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拍喜剧,黑色幽默总是最常见的元素,家喻户晓的《憨豆先生》(Mr.Bean)中大量运用黑色幽默元素,这也跟英国人具有独特的黑色幽默天赋相关,这种幽默让人哭笑不得,悲喜交加,对于这个世界的荒诞,观众的嬉笑背后或多或少带一点感叹惶恐,英国人幽默的自嘲,在其电影我们也可以大概体会到些。
英国喜剧常常不可避免出现荒诞元素,《葬礼上的死亡》(Death at a Funeral)是以葬礼为背景下拍摄的一部片子,编剧很大胆地拿如此沉重的主题作为喜剧的依托体,迷幻药、同性恋者两条具有灰色色彩的线索交织在一起,居然可以产生出喜剧的化学反应,这是英国人高明之处,不难看出英国人的幽默细胞之发达,什么都可以幽默一番。
同时,赤身裸体(Simon和那Alfie老头)、长相怪异身材短小的演员(Howard),老头的大粪,Simon的口水,这些恶心的东西都可以让观众开怀大笑,这些是低级趣味么?
是观众太低俗还是导演太恶俗?
都不是,尽管颠覆了英剧一贯的绅士幽默,导演加上这些污秽物并不让整个影片偏离喜剧轨道,反而给这故事增加几个夸张的笑点,英国人并不是一沉不变的严肃死板,在他们执意要弄出笑点的时候他们还是可以使出浑身解数让观众捧腹大笑。
看多了台湾偶像剧和好莱坞大片的观众可能会嫌弃这部影片从头到尾没有一个俊男或美女,除了男主角Daniel长得还凑合外其余的演员都是特附有喜剧色彩,导演故意这样安排是让观众把焦点关注在剧情发展上而不是演员的外貌上,而之所以扮演Daniel的演员较为俊朗一点的原因是这个角色身负重任,该片主旨不是光要给观众带来欢乐消遣,同时传递一个道理,在喜剧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层次, Daniel在久经折腾的葬礼最后终于说出的那番发至肺腑的悼词传递了这个道理,这是影片唯一一段比较深沉的部分,当然不能让一个长得西里古怪的演员来演绎。
贴上这篇悼词:“我父亲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也许不完美,但他是个好男人。
他爱我们。
今天我想要做的是要为他献上一个庄严隆重的告别式,这很过分吗?
那么,可能,可能他有他个人的爱好。
生活并不简单,很复杂,我们都被一起带到一个充满混乱和骚动的世界,一个充满各种疑问与答案的世界,而死亡总是在某个角落徘徊。
我们竭尽所能的做到最好,但无法总是做到最好,但是,我的父亲,他做到了。
他一直告诉我,你必须过你想过的人生,因为你永远不会晓得将何时离开,不论成功或者失败。
最重要的是你努力尝试过了,父母只能为你指引方向,然而到最后,你还是得自己闯,你得自己成长。
那么,今天后你们离开这里,我希望你们记得我父亲他真实的样子:一个正直而深情的男人。
即使我们能像我父亲一样,慷慨,乐于付出,善解人意。
那么,世界将会是个更好的地方。
”是的,我们都设想过自己的人生应该是怎么样怎么样的,大多都很美好辉煌,但往往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想这个美好迈出过一步。
体会到这段话,在场参加悼念和观众是否有点哭笑不得和惶恐的感觉?
