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宝山,1958年生,北京石景山区人,号称中国十大悍匪之首。
心思细腻,胆识过人,心理素质极强,又特别能吃苦,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下,少年缺乏教育和管束,成年后极端漠视法律和道德,人生观价值观极度扭曲,仇视公权力机关,企图以暴力手段改变命运,服刑结束后在北京、河北和新疆连续作案,公然袭击哨兵,枪杀民警,杀害人民群众,在边贸市集抢劫造成极大社会危害。
同时,在1997年,刑侦手段落后,大量的镜头留给了北京和新疆的警方。
没有视频监控,没有DNA技术,没有大数据分析,依靠弹道、足迹鉴定,人员走访等传统的刑侦手段,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白宝山的罪行渐渐浮出水面。
自以为犯罪行为毫无破绽的白宝山最终走上了穷途末路。
这部电视剧《中国刑侦1号案》以非常写实的方式,演绎了白宝山的罪恶之路,也刻画了一个复杂而多面的白宝山。
真是国产良心剧,强烈推荐[强]
那时还叫《末路》,知道的人不多,但看过都说好。
20年后重看,没敢有期待,没想到依旧惊艳!
话说为嘛改这么个名字,更像纪录片了呢。
构图讲究,情节铺陈抓人,导演有艺术追求的!
按着拍电影的路数在这儿拍电视剧呢。
演员更是各个棒!
男主.女主.关天明,演技之好,当年一度当纪录片看的,然后纠结怎么做到全程跟拍的or怎么这人没枪毙还能拍戏?
台词也讲究,比如白宝山老妈用词极生活化,特别真实,老太太演的也好。
我说 姘头,被朋友鄙视半天,确实是姘头嘛。
但感觉这俩人是有爱的,被抓后越是撇清关系越是保护她。
她的不知情不过是看破不说破,知道拦不住他,不如早做早了,懂他啊~(甚至觉得她 随口 聊到新疆宾馆是有意为之)。
但这俩人若有机会长久下去,早晚她得死在他手里。
老妈眼光好,谢玉敏帮他不少,能力佳.心理素质好.也不是一般人。
亲自挑的跟班儿则是给自己下绊子了,有他之后事儿就没顺过!
只说盗窃,拒绝承认是抢劫,更没提他因为想偷一袋喂鸟的包谷给人家开瓢儿了。
最可怕的是,我不觉得他有意隐瞒了什么,反社会人格者心里,那可能真的就不重要呢...百般温柔.被打甚至要被杀都不离不弃的谢玉敏,吼起老公来...,哈哈哈那幕好妙。
比起家里的倒插门儿,就喜欢这种man的!
但讲真这姐们儿我是理解不了...
一度以为是纪录片。
即使后来发现是电视剧,都还一直怀疑男一号就是悍匪,后来转行做了演员。
很好奇,21年前的拍摄技术,居然拍摄出真实感这么强的剧。
1.导演真的绝,各场景无缝衔接节奏自然丝滑。
2.剧本吻合真实事件,没有为了博流量去故弄玄虚。
3.选角贴切。
没有为了流量去请鲜肉,没有资本强塞进去的小花。
在那个没有流量和资本干扰的黄金年代,才有这么好的创作环境。
让演员的实力得以完美发挥。
真正的体会到让你出不了的真实感。
明知道他是剧,却明显感觉比现实更真实。
同一个演员在后来的作品,演技还在。
但是剧本选角都被流量污染。
再也超越不了这部剧里的表现了。
提到上世纪90年代,文艺青年可能会无比留恋。
毕竟那可是中国文艺无比璀璨的几年。
中国最伟大的电影《霸王别姬》、《活着》都诞生于那个年代;中国摇滚乐的巅峰时期也是那个时候;中国流行音乐的集大成者——广东乐坛的崛起,也是在90年代。
和当下令人心痛的娱乐圈相比,简直天壤之别。
不过,几家欢喜几家忧。
90年代在文青面前犹如盛世,但在普通百姓眼中,堪比洪水猛兽。
90年代的中国是贪污腐败最严重的几年,公款吃喝、权钱交易;也是中国治安最差、最乱的时候。
市场上强买强卖,车站里盗窃横行、公路上悍匪强盗。
中国最知名的几位悍匪,活跃时期就是在90年代。
张子强、张君、白宝山。
这几位的“光荣”事迹也都被拍成了电视剧。
制造了香港最大绑架案的张子强,他的电视剧是《插翅难逃》;曾经纵横八省作案的张君,有电视剧《天不藏奸》。
这两部电视剧算是童年回忆了。
有这么一部电视剧,我想小时候应该是没看过,但它的质量一点也不逊于前面两部作品,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就是根据白宝山事迹改编的电视剧《中国刑侦一号案》。
先简单的介绍一下白宝山。
白宝山是90年代最猖獗的悍匪之一,他在北京、新疆两地作案十多起,打死打伤几十人,抢劫金额高达百万。
在1997年,“荣”登中国刑侦一号案。
