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行者

Время первых,太空漫步(台),太空第一步,Vremya pervykh,The Spacewalker,The Age of Pioneers

主演:叶甫盖尼·米罗诺夫,康斯坦丁·哈宾斯基,弗拉基米尔·伊林,亚历山德拉·乌尔苏利亚科,叶莲娜·维克托罗夫娜·帕诺娃,尤里·伊茨科夫,艾戈·莫罗佐夫,亚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17

《天际行者》剧照

天际行者 剧照 NO.1天际行者 剧照 NO.2天际行者 剧照 NO.3天际行者 剧照 NO.4天际行者 剧照 NO.5天际行者 剧照 NO.6天际行者 剧照 NO.13天际行者 剧照 NO.14天际行者 剧照 NO.15天际行者 剧照 NO.16天际行者 剧照 NO.17天际行者 剧照 NO.18天际行者 剧照 NO.19天际行者 剧照 NO.20

《天际行者》剧情介绍

天际行者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65年,正值美国和俄罗斯先后准备向太空发射载人飞船之际,指挥官谢尔盖·科罗廖夫决定选派飞行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和帕维尔·贝尔耶夫执行首飞任务,提前于原计划两年执行。于此过程中,无论是两名宇航员还是指挥官和无数参与者,都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风险。 万众瞩目之下,媒体同步播出了发射过程,当阿列克谢打开舱门迈出太空第一步之际,整个苏联都为之沸腾。然而在阿列克谢准备返回的时候太空服失灵,紧接着飞船舱门无法自动关闭……让他险些命丧太空…….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森林战士云朵上的羊角花风起洛阳山水恋人黄庙村·地宫美人的士速递3亚历山大大帝:封神之路一个爷爷六个孙美丽至极隐瞒之事手足情乱世新娘英雄戟之影子战士年年夏日猫是要抱着的连理刺客暴行展览藏身之处第二季决战乌龙阵杀瓜学警出更活死人之夜推手河边的错误也许曾经能做到委员会今天世界交给我虽然30但仍17疯人计划大都市蓝色眼影

《天际行者》长篇影评

 1 ) 俄罗斯人再次征服太空,扣人心弦的宇宙第一步被拍的荡气回肠

从2013年的《搏击太空》,到去年的《太空救援》,然后到最近的新片《天际行者》,战斗民族完成了自己在电影界的太空三部曲。

冷战时期的太空战的确是几代俄罗斯人的历史共同记忆,带着辛酸,也带着骄傲,它是苏联时期的伟大遗产,最终的悲剧性落幕更加引人感慨无限。

所以,很能理解俄罗斯的太空情怀。

他们需要在电影中重新感受当时的澎湃和自豪,电影可以穿越时光,截取部分,过滤杂质,让观众触及到当年纯净的伟大。

《天际行者》是一出扣人心弦的美梦。

俄罗斯用比肩好莱坞的特效技术,以传统手艺人的方式叙述故事,层层推进,跌宕起伏,每一分每一秒都死死抓住了影迷的心。

《天际行者》再现了人类太空第一步的伟大壮举,在冷战时期,美苏争霸中,苏联为了夺取太空制霸权,在各项技术和条件尚未完善和成熟的情况下,冒险将两位宇航员送上太空。

虽然经历各种危机,两位宇航员依然完成了人类首次漫步太空的计划。

那短短半小时的太空漫步,出仓的宇航员被一根引导绳,如济带一般连接,防止他划向宇宙深渊,全苏联,整个世界都通过收音机和少量的电视机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

他证明了人类可以进入宇宙,人类可以通过科技在太空中工作,地球不再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整个宇宙都是人类的未来之地。

我们尚无法改变时间,但却具有了征服空间的可能。

《天际行者》有几幅象征意义浓厚的画面,一是,儿时的宇航员在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时,天地靠拢,差点融为一体,地球和太空从未如此近距离接触,这是人类期望探索宇宙太空的夙愿,它们看起来很远,但在宇航员心中却是那么的触手可及。

二是,长大成人的宇航员来成为了太空行走第一人,太空舱如母体,引导绳如济带,一边是蓝色的地球,一边是黑暗的宇宙,而在中间是渺小的太空舱和被济带拉住的宇航员。

这一次,人类终于通过自己建构起了地球和太空的桥梁。

这两幅美感爆棚的画面证明了影片不俗的审美价值和大片气质,有着震撼十足的气魄,激动人心的情绪引力。

《天际行者》为什么好看?