如果是,对了,这就是黑色幽默。
还在北京实习那会,天天被迫塞进公车车厢里扮沙丁死鱼状,扮到肢体麻木、神游太虚,加之车多路堵,一路上无聊得不行。
终于有一天,现实再次教育我要有发现有聊的眼睛才是王道。
话说某天回家的车上,很远就看到下个拐弯路口停了一辆和本人坐驾同路数的车,关键是车旁站着一坨翘首等待的人,好吧,再挤挤还是有空间的,车上的冷气还是够足的,我这样对自己说。
车越驶越近,我都听到被尾气热浪熏烤的同路人发出的吁气声了,就在两车即将缓缓对接之时,也有一辆缓缓但是突然现身的小车抢先一步,和我们来了个亲密接触。
不记得那天到底是怎么回家的,唯一有印象的就是车上的人在牢骚满腹之时,车下的人在瞠目结舌之际,我却窃笑不已,因为这一幕实在是太戏剧性了。
可这个小插曲的荒诞值显然没有错送棺材到殡葬服务对象的家中来得高,当看到《超完美告别》这个开头时,我就知道不可能错过它。
我承认我相当喜欢英伦幽默的调调,挖苦、讽刺、不靠谱,要多黑色有多黑色。
本应弥漫着悲情狗血氛围的葬礼最终演变成一出糗剧,悲喜的大错位让你坚信只有在艺术作品中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搞不好,这类英伦喜剧才是生活正剧的真实写照。
生活就是生老病死、鸡毛蒜皮,没有谁比谁更成功,倍受青睐的作家大哥也只是个捉襟见肘,流连于家庭聚会泡年轻妹妹,没什么责任感可言的中年男人;没有谁比谁过得更舒心,高高在上的舅舅还不是得接纳在个人婚姻问题上绝不让步的女儿和误食迷幻药在亲朋好友面前大出糗的准女婿;没有谁比谁更高尚,以慈父爱夫形象出演一生的老爸在最后被盖棺定论前还加冠以同性恋的封号。
你把自己、把周遭粉饰得多堂皇,现实就会让你显得有多么的无极。
可这并不是生活的最终目的,“我父亲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也许不完美,但他是个好男人。
他爱我们。
今天我想要做的是要为他献上一个庄严隆重的告别式,这很过分吗?
那么,可能,可能他有他个人的爱好。
生活并不简单,很复杂,我们都被一起带到一个充满混乱和骚动的世界,一个充满各种疑问与答案的世界,而死亡总是在某个角落徘徊。
我们竭尽 所能的做到最好,但无法总是做到最好,但是,我的父亲,他做到了。
他一直告诉我,你必须过你想过的人生,因为你永远不会晓得将何时离开,不论成功或者失败。
最重要的是你努力尝试过了,父母只能为你指引方向,然而到最后,你还是得自己闯,你得自己成长。
那么,今天后你们离开这里,我希望你们记得我父亲他真实的样子:一个正直而深情的男人。
即使我们能像我父亲一样,慷慨、乐于付出、善解人意,那么,世界将会是个更好的地方。
”本剧末了,丹尼尔以一段不煽情不作做的悼词将我们重新带回这场极度走样的葬礼上,同时向我们揭示其意义——带着挚爱的心情缅怀死者,也让生者将不如意的过去埋葬在葬礼上。
此刻,导演不再是那个高叫“国王其实什么都没穿”的小男孩,而是像那个溘然长离世的父亲生前所做的那样,让一家人再次齐聚一堂。
暖暖的,不是吗?
好吧,其实生活远比电影精彩(这是苏苏很喜欢的一句偶原创滴话,炫耀一下),不管你承不承认,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以及等到事情柳暗花明时的坚强、爱与耐心。
"也许,生活并不简单有,些复杂.我们都一起被带到一个充满混乱与骚动的世界,一个充满各种疑问与答案的世界.而死亡总是在某个角落徘徊.我们竭尽全力做到最好,却无法总是做到最好....."笑过之后能发人深思的电影.人生就是这么的短暂,我们与茫茫宇宙相比根本渺小的忽略不计不值一提.所以,现在起用自己不值一提的生命来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吧.还有其实很少看欧美片,因为总觉得很不合自己的胃口.马甲大叔隆重介绍给我看的.拖拖拉拉的到今晚才认真看完.然后觉得非常棒.谢谢马甲大叔!
