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了五年的生活大爆炸,终于在24年结尾看完了,其中最喜欢的角色其实是刚开始最不能接受的角色霍华德,一开始对朋友的毒舌到对女生的一点猥琐到一个完全的妈宝男但是到后面跟随着人物成长发现他实在是太有趣了,龙与地下城与勇士里面他极致的音效扮演,无论是谁的模仿都手到擒来,以及他对自己老婆的专一和深情,永远忘不了他和伙伴们bernie隔着玻璃深情演绎他的爱之诵曲 ,他知道自己的老婆照顾孩子辛苦在小屋里面躲着,他说家庭的成功需要这种小秘密。
对raj的飞机场“追爱”他说“如果你要在诺丁山求婚,应该是对一个知道《诺丁山》这部电影的人”(PS.这部电影真的很好看)也喜欢其他角色的成长,主角莱呆对自己妈妈多年以来严苛教育的不满,到最后几集对他母亲的原谅,他说如果想让她接受原来的自己,他也要接受他母亲原本的模样......里面有太多太多动人的桥段,随着主角团的成长变化,习惯有他们陪伴的日子......它似乎已经开始了许久,就好像歌词里唱的“大约140亿年前宇宙开始膨胀”;它似乎又过得飞快,也好像歌词里唱的“地球冷却、生物发育、建长城建金字塔、谜团解开”;它似乎从一而终、周而复始,又似乎转瞬即逝、永生镌刻,好像歌词里唱的“一切都始于大爆炸”。
感谢你这些年的陪伴,好朋友《The Big Bang Theory》。
故事的最后,Sh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自私学会了在乎别人的感受,A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不再自卑敢于展现自己,L原谅了母亲也原谅了自己,R不再口吃不再盲目求爱,P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真正关心自己的朋友,HB组建了幸福的家庭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St终于有勇气和D一起生活,每个人都有了成长,…“你总是希望一切不变…”“你从来都不是故意的,这也是大家一直容忍你的唯一原因。
”A“Go for it…”Sh“I was under a misapprehension that my accomplishments were mine alone. Nothing could be further from the truth. I have been encouraged, sustained, inspired and tolerated, not only by my wife, but by the greateat group of friends anyone ever had.…In my way, I love you all. ”
十二季的生活大爆炸就这样说再见了,十二季的长路,让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一点一滴的填充丰满起来的,看到最后即使得了诺贝尔奖也不觉得突兀和奇怪,事业家庭爱情友情还有心态上的改变都是循序渐进的,水滴石穿的成长和改变让人不觉得勉强与生硬,看完大结局再与第一集相比每个人的改变都是那样巨大而又合理。
这种慢慢的成长与改变才像极了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会爱看是因为有共鸣。
每周追更到今天,好像是跟剧中角色一起逐步成长起来,就这样结束虽然不舍却也觉得每个人都是最好的结局,那种好是点到为止恰到好处的好。
本来会觉得唯一单身的Raj没有归宿会有遗憾,但也觉得与其匆忙“安插”一个未来草草了事,为了结局而结局,为了圆满而圆满,才是对这个角色的不尊重。
也许这才更贴合想要选择的现实吧,我们也许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那个契合灵魂的满分爱情,旅途中也会遇见很多曾以为就是the one的那个人,或者随着年龄和环境的改变,也会在柴米油盐和风花雪月中举棋不定甚至差一点妥协,但最后还是选择坚守初心,不将就就是那个想要的结局。
❤️
这部剧带给我很多欢乐,陪伴了我很多时光。
一开始是抱着学习英语,主要是练习听力来的。
然后一集集看下来,一季季看下来。
我特别地喜欢这部剧,喜欢这部剧里的每一个角色。
他们陪伴了我大学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应该说贯穿。
