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片的节奏紧凑却有序,破案过程与审判的紧张与前篇运动会女主对女儿说的一样,确实如她所言跑的很快,为了女儿也在与时间赛跑切合主题。
另一位谋划的复仇更多是愧疚与不甘,不甘被害人简简单单的结束生命,溺爱放纵所带来的女儿私生活糜烂与恶魔同行。
就如最近持续发酵的校园霸凌事件,大多数呼跃发声对于霸凌者严惩甚至死刑,取消未成年保护法,重视校园霸凌事件和法律的不完善。
正如他人所说,有的人只能掩埋泥土之下,有的人杀了人却在蓝天白云下放肆大笑。
以前看过一部小说或者影片,用自己的死亡去鞭笞法律前行的脚步,不要等更多如片中的母亲去完成法律的补缺。
2007韩国悬疑片《七天》,豆瓣评分7.5,时光网评分7.1,IMDb评分6.6。
《一级恐惧》+《一个母亲的复仇》的结合体。
女律师为杀人犯脱罪,很像《一级恐惧》,脱罪后的剧情很像《一个母亲的复仇》。
影片在镜头运用和画面剪辑上有些过度炫技,尤其是开篇,镜头快速闪回,像《记忆碎片》似的的剪辑风格,试图将悬疑感拉满。
这样的炫技手法与影片的节奏不太搭,影片前半部分节奏并不快,画面快速闪回的手法没跟上叙事节奏,过于零碎和晃动的画面干扰了观众理解剧情。
影片的悬疑感很强,扑朔迷离,一波三折,反转很多。
前半部分节奏一般,从杀人犯无罪释放开始节奏加快,真相剥茧抽丝,不断反转,一直反转到最后,故事才形成闭环。
最后母亲自首的剧情不够理想,虽然体现了罪有应得(怎么这么像中国犯罪电影的结局呢),但是失去了回味。
如果揭示母亲真相后戛然而止则更有回味。
我很喜欢金允珍这个韩国女星,多年前看过《国际市场》认识了她,最近看了《宠爱》《和声》,被她圈粉。
金允珍美丽,不妖艳,演技好,脸上戏特足,煽情功力很强,年轻妈妈专业户,多年来演了很多妈妈角色,如今五十多岁仍当红、不愁没戏拍,这在韩国中年女星中非常少见。
七天经历那么多事,那么多挫折,又侦探一样还原了一桩看似纷繁芜杂的杀人案件,揭露了政客的丑恶,金允珍,你有这能力其实完全可以三天半就把女儿救出来了。。。
老太太,你有一双无处不在的眼睛,有大无畏的母爱精神,有精于算计连警察都能收买的智慧,何必折腾一个不相干的女律师还有人家可爱的女儿,你完全有能力收买狱警在监狱里设计劫狱,或者在那个随便被几个黑社会就把法警控制住的法庭上把杀人犯劫持,法警一定也很好收买的。。。
很明显,这是一部根基在情感,并应以情感为主线推动的电影。
但是扯了太多扯蛋的人物,堆砌了太多装逼无用的情节。
下边一一列举,证明这这确实是我看过韩国迄今为止最烂的电影。
讲故事吧,故事讲得乱七八糟;片子一开始小女孩被绑架,大家最关心的是女孩的命运,结果呢,其实故事和女孩的命运无关。
到了结尾又告诉大家那个女孩没死,因为如果安排一个和故事没多大关系的女童就这么死了似乎不太人道,那你还在片尾那大张旗鼓地警车排队出动,地毯搜查,慢镜渲染个鸡毛啊?
安排那个傻逼似的“狼”有个毛意义?