死亡的是什么主题:勇气(勇气源于爱)main plot:丹尼尔能不能走出哥哥的阴影,成功的做悼词,让葬礼顺利进行和结束;工作人员拿错尸体——西蒙推翻棺材——侏儒的威胁——侏儒的死亡——西蒙跳楼——侏儒在葬礼里醒来sub plot:1.堂姐带着未婚夫参加葬礼初见家人,未婚夫却误食迷幻药,女儿能不能让男友在葬礼上正常表现,以及顺利的公布自己和男友的恋情;男友吃错药——推到棺材——躲在洗手间(喘息)——裸体跳楼(高潮)——女友勇敢的公布怀孕的消息,解决了男友欲跳楼的问题2.弟弟丹尼尔能不能从哥哥那拿到钱,支付房子的定金,顺利的搬出去住,维持夫妻的关系;期待从哥哥那拿到钱——得知哥哥没法支付葬礼的钱——葬礼上的一系列事情——丹尼尔的演讲——最后哥哥让弟弟和弟媳一起到纽约生活3.丹尼尔和哥哥罗伯特能不能守住父亲是同性恋这个秘密,不让父亲情人将其公布于众,维持父亲的声誉;出现陌生人——侏儒说出了父亲是同性恋的秘密并威胁——在将拿到钱时激怒了丹尼尔——兄弟俩绑架了侏儒——侏儒被误喂迷幻药——误以为侏儒死了——侏儒被关进棺材——侏儒在葬礼进行中突然醒来——丹尼尔成功的读悼词平息了混乱,葬礼顺利结束还有一些更小的情节,丢失迷幻药的人,妻子能不能搬出去住,能否让恋人回心转意,叔叔能不能顺利参加葬礼,神父能不能顺利的让葬礼进行下去。
最后每一条事先计划好的subplot都交织在一起,跳楼的西蒙和藏侏儒尸体,迷幻药的丢失导致了侏儒的死亡……增加了故事的层次感,让混乱进一步升级,经历所有混乱后的丹尼尔终于能坦然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承认每个人都会有差异,“勇敢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完成了祷告,无论你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是你去尝试过了……学会宽恕”,成功的结束了葬礼。
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房子里,进行着一场严肃的葬礼,然而每条故事线紧密的交织在一起制造出了一场捧腹大笑的混乱。
在电影的结尾侏儒并没有死,我想真正死的是丹尼尔的胆怯,丹尼尔不敢面对自己的小说梦而选择逃避的胆怯,克服胆怯,只有勇敢的踏出第一步,勇敢的尝试,以及坚持和努力,一开始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才能不是么,我们能做的就是尝试和努力,其他,let it be
很一般的片子,演员的演技都没什么问题,当然,也并没有极其出彩的。
有问题的是影片本身(或者说剧本),最终的大团圆结局,没有特别意外的感觉,心里面也没有水到渠成的淡淡感动。
影片想告诉我们的很简单:那些有异于他人的部分,并不能否定一个人的品格和成就。
但是表达的力度很低,长度也很短,只是最后男主角一个大声就震慑住了大家,最后极其生硬而突然的和弟弟和好,凑成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影片其实还能再换一个名字,“迷幻药引发的悲剧”或者“一瓶安定的冒险”。
一瓶药片引发的血案。
淋漓尽致地笑一把吧。
真他妈过瘾。
最搞笑的一句台词是:神甫,上帝今天好吗。
每个段子都在认真的表演下,显得入氛。
编剧绝对能折腾。
高潮本应该在“小爱人”扔进棺材就结束了。
可两个同性恋保持69进入坟墓多无聊。
于是,HI药继续。
死了的人。
一切都显得可爱。
他做的事情绝对是与众不同的。
他不会在乎什么了。
很棒的结局。
很有感染力的演讲。
一部黑色幽默的电影,从头笑到最后,让葬礼成为挣脱困境的诱因,让死亡成为一个笑话,让勒索成为懦弱者守卫家庭的勇气,让所有的不如意都一笑而过,继续朝前走。
从电影的一开始,一具送错了的棺木开始,就预示着笑声。
父亲的同性情人那矮矮矮矮小的小个子的出现,那时常流露出的哀伤的神情的巨大的眼睛,那理直气壮的索要遗产。
既可笑又猥琐,既无耻又直白。
恨也恨不起来,毕竟,死去的父亲在完成他一生所有的责任之后,偷偷地独自去寻欢,在这个葬礼上,似乎也不那么不可容忍了。