白宝山一生有三个重大的转折点。
第一件事:被重判13年白宝山因偷窃罪被判处4年,在狱中又因狱友揭发其他抢劫案件,加判9年,共计13年。
依照现在的法律来看,的确重了点。
但我告诉你,那是1983年,你一下子就明白了。
在狱中服刑的白宝山虽然表明装作若无其事、表现良好。
但内心非常仇视。
他甚至说过这样的话,“要是判我20年,我出去就杀成年人;要是判我无期,我争取减刑出狱,那我就杀小孩。
”也许从那时起,报复社会的种子就埋在了白宝山的心里。
如果白宝山出狱能受到公平的待遇,再加上家人的帮助,浪子回头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当他出狱后,经历的第二件事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因为白宝山在新疆服的刑,当他出狱后,回到北京。
按照惯例,只要条件符合,是可以重新给他上户口的。
可是办理户口的警察百般刁难、处处找茬,想要从中获取点好处。
这一下子把白宝山的怒火给点燃了。
从此以后,白宝山就一路走到黑,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电视剧《中国刑侦一号案》的旁白是这样讲述的:“白宝山在被捕之后,声称户口问题是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还是他为之后犯罪找的借口呢?
”第三件事是白宝山一手制造的8·19边疆宾馆抢劫案。
1997年8月19日,白宝山伙同关天明(电影化名)在新疆乌鲁木齐边疆宾馆的交易市场持枪抢劫,致使7死5伤。
这一案件是白宝山一生的“巅峰”,但同时也预示着他的人生走向了倒计时。
怎样评价白宝山,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在看剧的时候,弹幕上就有两种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他是一条好汉,有人则说,他就是一个恶魔。
谁也说服不了谁。
因为思考的角度不一样。
什么是社会问题,当冲突双方都是可怜人时,就是社会问题。
举个例子,被白宝山杀死的人当然是可怜人,可白宝山本人呢?
难道他就不可怜吗?
其实,这和严肃文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有人这样说过: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区别就在于,严肃文学里面没有一个纯粹的坏人。
比如《红楼梦》,大家都有责任,但好像又说不出来,谁是那个最坏的人。
评价白宝山,就像怎么评价梁山好汉一样。
有人赞扬他们的反抗精神,也有人骂他们是杀人放火的土匪。
包括一些农民起义。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在正史上都是被当做“逆臣”、“流贼”看待。
可在民间,他们都是享有盛誉的大英雄。
黄巢吃人30万,宋江依旧将他作为偶像,写下“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反诗。
洪秀全被清政府贬称为“长毛”,可孙中山就是听着太平天国的故事走上革命道路的。
官方政府看得是他们的忠诚度以及做的一些事情;老百姓呢?
他们崇拜的是这些人的反抗精神。
怎样评价白宝山,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支持他的人说,如果我要是遇上一些不平事,也有破罐破摔的冲动;反对他的人说,如果他残杀的无辜群众中有你的亲人,你还会颂扬他吗?
都有道理。
再举个例子,现在人愿意为商纣王、秦始皇、隋炀帝翻案,认为他们才是千古第一。
支持他们的人说,他们功在千秋;反对他们的人说,如果让你活在他们那个时期,你不是长城上的孤魂,就是运河下的冤鬼。
都有道理。
我们不一定要去赞扬像白宝山这样的人,但应该反思。
如果当时的片警一口答应要给白宝山上户口,又会发生什么呢?
我们应该把责任全都归咎给片警吗?即使这件事情顺利过去了,那会不会有下一个“片警”或者其他人呢?
总之,白宝山的爆发是在偶然之中充满着必然。
除了电视剧带给人的思考,这部剧本身也很有意思。
真实。
这恐怕是我看完这部剧的第一直观感受。
在今天的影视剧里,我警方人员自然无畏生死,前赴后继。
我百分百相信,但有没有一些害群之马呢?
