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受限于篇幅,这一季的质量直线下滑,设定方面没有任何新的神展开,唯一保持水准的角色则只剩Ingrid了。
事实上,编剧一直在依靠Ingrid来推动剧情发展。
可以说,Ingrid才是整部剧的剧眼。
Oh,Ingrid,this mean blonde shiny woman.Who doesn't love Ingrid?也许有人会将她定义为缺爱女孩,是的,她符合缺爱女孩的所有特征:低位、没有安全感、偏执、占有欲极强。
但Ingrid缺的何止是爱。
要知道,她甚至不明白什么是爱。
她是迷失的,某种意义上,她是匮乏的。
Ingrid似乎什么都不缺,有钱有颜有帅气男友,只要这个男友和她成婚,并共同抚育一个孩子(即使是在UPLOAD世界),从世俗意义上来说,她的人生便可称完美无缺。
于是,为了达到她自以为的目标,她上载、下载、克隆、欺骗,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但她追寻的,始终是个空心的东西,是种外在设定,而非真实的自我选择。
剧中不止一次地明确表现出Ingrid对Alternative的强烈需要,和对Programme的极度厌恶。
Ingrid是被给予的,或者说,被予定的。
她并不被鼓励去创造什么,而是被动的等待一切出现在她面前,(如果没有出现,那就尖叫一次不行,那就两次)并认为这一切理所当然。
她只是挥霍的机器,或者说是资本再分配的肉身容器。
更别提她那个冷漠、刻薄的家庭了。
她按着既定的路线运动的,而这样的运动,又如何能形成自我的时空呢?
一个没有自我时空的人,只可能是空洞的,又怎么可能丰富呢?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Ingrid如此执着于占有男主了,首先,男主并不是个循规蹈矩之人,这一点显然足以让Ingrid神魂颠倒;其次,对Ingrid来说,选择男主,可能是她有生以来唯一的一次真实自我选择,是她夺回人生控制权的标示;最后,Ingrid仍然不懂什么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人应该如何被爱、被尊重,她将人,乃至男主统统物化,重复着以金钱来占有物品的这种惯性,重复着占有,而非生产爱。
但男主是个有着极强主体性的人,注定了不会接受被物化式占有。
于是,她痴迷着那眩目的自信与自由,又不懂如何与之并肩,费尽心机得到了,却注定失去。
原来,自由并非是天赋。
自由要靠自己去完成和实现。
那一刻,我们的Ingrid公主变成了一个无知的、惊慌失措的小女孩,难得的是,Ingrid始终没有被完全异化。
自始至终,Ingrid都热爱生命,不放弃地去追寻自我空间与人的自由。
所以她紧紧守住自己的那个浴缸,宁愿蜷缩在传感衣中,也不愿出去与虚伪的血亲一起社交。
那里,那个浴缸,是她仅存的自我世界,正如Ingrid所说:“我只有他”。
虚幻的自我处于浴缸中,却追寻着真实的自由,多么今敏。
物质上的丰富选择与精神上的空洞无着构成了强烈的反差,由此赋予了Ingrid极强的张力和极丰富的性格,使她显得如此复杂、深刻、真实且耀眼。
她提示着我们,人的内在本质源于人的主体性与可选择性,人应当在自为的选择中成为自己,方能够表现为自由的人的存在。
这也是本剧在讽刺现实外所尝试探讨的另一重更具时代性的议题:人类应该选择元宇宙还是现实?
剧里给出的答案无疑是:数字世界永远无法比拟人所身处的这个缤纷的现实世界。
而人只有在此岸,才能追寻到真正的自由与意义。
这一季里所有的人物,除了Ingrid,都太太太太单薄了。
女主老爸的病感觉凭空消失了,男情敌简直莫名其妙工具人,第一季设定中十分出彩的2G世界,轻描淡写就过了,可以很有意思的杨,一共没有五个镜头,更不用提男女主两个圣母了。
尤其可惜的是,最后女主一顿嘴炮把Ingrid说服了,离谱啊!!
实实在在的败笔!!!
无比期望下一季Ingrid能真的找到自我意义(即使是和AI),并踩着高跟鞋华丽逆袭!!