05年的乡村版《傲慢与偏见》的男主角,马修·迈克费登 Matthew Macfayden 在胖了一点之后,不再像达西——当然他在瘦的时候也不怎么像达西,他就像他演的,一个不自信的写作者,准备了那么久的葬礼上的悼词,最后弃而不用,大声说出了他感人至深的发自内心的话,那也许是他最好的作品。
所有的人都那么倒霉又可爱,在这个葬礼之后,又多多少少摆脱了一些困境。
未来的药剂师现在的化学生确实是研究出了具有迷幻作用的迷幻药。
一对恋人在出了巨大的洋相后变得更加相爱,并且不用再担心女方父亲的反对。
暗恋中的男人可以放下那颗悸动的心了,因为他暗恋的女人有BB了,他不能想像他会去做一名父亲。
执拗的钻牛角尖的人可以放心了,那一点小小的皮肤病真的不算什么,毕竟他接触到更脏的东西了。
未亡人可以从伤心中解脱,那死去的人不必再为他伤怀。
作家弟弟在葬礼上邂逅他的旧日小女友。
男主角呢,他有他完美的妻子一如既往的支持,又可以从母亲的强势下走出,过两人的小日子,卖了旧房子买新房子,一切都那么好。
甚至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也因为那些迷幻剂,可以从轮椅上爬上屋顶,脱光了衣服,自由地在月光下作个沉思者的选型。
这个片子浓郁的话剧腔和舞台走位,所有的场景都是在一幢小屋子里,让我想起很久之前看的《大人别出声 Noises Off...》,从舞台到银幕,不得不感叹英国演员强大的功底。
我从来不换网名,不换E-mail,不换QQ,在这些固定的ID后面是我不停转换的心情。
有时候我会希望自己是在等待某个人,虽然我的确是,无人可等。
我没病,我很好,我总是这样说,所以除非出现像高高飘红的体温计和满地的卫生纸这样强大的证据我不会吃药不会虚弱,虚弱,其实是自己给自己下的暗示,我病了我得难受我得昏睡,如同看到血才开始肚子痛的月经。
我很迟钝,我不喜欢迟钝,我希望自己可以对应灵敏进退得宜,像一个出色的辩手一个强大的战士,而现在的生活状态,离我所想的,实在差别太远。
何妨放肆一下自己乱糟糟的心情,这几日每天上自习,按时吃饭睡觉,生活规律得像个小学生,心态平和得像个老人。
很多一点点大的初生叶子组成了一片疏疏的绿影,很多很多花开了败了,啊,春天,春天。
《葬礼上的死亡》有个可爱的男主角,他委屈得像个孩子又担当得像个男人。
他总是期待着看着妻子,而他可爱的妻子总是说“我相信你。
”“你是最好的,当然是。
”在一片混乱的幽默中,我的视线无法找到一个固定的焦点,于是总是飘飘荡荡地跟随着镜头,欢笑,肆无忌惮地。
忘了这是一场葬礼,是有关人生最大的无可奈何。
而最后最后,这他又让我想起,终于不再紧张的丹尼尔大声地说“我的父亲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从这里开始,我已知道结局,却还是这样看着,与台词无关。
只是看着他的表情,沉着,冷静,带着被克制的悲伤,认真地说着他的悼词。
噢,可爱的父亲,可恶的父亲,你的离去不仅留下一场悲伤,还留下了一片混乱,你只是闭上眼也许在偷听在心底偷偷地笑着。
好吧,你笑吧,你的确应该偷笑,你有一对可爱的儿子以及一个强壮的妻子,看来悲伤不大可能打得倒她。
那些被不断发生的状况搞得头晕眼花的亲戚们,也会在离开的时候念着你的好,感谢你的小儿子吧,那个总不被人期待的男人,他让他们想起了这些。
键盘坏了买了新的,系统坏了重新装了,我人也倦倦的烦烦的可否把我装回母体重新来过?
另,力荐它的插曲 love our time today
一架棺材,在地图上慢吞吞的走了半天,几个人肃穆的抬进来,打开一看,竟然装错了死人!
真是一架倒霉的棺材!
与些同时,带着各种困扰和问题的各路亲友,从不同的地方汇集而来,参加葬礼。
因着各种巧合的偶然和必然,与葬礼有关的闹剧就开场了。
从小到大,缓缓前进,最后在极其荒诞中结束。
一场本应肃穆庄重的葬礼,却在出现诸如尸体跌出棺材,昏死的不速来客压着死者的头被装进棺材里,吃错药的小律师光着身子在屋顶上闹情绪,老人把屎喷到年轻人的脸上,同性恋不雅照曝光等“成何体统”的情节。
那架不得安宁的棺材最终由于儿子发自肺腑的演讲,落土为安。
但是在结尾,那瓶不断丢失的被当成是镇定剂的迷幻药,让本应该年高德昭的叔叔艾菲,也光着屁股爬上了屋顶。
他迷迷糊糊的看着苍茫大地,很不满意,终于忍不住破口大骂:这一切,真他妈的绿!
其实,那时天色已暗,正确的讲法,应该是:这一切,真他妈的黑!
