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得无话可说,难以想象这是那个拍出乡土小清新百合之撒玛利亚女孩的金基德的作品,果然最适合叙事永远扎根在创作者自身中,以阳具的阉割为核心概念铺展的故事,植根于韩国顺直男的阳刚焦虑,儿子失去阳具,为了父权的迭代,父亲将阳具移植给儿子——然而那个曾经阉割了儿子的母亲回来了,本应重新被构建的父系的秩序却因儿子的新生阳具的勃起而倒塌,父权因阳具的运动而诞生,最终却又因为阳具的运动而迸裂,这一启示反射出寄托于具体生殖器官的意志的软弱性与可被摧毁性,同时赋予了性爱的解放——因为当性不再成为父权的武器,反而能摧毁它。
另一条剧情线则是无性的性爱,太精妙了,失去性器官的人发现使用石头摩擦静脉布满的皮肤可以抵达高潮,监狱的自慰戏以及由此概念引申出的匕首捅肩性爱戏如此精彩、性感、让人欲念丛生,性的真相便是无限接近肉体的极限,以到达精神和肉体同步崩溃的边缘。
而面对如此疼痛的性的真相,金基德只是让女孩抱紧眼前失去性器的男人,并且毫不犹豫地刺穿他的肩膀,接着便是爱语、轻摇,伴随着穿刺和捅戳。
这样的场景是如此的幸福、真实而且残酷。
我们竟然伴随着这样的事情而生活着,这可能就是情色片真正的意义吧,要我们直视这样的概念、场景与感觉,知晓人永远无法抛弃肉体同精神的虬结而活着的。
影片一开始儿子被母亲给阉了,然后父亲发现原来切除了男性生殖器官之后,是可以通过让皮肤摩擦出血或者更加极端的方式置换得出性高潮,于是他教会了儿子,也在将生殖器移植给了儿子之后借这种方法满足性需求。。。
看着片中的三个男人依次通过这种方式,将身体弄得体无完肤之后获得过高潮,这是最初一个重口味的地方,幸好导演没有把石块摩擦皮肤的声音弄出来,不然更加恐怖。
第二个重口的地方是母亲和情人对于儿子和父亲之间关系的影响,母亲和儿子的情人由同一个演员扮演,并且曾经还是父亲的情人。
当儿子发现自己即便是通过移植了生殖器也无法对情人产生高潮的时候,无意间发现对于母亲却可以产生高潮,于是这个时候又产生了一个命题,就是乱伦。
值得注意的是母亲的手第一次给儿子打飞机完成后两个人都哭得很惨,当然还有极度愤怒的父亲,因为换用俄狄浦斯情节,这个时候,儿子已经弑父娶母了,再说的通俗一点,整部片子,父亲和儿子一直在共享同一位情人,好变态!
第三个重口味的地方是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是在韩国,如果切除一个人的生殖器并不犯法,因为当男人有性需求时只要通过一把刀插进自己的身体同样可以获得,切除者并不会因此坐牢,于是不难发现最初强奸情人的那个男人三番四次都来找情人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满足。。。
第四个重口味的地方是当父亲发现自己已经完全失去了作为男人,以及作为一家之主的资格之后,选择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之后自杀,虽然曾经几次将枪口指向过自己的脑袋或者是裤裆偏偏这个时候,儿子梦见自己在和母亲放纵,所谓的血缘和人伦在这个时候显得多么微不足道,欲望此时被放到大了最大的地位,在道德和情感面前,欲望与罪恶才是主宰。
儿子醒来时颤抖地发现家中的变故,最终也一枪射掉了自己的生殖器,好吧,这万恶之源得到彻底铲除。。。
影片从一开始就把刀这个意向置于佛像之下,因为刀是工具,是触发罪恶的帮凶,仿佛在预言宗教至少可以抑制一部分的罪恶,但是并不能完全压制住,后来母亲走在街上看见有人在佛像前跪拜,她开始怀疑自己的所作所为,于是当她再度回来后似乎是平静的,在沉睡中显得安详,但是这也只是暂时的,罪恶的源头变得越来越不受控制,于是后来母亲索性把佛像一把甩在地上,变得不再顾忌任何东西,而最后儿子又再度在佛像前跪拜,因为此时的自己,已经彻底失去了犯罪的机会,这个时候,他的脸上出现一抹诡异的微笑。
看完小基德的“莫比乌斯”想来写一点小看法。
片子还是秉承了小基德的一贯风格,片子主人公没有台词却给人无穷的回味。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特点,我想要说的并不是这个而是小基德一贯涉及到的佛的主题。
为什么说片子有这个含义呢?