最后提一嘴,导演貌似很喜欢亚当·桑德勒(和我一样哈哈哈哈哈)。
第一季第一幕在地铁上看的是《初恋五十次》(强烈推荐,我的人生纯爱之最),这一季里看的是《睡前故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她漂亮多金,白富美中的白富美,但她没有被爱过。
因为她的妈妈不称职,所以她希望自己变成一个优秀的母亲(希望终结历史,但其可能历史重演)。
因为没得到过爱,反而极其敏感多疑,因为外在的优秀,自身的骄傲,反而容不得别人说不或是拒绝,可能也没有过谁对她说不。
不择手段也要拿到自己想要的,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习惯以钱来操控他人(或得到自己想要的)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人的心。
忽然觉得她好悲壮。
希望她也能获得幸福。
上一季都忘得差不多了,但上一季令人惊艳的点,upload,download,2G,阶级斗争,谋杀。
这季变得不痛不痒,变成恋爱搞笑剧了?
Ingrid以及搞笑的AI和AI baby是最出彩的点
《上载新生》看到第二季第5集,我开始有疑问了:数字生命为什么不会生病?
不老不死的上载者,难道不是神吗。
把人的意识上传到电脑中,这类型的影视题材有很多,像是我知道的《超体》《创战纪》《西部世界》《流浪地球2》《天才稻草人》《攻壳机动队》《赛博朋克 边缘行者》...意识能与肉体剥离吗?
脱离了肉体而存在的意识,还能被称为生命吗?
而且,剧里的数字生命可以感受到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相比之下,有诸多限制的肉体真的变成累赘了。
我认为,生老病死是完整的体验。
而天生不完整的数字生命,只会在虚无中走向崩溃,代码溢出。
总而言之,现阶段无法界定何为数字生命。
并不是在屏幕里活蹦乱跳会说话思考就是数字生命,就算是能看穿我所有想法的AI也并不会对我构成人身威胁。
能与生命共同竞争抢夺生存资源的,才够资格称为数字生命吧。
...数字生命为什么不会生病?
打喷嚏都需要花钱买。
在我看来,这点是不合理的。
不老不老即为神,不生病的生命不存在。
数字生命应该是生命的延续,死了的人在电脑中复活,继续他的成长。
湖景与其说是数字世界不如说是养老院。
这个世界里没有医院社区超市,是不完善的。
整部剧也存在很多逻辑错误,比如男主作为数字人通过开发者工具控制了真实世界的摄像头和电梯,杀死了凶手。
按这个设定,他可以控制威胁别人给他续命续流量啊。
甚至给他打工,逼迫科学家制造出转移意识的克隆身体。
而作为一切的基础,人类真的有可能意识上传,在电脑中重生吗?
我认为有可能,但也只是把所有记忆在电脑中复制并具象化而已。
并做不到续命的程度,因为那样的话,相当于人类在电脑中创造了一个真实的世界。
而我们都知道真实的世界真实的生命是什么样的。
假如,生命可以在数字世界复活,那么表示,真实世界和数字世界是互通的,二者是同一个世界,人和代码没区别,人会自己长大,软件程序也会自己进步,这太疯狂了,机魂大悦是真的!
而且这也是人道主义大危机,把人折磨致死后依旧可以继续折磨,想想就不寒而栗。
而且在数字世界死了之后可以在现实世界复活。
甚至,按照数据可复制的特性,人可以同时在两个世界同时活着(很快啊,第7集就应验了。
但编剧更骚,让英格丽捡头发去克隆,这是要搞三个男主!
