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三部曲,我们就不该用割裂的眼光来看待它们,于是特地补完了没看完的最后一部,也就是前传。
恶心的开头让我的记忆瞬间穿越回了去年,或者是前年,我忘记了为什么一半弃,却记得极富视觉冲击力的血腥场面。
第三部与第二部相比,返璞归真至第一部的密室,抛弃了四维空间的无限可能性。
创新的地方在于它展现了一个全新的观察视角,即密室的操纵者,一切似乎陷入了巨大的阴谋网。
官方消息声称那些被抓紧密室的人是死刑犯,他们签订了自愿服从的条例,殊不知真相早已被团团谎言包裹得苟延残喘,奄奄一息。
事实是放入密室的人脑部被植入芯片,他们忘记了所有的事情,包括自己的身份,他们要经历各种“魔方”的历练,而最后没有一个人能活着出去。
高潮始于程序猿Eric的恻隐之心,他在监控室中瞥见一个智慧与胆量并存的女人,没有找到她的签字协议,于是准备只身进入机关实施英雄救美。
他熟知内部的运作,所以毫不费劲地找到了尚且存活的他们,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此刻只剩心仪女人和一个黑人。
他刚想察看对应东南西北的坐标,上级独眼boss命令他的手下启动溶解装置,这招堪称一绝。
然后正当他们生命岌岌可危的时候,程序猿的同事用把生命置之度外的勇气救了他们,当然等待他的自然是难逃一死的命运。
结尾女主逃进了森林,而男主则被捉回去充当手术台上的小白鼠。
比较玄妙的一点是程序猿消除记忆后,成了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高智商傻子,对应着第一部密室里逃脱成功的人。
最让我久久无法平静的是闯关成功的人所面临的最后一道考验,一个“Do you believe in god”的问题,经历了身心摧残,还想让人信仰上帝,for Jesus Christ!
从来没有人回答yes,意味着从来没有人可以逃出生天,机会只是游戏制作者的另类说辞。
总之,片中尽显政府主义和反乌托邦,本人更偏爱第一部浓郁的人文气息,何谓自由,何谓民主,不过是你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肆意宰割罢了……
看完前传我也没清楚这个立方体是干什么用的。
有人做试验?
研究人的心理?
但用不用这么变态啊?
还花这么多钱。
我觉得与其试图解释这样一个不通情理的东西还不如把精力放在描写人的心理,就像第一部那样。
这种东西是解释不清的,越描越烂,还不如就不解释,也不用找什么科学依据,就是有这么个东西,人们被困在里面,重点描述人们心里的变化,从疑惑,到希望,再到绝望。
其实这是个很好的设定,可惜编剧和导演的能力有限了,没能很好的表达。
看前面不知道是前传,只是知道又回到了这个房间。
又是这个各色的无限机关陷阱比较陈旧的房间,比起cube2白色先进的要原始多得多的房间看前面本来想给个三星的。
看到结尾,原来如此。
天才智障是这样来的原来。
很不错的衔接。
CUBE最出色的就是一部了第二部似乎有些超出了我们的能力及想象范围,讨厌各种人性探讨看腻了实在。
这部简直就是天才智障的前传,其实一方面他是赢了这个组织的吧,至少rain逃出去了。
至少做了对的事。
至少他无怨无悔。
只是依旧没有选择死亡的权利呢。
即使被植入芯片,即使傻掉了,他还是知道要回到蓝色房间。
回到一开始的地方才有的拯救。
一切又回到最初,回到零,重新开始,循环了。
但还是逃不出去的吧。
何人,何处,为何建的cube已经不再重要了吧。
也许这个世界真的在某处真的有个cube在运行。
太可怕了。
三部里面来说,最喜欢前传。
好几年前看的片子,但是现在仍然能记得十分清晰。
第三部除了数字空间逻辑外,有了更多的情节,解释了为什么人会被放到cube里,为什么在里面的人会失去记忆,出口在哪儿?
把不符合政见的人,都伪造同意书,丢到Cube,这是政府排除异己,同时做三维测试的一个大阴谋?
但这三部,显示的一个共同点:人性。
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尤其是第一部的警察,心底阴暗、自私、怕死的情绪展露无疑;第二部的食人狂;和第三部的二个观察者,所展露的正面人性。
看了之后不禁幻想,如果是我在那个cube里,我是否会有test trap的勇气,是否可能舍弃同伴一直有个疑问,第二部里弱智儿Wynn跑出去后,会遭遇什么样的情景?
又是一个封闭的立方体开场,一种血腥骇人的杀人方式,Cube前传的上演丝毫的不让人意外。
既然是Cube Zero,那么就要带来Cube的控制者,一句“你相信上帝吗?
