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飞投资罗素兄弟的《灰影人》号称两亿美元,而投资韩国兄弟郑秉吉郑秉希的本片预算也就前者的九到十分之一吧。
两部影片应该是同时规划制作。
《卡特》是韩国郑氏兄弟编导的第四部长片,虽然年少不到一代人,出手较晚的80后郑氏兄弟试图要解构前辈奉俊昊,朴赞郁乃至更年轻的罗泓轸树立的韩国类型电影标杆,特别是在动作类型方面。
长达5分钟的T-back男逃杀式浴血格斗长镜。
致敬并解构了一把昆汀《杀死比尔》那场著名的乌玛瑟曼着李小龙装大杀日本黑帮。
一镜到底无论真假,效果到肉。
暴力解构再解构。
暴力永远都是电影的一扇逃生之门。
极其粗糙快速中的细腻调度:朝鲜民族传统文化的演绎。
正是通过这些模糊场景(此处为穿过黑色窄巷),实现镜头衔接,达到一镜到底的视效,方法和《1917》相同。
B级片的极快叙事,但是不乏丰富的意象。
朝韩合作抵制美帝的左倾象征画面,莫名惊悚。
韩国电影的好莱坞化使得韩国影人钟情丧尸。
2016年《釜山行》大热大卖,被誉为亚洲第一丧尸片。
本片中朝鲜丧尸顺水而行,配以韩版《忐忑》高歌,产生荒诞之美。
政治隐喻不过度解读。
三车并行贯通空间的格斗设计调度,巧思花钱少。
郑氏兄弟热衷摩托车追逐,本片也有淋漓体现
原来,中国才是半岛问题的救赎。
驶向中国的半岛逃生列车遇阻,意味深长,充满悬念。
预算所限,大部分动作场景都在荒郊野外完成,包括一些本来牛掰的高科技手术,如取出嵌入男主耳中芯片装置。
但动作场面的设计调度绝不输给罗素兄弟。
携韩国类型电影基因,他们的解构必经B级片模式的摔打,难免用力过猛矫情泛滥。
是否一镜到底也不再重要,视角的变化已经勾勒了类型电影多个发展方向。
ps, 男主的CIA身份名字十分谐音美国动作大导 Michael Bay ,可见郑氏兄弟是Michael Bay的fan 。
本片射杀格斗伤亡报告:以平均每分钟阵亡15-20人计算,共计2200人==lll。
这位哥,你有木有象007一样领取杀人执照?
是朝鲜韩国还是美国政府颁发的?
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
没有好莱坞特效,不过看节奏还是蛮过瘾的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只有5.8分?
我觉得有7分
人卡翻摩托车,摩托车卡翻摩托车,摩托车卡翻汽车,飞机卡翻汽车。
每次追车戏必有被卡翻车的镜头,绝了觉得动作戏太假太夸张的时候,就提醒自己是因为游戏感这三个字才看的这片,可是看到那几辆摩托车爆炸的时候,突如其来的5毛爆炸火焰特效还是震撼到我了,15年之后的3a游戏基本没有这么烂的爆炸火焰了
今天聊聊韩国电影《救命卡特》。
片名카터 / Carter (2022),别名卡特。
影片设定在未来,人类社会爆发“DMZ病毒”,被感染者会变得攻击性极强。
特工卡特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在韩国一家旅店醒来,通过耳内植入的通信模块,他渐渐了解了自己的任务,需要护送人类活体免疫体汉娜前往朝鲜。
为了自己和人类的生存,卡特不得不杀出一条血路。
用一句话来评价本片,那就是:太过于生猛。
导演郑秉吉继续深耕他最拿手的动作电影,他在《恶女》中尝试了大量长镜头,本片更是直接采用伪一镜到底的方式,从头到尾不停歇。
我本身就很喜欢长镜头,对敢于尝试一镜到底的电影更是喜欢。
连贯性强不强、漏洞多不多暂且不说,敢于拍摄一镜到底就值得肯定鼓励。
《硬核亨利》《一击》均是很不错的伪一镜到底动作电影,而《救命卡特》比起这些前辈,显得更血腥更暴力更刺激。
如果观众想要痛痛快快爽一把,那就不要错过《救命卡特》。
卡特在这里面对的可是三个国家、上百名特工和军人,并且在丧失记忆的情况下,找出事件真相,杀出生天。
观众可以发现,在《救命卡特》中,武术指导很少设置卡特单打独斗的镜头,而是大量设计多个角色交织在一起的混战,以增强表现卡特处境的危险和混乱程度。
影片中尽量使用演员真实打斗,而不是依靠CGI制作特效。
因此男主角周元为此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增肌训练,增加了7公斤的肌肉,还接受了三至四个月的特技表演强化训练。
整部影片的场景令人眼花缭乱,演员们的动作刚猛暴力,拍摄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大量航拍镜头会让人感到晕眩,导演不断地炫技,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近距离格斗和远距离搏杀样样精通。
从技术上来看,影片说得上精彩绝伦,但也会令人感到十分疲惫。
建议观众看完《救命卡特》后,躺下休息一会儿。
整部电影一直处于不间断、高速移动的状态,演员们也是时刻处在最暴虐的状态中。
不光剧组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观众也被迫地处于高速运转状态,看完电影后,整个人会感到十分精疲力尽。
一般来说,动作电影会包含几段比较重要的战斗戏份,比如开场一段小高潮、中间两三段小高潮,最后来一个大场面战斗收尾,战斗戏份通过对话转场衔接。
而《救命卡特》就不一样了,影片中鲜有对话转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不间断地战斗、移动。
能有三四段动作戏就已经算得上动作大片了。
《救命卡特》中有足足9段长时间战斗戏份!
