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什么新片子,演员的阵容也算强大,不过最近的确一直在看杜琪锋的电影,包括最新的《龙凤斗》,突然就想到拿这个来说说了。
本电影的立意还是不错的,所谓的大事件发生于一起偶然的警匪交火,然后双方出于不同的目的把这件事情越搞越大,终于成了一件名副其实的大事件。
任贤齐和他的兄弟从大陆来,准备抢银行的运钞车。
但是不小心被警方发现了线索,于是还没有犯案子就被O记的满天的追。
开场的一段连续近10分钟的枪战比较创新了用了一个镜头在空间中来回拉动拍成,用来表现他们的第一次相遇,给人看的时候有一种新意。
在匪徒撤退的过程中,两名制服巡警一个被击伤而另一个在匪徒的手枪威胁下可耻的举手投降跪在地上,而这件事情又正好被记者现场拍到。
通过媒体引起了轩然大波。
而这个时候警察高层内部,陈慧玲所扮演的警司却想到了利用这个机会来重建警察在市民中的形象。
于是一场简单的对匪徒的追捕逐渐演变成了一场全民参与进来的闹剧。
这也就是所谓的《大事件》。
应该说导演在考虑这个题材的时候,包含了很多讽刺的成分,可能指向香港的传媒体系,可能也有指向现在的警察制度,更有可能在评判香港市民的价值观,但是他并没有花太多的篇幅讨论这些东西,只是在一些小的情节上做了安排,更重的戏放在了警匪两方的对峙上了。
故事的大部分篇幅都发生在一幢狭窄老式的高层楼内。
这群匪徒又碰到了另一伙做杀手的人,还有一个不要命不听指挥的张家辉。
个人不太喜欢里面张家辉所演的警察角色,可能一直以来觉得他的演技不太适合演这类角色吧。
两个反面主角又显得太热情了,一点做坏人的样子都没有。
应该说整部片子的立意和想法都很好,但是导演在拍的时候又回到了枪战片的老路,却没有把应该发觉的那种都市讽刺型的电影的味道拍出来。
说到都市枪战片题材,个人认为近几年最好的还是那部徐克导演的《顺流逆流》Time And Tide,2000年的片子,明星也很多。
那个时候黄秋生还没有因为一部无间道翻身,还是以前比较传统的角色。
但是伍佰演的杀手的角色太有味道了,徐克拍枪战,特别是在那种城市的狭小空间内,在旧楼房的通道内,表现那种猎杀和对抗的感觉,我想才是大多数城市枪战片的精髓。
大致可写的东西不多,只是不想断了每天写点东西的习惯。
所以就随便谈谈了,很多东西没有深究。
被严重低估的好电影,有太多有趣的设置和值得玩味的情节。
表面上是一场庸俗的警匪戏,但我觉得它像是一部黑色基调的《两杆大烟枪》。
它抛开前情迅速将警司、悍匪、重案组三条线交汇至一处。
每一方都有自己看似聪明的方略和原则,结果却像是被命运作弄般阴差阳错弄得满地鸡毛。
但与喜剧不同的是,它保留了人物对目标努力和追逐的过程。
这部电影解构了传统警匪片正邪善恶财死食亡的路数,用了一个更高的视角来讲述整个故事,即在女警司的叙事中,这出近乎闹剧般的警匪对峙都是一场秀,为港府警署面子挽尊的一场秀。
它揭示了这样一个逻辑:雷厉风行的警署是生造的。
上司要经费,媒体要故事,等他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程序、手段乃至结果也就不再重要。
而女警司又用她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个能力不行、控制欲强又急于表现的人,能折腾出多少的烂摊子。
对内不知道合理分派警力,面对媒体又谎话连篇,面对罪犯无法有效抓捕。
一场严肃的抓捕行动竟然平添了几分置气打骂的情趣,而这样的一个独断而跋扈的人却几乎掌握着整场营救行动的节奏。
重案组这边,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悍匪和警员分别作秀吃着晚餐的时候,最了解情况的重案组只得在逼仄的楼道里挨饿;没有信息的飞虎被悍匪耍得团团转的时候,发现悍匪意图的重案组却被排除在外。
任贤齐就一直不停地追啊追,跟丢了目标他就搜查大楼,悍匪想逃他第一个追上,摩托车摔了他就步行。
他们好像是这部影片里最辛苦的人,也总是徒劳无功被不停戏耍的角色。
而悍匪一方就太令人喜爱了,一个爱做饭的劫匪和一个爱做饭的杀手通过一顿饭,竟然产生了一种英雄相惜的想法。
-那你干嘛不转行当劫匪啊?
