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将作为呈堂证供”,这是童年对香港司法电影最深印象的台词,小时候不懂其深刻含义,直至看了“重任在肩”,才懂得什么是法大于权,什么是司法公正约束人的贪婪。
英国司法体系和我们面临同样的问题,触碰权利红线会引来杀身之祸,揭露权贵贪腐会造成政府公信力缺失,但这个时候执法者心中始终有一柄利剑,这柄利剑受制度无条件的赋予权威与光环,以至于执法者在犹豫不决,面临巨大压力时做出正确的决定,在这柄利剑前,违法者无论什么阶层地位,即便逃脱制裁,但永远内心惶恐,带着极大的羞耻感苟延残喘,那不单单是一句台词,是西方法律的至高无上的威严。
写完“《狂飙》和几部国产经典警匪案情剧的回顾与比较 ”,不禁想推荐几部此类英美剧的佳作。
《重任在肩》可谓是一部在任何英美剧榜单里都不可能不存在的经典。
案情剧里,有点剧偏重悬疑,有的剧偏重犯罪,或者惊悚、动作……本剧算是此类型剧之集大成的典范。
这剧要搁现在,第一季就会过9.2。
它的每一季你都会看到人性的两面在每个人身上的纠缠交战,有时还会看得挺糟心,但到最后一集一定会完全释放。
该剧有典型的英剧色彩,虽然没有《心灵猎人》那样的绵密,但也细致入微瑕疵极少。
风格明快,节奏紧凑,扣人心弦。
看上后你就停不下来。
可以说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没有一句无用的台词。
它每季虽然只有五六集,但每一季的反派主角都让人印象深刻,扼腕感慨。
每一个配角都站立得住,为后面的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要的是,精彩感人的同时,它一直在深刻地阐明着这个真相: 人性是复杂的,恶与善、残忍与温暖均同时隐匿其中,无人可以幸免。
连片中正义警察的代表小史也只能承认:自己不可能完全说真话。
而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些不想说的事情。
这就是人性之丑陋粗鄙或丰富美好之所在。
绝对纯洁正确的人是不存在的,重要的是知道爱与光的方向,心向往之。
如有勇气去为之奋斗的话,更好。
正如《七宗罪》的片尾,在见识了各人身上罪性的不同展露发作之后,主人公仍然会想起海明威的那句话:“这个世界的美好,值得我们为之奋斗。
”并同意后半句。
第一季最让我最感动潸然,第三季飙得最嗨。
真是牛逼闪闪的剧集!
剧情上有些硬伤,但是不影响整体的优秀程度。
还是想感叹Lindsay Denton大概是前三季塑造的最好的人物。
她和Tony Gates一样都是十分复杂的角色,都是犯了错的优秀警察,做一个警察是Denton永恒的理想,而且凭她的专业素养,她不在警队大概可以算是警队的损失。
或许原本找到名单,只是想换得撤销起诉,重回警队的筹码。
但最后在金钱与正义面前,她仍未忘记自己的理想与使命。
那句Because I'm a police officer! 实在让人泪奔了。
致敬Denton,她或许算不算一个百分百的好警察,但是为了正义,为了公众尽职尽责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其次想说说老头泰德。
黑斯廷斯警司的正义感太强了,这是那种典型的不畏权贵坚持原则的角色,如果没有老头的抗压大概这些案子都不会得到妥善解决。
这种角色在类似的国剧中十分常见,但出现在这部剧中更让人打心底佩服泰德。
上一次这样不舍昼夜地追剧,要回溯到2013年的《Silk》。
昨天追完E010203之后停了一下,干了会儿体力活,调整情绪才继续看完后面三集。
看这种剧,心情不会好。
从昨天追完到写评论,心情都不好。
儿童性侵本就是让人不愉快的主题,更何况这种有组织的、时间跨度超过二十年的、政客警察参与其中的系统性犯罪。
片中没有让人不适的镜头,受害者也都长大成人,以警察系统内部的视角为切入点,去把一张集合了儿童救助机构管理者、黑帮、罪犯、政客、商人(没看到前两季,不太确定有没有)、警察的犯罪网揭开,没有编剧视角没有上帝视角,和剧中角色一样,你只能透过一条窄缝看到有限信息。
角色的绝望,也成了观剧者的绝望。
AC-12小组是虚构,但案件并非杜撰,有个化名为John的老警察给编剧当顾问,可见剧本的扎实。