这部剧断断续续地,看了快三年了,终于结束了。
我的大学生活也快结束了。
我特别特别感动最后谢尔顿最后站在讲台上说的那些。
他真的特别幸福,身边有那么多好朋友,有那么多愿意容忍他的坏脾气和他一起前行的朋友。
他们也特别的美好。
某些程度上,我是一个活在过去的人。
看漫长的时候,看到最后,特别喜欢的是“向前看,别回头”。
小时候,无论什么时候,即使知道有东西忘记拿了,可我从不回头。
我以为自己是个一往无前的人。
可恰恰不是,我总是怀念过去,我总在美化那些已经逝去的日子。
所以我是不快乐的。
但这部剧给了我很多切实的小确幸,让我很多次能够破涕为笑。
我喜欢喜剧。
从来都喜欢。
有时候,因为需要,喜剧里一些情节或许有争议,或许里面的角色有一些行为看似不那么友好,所以一些观众总会形成这样那样的派别,去站队,成为某个角色的粉丝同时又去攻讦其他角色。
但每一个角色都不可或缺,每一个角色都不是完美的。
没有人是完美的。
我们不会对自己喜爱的角色求全责备,可却会对自己先入为主讨厌的角色锱铢必较。
但这部作品是少有的那种每一个角色我都喜欢我都包容的作品。
他们每一个对我而言都不能少,他们共同带给了我欢乐。
希望他们每一个都在他们的世界里好好生活着。
祝愿Raj能够找到自己的罗曼蒂克,能够得到自己的爱情。
希望每一个爱这部剧的人都可以幸福生活着。
陪伴我们12年的怪咖大联盟,即使不舍,也不得不说一声再见。
和十五年前的《老友记》一样,扮演谢耳朵的吉姆•帕森斯决定在耗尽观众好感之前,激流勇退。
激流勇退说得一点儿都没有错,因为直到第十二季,TBBT仍然是CBS的皇牌喜剧。
结尾抒情版的主题曲响起,眼泪就忍不住流下来,以后大概再也找不到这么怪的电视剧了吧。
宇宙在一声大爆炸中诞生,友情爱情从那些孤独的灵魂相撞中开始。
HiHiHi
虽然这些孤独的灵魂怪得难以理解,但这也正是我们爱上他们的原因啊。
如果你喜欢怪人,其实他们超美的。
《生活大爆炸》是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一个关于包容的故事,一个关于自我认同、以及如何温柔对待和自己不同的人的故事。
说谢耳朵是电视史上独一无二的怪人,应该没有人反对吧?
固定的三击敲门,对《星球大战》和动漫文化宗教般执着,生病了要听软猫猫(还要N国语言版本),甚至对沙发位置都有着不可理解的执着……
重要的是,他有着非同一般的自我认同感。
每当自我怀疑的时候,我都会重新翻出他在霍华德和伯纳黛特婚礼上的致辞:The need to find another human being to share one’s life with has always puzzled me. Maybe because I’m so interesting all by myself. With that being said, may you find as much happiness with each other as I find on my own.人穷尽一生寻找另外一个人类共度一生这件事,我一直无法理解,或许是我自己太有意思了,根本无需他人作伴;但即使如此,我仍然祝福你们在对方身上得到的快乐,与我给自己的一样多。
他太怪了,总是将那些我们不敢说出来的恐惧,直白地、不带感情色彩地说了出来,就好像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正是这种直言不讳,让他慢慢地被社会所孤立,只是他情商太低,自己无法察觉得到。
或许又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自己本身太有趣了,别人的意见,他根本就不care。
不止是他,莱纳德、艾米、霍华德、伯纳黛特、拉杰,每一个单独拉出来,都是我们眼中的怪咖、社交圈中的loser。
他们被排挤的理由千差万别。
伯纳黛特因为身高和声线问题,总是受到别人的忽视,莱纳德穷尽一生都在取悦自己的妈妈和其他人,拉杰一直到第六季季终才能够在清醒的状态和女生说话,霍华德妈宝性格……
每年的万圣节和每一次的漫画展,他们用生命燃烧自己社交力的努力,更是肉眼可见的。
相对他们来说,低情商反而是上天给予谢尔顿的一份礼物,让他可以不受社会世俗眼光的影响,更加自如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但即使是他,也并不是感受不到世俗那些无孔不入的恶意,甚至是那些爱着自己的家人,都在有意无意中,质疑着他的生存和思考方式(衍生剧《小谢尔顿》也是强推的!
