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光线
Természetes fény,Natural Light
导演:迪奈施·纳吉
主演:费伦茨·萨博,拉斯洛·巴伊科,塔玛斯·加巴兹,Gyula Franczia,Stuhl Erno,Szilágyi Gyula,Mareks Lapeskis,Kozó Krisztián,Nánási Csaba,Fodor Zsolt,Mondovics Mihály,Barta József,Illés
类型:电影地区:匈牙利,拉脱维亚,法国,德国语言:匈牙利语,俄语年份:2021
简介: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占领的苏联即将迎来漫长的冬天。István Semetka是一支匈牙利特种部队的一员,他的任务是挨家挨户搜寻游击队员。一天,部队在向一个偏僻的村庄行军时,遭到敌人的炮火袭击。指挥官被击毙,作为最高级别的军官,Semetka必须接任。穿过一片沼泽地,他把幸存者领到一个被占领的村庄,..详细 >
元史记载,过了高加索铁门关,就是神放逐恶魔之地,遂止步于此
#siff hz
残酷到麻木的战争中的一点点人性像一束光
故事略微弱了点,但反映战争状态,装备人物都非常真实,把村民赶进谷仓并进行的场景,反映战争的残酷和血腥,在俄拍的《自己去看》里,有着相同的法西斯手法。
昏暗,凝重,缓慢,残酷。
鹿肉,沼泽,夜壶,梳子,相机,泥中野果,污地牛奶,水里脸庞,漆黑懵圈遭遇战,黄昏狞叫烧仓房……由匈牙利法西斯鬼子角度描绘的鬼子进村,还行
空乏。
#24th SIFF##2021柏林电影节主竞赛# 这样的技巧,空洞乏味又无力。
# 71 Berlinale compétition# 3.5, 可以和去年戛纳的《薄暮之间》做对比,这部是发生在1943年的匈牙利,薄是1948年的立陶宛,都是抵抗苏联的战争题材,一样的节奏,一样的主角成长系列,不同的是19岁少年成长和40岁的中年成长,前者眼中是希望,后者眼中是绝望
6.5分左右。镜头太美了,故事太单薄了,唯一一个深刻的镜头是燃烧的木屋,但是又给人浅尝辄止的感觉,片名就像在表彰本片的摄影,光影实在是细腻动人,可是给到本片,真是浪费。
静,美,雕塑般的男主,但却看着无力
摄影极美,情绪也极为克制,几个浅焦运动镜头看的很满足。影片整体让我联想到谢尔盖洛兹尼察的电影风格。
观影5分钟:天哪! 这画面,这镜头,每一帧都是油画感。 观影20分钟:救命! 好困! 美则美矣,太沉闷了。观影30分钟到最后:真香了。我觉得自己时而是军官的一个同僚,时而是一个村民。导演营造的沉浸感,真实到我大呼我就是NPC。看短评,很多说文本弱剧情弱。可我觉得这样处理挺好:真实的战争中,人是麻木绝望的。哪有那么多爱恨情仇戏剧冲突。战争越残酷,人心越无波澜,生死都是一瞬间的事。宝们,熬过前20分钟!还有我要给艺术指导和摄影师五颗星,以及看电影时我脑子里常闪现梵高的《吃土豆的人》。
柏林主竞赛三连,夹在两部都有更重风格的电影之间,却反而最被这部惊喜。没有任何额外掺入的复杂情感,或是戏剧性的英雄式转折;冰冷的镜头对准这个不太为人注意的地区和主角,并非即将上演恶行与大战,而借由他的眼睛再次体悟对战争的疲惫、恐惧更是反感。被丢掉的浆果、仍然报备长官的前行,主角的矛盾行为和他的心情始终相伴- - 它不曾真正跪安任何结论,只是更为生动的感受。
拖沓冗长,意思不大。
火光那一幕挺震撼的,自然光线不仅仅代表的是普通的自然光,也是男主心中的光吧。男主也只是个普通人,面临战争心里挣扎,都通过男主细微表情来表现。
#SIFF#摄影很美,光线运用极棒,但是电影就叫《自然光线》,显得和文本关系很弱。文本真的太弱,几乎没有什么剧情。
无法言说
【上影节长三角放映】大量的长镜头、跟镜头、特写中近景,昏暗的灯光,大量的重复,颗粒感的画面,让人昏昏欲睡。中间遭到伏击的枪声、后半段燃烧的房子是为数不多的可能能点燃观众兴趣的点。重复累赘太多,事无巨细的描写,整体不喜欢。
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