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更新】昨晚半夜啃完了生肉,还是很惊喜的。
三对的死法,只猜中了一个,说到底还是喜剧,坏人都死了,爱情还是恒久远,人生还是会一直往前走的,人都能get away with murder, 皆大欢喜。
Simone和Karl啊啊啊啊啊明明最开始看起来是个骗婚gay和拜金女的故事,为什么最后就反转到长相厮守的真爱了?
Hector也没有走,而是一直stand by支持着Karl. 他真的是一个幸运的人。
Jade死得太轻巧了,和之前的铺垫不成正比,感觉差点味道。
Eli和Tyler还是能开心一直过下去,还是很暖的。
Beth Ann真是年度最强,这个招太妙了,我五体投地。
但是April和Beth相认实在是有点赶,张力没有出来就被一个7分钟的大剪辑给压下去了。
【10.11更新】昨天半夜看完了,老实说,有点失望。
新更新都上热搜了,大家到底在气什么?
我反而觉得点破了说穿了渣男浪女被开诚布公说了,是很没意思的。
Rob渣破天际不仅频繁出轨还把造成女儿惨死的重担死命压在Beth身上,让她良心不安,让她不愿意离开他,让她不敢多过问他的行踪,遭受隐性的精神虐待,确实很恶心,但是两个人在卧室泪眼相对的时候的演技实在是说服不了我,Beth抱着女儿哭的撕心裂肺感觉也没出来,只有尴尬。
而且所有实情最终还是办公室秘书说出来的,她的演技我也是emmmm... April似乎开始有点怀疑Beth了(那个钢琴家的梦想和一样控制欲的丈夫),我预测最后是womanhood获胜:Beth跟April坦白,跟她说Rob之前的顽劣行为,两人和解。
最后杀人工具出现了,但是我认为,最后杀人的不是这把,用的人不一定是Beth,杀的人也不一定是Rob,毕竟家暴女说自己不敢离开丈夫的时候,也提到了他床头的那把枪。
我现在算是摸清了Marc的套路:就是给你下套。
Jade这部分,更加失望。
不过Lamar欺骗Eli是和大导演见面,其实是和Taylor这个,给了他之前说的“如果不是因为我,没有人会死”有了新解释:是Jade真实身份的揭秘,导致了人的死亡。
现在看来,也许只是指的Duke这个前男友。
按照我之前的分析,也许在楼梯上的那具尸体,就是Duke的(但是她没有法拉利的了,是不是搬不过去?
……),也许是Jade故技重施,用同一把刀冲进Taylor大房子里杀了夫妻俩中的谁。
也许Eli最后终于man up了一下反过来抢刀把Jade杀死了。
也许到了2019年我们不再那么野蛮了,是Taylor终于平复下来(Eli也脑子正常了,谢天谢地),开始动用自己看家本领(律师),在家里布好了陷阱等Jade自投罗网。
Jade这个人肯定是没有好下场的,观众估计都dying to know她TM怎么死的。
Simone这条线,我emmmm。
夫妻俩现在又萌又甜,可爱得很,可以想象这10年他们应该是真的过得很开心的。
在下集预告开始之前关掉了视频,好像瞄到最后一集Karl和什么人跳了last dance,也许是将死的梦境,也许是真实,无论是哪个,Naomi撞Simone那下,应该是没弄死。
我还是愿意看到他俩情意绵绵互相告别,然后Simone反手手撕Naomi的然后抱得Tommy归的。
Tommy感觉下线好久了,他穿好衣服说我要搭乘第一班飞机去欧洲的时候,真的是感觉:“啊,youth,我受够了这几个人撕来撕去了,赶紧来点清新可人的剧情吧。
”要是最后演变成一个弑母故事就有意思了,不过可能性很小。
Simone在知道Naomi发现她的秘密的时候的反应我觉得两人的爆发力都欠点火候(是我的偏见吗?
还是刘玉玲尖声说话的时候会变音,然后就变味了),但是后来在医院Simone居然会为了丈夫最后日子的安宁恳求一心要报复的“好友”,又要感动哭了。
还有1集就要剧终,这季明显有种赶进度的粗糙感(?
)。
看似已经腥风血雨火力全开了,其实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这集嘚瑟了的人,下集(结尾)一定遭殃;这集死的人/被威胁的人,下集一定会报仇。
也许最后《致命女人》最后,3个线索会相交都不一定,死人活人都去对方片场串串场啊【10.8更新】等的好焦急,重看了一遍片头们。
有了一些更新过的猜测。
觉得猜来猜去,最后可能就是妻子杀了丈夫这么简单吧。
E02开头信息量好大!
讲述的老人回忆小时候的事情,唯一给出的信息有:有人听到了枪声,警察说“那个好人”被杀了。
这就意味着,1. 被杀的人可能不是住在这个房子里的人(因为没有说看到body被抬出来),但可能是。
2. 一个传统意义上很肤浅、明显角度上看来(比如婚外情里被出轨的一方,家暴关系中被打的一方等)的好人被杀(虽然这个title我觉得讽刺意味更强,因为警察在案件现场,怎么可能知道这故事里复杂的谎言?
他判断人是好是坏的标准是啥?
)E06开头,被家暴的妻子说:我完全不认识Beth Ann, 虽然她是我的邻居。
说明他们之后并没有很多交集。
然后她又说:我知道她会杀了他。
啊?!
所以我之前猜的Beth和April互杀可能是错的,最后死的真的还是个男的啊,那可能就坐实了是Beth啥了Rob吧,我实在不觉得是Beth杀了家暴男,她后来吐口水可能是因为Rob渣男行为被广为人知了。
在之前看的采访里,Beth一对的演员说:这一季我们的故事结尾了,但是可能还可以重新开始。
这几乎就是夫妻之中一个死了的实锤,但是是谁呢……小孩变成了年轻人,这次他说的是:警察来了,我看见了尸体,从房子里被抬出来。
“传闻是一个有钱人杀了另一个有钱人”。
毫无信息量,所有人都很有钱(除了Tommy),但是根据这几集Karl的病情,他应该很快就死了啊,所以杀人的和被杀的,应该都不是他。
但是!
Karl如果真的病死了,那回到E06,理发师Hector说“我对他的死有责任”就有另一种解读:会不会有可能是最初是他把艾滋传染给Karl?
会不会他站的坟墓是Karl的,这个片头完全是为了迷惑观众,棺材里的人并不是80s故事里真正被杀的那个人(Emmy和丈夫也在,他伸出手臂安慰她来着,emmmmm……)。
因为如果说死的不是Tommy,理发师最后还说话了,他也没死,那就没别的男人了!
被杀的很有可能真的是一个女人!
但是再回到E02,那个围观的妻子又说:死亡比离婚便宜。
这又好像指回去了:死的可能是Karl?
或者只是那个妻子盲目的主观臆断,我们还是不能信以为真。
小孩变成了老人,看到了楼梯上染着鲜血的尸体。
如果按照E04的片头,法医(?
)在三个尸体旁提出的死因(第一个中枪身亡,第二个被捅死,第三个被毒死)可能是用来迷惑人的,可能是真的。
假如是真的,那么被捅死就是2019,被毒死是1980?
E06Eli的经纪人Lamar说:如果不是我,可能没人会死。
他在这个故事中有2个重要推动:1. 劝Eli实行3P导致crazy Jade进入他们的生活。
2. 逼着Eli交稿导致Eli复吸。
2019故事里,死者和凶手一定是在他们3个中(被保释的疯狂前男友不会也要来插一脚吧……)。
【10.5更新】E08看完,就只剩2集了。
我自己如果写剧评的话,是完全不会去看豆瓣长短评、微信和微博的,也不刷YouTube的采访,但是昨天人人视频更新晚了,就上wb找资源,不小心看到有人说看E08一脸懵逼,Jade怎么样怎么样,于是不可避免的,我对这集的感受就被影响了,有了一定的预设。
一样是和E07一样高潮迭起,但是更多的转场换景间隙我内心是:what the fuck? 开头3个人躺着说死亡,并不代表着他们就是最后躺在棺材里的三个人。
April自顾自说着自己如何和一个有妇之夫有染还怀孕了(可能那时候就在默默决定要打胎),见到上帝的时候要请求他宽恕自己的罪行,一副虔诚的信徒模样(虽然April和Jade都是我们刻板印象里定义的“狐狸精”,但是两个人由于性格和年代的差距,真的太不一样了,April真的从不撒谎,任何事情都坦白给“好朋友Sheila”,Jade八面玲珑,谎言一个又一个)。
Tommy恋爱中的少年的痴汉脸实在有点好笑,仔细想一下,他可能是整部剧最简单的角色,追求女神一往直前,心无旁骛,不做作不作死,见招拆招,不设陷阱,没有心机。
Jade真的……从片头就开始让人想往她漂亮的脸上来一拳,以求生之名行“恶事”,真·蛇蝎美人啊。
虽然这样用固有的标准去评判非常不好,但是最后这个大笑,我真的看了毛孔倒竖,非常不舒服,所以先讨厌为敬了!
S108片头Beth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越来越不忍直视她温暖明媚的笑容,前5集是单纯到蠢,后几集就开始蠢/作死到有点想冲进屏幕把她摇醒的地步,而且她过的这生活啊,真是为她捏把汗。
劝阻April不要堕胎的时候,还是她善良的天性占上风,但是后来说要收养丈夫和情妇的孩子作为死去女儿的替代品这个,真的是sick。
这个storyline最大的爆点(家暴男怎么又下线了?
引入这个线索的理由到底是啥?
)就是April和Beth揭露彼此的谎言(当然,故事本来的走向早就被扭转了:原本是原配见小三,Beth稳坐道德高地,April涕泗横流被抛弃,被她这样一搞,April反而是“有理由生气/做要求”的那个,Beth变成了完全的弱势),她还能撑多久?
应该下一集就放弃了,要离开Rob。
Rob可真的是渣!
到!
爆!
表!
第一集敲咖啡杯的该死的傻直男,经历了这些依然是该死的出轨的傻直男。
Beth的故事里,Rob真的像一个巨婴,特别是谈吃喝和疾病的时候。
Sheila终于暴走非常cathartic,要是Beth都疯成那样她还在她身边帮助她,那我就看不下去了。
其实前几集最不喜欢的故事就是1980s,也许是不好刘玉玲的长相。
但是这集我被她的演技/她的角色征服了!
看似最没心没肺、什么事情都当做玩笑的她,在乎起来整个脸都皱了,说要取消旅行留下照顾Karl的时候我都快泪目了!