许多人都以为仅仅只是凭借着片子中出现的那几个佛的头像的镜头就把主题故意深化了,其实不过只是普通的伦理爱情剧而已。
这些人都是没有深入去看,更没有发现导演重复运用的镜头表现。
这些自称为小基德粉丝的影迷可谓是丢尽了小基德的面子呀。
片子是这样运用一些重复镜头的:首先是男主人公他爸与他母亲对峙的那一段,优势一方是他爸;然后男主人公他爸把性器官移植给他后和他母亲第二次对峙,优势一方是他母亲。
这是第一段重复。
第二段重复是男主人公举枪打自己性器官的那个场景,与之前父亲举枪的镜头类似,当然存在着对比。
第三个重复的镜头是父亲要拿刀子割男主人公的性器官,这个和之前她母亲做的一样。
重复性的镜头还有很多,就不多举了,因为这些重复运用的手法都是为了表现导演的主题。
这些重复性的镜头其一是为了说明欲望种下的恶果,其二是断绝不了欲望导致的恶性轮回。
这就是为什么主人公在最后能成为出家人的原因——他举枪打了自己的“欲望”,虽然是重复父亲的行为,但是得到了与父亲不同的结果。
重复性的镜头最大的好处就是前后形成的映衬与对比,对于父亲来说,他只有对情人才有欲望,对于儿子来说情人是他妻子,他母亲是他情人,所以只有面对母亲时才有欲望,这也算是一个轮回。
有趣的是情人与妻子都是同一个演员演的,所以我怀疑导演别有用心,是想说明妻子与情人其实都不过是一个名号,人的欲望是自身滋生的并不是外界产生的。
当然我还以为有一个“俄狄浦斯”情结在内,出于伦理关系,儿子不能对母亲有非分之想,但在移植之后,带着父亲的性器官就有点名正言顺的意味了。
但这个不大符合导演关于佛的主题,所以就纯粹作为个人娱乐了。
小基德还用了好几个场景来表述“欲望是痛苦的”这个思想。
失去性器官的儿子在父亲的帮助下学会了“痛并快乐着”的泄欲方法,在强烈的痛感之下带来的性快感,但快感之后所残留的痛苦是极大的。
关于情人是儿子的妻子的说法,我是从这点重复看出来的:儿子渴望从她那里得到性快感,但奈何勃不起来,所以唯有接受母亲的自慰。
在他离开她的时候她留下了眼泪,这个场景就像他父亲摔开母亲到阳台接电话母亲流泪的场景一模一样。
这是儿子对父亲的轮回,也是欲望的轮回。
当然,如果最后导演在儿子举枪出戛然而止的话,这片子就只能停留在“轮回”这个主题了,这个主题在他之前已经拍了无数次,就没有什么突破。
所幸的是,小基德让那一枪响了,所以儿子与父亲的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主题也就得到了升华。
这个主题的升华也就回到了影片的名字“莫比乌斯”,所谓的莫比乌斯就是能从一端的一面到达另一端的反面,也就是说,虽然同是一根纸带,父亲的是得到了回到原点的结局,而儿子得到的却是另一个旅程的开始。
也可以这样说,这些东西都只是表象,人是处于轮回中的,还是赶快抛弃欲望,才能得到解脱。
关于片子当然还有“万恶以淫为首”的表现,但这些都不重要啦,重要的我已经阐述得差不多了,总之,是越来越喜欢小基德。
当年看空房间。
没台词 现在,还是没台词韩国电影的变态恶心程度是要赶上日本么。。
这个电影到底要表达什么???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 话说,那个移植小jj有科学依据么。。
话说这女演员的名字。
百度搜的时候为什么出李恩珠??
