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速度与激情,找帮俊男美女不好吗,来个真正的美女警花当搭档,和美貌修车工搞点暧昧。
再来个插科打诨的配角组成铁三角。
在弱智局长的带领下误打误撞的破获了案件,穿插着飞车与爆炸,再加来点特技。
只要 TAKIX一出现还是能拉拢一批寻求情怀的观众的。
我实在不理解满脸麻子的肥婆,侏儒,神经质的秃子对电影有什么正面帮助,尤其是开头肥婆喷屎的镜头,真是惨不忍睹。
如果跟你讲个笑话说某人走着走着掉粪坑里了,你会觉得好笑。
但是把屎尿屁直接端到你脸上,你肯定笑不出来了。
憨豆先生也丑,但是人家丑的可爱,丑的有特点。
没有萌点的丑是毫无意义的,一切表演都是为了形成达成某些目的,形成对比。
开头10分钟我就在想,这部电影是不是换了导演了,节奏感觉和前四完全不一样。
出来一看果然换人了,由一个完全没听过,百度都查不到资料,估计家里有矿的家伙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
所以说这部片子烂的有道理。
主演为了衬托自己的英俊潇洒,而把队友丑化的不像个正常人。
如果要选命名失败的案例,标致汽车肯定要算之一。
当年进入中国时,群众自发性的名之曰:“宝狮”,和宝马相辉印,结果代理商非要改回原来在台湾用的“标致”,品牌形象就每下愈况了……的士速递之前法国拍了四部,美国翻拍了一部,都算不错的爆米花片子,但这部也有点穷途末路的感觉了,情怀四星。
首先角色的设置就不合理,原来的标配是正直车盲警察和痞子车神的士司机的组合,自带笑点,且有互补性、合理性,结果现在是痞子车神警察,加不会开手动档车的^_^^_^司机?!
这在中国都不太可能,欧洲就更不可能了。
而且这样一来,的士司机参与到案子里的合理性就很可疑了,危险的追逐战中,带个完全无用的平民干啥?
本来的卖点,车子的变形脑洞,完全没有创新,还是老一套,且基本忽略了。
飙车场面也很老套,没啥创新,笑料也比较低级,基本在默片时期水平,哎……不过,无论如何,总是部合格的娱乐片,就当看看马赛的风景也好吧。
作为一个老粉+车粉表示全程懵逼,尴尬的不能再尴尬的剧情,还有那完全反人类的车辆设定,而且最后毁了那辆408真的特别心疼,我不明白在新人手里那辆408就是个追上兰博基尼的工具么?
真的当我看见408一头扎在船上,先不说是不是模仿速度与激情(顺便吐槽一下,bgm怎么也用的速度与激情的bgm啊)就那一下,感觉这部电影应该结束了,再也不会有408在马赛街头四处乱窜的场景了。
哪怕来的是奔驰amgc63,兰博基尼蝙蝠也不能代替,因为他们不属于马赛。
作为法国最经典的飙车喜剧系列,阔别十一年之后,《的士速递5》终于回归了!
从1998年的第一部开始,《的士速递》系列早已成为了很多人的童年回忆。
而这次我们也能在大银幕上重温一下童年回忆了——《的士速递5》今天(8.3)正式在内地院线上映!