Karl其实一直到E07之前都是个丑角,being a British in America, being gay.. 开篇吃药假死,一个懦弱的伪君子活灵活现;对那样花哨强势的太太言听计从又自有算盘,看似更体面,其实和Simone一样死要面子活受罪。
直到E06结尾他终于爆发,表达出在那个年代作为一个gay,困在一场婚姻(而且又真的爱着妻子)里,无法做真实的自己的痛苦。
当Simone和Tommy坦白:我们之间不会有我们;你就做你自己be young and shine就好,是我要grow up……这个一直很bluffing的角色在各种意义上丰满了起来。
也许最后她会是3位女人中成长/获得最多的那个,她会学会撕掉伪装,抹去脂粉,卸去珠宝华服,把那个锋利而虚假的自己稍作隐藏,把那个善良、真实的自己放出来。
上集的预告里说的是Tommy出车祸了,我猜想的是为了让Simone在老公和情人之间纠结,没想到是安排了Naomi发现儿子和“最好的朋友”的奸情的桥段。
虽然只是个小配角,但是Naomi的形象真的是跃然屏上,作为母亲保护过度、疑神疑鬼,手指划了一个口就觉得儿子手要断了,作为“女友”口是心非、假情假意。
这部剧真的感觉每个人都有充分的理由杀了每个人,如果说Naomi杀了Simone,或者反过来,我也不会很惊讶。
本集最抢眼的角色是非Jade莫属。
她像极了传统韩剧/狗血美剧里的恶毒狐狸精,两面三刀,胡作非为,虽然Eli越来越让人讨厌,但是他被Jade耍得团团转真的让我几乎可怜起他了(其实这两集智商突然下线也是有点ooc的,如果不想认为是Marc把他写崩了的话,就理解为嗑药使人变蠢吧)。
如果说前面在夫妻双方之间装纯装惨装强还是动脑子了的话,最后那个屏蔽Taylor的手机号,真的是又low又蠢(也非常有效激起观众的怒意),最后再次被抛弃、溃不成军的一定还是她。
Alexandra Daddario演得真好,那浅蓝色水汪汪的大眼睛和天使般的笑容,bitchy起来只会让人觉得:假,快死了吧,看你还能蹦跶多久。
Taylor最后找到疯子前男友(果然被扔进监狱了hhh),下集要正面杠/撕了(好想知道她更多的猛料啊!
开头视频她自己承认见人就睡,不知道会不会是和性有关系)。
2019年的故事,看似探讨开放关系,其实分明就是两个强势女人之间对决的故事,Eli这个可怜虫,只是被夹在中间当润滑剂和导火索的陪衬罢了!
每每到了这个时候,我就觉得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叙事剧集有多重要。
最大的悬疑还是“谁死了,谁杀的”,不到最后一刻都得扑朔迷离了。
【9.29更新】E07真的是高潮迭起的一集。
当你以为剧情反转已经差不多就那样的时候,又来给你个大surprise. 如果说E06之前还是一个女性群像/年代志,围绕着三个女性的恩爱情仇闲言碎语展开的话,后半截完全吸纳了其他的男性和女性的人生故事,各种复杂的关系(不再只是单纯的出轨/欺骗,还有疾病,毒瘾,怀孕),Karl背上的黑斑,更是直接引入了80年代美国的艾滋风波……是啊,之前觉得Simone被骗婚只是觉得好笑,现在他们的关系挺让人感慨的。
那个理发师送来一盆花,估计意思就是“你病了,你好自为之吧,我走了别送”,所以Carl在未来能够倚靠的,只有Simone…但是她会照顾他吗?
…Marc Cherry真的绝(编剧本人就是gay)!
最出彩的一段可能是Tommy妈妈Naomi要冲进他房间,Simone发现日记里Tommy给他的画像(后来看微博看到某个字幕组居然把旁边的小字看出来了,真·列文虎克哈哈哈哈哈哈),情急之下坦白Karl是gay的事情。
Taylor和Jade、Eli撕逼那段也精彩爆炸了,Eli真的就是“have smaller dick”久了大爆发,我可真是太期待Taylor之后如何fight back了,虽然关门的那个瞬间她的表情让人好心碎(其实观众知道实情,会更替她难过一些,但是就当时,她还是被蒙在鼓里的,只是被Eli复吸还理直气壮、Jade选择站Eli而不是像保证过的那样陪伴她罢了,她不知道Eli复吸是因为Jade,也不知道两个姐姐之前的担心已经成真了)。
Beth撒谎自己得病的时候真的巨好笑,但是细思恐极,之前明明说aren't you tired of all these lies? 现在就是又要用谎言来覆盖谎言了。
非常喜欢片头片尾三个黑人女性(是致敬dreamgirls吗?
)在三个年代、场景之间转换唱歌。
【9.17更新】5集过去,俨然已经是下半年全网最红网剧了,相关剧评解读满天飞,最经常出镜的头图就是那本小黄书。
没有每一集来更新,现在只能说一个整体的。
一个最重要的点:看第一集的时候,其实脑子里的预设是:既然杀人的是女人,肯定是妻杀夫呗。
但是随着情节越来越复杂,我觉得最后Marc Cherry肯定要surprise大家,我的预测是April杀了Beth(这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twisted,越来越有意思,我觉得Rob反而会渐渐淡出),Simone杀了她的一个女性好友(Naomi?
毕竟现在事情还未败露,Carl知道了并不是高潮,她的那些恶心人的贵妇朋友知道了,才会是爆点),Taylor杀了Jade(或者反过来?
其实两者均可,都很值得回味... 三人行一定会有imbalance出现)。
Marc是这样一个编剧(说来为了真的看懂《致命女人》我还费心费力去刷了《绝望主妇》S1),E01提示的东西,绝对不是E10会呈现的:看似出轨、背叛、无能的是丈夫,看似他们全部都该死,但是最后搅局的永远是另一个女性(一个讽刺,特别是前两段,Jade这个我真的期待最后编剧会如何解读),所以总是女人杀女人。
是啊,女人杀人,不是新闻;女人杀夫(男人),有意思,但是不新奇;女人杀女人,更不新奇,但是更有意思。
最终一切都回归到女性,男性不过是女性释放欲望、潜能、本性的催化剂。
我喜欢这个操作。
目前来说,我最喜欢的是60s和2019,可能是因为Simone出轨小鲜肉这个操作相比另外两个相当老套(虽然丈夫是gay这个事情让整件事更有戏剧性)。
Alexandra Daddario演的Jade非常好,每次她睁大她蔚蓝的大眼睛激动/开心地笑我都想揍她……Taylor是一个无比强大的女性,但是面对双重背叛,她一定也会崩溃,这才是最好看的啊!
……Beth和Rob的婚姻里,还有孩子的事情始终没有挑出来,也是后半季的一个大炸弹。
--女人的故事,女人的力量,从人类出现以来就不是新鲜事了。
但是为什么,我们会对这几年频繁出现的女性叙事影视作品如此激动?
因为我们需要,并且我们缺失。
我们需要看它们作为娱乐,我们需要它们为女性的生存和发展添砖加瓦,我们需要它们的存在来让更多女性在世界另一边的片场和办公室站稳脚跟。
这部剧在2019年下半年出现,一方面如沛雨甘霖,滋润了我在Fleabag,大小谎言,使女的故事,亢奋通通季终/完结以后干涸的心灵,充满了感激;一方面我又认为这或许是一种特意的完成作业的形式,典型的迎合观众品味,这在短期内当然是好事,我双手举过头顶拍手叫好,但是我依然觉得要警惕,千万不要被拽进了主流叙事的牢笼。
说一下故事吧。
很简单,很明了,3个时代的女人,3种不同的人生,3种肤色,3种出轨,3个第三者,还有3个女人自己的“出轨”,也许现在判定还为时过早,但是Beth“出轨”女权主义,Simone出轨那个还不到18岁的男孩子(或者说一种不属于自己一直坚持的,奢华、规矩、体面的生活),Taylor“出轨”嫉妒、独占欲和开放婚姻可怖的陷阱。
8/22 YouTube视频大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P7S-2L2Ib8 Entertainment Tonight幕后探班刘玉玲饰演的Simone和Leo Howard饰演的Tommy有28年的age gap, 现实中一个68年一个97年(天……)年龄差是29岁,非常接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Yxa-zoquk "dark devastation"E01 说一下第一集让我眼前一亮的点吧。
首先自然是平行蒙太奇。
2年多前在伦敦Royal Court看过一个戏非常震撼,叫做《Anatomy of Suicide》,粗略可以翻译为自杀的解剖学,甚至引申为解构自杀。
它处理的是外婆-母亲-女儿一条家庭线的故事。
舞台被分成左中右三块,同时上演,空间被隔开,时间相距20余年,但是由于血缘、亲情和特殊的家庭环境,造就了她们断不开、止不住的自杀欲望,想要寻求解脱,想要步入母亲的后尘,考虑到由于自己母亲自杀/心理疾病造成的糟糕成长环境而不愿意生孩子,或者不愿意对下一代做一样的事情。
《致命女人》给我类似的感觉。
一样的房子,一样的小镇,类似的阶层,完全不同又丝丝相关的故事,这是本剧最抢眼、最明显不过的花招。
其次是剧中的男性。
我尤其喜欢Taylor的丈夫Eli(我就是喜欢看开放关系/婚姻到最后一团糟哈哈哈),他表面上是一个完美的男性女权主义者,支持妻子的工作,接受开放婚姻,丝毫不介意家里没有一个“主妇”般的存在而是一个“屌比我大”的“boss”(bigger penis这个我其实不太舒服,但是我想Taylor是在反讽吧,借助男权叙事来打击男权)。
但是他又是一个“普通的男人”,他会因为妻子为炮友下班以后还跑出去而委屈地抱着抱枕说我要点披萨吃,会坚持开放婚姻的原则不愿意炮友住进家里(果然出问题了),会在布好偷情条件以后得意一笑,我有理由相信,在他们的婚姻中,Taylor才是那个have more fun的人,不难想象,Eli和Jade上床,既是出轨,又是报复,一种拿回自己男性叙事主动权的行为。
妙极。
Rob目前还没有什么亮点,不过是一个60年代美国典型的白人中产,在一票好莱坞电影中可以找到相似度99%的人物。
Karl可就有意思了,目前他还没怎么说过话就吞药了,发生在80年代的故事,八成要涉及艾滋病,等着瞧吧。
我很期待刘玉玲如何演绎“同妻”(不知道她多久会解除这个称号)和小鲜肉的进攻。
Tommy真是快准狠啊,他太知道对于一个三次婚姻都失败的中年女性,什么是最致命的,就是穿着能明显展示肌肉和青春力量的POLO衫跟她直白地说:我极其想和你上床。
最后就是一些小小的抖机灵。
比如说最后一句"Does she get away with it?",我不管你什么叙事,一个凶杀悬疑案吸引人的点就在于此。
比如Beth在肉饼里加的辣椒,Simone习惯性的抬高声调以至于次次破音,Taylor夫妇在关灯做爱前坦白都会想着Jade(这关于honesty的玩笑啊!