这是一部让我狂笑不已的电影。
它的成功之处,我觉得,首先在于各色人物的设置。
片中的主要人物可分为两组,第一组以丹尼为中心,第二组以玛花为中心,两组人物在葬礼又有不同程度的穿插联系。
丹尼是死者的小儿子,也是葬礼主持人。
围绕着他,死去的父亲艾迪、母亲珊杜娜、哥哥罗拔、妻子珍、朋友厚华、叔叔艾菲、牧师戴卫逊,还有艾迪的同性恋情人彼德,组成人物关系,特别是他与哥哥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剧情发展的主线之一。
丹尼有写作的雄心,却始终活在已成为著名作家的哥哥罗拔的阴影下,他对自己写的悼词很没底(确实也写得不怎么样),而众亲友竟然也都公开对不是罗拔写悼词感到遗憾,不甘放弃机会的他自尊心倍受打击。
影片抓住这个一点进行反复的渲染。
当父亲的同性情人无意中再次踩到他的这个痛处,他终于把自己的怨气发泄出来,导致剧情徒然上升。
第二组主要人物是玛花,她是死者妻子的侄女。
她把男友西蒙、弟弟特洛、父亲维德、一夜情人贾斯汀组织在一起,形成人物关系。
她带着自己的男友西蒙参加姨父的葬礼,她想把西蒙正式介绍给大家。
不想她却把弟弟装在药瓶里的迷幻药错当镇定剂给紧张的男友吃了,使之早早成为闹剧的制造者之一,几乎使她颜面尽失。
不过最后,她以自己的坚持,勉强争取了完美的结局。
但她只是一个功能性的人物,这一组人物中,重量级的是她的男友西蒙。
无辜的西蒙可以说是闹剧最大的牺牲品,由于吃错了药,丑态百出,但他是身不由已。
从性格来说,他最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所以他一见到玛花严厉的父亲,就很紧张。
但他顶着未来岳父刀一般的眼光,却仍敢安慰死者的妻子,虽然给的是一个夸张的熊抱。
当他幻觉中听见棺材中有人抓刮的声音,毫不犹豫的开棺救人,这可看出他实在是一个善良至极的人儿。
至于他光着屁股爬上屋顶声称要跳楼,皆因是他爱玛花至深所致。
当玛花跟他说自己怀孕时,他马上原谅了被贾斯汀强吻的玛花。
他高兴得甚至有些迫不及待,开始称呼那个咬牙切齿,声称要杀死他的未来岳父为“爸爸”。
可见,如果除去吃了迷幻药的“发病”症状,西蒙是一个还算正常的人。
而其他的几个配角,如老是担心自己有病的厚华,跟玛花搞一夜情却念念不忘的贾斯汀,暴躁易怒的艾菲,总是弄丢迷幻药的特洛,专断的看不起女儿男友的医生维德,赶时间的牧师戴卫逊,不能承受失夫之痛的神经质的珊杜娜,又有哪一个是正常的?
至于丹尼和罗拔兄弟,为了灭迹,竟然把彼德的尸体装进父亲的棺材里,这就很离谱了。
而他们真的这么做了,若不是彼德在丹尼的悼词中重活过来,掀开棺材盖,这一对同性恋人可真要合葬了。
犯罪不说,这已是对死去的父亲的一种莫大的侮辱。
要知道,那架“尸体”的屁股可是压着他的头部塞进去的。
可见,不正常的人,还真不少。
按史铁生的说法:我们都是有病的人。
既然因此,就请不要太自以为是。
另一个重要的配角应是彼德,他肩负着为首先死者进而给众人扯下遮羞布的功能。
很少有人会相信这个身高不足一米的侏儒,竟然是死者艾迪生前疯狂的同性恋人:他们甚至发生了“艳照门”。
从老太太珊杜娜的痛心疾首以及各位男士的表现来看,他们“不雅照”的“不堪入目”程度,应该是比08年香港的所谓“艳照门”,要过之而无不及。
那几张照片在葬礼上的公开,炸毁了葬礼上几经闹剧破坏仅剩的庄重感,炸毁了所有人原来克意维持的,有关死者作为一个“正人君子”的自负定位,把他遮掩的“并不完美”的另一面展现无遗。
作为一面镜子,这个事件让二儿子灵感突发,替大家说出了作为一个不完美的“绅士”的理直气壮:只要我们心中有爱。
其实,除去两个不幸的裸男,片中的这帮衣着光鲜的人物,又有哪几个不是徘徊在斯文扫地的边缘?