-那你干嘛不转行当杀手啊?
-你为什么没想过去当警察?
在杜琪峰的故事中,重案组和悍匪都是一群有原则讲信义的人。
电梯井中三人的对话仿佛三种不同命运的交汇,里面如火如荼的此刻,外面的警官却在向媒体虚张声势。
这和拘泥于遮羞布的警司的圆满计划相比,近乎嘲弄。
最令我喜欢的一个部分是两个主谋本可以全身而退,最后却不约而同决定摆脱自己的命运,宁可拼命也要为对方的目标尽一把力表达敬意。
最终劫匪成了杀手,杀手成了劫匪,两人双双毙命。
对目标贯彻始终的任贤齐得到了他应得的荣誉,和狗血淋头的警司一起。
而倘若结合警司和劫匪的对话来看,则更值得玩味:R:你当这是一场戏?C:从你用枪指着巡警,他举手求饶开始,我们所做一切,都是一场戏R:我是反派,你呢?C:这个秀我做主。
R:你做不了主的。
你全部的恩怨、义气、努力、原则、血液和生命只是别人的一场戏,它近乎宿命,你无法反抗它,影片在这样的基调中结束太意犹未尽了。
这部影片里,看到了求功心切的官僚,鞠躬尽瘁的衙役,搬弄是非的媒体,英雄相惜的悍匪。
这哪是警匪片拍的东西呢,这分明就是一个江湖,一个世道,一种命运。
故事的结尾,本应该去抢劫运钞车的阿元,却临时转行当了杀手。
本应该去杀人的,阿恒也临时转行当了劫匪。
其实有的时候就是这样,有这么一部分人,他们只是想对抗社会的规则,至于用什么方式来对抗,杀人也好,抢劫也好,那都不是重点。
这场没什么意义的戏,想来想去只有一个解释:陈慧琳和大BOSS有这么一段暧昧的关系,所以其他的同事才会畏她三分,她发的命令才会有人听从,甚至连她的顶头上司都要买她的帐。
不然以她这样一个中层职位,是无法导演出这么一场大事件的。
不过如果真是这样,这段也太鸡肋了吧。。。。。。
哎
影片开篇就震撼到了我,用数分钟的长镜头来展现一场让警方颇为耻辱的枪战。
杜琪峰的经典枪战部分最大的特点是高度风格化的枪战镜头,所有人物以静制动取得最大的对峙感,镜头不停地切换,而这部电影里,长镜头和手提晃动镜头比比皆是,大量的注入了写实感。
将直播、媒体、舆论的反应这些元素加入了警匪之间的心理战,也让这部片子有了自己的特色。
暗讽传媒让世界更透明,实际上却有更多谎言,重点描写但却并不泛滥。
任贤齐和尤勇的相遇很是意外,两人接触互动的笔墨不算太多,却在三言两语之间就将两人惺惺相惜的感觉描述得相当到位,最后二人死之前分别不惜性命为对方完成任务的举动,既在情理之中不觉突兀,又让我无限感慨。
杜导对这种情节的处理总是那么得心应手。
大事件,看完了。
这片居然是中影出品,韩三平制片。
长镜头调度挺不错的,但有点抖。
为什么黑社会,神探,毒战,很多人喜欢,可能就是特别干净利落吧,要表达的足够两小时了,不用像早期银河,在一个案件里塞上三角恋什么的来表现人物和丰富故事,凑足90分钟。
黑社会被认为是杜sir最好的作品,也是因为这绝对是杜sir表达欲最强烈最旺盛的电影,1和2部,整个野心,人物,剧情,还有画面质感与构图,都与飞纸式的作品有显然的不同(当然飞纸也有超牛的作品,例如枪火,但枪火那段也是创作力用不完的阶段)。
不过早期银河90分钟,轻轻松松,毫无负担,看的也挺好,比较服务观众。
擦,怎么跟非常突然这么像,90分钟,开头枪战,这双团伙这大设定也一样。
主旋律纪录片拍摄现场,难怪中影投呢,学习经验来了。
这是一传播学影片啊。