)。
小演员哭戏不太行难道就因为喜欢并坚持了那些并不被大众所认可的爱好和理想,他们就注定要被排斥和粗暴对待吗?
为什么我们要对别人的生活方式指指点点?
难道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就一定是对的了吗?
别人的自得其乐,实在轮不到其他人来干预。
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也是对自己生活方式的一种尊重。
谢耳朵是幸福的,因为他从小有母亲的包容、成年后有莱纳德的接纳、佩妮的纵容和艾米无条件的爱。
莱纳德也是幸福的,因为她有谢耳朵的陪伴和佩妮的爱,最后还和妈妈和解了。
霍华德是幸福的,因为他不仅有伯纳黛特的爱(虽然经常翻他白眼),还有好基友拉杰,拉杰也是幸福的,well霍华德就是他幸福生活的全部。
这一群有点儿怪异的IT宅男,和那些被排挤在外的女生(佩妮除外),组成了自己独有的温馨大家庭。
他们非常努力地经营着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但并不代表这个社会给予了他们应得的温柔。
佩妮是唯数不多的温柔对待他们的所谓“社会正常人”。
但我们需要更多的佩妮。
对科学执迷的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从懂事开始,面对那么多的质疑、白眼、排斥和孤立,究竟需要多少勇气才能一直坚持下去?
若换作是我们,我们是否又能够不被世俗压力压垮,像他们那样创造出自己的世界?
更重要的是,即使最终达不到世俗所谓的成功,我们是否有勇气依然为着自己的理想去奋斗。
虽然《生活大爆炸》是喜剧,那些我们看着可爱的执着和坚持,却总是伴随着其他人不可理解的侧目;你只羡慕着屏幕上主角们的可爱,却没有体会过他们被人质疑时的绝望和痛心。
它提醒了我们,这个社会还有更多的、我们不理解的少数群体,需要我们的温柔对待。
其实一开始并没有特别喜欢TBBT,纯粹是午饭晚餐时独自一人的伴饭剧;但一集又一集地,慢慢对谢尔顿、艾米、佩妮、莱纳德、拉杰、霍华德、伯纳黛特,甚至斯图尔特和他的小女友,不知不觉间觉得亲切了起来。
佩妮亲了莱纳德,佩妮和莱纳德谈恋爱了,佩妮和莱纳德分手了,复合了,结婚了,艾米出现了,艾米亲了谢耳朵,别的女生亲了谢耳朵,谢耳朵求婚了,拉杰不喝酒也能和女生说话了,拉杰又换女友了……
一年又一年的,看着他们在这个不被理解的世界里慢慢地找到了自己的小团体,慢慢地关系变得紧密起来。
看着他们把自己的小天地守护得如此地温馨+笑料十足,无形间也给了自己一点点力量,继续努力地生活下去。
实在是舍不得说再见。
连播的两集看起来一点儿都没有剧终的味道,当然,除了那一段煽情的诺贝尔奖离别+总结式致辞,还有莱纳德憋了12年,终于痛快地打了谢尔顿一巴掌。
最后画面,仍然是我们熟悉的聚餐,他们一行人自在地聚在莱纳德的家里一起吃晚餐(TBBT可能是美剧中餐餐具露出时长最多的一个剧了吧)。
谢尔顿仍然坐在他十年如一日的长沙发最右边,没有人离别(还好霍华德及时在机场把拉杰拉了回来),小团体的生活还是紧紧地相联在一起,除了万年单身钻石王老五拉杰之外,大家成双成对。
剧终这样的尾镜,放在过去任何一集,完全没有违和感。