它采用了好莱坞非常传统的古典叙事,三幕戏结构,困难重重的训练准备,探索未知的登空冒险,死里逃生的绝命返回;影片有着130多分钟的体量,可一点不乏味,始终扣人心弦。

《天际行者》的奥秘在于不断给太偶空任务和两位宇航员制造着各种阻碍,影片在不断的解决危机中抵达终点,观众在一次次的危机面前,逐渐和角色产生共鸣,甚至心理投射,当故事来到高潮,步入终点时,影迷们早已被快感和焦虑填满,筋疲力尽,满意畅然。

观众一个节拍接着一个节拍,一个鸿沟一个鸿沟地体验生活的那种过山车般的感觉。

他们自愿跳入故事的鸿沟中,直到其脉搏也像角色一样跳动,情感像他们一样流动,电影的意义悄然注入观众的血脉。

影片中的危机,阻碍,其实就是故事的鸿沟,

是故事产生于主观领域和客观领域的交接之地。

是角色在追求自我欲望时,预期和结果之间的差异,是人物在采取行动之前心目中世界和他在行动中发现真理之间的差别。

第一幕中是对于太空的未知,家人的羁绊,国人的期望,还有国家之间的角力;

第二幕中,是行走太空的兴奋和危机四伏的困难;第三幕,地球上政治的勾心斗角,太空中的奇迹的返回;

接二连三的故事鸿沟制造出了线性的进展纠葛,为各类人物酿就了生命的磨难。

当角色面临越来越强大的对抗力量时,产生的冲突不断累积,从而创造出一系列逐次发生的事件,经过一个个无法回归的点。

在观看《天际行者》时,不断浮出的麻烦和危险,将以宇航员的生命为代价带来焦虑和恐惧,宇航员和航站指挥官面临危机时,在巨大压力下做出的选择就是撬开故事鸿沟,引发进展纠葛的活水源泉。

对于太空中的宇航员来说,浩瀚的宇宙是危险丛生的空间,另外他们还有一个藏在暗处的敌人,那就是倒数计时的时间。

氧气的不足,返回时间的选取,还有第三幕对抗严寒的意外,都是时间压迫生命的象征。

《天际行者》的优秀在于很好的处理了时间,压力,选择,结果之间的关系。

正如海德格尔说,时间是存在的基本范畴,我们生活在其不断缩减的阴影之中,如果我们想要在短暂的人生中成就点什么,让我们死的时候不存在浪费时间的遗憾,那么我们将会与那些阻止我们欲望的匮乏力量迎面撞上!

生活就是冲突,冲突是生活的本质。

对于片中的主要人物来说,踏步宇宙,安全返回,就是击溃生命乏味的最完美的生命冲动的体现。

活着,拼命的活着,那是人类真正征服宇宙的智慧证明。

影片中,那位坚韧的指挥官,面临压得他喘不过气的政治压力,毅然决定首要保护宇航员的生命,而不是仅仅完成任务,表现了人对于生命的尊重。

那也是人之所以为人,是人类文明的核心价值所在,没有任何一样东西能高于人类对于生命的敬畏和保证。

《天际行者》是诠释人类太空梦想和生命奇迹的雄壮交响曲,目前网络得分高达7.8分,当战斗民族的电影工作者都细腻起来,真是让大部分内地影片汗颜啊。

 2 ) 太空第一人

知道这部电影是因为在微博上看到了电影开头的这段米格-17发动机熄火而不得不迫降的画面,虽然特效没有美国大片那样的真实,然而震撼程度却有过之无不及,因为它贵在细节的真实。

电影本身情节较为真实地还原历史,那么简陋的条件下征服太空,现在看来真的是难以想象,美国和苏联作为人类航天先驱,值得被永远铭记。

电影情节随着时间线的逐步推进,宇航员的求生,挣扎,统统表现得很棒。

有时候真的是现实是比戏剧更好的情节,真实的历史展现总是让人更加捏一把汗,也更为先驱们的无私一面与人性真实的一面而纠葛。

中国航天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巧逢明天就是中国航天日,不知什么时候中国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3 ) 《天际行者》: 致敬无畏的人类!

影片讲述的是在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首次由宇航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和帕维尔·贝尔耶夫驾驶火箭飞船进入太空后,由列昂诺夫完成了人类首次和太空“亲密接触”的出仓任务,却没料到出去容易回来难,经历了重重生死考验!