《法国星期日报》评价《的士速递5》时说:“在遵照系列传统之余,又融合了市井、大胆的喜剧风格, 滑稽情节比飙车还要吸引眼球。
”的确,刺激的飙车场面和让人忍俊不禁的法式幽默梗一直是《的士速递》系列的特色,而这次《的士速递5》也很好的继承了前作的优点。
导演说,“我希望新作比前作更具冲击力更震撼,更令人印象深刻。
”于是为了拍好这些飙车场面,摄制组动用了包括直升机航拍在内的所有可用的器材。
电影中很多风驰电掣的飙车场面的确非常有冲击力,让人心跳加速,甚至荷尔蒙飙升。
比如西尔万第一次开着白色的无敌出租车和意大利犯罪团伙在马赛街头竞技般的飙车,两辆超级跑车在街头疾驰,你追我赶的,真的看得非常爽。
系列里那辆装备无敌出租车的回归也让老粉会心一笑,正如同样是系列粉丝的导演弗兰克·盖思堂彼得所说,“《的士速递5》其实是一部由粉丝创作的电影,不是一部投机取巧的片子。
”白色无敌出租车的回归除了让老粉激动,众多酷炫的技能也圈了一批新粉。
电影中的无敌出租车简直就像一枚火箭,不仅车速很快,还能在天上飞——相信每个看过电影的观众都记得结尾的那凌空一跃。
比前作更进一步的是,《的士速递5》中还融合了浪漫爱情喜剧元素。
主角西尔万“被贬”从巴黎来到了马赛,对猪队友搭档埃迪的妹妹——酷酷的修车姑娘Samia一见钟情,开启连环撩妹模式,并开发了新的撩妹潜能。
西尔万知道Samia喜欢海豚,于是晚上就带着Samia去看海豚。
当然作为脱线无厘头喜剧,浪漫看海豚是不可能的,一辈子都不可能浪漫的看海豚。
于是电影中西尔万想象中的浪漫海豚约会就变成了让人忍俊不禁的海豹约会。
西尔万坠入情海,他的搭档们也没闲着。
蠢萌蠢萌的猪队友埃迪成功协助警察抓到了意大利匪帮,最终成功挽回美丽的女友;警察局里的爱吃汉堡的女警察和另外一个男警察在一起了,而另外一位警察则在派对上对另外一女生一见钟情并最终在一起了。
虽然法式喜剧自带浪漫气息,但是笑点也是没有落下的,正如《法国星期日报》所评价的那样:“滑稽情节比飙车还要吸引眼球。
”电影主角西尔万和埃迪智斗意大利抢劫团伙的戏可以说是梗很足了!
蠢萌蠢萌的埃迪简直就是猪队友担当,面对意大利反派时的一秒变怂,还有在抓获反派的游艇上拿着手铐直奔妹子,可以说是承包了全片一半的笑点。
当然导演在结尾也不忘恶搞一下两位反派,埃迪对着两位在悬崖顶上翻车的意大利人说:嘿,这是你们2006年欠齐达内的!
相信知道2006年法国和意大利世界杯决赛点球的人看到这个梗的时候都会会心一笑。
有趣的是,2006年世界杯法国点球大战输给了意大利,而今年世界杯的时候法国终于夺冠了,也算是电影和现实的互动了
现实中,12年过去,当年惜败意大利的法国队在今年也捧起了大力神杯。
而在电影里,阔别十一年之久的《的士速递5》也回归了,有飙车,有浪漫,也有满满的笑点,这个夏天超级减压的飙车喜剧就是它了!
今天上映,还等什么呢
法国电影被大家熟知的,不是很多。
《杀手不太冷》、《天使爱美丽》、《放牛班的春天》。
《虎口脱险》可能更被大家津津乐道。
从大学开始接触《的士速递》就非常喜欢。
个人认为《的士速递》1-4系列,是法国经典电影代表作,因为它们植入的是真正的法式幽默和法国浪漫文化。
看了《的士速递5》,挺失望,败笔有三。
1、 经典的传承,不能使炒冷饭,而且是超糊了的冷饭。
系列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延续前剧,但是剧情要有创新,特效和表现手法要有超越。
不能是简单的炒冷饭,过度消费经典。
这样不但不是延续经典,而是在毁经典。
蛋炒饭,要用隔夜的冷饭,讲究的是鸡蛋硬而不糊,饭粒清而不腻,两者均匀掺和,而又不黏结一起,可以说是简单又困难。
这部《的士速递5》,用的是相隔3天的米饭,超糊的鸡蛋,放了猪大油,一盘不忍直视的蛋炒饭。
(前四十五分钟正是这超糊的猪大油蛋炒饭)2、 主角的缺失,让电影失去了灵魂。
1-4的主角“丹尼尔”就是这部系列电影的灵魂所在。
更替的主角确实没有自信和能力去担当整部电影的灵魂,车技、演技(表情和言语张力)差距很大。
