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因为那些故事不会那么做作,充满了真实。
按图索骥,《天堂真的存在》显然属于我的菜,就因为它就是这类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
不过,看完之后,又有一点心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那种酸。
因为我们的国,以及他们的国。
《天堂真的存在》其实改编自一本小说,而小说的写作则源于于现实中的真人真事,绕了几绕,已不是真人真事原初的样子,但毕竟有案可稽。
就像《亲爱的》,同样是真人真事,但也改的面目全非。
这 是一个与宗教深刻相关的片子。
其实,无论是对于信教者,还是无神论者,上帝是否存在,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上帝如果存在,他究竟长什么样子?
没有谁能够说 的清清楚楚。
这个问题拿到佛教里去说,佛陀是否真的法力无边,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其实也很难说得清,于是佛教干脆不主张偶像崇拜,而强调心即是佛,佛在每 个人的心中,人人皆可成佛。
这其实是将问题巧妙地化解掉了。
对于美国的牧师托德来说,这个问题依然存在,上帝是否是 实体的存在,他究竟长什么样子的?
作为牧师,他心中依然没有底。
但直到有一天,他三岁的儿子科尔顿因为盲肠破裂,在医院里濒临死亡,后来终于被挽救了过 来,并最终恢复了健康。
随后的日子,没有什么两样,他们一家又过起了平静的生活。
但在不经意之间,科尔顿提到他见到了爷爷,甚至还描绘出他长的模样。
托德 大为惊奇,因为自己的父亲去世多年了,那时候科尔顿压根就没有出生,两个人没有发生过交集。
托德拿出了科尔顿爷爷的招牌给他看,科尔顿一眼就认出了照片中 的爷爷。
这让托德感到大为惊奇。
而更让托德惊奇的是,科尔顿还提到在他在手术的过程中,曾经飘到了空中,看到医生在为自己做手术,而且他还看到了妈妈在哭 泣,在抱怨上帝不眷顾自己。
一个三岁的孩子,漫不经心说出这些,而且看起来丝毫不像是编造。
何况,科尔顿还说他看到了上帝,看到上帝有一匹漂亮的白色的 马,而且还让科尔顿坐在了自己的膝盖上,对他好言安慰。
科尔顿的话说的多了,让托德不得不带他去看心理医生,看是否 他得了癔症,在胡编乱造,但医生说科尔顿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而当媒体知道了科尔顿的那些濒死体验,这像极了濒死体验,记者马上围了上来以挖掘故事。
这对于 科尔顿来说是一个出名的好时机,如果他是为了出名而编造的故事,在记者面前他可以如愿了。
但科尔顿的表现依然正常,对于记者的围观毫不在意,而是继续做着 属于儿童的游戏,在他的心目中,荡秋千比跟记者讲故事好玩多了。
而最终让托德相信科尔顿真的见过上帝的,是科尔顿又 在一次漫不经心的对话中,对自己的妈妈说,他见过自己的姐姐。
妈妈说这不稀罕,你随时都可以见到她。
但科尔顿说他有两个姐姐,他见到的另一个。
就在上帝那 里,那个面目有些模糊的小姐姐抱住了他,并给了他安慰。
而托德夫妇只有科尔顿与他的姐姐两个孩子,不过托德的妻子曾经堕胎过。
科尔顿说的,应该就是那个孩 子。
而因为堕胎的时间早,托德夫妇甚至都不知道那个可怜的孩子的性别。
科尔顿说它是姐姐,是一个小女孩,而且因为早产,在那个世界里也长的比较瘦小,有点 可怜兮兮的。
托德夫妇堕胎的事,他们没有告诉过别人,更没有向科尔顿提起过。
科尔顿的这番描述,终于让托德夫妇相信,科尔顿是对的,他真的去过天堂,见过 上帝,见到过那个未出生的姐姐,也见过爷爷。
上帝是真的存在的,他就在我们的身边。
在电影的最后,也有一个小女孩同样说她也见过上帝,并将上帝的模样画了 出来,科尔顿说那就是他见到的模样。
两个不相识的小孩,见过的是同一个模样的人,那就是上帝,这更进一步证实了科尔顿见过上帝。
如 果说上述的情节就是电影的全部,显然又错了。
因为故事前面的铺垫实在太过于冗长了,编剧及导演之所以这样做,是有意将故事再转一转。
最后,通过托德之口, 告诉观众,其实,不仅是科尔顿,我们每一个人都见过天堂,因为我们本身就生活在天堂之中,这样的生活本身不就处处充满了奇迹。
在孩子的第一声啼哭中,在朋 友的勇气中,在医生护士救死扶伤的手中,在父母的爱中。
我们难道不是已经瞥见了天堂?