pprb居然帮忙了,这前面都给警察黑成啥样了,居然会来帮忙,不过最后确实是主旋律收尾。
两人职业对调最后都失败了也特别银河宿命感。
张家辉又是打不死的小强。
4.5分。
看了这部片子,会感动。
为里面那些所谓的“坏人”的善良的一面所感动。
对两个孩子的教育,对狭路相逢的同道中人的互相扶持,最后很纯粹的交换任务。
坏人也很期望过很平凡安定的日子。
他们也不容易。
还有,任贤齐很帅,很帅。
很喜欢。
大导演杜琪峰的作品本来就不多,许多电影都不知道刷了多少遍了,但今天大隐者要给大家介绍的电影,是一部在思想高度上比《暗花》《枪火》这些影迷奉为圭臬的电影要高出许多的《大事件》,一部被打成低分的经典作品。
(全文5000字左右)我们看看《大事件》的评分:
这部电影探讨的问题很多、很深,所以在人物刻画上面笔触不多。
要看懂这部电影,首先需要你懂,你懂这部电影侧重的东西,然后才能品出味道,这可能是被打成低分的原因。
一、为什么选角启用了两位杜氏电影的新人:陈慧琳、张家辉1、陈慧琳:饰演Rebecca
片中的Rebecca年轻,气盛,行事风格我行我素,很少顾及别人感受,出身上流社会,与上层领导关系匪浅,这个和陈慧琳本人有什么关系呢?
先看看介绍:90年代香港娱乐圈很乱,各种威胁绑架事件层出不穷,但陈慧琳却什么事情都没有,这都是因为她有个叔叔是黑帮大佬陈惠敏,可谓有钱又有权,在香港蛮横的向华强也要让她3分,陈慧琳在娱乐界里从不怕被人包养,也不必怕要挟,压根也没有人敢打她的主意,如今的她身价已超百亿,家庭更是幸福美满。
1994年暑期陈慧琳从美国回港,偶然间接拍了两条广告。
后参与拍摄张学友的音乐特辑《偷心》,被艺术指导奚仲文发现。
偶然不?
你毕业别说张学友,你就是偶遇大张伟都难。
叔叔陈惠敏又是谁呢?
你看看照片看看熟不熟悉:
所以,陈慧琳来演Rebecca这个角色,是有真实生活体验的,那股子不知深浅的自信除了老戏骨,只有体验过同样生活的人才能够演出来(陈慧琳为人非常nice,不要乱关联)。
启用陈慧琳,就是为了刻画社会上流阶层的一类子女的众生相,导演拍摄非常冷眼,完整的照射出一个上流富家女的方方面面。
开会的位置虽然排在最末,但你看个人气场,完全是madam的造型,旁边的是Rebecca的领导。
虽然排在末尾,但领导依然点名让Rebecca发言,虽然有人辩称,离开了个人奋斗一切都是零,但你生下来就带着十个零,个人努力就是写个1,这也能作为辩词吗?
对社会真实的写照,是不是跃然纸上?
这豆瓣给的分是不是有失公允了?
然后我们看看Rebecca怎么回答的呢?
直属领导说先破案吧,Rebecca就当没听到,直接抛出个人观点。
领导瞬间脸上无光,
直接喊了Rebecca的名字,然后呢?
Rebecca淡淡的表示了歉意,看陈慧琳的表情,是不是很到位?
这个装出来很费劲的。
我们再看大领导怎么回应的!
说得好!!!
Rebecca你说得好!!
工作中有人撑腰是什么感觉?
痛不痛快!
为什么这么照顾呢?
谁说香港那套没复杂的厚黑来着?
拖出去二十大板!
紧接着,Rebecca担负起了艰巨的指挥任务!
影片用了五秒的镜头展现了一个内容:
就是怕影迷看不懂,特意给了思考时间,可惜还是没能让影迷看到杜琪峰的那片心意!
全场只有我们的Rebecca大小姐穿的是米白色的风衣,其他都是一身制服,什么是阶级?