3、 法式幽默≠嘲讽弱者法式幽默最能成为国际潮流是因为它的小国小民式的自嘲和对特权、贵族、反派的嘲讽。
(区别美国英雄主义式的幽默,英国是贵族君子式的礼仪幽默)因为法国浪漫的文化,形成了特有的外向、张扬、自嘲式的幽默。
而《的士速递5》中,对那些身材、个头、精神等身体自身缺陷进行嘲讽,是背离法式幽默主体的。
在卢米埃尔兄弟制作的《工厂大门》和《火车进站》首次放映之后,法国就被认为是现代电影的诞生地。
有意思的是,倘若我们追根溯源,在“喜剧电影”这个类型上去寻找它的鼻祖,也会发现,最先创造喜剧电影的,依旧是卢米埃尔兄弟:他们制作的《水浇园丁》,令法国喜剧电影在整个世界电影发展史上有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
世人对法国人的印象,最常被提起的,便是他们的浪漫。
诚然,“法式浪漫”是法国留给全球大众的一种深刻印象,但在电影领域,“法式喜剧”则称得上是令全球影迷难以忘怀的重要代表。
尤其在全世界都深受好莱坞类型电影冲击和影响的情况下,“法式喜剧”仍有着自己鲜明的风格特点,给影迷们带来一部又一部充满欢乐的电影。
《虎口脱险》、《你丫闭嘴》、《欢迎来北方》、《时空急转弯》、《床的另一边》等等,都是令人捧腹的法国喜剧电影。
而在1998年上映的《的士速递》,则不仅成为了“法式喜剧”重要的代表作品,还成了一个经典系列的开端:在随后的十年里,《的士速递》拍摄了三部续集,令“喜剧”+“飙车”的模式成为了一种经典的组合——其中酷炫的极速飙车元素,甚至影响了后来的《速度与激情》系列。
时间一晃,二十年匆匆过去,时隔多年的《的士速递》系列终于又迎来了新的续作。
由弗兰克·盖思堂彼得自编、自导、自演,法国影星马利克·班泽拉、塞尔维 托·埃斯波西多共同出演的《的士速递5》即将于国内上映。
此前,该片在法国上映后连续两周蝉联票房冠军,其首日票房甚至碾压了《头号玩家》、《彼得兔》 等热门影片,表现可谓十分强劲。
熟悉《的士速递》系列的观众应该知道,第一部《的士速递》当年一经上映便夺得票房冠军,还拿下七项“凯撒奖”提名。
之后推出的三部续作同样笑傲四方,令整个系列成为了影史上最成功的“飙车动作喜剧电影”。
11年后,《的士速递5》终于让这个经典系列再度启程。
影片在延续了该系列最经典的“喜剧+飙车”模式之余,还启用了新的双男主:同时担当导演和编剧的主演弗兰克·盖思堂彼得本身就是《的士速递》系列的铁粉,而另一主演马利克·班泽拉也算得上是“看着《的士速递》系列长大”的粉丝,两人对这个经典IP很熟悉,联手塑造的“乌龙组合”足以令观众开怀大笑。
这部新续集大概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开车技术一流的巴黎警官西尔万 (弗兰克·盖思堂彼得饰演)因执行任务的方式过于激进,被调任至马赛社区警局。
赴任第一天,他就被出租车司机埃迪(马利克·班泽拉饰演)撞了一下,并开车制造了一场热闹的追捕。
之后,为了抓捕在马赛多次抢劫珠宝店的意大利“超跑帮”,希尔万不得不联手憨厚莽撞的出租车司机埃迪,在毫无默契的情况下,合力抓捕嫌犯,上演一出出状况频出、笑料十足的好戏。
《的士速递5》最大的特点,除了刺激的飙车戏份外,就是搞笑。
法国人的搞笑通常有几个这样的特点:1、他们最喜欢自嘲和自黑,有时候自黑起来,简直不把自己当人,而是几乎都沦为废物——他们尤其喜欢拿警察开黑;2、“法式喜剧”的表演几乎都有着丰富的表情和夸张的肢体动作,喜怒哀乐在演员的脸上展露无疑,加上搞怪夸张的肢体语言,常常能逗乐观众;3、“法式喜剧”常常将法国人那种骨子里的幽默体现得恰到好处,既会融入浪漫,又会融入一些人文哲思,还会加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看似自嘲自黑,实则充满自豪。
这些特点在《的士速递5》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首先,你会看到片中几乎没有一个正常的聪明人,仿佛每一个人都是“废柴”。