这片看过的感想就是下面凉飕飕的还有就是压抑。。
金基德这次搞砸了。
这是金基德至今电影中口味最重的一部。
全片围绕着男性器官展开叙事,对男性器官的阉割,吞噬,移植,碾压,枪击以一种血淋淋的现实主义手法暴露在观众面前。
如果说之前金基德性和暴力的主题还主要在隐喻阶段(《漂流欲室》中的鱼钩,《弓》中的弓箭等),这次去风格化的不加掩饰的大胆展示,让观众顿生鸡皮疙瘩,不寒而栗。
全片的创新在于不设一句台词。
电影在此时虽然有了世界语言的企图,但却失去了应有的自然和流畅。
很多地方剧情扭捏得像是故意不让角色说话。
金基德为了连系情节的转承,不得不用电脑屏幕+字幕的方法,让观众去“读”情节。
这种把影像降为文字的处理方法是电影艺术中的忌讳。
大岛渚臭名昭著的《感官世界》其主角也是男性器官,但处理比《莫比乌斯》自然圆润得多。
如果说前者对于男性器官病态的依恋,占有和毁灭和女性生存意识紧密相关的话,后者则成了为了主题需要而生凑硬扯的道具。
“莫比乌斯环”是数学拓扑上的无尽之环,在电影中循环往复,无从逃匿的是人的性欲和无法救赎的背弃、但为了凸现这一主题,母亲莫名其妙地阉割不了出轨的父亲,却转而阉割了无辜的儿子。
被阉割的儿子找到了父亲的小三,小三却又莫名其妙地全裸相迎。
这些不合常理之处缺乏必要的交待,成为了主题的牺牲品。
影片最后,儿子一枪解决了自己两腿之间的那个麻烦,完成了一个俄狄浦斯式的交待。
这一结局把全片积累起来的反社会秩序的解读又作了一个保守的逆转。
儿子解决的并不是自然的器官,而是由父亲处移植过来的长在自己身上的合成物,如果金基德能在结尾索性放开手脚,而不是战战兢兢地向佛陀祈祷宽恕;如果他能像David Cronenberg在《录像带谋杀案》或《灵婴》中那样,赋予合成物以邪恶的生命,继续延存繁衍,倒反而是另一种惊奇和超越。
看了金基德的《莫比乌斯》就知道这是一部将被绝大多数人唾弃的电影,但整部片子,从剧本到表演到画面,无一不透露出导演的真诚,他的真诚是自我的表达,而非真诚地去讨好观影者,我喜欢这样的导演,喜欢这样的表达。
看了这样的片子,也无需去猜测导演的意图,想想给自己带来的思考就足够了。
这部没有任何对白,角色亦没有名字的片子充满着变态的情节,略去不说,其实这正是这部片子的争议之处,如果只盯着那些离奇的情节,很难让人喜欢上这部片子。
但如果导演采用别的情节来表达自己的主题,将会更加的隐讳甚至产生偏离,所以片中所有的具象都是直接的赤裸的。
人是符号,所以无需对白,道具是符号,所以无需探究来处。
当一束光打在橱窗里的佛像,平和肃穆,我也禁不住要全身着地,顶礼膜拜。
拜的仅仅是佛像吗,还是拜那些阳光下的欲望。
人类在对自己的改造以及对自身的探求无不起于欲望。
妻子试图阉割丈夫的欲望,却在与丈夫的欲望的斗争中豢养了自己的欲望,当她举起藏在佛像下的刀,欲望就已经失控了。
之后一连串的叹为观止都从这个被放出笼子的欲望开始的。
那被她阉割掉的真的是欲望吗?
正如精神与肉体的交互中,肉体只是一个工具,它既无低俗可恨,也无高尚可亲之处,它所承担的一切都是无辜或过誉。
那么,如何安放我们的欲望呢?
刀与枪都是无济于事的,那么佛教呢?
