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逃兵
The Great Escaper,一个人的逃亡(台)
导演:奥利弗·帕克
主演:迈克尔·凯恩,格兰达·杰克逊,沃尔夫·卡赫勒,约翰·斯坦丁,卡莱斯·皮尔,丹妮尔·维塔利斯,劳拉·马库斯,Will Fletcher,婕姬·克卢恩,唐纳德·萨基·马凯,基拉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瑞典语言:英语,法语,德语年份:2023
简介:89岁的二战老兵伯尼(麦克尔·肯恩 饰),与他行动不便的妻子芮妮(葛兰黛·杰克森 饰)同住在养老院里,过着规律又宁静的晚年生活。适逢诺曼底登陆70周年,伯尼打算参加纪念活动,却错过团体报名的机会。当他准备放弃时,芮妮感受到他的遗憾,便鼓励他独自前往。隔天早晨,伯尼瞒着所有人,溜出养老院前往诺曼底,展开这趟伟大的“..详细 >
【C+】受不了,无效的战争闪回,毫无焦点的叙事主题,Glenda虽然有着相当比重的戏份,但基本没有实际作用。除了遇到德国人和去墓地的那一幕,根本没有真正动人的瞬间,更别提什么深刻的表达。
令人不禁思考,在自己年轻的时候,是否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以至于在很老很老的时候,想起来也不会觉得后悔。
退伍老兵最后一次尝试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你还有多少时间?说不要看太长的书了。。。看见了人生的轨迹。。。
年过九旬的迈克尔·凯恩以本片息影,面部特写中的苍老瘦削写满了一代型男影帝历经的沧桑,配合这位逃离养老院去诺曼底纪念登陆战的老兵角色,正是一代逼王麦克阿瑟那句名言“老兵不死,只是凋零”鲜活的写照,数个时空、多段闪回的穿插,将几位主角关于登陆日的POV回忆交织于那场惊心动魄的登陆战,将战争留下的创伤交付时间,最终都落脚于当下,电影本身有些平淡,但两位主角的告别之作意义非凡。题外话是,虽然每个个体的苦难不应有高下,但作为集体的实然依然是冷战的胜利让英美西方获得了与其历史贡献并不相称的巨大话语权,同时借着其文化和语言的强势,将诺曼底为标识的局部叙事抬升到了远超其本身意义的程度,历史本身有真相,但是历史的讲述却是当代史的映照,只有胜利者才有书写的权力。
看不进去
回忆线和感情线画蛇添足了。
整体平庸,但也有动人的细节,尤其是英德老兵在酒馆里对白无几的那一场戏。如今,回望那场战争,当我们的第一反应不再是绚烂光荣,更不是切齿仇恨,而是"what a waste"时,我们才能确信自己果真生活在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里。
老爷子的最后一部电影
老爷子的息影作,老奶奶的最后作品,酒吧英国老兵和德国老兵喝酒那一场戏拍的张力十足,各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关于战争,关于正义,关于失去,一切的一切都在两位老兵的握手后消逝在了时间的灰尘中
故事十分平淡,作为“对老年生活的一瞥”来看倒有几分感触
泪目
一代型男息影之作。
26th SIFF@CMG。 What a waste…
#1748: @北影节秋季影展@卢米埃侨福芳草地:很遗憾,成片寡淡浅薄。亮点是1温柔的摄影,2融合完美的声音,3几句金句:“回看历史,人们就会喜欢战争。”英国老兵对德国老兵说:”This was your beach. This was our beach.” 老兵在战友墓地大哭:“What a waste!” 很遗憾电影把老太太写成了一个只会说片儿汤话的、聪明却没有性格、只为bernie存在的人。其他角色也非常悬浮虚假。考虑到两位原型人物在2014诺曼底登陆70周年的半年后相继去世,而电影是2023的,主创可能没有机会采访当事人,估计除了重要事件之外都是虚构的。另一件悲伤的事是女主演拍完不久也过世了,凯恩则在公映时宣布息影。戏里戏外悲伤和遗憾太多,搞得我大哭一通,what a waste
主旋律的文本显然还有着很大的丰富空间,包括逃跑这一路的旅程以及所有的角色,事实上D-DAY70年纪念这个概念已经框住了大部分的主题表达所以观众更应看到的是人物的复杂和细腻,试想如果与伯尼同行的不是亚瑟而是德国人海因里希整个会怎么样?固然几位老演员的表演容易让人忽视文本上的种种问题,毕竟迈克尔凯恩息影作的意义明显超过影片的本身
放在我们这里,就是政治正确的主旋律,不过角度和选题确实值得我们很多导演和编剧学习,不知什么时候我们的主旋律也能拍出这样的片子
故事稍显平淡,但两位老人演得是真棒,文艺片剧本难写电影难拍,20分钟弃剧。
当你觉得可能再也见不到这个人的时候,就会紧盯着她的脸看。喜欢老太太和小黑护士。暴哭。
2024.2.4 在悉尼歌剧院对面 露天电影 超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