影片中也也较大篇幅的介绍了列昂诺夫这个人的背景和性格。

我们先从百度百科了解他的详细资料:1953年参加苏军,毕业于丘古耶夫军事航空学校,1957年和茹科夫斯基军事工程学院, 1958年曾在苏军航空兵部队当飞行员,1960年进入航天队, 1965年3月18日,作为副驾驶和贝尔耶夫共同完成了“上升—2”号飞船的航天。

飞行期间:他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离开飞船进入太空的动作,在太空中过了大约24分钟,其中自由“漂浮”12分钟,有几次离开飞船的距离达5米。

飞行期间,为研究无支撑空间运动中的生物力学作了初步实验,试验了自主式生命保障系统、气密过渡舱和操纵系统。

还探索了在飞船外面进行安装和拆卸工作的可能性,因完成这次飞行,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

1975年7月15日—20日,作为船长参加了苏联“联盟—19”号飞船(随航工程师是库巴索夫)和美国“阿波罗”号飞船的联合航天。

这是航天史上第一次按照“联盟—阿波罗”计划进行的重大的联合科学实验。

在6昼夜飞行过程中,首次检验了靠拢和对接协调吻合设备,实现了苏美航天飞船的对接和两艘飞船乘员的相互换乘,进行了联合科学研究实验。

由于胜利地完成了这次飞行,表现英勇,再次荣获“金星”奖章。

为表彰列昂诺夫在开发宇宙空间方面建立的功勋,苏联科学院授予他齐 尔科夫斯基金质奖章1枚,国际航空联合会授予他“宇宙”金质奖章2枚。

此外,还荣获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劳动英雄称号。

获“列宁勋章”2枚,“红星勋章”和三级“在苏联武装力量中为祖国服务勋章”各1枚,奖章及外国勋章多枚。

月球背面一环形山以其名字命名。

看到这你一定会赞叹他真牛吧?

可是还有一个人更牛其知名度也更高, 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进入太空,去年去俄罗斯旅行参观红场旁普京总统办公地后花园时,导游特别介绍了有棵特别的橡树是加加林从太空带回来的种子后种上的,我还特地拍照研究了,发现这棵橡树虽然枝繁叶茂但又矮又粗,而周围的其他橡树棵棵又高又细,这种现象让我信服它是在太空受到了不小压力所致。

而这极大地刺激了美国人仅仅23天后,阿兰·谢泼德成功进入太空,成为美国第一个,世界第二个进入太空的人。

前苏联的太空行走计划实施得非常匆忙,因为美国也在进行相关研究。

出于安全考虑,前苏联率先发射了一艘无人侦察飞船。

飞船上安装了各种复杂仪器,它收集的数据足以搞清太阳辐射、高能量粒子流等因素对航天员身体造成的影响。

飞船在太空工作得很出色,但它在返回地面时突然启动了自爆程序,关乎航天员生命的珍贵数据就这样被炸得无影无踪。

此时距预定的太空行走日期仅剩下一个月。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专家们茫然无措。

前苏联航天之父科瓦廖夫将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别利亚耶夫和列昂诺夫叫到身边,用商量的口气说:“怎么办?

是冒险按预定时间升空,还是等上6到8个月重新发射一艘侦察飞船?

”。

两位航天员很清楚航天之父期 待他们做出何种选择——美国已经准备就绪,虽说他们的航天员只准备把手伸到飞船外面,但这也将被宣传为人类首次进入太空。

别利亚耶夫和列昂诺夫平静地说:“我们状态良好,为了这次飞行进行了所有必要的训练,我们做好了心理准备。

总而言之,应该飞……”。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他们是为了祖国的荣誉豁命的,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当领导找他们两位谈话前,他们也很紧张偷偷喝起了违反规定的伏特加酒,这也足以说明做出这样的决定要付出多大的勇气啊!

就这样他俩踏上了忐忑之旅,当宇宙飞船到达了预定轨道后列昂诺夫顺利出仓,并向全世界卫星转播这荣耀时刻。

后来他回忆说:“舱门颤动着缓缓地打开,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太空中的天空。

舱门停住了,我向舱门漂浮过去,探出头,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夜空和点点繁星……那些星星远比在地球上看到的要多得多……而且它们更为明亮,也不闪烁。

”当他经过黑海和伏尔加河时,他看到的地球景象美妙极了,地球就像“铺开的天鹅绒地毯,多么美的画面啊!