片头或许,这就是编剧想要向剧迷们传达的一个信息,谢尔顿、艾米、佩妮、莱纳德、霍华德、伯纳黛特和拉杰,他们的生活虽然不再存在电视屏幕之上,但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变的。
就像谢尔顿在前半集所担心的那样,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因为获奖)而发生突变了,甚至连电梯修好了。
所有一切熟悉的东西,似乎都开始变得陌生了。
对我们来说,是下周再也看不到新的故事了。
但没有事情是永恒不变的。
友情会变、爱情也会变、电梯坏了会修好、老婆会变美、曾信誓旦旦不想要小孩的佩妮也在期待孩子的出生,连莱纳德都和妈妈和解了……唯一不变的就是事情永远在变这个事实。
所以,我们也要慢慢接受他们下周、下下周、以后都不再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这件事了。
为了安抚狂热的剧迷,主创还非常暖心地为所有的TBBT粉们准备了一个超级重量级的彩蛋。
《生活大爆炸》结束后,我们眼泪还没有擦干,在紧随其后的《小谢尔顿》季终集里,看到几位主角的童年版的出现,又大哭起来。
莱纳德
佩妮
拉杰
霍华德
伯纳黛特
艾米每一个小演员都神还原七人的神态。
在结尾因为自己支持的科学家落选诺贝尔奖、邀请的所有人都没有出席、甚至连兴趣一致的斯特吉斯教授都没来,少年谢尔顿人生第一次感受到孤独的可怕。
他觉得自己就像是未被认可的中微子一样,注定永远孤单一人。
但我们都知道,他错了,对不对?
个人公众号:DramaMatters
2014年冬天,视频网站可以首页主打最新季的年代,刚考完期末,从第一季开始太远,那就从7开始好了,谁知道一个晚上我就快看完了一季呢~谁知道这一来,就是六年呢返校时候我兴奋得和同桌歆子讲大爆炸太好看啦,我一口气看了17集啊,远隔四五排的班主任薄妈向我投来鄙夷而欣赏的目光。
然后就是全网下架,美剧再见,然后我又迷上了韩剧小说,大爆炸变成昨天的玩具,还热乎乎却找不到了终于到了大学,又兴奋得和同学讲爱看大爆炸但再也看不到了,绿树无荫的秋夏,人家说用网盘啊,啊,打开新世界大门,土包子终于在淘宝之后又get一项新技能这以后,就开始了。
不记得看到哪里,随便找个起点,看个快一季然后腻掉了……又想看了,又pick了一季,啊amy好讨厌啊,啊stuart好讨厌啊,不想看啦,……断断续续地看,迎来了小谢尔顿,小谢尔顿也不记得看到哪里了……季新季终,从未关心,在新闻首页瞄到shamy结婚了,瞄到完结了,大爆炸怎么还很火的念头一闪而过,他们竟然还在拍啊反正,大爆炸是我永远都连不上看不完的,感到孤单了,就可以拿一季出来遛一遛2019年下半年,我应该是异常寂寞吧,不想让它再在我这鸡肋下去,就从头认怂地刷吧,就这样一集一集,一季一季连起来了,而这个冬天,在集复一集日复一日中,我终于完全陷入它的魅力这不就是生活吗,一群特点鲜明永远有梗的朋友们,每天演绎着精彩和遗憾。
就和真实的生活一样,零散而连贯,那些矛盾的无法避免,看似纠缠的沟通与倾诉,永远无法停止的忍耐和喜爱。
偶尔回想的时候,原来大家都老了呢,howard鬓角都有点灰白了,leonard肚腩早就藏不住了,penny从小妇人变成大妇人,了解了amy的古怪和可爱,我也像sheldon一样悄悄得离不开她了。
stuart让我相信每个人都拥有爱和被爱的力量,raj还在等待着他的罗曼蒂克。