佛教用自己的视角重新布局整个世界,他试图教会世人如何求得解脱,与何脱离呢,当然是欲望。
他告诉我们欲望如何可憎,如何虚无,如何罪恶,可欲望真的可以这样被舍弃吗?
这是不是另一种精神上的欲望阉割,影片结尾处,儿子那奇怪的笑容应该会有些许这样的意思在里面。
也许,打一开始,在阉割与欲望的纠缠中,就很难分得清楚,谁在前,谁在后,谁是因,谁是果,正如莫比乌斯环一样,分不清正面与反面。
金基德最重要与最让人敬佩的是,他的每一部电影都在认真地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并以此种形式进行严肃与热诚的思考;至于他影片中所表达的观点能否得你心倒是其次,重要的是他思考了。
永远别以为艺术无需思考。
看完金基德2013《莫比乌斯》。
性与暴力是金基德电影的重要主题,但窃以为,在其电影中,性更重要,暴力是性的引申。
其电影虽向不乏重口味,虽然,这部片子仍是极为残酷与出格,挑战我感官的极限,几次都欲关掉不再看。
性的问题从来是灵魂的问题,只有现代人才认为性与灵魂无关。
性的苦难是灵魂的苦难。
大多成熟的宗教都认为肉身与灵魂是密不可分的,人只要还存在肉身就不可能得到灵魂的真正的、彻底的自由,人对待肉身的态度就是对待灵魂的态度,作为肉身的焦点之一的性,更与灵魂关系密切。
放纵肉身即是放纵灵魂,造就现代人的轻浮与灵魂失丧;节制肉身即是节制灵魂,造就修行者的圣洁,这自亦非易事。
本来想上豆瓣看看大家对这部影片的解读,母亲和情妇其实是同一个人扮演的隐喻着什么之类的(这个对脸盲的我来说是很新奇的发现),无奈看到的大多是对该片批判和失望的言辞。
抛开故事的逻辑不说,在观影过程中某些情节和场景确实让人感到极不舒服,甚至有呕吐的冲动,现实总是这么残忍地让人不忍直视吗?
镜头和剪接有明显失误,不够流畅,少了金导作品中一贯的从容。
没有技巧地讲疯狂的并不多见的故事只会让观众无法理解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导演和观众之间的桥梁建起来却坍塌了,彼此无法连接,电影本身也就变成了无意义的存在。
阴暗的我想到该片的一大用处就是警醒一众对婚姻和家庭不负责任的人,毁灭,其实是一瞬间的事。
写于2013年9月30日。
“莫比乌斯”,存在于真实世界之中。
不管金基德拍什么题材,都是很认真的作品,用“变态”评价这作品,只是依据电影表象。
人性善恶、犯错与救赎,爱与性、情与欲;人间戏剧,尽在佛眼。
不管金基德的电影呈现什么画面,内涵总是让人深省、回味。
乱伦故事,表现得这么自然而真实,很难得。
村上春树的小说《海边卡夫卡》里,也有一段表现乱伦,个人觉得没有金基德的手段高明,关键在于对情感流势把握得是否精准。
村上智商似乎要高于金基德,他的世界观强大而健全,几乎是看透宇宙的人。
而金基德对情感的悟性却略胜一筹。
金基德2012年的电影《圣殇》,也有乱伦镜头。
暴力催债为生的单身青年家中,来了一个女人。
女人说她是他母亲。
青年不相信,用各种残酷手段逼迫女人,让她承认是骗她。
使尽各种手段无用。
青年最后说,要强暴她,只要她承认不是他母亲,他就会作罢。
结果,女人无法承认不是她母亲,他进入了她身体。
金基德的电影题材关注社会边缘人群,比如流浪汉、催债人、妓女、罪犯、僧人、捕鱼的、卖狗的……他的电影里总会出现这些,在现实中不在人们的视野里、也不被关注的个体。
他对边缘人群的关注方式,不是要表现这些人生活有多艰难、职业有多不堪。
金基德的方式是专注于情感。
相比之下,世上一切存在,情感是最复杂也最难表达、表现的。
金基德就在啃这块硬骨头。
他用电影告诉世人,忠实于自己的情感,也许会伴随痛苦,但同时也会让生命获得尊严,甚至变得伟大。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边缘人物在他的电影里能散发出不一样的光辉,而不是只有卑贱。
与专注于情感相对比的是,金基德对语言使用的审慎。
我们知道,情感是人类出现时甚至在低级动物阶段就具备的,语言和文字是随着人类文明进步而建立起来。
无法证明现代人类情感是否比古人更复杂,而语言无疑是越来越丰富。
语言对于情感传达与改善,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金基德似乎对语言的功能兴趣不大,所以他的早期影片就很注重台词的简化,到这部《莫比乌斯》,几乎成了“零字幕”。
金基德不是神。
他会犯错,也会拍不经典甚至不成功的作品。
话说回来,哪位导演没有差劲的作品?