在现实的媒体报道中也不难追踪到这一季故事背后的真实事件。
2014年新闻提到,英国10余名政客涉嫌性侵儿童,包括前任内阁大臣以及在英国家喻户晓的政治人物——已故的英国前首相希思(任期19701974)。
“...一位名为尼克的男子称,在他孩童时期,希思是参与性侵他的多名大人物之一。
尼克声称,他曾在国会大厦附近的海豚广场公寓遭到一群达官贵人规律性地侵犯。
”除涉案者以外,还有20名议员参与掩盖这种犯罪行为。
后续线索越爆越多,2015年的新闻提到,工党议员约翰·曼恩今年1月说,他耗费数月,从民间收集证据,指认22名现任或前议员性侵儿童。
他说,至少存在5个议员恋童癖圈子,他们彼此熟悉,有时甚至共同作案。
这一季的首播是在2016年3月24日,剧集中出现的关键时间节点是2014、2015年,与现实吻合。
我刚又在必应国际版上搜索了一下,没有看到这些政客被起诉、被定罪的报道,不知后续如何。
对警察内部参与的这种恶行,身为部门律师的Gill和AC-12小组领导Hastings有几句对话,直抵真相:
两个人都很好,他们都在尽自己的职责。
看到这里不禁对英国政府的反腐系统好奇,顺手搜了一下,英国强调反腐败是本系统、本地区、本单位的事,各司其职,互不隶属。
因此各部门都有自己的反腐败机构,像主角们所在的AC-12原型就是the MET的AC10(后改为CIB1、CIB2,如今为DPS),小组在成立之初因其神秘被称为鬼影小队,如今DPS当然是个光明正大尽人皆知的部门了。
英国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开拓者发明者,它谨小慎微、摸着石头过河,而又尽量减少暴力冲突,进行和平的、渐进式的制度创新。
基于此,它尽可能反思、自我审视,在自身的体系框架内纠错纠偏,以保障国家机器的良性运转。
没有特别夸它吹它的意思,单纯欣赏。
针对儿童的性犯罪,最近几年、最近几个月,听到的看到的国内新闻太多,我不想在自己的键盘上打下那些名字,光是打下那些字,就够心情坏上一阵,很多话不能说,说了不但有人来查水表,还会有一堆小孩儿的父母骂街。
邻居家发现一窝蟑螂,你觉得你家如何?
蟑螂一定有,而且还不是一只两只,但因为某些原因你看不见它。
即便是英国这样殚精极虑、巨细靡遗的治理体系,依然无法避免严重的有组织的、系统性犯罪发生。
更何况没有那么尽责的系统,我无法想象个中实情,不忍去想。
这便是我坏心情的由来。
系统自有它的命运,它要去向哪儿就去向哪儿。
认识人性,认清人性,做好心理准备,然后直面阴暗——这话给自己。
重任在肩s3有感:我以为lindsay会一直活下去的,她还没有平反昭雪,Carly还没有找到,她还要继续去做一名警察…但是一切都在扳机扣下的那一瞬间结束了没有人在乎她从一开始被选中参与绑架Tommy,到在车底放追踪器,到副局长,到Steve去卧底,到后来所谓的五万英镑赃款,自始至终她只是被利用而已,从来没有人在乎她的想法,从来没有人在乎她是不是一个好警察,尽管她已经如此尽力的呐喊。
如果lindsay洗刷冤屈,去AC-12一定非常合适,可惜她再也等不到这一天了。
if there is no god, who planted the idea of justice in our mind?追求正义是这样困难,每个人都曾犯错,都曾在放大镜下拷问。
认错才有悔改。
悔过即是正义的方向。
不断用罪掩盖错误,一个错误变成一篮子错误变成成堆的错误,最后总会有错误被败露。
悔改认错才能获得救赎。
因信称义,认罪即得救赎。
乍听显得如此简单如此荒谬。
可是却越来越觉得是真理和道路。
圣灵所在,罪即会被感知。
Denton最后以命相换的邮件发送,是她对自己一个误判导致的悲剧的最终救赎。
她知道自己做错过什么,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去认罪。
她穷追不舍不仅仅是为了翻案,更大的是为了自己灵魂的愧疚。
而Dot和许多卷入的黑警都早已经厌倦,只是无奈于深陷其中。
而就是这深陷其中,令他们无法获得灵魂的安宁。
所以所有人都希望得到一个救赎的时刻,希望能够一次豁免权。
谁让他们在罪中无法安宁?
谁让他们感知到正义已经渐渐远离,而这远离令他们寝食难安?