不止如此,很多情节完全可以删掉的讲侦探推理故事,卖弄悬疑吧,确完全没有铺垫,就是靠TMD生搬硬扯进新的、莫名其妙的很多人物去还原其实极其TMD简单的一个杀人案件的情节;悬念,只悬,没念。
讲法庭故事,安排了那几场蹩脚的法庭戏,简直小儿科的还不如港剧里的法庭戏生动、精彩,那傻逼检察官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而被定位为棒子国最屌最牛X的律师女主角不仅没有法律强人的风采,台词更是讲一些和法律、证据等没多少关系、也没有多少力道的屁话,那个法官就更不用说了,二得跟一书记员差不多,毫无威严,最后莫名其妙地就那么无罪释放了,话说要是没那个雕刻刀就释放,那一审又怎么判的死刑???
哪个傻逼棒子律师都懂得这个道理吧。
真当棒子观众都是傻逼呢???
一切都那么蹩脚。。。
讲母爱吧,除了两个女人使劲憋出几滴眼泪,再捂捂嘴、幻幻视,幻幻听,完全没有以一种合理的情节推动,或者细节雕琢,让人感受到母爱的力量;尤其是被害者母亲费劲千辛万苦,冒着良心的谴责把凶手搞出来的动机,引发故事发展的情节毫无道理可言。
不到20就在外面自己住了好多年,又吸毒又滥交,母亲几乎无视,女儿死了,反倒在法庭上说句“无论怎样都是我女儿”,这叫爱吗?
活着的时候,你干什么去了,你保护她了吗?
或者以其最后费尽心力的变态行动来说,母亲对女儿更应是一种溺爱,可这与放任女儿滥交和吸毒完全是矛盾的,天底下有这样溺爱女儿的吗?
又是棒子的单纯思维。
OK,算你溺爱,讲复仇吧,最后杀那个鸟人时候,竟然用火,去TMD,这个太傻逼了,废了半天劲就为了烧死他???
看看杰拉德巴特勒的《守法公民》,会让一个把女儿奸杀又极尽侮辱之能事的人就这么点把火烧死?
不说每年死于火灾的无辜群众有多少,这个普通的死法方式不仅对不起老太太你那失去女儿的悲痛,费尽心机的努力,也对不起你那惨被蹂躏、死状凄惨的女儿,还对不起被折磨折腾了一部电影时间的女主角的泪水和和那个傻逼警察的努力,更对不起那个被吓得哇哇哭的可爱小女孩,和从始至终一直为小女孩命运所担心的观众——或许对得起棒子的观众。
电影大多数都是虚构的,但是虚构得让人看整部电影都觉得是在故意虚构,最终恬不知耻地安排自圆其说、并装逼似的以情节或煽情,或批判的话,那只能说这是一部烂电影。
话说,这一系列情节下来,有必要扯上那个精神病儿子,还有那个傻逼检查官老爸以及那个傻逼精神病医院的戏份吗?
对主体故事没多少影响。
那我们只能理解为模仿《追击者》(批政府已成类似韩国电影传统),意图批判政客(前边那批傻逼警察也是一样)。
问题是,就戴眼镜那一傻屌检察官,一开始就毫无来由地被搬出来,几次小情节给他都是让他露出龌龊的马脚,而此后处理女律师,以及派黑社会搞设计师都显得无比弱智——韩国政客就这傻逼样也能混到高级检察官,还要竞选——丫挺儿的放过女律师已经很傻逼了,因为那意味着他的丑闻被曝光——接下来更是拿报纸羞辱掌握自己更多丑闻的黑社会合伙人,没事儿一样出现在法庭……保护自己儿子那么久,最后还是让儿子出现在法庭,这样的傻逼政客有什么故事可讲的吗?
有什么可批判的吗?