这部电视剧里的警察就很有代表性,有的高瞻远瞩、争先恐后。
也有一些警察,吊儿郎当、糊里糊涂。
比如:因为紧张而忘记开摄影盖的摄像警察;开车还没走多远,车子突然没油的司机大哥;更少不了一些全凭自己臆想、不顾实际情况的推理警察......总之,警察的优点与缺点都在这部电影里有所展示。
2000年左右应该算是国产电视剧的一个小高峰了。
那段时间,真实案件改编的电视剧层出不穷。
除了我们上面提到过《插翅难逃》和《天不藏奸》,还有孙红雷主演的《征服》、当年红极一时的《罪域》,即使像《重案六组》、《红蜘蛛》这样的剧,放在今天质量也绝对吊打不少粗制劣剧。
三天时间看完。
其实小时候在家里的大屁股电视里就看过部分,当时就只记得画面很昏暗,看得挺害怕,最近从播客的一期节目中得到推荐,再回顾着看一遍,还是有很多亮点的。
时至今日,剧中的大反派已经演起了皇帝的角色。
1⃣️这部“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在国产电视剧里已经绝迹,很多群演,特别是警察都是当时办案的民警和领导来担当,非常写实,各种不标准的普通话乱飞,让人身临其境。
2⃣️bgm选的非常有特色,有纯音乐,有特别的音效,还有很多当时的流行音乐。
总体都用的非常成功,对剧情和角色加分不少。
3⃣️演员演得好,男女演员的刻画自不必说,警察和部队领导演得也很真实与生动,从初期刑侦处长与技侦处长之间的讨论,把活生生的刑侦过程刻画得很真实,实际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福尔摩斯!
4⃣️作为非专业人士,也能感觉到画面的镜头推的非常靠近角色,很让人感觉到画面的冲击,还有很多长镜头的使用,也觉得很牛逼啊5⃣️故事中有很多的新疆元素,连当时发生的暴恐事件都拍了下来,让我们也能感受到当时新疆的紧张气氛,也能部分的了解新疆的普通生活。
6⃣️最后,强烈表扬警察,让你知道什么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当时没有DNA技术,没有探头,没有严密的安检措施,仅靠有限的技术手段,孺子牛的式的群众排查,大海捞针的挖出各类线索。
这部剧第一次看是随着爸爸一起看的,当时大家都在讨论这部剧,社会上热度很高。
1 白宝山的演员不像是演得,这一点很吓人, 丁勇岱老师不会是有前科吧,平静的杀手冷漠的杀手。
2.谢玉敏认识了这样的人,也让自己走上了万劫不复的地步;石天明跟着这样的人,也就注定了自己的结局。
这告诉我们,选择身边人很重要,不可轻易将自己的一片心都掏给别人,因为你并不了解他。
3.第二次看这部剧,依旧有着很强的代入感,这就是这部剧的魅力所在。
今日有幸在豆瓣看到这部电视剧的条目,心想我当年也看过这部电视剧,不为这个写点什么真可惜了。
本剧并没有特意去掩饰些什么或是突出些什么,这也使得本剧得以能够如实反映出一些社会现实问题:看到剧中的警察总因为思维定势导致破案总因为几个小问题而停滞不前,看见多次因为当事人的失误和缺乏警惕性而导致罪犯一次次得手,看到警察因为判断失误而错失了一次次破案良机……记得当年和同学讨论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有个同学还说过“假如中国能多几个白宝山的话,中国的人口就可以减下来了……”,现在听到这种观点会有什么感觉呢。
本片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大的缺点:那就是过于写实了。
包括群演就好像真的是亲历者一样。
包括刘维震饰演的警察,从气质到细节,都确实太像90年代末搞刑侦工作的领导了。
之所以说不合时宜,之所以说优点即缺点,是因为在21世纪初,也就是20年前,播放这类电视剧,确实会引起普通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恐惧感。
而且,本片大量的警察办案的内部细节和办理思路与逻辑,也确实会成为潜在的犯罪分子学习的教科书。
过于写实了。
所以在那个年代播放确实不合时宜。
但是,如果放在20年后的今天来看,倒是一部非常好的宣传片。
在无死角天眼和在那个时代看来简直就很科幻,但是在现在看来普普通通,平平无奇的刑侦技术面前,这种恶性暴力事件的发生概率真的是大大降低了。
当然了,本片也不是没有缺点:第一,前三分之一,关于白宝山和谢玉敏的感情戏,或者说白宝山在北京家里磨磨唧唧的戏份太多了,严重拖拉了节奏。
第二,北京方面和新疆方面的比例配置好像更倾向于后者。