”给这些在迷惑中的人们带来了伪宗教似的安慰。
作为前传,Zero交代了Cube中最终走出去的雨人的来历,也切合了HyperCube中的军方背景,不同于Cube、HyperCube选择了两个世界角度,而最终也不出意料的让两个角度变成一个。
情节上勉强合格,画面上承袭了Cube的朴素省钱的Cult作风,而在解密立方体的坐标时比起1、2明显新意不够。
在情节上,很多地方让我反复的想到《Brazil》,也许就和联想到反乌托邦的未来就避不开赫胥黎、扎米亚京和奥威尔一样,如此悲哀却又充满着反讽的未来电影就不得不让人提起Terry Gilliam。
像是处在“统治者”地位的男主角一见钟情“下等”的女主角,并不惜为了解救她而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尤其相象的是临近片尾男主角被抓住就要被洗脑的那个时候,我脑海里总是反复的出现《Brazil》的那个悲剧瞬间,当然更高一筹的还是《Brazil》,有血腥的时候让你觉得作呕,没有血腥的时候让你觉得更加作呕,反乌托邦的未来里不给有梦的人留一点点的幻想余地,只在笑容里把你逼近最深的黑暗和悲哀里。
又远了,回到Cube Zero里,Cube变成了政府和军方用来处决反对自己的人的工具,这在HyperCube里已经有了暗示,三部的编剧导演各不相同,不过能够结合上,也还算是不错的连续。
最早的Cube的出现是震撼,26X26的自由移动的大魔方让我重新对数字充满热爱,第一部除了这个创意就是利用不同身份的人物来体现人性,虽然现在看来这些人物的选择都已经符号话,但是我还是感动于里面的人性的崩溃,一句“Big brother isn't watching you”也可以看出编者对于科技的发达反而给人所带来的困境的感受。
HyperCube就不再玩概念派了,转而成为视觉派,加上了时间这个维度的Cube可以说是美丽,但是更有着时间+空间的困境,而比起1的目的不明,2也加上了军方这个幕后黑手。
到了Zero,观察者出现了,虽然从他出现的第一课就知道他将变成下一个试验者,其实抛掉Cube的标签,这个故事我更想从《我们》或者《1984》的角度看它。
电影结束之后我还是有些释然,不像看完1之后的那么迷茫,只是因为这样就是尘埃落定了吗?
难道我们现实的生活就没有影子还留在里面吗?
这高楼里的一个个看不到蓝天的房间和那幽闭的Cube有什么不同,无论在哪里我们的生命都在被消耗,无论在哪里我们都要面对着如此的困境,你还相信上帝吗?
你还相信神吗?
我对Cube Zero最不满的地方,就是我想让它告诉我如果我选择“是”,等待我的是不是还是另一种毁灭?
觉得自己要看很多影片,才会突然的萌发出一些想法来,具体过程,大概也只是一种享受和非理性的迷恋。
但是有的时候,也会因为一部电影不禁的唏嘘。
比如说心慌方零,看完后就想给Danys发短信,给song发短信,心慌方的三部曲至此告终,全部看完。
但后遗症在于,不断的浮现那些重复的小房间,不断的想起那个数学家只身前往异次元杀阵的片刻,不断的回味那个问题:“你信神吗?
”然后那个残酷的结局。
然后为心慌方零中数学家的悲惨结局落泪。
泪点和笑点一样低,惭愧。
心慌方零的好看之处其实是传统的英雄主义色彩作怪,我喜欢英雄喜欢英雄主义,可能骨子里也是一个英雄主义的人,在我温和的外表之下,其实,那个英雄的梦汹涌澎湃。
在以前看《盗魔船》——一部很名不经传的片子时也是因为这点激动的不行,里面有个还满好看的社会科学家,懂少量的土著语言。
满英雄气概的,我当时还迷恋了一阵,把这部片子也仔细的看了三遍。
最后的结论是我不但迷恋英雄,也迷恋博学多才的人,可能我会因对方是帅哥而迷恋他,但更大可能是对方的人格魅力会更吸引我。
心慌方零则让我喜欢上了那个天才数学家。
比天才更迷人的一面在于他的人性,在面对抉择时的决断果敢。
立方体太残酷了,人类被小白鼠一般的做实验,而且没有生路,外面那个来自“上帝”的声音决定了一切。
怎么还可以如此不顾惜自己生命的进去?
我只记得曾经救过一个从电梯上滚下来的小孩时会直觉而冲动的做出一种热血选择,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当我发现一个小孩居然神奇的站在电梯上咿呀直上时,直觉上感到会出问题,果然,小孩到达电梯上端时突然滚了下来,像个皮球一般,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脑袋一片空白,完全没有思索能力,唯一表现就是快步冲了上去,接住了小孩并一同滚下了电梯,我保护了他,扭伤了脚,在那一刹那间,我几乎听见了风声呼呼而过。
我很少有热血冲动的机会,不过在那一次发现自己骨子里有种献身精神,会在某些未知的时刻,把自己毫无保留的奉献了出去。
那么,这个数学家引起的并不是我的共鸣,而是一种激动和赞叹:他怎么可以?
