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里诗书看《盒子怪》有种似曾相识的观感,定格动画里欢乐中得见对社会诟病的暗喻嘲讽,与当年中国《阿凡提的故事》有以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今时我们不仅止步不前,如水墨动画般定格动画在中国早已消声觅迹,但这种最原始的电影动画手法却依旧在绽放着自已特有的魅力。
在3D动画技术日趋成熟的今日,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制作场景和人物的定格动画,乍看好似是那么费力不讨好,但正如日本动画巨匠宫崎骏坚持手绘动画并予以连路人甲般的人物皆极近生动的苛求,莱卡动画工作室则同样是那传承百年定格动画造梦师的坚守者,当一幕真正制造精良人物背景生动考究的定格动画献于银幕,独特逼真的观感确是靠电脑3D动画制作所难能比拟的,那维多利亚时期稍显阴暗却不失细腻的质感成像,彷如一位没落却优雅的智者,反观如今迪士尼,皮克斯等大佬们比着以谁家萌物能更萌的逢迎观众,《盒子怪》却仍旧如那定格动画的坚守,讲着一个给观众以启迪幽默的寓言故事。
电影中胆小怕事,善良温顺的盒子怪被负有野心的政客塑造成了邪恶的食人怪兽,当谣言掩盖真相,甚至被编排成了舞台剧,对未知的恐惧令人们对盒子怪充满了厌恶与憎恨,谣言虽说止于智者,但大众面对关系自身厉害,往往都无法能独善其身,而当权者则只关心着自已所谓“高贵”的白帽子与体面的奶酪生活,对于事件真相的是非曲直更无足挂齿,当你把它作为一部美国电影去看便能发现,人数众多的盒子怪们他们像极了曾倍受压迫的黑人奴隶,透过男主“蛋生”的主线,他不仅能在危机关头唤醒盒子怪们的抗争意识,同时也融化着人们对盒子怪们误解的坚冰,这部动画所深谙的隐喻,不仅让孩子收获欢乐,更嘲讽着种族歧视的愚昧与社会阶级的偏见,唤醒人们对自由公允勇于追寻的信条。
如若说电影本身所饱含的寓意是该片亮点所在,那则成与萧何败也于萧何,作为一部孩子的动画,电影显然未能周全的考虑孩子接受能力,爱情渲染的匆然,父子亲情的仓促,皆使电影情感全面却难动人心,过于侧重种种隐喻的彰显,却没能塑造足够抓住孩子眼球的天马行空,定格动画的限定也铸就了自身终难有3D动画中那能令人惊艳的视觉观,但这一切都仅是电影作为佳作的微瑕,不足以掩其宝玉本色。
定格尚美,寓言为尊,当最终彩蛋得出,定格动画的艰辛令人不禁肃然起敬,而那些满是正能量的寓言则令《盒子怪》更未有只是沦为表象的泛泛之作。
也就是近几年来一个新的动画电影工作室出现在了大众眼前,它的名字叫做莱卡工作室。
由于太喜欢这个工作室制作的动画电影,于是想更多的了解一下它;可是在网上一搜索发现关于它的信息实在太少,甚至说只有只言片语。
目前唯一确定的是莱卡工作室目前已经出品过三部动画电影,它们分别是:《卡罗兰》(又叫《鬼妈妈》)、《超凡的诺曼》和《拯救盒怪》。
莱卡工作室制作动画的方式和风格可以说是与众不同。
它主要从事定格动画电影的制作,定格动画就是指通过逐格地拍摄对象然后使之连续放映产生动态效果。
通常所指的定格动画一般都是由黏土偶,木偶或混合材料的角色来演出的。
之前在网上看到有的文章说莱卡的动画是用泥偶来制作的,可能其作者没有去认真的去了解过;制作泥偶动画最出名的是英国的阿德曼工作室。
而莱卡的动画主要是木偶和塑胶材料来制作的。
说到莱卡的影片风格就拿最近的一部《拯救盒怪》来说说吧!