),Eli和黑人男性朋友的玩笑。
种族,性别,性向,年代,唯一差的就是阶级了,也许之后也会有吧(其实已经有了,比如Rob出轨的女服务生,“勤工助学”的Tommy,借住家里的电影小粉丝Jade)。
对于第一个故事我挺喜欢,对于第二个故事我有点不满,对于第三个故事我非常不满。
Beth的故事很简单,维护婚姻不成转头和三做朋友并抚养其孩子。
当然,不选择离婚也不能怪她,离婚是要一定资本的,而她做了多年家庭主妇,买一条裙子就花了一周的家用。
好在Beth比较聪明,选择和April做朋友,不过抚养别人的孩子这件事就仁者见智了。
她陪April去堕胎那段正如同行走在命运的街口,那时是1963年,1973年美国女性拥有堕胎权,2022年6月24日罗诉韦德案被推翻,倒退的时候确实瞬间完成的,而进步需要付出血的代价。
娇妻话语
开始萌生自我意识对于April我很疑惑的是,开头她当三的原因是不想结婚,后来怀孕了可以结婚她又表示很高兴?
并且在闯入Beth家又强调自己是Robert的未婚妻?
人物的行事逻辑首先就有漏洞。
选择妻子是因为可以享受保姆式的待遇男同乱交得艾滋完全是咎由自取,自己私生活不检点,怎么能苛求别人对你尊重?
毕竟第一个艾滋病例就是男性和猩猩性交来滴~虽然Karl为人还行,但是Simone作为同妻不可怜自己先去可怜男同?
最后无视Karl的撒谎背叛吃软饭,只想到他的温柔体贴,属于是花钱买陪伴——自己把自己感动到了。
严重怀疑洗白男同,那么多的痛苦的同妻就这样被导演美化了呗(猴痘也是男同搞出来的捏)。
当Somine女儿被出轨了时,Karl是这样说的。
看吧,还是boy最同情boy。
By the way,Somine为了自己的爱情居然让女儿和出轨男复合,两人重逢后就像干柴烈火,真不懂哪里“致命”了。
黑妹Toylar绝对是给别人擦屎擦上瘾了,没点受虐倾向是绝对活不下去,虽然有个啥也不干还吸毒的软饭男Eil,但是谁叫Toylar遇到了哈士奇Jade,再多的缺点都可以被原谅被忽视,就算Jade是个连环杀人犯,谁叫Eil有主角光环呢?
这都杀不死,最后还可以美美复合;仿佛没了Jade,Eil就变成了一个持家贤惠好男人。
泰迪?
时尚单品?
真是真爱没看出来Toyal有多女权主义,倒是看出了Eil性主义。
蒙太奇的手法倒是无可挑剔。
看下来其它两对的主线都是成年人之间的情感问题(汤米虽然看着是奶狗但真的在努力成年中)但第三对完全有嫌隙的夫妻关系被趁虚而入形成了更不正常的亲子关系😓😓😓有人说Jade是绿茶但她完全没有真绿茶那种从容(绿茶是骗感情 她是骗生存 一旦有失败迹象 立刻应激暴走。。。
)她根本就是一个还没长大的十几岁寄养孤儿她的寄养生活模式就是勾引继父谋求生存优势 被发现被退养 纵火报复如果要脑补的话这个模式的起点可能是一个禽兽继父 但她从小就把这个循环练的很溜了。。。
不收费的X就是她从小的谋生手段 她已经是条件反射式的主动熟练使用这一点了不想说是坏 但这个生存模式已经是本能的了包括她向泰勒坦诚二人关系 当时泰勒还是家长 她就是寄养小孩子那种必须遵守家长的明文规定到了吸毒这种家规没提过的大问题上 她立刻跟随本性连涂带抹 她只能趋利避害 却完全没有是非观念Eli有钱了 家长地位开始转变 她立刻就跟着变了阵营 她和这两个人从来就不是对等的恋爱关系 根本就不存在爱情 她是个寄养儿童 所以他们只能用family 来称呼她前半段的焦点都在这三个人如何平衡他们的情感关系 但最终并不是两人偷情这件事破坏了三人行 而是经济地位变化导致权力(政❤权)转移 以及JADE不为人知的本性所以开放式婚姻的问题并不在于亲密关系的平衡 而是婚姻作为经济共同体必须考核人品提供保障 开放式婚姻导致考核成本翻倍 多点连线的人际关系又进一步使问题复杂化干扰视线导致女超人先看漏了丈夫复吸又盲目信任JADE所以现有的婚姻模式要不是一对一 要不是中、央集、权是有原因的 因为婚姻隔着人心太难了 什么时候能思想透明 大概就可以随便开放婚姻了
关于Jade的结局烂尾了啊!
Jade要求一万块分手劳务费很合理啊,她贡献了自己的故事和多动症处方药(话说根据真人故事改编的话,还需要授权费的),Eli才写完了剧本。
她也说过剧本写完了,Eli不用再吃药了,是Eli自己选择了吸毒,还去找奶妈买毒品。
后面三人行感情破裂分手,就撕毁之前的承诺,把人家遗弃?
剧本卖了一百多万,一万块包了授权费和分手劳务费真的要求不多。
另外有人说Jade杀了养父母啊,养母还指控未成年的Jade勾引养父,难道没可能是养父性侵Jade,养母像内奥米一样恶人先告状吗?!
因为Jade确实是大美女,伊莱一见面就对她有了非分之想,真相有待追查,不能一概而论。
所以改写下Jade部分的结局:伊莱在车上跟Jade对质,Jade说如果我被抓认罪,那放火烧房子复仇的情节就是我的传记故事,没有我的授权你的剧本根本就不能卖,你要正视和面对其实你根本就没有才华的事实!
伊莱马上吓软,跟Jade站队,亲亲抱抱。
泰勒见伊莱还是护着Jade,找来杜克帮手,冲进房子跟Jade和伊莱对质,冲突中Jade杀死杜克,这时警方赶来逮捕了Jade,Jade入狱,她的犯罪经历(传奇故事)马上登上各大头条,伊莱的剧本也因为没有授权彻底卖不掉凉了,没有钱的伊莱又去找泰勒,他们搬回以前的房子,开始需要直面自己婚姻的问题,Jade一方面被判了几十年的刑期,一方面故事大卖买下了那个豪宅。
刷完了,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爽感,自《绝命毒师》后很久没刷到这样的美剧了。
整剧叙事方法特别,三个年代,同一个房子,相互穿插讲述各自不同的故事。
特别像《哈扎尔辞典》或《我的名字叫红》,一种多线多角色交织衔接结构。
一开始会有点迷糊,越到后面越自然。
争取平等的第一代的女主Beth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女人对平等的渴望正在萌芽,Beth是其中之一。
传统家庭,女人们相夫教子,隐藏事业野心,全心铺在丈夫与孩子身上。
事实上,很多家庭表面其乐融融的背后,都是残忍与压抑:女人在家被男人呼来喝去,面对丈夫的轻视和背叛,甚至拳脚相加。
在外还要保持优雅维护丈夫的权威。
不是傻,而是没办法。
之所以对鬼混的丈夫装聋作哑无可奈何:经济地位低下,离开丈夫要怎样生活?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离开了监狱的老爷子选择了自杀。
社会的对女人偏见甚至限制了她们的视野,刚搬进豪宅时,唯一算得上好人的邻居,用针对他老婆的毒舌,点出了这样的社会现实:女人的时间大概都来无聊的攀比家具
Beth,从乡下到城市,是那种被传统熏陶的小女人,丈夫敲敲杯子就知道给添满咖啡。
尤其她背负着害死女儿的罪名,更是对丈夫诚惶诚恐。
当她逐步发现真相,了解事实,从一开始要想方设法夺回丈夫,到理解丈夫的情人,或者说更多的理解女人,包括被暴力困扰的女邻居。
她决定离开,把丈夫让出去,拖着行李去办公室向Rob告别。
丈夫更深一面的无耻和恶心被他的秘书兼前情人揭露出来。
她的自卑与自怨自艾,变成了仇恨。
她改变了主意,坚定了想法:她知道她要什么,应该做什么。
虽然杀死丈夫是情理之中的事,但精巧的设局却在意料之外,正象第一集的结尾所说:唯一的问题,她能逍遥法外吗?
恭喜Beth,他成功觉醒,既学会了平等的看待男人与女人,也学会了强大,并和可能由情敌到姐妹,由姐妹到lala,开始了一段更自由的关系。
为平等而Kill,她做到了。
某种程度上,lala之间的友谊比gay们更能互相理解与扶助,因为她们往往有着共同的敌人:男人和社会的偏见。
大概受到压抑的女性之间,更能相互理解吧。
争取自由的女主Simone接手了Beth的房子,Simon在10年后办了场张扬的大趴,但,那个被丈夫抛弃了的塑料姐妹花旺达,用一个匿名信封毁了她的完美人生,至少表面上的。
旺达为什么这么做?
是的,不管从前还是现在,你的朋友都不喜欢这样的话。
那些整日在朋友圈编辑幸福生活谋划完美人设的职人,要引以为戒哈。
旺达毁了她的虚假幸福,simone气到飞起对她暴揍。
其实,她真该感谢这个气堵心朋友。
这纸糊的完美人生不轰然倒塌,哪来的勇气去改弦更张追求自由?
