我的性格就像那个千智。
想要获得大家的喜爱,介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但是却又内向胆小,任性主观,很难与人交朋友。
也有过被孤立的时候,那时候绝望的感觉,真的都不想要去回想。
对于青春期的我们而言,朋友真的代表了半个世界。
而这半个世界的坍塌,也造就了现在这个时常会孤僻乖张的我。
对于那几个毛线团,我总觉得不够真实。
说教的意味太浓,我不觉得千智能够大彻大悟的写出那些话,给对她那么不好的朋友们。
还记得之前看过一本心理书,女生之间的暴力,不是打架,而是通过操纵或破坏同伴间的关系或情感,来控制或伤害他人。
这种心理层面的暴力,更为伤人。
但不管怎样,我喜欢最后那个“毛线团”,就当做是电影想要给我的一点忠告吧:“大家都还好吧 时过境迁再回头去看 其实也没什么 谢谢你们 克服了这一切”。
片头就已经埋下了伏笔:MP3,被熨的白衬衣,姐姐的“冷酷”,妈妈的“漠然”……而主人公之一的受伤的千智在电话里向妈妈要了帽子之后就不再真实“存在”在影片里了。
自从千智离开,万智和妈妈就已经觉醒了,然后万智开始调查起妹妹的死因,妈妈也偶然发现了藏匿在红色毛线球里的“遗书”(小纸条)。
万智从她妹妹的“闺密”花莲开始了解到她妹妹在班里是被人怎么看的。
这一切都是和花莲有关。
而在影片最后花莲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她比千智更不受人喜欢,或者说只有她才是被人孤僻的。
她从见万智一开始表现的和她很亲切热情,到她的谎言被揭穿最后才承认了自己对千智的欺压。
花莲家开饭馆卖炸酱面,而千智家里只有妈妈一个人在超市打工。
千智生前有一次听了妈妈说没什么饭了做一碗炸酱面给她吃,她说她不能吃,吃了会死。
在千智死后,妈妈发现了那个纸条后,跑到花莲家亲自掏钱买了一碗她家的炸酱面吃。
并且还“还”了MP3,转身在走之前阻止了花莲妈妈的当面道歉,说了一段令人揪心的道理。
影片中男性很少,但出场的顺序都很顺。
一位是美兰姐妹的爸爸,是个混混、无能、不招姐妹喜欢的爸爸。
一天美兰的妹妹看到了自己的爸爸在和千智的妈妈纠缠,估计她这件事也告诉了姐姐,然后她们邀请万智到家里了解情况,但唯独千智不知道这件事。
一位是万智家的邻居,和千智在图书馆里敞开心扉聊天的另类大叔,没想到会是那个门卫。
在花莲得知了之后,她还想往大叔身上泼脏水,打电话给万智“冤枉了”这个大叔和千智的关系。
后来万智亲自去图书馆调查这件事,最后误会当然消除了,并且万智也没有因为这件事而疏离大叔。
美兰的妹妹,在一开始镜头带上她的时候,还不知道她有什么作用,影片后半段显示了她和千智因毛线球(很重要的一个细节)而成为朋友,又因她无意中发现自己爸爸纠缠千智妈妈这件事后而成为“敌人”。
毛线球情节可能是千智在生前最快乐的画面,她和千智在一起做着她们那个年纪会做的可爱的事情,有说有笑。
也许在千智心里,花莲给她带来的只有欺压最痛苦,比这更让千智绝望的是她突然而来的“谎言”和抛弃背叛。
花莲本身就是一个可怜的人,她家里是有钱,但她也只有钱,或者说什么都没有(因为钱是她妈妈挣的),她最后对万智说她很想千智,甚至去学校也是因为千智,她很痛苦,而能让她觉悟的代价却是千智的离开……万智是“冷酷”的,她是千智的姐姐,在她们的家里,她从小经历的种种肯定比千智多,现在她接受高中的教育,想要努力考大学,因为这样才会有出路。
她很爱很爱她的妹妹和她的妈妈,她一想到妹妹的离开,就会责怪自己然后难过流泪。