后面就没有北京刑警的事儿了。
第三,一些细节的问题,比如白宝山的饰演者丁勇岱不会说北京说,比如说关天明的弟弟说的是黑龙江话,谢玉敏的普通话毫无四川口音。
这些口音上面的细节,做的不够扎实。
我特别喜欢我国90年代00年代拍的警匪片,极其真实。
小时候看的时候一度以为是纪录片。
白宝山此人,不甘贫穷,狡猾,喜爱枪支射击,耐力和判断力强,孝顺母亲,疼爱孩子。
因孩子没肉吃去偷,结果被判刑,在狱中不甘心要报复法官,苦练枪支弹药技术。
出狱后,与社会还是格格不入无法融入,携带子弹回北京,再加上民警没给其上户口,导致白宝山犯罪想法更加强烈。
在北京抢枪,与巡逻警察遭遇,一对五,全身而退。
在徐水潜伏射击哨兵抢枪干净利落。
在北京抢劫烟贩也是快速,在石河子和新疆抢钱更是相当强悍。
此人自律,不抽烟不喝酒,只想抢枪抢钱,耐力极好徒步和匍匐前进能力很强。
十分聪明的利用谢作掩护,途中给其喝安眠药来过火车站和安检,导致北京和新疆警方布控未果。
另一方面,从警方来看,北京警方除北京刑侦技术处副处长侯比较有洞察力和判断力野外,其他民警办事效率一般,刑侦处长刘方法不多。
而新疆警方尤其是石河子和乌鲁木齐警方能力较强。
石河子公安局负责人询问北京案子破没破已经要求联案的事情足够说明。
基层民警比较有能力。
笑点集锦:1,三jc吃大盘鸡中毒,恶心呕吐,脸色发黑;去医院,没有洗胃设备,提来一大桶水,自己喝水,抠嗓子眼自己吐,然后继续喝,继续吐2,几个jc风风火火开着三轮摩托,冲啊,走半道,没油了3,带着摄影机,准备记录抓捕现场,然后扑了一个空,但是忘记开摄像机了,因为紧张,旁边还有小偷趁机偷jc的包4,多次jc办案,路上遇见车子,就拿着手枪说办案,把人家车子抢走,难怪老百姓,都很无奈“我有事啊”5, 谢玉敏警察被揍,越揍越乖,女人这种物种,理解不了;然而回到老家,谢竟然老是怼他老公,各种打骂,更加没法理解- - - - -基本上拍摄时期和发生时期,基本没隔几年,那个时候的过程一目了然,基本上算是一个纪录片啦这种案件危害之大,得反省,为啥出现呢“83”严打,司法过于严重,导致了好多的人,根本不服法律的判决,导致了报复的想法所以司法,必须追求公正,得让犯罪的人服气,很重要以及jc故意刁难,不办人事;城管故意刁难,不办人事;以及有权的人故意刁难,不办人事;我记得那个时期,90年代,都不敢报警,谁报警就抓谁,抓了谁,就算是第一嫌疑人,就开始行刑逼供
小时候看的时候直接被丁勇岱老师吓到了,榔头案
作为新疆人 这部片子 不能不看
实地拍摄,尽力还原真实事件,挺牛B的。天生杀人狂,跟户口真没关系。
白宝山传,流传后世
杀人抢劫是一场欲望和恐惧之间的博弈1.欲望产生: 造物主设定2.恐惧产生: 造物主设定3.博弈决策: 侥幸心理
半纪实 就是有些剧情确实蛮拖沓
中国第一世界第三,不知前面俩人物都是谁。
这样的纪实电视剧现在不可能拍出来了,真人真事真地址
把警察演得比猪蠢。那么长时间了,作案现场多人都看到了白宝山是180以上的大个子。破案不是应该首先在现场问目击证人,掌握第一手资料吗?已经犯案很久了,所谓的专家和警察仍然死板的说身高不符?太离谱了!贺警长死后,根本就没到现场看,政委完全凭想象说贺手枪走火打死治安员,然后自杀。尽是扯淡!如果靠这些人办案,不办出冤假错案真是奇迹了。石河子监狱当年回北京的出狱的人才有几个?为什么不把他们的相片拿给鞋匠看?真是猪头脑警察。白匪抢140万逃跑时,空手乘车遇到检查,非常安全就放走了?这进一步证明了警察和猪一样蠢,谁会拿着枪背着140万逃跑啊?可是,几天后他专程到乌鲁木齐把手枪带回了十户滩,话说一路上严查,他是怎么过关的?更说明了设路卡检查全是花架子。这个案子破案之后,那些“专家”是不是应该下岗以谢罪?
节奏有点拖沓,如果放在现在,这个案子不会那么难破。白宝山有什么苦衷,无非就是穷凶极恶。纪实类电视剧最大的看点还是刑警这条线,真实,带着点荒谬好笑。
这个原声啊,简直记录了整个时代的流行歌曲啊停不下来的,好看
纪实感比121差多了
缩短成十集会更好。去势焦虑,寻找阳具,重返子宫的死亡预告,极度冷漠自私缺乏同理心的妈宝宝山,谢玉敏和她的两个“宝贝儿子”,中国女人这辈子真不容易啊
三星半
高分神剧,拍摄手法还是太老了,看不下去了
从犯罪者(不说犯罪分子)角度出发,大陆第一部犯罪心理电视剧。
2002年
为什么一直坐车遇到检查,没有身份证都可以过关
第一悍匪。
我觉得本片最精彩的,除了演绎的真实以外,还有背景音乐时常出现的当年经典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