西尔万看起来还算正常,但处理事情的时候也难免头脑发热、行为过激;出租车司机埃迪则几乎就是“废柴”的代表,感觉什么事都做不好,但话却很多;其他配角,下到突然蹦出来打劫的小混混,上到行为夸张的马赛市长,几乎都很“废物”。
尤其是社区警局里的几个同事,不仅外形上特点十足,个性特征也很鲜明:有对视几秒就拔枪的,有喜欢搞恶作剧的,有胖到不行却仍然很“饥渴”的,有身形矮小却还蛮机智的......总之这个配置给人的感觉就有点搞笑,加上他们时不时做出的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葩举动”,更是令人忍俊不禁。
这其实就是一种自嘲自黑,把法国警察、政务人员整得都很“废物”,黑得体无完肤。
完全不要什么形象,也完全不顾脸面,拒绝高大全、拒绝完美,就是把自己都整得特别低的位置,通过诸多看起来很废物、很蠢笨的细节来制造笑点。
但他们却并不会通过卖丑或展示缺陷来博人一笑,反而强调不要歧视,在自嘲自黑中体现尊重。
其次,在表演方面,不仅充分发挥表情方面的丰富,也充分利用了夸张的肢体语言,结合搞笑的桥段设计,传递着一个个令人发笑的点。
比如一个看起来简单的进门动作,不仅挎包会挂在铁门上,整个人也倒挂在铁门上,让观众爆笑不已;还比如一个简单的破窗逃跑的动作,明明可以从已经破开的窗户逃跑,却愣是坚持自己“破窗”,令人看得又急又笑。
很多笑点都以类似的表演方式与桥段设计呈现出来,但在这些滑稽、笨拙的行为背后,构建喜剧效果的,却仍然是人物性格与事件冲突支撑起来的。
最后,就像前面提及的那样,《的士速递5》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自嘲自黑,但也仍然融入了法国人特有的浪漫与浓烈的民族自豪感。
无论是男主西尔万追求埃迪妹妹时的情意表达,还是“鼻涕男”与“胖大姐”关键时刻的拥吻,都展现了某种兼具喜感的浪漫。
而在片中不断出现的法国足球队队服以及直截了当的那句“为齐达内报仇了”,都很明显地展现了他们的自豪感。
他们再怎么自嘲自黑,终归也是以法国为荣的。
片中那个抢劫珠宝店的反派团队,被设计成“意大利跑车帮”,最后被绳之以法,正是报了2006年世界杯决赛的仇——当年“意法大战”,意大利最终捧得冠军奖杯。
这其实对于喜好足球的影迷而言,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梗。
而回顾整个《的士速递》系列,其实每一部里面都有足球的元素,那是法国人很热爱又很自豪的一项运动。
巧的是,二十年前第一部《的士速递》上映时,法国队就拿到了当年世界杯的冠军;二十年后的《的士速递5》再度重启该系列时,法国队再一次捧得了世界杯冠军奖杯——该片要是在世界杯之后才于法国上映,估计票房成绩会更厉害。
特征鲜明的人物,节奏欢快的叙事,轻松搞笑的剧情,让《的士速递5》这部电影足以令观众笑声不断。
但作为“飙车动作喜剧”的突出代表,《的士速递5》自然也承袭了前作最为突出的一个亮点:炫酷的极速飙车。
从一开始西尔万开着奔驰疾驰在巴黎市区的“飙车审讯”,到去马赛第一天就驾车狂追埃迪的“极速追踪”,再到后来与意大利“跑车帮”上演的多次飙车追捕,《的士速递5》足质足量将极速飙车的戏码呈现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又笑又燃的观影体验。
当那辆“白色标致407出租车”再一次出现在银幕上那一刻,估计有很多观众都会涌现一些关于该系列前作的观影记忆。
它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相比那些造型优美、造价不菲的名贵跑车,它似乎更具平民气质。
但你却不可小看它,当驾驶它的人熟悉它之后,稍微动几个按钮,它就会大变身。
不仅时速可以达到令测速仪都爆表的“比高铁还快”的程度,还能通过“变身”,实现“上天入海”的炫酷画面。
在市区内狂飙竞速,在狭窄的街巷里穿梭自如,在弯曲的山道上急速飞驰,在关键时刻的“飞天如海”,以及追逐、漂移、相撞甚至爆炸等等,《的士速递5》的导演兼主演弗兰克·盖思堂彼得集结了欧洲最会拍飙车戏的工作人员,为观众奉献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酷炫飙车画面。