别说尿点了,观众想要在130多分钟的影片中找一个喝口水的机会都很难。
这是一部尸体数量远远高于台词数量的电影。
《救命卡特》的剧本十分简单,别看设定了末世背景和连环阴谋,但为了顾及伪一镜到底的需要,宏大叙事需要通过动作戏推动,台词也尽可能精简。
因为动作是影片的核心,全片一直利用NPC式的工具人向卡特,也是向观众提供背景信息,工具人最大的作用就是完善剧情,在提供信息后就再也不见,顺便帮助卡特完成场景过渡。
整个观影过程犹如在玩耍一部3A游戏大作。
观众所要做的就是跟随导演的镜头,一路闯关杀敌,顺带着拯救一把世界。
影片中有许多近景特写,同时也有大量无人机拍摄镜头,观众就像在主视角和上帝视角之间来回切换一样,可以尽情享受沉浸式的动作快感,也可以愉悦地享受远距离运筹帷幄的感觉。
导演所要做的就是带着观众,一路速通,用高玩的手法打爆这个超带感的游戏。
《救命卡特》还阐述了过犹不及的道理。
数量多、时间长的动作戏是本片最大的优点和特点,同时也是这部影片最大的弱点。
凡事都讲究劳逸结合,工作学习娱乐都是如此。
观众需要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内持续绷紧神经,这本身就是一场较有难度的考验。
玩3A游戏的时候,玩家可以随时暂停、存档,而观众在看《救命卡特》的时候,能做的也就是调整一下坐姿吧。
精彩的战斗能够刺激观众,但时间太长就会降低观众的敏感度,甚至让人感到麻木。
导演奇思妙想,特别想一股脑儿地呈现给观众看,只是这些视觉奇观的点子实在是太多,用一部影片的体量承载这么多点子,的确挺考验导演和观众的……
爽片勇敢尝试一路速通,战斗永不停歇审美疲劳。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救命卡特》爽片看的神经发紧,好多一镜到底,不管你觉得真还是假,哪有什么时间想剧情。
选片子看之前,我觉得大家都已经判断过了,是要爽一下还是思想翻滚一下,还是其他等等的。
这种片子就是让人看着爽的,毕竟网飞公司拍的,基本就不要剧情了,也不需要谈剧情,毕竟这是一部超爽片。
如果你看的爽,就说明你支持我的观点,如果你不爽,或者说这片子没有内涵,那请去看《肖申克的救赎》或《当幸福来敲门》吧。
运镜、剧情设定都像极了动作游戏,大脑中的声音就是任务系统,告诉主角接下来做什么;和重要角色对话时,对话全脸对着镜头,正是游戏中NPC交待重要剧情的视角;打斗时NPC一个个上;出现新任务时来个全景环绕,方便角色掌握全局,决定接下来的操作。
剧情安排也像游戏一样不合理,比如飞机货舱中开了数枪还炸破个大洞,另一边的NPC们毫无察觉,也没人过去看看,非得等叛变医生过去触发剧情。
作为电影来看有点怪,当成一命通关的游戏录像就合理得多。
非常不错的尝试,值得五星鼓励。
救命卡特报告指挥部,烂片,超级大烂片动作戏差的一批,镜头晃的要死伪一镜到底相当粗糙,剪辑点明显到一定程度了,充斥着绿幕既视感,尤其跳下飞机之后的打斗,更是让人发笑,镜头,老是来回窜,生怕导演让你不知道他的技术水平,然而,你这个技术水平是真尼玛不行一到动作戏镜头就开始卡,明显是剪辑点,有的他妈画面色调都对不上,怎么能过的?