当她自怨自艾的悲叹自己的生活时,一段奇妙感情就开始了
她闺蜜的小她28岁还未满18岁的帅哥蛾子,成了她的床上发动机
彼时,同性恋正逐渐走台面,女大男小被视为勾引,偏见随处可见。
艾滋病更是谈之色变的社会禁忌。
男女平等不再是问题,但社会的约定俗成和偏见,对每一个人的压抑依然无孔不入。
所以,性别平等之后,人们还要疾病面前的平等(对病人的歧视,现在依然困难重重),还有放下虚伪追求自我的自由。
比如,搞砸了儿女亲家相见现场,被揪出同性恋的不只是Karl,还有亲家的女儿
一个钢铁直男的老爹,本随口鄙视Karl ,但却引出了不小心躺枪的女儿亦是同性中人。
尽管偏见仍在,但显然更多的人不愿意在压抑和委屈自己,他们偷偷的寻找自我,尝试自由。
很多人搞错了重点,把刘玉玲捧为了女人的励志目标:通过婚姻赚到了钱,通过钱和魅力睡了小鲜肉。
但Simone 最令人感动的,是她的的温柔。
经历三次失败的婚姻,参透世态炎凉,她从一个准备自暴自弃,贪恋男色放纵欲望追求自由的中年女人,变成了一个令人敬佩的生活强者:确认Karl与理发师的真实情感后,她开始尊重Karl ,得知karl罹患艾滋病后,没有嫌弃他抛弃他鄙视他,她花光所有的钱,卖掉了最心爱的画,关掉了画廊,给Karl看病。
她拒绝了汤米欧洲旅行的邀约而陪伴摇摇欲坠的Karl。
患难见真情,尽管不一定是爱情,但得了病的Karl对Simone从惧怕欣赏到最终的依恋,一个饱受了歧视的男人教会我们怎样保持优雅。
而刘玉玲目睹了同志之间的友谊,送走了他们的伙伴,硬钢歧视他们的餐厅老板,展示了她作为一个人的伟大与温柔,反衬了世人的虚伪。
人之所以为人,体现在你如何对待他人,而不在于你名牌美食与圈子。
这个故事,至此开始渐入佳境,在各种狗血之后,演绎成了全剧最动人的泪点。
是的,泪点。
一曲探戈,卡尔自尊且从容的接受了死亡,他深感此生无憾,亲手送走卡尔的Simone为爱和理解和Kill。
所以她对汤米说:以后你也会对别的女人说我爱你,但我很自豪成为第一个。
真挚的情感和发自肺腑的理解,人生短暂没有什么比它们更重要。
肉体的自由是短暂的快乐,精神的自由是绵延的博爱。
Simone用一个人的温柔,挽救了整个剧的狗血。
追求体验的当代人,存在主义的凶险实验Talyer Jade 和Eli,一个萨特波伏娃式典型开放婚姻样本,里面充斥着双性恋吸毒各种后现代的剧情。
几何里的三角形是稳定的,人之间的三角关系则是脆弱的。
他们是先锋的实验性质的当代人。
平等与自由与生俱来无可争辩。
每个人都敏感的看待对方,任何感受都会看的很重要:I don’t want change you ,我可以救你于水火,但,我不想让你委曲求全牺牲哪怕一部分自我。
是的,总而言之,尽管我认为萨特忽悠的开放婚姻,就是丫骗炮还逃避责任的借口,但是对于当代的先锋年轻人来说,这都不是事,感受最重要,只有感受才能确定我之为我。
面对史上最漂亮的绿茶,幻想着3P的Eli,最终得偿所愿,但欲望之后边界在哪里?
他一方面拼命的想反抗tayler的控制,一方面又坠入了Jade的圈套。
脆弱的三人关系逐渐陷入到危险的境地
并逐渐演绎成最终刑事案件,Tayler最终因自卫而Kill。
而历劫不死的夫妻俩发现,相对刺激的开放婚姻,保守的二人世界似乎更有安全感,如此不安世俗的存在主义式的开放婚姻践行者,说出了“至死不渝”这种上个世纪爱情中的老梗
逐渐漏出真容的Jade很可能会成为下一季的主角,作为一个把生存放在第一位的女人,她几乎睡了她所有遇到过的人(注意是人,不是男人或者女人),你很难不好奇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最终,tayler&Eli心有不甘又不得不的回归右派,这是社会性解放运动的某种自我调节。
太注重感受,人就有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因为刻奇到深处,人会忘了什么才是更重要的:稳定的财务,健康的生活,还有远离威胁的日常,才是前面那个1,否则再多刺激也是空泛乏力。
与其说tayler的kill是为了守护自己的爱情,不如说,他在守护一个已经快被现代人忘记的边界。
存在主义仍在演化,人们在试探它的边界,未来会是什么样呢?
最后,致命的,从来不是女人,而是危险关系。
第十集 Kill Me As If It Were the Last Time 本集的分集标题来自老电影《卡萨布兰卡》。
上一集好人坏人的标签一贴出来,以为最终集没什么看头了。
结果还是惊喜多多。
三个年代的人最终出现在一个场景中:Simone与卡尔翩翩起舞时,Rob和家暴男在旁边打斗;当卡尔疲倦两人搀扶着慢慢上楼时,Taylor为了逃命从楼梯上滚下来;Beth Ann跑去厨房拿枪,经过了Jade的那条杜宾犬;染有Eli鲜血的刀落在打911电话的April脚下。。。
真是神来之笔。
整个过程魔幻又浪漫,这个地方如何像往常那样分镜头处理倒显得拖沓了。
还表现了每组人物刚买下房子和最终离开的场景。
初见总是欢喜,结束时有了不同的感悟。
Beth Ann妙计啊。
如果枪里有子弹,Rob杀掉家暴男,可以因为正当防卫而脱罪。
现下的结果就是外人闯进家里杀了男主人,没有任何理由逃脱罪行。
当时死刑还存在。
一石二鸟,棒极了。
1960年代我只预测对了Beth Ann与April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Happily ever after的童话结局。
Beth Ann在丈夫咽气之前的耳语,只有画面没有声音,不同观众对她说的话有不同的猜测。
我猜是I'm happy now。
因为Rob一直要重新看到她的happy smile face。
真是喜欢这个年代啊,是我个人没经历过的年代。
那是玛丽莲-梦露和肯尼迪的时代,所以女人们的穿着打扮不是梦露风格,就是第一夫人杰奎琳的庄重派头。
特喜欢她们出门时的白色小手套,不但优雅,而且感觉很卫生。
Beth Ann的小裙子到现在也不觉得过时。
(80年代的大垫肩,宽肩西服和肥裤子也很有年代感。
)当然这也是马丁-路德-金的年代,种族歧视还相当严重。
有些社区是严禁有色人种入住的。
保守的州如Virginia,直到1970年代州立大学UVa还是只招收white male的学生。
那个时代的画作中也一样尽量避免有色人种,如果出现的话,也只能是服务人员。
所以不管如何政治正确,60年代的故事也是白得不能再白。
这部戏有趣在,凡是有色人种都是闪闪发光的好人,特别是主角。
不管卡尔或Eli做过什么对不起自己的事情,Simone和Taylor都对他们不离不弃,始终相伴在旁边,till the death do up apart。
所以最后的结局,一个是mercy killing,另一个是正当防卫。
能想象Taylor与Jade换位置吗?
好莱坞绝对、百分之一万、借他们六千个胆子,也不敢把一个黑人写成那样的蛇蝎心肠。
亚裔做坏人的电影,Lucy Liu本人就演过,《杀死比尔》,昆汀-塔伦蒂诺的,不是特别的主流,但也一样给了坏人悲惨的童年,以便justify她的杀戮行为。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患艾滋的卡尔的所有病友,也都是白人。
他的发型师黑人情侣就能逃过魔咒。
而且这些白人,都不是犹太人。
美国的宣传机构,各大影业,都掌握在犹太人手里,绝对不会抹黑自己的民族。
本剧直到最后,接盘买下Taylor和Eli房子的,才出现了第一个犹太人。
Taylor和Eli也在重新考虑开放式婚姻。
我以前说过,貌似凶残的剧名,其实一直体现的都是主流价值观。
不可能随便杀人,不可能小三上位。
好莱坞有自己固定的行业规则。
开放式婚姻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存在,但不可能在文艺作品中加以歌颂。
“救赎性转折”也是它的规则,细看美国电影或美剧,比比皆是救赎。
这部《致命女人》已经得到续订,明年接着嗨。
但我有点希望能换个形式,比如写一写同一时代的三个不同国家的女性之类的。
如果总是转着同一所宅子,怕会雷同无味。
感谢字幕组的辛苦工作,“魔鬼本鬼”“凑不够打一桌桥牌的T细胞”,笑死我了。
Less is more,也是金句。
第九集 I Was Just Wondering What Makes Dames Like You So Deadly标题中的dames,意思是女士们。
这剧是越来越精彩了。
这一集的信息量爆表。
Lucy Liu身兼导演和主演,自己的角色并没有太多负面的东西。
为了卡尔向所有人据理力争,女儿不让卡尔参加婚礼,好吧他不出席的话我也不会露面。
甚至放下身段向内奥米道歉,那句I'm begging you撕心裂肺。
Simone的确有情有义有担当。
我本人也是个倔强的人,虽然现在几乎每天都会说sorry,但像Simone这样真心地向某人道歉,并且是为了别人,是一次也没有过的。
至于祈求别人,以前没有过,现在不会做,未来大概率也不会做,因为知道越是祈求,对方怕是越不会放过自己。
这一集的内奥米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在Simone那样真诚地道过歉后,在儿子因为她的所作所为要离开时,内奥米反而把错误全都怪罪到了别人的身上。
所以1980年代的这场谋杀,真凶原来是内奥米。
也不知道她最后得手了没有,好担心Simone。
看下集预告里还有卡尔和Simone跳舞的镜头,希望那不是发生在卡尔的回忆中。
本集一开场,逝去的人们给了我们一些线索。
内奥米的先生死于57岁,他很担心自己的孩子,因为内奥米是个控制狂。
Beth Ann的女儿让人心碎,她知道妈妈不幸福,在天上默默地看着她。
一桩陈年往事翻了出来,Rob把女儿的死怪罪到Beth Ann身上,原来是故意的,这么多年来他就这样利用她的内疚,让她当牛做马,而自己一直不停地出轨。
这种事,出现一次还可以将之美化为爱情,多了就是公狗发情,无论如何也是没有借口。
Claire从情人家逃走时是多么狼狈,希望每个女人都不要经历这样难堪的境地。
即使没有忘记锁后门这件事,在老婆准备晚餐时,当父亲的就不能陪孩子在院子里玩一会儿吗?
这里又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心酸。
不过Claire能直面Beth Ann,说出自己的不堪往事,这真是难得。
只有这样,才能开始自我的救赎。
April开始意识到所谓的希拉是Beth Ann,是正妻。
对她来说,更重要的是意识到Rob不可能让她完成唱歌的心愿。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Beth Ann对Rob谎称April(四月)的名字为June(六月)。
对1960年代的谋杀,我的设想是再次出场、遭受家暴的Mary与Beth Ann交换杀人,这样在做案动机和不在场证据上两人都可以get away。
2019的Kill这是已经完成了么?
Jade杀了杜克?
不过预告看下一集还有戏。
Jade就是个变态人格,无可救药,也没有分析的价值。
不过每个人都要思考如何杜绝类似的人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
第八集,时代特色又突出了。
开场三个lovers的自白就非常有特点:April为自己的未婚先孕向上帝忏悔,祈求他的原谅;Tommy也祷告了,但相比较而言,这只是一个延续了几辈人的宗教习惯,也许说是肌肉记忆更准确些,他并没有April那样发自内心的恐惧,最后还想到了要向Simone求婚,这里不但表现信仰上的退潮,还有一个男人的责任感,这种男人的责任感到2019的Eli身上似乎已荡然无存了;2019年代的Jade,知道自己sinned a lot,但丝毫没有后悔,更不要提恐惧或忏悔,甚至多少还有些得意的神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宗教,从最初的信仰、依赖,到如今的淡漠,这也确实是这些年来西方社会的变迁。
信仰的变化也导致人们道德观的改变,这是必然的。
所谓的“敬神如神在”,知道有个人在时时刻刻地看着你的所作所为,想必一定会诸事小心。
此外剧中的时代特色,还有1960年代的人工流产,尚属于illegal;1980年代的艾滋病刚刚出现,死亡率非常高,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误解很多,谈之色变,称其为gay disease;2019,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是手机、社交媒体和信用卡的时代,也是一个过度消费的时代。
上一集看到Beth Ann撒谎说自己得了癌症,还有些不解。
第八集真相大白,这是为了更突出Rob的无情。
想到Rob向April奉子求婚,并承诺六个月以后兑现诺言,就非常寒心——六个月是老婆在世上的最后时间,一个男人的恩情也就这么多。
Beth Ann是太天真了,会想到领养April与丈夫的孩子。
人性复杂,整个过程中不可控制的因素太多。
且不说April生下孩子后会有天然的母子bonding;万一秘密泄露,对Rob来说,与年轻貌美的April共同抚养两个人的孩子也是更佳选择。
但是与Rob摊牌就是最佳出路吗?