新奇、诡异的题材是本片和莱卡前两部片的主要特点。
本片的故事的发生在一个奇怪的地方:一座陡峭的山峰上面有一座奇怪的城市。
这里的居民痴迷于财富、等级,还有奶酪!
然而在他们别致的鹅卵石道路之下住着一群的怪物。
据说他们每天晚上都会从下水道爬出来,偷走居民家中的孩子和奶酪,然后把小孩吃掉。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这些怪物叫着盒子怪,它们是一群穿着各种纸盒的奇怪生物。
它们就像城市中的流浪猫,夜晚降临的时候他们会到地上来收集各种对自己有用的物品。
胆小的它们现在有了一个致命的天敌——斯那切。
斯那切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决定抓捕所有的盒子怪。
然而其中一个叫蛋生的小盒怪注定要破坏他的计划,因为蛋生本来是人类。
在他还是婴儿的时候父亲为了保护他而将之交给盒子怪照顾。
接着了解了自己身世的蛋生决定救出所有的盒怪和自己的父亲。
接着一场场斗智斗勇的戏码在这座城中展开,其中包涵着理解、信任、愤怒与欢笑。
当然只有亲自看过才会知道其中的幽默与精彩。
这其中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彩蛋,片尾两个配角的对话:“…其实这世界上有人创造了我们,一举一动都是由他们设计,甚至眨一下眼睛都要他们来摆。
我觉得他们投入好多,我不知道他们怎么会有时间……。
”这无疑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动画形式。
表面上看是一部给儿童看动画电影,但其实讽刺了政治。
白帽子:身份地位的象征奶酪:贵族们的奢侈品盒子怪:被压迫的人民蛋头:被压迫人民中的英雄红帽子之所以捕捉盒子怪,他是想通过这条路来获取白帽子,实现跨阶级,即使他一点也不能碰奶酪。
白帽子大人们沉迷于享受之中,不管政治,自甘沉沦,享受着阶级带来的利益。
故事最后,白帽子大人抛弃了白帽,并认真从政。
故事挺俗套的,画风是最大的特点,定格动画真不容易!
一部“借刀杀人”的电影。
看似是一部捎带黑色幽默的定格动画电影,但本意绝不是像其他美国传统动画一样,彰显美国式正义色彩、弘扬团结友爱,励志图强的向上精神。
盒子怪的形象让我想起了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的杰出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虽说小说的主角跟盒子怪的们的定义还不太一致,但其中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便是一种令人作呕却不得不伪装的伪装。
盒子怪代表了生活在资本主义国家里那些在金字塔低端的劳动人民,他们作为城市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劳动者和建造者,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等价权利,相反他们永远都是被顶端统治者不断的剥削压迫,永远都是生活在城市的阴影里,时而久之,他们自身得以保护的便是一个只能创造阴影世界的“盒子”,随着一代代体制化的形成,盒子怪们开始天生惧怕阴影外的世界,开始天生便自认为是统治阶级的奴隶,然而统治阶级也开始慢慢的更加享受这种嚼骨饮血的过程....整部电影暗地里充斥着血腥,暴力,反叛,种族阶级屠杀,只不过导演们很好的做了一个“文字游戏”把影片的性质定义为了动画电影,可能他们始终相信,真相一定会被人发现吧!
写到这不知怎么就想起娄烨那部反应8*年学生潮的《颐和园》了,难道是因为其中大胆出镜的郝蕾?
LAIKA的停格动画真是好看呀!
真正做出来的实体场景和人物,还真是有种特效做不出的质感。
故事一开始展开得特别好,地下盒子怪的世界太美了!