谁的人生没有败笔?
而对待这位绝世仅有的电影天才,以及他的作品,应该宽容、爱护。
最应该对作品苛刻的人是导演本人。
看过纪录片《阿里郎》的人,会相信,金基德这样的人,不会拿镜头来糊弄人。
你可以说,他不懂世界上一切“存在”的意义,但他在坚持用电影思考生命、情感以及整个世界。
他可能没有答案,但是他始终保持虔诚的姿态。
一个纯粹追求电影艺术的导演。
观众应该做的,是发现和完成。
电影艺术作品,需要在观众的审美过后完成创作。
真正的烂片,应该是没有争议的电影。
而金基德的电影,不管遭受咒骂或者赞扬,导演的才华和作品的价值,早已超越了当世。
百年后,依然会有人喜欢这些电影。
一条纸带,扭一下,两端粘合,就成为一个“莫比乌斯带”。
莫比乌斯带看似有两面,实际只有一个平面,在上面走,永远没有尽头,只能一再回到起点。
这对生命是一个极佳的隐喻:重复。
重复犯错。
重复别人的生活。
重复痛苦和快乐……最为悲剧的是,面对这种重复,人们往往没有能力改变或另避蹊径,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金基德真乃鬼才导演。
个人比较粗糙的见解是《莫比乌斯》是对“俄狄浦斯神话”的“东亚化”“现代化”的重构。
在电影的最初和最后一幕,那个满是佛像、彩俑的各类雕塑的橱窗代表着某种“东亚传统文化”的沦陷,那些本该被摆放在神龛或某种祭祀场景中供奉的物件,如今只得栖居于路边的杂货店,这意味着“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消解,代表“礼”的宗教属性被“资本”的商品属性所取代。
电影是非典型的“弑父”结构,俄狄浦斯神话中的王室操戈转化为发生在现代核心家庭中的伦理悲剧。
随着父权的衰颓,“歇斯底里”的“母”的反抗的威胁则不容忽视,妻子挪开本代表着父权秩序的雕塑(不能仅简单看作佛像)拿出“刀”衰微的“父”所让渡出的权力,挥向丈夫,然而“父”的强大仍然轻易阻挡住“母”的反抗,所以刀尖的指向自然转向了“父”的继承者“子”,然而“子”还并没能继承“父”的权力,被“母”所阉割。
本该对子产生阉割威胁的父被母取代,这点也象征着如今普遍的男性对女性的阉割恐惧的时代症候。
被阉割的“子”在父权社会无法获得身份的认同, 所以他便滑稽地模仿“强奸者”来强行修正自己的性别身份 ,甚至用一种“自残”的方式,委托情人将“刀”插入自己的身体,这时“父权让渡的权力”暂时性地填补了“被阉割的阳具”。
愧疚的父亲将自己的阳具让渡给了儿子,然而”父“的权力(性欲)无法被”子“所继承,而当“母”不得不臣服于”子“所携带的”父“的权威,嫉妒的真正的“父”不得不进行了自我毁灭,父权制下的核心家庭神话宣告破产。
由于“父”的自戕,“子”终究无法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弑父”,则枪口对准父亲的阳具,以一种“自我阉割”的方式完成了“弑父”的结果。
最后儿子对佛像的膜拜,代表着原本自律式的父权传承被病态的“子”的“求佛之旅”、一种“莫比乌斯”式的虚无的追逐所取代。
当生活失去了修辞,那么一切的行为都是性欲的”能指“,人类的动物性暴露无遗,然而影片所展现的”弑父“结构又是高度的文化产物,所有的角色无一不充当着某种性别符号,性欲被编织进父权秩序的社会属性当中,构成了性欲的”所指“。