镜头多美妙,要不人家是杜琪峰呢!
指挥起来霸气侧漏,领导反而成了跟班。
后面我会提到,最后的秀成功了,去讲话露脸的机会Rebecca让给了领导,可见Rebecca是一个不会顾及别人感受,做事认真专注的人,同时又有优秀的品质,不抢功。
一个很真实的人物形象就很生动的展现出来了。
关键时刻,Rebecca面对死亡威胁,没有举起双手,因为事关警察荣誉。
我们常说将门虎子,很多时候,富二代官二代不是媒体描述的那么不堪,他们也有一类非常出众,比如Rebecca,没有像那名电影开头时举起双手求饶命的警察,让警察队伍蒙羞。
我们能看到的区别是Rebecca家世好,所以荣誉更重要,那个警察还要养家,养小孩,二者行为区别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我不做解读,留给每个人思考。
然后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是一个邻家女孩,Rebecca这样的做事风格会导致什么后果呢?
2、张家辉:饰 张志恒张家辉在拍这部片子之前在拍什么呢?
化骨龙!
烂片中的搞笑角色,是他不优秀吗?
他已经在圈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大隐者儿时还看过张家辉演的电视剧《赤子雄风》,后来还看过《马场风云》《洪熙官》,一个优秀的演员却在各种夸张搞笑的烂片中才有戏开拍。
所以让张家辉来演片中拼命的警官,整个就是本色出演。
看看张家辉在片中饰演的角色介绍:忠于职守的资深警官,冲动,暴躁。
斗志顽强,不顾一切,违抗上级的命令也在所不惜。
为了捉拿匪徒,他时常不服从Rebecca的指令,认为行动胜过所有花招,于是两人经常发生冲突。
这类人通常是社会各方面的脊梁,真正冲在第一线流血流汗的狠角色。
但碍于天然的出身普通,与不接地气的上级指令常常会发生冲突。
吃苦最多。
简单的的一句对话,阶层的差距、行事风格的冲突一目了然,下层干活的眼里只有追捕目标,上层指挥的眼里这场show才是更重要的,发号施令说第二遍就已经非常不耐烦了。
这部片子6.7分是不是有失偏颇了?
全部的警察、记者都吃到了高级的工作餐:
而不服从命令、真正拼在一线的哥几个,却在饿肚子。
冷冰冰的镜头没有感情,就这么像流水一样真实的的记录着。
抓捕基本结束了,又是这位张警官(张家辉),不舍不弃,对不通情理的上司也没有纠结,对目标追捕到底。
这个社会,就是靠这些数量不多但忠于职守的人,撑起了社会各个层面,企业也好,单位也好。
张家辉救了陈慧琳的命,影片最后,得到了领导认可,得了一个大大的红包。
基层工作者天然的短板,老话叫规矩懂得少。
前几年流行过一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你用了十八年,才和她坐到一起喝咖啡。
像不像陈慧琳和张家辉戏里戏外的真实经历?
注意看截图,陈慧琳换了黑色的服饰,张家辉穿了回白色系,镜头语言告诉我们经历过这一次,陈慧琳警官开始接了地气,张家辉警官也是走向台面的开始。
二、电影中那些刻画的惟妙惟肖的配角看了几个高赞影评,竟然说几个配角的戏份不知所云,我的天那,现在写影评是不是小学生写日记就能来啊!
1、许绍雄 饰 海警官一个即将退休却仍然怀有大抱负的警员,结果大案子一来,处处笨手笨脚,典型的属于机会来了,自己却没准备好。
像极了那些能力普通却整天幻想出人头地的普通人,有时间打嘴炮,谁也不服,却从没有花费时间去磨练自己,除了磨嘴皮子。
人不历练,即使老了也只是有经历,没有阅历。
影片开始,许绍雄还以过来人的身份指导张家辉,与之后的表现成了强烈的对比,让人忍俊不禁。
张家辉饰演的队长和许绍雄说你还有两年就退休了,不用拼了。
本来是一本正经的励志宣言,但越往后看,越觉得这段太有喜感了。
完整的刻画了一些一辈子没经历过大风浪,到了老了还整天埋怨没遇到合适机会的老大爷。
还好遇到的是张家辉,别人的枪都顶到头上了,自己的手枪还在举起中
冲进去抓劫匪,却笨拙的一下子给劫匪的排位跪下了。
这片子拍的只值6.7分?