棒子政客都这傻逼的话,早被金家统一了。
比起《追击者》的那与情节毫不脱节的点道几笔,微微发力,直到最后女主角逃出被杀——既在情理之中,又将情节推向高潮,讽刺更是深入骨髓,给力得很,与本片真是天差地别。
两对母女的处境,以及两队母女间,以及母爱本身可以形成强烈的对比,构成这部戏的主要矛盾,可供编剧和导演发挥的地方很多。
可是棒子偏偏故弄玄虚地扯进来政客,扯进来黑社会,扯进来吸毒青年,扯进来想骗保险金的女友,扯进来迷幻官二代,无能的警察监听等等乌七八糟,对戏剧矛盾本身几无影响的情节、人物等,卖弄了半天,最后落笔还是牵强附会地落在母爱上……搞毛啊,看一豆瓣网友还说什么“看了追击者和七天,觉得中国电影远远被甩了”类似的话。
我承认韩国电影超过中国电影,但是丫挺的竟然将这部堆砌的垃圾片和情感真实厚重,情节紧凑有力,故事张力十足,讽刺有力,甚至戏份不多的杀手都比金允珍出彩的《追击者》比,我真的怀疑你的眼光。
至于镜头傻逼似的瞎晃,毫无个性的人物站队列一样出境,以及剧情中诸多的不合理之处我就不想再说了。
比大笑江湖差不多,一个是用心搞笑但是搞成马,一个是用心装逼但装成驴
最近连看几部推理悬疑加惊悚的电影,兴趣颇浓 老片了。
著名美女律师的女儿被人绑架,并被威胁七天内保证一强奸杀人犯无罪释放。
美女律师陷入巨大痛苦中。
在她的一个警察朋友的鼎力帮助下,美女律师成功为那个强奸杀人犯做了辩护,尽管她确信那厮是多么的罪孽深重。
最后,她幸运救出了女儿,并发现那个强奸杀人犯被残酷地处死了……这部电影的版本不好,导致某些影像模模糊糊,也许是电影故意制作成了这样。
总之,感觉很多桥段很是浪费笔墨。
电影是这样一个逻辑进行的,罪犯入狱——发现新的嫌疑人——黑恶势力出手保护新嫌疑人,新的嫌疑人的嫌疑越来越大——老嫌疑人无罪释放——老嫌疑人被残酷杀死,罪行暴露——真相出现,让人意想不到。
最后真相出现的时候,还真是一惊。
在饶有兴趣的推理过程中,还是发现有些地方好像比较牵强。
最牵强的,就是美女律师开脱罪犯最厉害的一招,就是警方始终没找到凶器,从而无法定罪。
但是,从最后凶器现身的情况看,那把雕刻刀就是插在一个石膏模特的身上,且周边有血迹,勘察现场时怎么会没有发现呢?
再者,那位高官不能保证自己的儿子——也就是那位新嫌疑人——无罪,于是使尽手段为其找出路,可是,直接露面威胁律师这种事,也太有点过了。
看来韩国那些当官的为恶的时候也都是这么肆无忌惮啊!
美女律师处处受人监控,可是这些监控是怎么实施的?
那个幕后操纵者无非是一介平民而已,又可以掌握如此多的资源?
——尽管该人的确有着血海深仇。
疑问归疑问,但是参与其中一起推理的过程还是很好玩的。
不得不说的是,韩国的这种类型的电影比我国的要强得太多太多——我国有这种类型的电影吗——最高明的推理电影,推理到最后一定推的不是案情,而是人性,这倒真不是我国电影人所擅长的。
电影里的演员都比较一般,没有特别出类拔萃的。
女主角叫什么来着?
老夫没觉得她很漂亮,反而觉得她的样子有点凶巴巴的,不喜欢。
这也是看这部电影最遗憾的地方。
反转是难得的,因为需要剧情的铺垫,许多剧情即是拍出反转也是差强人意的,所以给5星
1、金警官切断店家电源,防火,涉及经济受贿问题,被停职检查,这条线索有何用?
影片中好像没结果。
难道是说,导演为给刘智妍在警察系统找帮手,而专门设定的情节?
影片中已经给出结果,女主轻轻松松就帮金警察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方面再次凸显女主强大的此类案件辩护能力(影片中金警察得知女主已经帮他解决后,由衷的感叹一句“不愧是刘律师!