影片不设置台词,人物也没有姓名,抛去影像,所能听到的只有哭喊和呻吟,唯有几声”枪响“强调了人类的“文明”存在,那发生在”弑父“的最终时刻。
以上。
事到如今,金基德已经构建了及其健全的个人世界。他的故事从来都不是迎合大众的口味,也不受主流道德思想观的束缚,这里极度阴暗或充分变态。就像有阳光照耀的地方必然存在阴暗潮湿。而这一次挑战的是无灯光无配乐无对白。但仍尽显大师的叙事能力和表达节奏。
剧本分镜潦草至极,摄影像是一个手持DV拍完全程,全无美感可言,金基德这是一夜回到解放前,得了金狮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口味也不重啦,无对白我喜欢,快感这东西韩国人果然表现不出来,叫鬼子拍的话嗯嗯啊啊的早就高潮了,棒子不适合拍咸湿重口片
对金基德很失望。阉割的灵感是来源于《感官世界》吧?但就这么被家庭伦理的观念套死了。最终以宗教为问题的终极答案,真是俗不可耐。比起大岛渚,真是时隔多年依然被甩出两条街——弱爆。
我滴妈。堪比《少女地狱》的cult。他妈看到他儿子的帐篷又支起来了露出的又惊又喜的表情让我笑喷了。他儿子表演高潮那段真是太喜感了。
没有对白,但是片子看的很顺畅。金导的片子就喜欢这么变态和虐心。不过这也成了金导的一大特色,这部片子和以前作品比起来,没有特别大的突破,只能说无对白还是比较新鲜的。
莫比乌斯就是出发带来的不是回归而是严重的颠倒,而看似继续的回归也早已不是那个出发了,怎样跳出这个无尽的轮回呢,出家吧!金基德把这拍成长片真是丧心病狂!
3星给直观而强烈的痛感。无对白挺有想法,但不看简介的话,根本不知道这片讲什么。适当的字幕还是靠谱的。艺术家才是王道。
绝望这件事,说什么都是多余
靠都假胸都一个样子。难看死了
金基德的片子里非常不喜欢的一部,整个电影给我很脏的感觉。刻意做作的沉闷和神经质,还刻意的在这么变态的情节里完全不暴露男人的下体(电影的主题),用粗糙的石块摩擦身体到鲜血淋漓而获得快感即可惜又很可怕。
CNMLGB 石头和刀那一套是谁发明的
不能再给更多
就觉得他妈和小三长得好像,原来是一个人演的~~这个神马个剧情设定啊。。太毁三观了~~不能理解导演为嘛拍这么重口的戏以及我又为什么看了这部电影~~各种乱伦。。有点搞笑。。
原罪,亵渎,救赎,从一个单一的毁灭走向全员的重生,生殖器的身份隐喻同母亲的仇恨形成了强烈的本体矛盾,从而引发出家庭初始三者复杂的对立联系,这个生态圈扩散之后再度坍塌,最终造成了原构的解脱。金基德使用了默剧化的处理方式,导致影片文本更为乖张沉郁,这个处理谈不上多天才但也很有意思。
金鸡德
无对白的设计,更多像是要走心理戏码,但是人物心理刻画也并没有完全表现。这部电影的主张关于社会伦理,但是就像是一个发散点,然后就很随意的自我发挥。徐英洙潜力实在无穷,今年韩国申奥的犯罪少年里,也是可圈可点。
简直侮辱了电影这个词汇,和莫比乌斯这个词。。。
全片没有一句话。我还去找字幕资源,我去。
不用台词就能征服你的,一个是蔡明亮,再一个就是金基德。小男孩演的很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