说到这个“艳照门”,就不能不说到道具了。
道具在影片中的成功运用,取得惊人的效果。
其中,“照片”这个道具在片中的功用真是跟炸弹有得一比,上面已作了分析。
另外一项重要的道具,就是那瓶被错当成镇定剂的迷幻药。
这瓶迷幻药被在影片的开头、中间、结尾分别给三个人吃了,造成了惊人的效果。
特别是头两次,对剧情的发展起了决定性推动性作用,而最后一次,则是一次强有力的收尾。
可以这么说,整个影片基本就是按照这三次错吃迷幻药建立剧情结构的。
在影片的开头,是西蒙错吃了迷幻药,这导致他还未到达葬礼地点就开始处于一种“发病”状态。
如果按照三幕式的情节理论,第一幕的情节点就是西蒙认定棺材里有活人而硬把棺材掀翻了,导致葬礼的中断,完成开端阶段的高潮点。
而借着这次中断,彼德趁机跟丹尼摊牌,导致他自己被强迫吃下了五颗迷幻药,进而在“发病”中失足跌倒昏死。
也正是西蒙再一次的“发病”,一丝不挂的爬上屋顶,吸引众人跑出屋外观看,给了丹尼兄弟等人把彼德放进棺材的机会,也才有了彼德复活掀开棺材吓倒众人的情节,也才有了丹尼发自肺腑的一翻生命陈述,制造了影片的高潮,也就第二幕的情节点。
丹尼的演讲解决影片的戏剧问题,影片也将近结束。
这时,丹尼的妻子珍说她给艾菲叔叔吃“镇定剂”,于是引出艾菲叔叔也光着身子上屋顶的具有强烈戏剧性的一幕:他忍不住破口大骂:这一切,真他妈的绿!
看完这部电影,我也忍不住破口大骂:这部电影,真他妈的黑!
当然,我是光着膀子坐在电脑前。
My father was an exceptional man.Did he have his faults? Yeah. But he worked hard for his family.All I wanted to do today was tell him how much we all loved, cherished and repected him. Is that really too much to ask for? So may be he loved dreamgirls more that most men. But, hey, life is complicated. We do our best. And he did his best. One thing he did, was teach us to chase after our dreams.So, when you leave here today. I want you to remember my father for who he truely was, a loving, kind, gentle man, that never judged anyone, who never cast disparaging remarks, or held prejudice against any race, creed, gender, or height. And if I turn out to be just half the manthat my father was. Then the child I'm planning onhaving with my beautiful wife will be truely blessed.Thank you.我会牢牢的记住这段话。
不会有人,一生都获得完美。
最有价值的,不是你获得了多少,不是你拥有了什么,而是当你真的离开人世间的时候,会有很多人记住你,怀念你,并且永远的活在他们的心里。
抱歉,它甚至无法吸引我耐着性子看上10分钟
最后那幕印象深刻。不过好多情节我都猜到了。中规中矩
英国人确实更会演戏 相比美版而言 人物处理更细腻更丰满。但是没有了美式口语的夸张和幽默。先看的美版觉得一伙老黑好搞笑。换成原版都是白人有点不习惯了。 结尾的处理比较好一些。
乱笑一通。。。
难道迷幻药的作用就是看到很多绿色和想把自己扒光?话说和一个侏儒在一起也不只是性向问题吧。。。
还行
很有趣的电影
一瓶安定引发的惨案~
我 不觉得有趣 sorry- -
让人笑着笑着想哭,想哭了又大笑,黑色幽默情景剧般的电影,许许多多小火花变成的大爆炸,我会说律师哥全裸坐屋顶摆思想者的造型很美型嘛XDDD~
从这部片的班底来看,是一部标准制式的英伦喜剧。围绕一个应以悲伤的葬礼展开一系列不忌口的笑料。从观影效果来看,英伦喜剧完全不同于美式喜剧,它追求言语的发差对比和包袱的铺垫。事实上,这部喜剧片并不是我所期料的英伦喜剧,虽然最后足以打动人,但是恶搞程度远不及《僵尸肖恩》和《热血警探》。
这也算幽默?
Brilliant!!!!!!!!!!!!!!!!!!!!!!!!!!!!!!!!!!!
英不英伦猫屎女孩说了算
从头笑到尾
好笑,我电脑就是看这部片的时候死了的
无聊透了。。。
英式幽默。要慢慢品尝。
“My father was an exceptional man......”
真的太一般了,都看不下去。又闹又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