我惊叹于它的广袤”。

直到别列亚夫通过耳机和他说话时,列昂诺夫才从这美妙的思绪中回过神来,想起自己还有工作要做。

然而,事情并没有人们看到的那样完美,他们险些死在太空: 列昂诺夫穿的是一套多层特制航天服,它不仅能保持恒温,还有维持航天员在太空工作一个小时的生命保障系统。

地面气压训练室只能模拟距地球9万米高空的气压,而航天员走出飞船时周围则是真空状态。

出舱后不久,列昂诺夫离开航天器7米远,在脐带的另一端边扭边转。

他的航天服鼓了起来,限制了他的行动,他感到弯曲胳膊和腿都很困难,以致无法按动绑在他腿部的相机快门。

四肢活动越来越困难,他不得不努力控制它们。

影片中这段也是比较惊险的,他在舱外集中精力、努力挣扎时没有和地面指挥官交流,他们以为出事了为保护飞船和船里的宇航员,领导们差点决定放弃列昂诺夫,就在紧急关头之时他成功抓住船舱扶手并通话领导汇报安全。

进舱他将头伸进气闸舱时又发生另一问题:因为按规定程序,他应该先进脚后进头,然而列昂诺夫是头朝前进入飞船的。

他这样做是为了确保手中的摄像机万无一失,但他不能在圆筒形的气闸舱中将身体转过来关闭身后的舱门。

列昂诺夫果断调低了生命保障系统的气压才得顺利回归,这还事小回程中更是遇到一劫攸关两人性命啊!

原来,当列昂诺夫在太空行走时,飞船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其朝向太阳和背对太阳两个侧面的温差达到300摄氏度,飞船因此发生了轻微变形。

列昂诺夫返回飞船后,舱门留下了小小的缝隙以至于飞船里的空气开始向外泄露。

生命保障系统立即做出反应,氧气的压力随之不断升高两倍。

如果再持续下去的话,航天员必死无疑,可就是在这个时候,命运之神开始垂怜这些勇敢的人儿:睡梦中,航天员无意间碰到了补充空气的开关,强大的气压启动了排气阀,舱门随之彻底关闭了。

这部影片之所以超赞,它在讲述患难故事的同时,恰到好处地穿插了列昂诺夫童年的影像:强烈的好奇心、一探究竟的勇气等等回忆让他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值得一提梦境的画面非常漂亮简直是美轮美奂啊!

之前看过汤姆·汉克斯演的《阿波罗13号》,飞船在太空运行中也遇到了爆炸,使得只能返航,影片呈现的是大量地面指挥官员和几十个不同部门联手绞尽脑汁般协助飞船上的三名宇航员顺利归来,作为观众虽然看得也非常紧张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纵观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

阿波罗飞船共发射了15艘编号:1、4、5、6、7、8、9、10、11、12、13、14、15、16、17。

阿波罗1号是追溯给阿波罗-土星204 (AS-204) 的正式名称,在1967年1月27日进行的一次例行测试中,指令舱发生大火,三名宇航员:指令长维吉尔·格里森、高级驾驶员爱德华·怀特及驾驶员罗杰·查菲丧生。

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

参加这次飞行的有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

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时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将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入月球。

为纪念这勇敢之举2018年美国导演达米恩·查拍摄了由瑞恩·高斯林主演的《登月第一人》:难能可贵的是阿姆斯特朗在很多同事经历了各种失败牺牲后,毅然决然地要求登月。

再回到本片: 还惊魂未定,别利亚耶夫和列昂诺夫发现飞船定位系统也出了故障。

得到地面指挥部同意后,他们冒险采用手动方式着陆(差点不同意手动:怕降落到别国),飞船落到了原始森林深处两米厚的积雪上。

两位航天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出舱门,伴着暴风雪,他们架好天线,向指挥部发出呼叫信号。

天黑了,气温越来越低,两位航天员本想用降落伞裹在身上御寒,可降落伞偏偏挂在了树梢上,飞船的制冷空调怎么也关不上。

列昂诺夫的航天服内灌满了汗水,他不得不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中光着身子拧干内衣。

就这样,直到第二天,搜寻人员才找到别利亚耶夫和列昂诺夫。

影片中是由一名无线电爱好者破译了他们发送的电码,报告给了政府部门宇航员才得以没被冻死,如果真有其实得特别感谢那个人了,她妻子提醒他别这样做万一被关起来,可他回答:怎样做才算对?