”)另一方面也是以后金警察为何如此卖力帮助女主破案的原因之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女主是以内部调查人员也有犯罪记录来使内部调查人员自身难保的手段帮助金警察脱离困境的,直接暗示韩国整个政府体系的腐败,影片抓住了一切可以黑的机会又黑了韩国政府一把。
2、鼻环姜志源为什么会主动把纸条放进刘智妍的口袋?
他不是疯了吗?
难道是装的?
影片中提到过姜志源是精神分裂症。
他清醒与混乱的状态随时都会发生互换,后面姜志源出庭作证时突然犯病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清醒的时候他应该想起了前因后果,例如记起女友当晚约了凶手还钱,所以他才说他知道凶手是谁。
等女主回去问他的时候他已经又变成了混乱状态。
3、杨昌玖受检察官的指使,要让刘智妍死,其手下割断了媒体管子,加上现场烧毁证据的火苗,准备制造爆炸,看上去非让刘智妍必死无疑。
可是最后,杨昌玖还拿出录音带还刘智妍的人情。
还人情,是在片头,杨昌玖就对刘智妍说了的,不过这真的是要还人情,还是因检察官拿报纸击打他所致?
如果他已经准备要还人情,并在检察官烧毁证据时录了音,可是为何还要对刘智妍下死手?
岂非矛盾?
黑老大应该是片中非常有心机的人。
首先高级检察官是因为掌握了黑老大的犯罪证据,所以才能指使黑老大帮其做事,黑老大并不是检察官手下,一切都是因为检察官用犯罪证据威胁他。
所以黑老大应该是一开始就并不是很情愿帮检察官做事,可能从被威胁开始就一直在想办法拿回证据摆脱控制,毕竟没有哪个老大喜欢被控制。
所以后来检察官让黑老大杀人的时候黑老大就故意出差错(割阀门下面的管道,水杯里不是致命药品),一个都没有杀死并在审问女主时录了音。
首先,避免彻底上了检察官的船被掌握更多证据导致最后无法脱身;然后,反阴检察官一把,掌握了检查官的犯罪证据,有利于彻底打倒检察官摆脱控制;最后,留了女主一命就算事发也可以继续请女主帮其辩护,毕竟女主业内第一。
4、在上述情节进行中,金警官已找到绑架恩英的凶手林忠勤,在金警官正举起台灯要砸下去时,看见了林忠勤喉咙处的伤疤,这条线索又有何用?
发现林忠勤声带被毁是个哑巴,所以打电话的肯定另有其人,也就是说绑架犯不止一个,肯定还有同伙。
5、片尾,既然张母都站在郑铁镇面前划燃火柴,要亲手杀死郑铁镇了,为何还要用打印机给郑看那些话?
多此一举,还是另有深意?
划火柴的是林忠勤,张母并不是要亲手杀死郑铁镇,而是要让他死的更痛苦。
林忠勤是哑巴,只能靠打印来转达张母的话。
6、如果死者的母亲为了让杀人犯死得痛苦一点才做这个局,不会觉得太信任律师的能力了吗?