做出的是非理性的,非常人能够做出的抉择。
仅仅是因为一个美女的触动?
引发了他英雄救美的心?
不是这样的,在那间被囚禁的房间里,做着一项毫无人性的工作,美的触动,只是一个诱因而已,骨子里有着英雄血液的人,总归有一天会做出惊世骇俗之举。
当然,我只愿意做一个平凡人。
可千万别因此发生什么战争劫难。
我宁愿平静安分的过完此生。
记得,我看到一半的时候并不敢看下去,生怕数学家进立方体去后就出不来了,所以特意去网上搜了一下简介,如果他带着美女出来了我就看下去,如果出不来了就放弃不看了。
结果是我所期望的,他成功的救出来美女了。
同时意外的得知他是心慌方1中唯一逃出立方体的人物,所以才看完了这部电影。
对这部电影,只是因我喜欢英雄
心慌方的第三部,也是前传,boss登场,幕后操作者登场,虽然也是几个人一组在方形房间里逃难、解迷,但是这几个人都不是重点。
被关进来的人都是囚徒刑犯,为避免死刑自愿失去记忆来这个科技密室里做试验品。
两名设备操作工同样也是失去记忆的罪犯,在经过无数剥夺他人性命后终于反抗。
很有意思的一幕是,在最后一格房间里,被问到“你相信有神吗”,所有人的答案都是“不相信”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有人说,宁可死亡也不要痛苦,但当死亡真正来临时,又有谁会去选择死亡?
看了心慌方的第一部和第三部,很多人都说第二部很一般,也就没有去看。
看完第一部总觉得还差点什么,就抱着一线希望去看了第三部,也就是前传,果然没有失望。
人生没有错与对,当你选择了一条路,就没有了回头路,被推到悬崖的边缘又有谁会理性的思考,也许yes是对的,也许no也是痛苦的结束。
男主毫无顾念的冲进去去救女主,难道就为了一见钟情?
看到过这么多的生死难道就不会有一丝的犹豫。
当危险来临时首先还是要保护自己,那样才不会有人抛弃你,很可怜的胖胖。
生活就像这“心慌方”一样,从一个矩阵到另一个矩阵,我们以为自己解脱了,其实我们只不过从一个枷锁真挣脱到了令个枷锁。。。
我们以为自己解脱了,可是事实告诉你,你只不过是琥珀里的一只蜘蛛而已,一生在挣扎,可惜到头来这能成为世人严重的珍藏品,在绝望中看到希望最后深深的绝望。。。
上帝只不过和你开了一个小玩笑 你相信”我吗“?
回答NO 弄是死 可是如果回答yes呢?
结果。。。
神他自己也不知道,结果是什么(因为导演不告诉你是什么) 玩笑而已吗、,何必当真呢 要是认真你就输了 神爱世人 阿弥陀佛。。。
男主在和另一个同事讨论的时候,话里话外就表示他自己觉得只要知道规律了出去就很容易。
尽管同事一直在劝他不要卷进去,可是大概是对自身智商的自信,他觉得就算他进去了也可以安全出来,感觉这个人物就有种天真的英雄,为了一个不认识的人,进去最后相当于一人换一人的方法,其实我是不太理解的。
他只考虑到能出去,可是出去之后呢?
还是一样会被抓回来,再循环。
如果说他真的想拯救的话,更应该的是去找到幕后boss从那里入手吧,他进去就相当于把自己送了啊
果不出所料,又是政治陰謀迫害。
跟其它两部没可比性
也许未来都是极权社会
我不想知道为什么 拜托 真不想...
那然后咧?
算是第三部吧,还可以,不过还是前两部比较好看~~~最后又反复了。。。记得那个女的终于被救出来了,那个男的,就是第一部中那个天才吧,与第一部完美的结合了!!
1984
比2 强点。。
[09.09.02]★★★☆对第一部的解释和补完,虽然未见得合理,不过却是系列当中我最喜欢的一部。
都比第一部强,这在续集电影中太少见了!
导演拍四的时候麻烦多给点惨烈的不同死法吧 就一个王水镜头太不过瘾!
天才无用武之地。
三部心慌方,每部都很精彩。必看之一。
故事虽然已经一讲再讲,但是还是很吸引人的。
有点恶心,比2好
狗尾续貂
这个系列每一部的结尾都很是让人不爽!本部中规中矩,再也无法复制第一部的辉煌了……
没有1好。Cube本身没有1漂亮。当然如果按照前传的说法来看,是应该朴素点儿,可是这样的庞然大物这么随意的改进也太不靠谱了吧。结尾和1接轨还挺好的。但关于天堂的问答并没有什么意义。并且Cube存在的意义想得太老土了。
男主角好痴情呀
这个系列都好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