在正义的光照里,每一个人都会自惭形秽。
因为罪在光明里,何其丑恶。
对错早在我们灵魂里刻下,我们拥有的是自由选择。
自由选择是我们像神的地方。
我们悖逆的是我们选择让灵魂被罪啃咬还曾甘之如饴。
只是正义会在适当的时候,照亮我们的丑恶。
永远不要以为自己不会陷入悖逆,警醒,悔改。
犯错不可怕,不要再用错误去掩盖它。
从不义开始的,只有用罪恶加以巩固。
或者用悔改求神给自己一条光明的路。
第二季基本围绕Denton犯罪与否展开。
Denton这个人物,善恶,犯罪与否,反转来去好几个回合,到第二季最终入狱,又到第三季出狱,直至暴头死亡。
这个人物身上纠结着人性的阴暗与底色。
在B站看剧时,只要Denton出现,弹幕一片,都说,只要Denton开口说话,那语气,那表情,那眼神,都特别欠抽,凶狠劲太像女魔头。
而真实生活又如此凄惨,如此无力。
人到中年,没有家庭,没有儿女,只有一个患病母亲,并不需要自己。
Denton是孤独的,除了警察这份工作,她一无寄托。
除了这份职业,她生无可恋。
她内心积聚了多少阴暗,无人能知,她能受贿太让人能相信。
但她又如此固执地坚持自己没有受贿,她穷尽一生智力,让自己脱狱,是基于坚定信念:她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罪人,那五万英磅,确实栽赃。
因为她的这种坚定信念,连陪审团都会相信了。
这是一个奇怪的定位:她是一个真实的腐败警察,因为她,三名警察牺牲。
她又是一个坚定的清廉警察,她从不认为自己是犯罪分子,她认定自己是一个真正的警察。
临死前,面对DOT枪口,她厉声道:因为我是警察。
这句话听着真是有点震撼:这个女人悲剧的一生,是真心想当一个好警察。
无论她因何走向人生低谷,但她从未放弃,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证明自己。
从第二季到第三季,这个人物出场,没有一点讨喜之处,就是这么真实的写一个女人不幸和令人厌恶的一生。
不仅这个女人,剧中另一女主凯特亦是苦逼,警察工作带给她们的除了孤独就是受伤。
但,她们又如此眷恋这份工作,因为除了警察,她们做不了别的。
真是令人悲伤的人设。
没有选择,没有其他出路。
英剧此类剧,都有类似的命题:人生没有选择,只有一条路,当这条路堵死之后,你所有的努力,都是另一种绝望。
Lindsay Denton 从头到尾都是悲剧一生,生前被怀疑指控,仇视,被骗。
死后,虽然立了大功,葬礼时无一人参加。
英剧就是这样,抒写人生的困境。
也写出人性的顽强,虽然如此,仍在努力。
善和公平,仍像一盏明灯,照亮黑暗的世界。
就像Lindsay Denton,终于以自己的死亡,证明,自己是一名警察。
这是本剧的善意。
仍不免感叹,都说国剧剧情如何如何不如欧美剧精彩,在我看来,国剧的人设完全没办法与欧美剧比较,此类复杂人设,又怎可出现在国剧?
即使出现,有哪位当红演员愿意演绎?
最后两集真的太精彩了。
琳赛和点点死的时候都有很强的震撼,一部6集的短剧竟然还能连着创造戏剧高潮,我觉得很了不起,没想到英国罪案剧拍的这么好。
点点死的时候让我又回想起他对凯特产生情愫的时候,好像是凯特卧底的时候他说没想到你是个这么好的骗子。
后来他追求凯特的时候我还倾向于是为自己掩盖身份和离间凯特和阿诺特,现在想想其实在卧底和对身边人进行欺骗以达到目的这一点上,点点和凯特也有相似之处。
点点一定是那种为自己智力自负的人,但同时不同于凯特的是,他深陷别人的控制和罪恶,可能就是因为这样凯特才吸引了他(突然想起第一季凯特卧底被发现,然后被默顿吐口水,也是点点递给她纸巾)。
琳赛和丹尼真的很像,都是为了追求正义不惜使用非正义手段,但是总的人生可以说非常痛苦和悲惨,他们同时忍受和反抗这种痛苦。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丹尼这个角色只出现一集就死了,却还能出现在海报上的首位吧。
因为这种勇气,也因为这种悲剧性。
相似的是,琳赛和丹尼死后,他们的葬礼上,他们的墓前,都看不到任何亲人、朋友甚至是关系好的同事的身影。
(阿诺特之所以去了丹尼的葬礼也是因为看会不会有其它和调查案件相关的人出现。
)唉,那个第一集死掉的参与虐童癖犯罪的人的葬礼,都还有几个人出席。
刷剧到凌晨两点看完第三季,彻底无语,集所有赞美之词也不能够表达所感。
好剧本,好导演,好演员(不论主配角)一个都不少。
好的的作品短短五六集完爆五六十集甚至七八十集的裹脚布。
难能可贵的是一季好过一季。
可以说每一集都完胜大部分电影。
印象最深刻的不止一处,人物特征鲜明,个性饱满,无论英雄还是黑警每个人都有善恶的抉择和优缺点的炸裂;男主作为普通单身男性的塑造更让人喜欢,无疑拉近了与芸芸众生的距离;激烈、高压、紧张的捉内奸大事件穿插侧写每个人的家庭生活更是抓住粉丝的法宝……
我真的想不明白lin在车里为什么要做无谓的牺牲,不能先稳住dot吗?