如果说是大检察官为了掩盖儿子罪行,却不小心被揭露我还可以理解…败诉胜诉其实对张母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败诉郑铁镇被判死刑,胜诉可以让郑铁镇死的更痛苦,所以不论胜败张母都能接受,只是更想要让郑死的痛苦些。
影片最后小女孩毫发无伤,应该是只吃了安眠药一类的药品昏睡,而且小女孩被绑架期间还一直在画张母的雕塑,如果受到惊吓是不会有心情画画的。
并且小女孩见到张母并没有一丝惊恐(小女孩被绑架期间肯定在张母那里,不然不会画张母的雕塑),影片最后张母甚至有意请女主当辩护人,这一切都可证明张母并没有虐待过小女孩。
所以推测就算最后女主败诉,张母也不会杀死小女孩。
这个案子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复杂。
被害人hj是艺术系的女学生,被人用一种美术用的锯刀(就是那种带锯齿的雕刻刀)捅死,并抛尸野外。
尸检发现,被害人口中有“迷天使”(一种毒品,能导致幻觉,长期食用会引发精神分裂),说明她生前曾经吸毒。
伤口呈现不规则分布,说明凶手是冲动杀人,而案发现场却经过周密的掩饰,这就形成一种矛盾:混乱和有序的结合,凶手看起来既是一时冲动,又是蓄谋已久。
在案发现场,发现了被告cj的指纹和脚印,但是被告人宣称他只是为了给自己母亲治病,想去那里偷些东西,当他到了那里,被害人已经死了。
经过开锁匠证明,案发现场的门是一种非常稀有的美国进口的锁,普通的开锁匠都无法打开,更别提小偷了,因此,杀人凶手一定是与被害人相识的人。
律师调查了被害人的社会关系,发现她有两个男友:一个是酒吧里的主唱歌手,另外一个是留学生。
歌手证明当晚留学生去过她的工作室。
留学生已经因为吸毒住进了精神病院,看上去似乎是有不在场证明,但是一盘录像带证明他当时并没有住院,而是出席在hj的葬礼上。
到此刻为止,留学生成为最大的嫌疑人。
但是控方抛出一个有力的证人:cj的妻子,她证明cj并非如他坚称的以前从来不认识死者,而是他一直和死者保持毒品交易,他去死者的工作室,也是向死者讨还毒品交易货款——熟人作案这一条成立。
案情似乎跌回原点。
如果不证明cj无罪,她女儿就会被杀死。
她们找到了死者的车——一辆红色的保时捷,并在车里发现了一枚鼻钉——鼻钉被证明是留学生的。
她有个大胆的设想:案发当晚房间里有三人,先是死者和留学生一起上楼,两人共度良宵,之后被告敲响了死者的门。
因为没有找到关键证据——杀人凶器,因此死者到底是被这两人中的哪一个杀死,暂时无法得到证明。
当晚,留学生的父亲,首尔第一检察官袭击了律师事务所,并把所有证据付之一炬——等于承认自己儿子参与了案件。
开庭那天真相大白:原来死者确实是被cj所杀,而检察官的儿子,也就是留学生当时在现场,根据目击者的证词,当晚曾看见cj开着红色的保时捷离开,而帮助清理现场毁灭证据的人,正是检察官本人。
于是这个案子成了两个人作案。
由于检察官手下的叛变,当庭出示了检察官和律师之间的对话,使得检察官毁灭证据的罪名成立,而由于凶器失踪,cj被无罪释放。
本以为看到这里就完了,没想到后面有更吃惊的东西——cj被无罪释放以后,律师也找回了自己的女儿——还活着。
cj按照约定到一个车库里等人,也就是委托律师为他辩护的那个人,没想到被他(其实就是那个绑匪)开车撞伤,并被锁在一个房间里活活烧死,临死前他才发现,给他请律师的幕后人物,也就是绑匪,竟然是死者的母亲,原因是“绞刑对你来说太便宜了,我要让你死的更悲惨”……而同一时间律师意识到,女儿一直在画天使、石膏像、以及绑匪寄过来的石膏手模型,都指认出绑匪就是死者的母亲。
绑匪其实有两个,一个是和她联络的男子,另一个是死者的母亲,对于那男子的身份没有交代,好像也是个警察。
最后死者的母亲被带走。
而那把失踪的刀,原来隐藏在一尊石膏像里。
其实还是有漏洞的,不过那是拍电影需要,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电影就拍不下去了。
首先,我不晓得韩国是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判处死刑的,在中国宣判死刑要审很多次,并且可以上诉至最高法院,三天之内就判死刑好像太着急了吧。
而且既然律师最后以找不到凶器为理由使得被告无罪释放,为什么当初一开始也没找到凶器,就能定他死罪呢?