)...其实我觉得男主内森和外甥女涅瓦之间的互动挺有意思的,默契又配合,童真不做作
一个是科幻元素,所有的未来科技和生活方式都在第一季炫完了,第二季几乎没有半点新的科幻元素加入,甚至已经往回归原始生活写,本来应该是重头戏的男主download,草草几个镜头就完了(男主进入灰色地带,然后这边手指动一下直接醒过来了,啥事没有)比第一季那个爆头的路人甲还随便。
第二个是悬疑,第一季最大的亮点我觉得是快结尾那个反转,一直以为自己是大冤种的男主被托出是个为了私利出卖朋友的人渣,前面大家一直当喜剧看的,结果给整成悬疑剧了,这样的转折就很精彩,反观第二季几乎没有啥悬疑的元素,水了七八集也就发现那个老头可能是谋害他的凶手,而且挖的也太浅了。
第三个是对科技伦理的探讨,由于这个剧的感情线太单调了,就是普通的三角恋,根本没有什么可以继续展开的,第一季结束,能探讨的基本就探讨完了,第二季就是继续分分合合的水剧情。
至于下一季,期待一下悬疑元素吧,第二季结尾萌新天使把男主备份了,也就是说第三季男主在线下肯定会爆头,然后女主伤心欲绝,结果发现还有备份,啊这又可以水好几集了,期待个屁
好气啊!!!
说好的下载好了去干革命,你们没有开会商量战略路演,在备胎给弄的高铁包厢里啪啪啪!!!!!
你们的性欲那么重要吗!!!!
新的身体很可能在24小时后会脑袋爆炸,你不轻拿轻放你啪啪啪!!!!!
不怕脑浆和精液一起射出来吗!!!!!
富婆的钱不是钱吗!!!!
心疼富婆,和门童在一起吧……
幽默风趣和脑洞,是优势。
但人设实在毁的一塌糊涂。
除了ingrid。
先说第一季的漏洞,内森布朗的表姐。
她看到布朗的合伙人,在照片背景中和另一个资方合影,就十分惊讶,怀疑他是被合伙人杀的,接着这个表姐也死了。
表姐和布朗是有多亲密和熟悉?
才能认识他的合伙人以及资方??
而举行葬礼时,布朗和表姐的对话,没有任何感知到他和表姐的感情怎样。
后面压根一整个家族没有再提及过这个不知所踪的表姐。
而按照当时的科技发达程度,基本上一个定位就能定位到她的具体位置,冰冷的湖底。
再说ingrid。
就像前面,一直试图埋伏笔,他是被ingrid杀的,包括葬礼ingrid威胁他什么的,但突然,ingrid去满是污水的水池抢救布朗的上载机器,最后撒谎为了他而上载。。。
既然是撒谎,那也能接受。
毕竟我们还是有个可爱任性的ingrid继续傻继续脑残,也撒谎,去体味包括养孩子的完整人生。
但就这样一个疯狂的女人,最后一集听诺拉三言两语,就把内森布朗拱手相让。
(且不说偌大个克隆公司,只有一个前台,没有任何安保,且不说没有任何数据保护,内森布朗想被下载就被下载。
这样的逻辑)尽管补救了她又打算去克隆一次,但这如火疯狂的女人,面对被实质性抢走的男人,平静得好像无所谓。
如果她知道可以继续克隆,可以继续备份,穿了三个多月拥抱装的她,何不直接用备份的去下载到克隆那里,第二季直奔主题,直接开始探讨这样一种有趣的可能性?
反倒前前后后,拖拖拉拉。
再说诺拉。
忽然会编程,还能面试通过。。
忽然谁都不妨着她了,还能来去自由忽然境界高的,能用布朗可能半小时就死,去换取所谓百万人的自由。
她出身贫寒,为人善良,拼命工作只为了给父亲一个更好的上载。
然后她老爹没出现了,她成了一个反抗者联盟的核心,忽然境界高成圣母。
再说内森布朗。
其实不想说他了。
又当又立,毫无能力,第一季还独自去2g房间,第二季完全依附ingrid,什么都问她要,连最后索要克隆身体,竟然非常理所当然。
他既然自己是个超级技术大佬,弄出超越公司,甚至超越的自爆程序都是他的双眼,他怎么会想不到办法在这里弄好自己的生活,改善境遇什么的?
以及,横贯第一季第二季,哪里能看得出来,他是一个超级英雄人设?
内森布朗其实压根就没人设,因为他的记忆一直不清醒。
就算最后清醒了,他在第一季也是出卖合伙人的小人。
平时多少有些多愁善感地呆在那里,好像不是主角一样。
除了知道他好像有几块腹肌之外,对于他,毫无感觉。
怎么,就突然甘愿冒着被爆头的风险,要下载??。。。
幽默诙谐是长处,而如果在故事逻辑完整,人设立得住的情况下,如能幽默表达亲情,爱情,想象,和对于上载的探索,这个片才能真正算幼稚。
否则每一次被幽默到,笑到,都只是加深一重尬。
乌托邦、反科技、关键时候必出的误会,支离破碎的故事,第二季究竟发生了什么?