寥寥几笔,一个人物就立住了。
难道非要像韩国电影动辄150分钟,让人物立住才能拿高分吗?
一共就出场了几个镜头,却完整的记录了一个普通人的一生。
看这时候的眼神,早已没有了前一秒的壮志雄心,鬼门关走了一回,终于甘心了,成大事需要的东西太多了。
2、林雪 饰 阿叶(影射各类**侠)极致写实的一个人物,写到这感觉此片至少应该7.8分。
警察让呆在屋子里,偏偏不听,劫匪正找不到去处,自己就给开门了。
像不像yi情期间不带口罩的个别市民?
林雪演的角色就是一本很火的书《乌合之众》。
自己的女儿被关在了屋子里有生命危险,林雪却在捂着要去救姐姐的弟弟,各个评论区的键盘侠基本都是这个货色,各种引战、拉仇恨厉害着呢,但一遇到真的风险,怂的比谁都厉害。
连饭都不会做,还要靠孩子每天做饭,像不像各类**侠的缩影?
生娃不想养娃,空有父亲之名,老了却厚着脸要儿女养老。
林雪演的角色就是活生生的抗ri时期的汉奸。
大隐者觉得,键盘侠是不配嘲笑汉jian的,因为他们自己就是和平时期的汉jian原型,怼天怼地怼众生,出口伤人还沾沾自喜,这种只管自己舒服就是汉jian的基本素质。
丢下儿女,自己准备逃跑。
林雪饰演的阿叶最后的一个镜头,终于逃生了,什么女儿儿子,自己的命总算保住了。
自此这个角色就没再有镜头了,这就是这部电影里杜琪峰镜头下的众生,这么可恨也不会把你拍死,因为现实中,这类人就是这么走过一生的。
3、邵美琪 饰 周慧儿(公共关系科)
业务精通,风格干练,各种突发事件应对自如,从能力上看甩陈慧琳饰演的女长官好几条街,但服从长官,执行力强,属于现实社会中,和张家辉一样能力卓越,但服从规则,愿意放下身段,听任领导指挥。
接到质询电话,反应迅速,对答如流。
公共关系方面的应对引来领导的侧目。
现实社会中这类人能力强,放得下身段,即使领导是个低能,依然执行力强,不会质疑领导权威。
这是邵美琪影片中最后的镜头,全片从未质疑过陈慧琳饰演的女长官的指挥水平,专注工作!
4、张兆辉 饰 杨警司一名经验丰富的中高层管理者,戏份不多,但这类角色的特点展现的比较全面。
中层领导,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小的管不了,那就是上下受夹板气。
刚从会议里一脸不爽来找Rebecca,结果又遇到长官调情,只能立正稍息。
与年轻人指挥的思维方式不同,一脸懵逼却要忍气吞声。
习惯指导工作的领导被指导时的表情,表演的到位吗?
这电影怎么才给6.7分呢?
看不懂就这么伤人吗?
你们一顿操作,这时候想起领导?
我不会!
然后,
这要是没背景,Rebecca估计可以去马路上开罚单了。
直呼中文名,在香港,类似于lucy突然变李大娟的称呼。
领导不爽跃然纸上。
Rebecca直女到底,继续布置工作。
忍无可忍,当着下属面,这么让我没面,怎么也得反抗一下,要不领导怎么当!
什么是优秀的官僚,就是该展现哪一面就要有哪一面,完全没有衔接的障碍。
Rebecca差点牺牲,但是作为直属领导的反应是什么呢?
形不形象!
这时候了还在嫉妒贪功。
点评了几个配角,每个都没浪费哪怕一帧的画面,这样的电影功力厉害吧。
要不杜琪峰是杜琪峰呢!
现在有一批影迷偏爱韩式片长150分钟左右的电影,却忽略了一名顶级导演拳拳到肉的表现方式。
杜琪峰的电影就是齐白石笔下的虾,看不出神韵,悲伤的故事。
三、任贤齐、尤勇等反派的刻画说实话,整部电影从来不是着重刻画谁,所以让影迷觉得人物展现的不淋漓尽致。
要理解这些角色,要站在一定高度。
整部戏匪徒刻画最细致的一场戏就是两个匪首做饭的镜头,还被一些人批评这些镜头是浪费,天哪,反智真可怕!