而且换律师不是随便可以换的,需要委托人签字,但那个绑匪始终不露面,除非委托人是被告本人。
不过韩国法律怎么样我就不晓得了。
其次关于凶手妻子作证,导演的意思是如果被告的母亲死了,被告将会获得一份巨额保险,而假如被告被判处死刑,受益人将是死者的妻子。
但是像糖尿病那样的是不会被受理投保的,他母亲病了那么久,即便是投保了也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他妻子未必就会知道。
所以这也就是小说家言而已,现实中不会这样的。
第三,留学生的父亲(检察官)完全没必要对他的手下发火,因为这一次的情绪直接导致了他手下的叛变,而且从政的人应该足够小心才对,他怎么允许那样重要的时刻被人偷偷录音?
而且他完全没必要亲自路面,差人毁灭证据就行了。
也就是导演要安排给观众看的。
第四,警察没有搜查证明就四处乱搜。
晚上喝了杯红茶,本想打起精神完成工作之后快点睡觉,没曾想竟然失眠。
爬起来,想要看点什么,可是追得电视剧还没更新,于是搜到了韩影7天来看。
老片子了,女主是七号房的礼物的女猪脚,跟闫妮长得真像,悲情女主脸,绝对实力派。
联袂女主是灿烂的遗产里的坏妈妈,优雅中透露着冷静的邪恶。
美式烧脑悬疑加韩式感情线的配置,观剧过程我拿捏不定到底谁是凶手,但现在回想起来,凶手的特质很明显,丧心病狂这一点他表现的其实很明显。
我们的主人公是一名出色的女律师,她从没输过一次官司。
同时,她也是一个单亲妈妈,女儿是她在事业外的唯一精神支柱。
也正是这一点,她才会让别人有机可乘,利用她的女儿来让她去做一件很难的事情。
被害的女孩是一个大学生,她被残忍的杀害在自己的工作室。
凶手很快就被找到了。
但是,有人却不想让这个凶手入狱!
于是,主人公的女儿被绑架,绑匪告知她,只要让法官不判凶手入狱,那么主人公的女儿就会被释放!
离审判的日子只有七天!
于是,如何解救凶手,女主人公必须和时间赛跑。
她凭自己的冷静,努力的证明被杀女学生的生活不检点,同时,利用了凶器无法找到这个漏洞。
最后,她证明了凶手无罪,但是,凶手还是利用法律以外的手段给解决了。
而这一切的幕后主使就是女学生的母亲。
以上就是整个剧情。
女生观剧,悬疑是其次,感情的共鸣才是第一位。
母爱在这部悬疑片中直接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女主的演技很感人,尤其是最后解救孩子的那段,但是抽离剧情反思一下,这部悬疑片中母爱甚至超越了法律。
所以母爱是无私的,更是自私的。。
她们可以不顾自己的前途、生命也要守护自己的孩子或者亲手血刃凶手为自己的孩子报仇。
仔细想想,只有母亲能做到这个份上,爸爸?
根本不会这样。。
我给这部剧打9分,真的很棒,虽然有些地方没有解释清楚,最起码完整讲述了一个案情的发展,也连环翻转了一下剧情,很烧脑,很适合我这种想要感情戏的同时再带点儿悬疑剧情的影迷,而且我要求不多,这悬疑剧情够我琢磨了,于我而言,还是赚了!