她很细心,“恰好”去一次妈妈工作的超市还给妈妈带去她需要的药品。
千智万智的妈妈,是第一个发现红色毛线球里的小纸条的人,她哭的时候痛哭流涕,夜不能寐,工作跑神,连吃碗面都想到了千智。
她总称千智很乖,千智会对她说我爱你。
她来到千智的教室里,怀念千智时发现了最后一张小纸条,千智在上面说希望妈妈快乐。
她说我也爱你。
影片最后,万智带着花莲回家,在车上睡觉梦到了千智――她和妈妈狂奔着回家,满面紧张,最后及时地留住了千智,三人紧紧抱成一团泣不成声。
影片随着万智和她妈妈的画面结束了。
这部影片的情节依附着所有的细节展开,因为一开始千智的离开,万智所做的一切形成的情节最后构成了悬疑类型。
因为主题的鲜明,社会意义又很好,所以这部影片没有烂掉。
万智和花莲的第一次见面
两人一起回家的路上
在超市里上班的妈妈
美兰姐妹的家里
大叔
……
好姐姐
影片结尾
金香奇得了百想电影女新人之后,找来这个片子看。
在宿舍反反复复看了一下午,现在整个眼睛都是红的。
人生的痛苦太多了,你都不知道自己会磕倒在哪一个。
你无法想象自己去火车站遇见拿着大砍刀的民族分子,也不会知道坐了飞机,就此消失在人世间没有一丝音讯,连坐在麦当劳吃个快餐,都有可能遇见6个杀人犯。
未知的困难太多了妈妈和姐姐也想不到,妹妹会因为一个mp3选择死掉。
豆瓣有一篇很火的文章说:穷人和富人都一样被困在枷锁里,差别就是富人的枷锁里有一层垫子,直接撞上去,不会那么疼。
我多么喜欢,这部电影,妈妈和姐姐应对人生的方式。
当命运不让你选择的时候,默默搬到害死女儿的人住的小区,去她家吃碗炸酱面。
两个人吃三个人的分量会活的更有力气。
哪怕那么痛苦,饿了也吃2人分的面然后继续努力,遇见别人家被欺负的小孩,告诉她一定要告诉妈妈,不能救自己的女儿,至少能减少一个悲剧的可能。
你能活得安心吗,那么这个mp3收着吧。
妹妹离开了,才发现原来自己是不称职的姐姐。
自责中成长,然后守护自己妹妹的名誉,“不让你成为第二个妹妹,是不想她死了,大家说起你还要提到她的名字”。
本来选择要就业的姐姐,决定上一个好大学。
这么痛苦,却没有人被打倒。
我们不能改变生活了,那美好的梦醒来,我们还能继续好好地生活。
这是生命的意义。
永远向上的生活吧,别找到压倒你的最后一个稻草。
别到你死了,你才知道,别人看你时,觉得这个稻草多么渺小。
ps,有三个细节,真的很打动我。
我爱我妈妈,我也有个亲生妹妹。
第一个,吃面的片段。
在吃饭的时候,是妈妈们最容易想起孩子的时候。
我来外地上大学的第一年,打电话无意中抱怨,这里的苹果多么的贵而且没有味道,寒假回家,妈妈给我留了整整一箱苹果,因为屋子里热又放了很久,坏了很多。
妹妹告诉我,这是苹果正上市的时候,妈妈一点点买回来放在箱子里留给我的,不让她和爸爸吃。
第二个,姐姐在夜里想起妹妹曾经对自己的暗示的时候。
这个寒假回家,妹妹(12岁)养了一只呆萌的兔子,她每天把兔子抱在怀里,形影不离。
到了快开学的时候,家里人和妹妹商量,把兔子送给更适合养的姑姑,妹妹怎么都不同意。
开学前的一个下午,妹妹在姑姑家玩,我们三个人也去姑姑家,去的时候带上了兔子。
妹妹从看到兔子的时候就开始站在姑姑家门外哭。
我上前和她讲道理,说了好久道理,什么你开学了没空照顾妈妈工作很忙姑姑可以陪兔子玩之类的。
她一声不吭,我就开始生气,问她到底想干嘛,然后妹妹说:“我都知道,我就是想哭。
”哪一个瞬间我就红了眼睛,自私又愚蠢的大人不知道,其实小孩子什么都知道。
第三个,红线团里的秘密看到这个设定的时候,忍不住出戏在心里给编剧点赞。