上帝就是爱,只要有信仰,内心充满爱,我们就不会感到孤独,信念可以 让我们感知到上帝,因为爱就是上帝,上帝就是爱。
上帝并不在想象中的天堂之中,而是在每个人的心中,只要你心中拥有爱,你就会得到上帝的恩宠,就会感到上 帝围绕在你的身边。
说来说去,回到了佛教的话题上,佛教叫人人皆可成佛,佛在每个人的心中。
宗教其实都是相通的,只要你有信念,你就得救赎。
心即是佛,大抵如此。
不 过,科尔顿一家的生活,还有他所在的小镇的生活,安静而平和,真的有如天堂。
而想象看我们的身边,想象雾霾,想象话语的不自由,想象信仰的不自由,就无话 可说,如果科尔顿的生活就是天堂,那么我们的现在,不敢说是地狱,起码离天堂还存在很遥远的距离。
因为你知道的原因,这个话题就不多说了。
如果你对基督教等以圣经为核心的宗教完全不了解或者科学论者,这绝对是最无聊,最变态,最荒唐的电影。
因为这部电影的观众定位在于信上帝的人,导演也完全没有去试图与任何“不信主的人”有争辩和游说。
虽然电影的名字是天堂真的存在,但着眼点却不在天堂是不是真的存在,谁应该上天堂,谁不应该上天堂,天堂是不是真的美好。
电影更加着眼于一个虔诚的信徒在与生活,与神的关系的挣扎和纠结。
—— 如果一个只是声称信上帝的人,也未必能领悟电影的用意。
最喜欢电影将主线定位在爱身边的人,让地球多一些天堂的样子。
人对世界的认知,始终挣不脱那根绳索,一头是信,一头是疑。
一切存在都似有证据,却又毁于一念,即使是耶稣最虔诚的信徒也爱莫能外。
一位每个礼拜都要为信徒们布道的牧师,当他真的从有过濒死体验的四岁儿子的口中得知有关天堂的种种奇妙景象时,他却首先选择了疑。
他因此而给信徒们带来了精神困扰。
最终,他依然没能张开怀抱拥抱主,而是以“爱”的名义为自己解围,竟然可以重获信徒们的拥戴。
由此,神迹被偷换成神逻辑:神=爱。
【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作为基督徒,就是应该努力传播上帝的福音,因为只有“信耶稣才能获得永生”。
这里,我把为什么上帝存在的科学研究,总结如下:1. 人体潜能科学1 – 特异功能真或假 李嗣涔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E0MzUwMTc2.html台大教授科学研究成果,如何用科学方法证明灵界的存在。
最经典的一句话:科学就像是一个看不见的铜墙铁壁,蒙住了世人的眼睛。
2. 唐崇荣牧师--布道家在哪里http://www.fuyin.tv/content/view/movid/2399/一个时代都有一个伟大的布道家。
听听这个世纪,为数不多的布道家的内心想法。
感叹万千。
3. God in Ancient China 古代中国人的神 - 上 (中英文)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YzODE4OTAw.html详细讲述了东方文化与西方宗教信仰的历史渊源。
力推!!