两个匪首,拉家常,都是人间烟火色,坏人也是常人,也是柴米油盐,也曾经想好好过日子。
他们做的坏事是什么呢?
看看大导演设计的奇妙吗:一个去杀的也是坏人,一个是去抢银行(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而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比私人银行系统更盛行腐败。
” 惊讶吗?
你不翻书,你不学习,你能查到的信息都只有前面两句话!
然后你就拿着这句话去怼天怼地,人家说的是谁都没弄清,悲桑的故事)。
看看这些细节,我们的Rebecca估计只会做番茄方便面!
都是底层的孩子,讲的也都是老理儿。
有人对最后的结尾不满意,说这个太戏剧化了,我的解读是他们已经无路可逃了,深情总是屠狗辈,无情却是读书郎。
临走浪漫一回吧!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全片直接结束,连给你回味的时间都没有,没有浪费一分钟巴拉巴拉。
这,就是人间吧!
全篇完结。
大隐者的深度影评,保证每一篇都是精品!
大事件新年伊始,第一部观影记录。
观影结束后,最直观的感受的四个感受:1、摄影剪辑出彩2、配乐简单有效张力足3、剧本精妙宿命感4、人物信念感强首先第一点,在摄影阶级剪辑方面,开篇即八分钟的长镜头,有近景人物面部细节,远景火拼枪战,空中调度整体布局收尾,可谓引人入胜,上来即高强度。
杜琪峰电影的迷人之处总可以发现在他人物的站位,构图的选取,这部电影里人物的冲突总选在宽阔繁忙的街道,逼仄狭窄的楼道,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中后期楼道的火拼和电梯纵向的逃生拍摄。
第二点,我看电影对音乐不是很敏感,但是这部很对胃口,很多导演喜欢做加法,例如在紧张刺激的追逐枪战中,再加入快节奏的复杂的音乐背景声。
这部电影尤其在最开始就是一个燃点,高潮点,但是仔细看会发现无背景音乐,都是最纯粹的枪声和人物在其场景下的台词交流,而到枪战全部结束以后,背景配乐才响起,且只是最简单的打击乐和人声呐喊,像是少数部落原始的音乐,简单纯粹但是又能很好的过渡。
第三点,剧本从来都是银河映像的王牌,他们总是能够在细节和情怀上面把控的很是精妙。
看到里面尤勇和任贤齐两拨人在厨房做饭,那近距离的切菜分镜,自然闲趣的对话,很难让人不联想到《放逐》,我从来都认为杜琪峰班底是最会拍出“意”的团队,虽是为了吃饭这等超然物外的家常化很是有趣味。
杜琪峰的电影你不知到谁会生谁会死,且人物警察、悍匪两个天生对立,天生正邪两派鲜明标签化的人物角色,在杜琪峰电影里就没有那么绝对。
相反悍匪显得很有人情味,让人同情,而警察为了警队形象及人物追求又是自私独断。
影片最后通过未挂断的电话寻人追逐,及任贤齐固执扮演杀手去帮尤勇饰演的角色去杀人,可谓是丝丝入扣,尤其后者,我认为是固执但又有小人物的英雄主义,放弃了逃跑去刺杀,悲壮尤浪漫。
第四点,人物塑造方面,每个人可谓都是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正如第三点所言,里面的两个主角警官都是自负偏执的,甚至是让我反感的,而悍匪这边从头为是从容而有英雄气概的,讽刺而又现实。
看完后最喜欢的莫过于任贤齐饰演的角色,而张家辉在杜琪峰的调教下还没有正式转变为气场大夺目的演员,那难以名状的磁场吸引力来看,任贤齐是完全能镇得住张家辉和其他人的。
最后还是那句:银河出品,必属精品(豆瓣频分低了!)