可以说,《的士速递5》虽然故事上新意寥寥,但在“搞笑”和“飙车”这两个方面表现突出,具备了令观众又笑又爽的品质。
尽管不排除有些观众不太能接受类似“法式喜剧”的表现形式,但简单清晰的故事、奇葩搞笑的人物以及激情四射的极速飙车,足以让本片成为这个暑期档一个不错的观影选择。
PS:文字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
很多电影里都有追车戏,来一出飞车秀,既彰显制作宏大、剪辑凌厉、导演调度能力强,又有紧张刺激的画面,让观众肾上腺素飙升。
甚至发展出了专门的类型片,飙车(赛车)电影。
从时间线来看,1998年的第一部《的士速递》(Taxi),算得上这类影片的引领者。
该系列此后出了2000年第二部、2003年第三部、2007年第四部。
然后沉寂了。
然后时隔11年,2018年迎来第五部。
在此期间,有了《速度与激情》系列,2001年到2017年间出了八部;有了《玩命快递》系列,2002年到2015年间出了四部;有了《死亡飞车》系列,2008年到2018年间出了四部;有了《幻影车神》系列,2004年到2013年间出了三部。
除去系列片,也有很多拍出精彩飙车的单片,例如尼古拉斯·凯奇的《极速60秒》、杰森·斯坦森的《死亡飞车》、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极速风流》、亚伦·保尔的《极品飞车》、瑞恩·高斯林的《亡命驾驶》、凯文·史派西的《极盗车神》等等。
当然,还有周杰伦的《头文字D》(最近有消息说寰亚终于要拍第二部)。
可以说,“的士速递”称得上飙车电影的经典IP。
然而《的士速递5》在中国大陆上映以来,一周票房仅三千万出头,随着《爱情公寓》《一出好戏》《巨齿鲨》等超能打的竞品开画,它要攀升票房已几无可能。
飙车电影没落了?
未必,要知道2020年才会推出的《速度与激情9》,现在就有很多影迷翘首以盼呢。
只能说《的士速递5》的中国档期太凶险,正碰上前后都有重量级国片夹击。
而且这个系列“重启”的时间实在太久远,距离第一部整整20年了,前作剧情已遗忘,演员大换血,能捞起的情怀指数太低。
再加之它虽然是极力靠近好莱坞风格的法国片,但演员表里没有国际巨星。
主创名单里中国观众唯一熟悉的名字或许就只是制片人和编剧之一的吕克·贝松。
这样的影片,虽然还没下线,不会进影院捧场,但网络已流出资源了,抱着看个爆米花爽片的预期下载了来也无妨。
影片一开头,就是穿着法国足球队10号球衣的出租车司机,在沙漠里来了一个漂移甩尾停车。
而他所载的乘客,是一只羊。
然后镜头转到巴黎,光头警察西尔万押送嫌犯,警车是奔驰噢,在城里各种蛇形超车和360度漂移,还玩单脱和双脱,嫌犯吓坏了,全招供了……虽然获得了情报,但警车也受损,需要公费维修。
西尔万是个明星警察,上杂志封面拍帅照,爱出风头,显然这不是他第一回了,他的上司大为恼火,再加上他的风流韵事,多亏他有优秀的服役记录,没有被开除,但是被禁止外勤工作,并被调去马赛当个市政警察。
(插一句,马赛很美。
)
马赛的团队,看起来都是废柴怪人,有搞恶作剧的大胡子、有信教的侏儒、有爱当间谍的秃头、有雀斑警花大胖妞。
新上司艾兰是个怕惹事的黑人,配备的警车是Dacia。
可以看出,是夸张的卡通化人设。
西尔万在马赛的第一次出警,就是追一个也是穿足球服的Uber司机艾迪,结果因为不熟地形连人带车开进了海里。
一心只想回特警队的西尔万只把马赛当驿站,但当地为了追捕一伙意大利劫匪,挽救马赛声誉,神经质的市长任命西尔万为队长。
艾兰和西尔万一番交心,西尔万的心情平复了很多,二人雄心拳拳誓要抓住劫匪,可不巧艾兰被车撞了躺进了医院,撞他的人就是艾迪,也正是前作里传奇警察丹尼尔的侄子。
西尔万想要那辆传说中的雪铁龙出租车(是的,就是影片开头出现的那辆),艾迪想免去牢狱之虞,两人组成了破案联盟。