bernadette选秀wannabe和berry婚礼曲at last是我个人爆笑心头好……不小心回想起剧终耳朵诺奖发言的时候,不小心盘点起最开始三人hi来hi去的时候,我就用它们来止住内心发酸他们已经不再拍了啊。
我知道他们还是会在周四的晚上吃披萨,那张沙发还是热闹不一般,但为什么主题曲要慢慢唱,为什么大家都哭了呢2014-2020,我这里tbbt终于完结了。
再见朋友,你无法再长大,我无法停止长大,就此别过。
大结局更新电梯修好跟拿诺奖最终还是戳到了泪点结束永远都是感伤的虽然之前我讲过长版情景喜剧越来越难笑是难逃的宿命。
但长剧的珍贵之处也在于,它永远陪伴着你。
从初中偷偷摸摸拿自己的古早MP4到处找资源下,再到大学吃外卖点开的必备,时至今日度盘里保留着资源。
TBBT之于我,是情绪的缓和剂,是自我世界的保护罩。
从老友记,老爸老妈浪漫史,will and grace ,摩登家庭等等情景喜剧,它们与电影,音乐,话剧,绘画还有小说是构建精神世界的重要部分。
我依赖他们,与现实微妙的隔开那一层。
但我也感激这些见好就收的结束,身为创作者都明白,灵感不是取之不竭的。
当节点出现,结束也是必然。
而追这部不管是出于惯性,还是美剧近年来的疲软。
但我依然觉得TBBT本身就是打着怪胎科学家的名号,靠奇葩与人们对geek的YY制造笑点跟冲突。
因此在众人性格的转变铺垫上做的并不优秀,在某些糟糕的基数里面,谢耳朵简直就是个精分,上集善解人意小天使 下集就执拗过分。
连贯性对于这种单独一集一小故事的剧集是某种苛求。
前几季大家都是科技宅男,靠固有标签反转引发笑点,在大家相继结婚,步入人生新阶段的时候编剧就需要做到逻辑与人物成长转变的自洽。
无论如何,TBBT依然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它开创了这样科技宅男的题材。
为观众带来欢笑的同时,也在向我们启蒙了伟大的宇宙奥秘与美丽。
我会永远记得薛定谔的penny,以及那块从北极带回来的雪花❄️它向我普及了星球大战等诸多优秀作品,或许它不是老友记的老少咸宜。
至少那时候,它告诉我,怪胎geek,依然会有自己的宇宙。
归来即是告别,这大概说的就是《生活大爆炸》的第十二季吧。
多年的相伴之后,我们也终于迎来了这剧的最后一季。
虽然不舍,虽然不愿,却还是明白,告别总会有的,也许,此时就是最好的时机。
我们看任何剧任何秀乃至任何人,其实所看见的,只是自己的内心在外物上的投射而已。
就像谢耳朵和他的朋友们,在他们年复一年给我们带来技术宅男的糗事生活的时候,我们在乐不可支中,看见的仅仅是个乐子吗?
当然不。
如果只是当个笑话,也就不会在乎它会不会更新,会不会季终。
我们在乎的始终是在他们的生活中看到的自己。
现代应接不暇的生活下无处安放的手足无措,时时想要逃避的小心思,遇到命中注定的所爱时即使笨拙也要硬着头皮上的匹夫之勇,以及只能将出糗的小尴尬化解成为自黑的傻笑……这一切,《生活大爆炸》都将放大了给我们自己看。
相视一笑过后,还不是用或华丽或破烂的爬满虱子的遮羞布遮掩了真实的自己,跌跌撞撞地往前走去,探寻着迷雾中曲曲折折的自己的人生路。
最后的盛宴,且看且珍惜吧。
创造一个世界,又要跟它说再见,是怎样一种苦乐参半的趣味?
这句话很矫情,是我今天在微博发现的。
虽然矫情,但是我依然想把它挂在开头,给我这篇干瘪无趣、自我满足的影评添点文学色彩。
该怎么形容我与生活大爆炸的感情呢?