至于那个疑点:究竟是谁设计了Nathan的车祸?
是女友家人还是同样在湖景区的超级富豪?
曾经的合作伙伴总是欲言又止,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还有在人间已经着手调查真相的表姐同样车祸意外了,之后完全没有再提起,真相不重要了?
后来的故事走向大部分的精力都花费莫名其妙在三角关系里。
而且这一季似乎为了强调真爱的“真”字,反而让男女主坐实了“渣”字(上一次那么讨厌一个女主还是在看《梅林传奇》时),而被渣的Ingrid却拉满了好感,她为了能和Nathan在一起已经倾其所有,甚至不惜与家人闹翻。
而且这一季似乎为了强调真爱的“真”字,反而让男女主坐实了“渣”字,而被渣的Ingrid却拉满了好感,她为了能和Nathan在一起不惜与家人闹翻。
第二季只有7集,完结在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我甚至以为没有拍完。
建议倍速观看,等第三季时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就行,如果还有第三季的话。
这一集的脑洞太特喵的可爱了吧,虽然将两个成年人的脸合成一个婴儿脸,这个画面有些许诡异……但是不妨碍英格丽在无聊的云端世界体验了一天的育婴生活从烧钱如流水的婴儿期,到精力旺如二哈的童年期,再到脑子不太好使的青春叛逆期英格丽精疲力尽地体验着初为人母的生活一次次地花钱去跳过baby的成长过渡阶段,最后猝不及防迎来了baby的衰老与死亡病床上,英格丽看着比她大一轮的"老baby"不知所措,老baby确平静地告诉她——"谢谢你,支付了我的一生可以给我一个免费的名字吗?
"在英格丽抓马的毫无思考的瞬间,老baby带着妈咪胡言乱语的"名字"诺亚心满意足地走向了死亡化为了云端的一抹雾气。
关于“死后”的世界……上载新生第一季是三年多以前看的,当时自己心急火燎的盼望着赶紧来续集,但是就好比一段感情一样,单向热情总回消散,所以后来渐渐地自己被别的剧集项目吸引了注意力,在这中间,自己还补了另外一个关于人们在死后去到的世界的故事,the good place(善地),是一部拥有四季每评分都在九分以上的剧集,当然今天不是要说善地,还是要说,自己一不小心发现更新了第二季的,上载新生……故事紧接着上一季结尾处,但是上一季结尾处呼之欲出的大悬念却被编剧生生的憋了回去,第二季集数明显少于第一季,只有七集每集三十分钟结果就是故事节奏很快部分地方甚至衔接不住,而主线故事却又一直停滞不前,可以理解编剧是为了更加丰富故事的背景,所以在这个想法的加持之下自己只是希望会有第三季吧。
第一季结尾处男主的白富美女友上载到这个世界来,自己就一直怀疑而当第二季故事开始之后自己发现很早以前就想到的可能性,而整个上载项目的幕后BOSS和自己猜测的也没有多少差别。
个人并不觉得几个主演人设有崩塌,话说回来自己从来不喜欢对于角色使用人设这个词汇,因为这本来就不科学,任何一个人无论是真实世界的还是影视作品中的,又不是流水线上的东西,为什么就必须一成不变呢,他可能这一刻很英勇,也可以转身就抱头鼠窜,为什么不可以呢,当然可以……总的来说,第一季中的有点在第二季中保留的不多,也许是因为篇幅变短而编剧想要给世界观设定中的细节更加完备,导致各种元素融合不畅故事节奏也有些混乱,甚至前三集中男主与女主因为一个在虚拟世界一个在现实世界成了两条故事线讲述,更加分散了故事的趣味性,至于男主与两个女主之间的感情关系,正常啊,哪里有什么白月光,哪里有什么不可改变,有的只是跟着感觉走而已,这并不是对于感情的不负责任,个人理解,第二季中对于自己触动更大的情节是男主的白富美女友选择的一天体验自己的子女一生的那项服务,真的希望所有想要做爹妈的人可以先参加一下这样的体验,然后问问自己,真的想好了要孩子了么,至于说把虚拟子女这个概念引入虚拟世界,只能说资本从来都是自发的自主的去创造更大的价值的,还是那句话,期待第三季,如果还有的话,个人评分8.3分,推荐指数四星半。