看《七天》,因为是被介绍吸引来的,然后又被那个有点优势化的女主角——金允珍吸引,虽然那个鼻子整的太假了一点。
越来越挑剔的我,除了满意追逐的几个场面,对故事的逻辑真的不认可,所以没有刻到收藏盘里面。
看到过半的时候我知道是受害者的母亲是绑架者,可是,对于她作为一个教师何来的通天大本领,就算她可以用钱买通之前的罪犯,那对于监视律师这样的举动,也不是一般人能轻而易举实施,何况一干韩国警察笨到不会在律师家查找监控器或者实施反监控,实在让我觉得这个导演太女权主义倾向……我甚至觉得这位母亲能花费如此大的能量把律师的女儿绑架,然后胁迫律师在七天内为犯罪人辩护,保证释放出狱再由自己亲手整死罪犯,那把那个犯罪人在狱中折磨死也未必是难事了……故事的完整性和逻辑性我一直认为比拍摄手法重要,对于爱情片、喜剧片我都觉得可以弃之不理,但是悬疑片或侦查片,就有点无法忍受一味牵着观众走的导演了,终其缘由,我只能得出一个答案——这部电影是完全为了女主角量身定做,连编剧也放弃独立性了。
再衍生一点去想,觉得韩国影片喜欢以绑架为题材,他们的黑帮片有着和港产片全然不同的风格,港产突出义气,他们突出伦理,记得韩国的影评人讲述《Old BOy》还有复仇系列朴赞郁的时候,说绑架与囚禁是诠释谅解和救赎的最好方法,不过现在他转型了,很有趣的转变。
这一点我很赞同,可能韩国人始终也有很强的历史背负,他们需要自我身份的认同,在军政时期的种种,需要谅解和救赎,至少是给自己一种答案,为什么过去的生活是这样,现在的生活却是截然不同的状态?
又不可说现在就不比过去残酷,同时还有对北韩的认同。
从来没有认真地评价过惊悚电影。
高智商的犯罪对于我是负累,分析来分析去,绕着绕着,总归会绕回原来的地方,或者主角便是主谋,或者警察便是罪犯。
但是,有时候,评论这种东西,只不过是和电影、情绪两者都相关的一种表述而已。
比如说,我看过比《七天》有意思多的犯罪影片,只不过现在想写,所以才会有这么一篇文章。
故事也是环绕型,看这些电影的时候,我总担心导演把自己也绕进去,或者故事虎头蛇尾,或者干脆就是不知所云。
不得不承认,确实有这样的烂片存在。
《七天》应该算是把故事讲清楚了吧。
无非是女儿被杀,母亲设计杀死凶手。
这中间又加了个女儿被绑架的律师,顺便做颗被母亲利用的棋子。
演员一般。
女主角因为出演《LOST》已经很面熟,只是感觉表演很矜持,总是在一种想要爆发却并未爆发的状态。
毕竟还是老演员功底深厚,被害人的妈妈看起来端庄贤淑,却是具有掌握全局的魄力和激烈的报复心。
我要说的重点就是这里。
永远不要低估母爱的力量。
无论是女儿被绑架了的律师妈妈,还是女儿被残忍杀害的学校教授,作为母亲,他们同样具有的,便是一颗急迫的爱子之心。
因为女儿惨死,母亲心怀怨恨,非把凶手用非常手段杀死不可;因为女儿被绑架,母亲救子心切,不顾一切地达成目标,以挽救年幼的孩子。
这其中根本就没有区别,或者导演根本就是让我们看到一样的爱。
无法想象这两位母亲是如何去完成各自的使命,总之导演让他们都做到了。
所以,一位深爱着自己孩子的母亲,所爆发出来的惊人的力量,是一般人无法达到的。
而且这真的是在事件中才能体现的。
或许家里的母亲并不智慧,并不美丽,甚至只是一个与你有代沟的老太太,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低估母爱。
惊天地或泣鬼神,当子女受到威胁的时候,最可怕的人,或许就是母亲。
但,即使是这样的可怕,我们也依然应该心怀尊敬。
我认为本片最经典的镜头就是受害者的母亲看到雕塑刀时的场景,场景中,一面是残有女儿血肉的冰冷的刻刀,一面是母亲感同身受极度痛苦的表情。
此时此刻,整个故事的线索清晰而又深刻,解开所有疑团。
这个故事本质上是一名母亲的复仇故事,那个检察官神马的只是个干扰项的配角。
受害人母亲费尽心机,她的目的很明确:不能让罪犯受官方死刑痛快的死去,她要血债血还,亲手烧死这个禽兽。
如何达到这个目的?