这部我偶然间在英语听力课上的破旧电脑里发现的电视剧,在陪着我的这十个年头里,几乎可以说是我的朋友,再自我陶醉一点,把几乎可以说这几个字划掉。
我的生活里总是有这四个男人,慵懒的瘫坐在我身边,一边打着游戏,一边和我聊聊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吵架拌嘴,嬉笑怒骂,告诉我凡事都会如你所愿,就算没有也不必懊恼。
他们的爱人总是坐在一边,翻着白眼吐着槽,却也是刀子嘴豆腐心的代表。
这样的生活,我不愿离开。
但是身为一个故事,总归是要有结局的。
绝对主演吉姆帕森斯的离开,使这部公共台为数不多的希望之光终结于第十二季。
我猜他大概是厌倦了吧,于是决定把观众拉回现实。
好在这部剧最终还是尽到了一个情景喜剧的本分,把一切都happy ending,就连那个坏了两百多集的电梯,都在最后恢复了原样。
仿佛一切都变了,又仿佛回到了原点。
前一阵威尔与格蕾丝的重启,让好多老友记粉丝对幻想了十几年的重启再次充满了希望。
但对我来说,生活大爆炸的剧终,是真真正正的永别。
就好像那些从你生活中消失的朋友,就算再次归来,也不是你心中的那个人了。
我和他们的生活终究走上了分岔路。
珍重自己,后会无期。
这周,陪伴广大剧迷12年的《生活大爆炸》即将播出最后一集,真的要向大家告别了。
△在确认第12季为最终季时,官方账号在Twitter上向所有剧迷表达谢意播出12季,它一共得到过50多次艾美奖提名;豆瓣评分每一季都在9分以上,前三季的评分人数甚至超过10万人。
对很多剧迷来说,《生活大爆炸》已经不只是一部简单消遣的电视剧。
里面的几位主人公,俨然是陪伴自己多年的老朋友。
仿佛还是在2007年,第一次认识这四位古怪的宅男科学家,没想到,一转眼就要和他们说再见了。
01一部不可多得的科学家行业剧当初,《生活大爆炸》刚一播出就吸引到不少观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关注的是科学家这一行业。
与以往医疗、律政这样的行业剧大类相比,科研领域实在过于小众。
但这种小众与特殊反而引起了观众的好奇。
剧中四位男主人公的专业领域分别是理论物理学、实验物理学、工程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
除了Penny以外,后来加入剧情的另外两位女性角色,也分别是生命科学和脑神经科学的博士。
其中,扮演Amy的演员Mayim Bialik,是一位真正的神经科学博士。
因为他们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会使用到大量相关领域的科学知识,为了确保对科学知识的准确呈现,制作公司邀请到著名物理学家David Saltzberg担任全剧的科学顾问,参与每一集的剧本修改和现场录制工作。
据有心的观众统计,在剧里,不仅每一个角色在言谈中所使用的科学概念是完全准确的,就连出现在背景中的各种元素,比如黑板上的公式、草纸上的演算过程,等等,也都是准确的。
这种专业精神,不仅为这部剧塑造了良好的口碑,甚至还形成了一股“物理风潮”。
根据外媒的统计,《生活大爆炸》开播之后,英国在校大学生阅读物理学相关著作的人数比开播前增加了10%,而主动选择修读物理学课程的人数则增长了27.8%。