上载的第一季给我的观感还是挺不错的,近未来的信息化科技社会,处处映透着当代消费主义情境。
由于整个故事采用了轻松诙谐的基调,与现实有着明显的界限,让观众更容易忽略那些细节和矛盾,同时接纳这个基础并非牢固的世界观。
人物塑造耗费大量笔墨,情感描写比较细腻。
悬念不大但也让人有看下去的想法。
可惜的是,第二季并没有回应我的期待。
靠新奇的世界观和单薄的悬念明显不能支撑长篇故事,于是制作团队想要扩大格局,他们增加了出场势力和角色,并分开男女主角以双重视角来推动故事发展,但这种选择在我看来有点自毁长城的意味。
首当其冲的就是人物行动为剧情服务的现象严重,虽说商业作品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但处理方式的优劣给人的反馈自然会不一样,第二季可以说基本破坏了第一季塑造的人物形象,工具人排排站。
要知道,这个故事的世界观细节就是不值得推敲的。
在第一季时,我们目光的焦点在人物身上,世界观作为背景自然是被忽视的。
而第二季时,他们添加了诸如“反抗军”此类颇有点严肃的剧情,试图将世界观构建得更为宏大,这种行为仿佛是把我的头强行拧过去仔细看他们随手涂鸦的背景板,后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剧情不太行,男女主滑水,Ingrid戏份很出彩,好同情她。
3.11
叙事视角由男主强行转移到女主身上,造就了全程划水的一季。Greg Daniels是描绘日常生态的喜剧高手,处理情节就没那么得心应手,这点确实比不了老搭档Mike Judge做的《硅谷》。
被嫌弃的Ingrid的一生…
为了扩大世界观和搞个大阴谋, 许多设定自己打脸, 人物剧情逻辑也开始崩塌, 关键是 没有第一季轻松有趣了.(若不考虑第一季的惯性, 再减一分)地平线公司的网管和安全部门高中毕业了吗?
白富美真香
这季的Nora真的好婊
追到第二季,没想到会越来越讨厌男女主,还有男主的老妈……英格丽爱的好卑微,一个心存善意和爱的可怜人,有点期待她能和逐渐觉醒的门童组个CP。
你们要的元宇宙大概最终是这样子的吧
第二季好贫乏
第二季评分这么低?虽然没有第一季惊艳但还是不错,男主帅萌帅萌的,看男主就够了。结局也太突然了!PS编剧赶紧给女儿找个对象吧,太心疼了
第一季把新鲜设定用完了,第二季感觉好普通。拭目以待第三季吧。
从海报来看,就知道第二季会垮,果不其然评分才6.7,这剧情太垮了,从黑科技内核轻喜剧居然又变成了政府阴谋剧,美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一套。另外就是,科技已经发达到可以用手掌全息手机了,但她们郊游那集,居然在胸前挂了那么一个大iPad,这也太离谱了吧!希望第三季能回到正轨好吗?不然低于6.0是可以预见的事情了。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节奏好乱啊。。。
不如第一季惊喜,可看可不看。
弃了
其实只能3星,情节推动敷衍,但最后一集的恢复备份和下载题流鼻血,水准上翻离
时隔快两年的回归,没有因为间隙过长导致遗忘剧情,反而带来些许惊喜。若说首季的精力在搭设叙事世界观、引出悬念(铺排转折)以及偶尔要保持在线的喜剧调侃中显得分身不暇;本季受惠于精简的集数,让故事的重心与角色之间的互动都有明显增色。“来生还要再爱”的可爱前提试着主导整个故事,而非下沉于更复杂的情节中去。只是季终同样是足够预料到的引子,不能是再等个两年吧?
还不错,除了一开始跟什么勒得人的感情戏有点蛋疼之外, Tinsley 好看 结尾太拉胯
剧情走向烂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