后来直升机投下白兰地、食品和防寒服,但由于风太大,两位航天员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东西被吹到远处,最后到手的只有几根香肠和一只皮靴。

不管怎么样虽然一波三折,但总算死里逃生了一关又一关。

最近还看到有报道:太空中有十八位宇航员漂流无法回到地球,大多数是美国人和前苏联人。

自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上天开始,至1998年短短的37年中,进行了共6种型号119次载人飞船飞行任务,其中114次飞行任务取得成功,成功率达到95%。

有幸运也有不幸的,毕竟不是每次进入太空后都能顺利返航的,但这些成功的失败的英雄们个个伟大!

让我们通过百度百科来见识一下中国的航天英雄们:神舟五号:2003年10月15日 首次载人飞行,承载的宇航员是杨利伟,成功围绕地球十四圈。

神舟六号:2005年10月12日 首次进行多人多天的航天飞行,承载的宇航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神舟七号:2008年09月25日 首次承载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承载的宇航员是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 , 成功进行出舱活动(又称太空行走)。

神舟八号:2011年11月01日 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

2011年11月3日凌晨,与组合天宫一号成功实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成为中国空间实验室的一部分。

神舟九号:2012年6月16日下午 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3名航天员进入太空,景海鹏、刘旺和刘洋(中国首位女航天员)。

6月18日下午,神舟九号成功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6月24日,航天员刘旺操作飞船顺利完成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

标志着中国完全掌握了载人交会对接技术。

神舟十号: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 将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

也希望我国航天事业能不断突破早日登陆月球、火星或木星。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人类对宇宙太空的渴望和探索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点。

地球对于整个银河系来说实在太渺小了,万一哪天外星人入侵地球,人类如果对它们早已研究吃透准备好对策,那结局就不一定了。

在此致敬那些特别无畏的人类!

 4 ) 65年的世界奇迹

1965年3月18日,"上升号"在前两次发射结构相同的无人试飞失败后,前苏联宇航员仍然坚持如期发射,不再等1年之后重新建造飞船,为了"不想美国人比我们更早在太空行走"。

导演顺序从宇航员的选择、训练、航天计划的时间安排到发射、测试循环、高光的24分钟"太空行走"、返回、控制系统故障、降落、搜寻、救援完整的讲述了人类创造的这一历史奇迹。

在航天才刚刚起步的60年代再精密的计算和实验都无法避免第3002和3003种意外,先驱们每前进的一步都伴随着他们用生命诉说着对航天事业进步的追求以及对祖国的热爱。

影片情节紧凑,环环相扣,欢呼下一秒紧接着都是让人窒息的意外,伟大的成功必须是每一个环节的成功,从升空到救援,是无数人在关键时刻做出的正确抉择,探索宇宙的勇气与智慧、国家荣誉和机密的至高抉择、家庭亲人的牵挂留恋、对战友和下属的惺惺相惜、以及伟大的人性关怀,即有冲突对比也有相得益彰。

宇航员在多次生死抉择时说出"服从祖国的命令",是如此让人动容。

 5 ) 我先出舱,你的项目就白干了。

苏联的太空出舱计划是1967年,美国是1965年5月。

1963年,苏联决定提前计划,敢在美国人之前出舱。

第一次无人试验飞船坠毁,时间窗口内只剩一个备份了,国家准备再做一次无人飞船用于升空试验,然后让他们上,两个猪脚说不用了,就用这个备份上。

很愣!