也不一定。
所以这个时候女性的自强自立非常重要,有足够的能力,就可以淡然退出,有尊严地转身离开。
邻居Sheila说的,小时候妈妈没教过你吗,长大以后不要随便假装得了癌症。
是在以一种微微搞笑的方式传递这样的观念:撒谎是不对的。
但是讨论区里骂Beth的,我也不同意。
我们看剧时是上帝视角,但实际操作过程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Beth Ann的天真,对未来一厢情愿地幻想和设计,其实都非常真实,都是现实中的人们会做错的事。
我不相信会有精确算计、一步不差的人生。
美剧或好莱坞电影中宣扬的价值观,一直都是非常正向的。
从《廊桥遗梦》《英国病人》《断背山》,到昨天看的《真相捕捉》(这个其实是英剧),婚外恋都没有好结果:或无疾而终,或以死亡结束,或者像《真相捕捉》中那样,Carey与Hunt最后几乎是撕破了脸。
再早一些的作品,还有俄国的《安娜-卡列妮娜》等,传递的一直都是相同的东西。
这反映了主流价值,也是宣传的必须。
即使是《绝命毒师》这样略暗黑的剧,也始终把家庭和爱放在首位。
《绝命毒师》在最初,也被许多影业公司拒绝,因为怕有人误会这剧是在美化冰毒。
但是,也不能因为婚外恋,就把人物一棍子打死,将其挂上“小三”的牌子游街示众。
承认每个人都会犯错,承认人性复杂;以更包容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它不是非黑即白的;以更宽容的心看待周围的人和剧中的人物,不单纯以“好”或者“坏”来评论别人,不任性地贴标签。
April犯了错,但仍是个好女孩,这是我的主张。
看剧多角度。
承认grey ground。
以《致命女人》中的Simone为例,知道丈夫患病,就立刻放弃了与情人的欧洲行,因为知道自己不会enjoy myself。
有情有义,与之前的自私和虚荣,既形成了鲜明对比,从现实的角度考量也并不矛盾。
一直都是最喜欢60年代的Beth,这一集Beth和Simone同样喜爱,不分伯仲。
精明的女律师Taylor也会被爱蒙蔽了双眼,拥有上帝视角的观众就不要去骂“引火烧身”了。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
2019的戏我不太喜欢,大概是因为坏人坏得太明显,以至于显得好人太愚蠢,这里确实用“好”和“坏”区分人物了。
2019明显不如前两个年代的戏那样设计得精巧有看头,人物的复杂性上也不及60和80两个年代。
前两天与一位剧迷朋友讨论一部戏,“耐看”两个字很重要。
坐等Taylor绝地反击。
话说回来,虽然角色招人恨,但Jade的演员演得太棒了,比Taylor的演员演得到位,难道坏人更好演一些?
看剧的时候习惯记录一下生活中可能会用到的表达,在这儿记录一下方便闲暇时间利用碎片时间练练谢谢大家,不用给我点赞,不想被顶上去影响别人看到正经剧评S01E01缝扣子 sew buttons on my shirts做演讲 give a speech about一切天翻地覆 all hell broke loose马上就会 will / is going to …. any second破坏气氛 spoil the mood我带你们转转 I’ll give you the grand tour.停车场 a car park(英) parking lot(美)爱看同样的电影 You and I have the same taste in movies.S01E02头发被拉链夹住了 the zipper gets caught in my hair我从没留意过那些 I never notice stuff like that.上辈子 in a past life疏远 pull away from Sb没有安全感 be/feel insecureS01E03负责某任务 be in charge of Sth做好应对后果的准备 be prepared to deal with the consequences网红 influencers等它晾凉 give it a moment to cool off那也算 It still counts as SthS01E04她在用奇怪的眼神看我 She is giving me odd looks.小点声 lower your voice我给你准备了礼物 I got you a present.我吓坏了 I was so freaked out (by Sth) / I was so scared (of Sth)我没想到/我没指望 I wasn't expecting …向着他 take his side / be on his side情况还未成定局 The situation is not so cut and dried.我想了一整夜 I was up all night thinking about Sth见面客套 I’ve heard a lot of wonderful things about your work.不辜负你的期望 I hope I live up to your expectations.S01E05在AB之间选择了A choose A over BSb/Sth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样 There is more to Sb/Sth than meets the eye.S01E06奉承,拍马屁 I was/kept sucking up to Sb.顺道拜访 drop by统计人数 do a head count我总是梦想… I’ve always dreamed of doing …我不在的时候 while I was away注定要发生 It was bound to happen.装作没看见 look the other way非常了解 I have insight into Sth忘乎所以 be/get carried away剪刘海 trim the fringe(英)bangs(美)吹嘘 brag (to Sb) about Sth熬通宵 pull an all-nighter收拾烂摊子 clean up the mess我不是有意 I don’t mean to do …我不能抑制住…的冲动 I can’t suppress the impulse to do …S01E07使某人高兴起来 cheer Sb up我觉得身体不舒服 I’m feeling under the weather.将储蓄债券兑现 cash in the savings bond给我暗中通风报信 tip me offS01E08还清债务 pay off the debts/loan合伙对付 gang up on Sb试着和他讲道理 try to reason with Sb说服某人做某事 talk Sb into doing ... / persuade Sb to do ...使他明白 get through to someone犒劳自己 treat yourself当这笔钱进账 when the money come through我别无选择了 I'm out of options. 利用,占便宜 take advantage of Sb/Sth吃相难看 It is not a good look to doS01E09户外垃圾桶 dustbin(英)trash can(美)冷不丁想到 An idea suddenly popped into my head.A比B更适合你 A suits you better than B.被卷进争端/无辜牵连 be caught in the crossfire我不会还手 I won’t fight back.放过他/别把他卷进来 leave him alone / leave him out of it.肋骨骨折了 The ribs are fractured.过得更好 Sb be better off瞬间,立即 immediately=instantly我们扯平了 we are even.S01E10点外卖 order takeout ❤️ ❤️ ❤️ ❤️ ❤️ ❤️ Tommy:I'm not ashamed to love you.Simone:I don't regret one moment we shared. ❤️ ❤️ ❤️ ❤️ ❤️ ❤️ S02E01竞争很激烈:The competition is fierce.你觉得我有希望吗:Do you think I have any hope of doing ...别抱太大希望:Don't get your hopes up.当我没说:Forget I mentioned it.在小饭馆随便吃点:grab a bite at the diner你鞋带松了:Your shoelace is undone.我该怎么做:How would/should I go about doing ...使希望破灭,泼冷水:burst one's bubble同类人:their own kind打扮得漂漂亮亮:doll sb/yourself up进展如何?
How is Sth coming along?精打细算, 吝啬:pinch penniesS02E02进行消防安全演习:conduct a fire safety drill我正要回家:I was just about to head home.崇拜,敬仰:look up to Sb我会补偿你的:I'll make it up to you.顺其自然: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S02E03凤凰男/女:a fortune hunter / gold digger让人很奇怪:It feels odd doing …打包带走:Can I get some sandwiches to go?装扮成:dress up as + n在背后:behind my back打起精神,振作起来:pull yourself togetherS02E04去你家(非正式拜访):drop by (your home)突击检查:a surprise inspection屋子乱成一团糟。
My room is a mess.全家福照片:the portrait of my family神来之笔:Sth is a stroke of genius. / It's a stroke of genius to do ...我不会再上当了:I'm not falling for that again.感觉像中彩票一样:I feel like I've won the lottery.装腔作势:put on airs话痨:a chatterboxS02E05脸色苍白:You look pale.你发过誓你会… You gave me your solem vow you'd do Sth精神崩溃:have a mental breakdown你在搞什么(尤指干坏事)What are you up to?被迫,不得不:be forced to do ...造成破坏:wreak havoc (on Sth) / played havoc (with Sth)出去散步:go for a stroll / take a stroll熟练,精通:I know my way around Sth.我搞混了:I've got mixed up.搞混:mix A up with B / mix up Sths恨你入骨:hate your guts恶作剧:a prank拿...出气:take it out on Sb通融一下:bend the rules总数:a/the grand totalS02E06卸下防备:let the guard down夜猫子:a night owl按汽车喇叭:honk the hornS02E07我一直很担心:I've been so concerned about Sth你们利益诉求不一致:Your interests and hers don't align.拿…举例:take Sb/Sth for instance低调:lay low诱骗某人做某事:trick Sb into sth/doing你怎么还有脸…:you have the nerve to do ...看不上:I don't think much of Sb背后捅刀:stab Sb in the backS02E08分享我的喜悦:share in my joy渡过难关:get over this hurdleS02E09担责,背锅:take the blame
从婚姻对“绝对忠诚”提出要求的那一刻开始,所有的婚姻也就同时陷入了一种不可避免的“紧张”之中。
因为,严格意义上,所有婚姻都存在“不忠”的可能性。
它,构成了婚姻中永恒的“张力”。
yours 非非马在看了李安的新片《双子杀手》后,觉得还是《致命女人/Why Women Kill》要有趣得多,也更值得花笔墨去写。
上周四,《致命女人》大结局,以至于国内播放它的一家视频网站一度瘫痪,足见其热度。
随着大结局的到来,也争议声四起。
大部分观众叫爽的同时,也有批评者指责该剧落入“爽剧”俗套——简单以“杀死渣男贱婊”来大快人心,其对婚姻情爱复杂性的探讨,远不如预期般深刻。
在进入正题之前,先来简单说说对该剧的“争议”。
我是觉得,对《致命女人》寄予过“严肃”的期待,本身就是场“误会”。
著名的行业大刊《综艺/Variety》用Soap Opera,即“肥皂剧”,来定位该剧,无疑才更精准。
那么,作为一部定位于主流观众市场的商业电视剧,《致命女人》的“肥皂剧”本质,注定了它必须照顾娱乐性,也注定它不可能在底层价值观上“脱轨”,不论它看上去有多前卫和先锋。
它对严肃话题的探讨与呈现,一定是有限度的,也一定是在主流公众能接受的尺度之内的。
商业片/剧的复杂与深刻,注定是“不超纲”的复杂与深刻。
所以,它绝不会彻底颠覆目前仍居社会主流形态的“一夫一妻婚姻制”;也不会真正挑战与一夫一妻制匹配而生的主流婚姻观——比如对夫妻忠诚、家庭责任感的高度强调。
一如,曾经火遍全球、拍摄尺度极为大胆的《欲望都市》。
尽管它看上去在前卫犀利地探讨呈现现代美国都市女性“琳琅满目”的性与爱,也有Samantha这样不要婚姻只要性的“单身女郎”担纲“四女主”之一,但整体上,《欲望都市》依然是捍卫现存的婚姻制度,也赞美忠诚与家庭责任承担的。
看看其余的三位女主,无一不是这个人生走向。
所以,回到《致命女人》的大结局,渣男Rob必然会受到惩罚——与其说他是因为背叛Beth Ann而受到惩罚,不如说,他是因为背叛了主流体制(婚姻制度)和主流价值观(崇尚忠诚的婚姻观),而必须受到主流观众(主流社会大众,尤其是女性)的惩罚。
同理,Taylor和Eli的开放式婚姻,也必然不可能在这部剧里work,必须得在结局中完成向一夫一妻制的回归。
这些,都是可预料的。
然而,即便如此,我仍然认为,《致命女人》的精彩,并不因这些“预料之中”而有太多减损。
它依然称得上优秀、大胆、好看。
一如表面奔放、实则“传统”的《欲望都市》。
“好看”,即娱乐性,几乎已毋庸置疑,豆瓣9.3分足以说明一切。
而在完成度极高的“娱乐性”之外,它也大胆犀利地揭示了人性/欲望,与一夫一妻婚姻制之间,几乎永恒的冲突,它不粉饰、不回避;它也试图探讨,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形态下,婚姻对于男人和女人,到底意味着什么;人,尤其是女人,又要怎样来面对婚姻中那个几乎永恒的困局?