以她的智商不至于要跟dot硬抗啊,好好的领盒饭,哎,这没有必要好嘛,而且已经有证据了,明知道警局有内鬼了,还这样上他的车,全剧最令人无语的一节。
可惜了大女主的客串精彩演出。。
同时男主和kate明明一直智商在线,后面怎么会搞不明白dot是内鬼,已经这么多证据指向性非常明显了
英版无间道,最后一集全程高能如云霄飞车。
迫不及待想看第二遍,是目前所有英版侦案剧最合胃口的,有反转,有逻辑,有剧情,有演技。
为赋新词强说愁
上一季的余波出乎意料得强烈……Steve管不住下半身,终于成为了他最致命的弱点,直接逼入绝境。也印证了Lindsay的话。就可惜过于完美的证据反而是最大的可疑之处,让球童的暴露略显蹩脚和仓促,不过也算是病急乱投医了,但好在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戏剧张力。全队最靠谱的果然还得是Kate。
减分的原因:1这季Denton被洗白了,还背负着很大的冤屈死去,硬是被写成了一个有勇有谋的无名女英雄的形象,整个AC-12都得靠她破的案。太没意思了。 2. Dot干了整整三季的黑警,最后能逃命的关键时刻居然还会良心发现帮Fleming挡枪?3.好好的Steve被冤屈栽赃真不忍心看。4.连着三季黑斯廷都派Fleming出去当卧底真看腻了,套路能不能换换。
神剧:反转和精采问询
最后一集的反转来的也太勉强了,神一样的Caddy最终居然为凯姐挡子弹死的,真是把你气的长多几个乳腺结节你还舍不得给它打低分。
冰冰字幕组。这一季海报中间角色这么早挂掉真让我意料不到。中间有走神的地方,但依然是相当优秀的一季了,Denton竟然再出现,也如第二季依然非常优秀,车内一对视看得我真是。喜闻乐见看到已经订了第六季
为强化冲突而让人物间歇性失智通常不是什么好主意。
实在看不下去dot的嘴脸了…太恶心了 为什么屁用没用还留着当DI 参与案件给他空子捣乱 最后还要陷害steve 绝了 lindsay的嘴脸第二恶心 明明是好人 但总做些疑神疑鬼的事引起怀疑干啥呢 唉
这么大一个bug在身边 AC12却毫不知情察觉不到 感觉有点对不起这个部门了
把傻逼写的太过婊了😅感谢让他下线,好久没看电视剧被气得这么上头了,把毕生的脏话都骂完了😅
精彩至极,除了最后的结局有些落入俗套
太好看了!!最后一集80多分钟但是完全停不下来!在我看来,Denton才是最强的警察,资源那么少的情况下都能搞到名单,面对生命威胁也坚持曝光名单,还带着一股瞧不起你们这些高级警察的蔑视感。啊我要去补第四季!
前4集真的精彩,三季的线索全部集中在后面两集,有点乱套。点点输在这么弱的问题上,让整体大打折扣。
果然,精彩升级了…这剧套路深啊,悬念都留在开头结尾,中间平缓,fuck..被恶心到了。傻逼套路…
三季讲了一个故事,收回前两季评价,神剧!
完全被高分所骗,令人讨厌蠢蛋弱鸡的主角和警察,无聊看得烦的剧情,纯粹只想知道第一季卧底的黑帮们啥时候才会一锅端
男主就是个气急败坏的🐷
球童的栽赃太戏剧性了,造成全剧风格变异,不好。但琳赛之死还是添了重彩,令人喟叹。安定需要维护者,可维护者要坚定不移大不易。阿诺特已从前两季的干练变成了只知吼叫的笨小孩,都是减损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