小孩在一个蒙太奇里长大,再暗的色调也是暖心的。
有一股怪诞风的寓言小故事,定格动画背后的工作量真不少。
片尾曲好听。
特加童真,不过这次加了一些关于阶级以及上流社会的隐喻。
当其他公司都在强调逼真的CG效果的时候,LAIKA坚持停格动画并且完全不鸟当今动画制作卖萌的潮流,这才叫勇气。
这不是第一部描写丑陋主角们的美丽心灵的故事,怪物史莱克是这方面的经典;这不是第一部讲述其他物种收养人类婴孩的作品,幽灵公主的故事我们早已烂熟于心;这不是第一部涉及种族之间误解、战争与和解的影片,远的不说,去年大红大紫的《熊与鼠》就给我们这样的冲击;至于父亲的价值、对社会等级观念的讽刺等等主题更是屡见不鲜了……但是,把如此多的情愫混合在一起,《盒子怪》或许还真的是第一次。
这也是为什么影片让人感觉到如此充实的原因。
更何况,影片还引入了“盒子”这一颇具创新意味的有趣道具,既让人物具备了十足的想象力与动画感,又恰当地隐喻了每个人心中那个胆小时都希望能躲藏在其中的密闭空间。
必须要承认,影片在光线处理上延续了Laika工作室定格动画一贯的灰暗路径,即大部分场景都发生在暗夜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让观众产生了一点点心理压抑感,也注销了一部分儿童受众的关注;但是同样必须要承认的是,影片能带给成人的思考点很多,这是一部深刻的作品,不流于全家欢娱乐窠臼的作品。
从社会的角度看,毫无疑问奶酪城的人们对盒子怪的刻板印象来自于当时唯一的大众媒体——一个野心家的街道宣传。
就像我们对其他国家以及其他国家对我们的印象也总是来自于其各自的媒体宣传一样,事实证明这种宣传很容易歪曲现实、蒙蔽人们的眼睛。
更有趣的是,这个野心家还把对谣言的宣传拍演成露天节目,让人想到所谓文艺作品的实质。
最终,一个有热心、泼辣且正义感的小女孩和一个被异族收养、蒙昧却智慧的人类男孩成了打破这种蒙蔽的钥匙。
恐惧总是使人们倾向于相信那些危言耸听的话,而这一点恰恰容易被野心家利用。
从人的角度看,小女孩的父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私、漠然,把象征地位的白帽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当小男孩当众说出自己身世的时候,他仅仅关心的是由于小男孩的过失所掉进海里的奶酪要花多少钱来打捞这种事情。
一方面你会觉得他的冷漠到了可笑的地步,另一方面你也会不仅自己打个冷战,生活中不是恰恰充满了这样的人吗,自己会不会有时也充当了这样的角色呢?
影片对人物的讽刺颇有漫画的那种针砭时弊之感,贵族们的奢华外表与冷漠内心,与生活在底层却拥有热心肠的盒子怪们相比,真的让人唏嘘不已,也难怪从那里出来的小男孩会对自己被称为“人类男孩”感到羞耻。
影片有诸多细节值得人好好回味。
比如当特制的大奶酪从楼梯上滚落之时,贵族看门的大管家竟然若无其事地打开了门。
这是多么刻板、机械化的一位管家啊,如果他稍微动点脑筋,奶酪也就不会掉进海里了。
不过他的这种刻板恰恰是对上流社会各种繁文缛节的一种讽刺。
Laika工作室把定格动画做到了一种极致,这种极致甚至和CG动画太相近了,以至于让人很难从人物的表情、节奏上看出定格的痕迹。
当小男孩和小女孩第一次在漆黑的夜里相遇时,互相眯起眼睛看对方和嘴角下撇的微表情,简直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部偶动画。
从定格动画的角度看,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但同时也是一部因太像CG而有些失去定格味道的作品。
我其实非常期待影片能把小男孩与盒子怪父亲费什之间的感情交待得更充分一点,尤其是当他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份以后,他的心理落差还应该更大一些,这样才能让他与费什之间靠真情维系的关系的峰回路转更加感动人心。
现在的片子有一种他找到人类爸爸于是就可以淡化与费什之间关系的感觉。