至于剧情,更是一坨稀烂,什么都想讲,什么都没讲好,政治斗争,病毒丧尸,失忆军官,飓风营救等等等等,却完全失去了重点,导致我在看的时候我经常发出感叹:这帮人tm到底要干嘛,目的到底是啥。
而影片134分钟的时长更是让人感到倍感漫长与折磨,我头一次看动作片看到想要睡觉。
而充斥着韩式暴力的动作戏会让人觉得,有必要吗,况且为什么要环绕裸女玩枪,我一直不理解这个镜头。
总之,不推荐!
有个韩国导演郑秉吉,我愿意称他为韩国长镜头第一人。
2012年拍《我是杀人犯》,明明只是个悬疑片,硬是塞了一段行云流水的公路追逐。
2017年搞出来一部《恶女》,一镜打到底狂打,大有挑战《硬核亨利》的野心。
再隔五年,他又端出来这部混杂了失忆悬疑、跨国谍战、政治惊悚、僵尸病毒的一镜到底大片《救命卡特》。
动作难度更大,场面更豪华,背景更复杂,更惊险也更惨烈……额,好吧,上述印象仅仅来自我当初看预告片和物料的感觉。
前阵子电影上线,扫了眼评价,好家伙,怎么将近一半是中差评啊,骂声不绝于耳。
哪里出了差错?
我看完就有了答案。
这类一镜到底电影的短板,就是受限形式,很难设置复杂的角色背景和解谜情节。
而郑秉吉偏偏喜欢挑硬茬子啃。
你看这片,又是南北韩对立合作,又是中情局横插一杠,又是病毒又是失忆又是营救又是信任游戏又是阴谋叛变,最后还往中国靠了靠起手搞得天南海北,解决基本虎头蛇尾。
真相全靠角色自曝,悬念全靠不攻自破,矛盾全靠狠打一场,甚至还弄了个开放式结局。
那些所谓的阴谋分子特务首脑,一个个都喜欢大咧咧的把话说得很开,像卡通片反派,看不出有多少城府,为了把故事讲完,角色先被牺牲掉了。
我们知道里面的一镜到底不可能是全是实拍,但片段怎么组接特效怎么用也是个艺术,有粗有细。
以前在微博搬过一个视频,分析《1917》,《荒野猎人》里的长镜头,缝合点都是很精巧的,属于细活,不会破坏你看片的实时体验。
这片就差得远了,从开头就透出一股不怎么讲究的态度。
这里弄一个有够长的空镜头,那里弄一片烟雾弥漫,要么弄一个明显不是物理摄影机完成的轨迹,明白无误告诉你,我这里有个剪辑点,我这里用了特效。
而且整个电影看似实时推进,其实稍微留意不难发现,片中的实际事件不可能在两个多小时内完成,缺少这种信服力,沉浸感也差点事。
说说大家最关心的:打得够多吗?
绝对管够。
但打得爽吗?
确实差点事。
动作有了,动作想象力没跟上。
摩托车追赶用了三四次,感觉男主到哪儿都能随时窜出一群摩托车追兵来,跟玩黑道圣徒被通缉似的不讲道理。
男主在并排行驶的汽车之间来回跳跃搏斗,到后面又换成火车和卡车重来一遍,到最后上直升机搏斗基本上也是换汤不换药的思路。
豆瓣有个短评说,除了开头浴室百人斩,后面没一场打能看的。
这话不乏道理。
整个片的高开低走很严重,看最后一场大战甚至就像连坐第三趟过山车,都疲得只想它快点结束。
不过在男主的打不死方面,电影倒是充满想象力,甚至太泛滥了。
如果你觉得开头没多久他那个跳楼就挺离谱的,那看到后面绝对掉下巴。
无论踩着滑行的摩托跳上卡车,还是从凌空的车厢里跳出撞进玻璃,或是在各种交通工具之间爬来跳去毫发无伤,那敏捷度说是被蜘蛛咬过也能信。
当年《速度与激情9》口碑惨败的原因之一是被吐槽全员摔不死,可跟这片一比,那群光头伐木累们还有点身娇肉贵呢。
男主的强悍过头还不止摔不死。
打得再猛也面不改色大气不喘,仿佛刚做了半组热身,几场生死搏斗后上飞机治疗只是涂了点酒精,说是注射过超级战士血清也不违和。
有这样的超人类在场,说好的体力耐力超出人类极限的僵尸压根就不好意思表现了。
实验室暴走那场,有几个龙套的演技真有够敷衍的,随便凶一凶,随便扑一扑。
争先恐后窜出来只为了脑门上挨一枪,估计是知道根本不够男主打的,索性处于半怠工状态躺平了。
而全片最偷懒的还不是龙套,是特效师。
有些动作场面看得人简直笑出声。
摩托车撞在一起坠毁,自由落体格斗,吉普翻车压爆脑袋,直升机悬挂搏斗……注意,不是特效“没做好”,也不是特效“有点粗糙”,毫不夸张地说,有那么几个瞬间,堪比“我学了四年动画同学的毕业作品”。
我第一次看那摩托车爆炸甚至以为自己眼花了,心想不会吧不会吧,不会这么拙劣吧?