也只有初中敏感又青春的少女,才会想到把秘密包在毛线球里,完全符合人物设定,编剧青春的时候,也一定是细腻又敏感的人啊。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并没有太大感触,只记得大概讲了什么,几年后再次看到这部电影才发现有很多出彩的细节。
姐姐去朋友家吃饭不经意间朋友和朋友妹妹的有爱互动直戳姐姐内心。
在天台上三人的对手戏也是非常精彩,姐姐的朋友在知道自己妹妹和千智的死有关的时候,愤怒着打美罗,却在万智质问美罗时瞬间保护起来,万智即使再伤心但看到因为愧疚到泣不成声的朋友却还是递了手帕。
妈妈在超市看到其他孩子被霸凌时,对孩子说,一定要回家告诉自己的母亲发生了什么,这点真的很揪心。
以及在学校的时候看到其他孩子们说希望她们好好活下去的时候,戳到泪点。
还有母亲故意搬到这个小区去吃炸酱面,还故意点了三人份,给花莲妈妈mp3,提醒花莲妈妈自己无时不在,对于道歉也不能改变的事实,道歉是没有用的。
姐姐万智在里面的表现始终是酷酷的,却也保持着上进和善良,在千智走后开始准备好大学,还有在跟踪花莲到废旧厂后说是为了千智的名声而决定保护花莲,却是为了让她不跟千智走一样的路。
这部电影虽讲述了校园暴力,但是同时也说明亲人之间如果有那么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关心,也许很多事就不会发展成这个样子了,影片中美罗那对姐妹的亲密互动就直接讽刺了万智和千智的关系。
对“优雅的谎言”我算是非常有感触了,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的故事。
我有一个表妹,从几岁就和她非常要好,我觉得她善良,质朴,和我非常合拍,好像永远都不会和她发生矛盾。
就这样和她玩了二十来年,直到有一天,很偶然的,我发现她背着我和一个她之前声称很鄙夷的人示好。。。
我突然有点懵,我可以理解人有时候不得不和自己讨厌的人应酬,但她为什么要主动示好呢?
而且为什么和我在一起的时候表现出对这个人爱搭不理,我一不在就换了副表现?。。。
一堆问号在心里,但最后还是为她找各种理由,觉得她一定有自己的苦衷,或者她后来对这个人改观了,总之宁愿认为是自己想多了也不能接受她有可能不是我心目中的那个人。
可是有些事情就像是包装撕开了一点口子,越撕越大,最后所有的东西都会倾漏出来一样,过去的种种在我眼前闪回,我好像明白了一些不得了的事情,狠狠的明白了。
这些规则没有人会告诉你,如果你不能自己发现,你就永远被懂得规则的人玩弄于鼓掌之间。
电影里有一些关于怎样编织“优雅的谎言”的描述,我觉得只能算是蜻蜓点水,没有经历过的人甚至不能理解这个到底有什么杀伤力,这里我可以举一点关于我表妹的栗子供大家参考。
我妹其实有过不少朋友,但是每一个朋友我当时都觉得有问题,现在看来不一定是她们有问题,而是表妹想让我觉得她们有问题,她描述她们的时候非常巧妙,就像电影里说的一样,先是铺垫说她的朋友人很好什么的,但是却怎么样怎么样,这时你就会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她说的缺点上,然后表妹再进行收尾:“虽然她这样,但是我还是觉得她人很不错,我还是挺喜欢跟她玩的”,这时你就会觉得,天呐我表妹也太善良了吧,这样的人都能够包容。
此时你所有的印象就都停留在她朋友的缺陷和她的包容上。
单纯的说别人不好有可能适得其反,而她这样说却可以让我觉得有问题的永远是别人而不是她。