以上为抛砖引玉,信者自信。
英文如果很好的话,可以看看科学界对于上帝的辩论,非常有启发。
The Origin of Life_ Evolution vs. Design [Full Debate]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g2MTg5NDY4.html100 Reasons Why Evolution Is STUPID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g1ODAwNDQ0.html
搞不清楚为什么会看这个片子,或许是为了磨练自己的耐性吧,虽然在看电影的同时依然是多任务。
故事是根据小说改编的,讲的是一个孩子在生死关头灵魂出窍经历了天堂半日游由此引发的信任与否的故事。
故事的内容很简单,不过说老实话,要是我是旁观者,估计也是很难相信这样的事情,更大的可能觉得还是这个牧师为了忽悠或者招揽信众所制造出来的噱头。
电影里的牧师口才相当的好,让我无比的佩服。
此外,电影的有个细节,某个病人在即将离去的时候,家属要求牧师来到病人身边,好像也不是病人需要忏悔,而是让牧师来做心理宽慰,有点类似和尚在世人刚刚离去的时候会握着逝去的人的手,念来往咒做法事一样。
以前的博文里就讲过,因为自己没有看到过神迹,所以无法相信神的存在和能力,或许也是有部分原因在此导致缺乏对于宗教的向往。
当然换个角度说事,有宗教信仰的人其实是幸福的,因为有精神寄托。
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精神层面的满足而已。
影片推荐指数:二星,故事的内容不是我喜欢的内容,不过孩子真的是很有意思。
下载了很多来不及看的电影在偶尔有空的时候 无从下手要先看哪部觉得电影名称还不错 抱着try to watch的心态看完了这部改编于真实故事的电影诉说一个基督教的家庭 儿子在重病时的手术室里 奄奄一息母亲打电话祈求其他人一起祈祷身为牧师的父亲 在教堂里对耶稣发了脾气儿子在得救后 告知父亲 他去了天堂他没死 怎会去过天堂?
可是他看到了母亲要求其他人一起祈祷 父亲在教堂里发脾气甚至他看到了自己的姐姐 是父母从来没有告诉过他死在妈妈肚子里的小女孩 他却在天堂里拥抱了她当所有人都质疑小男孩去过天堂的故事时父亲用God is love赢得了所有人的鼓舞最后耶稣的样子 也随着电影的尾声揭晓了看完这部电影 其实身为非基督徒的我 也有很多感触当母亲在无助的时候祈求人们一同祈祷其实 我在美国时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最好的朋友 在等待第二天医院报告的时候我让苏阿姨帮忙一起祷告 最终皆大欢喜想起我限有的教堂回忆 第一次去时 觉得好奇但是有点无聊里面每个人的热情 让你觉得下次不去 是对不起他们无形的压力感第二次去差不多的感受参加另一个教会的BBQ活动时 反感他们的号召却在下一个周末的感动到差点落泪那首回家 回到耶稣的怀抱中信仰是一种生命的支撑吧就像相信God is love 充满爱生活才会快乐和满足
一个男孩讲述了故事从他去天堂恢复紧急手术后,他暂时死亡。
这部片基于一个真实故事,一个牧师的儿子的真实经历。
我也相信导演不会在真实故事上做过多的改动来增加故事的精彩程度,因为一个基督徒绝对不可以作假见证,绝对不可以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而说出假的故事。
所以对我来说,这部电影里单一的叙事方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部片由真实故事而改编,而不是编造的好莱坞大片。
一个未满四岁的孩子---寇顿•伯尔普,天真活泼。
神处在一个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空间里,我们对他做的很多事情都感到不可理解,甚至感到不可思议,所以我们经常会用“奇迹”来形容一件在我们看来基本不可能发生但确实发生的事情。
男孩是纯真的,但是大人的世界是复杂的。
作为神职人员的父亲,他半信半疑,苦苦挣扎,试图寻找答案。
最后那场布道,非常精彩。
是的,他相信天堂,他也认为天堂就存在初生婴儿的喜悦里,朋友的鼓励里,然而我们在更多的时候把目光投向了害怕与苦难。
就我个人而言,这世上有太多无法解释的事情,不能因为无法解释就否定它的存在。
如果它的存在能够鼓励人们勇敢的生活下去,那这种存在就是好事。
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小霸王游戏机里的“超级马里奥”(或超级玛丽)super mario,一位传道说,就像2D游戏里的主角超级马里奥不会理解3D世界的立体一样,身处这个时代的我们也无法理解生活在另外一个空间的上帝的作为。
所以很多事情上,当我们看不到,当我们理解不了,当我们看不到基本的逻辑,当我们看不到事实依据,我们就不去相信,我们就就大胆的质疑、我们说他不存在,我们甚至诋毁。
寇尔顿的父亲陶德牧师在结尾说到:“我相信上帝要我做牧师,他是否坚持要我的看法与别人的看法相同?