特地倒回去重看一遍,很悲伤地确认,是放在20年前都会引发笑场的水平。
说了这么多,最后要对某些差评唱个反调。
有人说一镜到底看得头晕,对我这完全不是问题。
多年前我玩过一款神奇无比的游戏《凯恩与林奇2》,负责任地说,不用通关,但凡你能坚持上五六个关卡,从此再没有什么电影能晕到你。
我对这个电影评价比较高导演始终在做一件事:挑战对动作戏设计想象力的边界这个对边界的探索是抛开数字技术的俗套比如漫威电影宇宙代表的那个方向这部电影完全不关心这个探索是在限定预算内纯粹拼脑力的第一场浴室大战后,我也有点疲惫但越看到后面,越精神了,完全不快进了无论是公路汽车、摩托车联排大战还是空中自由落地中的枪战还有直升机和火车大战的调度从动作设计上,都在前人基础上给出了创新当然是站在各种巨人肩膀上为基础每一种设计大概指向的经典代表作也都能想到但《救命卡特》是用拙的思路去寻找新可能而不是完全扔给数字特效我更愿意把这部电影看作是巴斯特·基顿,到成龙这个谱系的延伸就是疯狂的动作设计的密集连接这部电影大概有效动作设计的强度是普通同类电影的好几倍而且我能感觉到这个导演是真的high和热爱这个创作有人说他是韩国版的卖拷贝(Michael Bay)我个人认为在创新的狠劲儿上,超过了卖拷贝表面上,这部电影硬套《硬核亨利》的长镜头但其实《救命卡特》抛弃了主观视角是更自由的在动作紧凑度、流畅性和多场景上,我更多想到的是《突袭》,而不是John Wick系列但《救命卡特》给出了更多变的空间关系和节奏感,这都是非常难得的要知道《速度与激情》从一个朴实的警匪B级片到最新一集开车飞太空,这种风格的演变和升级大概也经历了20年。。。
从自我迭代角度,《救命卡特》代表的韩国动作片,在动作打斗和追车戏想象力角度,人家已经不输好莱坞顶级制作,也更是亚洲一流。。。
吐槽《救命卡特》故事和人物,我觉得其实挺无趣的这是一个cult气质明显的怪诞动作片我之所以后一半看进去了,就是内心升起了一股好奇心:“我看你还能怎么编,还能怎么设计?
”最后,基本没太让我失望。。。
这片子的制作水准已经超出中国电影太多,我们的追车爆破戏居然还是前辈罗礼贤的团队在一些主流娱乐电影里撑场,不是说他不好,而是太缺少新的动作设计创新了。。。
所以,我给这个片子很高的评价,娱乐电影创新,就该如此,要有那种“去你妈的,老子就这么拍了”的气势,管你豆瓣网友打几分。。。
全程让我在无法呼吸中看完此片,很精彩,刺激,那浴池的打斗戏太血腥了,太刺激了,还有在高空中往下坠的戏,实在让我无法呼吸,看的就如自己在空中旋转一样,我有恐高症,这场高空坠落戏让我看的每根神经都在跳,就好像是我自己要从空中坠下一样,这部片太好看了,特技音效好棒啊,主演太能打了,虽然打的有点夸张,但打的真厉害
摄影尽头很独到,360度无死角,打斗也很劲爆!还是挺不错的电影部动作片!
郑秉吉导演果真是……开头的15分钟打戏,比《恶女》的视角还独特,游戏的观感体验,血腥暴力带来的不适,还有一镜到底的“晃”,真替周元揪心啊。电影中的病毒,我的理解像是丧尸,蔓延极快,于是多方抢夺“救星”,开始打打打杀杀杀。卡特的遭遇很特殊,为了信念而战,一路打怪,直到最后记忆恢复。这个过程太像是一场游戏,有代入感,又弱化了代入,所以才不觉得过于暴力。这样最好,否则多半会不想看。最深刻的是跳机后,在空中的枪战,其次是最后汽车追逐、在火车上空的混战,每一场戏都很过瘾,一镜到底的非常真实。在驶向丹东的火车即将消失的时候,有了上述的感受。然而,没想到最后一个炸弹,把这些感受全部否定。这个炸弹太漂亮了,以至于比两个多小时的故事都精彩!!!