结局里,除了2019的女律师Taylor选择继续留在婚姻里,其余三位最重要的女性角色——Beth Ann、April、Simone都放弃了婚姻形态。
而且,她们看上去都还过得很滋润惬意。
撇开其他配角,单身对已婚,3:1, 这样的结局设置,其实够大胆,对传统够有挑战性。
虽然表达得比较含蓄。
今天,就来借这部剧,讨论下婚姻制度里永恒的欲望困局,及困局的解决可能性。
01人并非天生的对偶动物。
婚姻制度对忠诚的绝对要求,从来不是指靠人的天性而实现,而是依赖教育规训和惩罚制度——社会文化中的性道德规训、宗教教义的训导、舆论的谴责、法典里的通奸罪等等。
可即便如此,人类自古至今的婚姻史上,都不乏各种形式的“不忠”。
不是谁都能很好地驯化、“管好”自己的天性。
禁不起诱惑而偷食禁果,也是人类天性的一种。
婚姻制度和人类天性之间的冲突,注定是永恒的。
也所以,“不忠”,才是人类社会生活与文艺作品里,一个永远不会过时、永远受关注的主题。
从婚姻对“绝对忠诚”提出要求的那一刻开始,所有的婚姻也就同时陷入了一种不可避免的“紧张”之中。
因为,严格意义上,所有婚姻都存在“不忠”的可能性。
它,构成了婚姻中永恒的“张力”。
《致命女人》的主线,就是围绕三个年代、三段婚姻的“不忠”而展开的。
021960年代的Beth Ann, 遭遇的是最常见的丈夫出轨。
在女人需要靠男人供养的年代,男人在外拼命工作,挣钱养家,做家庭的“provider”,一方面获得家庭主宰权与掌控感,同时又深感疲惫,力不从心。
另一方面,在婚姻走过一段时间,进入“程式化”之后,审美疲劳和厌倦感如期袭来,于是,男人们在家里坐不住了。
在离婚人士尚被视为异类的时代,有条件、有心思出轨的丈夫们,都会选择一边维持婚姻的稳定性,一边在外“红旗飘飘”。
就像剧中的Rob。
他会事先就给情人们设立好规则,只谈性,不说爱。
这些女人的功能,就是充当他单调乏味生活里的一块块爽口小甜品,一次次“花销”可控的entertainment。
这种出轨,和感情毫无关系。
所以,当情人April告诉Rob,爱上他了,Rob立刻暴怒,担心自己体面而受人羡慕尊敬的稳定生活遭到破坏,狰狞尽现,冷酷又无情。
妻子呢,最常见的反应当然也是开展夺夫大战,一面劝退/吓退婚姻威胁者,一面睁只眼闭只眼地假装所有事情没发生,想尽各种办法挽留丈夫,进而保住自己的婚姻和那个wonderful provider。
一如开始的Beth Ann。
这种中产丈夫集体出轨的现象,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其实相当普遍。
美国影史上的经典电影《桃色公寓》,对此就有犀利刻画。
该片1960年上映、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
影片主人公Baxter的公寓经常被他的老板、高管同事们借去作为偷情场所,其中,一位高管幽会的情人Fran,正是Baxter暗恋的对象。
而这部影片的价值观落脚点,自然也落在了揭露、批判出轨渣男的谎话连篇与丑恶嘴脸,告诫无知年轻女孩不要轻易受骗,最后以年轻女性及时醒悟、回头是岸、找到真爱为终。
男主Baxter也勇敢地蜕变为一个勇敢说“不”的好男人——为了良心、人格尊严与真爱,他不再因图谋个人升迁充当协助大佬们偷情的“共犯”。
这部半个多世纪前的电影,以女主人公Fran嫁给好男人Baxter给广大女性送上了“美丽希望”——好男人还是有的,擦亮眼睛,选对人,就是解决婚姻不忠问题的一剂良药。
不得不说,这个“解决”,真是“太喜剧”、太“银幕化”了。
这里,还可以说说好莱坞影史上另一部经典爱情片,1959年的《枕边细语/Pillow Talk》。
男主人公一出场就是位花花公子,每天晚上和各种女人在电话里调情。
最后的结局是啥呢?
他陷入了真爱,爱上了女主人公——由当时如日中天的影歌红星Doris Day扮演,从此变成了一枚“专一男”。
Well, 这部电影试图“告诉”(麻痹)女性,只要遇到足够优秀、让男人心动的好女人,大猪蹄子就会变情圣,“只为你钟情”。
爱情可期,婚姻可期啊!
关键还是,女人要找对人,找到你命中注定的Mr. Right.我为什么会想到这部电影呢?
因为剧中April唱的那曲极好听的《Whatever will be, Will Be》正是《枕边细语》的女主演Doris Day演唱。
在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Doris在银幕上扮演了众多新都市女郎形象,她们爱工作,也追求爱情,广受当时年轻新女性的欢迎。
梦想当歌手出名,又期望同时拥有爱情的April显然受到了Doris的影响。
我读电影研究的Master时,有门课专门放过Doris的电影,讲她的银幕形象为何在当时大受欢迎。
对于刚走向觉醒的新都市女郎而言,浪漫爱情、英俊又忠诚的好男人、外加一份体面工作以及一份足以让自己打扮得漂亮时尚的薪水,就是她们对未来人生的美好期许。
好莱坞,专门负责在银幕上帮你“满足”梦想。
1959年的《Pillow Talk》,1960年的《桃色公寓》,都是。
但到了2019年,编剧再讲述1960年代的“不忠”问题,下的可就是剂猛药了。
看清渣男本质后,妻子彻底放弃对丈夫的幻想,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借刀杀人,干掉渣男。
甚至,妻子从此和美丽单纯的小三与baby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除了性需求我不知道她们怎么解决,她们看上去真过得挺开心。
这两位女性,展示了婚姻难题解决的一种可能性:干脆就放弃婚姻和大猪蹄子,谁说离开大猪蹄子我们女人就不能活了呢?
与其让April“上位”之后,再经历一遍自己曾经历过的痛苦,甚至毁掉一生,不如解决一切痛苦的根源。
杀夫,是构建戏剧冲突的需要;不婚,则的确符合今天的社会现实。
要知道,在今日的美国,选择单身的女性,人数已经超过已婚女性。
03如果说,婚姻所要求的一对一的绝对忠诚,注定与人性,尤其是男人“以广播精子为己任”的天性相冲突,因此而制造出无数婚姻悲剧,那么,除了像Beth 和April这样干脆放弃婚姻形态算一种解法,像Tayler和Eli这对所尝试的开放式婚姻关系,是否就能解决这个永恒的婚姻困局?
电视剧的答案是,不能够。
这主要不是因为Jade后来变成了绿茶婊,甚至是女杀手。
即便在她没有黑化之前,这个三人组也已经危机重重。
Tayler发现自己其实并不能handle这种三人行。
因为独占、嫉妒,也是人的天性。
它与人的逐新厌旧或不厌旧、对“未得到”之外的跃跃欲试一样,都根植人的天性之中。
她不能忍受丈夫Eli的情感天平更向Jade倾斜,也不能容忍起初只是自己情人的Jade,对Eli的亲密超过自己。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多角关系中的那个中心,每个人其实都无法忍受自己是次中心,甚至是边缘化的那个。
看看一夫多妻制下永恒的争宠宫斗戏,就知道了,虽然性质并不完全一样。
如果说一夫一妻制违背人的天性;一夫多妻制或者多角关系的开放式婚姻,也同样违背人性,在不同的维度上。
所以,Tayler才想到报名让三个人去参加“情感辅导营”——那种专门帮助解决多角关系情感问题的辅导营。
而这种辅导营的存在,也恰恰说明了,和一夫一妻的婚姻关系一样,开放的多角关系,同样存在各种问题。
现实中最著名的开放关系,要算萨特和波伏娃。
可这两人也都没我们想象中那么强大,尤其是波伏娃。
嫉妒心、独占心,始终都在咬啮她。
在这段开放关系的实践中,她从未曾彻底停止与嫉妒和独占欲的斗争。
而目力所及的影视作品里,但凡表现开放式婚姻关系的,还没见到“幸福在一起的”。
李安1997年的电影《冰风暴》,讲述1973年代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困境。
电影里的那些夫妻,正流行换妻游戏。
这种开放式的婚姻关系解决了他们的精神困境,真正让他们获得了解救与快乐吗?
并没有。
影片的结尾是,冰风暴之后,人们幡然醒悟,回归传统家庭。
前几年的大热美剧《性爱大师》,中间也有一集探讨开放式婚姻关系。
结果是什么呢?