强强联手的双雄拍档已经不够火花了,一定得是强弱CP,还得是一个耍酷一个话痨,这样才有反差效果,以挖坑和填坑来驱动故事发展。
贼是笨贼,警察是蠢警察,笨和蠢的交锋,没有笑料是不可能的。
侏儒警察摩托单骑趴车,大胖妞跳桥人肉砸车,雪铁龙对飙法拉利和兰博基尼。
最后的警匪大战高潮戏,虽然出动了直升机、无人机、导弹、游艇,但仍像过家家一样。
喜感太满了,以至于紧张感不足,“前一秒紧张,后一秒爆笑”的节奏没达到一个平衡点。
结局自然是大团圆,弱鸡的团队成了英雄之师,西尔万也找到了落脚马赛的心灵支点——当然是爱情。
《的士速递5》作为一部法式喜剧,观赏性还是有的,但我们这些年在各式大片里看过了太多奇观,眼界开了。
出租车从悬崖飞跃窜上游艇甲板,很炸裂,却不再能一招决胜。
豆瓣目前5.8分还算中肯。
那辆飞跃了20年的雪铁龙出租车,最后还是被奔驰出租车取代了。
就像片中说的,“它风光已过,不再回来,这个结局很好。
”
坐进电影院,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我只想到了一个字“疯”,那种法国人特有的、也是这个系列特有的“疯”,而且堪比第一部。
如果你在犹豫要不要看的话,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它比第三、第四部要精彩,但是跟第一部比起来,火候还差了点。
之所以打四星是有原因的,平心而论,这部电影只能打三星,剩下的为了感谢导演在11年后给这个系列补上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是的,你没有看错,完美的---结局,为什么要这么说?
虽然没有官方的消息,但是只要对车有一定的了解,就会知道自407之后,再无4系列的继承者(别跟我说408,那车是中国市场特供的),而亲兄弟308也无望出镜(308GTi刚停产),那么508呢?
也不太可能,508的最终路试和电影拍摄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所以标致只要像20年前那样再来一次py交易,拍摄续集就有望了,然而标致已经不是当年的标致了,随着市场定位的改变,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已经被放弃了。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结尾有辆奔驰C63 AMG出租车对吧?
这个系列本来就是为了标致而诞生的,如果你让奔驰来当主角,你真的受得了吗?
说一说电影以外的话题,的士速递第一部拍摄于90年代末期,当时正是标致最后的鼎盛时期,造出了许多拥有驾驶乐趣同时还兼顾实用性的经典车型,这才使得406成为了电影的主角(其实是因为标致和吕克·贝松达成了某些不可告人的交易),但无论如何,这个系列离了标致,很可能会失去原有的味道,当时的标致就像《的士速递》第一部一样疯,但物是人非,现在的标致早已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就像吕克·贝松一样,没有选择继续成为第五部的导演。
如果你抱着看《速度与激情》系列的观念,来看这部电影的话,那么隔壁的《玩命快递》可能更适合你,但如果你是这个系列的忠实粉丝或是标致粉的话,这部电影虽然不能让你满意,但也绝不会让你失望。
新一代508
看了1-4部,本身就冲着这个名头去电影院看的。
结果太让我失望了!
失望透顶!
先不说之前几部经典的标致406没了,NNd换个标致307是几个意思?
欺负我看不到车头进气栅形状?
剧情也十分弱智低俗,结尾更是十分仓促与莫名其妙,跟之前的几部根本无法比。
这也罢了,结尾还用奔驰diss标致!?
这可是个法国电影啊喂!
很好奇在法国上映的时候没观众扔矿泉水瓶?
还有,豆瓣刷分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了,西虹市首富那么好的片子一开始评分很低,这么烂的片居然还可以有6.0?