就是利用女律师,她之所以自信,是因为她明白母亲失去女儿时的感受,同时,内心深层中她也想让别人尝一尝她受过的苦难与内心的煎熬。
(看时就不明白为什么她会允许女律师取证,因为她是终极BOSS啊)关于女律师,她并不是完全无辜,她帮恶人逃脱法律的惩罚,最后惹上了麻烦,那个黑社会老大在她家毁证时是对她最大的讽刺,至于后来他在法庭上提供录音,完全是报复检察官,报恩尼玛都是扯淡,这种人会么,他们只是黑吃黑!
我觉得真正的正义是体现在了便衣刑警身上,它体现出来的仁义不差于女律师,虽然他是配角。
最牵动人心的小女孩就根本不可能被害,因为终极BOSS是一名母亲!
最后,不得不佩服棒子的电影,虽然镜头都给我晃吐了,还有,受害人母亲演的到位!
看完回想,真有幕后BOSS的感觉。
仿好莱坞又不彻底,剪辑不错。
韩国整容整失败的还是不少的。调查过程还可以,但结尾纯粹为了让人出乎预料而不可理喻。
棒子对犯罪题材的反转拿捏得不是一般的好了。。。
女猪脚是照着闫妮整的吧
情节倒是紧张,但是不是很扎实,让人感觉有点为了最求紧张而故意设置,但总的来说还可以,毕竟中国就拍不出这样的片子。
还是蛮紧张的!可以!
第一次想給很差。鏡頭沒事就亂晃,實在看不下去....20分鐘放棄....>''<
三星半,刺激好看,毫无冷场的破案惊悚片,情节衔接有瑕疵,对司法细节的刻画有不专业之处,但胜在叙述超级流畅,几位主角表演很具爆发力,处处情绪渲染到位,此类片必然有一个震惊结局,但本片以与时间赛跑的紧张气氛和拉锯战式的法庭交锋占据观众思维,无暇分出精力去猜幕后黑手,因而结局颇有回味
棒子的嘴脸
还是欠缺一点火候。
为什么一次犯罪同时存在着混乱与秩序?因为是2个人先后犯罪~
漏洞百出
女猪脚长得像不像闫妮!啊
剧情挺抓得住人的,还不错
也! 昰不昰發高燒導致我智力下降?! 居然在1:58:51才猜到幕後黑手!!! 我還傻逼到以為那個並肩作戰的警察昰內鬼... 總而言之 我還昰很願意吃韓國人這一套的。金允珍演媽媽演得如此爐火純青 戲骨啊戲骨! 不知道昰不昰因為字幕翻譯太爛 有情節有套路有戲骨卻始終覺得不盡興。
本质上是两位母亲的较量,但作为幕后黑手的那位母亲的动机真的是有点牵强,自己白绕了一大圈子,借由暴力完成自己对女儿的复仇,里面还引入了韩国政治黑暗的抨击和调侃,但全局来看的话,整个故事发展完全是为了反转而反转……摇晃的镜头真的让人眩晕不适。PS:国产版翻拍女主角最应该由闫妮老师来饰演才对啊。
全方位的叙事硬伤,镜头混乱又多余,演员也演得夸张,晃个der的晃,这种剧本有啥值得买的
一副学美国悬疑片儿没学好的样子。。。
太好莱坞了,太《七宗罪》了,太想弄得自己与众不同了,有点逻辑混乱,是自己没看明白还是真的是硬伤?不相信棒子们总有那么高智商
论剪辑如何毁掉一部电影