勇敢实践的女当事人,最终到底无法忍受嫉妒、无法容忍那种不在情感中心而带来的受伤感,退出了。
到了《致命女人》这里,电视剧用极端的罪案、行凶,揭示了多角关系对于社会稳定的破坏性,传达了对“多角关系”的不认可,是再鲜明不过的立场。
哈士奇Jade这个角色告诉我们,在婚姻情爱生活里引入一个“不知凶险的陌生人”,是一件极度高风险的事情。
这种玩火自焚的出轨游戏,1997年的经典电影《致命诱惑》中也有惊悚呈现。
这部由迈克尔.道格拉斯主演的影片,正讲述了一个原本家庭幸福、工作体面的男人,就因为一次不慎,禁不住诱惑,与一位看似知性的女性发生了一夜情,结果一场人生噩梦由此展开。
这部电影用惊悚片的外壳包装了一个婚姻伦理片,以此“警戒”社会上的男性,玩火有风险,入场需谨慎啊!
出轨的人,总要在“外头”经历了伤害,甚至是惊悚,才蓦然醒悟,发现“里头”的千好万好。
回到《致命女人》,“经历过一切”的Tayler和Eli在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死里逃生之后,也最终发现: 夫妻之间,还是放弃性自由,以一对一的忠诚、尽职而建立出的信赖、义气、恩情,才更可贵,值得珍惜。
它是人在穿越黑暗隧道时,照亮前路的一盏灯;是人在落魄沮丧时,打在心上的一束光。
性自由所带来的快感与愉悦是真实的;人对安全感、亲密感的渴望,对死亡和孤独的恐惧,也是十分真实的。
当然,危机过去之时,他们是否会再次因为荷尔蒙的骚动而重回老路,也很难讲。
因为,好了伤疤忘了疼,也是人的天性。
所以,婚姻它才是个永恒的难题。
04在三段故事里,所有角色里,好感度最高的是刘姐Simone.人们喜欢她在婚姻中的有情有义,也喜欢她,不管是在婚姻内外,都能尽情尽兴地忠于自我,活出自我。
有缺点,但依然真实、动人、可爱。
其实,她与卡尔的婚姻,虽然发生了因性取向错位而导致的“不忠”,但他们却为什么是良好婚姻做出了一个绝佳示范。
平时哄你开心、逗你笑,欣赏你的优点、也能容忍你的无理取闹,有困难时挺身而出,有病时不离不弃,旁人嫌弃时你撑起ta的腰,为了生命与爱, 能舍弃曾经极为看重的金钱财富。
我们喜欢这一对,其实是因为我们都希望被爱人如此对待。
他们,尽管无性,但那份亲密的友情与亲人般的恩情,不正是我们渴望从婚姻里得到的?
这种温暖,也才是婚姻之于凡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可这种获得,必然是以付出为前提的。
那么,你是否愿意为此对抗自己的天性,交付出自己的自由、责任承担?
如果选择婚姻,这大概是每一对夫妻想要获得幸福的唯一出路。
如果不想一对一的绑定,只想在每一段关系中尽情尽性,那就像咱刘姐这样,干脆放弃婚姻。
只在今朝。
婚姻的确不是人生的必选项,但选择进入婚姻,就遵守契约,承担起婚姻的责任,付出爱,也收获爱;要自由,就放弃婚姻的好处,比如可能没有伴侣陪伴的残岁时光。
这是《致命女人》开出的又一种“药方”。
此处必须再多说两句社会我刘姐,她更牛的是啥呢,她渴望美好的爱情和性,却又不像世界上绝大部分女人那样——但凡没对男人和感情绝望的,多少都会迷恋于爱情,执念于所谓的天长地久,无论是以婚姻的形式,还是非婚姻的形式。
她无疑是爱Tommy的, 也享受和他的性,但是她也清楚地看见了两人的未来。
不可能有所谓的“结果”。
但这又何妨,只在今朝。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爱情,有时候非但不是耍流氓,还要更纯粹一点。
她不后悔过去的每一刻,尽情享受,也媚眼如丝、笑靥迷人的拥抱未来。
这样的拿得起也放得下,这样的自我忠诚与自我承担,真正是现代新女性的榜样啊!
单单是这个影视作品里独一无二的女性形象的塑造,也足以让《致命女人》在女性题材的美剧中留下一笔。
我猜,你也和我一样喜欢刘姐,是吗?
如果你喜欢、认同今天的文章,欢迎点“在看”支持,并分享出去。
谢谢阅读!
作者非非马传统媒体人出身,而立之年赴英留学攻读电影研究硕士。
毕业后留英,为著名文化国企创建英国子公司,任总经理。
现为文化创业者、中英电影节英国首席代表、领英专栏作家、英国FT中文网特约撰稿。
个人微信号:feifeima778。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非非马FM(feifeima-uk)
六零年代的小女友April唱的这首歌就是本集的主题了吧。
一首熟悉的老歌。
When I was just a little girlI asked my mother, what will I beWill I be prettyWill I be richHere's what she said to meQue será, seráWhatever will be, will be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Que será, seráWhat will be, will be无论小时候有多少梦想,无论想成为什么,恐怕没有人会想到将来会杀人。
三个不同肤色的小女孩分别说了自己的愿望,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你爱的人不爱你了,会怎样?
”,让三个小孩子秒变脸,突然变得暴力起来。
真的是这样么?
暴力的基因真的那么早就植根于我们身体内部了么?
不过真的不用在结尾三个人照镜子时把镜里的人变成对应的小孩,智商还够,知道谁是谁。
Beth到这个时候,与其说是在意丈夫,不如说是在意小女友更多些。
她甚至不愿意戳穿两人的关系,不愿意事情大白于天下。
当知道Rob要去看April的首演,她找理由不去;Rob要去看棒球赛,她假装腹泻,去陪小女友;在卫生间听到小女友要向Rob表白,她痛苦地说,Not now,她怕是知道结果的,因为她了解Rob的自私。
她是真的怕小女友受伤害。
她劝April现在事业正是好时候,你并不需要他——在感情上,旁观者总是更清楚些,正如邻居真正的希拉对Beth的处境看得更真切。
而Rob知道妻子身体不适,还是吹着口哨去看球赛,听到April的表白后大怒。
我最讨厌的,是他说的,You know the rules,在感情里还要立规矩,除非是没有感情。
Rob就是一个自私的人,他唯一爱着的只有他自己。
所以我不是很喜欢把这部剧,我其实不想把任何剧往女权上靠。
不用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Rob这种人每朝每代都数不胜数。
从人性挖起,比笼而统之地谈论女性力量或女性崛起更有意义。
男人只要有性就万事大吉,这是天性使然。
而女人不仅要性,还要爱。
所以Simone才会对丈夫生那么大的气,因为她想要一个爱她爱到发狂,为了她可以嫉妒到杀人的一个男人。
而丈夫不是这个人,Tommy显然在智商、阅历等各方面无法与Simone势均力敌。
在爱情上的门当户对,不仅指财富,也指眼界和视野,甚至包括对性的理解。
Simone的丈夫除了是个同性恋,其他各方面都符合理想爱人的标准。
Simone被困在别人家里,他会第一时间来解救,What are husbands for?他的提议,连我都心动了,各玩各的,不用离婚,我觉得蛮好啊——又一个旁观者清。
Jade本性暴露,趁虚而入给Eli喂下了药物,而Eli至少两年前还是个瘾君子,毒瘾复发已经是在所难免了。
Taylor的两个姐姐实在有趣,说话配合得天衣无缝,就像一个人一样,看问题也很透彻,说话一针见血,同时还帮观众了解了前情。
有了姐姐们之前的预告,再加上Eli电话里吞吞吐吐,明显的谎言,Taylor已经是疑窦丛生。
究竟谁要杀谁,还是没看出来。
初心甚好,然世事多变。
女人的暴力大约都是后天催生的。
每集都是金句叠出,看得人眉开眼笑。
剧中的角色也有很好的示范,比如Simone被当成妓女时,诚实地说话,就可以很快脱身,反之如果遮遮掩掩,顾左右而言他,一定会有麻烦。
别看剧名如此凶残,其实三观正得很。
所以肯定不会一味歌颂“小三们”的所谓爱情的。
本集标题致敬1992年汤姆-汉克斯的电影《红粉联盟》(A League of Their Own),是女子棒球联盟的故事,又一部女人戏,其中有这样一句台词,There's no crying in baseball。
CBS流媒体平台CBS All Access于上周开播了黑色喜剧《致命女人》(Why Women Kill)。
首集播出,豆瓣评分持续走高,眼看着从9.1到9.3,再飙升至9.4。
但海外口碑一般,IMDb7.1,metacritic61,烂番茄新鲜度71%。
如此鲜明的对比,到底是审美区别、文化差异,还是对刘玉玲的感情分?
我认为都有,私以为豆瓣评分虚高。
《致命女人》的优缺点其实是一体两面。
我们来展开讲讲。
故事讲述了60年代、80年代和2019年三条时间线里,居住于同一所房子里的三名女性各自遭遇了婚姻危机,最后走上复仇杀戮之路的故事。
LGBT、Feminism、出轨、出柜、伦理、three-way、撕逼、谋杀……仅仅第一集就展现了各种流行元素drama大乱炖,直戳观众G点。
本剧由著名华裔女演员刘玉玲自导自演。
除了《杀死比尔》中的惊艳登场,中国观众最熟悉的角色无疑是《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中的女版华生。
在《基本演绎法》S7最终季落幕之际,这部打着“刘玉玲首次执导”响亮名号的作品无疑为各位情怀向的影迷带来了一丝慰藉。
还值得注意的是,本剧由《绝望主妇》制作人MarcCherry亲自操刀。
无论是《绝望主妇》《致命女人》,还是红极一时的《蛇蝎女佣》,都打上了鲜明的Marc Cherry标签,同样的群像剧,同样擅长提炼典型,并浓缩于一个构思精巧的限制空间内展示,最终指向的是生活表象下女性内在的隐秘欲望。
一、女性主义的表达 女性主义(Feminism)主题在第一集已经呼之欲出。
· 60年代——主妇Beth(《童话镇》白雪公主Ginnifer Goodwin饰)是一个为丈夫马首是瞻的家庭主妇,兴趣特长是操持家务。
得知丈夫的出轨事实后,她由自我欺骗与逃避,到亲眼证实,最后彻底黑化。
但必须看到,这种“觉醒”实际上相当被动。
她不断经受着自我怀疑,同时被其他女权思想的启蒙者(邻居大姐)推动。
就连最后黑化的笃定,也在于幻想中完美“依附关系”的倒塌,从而产生自我价值的失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别无他法。
比较有意思的是Beth萌生杀意后的晚餐段落,一个话里藏刀,一个浑然不觉。
——离开了你,我将是谁?
——My widow.我的寡妇。
我不由地想起这张图片:
She is someone,Not someone’s sister/mother/daughter/wife.在六七十年代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的语境下,将“自我意识”从一段被冠以姓名与价值的附属关系中找回,这也许是对人物后续“化被动为主动”的一个提示。
· 80年代——上流贵妇Simone(刘玉玲饰)流转于锦衣玉食的生活与璀璨鎏金的聚会。
即使小心打造的“完美人生”出现裂缝,也必须维护表面的风平浪静。
而比起裂缝的制造者——暗地出柜的丈夫,她更恨那个把裂缝曝光的人。
因为她care的是“自尊”。
而那个“从小”暗恋她的18岁嫩头青如此兀自莽撞地闯入,无疑打乱了她的阵脚,让她的“完美人生”也添了“禁忌”的一笔。
其实,从完美到破裂,未必不是获得自由的方式。
潜藏的意识是:希望有人可以将自己从“强势”的常态中解放,从紧绷的肉体中抽离。
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尊”与“自爱”?