上级批准,推进流程。

到太空后一切良好,顺利出舱。

黑白视频的全球直播内容良好,很牛逼。

然后第一个意外发生了。

宇航服的某个传感器出了问题,内压增大,导致四肢无法弯曲无法脚朝下回舱。

在地面上曾经预计和讨论过的灾难发生了,即便做过3000次危机演练,也会出现第3001次你没见过的。

只能头朝下进入泄压舱,但这样的话就只能祈祷系统那个自动关门了,墨菲定律再次得手,门无法自动关闭,宇航员必须对自己的宇航服减压然后转身,宇航服减压意味着放氧气。

也只有这个办法 成功转身然后手动关闭舱门,2分钟的增压开始。

出舱员差点憋死。

这时出现了一个氧气泄露点,氧传感器对舱内进行了过度补偿,俞两个猪脚呼吸纯氧,开始出现醉氧状态。

在昏迷之前必须拔掉这个传感器的接口,不然就挂在这了。

为了防止静电点火只好关闭了照明系统。

宇航员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拔掉了管路。

然后是返回问题,现在的情况是太空船每秒自旋20度,依靠行车电脑调整姿态,22个小时后可以稳定姿态。

等了22个小时后轨道偏了,已经彻底偏离计划轨道了,不能落在敌国领土,最差也得落在中国。

嗯,只能手动调整姿态。

瞄着差不多的方向点火吧,然后进入大气层顺利降落。

落在了寒冷的西伯利亚,天气恶劣,军方根本搜不到他们。

国家安全局把讣告都录好了。

9个小时后一个通宵熬夜的无线电爱好者顶着老婆看管的压力给政府打电话,汇报了库页岛区域的飞船信号,在62区,之前的搜索根本没在这里使劲。

嗯,一个直升飞机看到了两个猪脚的信号弹,他们扣信号枪扳机的手指都冻住了,差一点就在地球冻死了。

好的,现在美国人的项目白干了,重新立项吧。

太空竞赛永无止境。

 6 ) 行者无疆

无论多大或多小的事情,勇于第一个去做的人,都不是我们用“勇敢”两个字就足以评论的。

这部电影就给我们重现了这样的人,第一个在太空行走的人类:阿列克谢。

我相信,在这次太空之行之后,也就是1965年之后,苏联应该有很多很多个叫阿列克谢的新生男孩👦 在那个年代,在红色苏联卯足劲与美帝竞争和斗智斗勇的大背景下,行走太空的计划被提前两年实施。

尽管那时的苏联在航天航空上领先世界,紧迫的时间还是让任务在执行过程中险象环生。

尽管我知道他们存活了下来,观影中还是时刻为他们提心吊胆。

借着电影的镜头从太空俯瞰大地感觉太好了,就让我借着电影想象一下自己在太空吧。

反正我这一生是绝不可能到太空去的。

马斯克的载人太空行商业化了,可我连这个梦想都不敢有🤣

 7 ) 好电影,但我国二十年前就有不输于此的电影

如果从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角度来看,这片子完成度非常好,丝毫不存在情节拖沓的问题,服化道非常有质感。。。

因为见过真实的,才有此评价。

只能说有几个细节的毛病,也可忽略。

剧情、编排来说,可以和“横空出世”来对比,都是讲大时代、大工程、大精神,同样精彩。

感动人之处并非宏大叙事,而是真实的个体,是细节。

看别人的评论说非常忠于历史事实,想必这就是所谓生活远比电影精彩的道理吧。

能拍的出来也真不错了。

所以那些感慨我国啥时候能拍出这样电影的人,去看看“横空出世”。

 8 ) 生活远比剧本更精彩

一开始以为是科幻片,后来才发现是历史剧情片。

没有精美精妙的道具,略显粗糙和粗犷的装备倒是增添了一份历史的真实和厚重感——众所周知,苏联从工业和武器,崇尚的都是简单而略显粗暴的设计风格和理念。

当第二飞行员在太空中作画时,倒是让我想到了那个经典的笑话——自来水笔在太空中出不了水怎么办?

苏联人:“用铅笔!

”最为传奇的莫过于遇到的几次困难和障碍。

同其他影评一样,一开始我也以为是艺术创作和加工的套路,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真实发生过的故事。

难怪说,生活远比剧本更精彩。

稍微修饰过的部分就是最后落地后的求救了,大概是考虑到拍摄难度太大了吧233政治背景也是影评企图表现的元素之一。

最让我感触的莫过于结尾,两位宇航员飞抵莫斯科的时候,他们得到最热烈的迎接不是长官,而是妻女的拥抱。

唯勇气与爱永恒。

 9 ) 最惨的两哥们

影片非常好,推荐观看。

首先交代了背景,政治背景是当时的冷战时期,美苏争霸,技术背景是太空探索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很多时候出问题一时半会根部找不到原因,人物背景是两个主人公都极具拼搏精神和探索精神,其中男一争取意识强烈一些,男二争取意识弱一些,脚断时会有埋怨,但想通之后也会努力练习;知道可能不是候选人后,会失望落寞,遵守规定,男一帮之争取;第一艘无人试验爆炸失联时候也会打包收拾回家,同样受到男1的感染后也会重新投入;降落后联系不到时也会说泄气的话。。。