两个小时的视觉轰炸,游戏既视感很强,真是爽到翻天,乃至最后都有些疲劳。我真的很想知道这样的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一镜到底,当然了是伪一镜到底,那也很不容易了,拍这种长镜头需要导演对无数细节都有到位的掌控力,手持镜头和穿梭机镜头又是如何拼接起来的?同样难能可贵的是男主本是韩国小鲜肉出身,结果这身材这打戏,国内小鲜肉只学了对面的渣,却没学到对面的敬业。至于剧情方面,悬念倒是不少,但其实挺无聊的,黑朝鲜黑美国,中国列车上的字竟然是繁体,包括男主的人设,这都是自卑国的日常了。特效虽然挺拉的,但毕竟全片都是特效场面,如果每一帧都认真做,估计网飞出不起这个钱。整个电影的定位就是韩版美国队长,非常有印度超人片的味道,至于有人批判过于夸张什么的,毕竟这种片的存在意义就是把爆米花做到极致,它已经很好地完成任务了
动作场面可以看,但剧情有够谢特
《恶女》长镜头终极玄幻加长PLUS剧场版。《谍影重重》《硬核亨利》《天龙特攻队》《碟中谍6》《警察故事3》《疯狂麦克斯4》《僵尸世界大战》《釜山行》《铁雨》《哭杯》各种要素一锅缝合乱炖,充斥着各种劣质转场和CG特效。不过也不否认这是我最近看过的最爽的电影,因为全片长镜这一设置,从头到尾基本没有冷场的时候,各种高潮迭起的肉搏+追逐+爆破能让人痛快的过完两个多小时,前提是你能忍受上述的所有缺点。虽然大伙对成片效果并不是很买账,但个人对导演这种动作戏拍摄方式的大胆尝试持鼓励态度,以后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个人风格延续到未来的作品里。
真是要了命了。。。到浴池那可以4星,我还以为那个光屁股拿枪的女的是丧尸呢。结果就是下了一个腰,一个典型的舞蹈基训课的基本功。
纯游戏画面风格电影,一顿一卡不流畅也包含了演员的动作及表情。镜头上蹿下跳让人眼晕到无所适从,男猪脚以一敌百且毫发无损堪比小强还小强,情节乱七八糟到想吐,最后到底拍了个啥子狗艹毛的JB东西!!!
惊现卡米拉·贝勒,年度最佳生理不适片,看完了头晕。
太爽了,完全可以无视剧情:以至于玩着手机,偶尔抬头看几眼都能被爽到;快餐时代的试验品,整个观影体验就像毫无感情地打了一炮…
《恶女》导演郑秉吉再创动作巅峰,无人机拍摄玩得飞起。《谍影重重》+《硬核亨利》+《疾速追杀》,虽然缝合,但就是爽啊!
内裤战男
个人感觉比灰影人好看!这种票片子就是为了舒爽!虽然特效差点,但是游戏体验确实不错👍何况经费不足灰影人的十分之一👍
游戏视角,有被爽到。特效和摄影分不清,爽片一部
太野了宝贝!!!
伪一镜到底的视觉垃圾。镜头刻意,让人眩晕,为了一镜到底而一镜到底,毫无意义。特效无下限。
2022/08/08WTF is this shit? Obnoxious. Nonsense plot. Horrible acting, everyone. 用雷弗恩的节奏玩迈克尔·贝,妈的有病。一打一百刀斧手,无伤,犊子都扯破了,后面更夸张,真抗日奇侠,不是阿三就别玩儿这么绝,你兜不住的。物是人非郑在泳,Camilla Belle lost her boobs, sad. 東?难道大陆光复了?
救命卡特 카터 (2022).
剪辑和怒火攻心一样,全片开头又是我是谁?我在哪里?最后和朝鲜女同志一起救娃娃
镜头语言是为了故事服务的,而不是为了炫耀技巧。去掉一半的动作戏,剩下的动作戏中,再去掉一半的敌人,省下来的钱加强动作戏的细节和真实度。而剩下的时间好好讲故事。
没看完也不想再接着看了,能把长镜头做得比郭敬明还垃圾,导演你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