血缘和亲情在影片中虽然不是二选一,但必须要有所侧重。
和此前Laika的影片不同的是,《盒子怪》里充满了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
这在被盒子怪抚养长大的小男孩进入上流社会舞会时所出的各种“洋相”的那场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我甚至认为那场戏是影片中最精彩的部分。
它通过小男孩的表情、行为折射出各种人情冷暖。
野心家谣言的最终打破,得益于沟通,得益于信息壁垒的瓦解。
原先可怕的吃人怪物原来是如此可爱、活泼、热情的一群小生物。
真相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不知道电影导演是否向蒂姆波顿致敬,但仅就“暗黑”,“垃圾”风格上来说很像《僵尸新娘》和《剪刀手爱德华》,甚至比这两部更精彩。
原因之一是,这部电影是现在已经为数不多的定格动画最后的对话彩蛋非常精彩:“你想过宇宙吗?特劳特先生?如果我们的世界像个小颗粒一样呢?”“一个微小的颗粒。
”“上面有巨人们看着我们?“我们的一举一动。
"“其实是他们操控的。
"“看起来有点沉闷。
"“就像那样,我眨眼,要花上他们一天的时间……"看了一些国外关于制作公司Laika的一些新闻,工作人员们做1-2分钟的定格动画需要耗费他们1个星期的时间,这就意味着时长为97分钟的动画片要耗费他们近两年时间,还不包括道具的准备以及场景的建设。
上一部由Laika公司制作的动画片Coraline,制作费6千万美元,全球票房统计是1.2亿。
说他们干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未免太过夸张,但是Laika公司坚持用费力费时传统精良的制作方法,确实颇叫人感慨。
故事本身十分的童话向,感觉是一部反小黄人的作品,毕竟这些怪人都有一致的外表,都嘟嘟囔囔的说话,都善于机械,就是外表确实是怪物。
机械设定略蒸汽朋克。
这片子的惊喜是配音,居然是血与冰激凌双人组出演。
最辛苦的还算本爵士,他一个人贡献了大部分的台词和表演,还不惜男扮女装,工资估计最高。
男主角略微歪嘴怎么看怎么眼熟,看上去像《无敌破坏王》里那个小公主的哥哥,女主角就是一个洋娃娃,男女的搭配又是经典的怕生的男孩子和大胆强势的女孩子设定,欧美动画定律之一。
片尾的2D动画感觉不亚于本片3D,最后制作方的吐槽很有趣,也让人知道这样的动画需要多大的工程。
vocal的曲子不错,但是bgm就稍差些。
故事本身讽刺了虚假的等级社会,看这样的故事长大的欧美儿童确实幸福。
另外故事里基本没有母亲元素,男主角女主角的母亲都没什么作为,不知道当妈妈的人们看完之后怎么想。
奶酪确实好吃,嗯。
昨天在Bath游玩一天后由于当地足球比赛回伦敦的火车挤满了人。
只得等晚班火车,在Bath的Odeon看了盒子怪。
晚上七点的场,空无一人。
第一次享受包场感觉。
影片的配乐配音无可挑剔,画面也继承了Laika公司一贯的水准。
谁能想到这部片是这家公司的第三部作品。
角色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eggs,fish,shoe,女孩。。。
都有完整刻画到细节。
值得一说的是,感觉盒子怪是以八哥,斗牛犬一类的狗狗为原型,我想说是他们的可爱以及Laika吸引我进入影院。
影片最后有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这部动画制作过程的彩蛋,颇为惊艳。
总之,应该是今年动画的力作,在看厌倦了如此多的好莱坞制作之后。
你就是你,是别人替代不了的你。
很希望像小时候看动画片一样,单纯的简单的只是因为喜欢所以喜欢,只是因为好笑所以笑,但早已找不回那份天真,简单。
回想起来也觉得可笑,都是人们相信事实相信自己看到的,却不知看到究竟是不是真相,有时无辜的人被骂,真正该被骂的人确得到支持,见风使舵,真的好吗。
是现实太现实还是人们把它变的这么现实。
那顶白帽子就如同权利,金钱,真的就那么让人撒不开手挪不开眼?