那么多的太空探索电影,有些是宏大场面,精美特效取胜,有些是命题深邃,故事曲折取胜,而这部电影却仅仅以真实感取胜,并没有多么曲折的故事,只是一个个小小的机械故障而已,但却营造出紧张的氛围来,看着结尾两人在零下35℃的天气中满脸冰雪,会长舒一口气,觉得人类探索太空的不易,同时也会浅笑一声,这两个哥们是天空漫游的第一人,但也可能是太空探索最惨的两个哥们了。

 10 ) 7分 有点不知道真的有这么多意外吗

电影添加的还是真的这么多漏洞呢,不过讲道理不能每个方面都模拟到确实是有些可能出现这么四五个问题的,但是躺在雪地里肯定是要吧信号弹牢牢握在手里的呀,唯一的救命稻草哦哎,任何时候跟美国对抗都是极其不容易的,需要很多向男主这样的有远大志向大无畏的英雄人物存在,我可能不是这样的人物了哈哈不过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社会中有很多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完全能够够超高标准完成工作的人,在壁垒小一点起点差不多的医药领域,药明康德、恒瑞医药这样的企业100倍市盈率而辉瑞阿斯利康都是三四十倍市盈率,资本市场客观判断了中国人是聪明上进的了吧!

《天际行者》短评

5.7分吧,最后宇航员着陆后的自救行为太夸张了,不符合实际。前半段的剧情也有些拖沓,就当上一堂历史课吧。

4分钟前
  • 吉音久
  • 较差

紧张程度没有《万有引力》强,剧情安排的很满,飞船落地和受到的几次冲击从画面上都没有观感上的震撼,棚拍的痕迹很重。就是平铺直述的时间线描述,少了艺术的加工。

9分钟前
  • 丛林之王大Tina
  • 还行

跟美国那部太空竞赛的电影一样无聊

13分钟前
  • 怪物电力
  • 较差

5星,影片真实自然,故事详实丰富,可看性高。 片子没有特意的精雕细琢,反而透露着一股复古的纪实感觉。非常不错。

16分钟前
  • 蛮蛮
  • 力荐

又不能说,还拍他干吗

21分钟前
  • Eddie_刘月阳
  • 较差

先看的太空救援也更喜欢太空救援。★★★☆

25分钟前
  • Trøn
  • 还行

每一步都来之不易。艺高人胆大。

29分钟前
  • eugne
  • 推荐

把无耻拍成电影,脸皮真厚。

31分钟前
  • 俊、不忘初 方
  • 很差

奇葩的年代的奇葩之花,好莱坞化很成功,加入家庭价值观。

36分钟前
  • 泥巴
  • 推荐

苏俄的叙事魅力

41分钟前
  • 安德烈大叔
  • 推荐

不够紧凑,但还不错看。

42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还行

开头实在是太不吸引人了

44分钟前
  • ningshisan
  • 较差

前面睡著,真的蠻難看的,節奏跟煽情的回憶很糟,特效也太浮誇,就當作《登月先鋒》觀影資料一起看...

48分钟前
  • Nn
  • 较差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又臭又长。

50分钟前
  • Winter
  • 较差

本来就是真实的事件,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1965年的事,想想就觉得太科幻了,然而居然是真的。

51分钟前
  • Aly
  • 推荐

苏联在太空竞赛上没有输,但太空电影上应该是输得比较厉害了。

56分钟前
  • vivi
  • 还行

历史书上简单一句“人类首次太空行走”的背后,竟有如此惊心动魄的故事,看似光鲜的背后是一场与“石棉棺材”的生死搏斗,不需要过多的戏剧化改编,只需要如实记录即可。电影厚重、朴实,一点都不花哨,但完全不会让观众感到无聊,这是现实本身的魅力,比电影更加神秘莫测、变化无常。

1小时前
  • 康报虹
  • 还行

睡了3次看完了 无聊至极 还不如太空救援和地心引力能让人看着刺激呢

1小时前
  • MIhc_卡卡
  • 较差

曲折起伏,在那些一心想显示自己的领导命令下,航天人员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技能、还有不可或缺的运气实现了目标。

1小时前
  • 幸哉乐活
  • 推荐

只能说对这些人类探索进程中的先驱者 怀以崇高敬意!

1小时前
  • 懒得懒了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