片头那一段长达6分多钟的长镜头,由远及近,在一条空间较窄的巷子中把警匪双方的枪战近距离表现出来,极其写实的风格。
完全不同于很多枪战场面快节奏的剪切,让人想起吴宇森对慢镜头的使用,老杜在追求突破;或许张家辉就是一个执着的人,才能将这个警察演的这么自然,自始至终都不放弃的追捕(就像《黑社会》里那个我行我素的飞机,似乎只有他才是真正的江湖儿女),从未出现在警方的直播画面中,导演对媒体的盲从和政治的虚伪谎言嘲讽甚是犀利。
影片的结尾有点无厘头,不多说了,还是值得一看。
剧本真是神了!从编剧特性来说杜sir几乎完全站在了碟中谍等电影的背面,愿意牺牲一切基础层面合理性为张力结构和节奏服务,并建立起更深层次的逻辑。危机之中吃饭喝酒,都对
重看。可以做得更用力,更深刻,更戏谑,但我相信是杜琪峰不想那么做。
丁海峰从哪儿弄来的蒙被单的人质?而且丁海峰好像国语版粤语版都是配音的?为什么?结尾尤勇和任贤齐为什么互换目标了?这个我也没看懂……不过他俩做饭那段挺好。电梯井里张家辉和尤勇普通话粤语互换喊话那段也挺好玩的。不过还是需要日后重看。
幽灵巡游视角的开场7分钟长镜头。从《非常突然》开始,就总会在警方逮捕罪犯时偶遇另一波团伙。此番加入与媒体舆论的互相影响,逮捕全程直播,强调宣传口径和实际过程的人为操控偏差。全片设定在一日之内,和PTU的一夜之内刚好反相。情节上略有瑕疵,一处是人质下楼时突然多出没出现的人,警察不去清点好人数;一处是结尾让陈慧琳单枪匹马去找凶犯。两处都是为了造出对峙场景而刻意为之。
杜琪峰以前的片子,感觉麻麻地了~~
小齐演电影确实太嫩了
任贤齐这辈子都没这么帅过吧, 还不赶紧的给琪琪扣头谢恩呗! 至于张家辉…… 琪琪片子里, 他一直都是有勇无谋单细胞男人,被剧情虐肉体那种。反复被开枪爆头、瓮中被大炸炸弹,过个马路大汽车把他撞飞, 找辆摩托车代步轮胎被打瘪,这样…… 还不死, 继续阿阴魂不散到剧终!
杜琪峰很明白他要什么,可惜不是摄影出身镜头感太差,开场的长镜头是败笔
任賢齊 / 張家輝 / 陳慧琳 / 香港 / Breakingnewsmovie.com / 杜琪峰 (Johnny To) / 粵語
为开始的长镜头加1星。枪战让我找到了小时候的感觉。
以后这种傻逼电影不要让我看
可惜了,这个片子很多方面都需要再打磨。电影介绍和成片不太一样。演员选择上任贤齐陈慧琳都很失败。警队内部可以有冲突存在的,没体现出来。另外港片怎么老是透着股小气呢。很多人会讨厌陈慧琳吧,反正偶是。
只记得去整个大楼搜人了
亏他还好沉戛纳参展影片 也许就是去跑龙套骗观众,我要是导演,实在是不好意思拿这电影出去丢人,没内涵,没剧情,没看点。几乎不知道看什么好沉警匪片 情节又不精彩,枪战又不刺激,故事乏味,又没深层次的寓意,都不知道有什么可看的电影。
日记显示是有看过。可是完全木有印象
传媒时代的伟大力量
可被视作前一年PTU的高度取反:那片两位领衔主演林雪与任达华,本片内戏份骤减沦配;上部中极次要的两个角色,遭讽的女警司与几乎被客物化的劫匪,在本片中急增至绝对核心,陈慧琳vs任达华带尤勇……但缺陷还是挺明显的。为了维系老杜作为作者导演一贯的价值理念与叙事母题(占位、手机),不惜情景硬设、情绪强加,逻辑不论。
杜导是能把任何男演员塑造的man爆型爆的导演,在他手里,男人均是魅力十足的,比如一贯给人温文尔雅如同邻家哥哥的任贤齐
7分鐘長鏡頭槍戰, 又一武俠經典.
演员演得还不错,场面也不错,只是故事本身没什么亮点,典型的港式警匪剧。长镜头算是一个惊喜,结尾实在煞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