当然不是。
”正是因为造物主创造了不同的你我,也正是因为他对我们每一个人有不同的计划,所以我们才会有不同的想法,也正因为有不同的想法才会做出不同的事情,本片并非为了传道,更多关注的是人的内心,让人了解神的作为远非人类可以控制和了解的。
“我相信,这个电影能给基督徒们真正的鼓励和为他们对上帝的渴望代言。
它也会给那些没有信仰和心存疑窦的人感受爱和希望的机会。
”“神的作为远非人类可以控制和了解的”。
但是我想说的其实也并不多:有人感动,有人嗤之以鼻,有人说这部片“洗脑”,有人受到激励。
这世界上并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想法。
上帝他是否坚持要你我的看法相同?
当然不是。
看完这部片,感动的同时很受鼓舞,也更坚信了我平时在教会所学的道理:上帝对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计划,而只有他才彻彻底底的知道我们每一个人经历过什么。
既然我不了解别人所经历过的事,那我也不要去论断别人,也更要以包容的心来对待别人。
正如陶德牧师所说的:我们不都已经瞥见天堂,往往却选择了憎恨与恐惧的地狱?
Haven't we already had a glimpse of Heaven and so often chosen the Hell of hate and fear?" --- Todd Purbo
难以想象这么一部电影本站给的评分能有7分,风景片,室内剧,对白为主,中心思想比较高大上而已嘛......小朋友的感受是否真实?
我相信一定是真实感受,因为他生长的环境如此,触景生情,联想丰富什么的并不奇怪。
God is love,那我只要有love就够了,信不信god不重要...可惜,这个世界主流的文化中,你不信god,就很难向多数人证明自己有love。
人生多艰,修行靠自己,鸡汤喝一口,继续前行。
首先文章开头,我要说出我的结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但其现实价值更甚。
接下来我就要大跌眼镜的说说我的一家之言。
影片一开始就说了――这是一个真实故事改编,而且开场没几分钟我们就看到男主身兼数职,打好几份工补贴家用;而女主基本上算个全职太太,负责照顾家人,偶尔帮丈夫打理下教会活动事宜;养两孩子日子其实过得挺紧凑,各种催费通知书报税文书令人头大,但好在男主勤快且一家在当地口碑不错(情商高再加上是牧师地位),所以一切都很井然有序。
直到男主腿断了――医药费支出――劳动效率受影响――收入减少,家庭收支开始拆东墙补西墙倒也勉强度日。
紧接着男主儿子一场手术直接让这个家雪上加霜,而男主整日疲于奔命所以教会工作也不如以前,金主考虑换牧师,此时此刻生死存亡之际,男主夫妻两开始秀智商――将计就计编造儿子的神迹,先通过男主在教会布道时提上一嘴,然后一传十十传百,紧接着整个地区都传开了,什么报纸广播电视媒体蜂拥而至,有好事者出版社再怂恿出本书,男主夫妻俩可以在家坐着数钱了,简直就是财富密码,什么铁轨住宅区完全成过去式。
当然,小男孩是致富经的关键,一个4岁男孩本来从小到大就耳濡目染父母布道的工作,父母写好剧本教给他如何演就行了,知道男主为什么去大学找专家,为什么上网查资料,作为编剧得下功夫啊;再者小男孩天性好玩好动,遇到较真的记者也从他身上挖不出多少“真相”。
至于那些天堂说辞,除了男主夫妻俩的亲戚故人(已故之人)做“证人”,什么天使耶稣形象,什么神马彩虹风景,都可以随便开脑洞……最后的最后,男主原型一家肯定发了,因为改编的电影上映了。
综上所述,不得不说,虽然男主一家目的不纯,但他编织出了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一个关于爱的信仰(弘扬正能量),看似神话其实是童话,这不是什么宗教传教片,也不是什么家庭剧情片,这就是一个称职且鬼才的牧师摆脱家庭债务危机的典型教科书式案例片。
我也相信小男孩是真的去过天堂,可是,我不知道那个父亲如此疯狂想要证明什么~让世人都相信男孩么?