也许应该从正视和倾听自己的身体需求开始,禁断之恋又何尝不可?
· 新时代(2019)——Taylor(Kirby Howell-Baptiste饰)可以说是独立女性的完全体,这点在她与丈夫约定的开放式婚姻中已经全方位地显露。
值得一提的是与装修工人对峙的段落。
为了缩减工期,装修工人扯出一大堆“义正言辞”的理论,一副 “我不要你觉得!
我要我觉得!
”的嘴脸。
他自我建构了一副权威形象,这种意淫的权威,只是出于自以为然的“性别优势”。
而Taylor的一番言辞瞬间把“性别关系”置换为“雇佣关系”,成为话语权的主控方。
Dick对于男性崇拜的隐喻无疑大胆赤裸又粗暴有效,为这场夺权增添了讽刺与喜剧加持。
随着男性雄风的疲软,对方的心理堡垒也一举倒塌。
将三个时代的三个女性角色放置于精心设置的情景中,与不同的男性发生冲突,意图再明显不过:展现女性由独立意识萌芽,到自尊自爱,再到同位同格、摆脱权力压制的过程。
预示着:“革命”尚未成功,冲突必然升级。
遗憾的是,本剧对于女性主义主题的探究流于表面,停留在机械的“背叛 - 觉醒 - 反抗”的因果模式,且每一环节都是单单依靠具体事件来触发,心理转折生硬。
这无疑限制了本剧的表达深度。
二、 开放式婚姻的危机 作为一名双性恋的律师,Taylor与身为编剧的丈夫建立了开放式婚姻关系,这一稳定关系在Taylor将一个同性爱人带回家时被打破,面对美艳的少女,丈夫也开始沦陷,陷入three-way的幻想,而妻子对丈夫的这些脑内动乱其实还毫不知情。
这段婚姻危机的根源其实不是所谓的“第三者”,而在于丈夫首先违背了开放式关系的基石——坦诚。
开放式关系的前提必须是坦诚,双方可以在对方知情并认可的条件下发展其他亲密关系。
而一旦失去坦诚,一旦出现信任危机,契约也就失去了约束意义,就会落入萨特与波伏娃的现实困境。
在我的印象里,基于爱情的开放式关系很少在影视作品中被重点、独立地讲述。
而大众通常会把它定义为:“各玩各的”,言下之意是这种关系更多是依靠金钱或其他利益关系而维系,爱情的因素微乎其微。
然而,在开放式关系的双方共识里,爱情的坚定,恰恰需要依靠多线关系来维持。
因为爱情是排他的、占有的,而开放式关系挣脱了道德或其他社会公约对于爱情本身的桎梏,可以同时拥有理想中的爱情,与理想中的自由。
这里不对开放式关系作过多臆测与评价。
仅从个人立场来看,只要遵守“成人、自愿、私密”原则,任何两性关系都应被尊重。
三、成也drama,败也drama 开头说到,这部剧的优缺点其实是一体两面。
用最简单粗暴的词语概括:drama。
吃这套的观众被戳中G点,就是成功。
也有观众觉得无感:就是一般的婚恋出轨剧,狗血。
简单理解,Drama就是“戏剧性”。
将人物的深层心理与行为逻辑通过表情、动作、台词等直观外现,直接诉诸观众的感官,同时在人物命运相互勾连的张力下,毫不迟疑地推进矛盾冲突,营造高潮。
这一点首先可以从复古漫画式的片头窥见端倪——
仔细观察漫画内容,其实已经展示了各种women kill的全过程,当然这可能只是影射,不一定确切地对应剧中的谋杀。
而“伪采访”片段更像是将剧集搬上戏剧舞台。
丈夫们追忆起爱上妻子的“甜蜜时刻”,配合着黑色幕布,这些字眼分外讽刺。
像是呈堂证供,又像是死亡录像,着实黑色幽默了一把。
关于人物,本剧像排排坐吃果果,将一些大众再熟悉不过的标签一个个粘贴在对应角色身上,属性特征极其鲜明、强烈——1.政治正确的标配:白人、黑人、黄种人,同时黑人和黄种人承担了绝大多数“觉醒”的属性,不是插科打诨的人设;2.LGBT人群:同性恋、双性恋;3.婚姻地位:不对等婚姻中的免费女佣Beth、看似完美婚姻下的同妻Simone、开放式婚姻中的主控者Taylor;4.爆点:出轨、出柜、小狼狗姐弟恋、three-way、三角暧昧……台词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Simone为了弄醒丈夫一巴掌挥下去紧接着又一优雅转身——
我对本剧的定义就是——“类型爽片”人物属性单一,行为逻辑固化。
这样处理的目的也很纯粹:不让心理空隙耽误叙事节奏,而是“集中力量干大事”,一心一意朝着既定轨道行进——一切为加快节奏服务,为激化矛盾服务,为达到so sad、so bad、 so drama 的高潮服务。
这是本剧的“讨巧”之处,也是本剧的“油腻”之处。
1.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工具化、脸谱化、标签化、扁平化,限制了前文所说的表达深度。
2.少支线、少冗余剧情,叙事密度大、缺少铺垫、缺少细节、缺少留白。
给人以“该交代的似乎都交代完了”的感觉,缺少后续期待感。
不禁让人怀疑,后续有限的故事容量,是否会让本剧失去现在的“优势”,导致评分持续下滑?
四、平行时空中的“时时刻刻” 三个故事以平行蒙太奇的叙事剪辑方式同步推进,这是影视作品惯用的形式套路,用最简单的方法缕清几条线,省事、好用。
值得一提的是,本剧将场景设置于在不同时代的同一所房子里,转场过渡较为自然流畅,故事的完整性不会因为画面而割裂。
比如Beth刚搬进新家,一个俯视的全景画面,镜头由地板逐渐推到楼梯,Simone自然登场,有一种岁月轮转、一日百年的奇异观感。
更重要的是,三个时代的女性似乎产生了某种命运共同体的互文意味。
这让这个超级狗血、无比俗套的故事出现了隐隐的宿命感,其中包含了女性对于独立人格的建构需要(无论主动或被动),包含了婚姻、爱情与道德的三角探讨。
在这一意义上,本剧可能是对经典电影《时时刻刻》的致敬。
无论什么年代、什么阶层、什么肤色,这些故事在集体无意识的裹挟下被重复相似地书写,基于道德与伦理尺度的人性暗面一次次被正当地游行示众。
观众一面紧张刺激地欣赏着这些“恶”,一面也发自内心地喊出一声声SHAME!
SHAME!
所以这样的剧集,不会符合所有人的审美。
但这样的故事,一定会被一些人喜欢、或者说被需要。
第一集结尾,本剧向观众抛出了两个问题:Why women kill,Who would she murder?
这个答案已经不是秘密。
而下一个问题才是开启下一阶段的关键——
(本文截图来自人人影视字幕组) END
把两性关系落入男权视角,用低角度解构问题,让懦弱的更可恨,让可恨的丧命,不是解决问题,而且毁灭问题。我家狗都能发现我家的问题,但是有意义吗?
看了四集,放了一个多月,就不想看。可能是不喜欢刘玉玲吧。总之就到此为止。
和V for Vendetta相似的,釣魚劇本,出色的高級黑——打高分的多半都沒看出其中隱藏極深的反諷
这种片子就好似《甄嬛传》、《延禧攻略》,虽然好看,但看着看着就令人生厌。9012年了,还是男人出轨女人打来打去这点话题。
Why women kill? Because men ask for it.
三条线收的都很好,最后全屋大乱炖虽然有一丢丢尬但当时被跨时空的平行蒙太奇给震慑住了2333,气氛烘托的很到位……达到预期,没有烂尾就是胜利……必须为刘姐多加一星,这回彻底出圈了,欣慰的姨母笑.gif……(今夜顶流!搞出俩热搜……太可怕了)
为结局打一分 一切都归零回到原点 借着女性主义视角维护传统
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美国版的《我的前半生》
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就是节奏奇好,重心特别明显,看着一点也不累。
9012年了好莱坞所谓女性剧还是情情爱爱老公出轨,靠杀人就是女性必看了?这是对女性的侮辱。这么牛逼的剪辑技术用在这么做作的剪辑编排上,这是对影视工业的侮辱……从绝望主妇到致命女人,我真的是一点都看不下去。
女人为什么杀人?三个故事,三种缘由,合理合情,紧扣命题,尤以刘玉玲主演的故事格外动人。极端讲究衔接的剪辑方式长久俘获了观众的视觉焦点,结局将三条时间线置于同一空间恣意展开,是本剧剪辑功力的极致展现,将成影史经典。其实故事并不耐细嚼久咽,但基于其格外出色的部分,已足够五星。至于第二季嘛,其实并不期待。
舒服的模版文。如果对自身可以毫不羞耻避讳地直言「I cherish you」那么,you may be blessed with bonus track 1 or 23 even more, precious.
好像有一阵子没看新的美剧了,我居然忘了能有多优秀。预定今年个人十佳之一。//最后一集加分!整体来看,第一集和最后一集最优秀,相当精彩。播出期间频繁上了几次微博热搜,真没想到会在国内这么火,是个好现象。恭喜完结!
作为一个直男看得这么开心是不是哪里不对?后来我女同事告诉我这没什么不对。
剧本力和剪辑惊人,惊人到可以原谅剧组将女权亚裔黑人LGBT等元素煮成一锅粥的风纪委员行为。
为了证明论点而每秒狂戳中心的美剧充满模式化的表演和行活拍摄手段。即使剧本可能还有点意思都整体让人觉得可以猜测。这样的绝望主妇十几年前火了是因为新鲜,现在有了这么多高质的剧集,这么讲故事还真是太土了。
人为设计感、概念式设定堆砌、干巴情节的说理目的性实在是太强了。这种刻意的政治正确跟爽文实质差不多
宣布致命女人是本人的年度top1美剧了!(不过今年也没看啥美剧...之前一直以为是“死了老公好出门”系列,谁能想到最后还能he呢,虽然白兔安变成了钮钴禄安,但我站的白兔安*April这对cp笑到了最后,开心欣慰:) 刘姐真是人间天使,天使值得拥有所有美少年的爱!以及再说一遍,剪辑真的太丝滑了,值得写入教科书
反婚仇男的又一次高潮
这剧能有9分?强行凑一堆政治正确的辣鸡玩意就这么受欢迎?简直扯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