此外,这部剧在播出过程中还得到了很多杰出科学家的大力支持,比如著名物理学家Stephen Hawking。
在全剧的播出期间,他曾三次露脸,扮演其本人。
由于四位男主人公对科幻流行文化的喜爱,美国科幻创作界的知名人士也纷纷出镜,漫威之父Stan Lee就是其中一位。
但要说《生活大爆炸》成功的最重要原因,还在于它塑造了美国流行文化中特别典型,却又多少有些怪异的“书呆子”形象。
在英文中,可以用geek或dork来指称。
这部剧充分挖掘了这个在美国文化中原本相当边缘的群体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并将其第一次置于主流的聚光灯下。
02宅男科学家的AB面:高智商&低情商早先,geek这个词被用来形容学校里那些只会读书、缺乏社会技能、经常被人欺负的书呆子。
像是Sheldon他们,被认为是高智商、低情商人群的典范。
最初几季的Sheldon,总是透露出一股生人勿近的“讨人嫌”气息,毒舌攻击不分亲疏,抗拒别人的接触,坐沙发也一定要坐在一个固定的位置——因为经过他的仔细测算,冬天那个位置与暖气的距离适中,夏天又能迎来两扇窗户交汇的凉风……
Raj在前六季都患有“选择性缄默症”,除非喝酒或摄入含酒精的食物,否则他无法和家人以外的女性交谈。
因此,他在有女性在场的社交场合里,存在感总是非常之低。
Howard在四人中显得比较猥琐一些。
总有不切实际的性幻想,还曾经试图借助机械手来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
Leonard看起来是最正常的一个,但也全靠上述三位衬托,本质依然是极度缺乏社交能力的“死宅”。
他们四个人,通常会聚在一起吃外卖、看电视、玩游戏,就算要出去玩,也总是去漫画书店或逛漫展,还挺符合我们一贯对宅男的认知。
到今天,geek这个词逐渐变得中性,乃至成为很多人用于自我标榜的身份。
现在人们更多用它来指称那种以纯粹的姿态,沉迷在某一领域中的人。
△马克·扎克伯格,geek在现实世界的代言人就像在《生活大爆炸》里,随着故事的发展,剧中的四位科学家虽然还是有着浓重的geek属性,但却已不再是最开始“情商感人”的模样了。
0312年,我们都在成长12年,很多观众看着它从中学念完大学,或是从大学走向社会。
观众在成长,剧里的角色也在成长。
历经“8年爱情长跑”,分分合合的Leonard和Penny,终于在第9季结婚。
第12季里,Leonard还解决了他真正的“心病”——困扰他多年的,和母亲的关系。
Leonard认为自己一直没有得到妈妈真正的肯定和爱。
而最终季,他能够勇敢地向妈妈说出心里话,并且选择了原谅她。
Howard,一开始油嘴滑舌,喜欢到处“撩妹”,实际上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爱情和责任。
那时,好不容易遇到Bernadette的他,还没有学会如何珍惜。
但后来,真正意识到Bernadette对他来说有多重要的时候,他用尽全力、真心实意地挽回她。
第5季,他成为了四人中第一个步入婚姻殿堂的人。
“恐女”的Raj,起初是他们中最“小孩子气”的一个。
但是到第12季,他比一开始成熟了太多。
还有那个看起来会“注孤生”的Sheldon,还记得他在Howard婚礼上的发言吗?