尤其当我看到片头有个“base on true story”,觉得可笑,作为牧师相信天堂存在的爸爸不是应该更加虔诚传播基督教的信仰么?
他要证明来,证明去的干嘛,有些东西只需要自己相信就好,我只想说傻X
很好看,小说。小孩很可爱,Greg Kinnear已经成为老爸专用户了
一分为二的看,现实生活的部分很真实,感情也很真挚,天堂的部分还是太表面化,牧师的传道也有点老生常谈。ps Nebraska 风景很美
觉得这部电影如何 只能依据观看的角度来决定
很温情的影片,但是可不可以不加上真实事件改编为卖点呀。告诉你是怎么回事:牧师因为财产危机而编造了一个故事,全家合作把故事讲的活灵活现,然后解决经济危机,出书、演讲、赚大钱。
美国FBI一定看紧了这熊孩子,搞不好变成美国的洪秀全!!!
我相信有天堂。我也相信人的濒临死亡的体验。未知不代表没有。
从来没有被一部宗教洗脑片感动到数度哽咽落泪,虽然布道气息浓郁的剧情最终并没有让人相信天堂真的存在,但那些经历失去亲人或见证亲人频死的悲恸经历却让人感同身受,不管你的信仰是什么,那些珍惜目前所拥有以及大无畏的爱却是相通的箴言。★★☆
某教宣传片,还真人真事
一切存在都似有证据,却毁于一念,即使是最虔诚的信徒也爱莫能外。一位每个礼拜都要布道的牧师,当他从有过濒死体验的四岁儿子口中得知有关天堂的奇妙景象时却选择了疑,因而给信徒们带来精神困扰。最终他仍没能张开怀抱拥抱主,而是以“爱”的名义自我解围,重获信徒拥戴。神迹被偷换成神逻辑:神=爱
只能说无功无过吧,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故事单薄,同样的故事可以讲的更动人。
天堂是幸福所在,天堂無處不在。
当纪录片
小众福音电影可能也没有多少人喜欢 但我确实挺喜欢 画面音乐摄影都很用心 虽心灵鸡汤 但温情尚在 最后有个镜头女教会理事看到自己的儿子 你相信爱么 你若相信你就会看到 我看到了家庭 亲情 童真 父爱 真诚 友情 邻里之谊 看完心里安静平和 充满爱意 我很满足了
= = 看过预告就完全不用看正片
宣扬封建迷信!
信仰是不能质疑的,不能辩论的,信了就信了
信的都未必能看到上帝和天堂。
Only faith opens our eyes,God is love,On earth as it is in heaven.
无法理解,不予置评。
故事还可以,但拍的没有说服力,尤其是邻居朋友教友们的态度从质疑取笑抵触到接纳赞美。孩子非常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