甚至比亲人还要重要?
既然你们有这些权利有这些财富为何不去帮帮那些受尽折磨的人呢,为何要躲起来享受着你们所谓的"奶酪"。
无论在何时,孩子都是最善良的,可以说是人本该就有的吗?
干净纯洁的心灵,清澈的眼睛真的可以看透这世间所有的邪恶,她们跟着自己的心走,帮助别人,从来不会顾虑不会犹豫,为何我们长大了却连个孩子都比不上上了呢?
我不知当那些干劲坏事的人,你们偶然闯进那双无辜的眼眸时,心里最深的地方会不会被触碰到。
那些生活在城市最底端的"盒子怪"们,瑟瑟发抖,胆怯的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何不站起来,做一个真实的你。
不需要羡慕别人,或许你拥有的是别人没有的,不需要迎合别人,不需要勉强自己,开开心心的,记住这世界上的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去找回那份原本的单纯善良吧。
彩蛋加分,故事实在是。。。
定格动画是手艺活儿,又萌又漂亮,真爱了。怪咖故事很平庸,魅力全源于动画制作。
【英字】
对奶酪严重过敏,却极其病态的想得到,奶酪也许就是权力的象征吧。与绅士们风度翩翩讲着所谓的礼仪,却根本不理自己的女儿。还要愚昧跟风的民众。善良的盒子怪。莱卡工作室的定格动画太精彩了
虽然现在定格动画的标配就是片尾一定要卖情怀,但还是会被打动。
有点无聊,一个男孩被盒子怪抚养长大,衬托大多数人类的贪婪和愚昧。
陪小孩看
不好看
没劲透了
这是看过所有定格动画中完成度最高的一部,模型精致程度甚至可媲美狐狸爸爸,动画化后很流畅,CG摄入相比诺曼也理智了不少保留了最好的光影质感。故事取材寓言很大程度已不算走低龄路线,正如片中权利与地位变成了臭奶酪,对家长责任的警钟,以及走出盒子接受真实自我,这些都是成人视线的现实问题啊
让人肃然起敬的彩蛋啊 然后我就想问问出盒子和出柜有没有啥联系啊 毕竟先导预告都有基佬元素
型大于质
机械迷城还是cult范儿的!最后那块奶酪咽下去我就知道要来那么一下可还是被震了因为我下意识觉得那个shai儿就是shi还往后躲了一下!ps,结尾动画真好玩儿,还从技术上表现了一下停格动画~
「They've got to have other jobs. It's more like a hobby.」彩蛋咋這麼可愛
定格动画本来就比较招人喜欢,LAIKA公司之前的几部片子也都是同样的毛病,故事实在是幼齿了点,这次寓教于乐的主题也不如之前那么聪明,故事依旧是换位思考和反传统思维那套,这次除了一些直白点题的台词,那股子伶俐劲儿差不多没了。对于这种走低幼路线的片子没什么好感,不讨厌而已。★★☆
浓浓的讽刺、蒸汽朋克、优美的音乐、精致的画面、定格动画,这么多元素组合在一起,注定这是一部好看的动画电影。尤其是彩蛋,简直是用生命在吐槽,做定格动画的上辈子一定是折翼的天使。盒子怪初看不觉得什么,但是越看越觉得好,也想一看再看,梦想是做我们自己,大家都不要再藏起来,勇于面对一切!
垃圾
开头觉得很一般,倒是渐入佳境。三星半。
原著很有趣,脑洞大开的感觉,做成定格动画也很成功
看了点,看不下去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