唉……这部的士速递5能让我唯一满意的地方就是配乐了,还是一贯的的士速递风格。
《的士速递5》这系列的最后一部了,主角两个小哥哥全部都换了 只剩下了局长跟黑人小哥 还有最后被撞毁的那辆出租车故事还是发生在法国 一个做事出格 花丛流连的警察因为睡了不该睡的小姐姐 被贬到马赛警察局这次的警察局发生了变化 局长变成了市长警察局里就只剩下黑人下个一个老面孔多了一个吃很多并且满脸雀斑的胖警花一个得了侏儒症的小矮个警察还有个秃头情绪激动的警察唯一一个身高相貌都正常的警察喜欢搞恶作剧拥有这样一个由猪队友组成的团队 男主已经一脸蒙圈了后来还在第一次执勤中 碰到了丹尼尔的侄子一个傻乎乎的出租车司机 还有他颜值能打也爱好车的妹妹所有的正面人物交待完毕 他们之间的故事就开始了这次是讲意大利黑手党抢钻石的故事 他们开着大牛 犯了好几个案子 男主小光头开始接手结果一堆猪队友不上道 丹尼尔的侄子还总是帮倒忙加上警队里还有一些黑警的存在 导致案件一筹莫展这个时候 丹尼尔的宝贝出租车登场了剧中是交待说丹尼尔举家搬去了迈阿密 至于没什么没有带走宝贝出租车 这个剧中没有提到拿到车之后 小光头就开挂了 带着丹尼尔的侄子一路摸索出很多的线索 并成功抓获抢劫犯的故事最精彩的地方是出租车跟大牛开始飙车的时候两个旗鼓相当的赛车手 最后在妹妹的帮助下成功在山头起飞 降落在游艇上 然后成功抢回钻石全剧最精彩的剧情结束 让剧迷心疼的一幕来了丹尼尔那辆纵横了4部的士速递的车 一头扎在了邮轮上然后就这样华丽的报废了 你们考虑丹尼尔的感受吗这是一辆在4部电影里 没有任何刮擦的车子啊 他是丹尼尔顶顶重要的朋友 就这样报废了黑人小哥打着石膏在结尾说出了观众的心声这辆出租车竟然报废了
CGV绿地 第一次4DX,又震又风又雾又闪,图个新鲜,实际没多少真实感,剧情倒还不错。
有点傻,但是很搞笑!某人说:好傻的电影!但我俩却笑成了傻子!作为一部喜剧片,我觉得OK了。喜剧演员真是不动我都觉得好笑,虽然有些地方挺夸张,以及不符合常识。En tout cas, c'est trop marrant!
挺好玩的
有种看乡村大剧院的感觉,充满了无聊还恶心的笑料
即便还是吕克贝松,还是完全不能和前四部比啊
屎尿屁喜剧,如果没有呕吐那段就很适合吃饭的时候看了。
法式幽默真是太搞笑有趣了!超级多梗的!还有法国人总是猝不及防就给你发浪漫狗粮!
每一部都是经典,支持
难看,太傻了,而且特别恶心,不是吐🤮就是🤮
有点get不到法国人的笑点,但是作为爆米花电影还蛮不错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男主还挺帅的
《的士速递》系列已经面世二十年了,的士中的超跑,平民中的车神是最大卖点。主角全换,新瓶装老酒。经过这么多年豪车电影的轮番洗礼,格局显得小儿科,卖情怀为主。反派弱鸡,法国意大利人比谁更话痨。
两星不能更多了,不然对不起之前给过三星的片子
法式话痨飙车喜剧,「无厘头与恶趣味」是贯彻全片的精神内核,总有一款笑点能戳中你。双男主的废柴人设,脱线欢乐的“蠢货”故事,延续了前作的经典风格。更重要的是,它不追求《速激》式的竞速奇观,却带来另一番畅快的奇趣滋味。
原本还很担心这种经典翻拍,能做到向经典致敬已是难得,往往多以砸招牌收场。看完这部意外的有惊喜,既有满足老影迷的经典桥段重现,也有自己所特有的搞笑风格,几个老面孔的出现也令人倍感温暖。剧情当然经不起推敲,几个搞笑的点足以达到全场爆笑的程度,很适合周五晚上放松一下迎接周末的来临。
法国的喜剧片,都是这么傻乎乎。
有笑出声的无脑爽片
还是挺搞的。。。
轻松的节奏,真的很法国,看似浪漫轻松又带着点无聊
这么经典的系列玩成这样有点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