再比如她想要散播一个传言,却不想显的居心不良,她就会说:“我妈说某某去夜总会上班了,我当时对我妈说人家一个女孩子你别老是在背后说这些。。。
”当别人夸我好看的时候,她就会说:“是啊,我也觉得你越来越好看了,对了,你觉不觉得某某也挺漂亮的现在(而某某其实很丑)”;。。
如此种种,在不明白这些的时候,你只会觉得莫名其妙你就讨厌起了她身边的某个人,以至于后来觉得她身边除了她没有好人;莫名其妙你的心情就被她变的很差,但你却认为是自己不够好导致的,她只是不小心说了实话;你和表妹虽然亲密无间,但其余和她亲近的人对你统统都喜欢不起来甚至有些敌意。。。
在明白了之后才会发现她的演技是那么的精湛,曾经为了维护她而做的种种又显的是多么的可笑。
最令人绝望的是,当你想要告诉别人的你受的委屈时,你不知道要从何说起,当你想要证明她的恶行时,却发现根本找不到痕迹,别人反而会觉得:不会吧,她那么好的一个人,你是不是对她有什么误会啊。。。
经历了两年的挣扎后我和她绝交了,不管她说了多少对不起,在别人面前流了多少假惺惺的眼泪,不管别人指责我多么绝情,我只知道决定和她绝交后,心里从未有过轻松。
虽然我很迟钝,过了二十多年才看懂她,但好在我还是发现了,不知道她身边又有多少人将一直活在她的算计之下重蹈电影主角的悲剧呢。。。
啥玩意…剧情跟羊拉屎一样
最后的结局挺感人的,如果对亲人的关心能多一点,能早一点,也许很多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老子哭得不行了
不喜欢
那么可笑,这点事情就去死了
这样的刻画和表达,我是非常不喜欢的。
我也曾经是那样的小孩。
拍得啥呀。乱七八糟的,靠鸡汤台词推进的电影,好难看,工业煽情一点也不感人。这么深刻的题材,拍得如此浮于表面,不合时宜的自以为是的搞笑,一点也不悬疑的自以为是的悬疑。
有些人你躲也躲不开,挡也挡不了,也不必像伟人一样原谅所有的人,爱所有的人,讨厌就讨厌,喜欢就喜欢,就那样真实的活着就行了。
千智原谅所有人,并用生命为代价唤醒她们内心的良善,她们亦完成了灵魂的救赎
喜欢这个片子,意想不到的好看!
4.5让我流了不少泪~千智给她妈妈的话,我曾经也说过类似的话语。若干年后的现在,再回想那时候的自己,不知如何表达。千智给过家里人一些信号,就好象现实中一样,但往往就因为是家人大部分这样的情况,都没有被记住。直到最后,我依然不明白为什么,生命会经历很多,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有千智这样的子女,失去了真的很难受,但往往乖巧的人也更容易承受更多压力。
小亲推荐的戏,没看任何简介直接看的戏。如果想哭但是哭不出来的时候适合看,然后就舒服了。
没怎么看懂
校园欺凌这种阴郁主题非要走乐观治愈风已经很别扭,那些搞笑段落加进去又是为毛啊(被刘亚仁雷死了,《密会》之后看这个落差好大)。母亲的角色感觉很鸡肋(虽然金喜爱很好),主线参与不够,情绪上也没能点睛。
2022年7月19日清晨於禮崗荷花閣。
俩闺女扯毛线的时候明明如此小清新……下一秒某位便翻脸不认人啊又给千智几近破碎的心口撒了一把盐 ==(你爸明明是人渣你有啥好闹情绪的 ==)最后一个毛线球里藏着的话语才是最伤人的。明明只要顽强挺过来,过去经历的一切就都不再重要了。千智用她残酷的“试验”拯救了别人的心灵,这么做真的值得?囧
感覺情感很刻意 無法引起共鳴
苦过初恋.
当时为了裕贞妹妹看的 很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