他说,“或许我自己太有意思,无需他人陪伴”。
但是,他遇见了Amy。
第9季的Sheldon,在经历分手之后,发现自己其实那么爱她。
从此,他成为了能够频频吐出“理工男浪漫金句”的Sheldon。
婚礼上的发言也无比令人感动。
此外,他也学会了温和地向朋友倾诉自己的感情。
现在的Sheldon,可能不会是Leonard真正的“麻烦”了。
12年,虽然那台坏电梯还没修好,但他们都成为了更好的人。
也希望屏幕外,曾经和他们一起笑一起哭的你,同样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豆瓣时间专栏《美剧大爆炸—创作、脑洞与文化密码》,猛戳这里免费试听哦
20190517,完结,唏嘘/怎么说呢,每一集都已经乐不出来了,采访里Sheldon说的很对:我们已经快把这个剧榨干了,就像啃骨头一样(大意)。强弩之末,在上一季结束其实是最好的选择20190107
完
得诺奖就挺恶心的
这剧情让我总是很讨厌Sheldon 但前几部虽然我已经了解他是那样的人 却从来没有过这种真实的厌恶感觉,所以我想编剧已经写不出来什么原本水平的内容了。粪作应得的一星。
为了“大团圆”就硬安排一个不要孩子的女人怀孕
谢谢!挥挥😭😭😭😭😭😭😭😭😭😭😭😭😭😭😭😭😭😭😭😭😭😭😭😭😭😭😭😭😭😭😭😭😭😭😭😭😭😭😭😭😭😭😭😭😭😭😭😭😭😭😭😭😭😭😭😭😭😭😭😭😭😭😭😭😭😭😭😭😭😭😭😭😭😭😭😭😭😭😭😭😭😭😭😭😭😭😭😭😭😭😭😭😭😭😭😭😭😭😭😭😭😭😭😭😭😭😭😭😭😭😭😭😭😭😭😭😭😭😭😭😭😭😭😭😭😭😭😭😭😭😭😭😭😭😭😭😭😭😭😭😭😭😭😭😭😭😭😭😭😭😭😭😭😭😭😭😭😭😭😭😭😭😭😭😭😭😭😭😭😭😭😭
有十星吗!?! 感谢这些年的陪伴 从高中 到大学 到毕业工作 这是我看得最久的一部剧 超过了大一时开始看的格雷 > < 谢谢这么多年 看着你们打嘴炮 互相调侃 争执 又和好.. 最后一集疯狂泪奔 明明知道会是大团圆的结局 却还是在sheldon一个个念到好友名字时泪流满面 特别是他说宇航员howard时 > < 忘了在哪看到的 制作组本可以继续再拍几季 但是演员们不想拍了 觉得这一季结局就很ok了 再拍下去可能会渐渐失去水准~?就这样成为了回忆 但也是特别特别美好的回忆啊 > < 希望很多年后能看到他们小孩的外传awwww
我看着剧里的CP恋爱、分手、和好、结婚、蜜月、生子,just like old friends by my side. it’s hard to say goodbye.
越看越没意思了
BBT这么多年,从第七季就开始走下坡路了,看下去纯粹是因为习惯。
Hollywood’s stereotype of people who are smarter than them.
都是感情分,最后几季真的烂,笑点尬。为什么不早点收尾呢?那样就可以和老友记并列神坛了。可惜美国人总要榨干净ip的价值才行。却毁了我们的回忆。我所爱、所怀念的,是初三那年在同班女生硬盘里初见美剧时的欢笑与惊艳,不是现在的尬演。
美国生活很遥远,很多梗盖特到了也没劲!
最后一季了,电梯依然没修好,我都老了。
讨厌剧里对黄种人的态度。白人就是那种偷抢 了别人东西还一副自己最有品德的样子。缺德太多以至于无处吐槽
这一季里有一集bernadett下班躲在playhouse里,Howard其实从头到尾都知道这段很是感动
2007-2019, 我也终于要拿到学位了😂
接受与否,我们总是要迎接一次又一次的谢幕、告别,十二年间鲜活的角色也在剧本外不断成长,直至回到最初的模样。结局的完美与不完美无从说起,至少令我满意。
s12e22,Leonard和Beverly抱在一起,没有台词,没有罐头笑声。Leonard说,我原谅你,尽管你永远不知道我为什么原谅你,我也原谅我自己,因为我花了这么长的时间来习得原谅。 我不能够原谅,我还没学会,但我学会了装糊涂,我心里也知道可能有一天,存在某一刻,我能从那一刻起放下一些沉重的东西,之后某个部分的我开始健康,开始朝一些有希望的光亮口长,TBBT要完结了,完结之前居然花一集来讲和父母的和解,我没料到。
大一开始追的剧,初始当下饭剧目笑得嘻嘻哈哈到最后一季最后一集哭得稀里哗啦,继而打开第一集重看初季模样,完整了我的大爆炸观影。我看的第一部美剧,也是第一部看完终季的美剧。大学四年毕业七年,呼啸而过的这些年,时间来到我的三十岁。感谢生活大爆炸,I love you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